有、無、非、空

  有、無、非、空

  文:白云老禪師

  今天跟大家談“有、無、非、空”的法義,這四個字很重要,如果搞不清楚,根本沒有辦法了解經典在說什么。佛法總是教我們怎樣去認識“有”、突破“有”,進而去發(fā)現(xiàn)不同于原有的我,最后還要做到連這個“有”也要清凈。

  先談比較容易了解的“有”,經典常提到這樣的句子“一切有為法”,尤其唯識學,總是離不開“有為、無為”的探討;凇坝小钡谋旧硎且环N肯定的存在,不管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凡是你所接觸到的,從外表都可以瞧見,包括色塵、法塵、色法都是。那什么是“無為法”呢?如果你不了解無為的“無”是什么,就會變成一種否定;其實“無”不是沒有,它是從“有”進一步去做深入的認識,經過五蘊的調理,因此在佛法中是一種觀法?梢姟坝^”就是深入的認識,一個問題經過深入的探討,顯現(xiàn)出來的第一個現(xiàn)象叫“非有”,也就是“不同于原有”,但這只是一個過程,當過程完成后才會產生“無”的現(xiàn)象,所以“無”是一種境界。

  舉一個例子來說:煩惱菩提,大家都知道煩惱是肯定的“有”,那菩提呢?如果菩提不是“有”,難道是“無”嗎?既然是“無”,那菩提究竟是什么?其實于法而言,煩惱是“有”,菩提還是“有”,關鍵在于怎么去發(fā)現(xiàn)其中的道理,也就是怎么去做深入的認識!盁⿶馈焙苊黠@的是身心不自在,但什么時候身心會不自在呢?當然是關系到人與事的問題,這就涉及到業(yè)與道、因緣因果的問題。

  首先要確定的是,你是為自己煩惱還是為別人煩惱?因為兩者的差別很大,自己煩惱很容易體會,別人煩惱看到的只是他的表面,至于他的內涵是什么?還有為什么煩惱?我們全然不知。如果從因果來看,一般佛教徒會認為:煩惱的產生是一種業(yè)報,當然以概念來看并沒有錯,可是必須要進一步深入的認識,否則等于只是解釋名相,并不知道它的法義在哪里。

  我們看,煩惱會令身心不自在,所謂的“煩身、惱心”,“煩”是表面的不自在,還可以看得出來,內在的“惱”呢?最多你只能從概念上去安慰他:“煩惱有什么用呢?”所以當很多人說:“啊!我的煩惱太多了!”如果你問他:“你煩惱什么?”他回答:“反正就是煩惱嘛!”那根本連煩惱都談不上,純是妄想雜念而已;真正談煩惱,一定要知道煩惱什么?是為了什么人或什么事而煩惱?如果不去探討“為什么”,而只告訴別人你很煩惱,人家根本不知道你究竟是怎么了?

  所以,煩惱肯定是一個“有”,但這個“有”是表面的還是內在的?我們要進一步的去認識它;表面的,人家可以看出那種不自在,內在的人家就看不到,從中可以發(fā)現(xiàn)它的關鍵點在哪?就是“因緣”的問題;因為人有業(yè),遇著不同的時間、空間就會顯現(xiàn),剛開始顯現(xiàn)的時候還不能稱之為煩惱,那只是一種“無明”而已,為什么?因為你不了解,所以也不能肯定“我為什么而煩惱”,這個時候最多只是無明──因為無明,所以搞不清楚;那搞不清楚是一種什么現(xiàn)象?就是迷惑!換句話說,把無明搞清楚了就不會迷惑了;所以有很多人把這幾個名稱混在一起,甚至連佛學辭典都這么認為──“無明”、“迷惑”、“煩惱”只是名字相不同,其實意義相同,但這是一個錯誤的觀點!因為“無明”、“迷惑”、“煩惱”三者的“體、用、相、境”是不同的,所以意義也不同。以本體而言,于無明我們只發(fā)現(xiàn)了作用;以迷惑來說,我們會知道它的境界;所以真正談煩惱,它一定具備了“本體”、“作用”、“表相”與“境界”這四項。

  在這一堂課,你們一定要用心聽,否則我講完了你們還不知道我在說什么?以為只是解釋這四個字而已,如果只是解釋這四個字,你們翻翻佛學辭典也可以知道一點,但對于修行終究還是用不上。因此你們的意念必須跟著我講的而動,如果猛記筆記,那是浪費時間!寫了一大堆結果還是無明、迷惑、煩惱!經典經常提到“無明、迷惑、煩惱”這三個名相,我們必須從因緣與因果去認識,才不會停留在我剛剛說的概念里──“無明是一種作用,迷惑是一種境界,那煩惱呢,包含了體用相境.....”以致不能了解我究竟在說什么?還有談這些跟自己的那個“我”有什么關系?

  首先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正常的時間肚子餓了,如果沒有飯吃,會產生什么現(xiàn)象?以人的基本心念來看,一般會去想辦法找食物,讓自己不致挨餓,但如果遇到一種人,餓了沒有飯吃,他不會去面對問題,卻在那里分析:“我為什么會餓?”、“不吃可以嗎?”、“是不是吃了就不餓了呢?”、“難道人就只為了吃飯?”若以無明、迷惑、煩惱來看,那究竟這會是什么樣的人?大家思考一下!如果用一個名詞來形容,我會說這個人是神經病,不是嗎?肚子餓了當然要吃東西,吃了自然就不餓,如果在這節(jié)骨眼還在那里分析、探討,那就不符合現(xiàn)實了。就像很多學佛的人經常自以為是,最后迷惑了還不知道,甚至還得意洋洋的對人說,自以為是在修行辦道:“哦!我要把所學的佛法運用出來!”看起來好像沒錯,我也曾經說過要把佛法融合在現(xiàn)實生活里,但并不是叫你餓了去做一串無意義的分析,須知學佛的人也是人,所以不要把自己當成好像“我不是人”,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餓了當然要去找吃的,不吃就會挨餓,如果你說要修“忍波羅蜜”,那么餓一天、兩天、三天....甚至餓個八天、十天,請問你還撐得下去嗎?結果還不是要吃!

  就是有太多學佛的人,找一些佛教的名相擺在現(xiàn)實生活中,自認為已與佛法融合,其實這是最大的錯誤,往往他們會忘了自己還是個人,只要是人就要用人的方法解決問題,除非哪一天真正成佛、成菩薩了。暫且不說成佛成菩薩,只要一般還在“欲界”的眾生,餓了都要吃,如果你說:那“色界”的眾生呢?他們餓了也不一定真正要吃,聞一聞就能滿足;甚至還有“無色界”的眾生,連聞都不需聞,只要想一想就可以得到滿足;但除非你真正已到達了超出欲界的修養(yǎng),可以不用吃了,但可別忘了“色界”、“無色界”還是在天道,只是層次高低不同而已,唯有真正成佛成菩薩了,吃與餓就不是問題了。

  所以,有很多學佛的人,學佛了十幾、二十幾年,自認為修得不錯,最后還是迷惑、煩惱,就像餓了不會去找飯吃,只在那里挨餓,最后餓死了成為鬼道眾生。由此可見,為什么我一直強調佛法是對人說的,不是對佛說的?還有,為什么對色界、無色界的天道眾生還要談佛法呢?因為他們還是有業(yè)習在,既然有那么多缺陷,當然需要用佛法化解,以到達最后的圓滿。不是有一句話──“出離三界”嗎?但是要出離三界,肯定的是業(yè)已完全清凈,如果還有業(yè),必然得去面對與承受。所以大家要多思考我剛才所講的:問題發(fā)生了,不要像一些人只會用佛法或者佛教里的名詞、名相,自認為很有修養(yǎng),已到達了某一種境界;須知學佛修行,如果只知道道理是不夠的,還要起而行,在現(xiàn)實生活中實際的體驗與發(fā)現(xiàn),這是很重要的一點。

  讓我們再回到“煩惱”這個問題上,如果我們懂得一些道理,也知道“煩惱即菩提”這個名相,但卻不能深解法義,那么在沒有正式修行的實際體驗下,煩惱怎么能“即”菩提呢?以禪宗的語言說:“你能發(fā)現(xiàn)、就能得到好處;不能發(fā)現(xiàn),即使懂得一大堆,對你來說是一無是處!”現(xiàn)在大家不妨作個思考:“煩惱”既然是身心不自在,而且對這個問題也經過了認識、了解與發(fā)現(xiàn),如果真正煩惱顯現(xiàn)的時刻,你是否還能保持鎮(zhèn)定,會冷靜的去認識問題、去做了解與發(fā)現(xiàn)一些甚么?有一些佛教徒是這樣的,每次煩惱來了,就把一切歸之于業(yè),感嘆道:“唉!這些都是業(yè)報,是過去所做的,我現(xiàn)在應該要承受它!钡嬲龑W佛的人就不一樣了,雖然他不否定業(yè)是過去所造作的,也知道要承受它,但他明白如果問題不能化解,煩惱最終還是煩惱!所以,唯有能轉煩惱顯現(xiàn)菩提,那才是真正的修行。

  問題就在乎煩惱顯現(xiàn)的時候,你做得了主嗎?能心平氣和的去認識、了解與發(fā)現(xiàn)嗎?這當中就有兩種處理方式:一個是真正的修行人,懂得運用佛法的知見,去面對、認識、了解與發(fā)現(xiàn),不會忘記自己是個人,也知道用人的方法去解決;另一種則完全忘了自己還是個人,面對現(xiàn)實時表現(xiàn)的是自我意識,所以稍不謹慎就會走上偏離的路。其中的因果關系與因緣法則在哪?就是如果只知運用佛教里的名詞、名相,甚或佛法的道理與方法,但把人的角色與立場放一邊,忘了自己還是個人,全以自我意識去面對,結果一定會出問題?梢,以佛法來說,不管你學什么,最大的敵人就是自我意識;總是把自我擺在前面,這也是為什么目前教界會那么亂的原因。

  通常不管出家、在家學佛的,三皈依里不是有提到“深入經藏,智能如!眴?大家早晚做三皈依,天天都念著這一句,難道真能深入經藏嗎?所謂的“深入經藏,智能如海”,絕不是一天到晚翻閱大藏經,研究大藏經就能達成的。多年以前,我有一個出家弟子,是個比丘尼,如果現(xiàn)在她還在的話也已經八十歲了,以前,我的房間里有一個書柜子,里面放著藏經,藏經的柜子中間有一格,供奉著一尊佛像,她每天都會按時間到我房間去,把那個大藏經打開,可是她打開藏經不是給自己看,而是給佛像看,而且還一頁一頁的翻著。我問她:“是誰告訴你這樣做的?”她說:“師父!我不識字,人家說這么翻可以種善根!蹦銈冎雷詈笪沂窃趺刺幚淼?我不稱贊她,也不否定她,隨她去做。你們想想看,我為什么要這么做?因為學佛的人,不要把每一個人擺在同一個水平在線,每個人的根基與智能都不一樣,你不能要求每一個人都跟你一樣。我們要了解,佛法為什么有八萬四千法門?就是相應每一個人不同的根基。你想,她不識字,都還知道要種善根,希望來生得以識字。而今生她一字不識,不要說深入經藏,叫她念三字經都沒有用,但千萬也不能這樣鼓勵她:“哦!你不識字,所以這樣做也很不錯!”怕她會信以為真,真的就這樣翻藏經給佛像看了。

  但不能否定的是,她至少每天在同樣的時間,做這件同樣的事也不容易!所謂“應機說法”,我們千萬不要把人擺在同一個水平在線,不是有這么的說法嗎?孫中山先生講平等,是平“足”不平“頭”,因此我們千萬不能夠讓一排人站在那里,從那個最矮的一把刀就這么削齊,想想,假使這一排有十個人,那就要死掉九個,剩下的就只有那個最矮的了;如果從最高的砍下去,你一個都砍不到,所以常有些人因為看到別人的基礎不夠,就認為他做的事都是愚蠢的,就去諷刺他、取笑他,這樣是不慈悲的。相反的,也不必看到高不可攀的人,就以為他非常了不起,其實他的高不可攀,也是慢慢累積而成的,如果人家能做到,你也一定能做到,只要肯努力。

  談到“人為什么會煩惱”?其實是因自我分別而來的,再問“自我分別的力量來自哪里”?當然是來自業(yè)。所以這就是為什么要說“我”、“無我”的原因?因為人總是會把自己的那個“我”看得很重,一輩子就在自我意識里過日子,甚至站在別人面前還可以講一大堆道理,最后自己還是自我,能說不能行也沒用!至于“無明眾生”的緣起是什么?還是緣于因緣法則與因果關系,基于十二因緣法,不管從理法還是從實法上談,第一個都是談“無明”。談到十二因緣的“理法”大家比較熟悉,那么“實法”是什么?其實它是談一個生命過程,從“無明”開始,到人怎樣成孕、成形、然后出生.....都是在談實實在在的法。那十二因緣的“理法”是什么呢?就是包含了一切人與事的因與緣,不管論人談事,幾乎都有一個基因在,之后相應于緣,才會產生法,所以不要把這個無明,當成一個恐怖份子看待,然后產生害怕。再說人從無明而來,事從無明而生,如果我說“一切我們都明明了了”了,那肯定這個人不是佛再來就是菩薩再來。

  可見,無明不可能直接完成煩惱,一定是迷惑而后產生煩惱的,因此從無明到煩惱的中間,一定有一個迷惑的過程,就好像不懂得道理方法,也不知道怎樣實際去修行,人家叫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最后還是迷惑。記得以前我常舉一個例子:一個人一有了煩惱就跑去找法師,他說:“師父!我大概業(yè)障太重,總是有很多煩惱,怎么辦才好?”師父就教他一個方法:“你回去念佛!好好的念啊!”真的就有這種無明的人,乖乖的跑回去念佛,剛開始因為專心,沒有時間去胡思亂想了,當然有效!但念久了還是煩惱,他又回去找這位師父:“師父啊!我現(xiàn)在還是有煩惱!”那位法師就說:“這樣好了,我教你一個咒語”,這個人又歡歡喜喜地學了一個咒語回去猛念,結果還是一樣,剛開始的確有效,就像我剛說的,因為他要把這個東西學會,他就沒有時間去妄想,好像煩惱沒有了,甚至還法喜充滿呢!但最后念了念,煩惱來了還是無法化解,他又再去找法師,法師再教他一個方法,好比去念一部經或拜一個懺,總之每次一找法師,法師就教他一個方法,到最后這個人還是很煩惱,這下這個師父已沒有戲唱了,因為他的法寶已經用完了,最后他的結論是:“唉!我什么都教你了,你還是煩惱,你的業(yè)障實在太重了,我也沒有辦法!”其實煩惱來了,你不問他為什么煩惱,就教他一個方法,讓他當作化解煩惱的工具,那就成了我在書里寫的:“把佛法當武器,把現(xiàn)實生活當作敵人,拿著武器去消滅敵人。”這有可能化解煩惱嗎?煩惱一定是要去認識、了解、發(fā)現(xiàn),才有機會突破與化解,如果只是教你一味單方去對付煩惱,學的人無明,教的人更無明,但在臺灣的佛教界,這種現(xiàn)象卻很普遍。

  不可否認無明人人都有,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要學佛的緣故,不就是希望能明了嗎?不單單要明了,還要能夠圓覺。雖然無明是不可能避免的,但千萬不要在無明中過日子,否則看似在學佛,最后還是隨著無明轉,而且愈轉愈無明。好比:有很多人一出家會發(fā)大心、發(fā)大愿,那一股道的熱誠,以開水來比喻幾乎超過一百度,但過不了幾天或幾個月,業(yè)一來承受不了就會想逃避,等到再接觸到所謂“道”的問題,又會發(fā)起一股熱誠,如此起起伏伏,自我意識作祟,所以,即使有機會接觸道,最后還是承受不了煩惱;就像我們千佛山的梵密行者,剛開始要接受四十九天的磨練,天天做同樣的功課,一成不變,想想在那四十九天中,會有多少的起心動念?所以我會告訴他們:如果你們只是勉強承受,算算四十九天過了后“我就會怎樣”?其實那是沒有用的!修行還是要去究竟認識自己,如果在這四十九天勉強的承受那倒還容易,就像那些吸毒者,那些演藝人員、名主持人,常常因為吸毒而送去勒戒,關個三、四個月,無論如何他還是得去承受,但在承受的過程,究竟能改變什么?對自己有多少認識?發(fā)現(xiàn)與了解自己多少?誰知道?

  這一堂課我們幾乎都在談“有”,但到底“有”什么呢?于人的問題必定關系到事,如果事不關系到人,那么這件事也就沒有什么!之所以會產生這么多的“有”,就是因為人與事會打交道。唯識學中有談到“百法”,你看看其中“有為法”就有多少?我講的都是概念,是平常大家可以體會的。其實真正依于“我”來看,是不能避免一連串的“有”,如果只是空談道理:“有沒有關系?”、“你要去認識、了解、發(fā)現(xiàn),就能突破啊!”真正這么容易嗎?關鍵在于你能認識多少、了解多少?發(fā)現(xiàn)多少?以致于突破多少?談到無明,我這一輩子,從生下來到現(xiàn)在,九十幾年都吃素,還是活得好好的,為什么?因為一個人如果處在無明中過日子,營養(yǎng)再好也無法吸收,身體各部份的器官就得不到足夠的營養(yǎng)。無可諱言,人難免會有無明,但只要不迷惑,就不會形成煩惱,如此一來,吃什么營養(yǎng)都能吸收,怎么還會喊營養(yǎng)不夠呢?其實我們的消化系統(tǒng)跟心情有密切關系,如果連吃飯都覺得是一件苦差事,那么再好的營養(yǎng)也沒用。我們的身體需要充份的營養(yǎng),吃飯就是用來補充所需的營養(yǎng),自然的,如果吃飯能好好的吃,睡覺好好的睡,哪會有營養(yǎng)不足的問題產生?但是人往往就會忘了一點:面對問題時,只會用自我意識去看、去聽、去講,最后做自我意識的確定,一切離不開分別而后的計較、執(zhí)著,所以吃什么營養(yǎng)都無法吸收。

  如果我每天照三頓吃,可能就會像那些摔角的,以前我不是告訴大家一個數目字嗎?每一天每一個人所需要的營養(yǎng),以一百分來計算,百分之七十五是腦吸收,其它身體的各部份只要百分之二十五的營養(yǎng)就夠了,這是正常的情形,如果常處在無明、迷惑、煩惱中,可能連百分之一百的營養(yǎng),都還不夠讓你的腦消耗,為什么?因為妄想雜念一大堆,所需消耗的營養(yǎng)就更多了,其它部分的器官好比五臟缺乏營養(yǎng),你說會不會生病?因為營養(yǎng)都讓腦給耗光了!

  所以,為什么學佛的要講究清凈?清凈什么?就是清凈那些妄想雜念,清凈自我意識,怎樣從無明中突破出來;只因一切有為法,關系到人與事的或是理與事的問題都叫做法,這些有行為造作的法,幾乎都是讓自己處在無明的狀況中,不能遠離無明而明了緣故,隨著無明而迷惑,等到煩惱形成了,想再去尋求菩提,那就太遲了!應該是一開始產生無明時,就要去面對、著手,但什么時候是迷惑呢?就是在無明生起,產生分別的時刻,如果只是去計較、執(zhí)著就會迷惑;但如果無明生起的剎那,不為無明所左右,反而能依于佛法的道理方法,把無明放在一邊,實際的去面對人與事的問題,作認識、了解與發(fā)現(xiàn),那就有突破的機會,不致因迷惑而形成煩惱。

  至于煩惱真正已形成了怎么辦?如果從無明,一下子就迷惑,馬上成為煩惱,那也不是問題;但千萬不要去找菩提,應當是去面對煩惱、認識煩惱,了解自己為什么會煩惱?我不是說:真正的佛法就是去探討一連串的為什么,然后要化解這一連串的為什么?如果不從“為什么”著手,只是一個問題去找一個答案,那是沒有用的,因為一個問題找到一個答案,往往答案里面還是問題,為什么?假設煩惱是問題,那菩提是答案,是否煩惱就能得到化解?其實找到的菩提還是問題重重,因為煩惱本來就是問題,你又再找一些問題。所以,當你認識了一些什么,了解一些什么,如果能這么想:我可不可以不煩惱?單就這點就已不容易了,至于如何去化解問題,那當然更要下功夫。

  還有,為什么有的出家一輩子了,自己好像過得很不錯,但一看到別人不對,就認為他應該怎樣怎樣,可是從來不會反過來看看自己?這才是最大的問題!尤其有很多人喜歡去“度”人,自認為懂得一些佛法,于是熱心的想去幫助別人,結果盡挑剔別人的缺點,不會去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還一味的強調自己的優(yōu)點,掩沒自己的缺點。因此,造成自己的煩惱不打緊,卻不經意給別人帶來許多煩惱,這種人在座的很多,這都因為看別人看得很清楚,就不會反過來看自己,所以才會講到“為什么要有鏡子?”這回事,這都因為眼睛不能夠反過來看自己,才必須擺一面鏡子照照自己,那誰又是鏡子呢?其實,你所接觸的人與事都是鏡子!只不過當你看到鏡子里顯現(xiàn)出來的缺點時,要想想自己是怎么樣?當一句話要講出來時,要去思考這句話是利益的?還是傷害的?

  可是人就是這樣,經常處在是非里,這都是因為無明的緣故,把自己保護得好好的,每天跟無明一起過日子,還覺得頂不錯呢!何不思考;看別人為什么看得那么清清楚楚,對自己就這么陌生?還有,為什么道業(yè)不能進展?缺點為什么不能愈來愈少?就是因為拼命的想掩蓋自己的缺點,即使不小心暴露了,還找一大堆理由來維護自尊,認為這些不是缺點,形成“道”的障礙。尤其講到別人的缺點好像理所當然,還說:“我是為你好呢!”換成別人講你的缺點時,那就會像屋頂快要掀掉了似的,拼命保護自己。這完全緣于自我意識,處在無明里,不知道什么是修行?什么是辦道?如果不能夠從這些有為法中下手修行,只拼命的尋找無為法,甚至還以為自己是個很了不起的修行人,到頭來依然是業(yè)障鬼一個!

  所以,不要只顧看別人的缺點,應當反過來多看看自己,想想“如果是我”會怎么樣?其實看別人的優(yōu)點是最好學習的機會,因為當你能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那個人就是你的善知識!如果也能發(fā)現(xiàn)別人的缺點,立刻作為自己的返照,那么那個有缺點的人,對你而言也是一個善知識。可見,學佛、修行辦道必須先從“有”著手,不管正面、負面或相對的,都要去面對,都要去下工夫,千萬不要害怕面對“有”,如果那一天“有”的問題都清凈了,所有的問題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唯有從“有”去認識、了解與發(fā)現(xiàn),那才是真正的修行辦道;若還能進一步的突破,那么你必定已具有一些修養(yǎng)了!

  所以,于“有”不要害怕,也不要把“有”視為理所當然,認為那就是老和尚講的:老和尚不是說我們每一天都在跟“有”打交道?所以經常會看到一些人,總是把我上課說的話斷章取義,最后還說是我講的,就像有些人看到了別人的缺點會說:“你看看老和尚講的,你就是這個樣子!”這時他就不會反過來瞧瞧自己真有這么好?說不定還比那個人更糟糕呢!為什么?因為你講別人不好,他如果反過來當面謝謝你,或者認為算了,那他算是個有修養(yǎng)的人。如果換了一個沒修養(yǎng)的,也許看你一眼,掉個頭就走。再看,萬一別人講你,如果你就做獅子吼,我說那才是真正的業(yè)障鬼!為什么你講別人可以那么鉅細靡遺,清清楚楚的,而別人講你,你卻一點都不能承受?你的修養(yǎng)到哪里去了?那就表示從來都沒有修養(yǎng),因為沒有修行嘛!所以,只有不斷的修行才能完成某些修養(yǎng),修養(yǎng)一定是可以表現(xiàn)出來的,修行是自己踏踏實實去完成。

  這一堂課我們大約談一些“有”的問題,于“有”知道得愈多,理解的愈多,那么面對“無”、“非”、“空”就更容易理解了!(全文完)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