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經(jīng)要解——寂靜相義
大般若經(jīng)要解——寂靜相義
這一單元要介紹的是“寂靜相”,上單元談的“寂滅”是以“生相”而言,這里要談的是“寂靜”;“靜”是以“動態(tài)”來看。所謂“生相”與“動態(tài)”,從表面上看是相同,但在“法”的意境上卻不同;因此,“生與動”、“滅與靜”,必須先明白彼此之間的差別與關系,才能了解其中的道理。
“生相”的發(fā)生有表面的,也有內(nèi)在的,例如:面對一個問題,表面好像無動于衷,其實內(nèi)心非常不自在,不論表面也好、內(nèi)在也好,若以“相”來看,“生相”只是表面的現(xiàn)象,內(nèi)在的人家看不見;“動”就不一樣了,外在生起的動,比如煩惱來了,身心不自在,從表面立刻可以看到,即使有些人遇到問題,能沉得住氣,表面不動聲色,其實內(nèi)心已經(jīng)有了煩惱,可見于“動”而言,內(nèi)在還是動的;由此,可以分別“生滅”與“動靜”之相的差別。
例如:海洋、河流有時會產(chǎn)生“暗流”,“暗流”從表面看不見,所見一片平靜,其實內(nèi)在是動的,如同人的“五蘊”──“我意識”的表現(xiàn),它是以“生滅”來說相,是一種表相。另有心理學上的名詞──“潛意識”,就有動靜的差別了,為什么?因為當潛意識未顯現(xiàn)時,它是靜態(tài)的,但并不表示不會發(fā)生,只要“潛意識”一顯現(xiàn),就有“動靜”的分別。
可見“生”與“動”,因為有“生”才有“動”,只不過有表面與內(nèi)在的差別,如果能夠把握就可以了解:不是修禪定就能“寂靜”,如果還需要修禪定,那表示還會亂,因為會亂才須修禪定;而“定”是要做到不亂,會亂希望做到不亂,那是一種“生滅相”。如何才是不亂呢?這就涉及到“動與靜”的問題了,例如:“參禪”,參一句“祖師西來意”,大家坐在那里,表面看起來是靜的,其實內(nèi)心是動的。“禪那”之所以稱為“靜靜地思考”,源于禪是以“靜”為前提,表面靜、內(nèi)在動,其中很難發(fā)現(xiàn)它的“生滅”,若以“生滅”來看禪定,是看不出來的,因為其外在不起生滅,無“生相”的生起,比如:手、眼沒動,好像處在靜態(tài)下,完全看不到“生滅”,但內(nèi)心還是有“動靜”的存在。
因此“寂靜”是以動靜來說,“動”依“生滅”為緣起,才有動靜的現(xiàn)象;如果舍棄了“生滅”無法談“動靜”,談“動靜”如果否定了“生滅”,那就落于虛妄的觀念中,佛法一向是把事情弄個清楚。例如:關系業(yè)的行為造作,以“五根”、“六識”來說,五個根本(眼、耳、鼻、舌、身)的造作是表面的,第六根是內(nèi)在的,它不能作主,必須依于五蘊的變化作用才能真正分別什么;所以,如果談“動靜”,那是談五蘊,而五蘊是“內(nèi)在的”;談“生滅”則是依六根或六識,這是“生滅”與“動靜”在理論上的差別。
了解這些道理后,再看前面談過的“空相”與“離相”,都與五蘊有關,但這里談“寂靜”,并不是說一切不動了,或完全靜了就是“寂靜”。“寂”的意思是“沉寂”,必須于“動”已不起,連“靜”也多余了,那才是寂靜,那是一種什么境界?依于“生滅”是“有余”的話,“動靜”則是“無余”,“無余”是究竟的結果,那要用什么方式來把握呢?好比:學佛法,剛開始依著經(jīng)文一句一句學,或者對經(jīng)文還不熟悉,必須一再翻閱經(jīng)典,依賴經(jīng)典才能憶起其中的道理,那是表面的,還有“生滅”的現(xiàn)象;但依“生滅”為緣起,表現(xiàn)的是一種“動”的現(xiàn)象,如果已將書本的內(nèi)容全部融會貫通,并依著書本的內(nèi)容來表現(xiàn),根本不需依賴書本了,人與書本的關系即成為“靜”態(tài),因為靠的是自己的記憶和理解力。
因此,談“動靜”是依“生滅”為緣起,進而從“動靜”著手,由外在的“生滅”,進入內(nèi)在的“動靜”,做到“動”不生起,連“靜”也不需要,那才是“寂靜”的境界,佛法稱作“無余涅槃”,也就是已無剩余的問題存在了,是一種圓滿、究竟的境界。那要怎樣才能達到“寂靜”的修養(yǎng)?就須以“觀法”的方式來把握了,可以說佛法的八萬四千法門或各家各派,都離不開“觀法”,因為觀法的本身是一種“外靜”、“內(nèi)動”的修養(yǎng),其下手的工夫是“觀”,一種深入的察覺,也稱作“觀照”或“返照”。
梵文所謂的“毗婆舍那”是談“觀”,究竟該如何認識,進入“觀”的修養(yǎng)呢?談“寂靜”的道理,如果依于方才所言,一般看書都看文字和字義,一旦文字、字義都知道了,才能進入“內(nèi)觀”,內(nèi)觀什么?就是去思考其中的道理,不只是背文字而已,好比談大小的“大”字,從文字及道理來看,大概也知道物品有大、小的差別,但依這種方式著手只是表面的,還是在“生滅”中打轉,而進入到“觀”就不一樣了!如果用“內(nèi)觀”的方式來看“記憶”的現(xiàn)象,五蘊完成的結果是記憶,稱為“如來藏”或“第八識”,有大、小的作用表現(xiàn),“大”可以大到不管多少知識經(jīng)驗都能放得進去;“小”則不喜歡的,不愿入耳的,但事實上還是聽進去了,因為如果沒有聽進去,就不會表示喜歡或不歡喜。
那么談“觀”究竟要“觀”什么?絕不是依自我意識來作“觀”,必須探討其中實質(zhì)的存在價值,若以記憶而言,一個人的記憶“好”與“不好”,究竟哪種較多?有說:“回憶是老年人的事。”年紀大的人每天無所事事,就會回想過去,不管好、壞都會有,當與別人聊天或教訓兒女時,往往會說:“想當年.....”但那只是“想”,不是“觀”;“觀”有檢討、改進、調(diào)整的意涵,使原來不好的轉變?yōu)楹玫,好的還要加以提升,所以完全是一種內(nèi)在的修養(yǎng)。
談“動與靜”也是一種內(nèi)在的修養(yǎng),必須以“觀法”來完成;因此在“生滅”中行“觀”那是不可能的,最多只停留在“想”,至于要到達什么樣的“想”才入于“動靜”的范圍?基于“想”依生滅而起,即使“非想”還是生滅,只是它不同于原來的“想”,已做到少許的調(diào)整,一定要進入到“觀”,那才是“非非想”的完成,它是根據(jù)四禪八定而完成的。所以,由“四禪”、“四無色”,要進入“第八定”才算是真正達到“內(nèi)觀”的修養(yǎng);“觀”絕不是一般人所謂的在焰口時結個手印,觀個顏色或梵字,那都只是“想”,真正的觀是一種“內(nèi)觀”,是“外靜內(nèi)動”的修養(yǎng)。
所以,如果問題還在,表示還有動有靜,唯有經(jīng)過“觀”的修養(yǎng),才能使動態(tài)完全靜止,入達十地菩薩的第八地“不動地”寂靜的境界。也就是說七地以前還會動,唯有經(jīng)過“觀”的修養(yǎng)完成,才是“不動地”的境界,絕不是正在“觀”的時刻就能顯現(xiàn)這種境界,這點要特別注意。因此,如果還需要用觀法去修養(yǎng),那還是在動中,一定要到達八地“不動地”,根本不會產(chǎn)生動態(tài)了,那才是“無余涅槃”的寂靜境界,至于為什么八地以上稱為“無余”?七地以前叫“有余”?因為“八地”已是菩薩“等覺”位,等同佛陀一樣的修養(yǎng)了,說“等于”而不說“完全”,源于人還活著,唯“起心動念”對他而言已不成問題了。
因此,“動與靜”來自“生滅”,要完成寂靜的境界,需要用“觀法”,而“觀法”又有各式各樣的觀法,有修凈土的“十六觀法”,依“觀無量壽經(jīng)”的內(nèi)容去觀;“天臺宗”談的是“三諦三觀”;此外,各家各派都有觀法,如果能把握某一觀法,適用于某一方面,整個道理方法都在同一個系統(tǒng)下,那才可以確定是“一門深入”,否則還是一團亂。目前教界,有許多人分不清自己所說的學系,究竟是凈土、禪宗、密宗、法華、華嚴還是唯識?一談起道理,一會兒談這家,一會兒談那派,問起各家各派的思想,恐怕連他自己也不甚明白,事實上僅僅一個觀法就有許多分別,因為每個人的根器、條件、興趣及所親近的善知識都不同,必須要相契相應、把握方法,才能獲得效益。例如:修禪宗就要常修“禪那”,那么禪宗的觀法是什么呢?就是“實相無相”或“實相觀法”、“無相觀法”,如果修禪的,硬以凈土的“十六觀法”或把天臺所謂的“五停心觀”放在一起,那會一團亂的!
好比很多人在打坐時,觀個“梵字”或觀什么顏色或光的,那哪是純粹的禪呢?甚至還有人把“天臺”的教觀──“五停心觀”擺在禪宗里,那是錯誤的!其實“五停心觀”中的“白骨觀”或“不凈觀”,都不屬于禪宗的道理,F(xiàn)在的人方便得很,根本無需出門就可以參學,打開電視機,有線電視、無線電視任你收看,但問題是在電視上弘法的法師們,往往自己說的是佛法的哪家、哪派自己都不明白,那是因為沒有把各家各派做一個徹底的了解的緣故,因此,目前在臺灣,很多自稱為禪師的,一會兒談“天臺”,一會兒將“三論”的“性空之學”攪混在一起,簡直是笑話一蘿筐!
他哪知“禪宗”的“實相觀法”與“天臺”的“五停心觀”、“三諦三觀”或“二諦圓融”的道理不同;還有“唯識”的“五重唯識觀法”與“華嚴”的“法界觀法”也不同;如果弄不清楚“密宗”的觀法,除了“三密加持”的觀法外,另有依于“曼陀羅法”的“曼陀羅觀”,欲到達“寂靜”之境的確談何容易!因此,“寂滅”還是一種“有余涅槃”,能完成“寂靜”的修養(yǎng)才是“無余涅槃”,可見“寂滅”可以慢慢的修養(yǎng),漸次接近它的境界,但如果想要到達“寂靜”之境是很難的!
理解了其中的道理,明白“動與靜”來自“生滅”,如果要到達“寂靜”必須要使用觀法,從“有動有靜”的修養(yǎng)上著手,以“照”入寂,以“觀”入靜,直到“不動”了,才能達到“寂靜”“無余涅槃”的境地,可見,如果“寂滅”以五蘊的“想”而言;那么“寂靜”即以各家各派的“觀”來談,因此,能把握其中的“道理與方法”,就知道什么是修養(yǎng)的“下手處”了。
這個單元要介紹的是“寂滅相”。
寂滅的“寂”,通常解釋為沉,就是在起變化的時刻,怎么使變化的現(xiàn)象慢慢沉寂,不再生起變化。一般世俗人常有所謂的“我好寂寞”的現(xiàn)象,這是當一個人獨處時,他(她)在生活上與情緒上比較沒有變化了,因為自我的情緒會產(chǎn)生變化,通常關系到人與事的往來,不起變化就是一種“沉寂”的狀態(tài)。
其實,談“寂滅”,必須要從“生相”來說明。為什么?因為,凡所有的道理方法都有生、有滅,譬如意念,就是一個意念生起而后消失,消失了就是“滅”。所以,談“滅”須從“生”著手;而且不管任何事情的發(fā)生或消失,一定與人和事有關系的,所以一定要問題發(fā)生了,才能說有問題,問題未生是無跡可尋的,因此,談“寂滅”并不是要你執(zhí)著「生”,而是要你對“生”做一個認識,進而化解“生”,“生”若能消失,就能顯現(xiàn)“滅”,只不過這個“滅”還不表示就是“寂滅”。
那該如何把握“寂滅”的真諦呢?方才說到:問題的發(fā)生是“生”,消失是“滅”,生滅是一種變化,所以只要還有問題的“生”、“滅”就不是“寂滅”。“寂滅”一定是問題不再發(fā)生了,也就是于“生”不起,自然“滅”也就不需要了,那才是“寂滅”的真義,否則依然在“生滅”中打轉。比方,你意念生起“天涼需多加衣服、蓋棉被”,這問題的發(fā)生源于天氣的寒冷,可見為要化解“冷”,就必須穿厚一點的衣服,蓋暖一點的棉被,但是否“冷”就消失了?非也!“冷”事實上還是存在的,只不過對你而言,你已化解了問題,已不受“冷”的影響了,但這并不表示“冷”已不存在。
唯一般人面對問題,常用否定的方式,比方說:“天冷就忍耐點吧!只要夏天一到,就不冷了!”其實,那時候生起的不是冷而是熱,所以,還是一個“生相”,何況佛法一貫不以否定的方式或用“斷滅相”去看問題。基于天冷天熱,這是誰也無法改變的自然現(xiàn)象;當夏天熱時,忍耐著等待冬天來到,冬天又忍著冷,等待夏天的來臨,這就是世間法,我們?nèi)瞬痪瓦@么過日子嗎?但佛法不以這種方式看生滅,而是說:不要否定冬天的“冷”,但也不只仰賴等待夏天的熱,因為忍耐、等待都不能化解眼前的問題,那么天冷了怎么辦?大可衣服穿厚一點,棉被蓋暖和一點,或使用暖氣,但不表示“冷”就沒有了,而是在承受“冷”的過程中,運用方法御寒,可以不再受冷的威脅,于你而言問題自然就化解了,因此穿厚的衣服或開暖氣,甚至躲在屋子里,都是讓“冷”消失的方法。
其實,就算使用暖氣,這地方有暖氣,換個沒暖氣的地方還是冷!同樣的,夏天消暑最好的方法是吹冷氣、吹電風扇,熱的問題好像一時得以化解,但“熱”就不存在了嗎?其實,不只是你的房子熱,整個地球都暖化了,只不過對你而言“熱”的問題暫時得到解決,但對于其它人來說,熱的問題還是存在著;這就是世間法,以為自己的問題解決了,別人的問題也不存在了;往往自己吃飽了,而忘了世界上還有許多饑餓的人,換句話說,吃飽了,“餓”的問題解決了,但實際上關系到“餓”的問題,并未真正解決。
可見,談“寂滅”,要連“生”也不起,“滅”也成多余了才算!
如何才是連“生”也不起呢?以社會、國家來說,我們希望經(jīng)濟得到發(fā)展,全民富裕,令“貧窮”消失,這是一個整體性的理想,但能做到嗎?其實是做不到的!看看美國,人民所得那么高,還是有許多流浪漢沒飯吃、沒地方住,可見這是以“寂滅”去看問題,是暫時性的!最多只是一個問題的發(fā)生與消失。如同“頭痛醫(yī)頭,腳疼醫(yī)腳”,并不究竟!猶如不生病,就不需要吃藥,那要怎樣連病都不生了呢?其實很簡單,只要你能夠維持永遠的健康,于病而言就是寂滅了!但能不能夠做到真正維持永遠的健康呢?很難說!因為,一個人就算小心翼翼的維持健康,但走在馬路上,也會出現(xiàn)被車撞的可能,常言道:“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如果遇到飛機忽然墜落失事,臨難的村莊就完了,因此一切無法把握!所以,談“生滅之相”只在生滅上打轉是不究竟的,必須要下工夫,甚至在生滅上下工夫也不一定究竟,為什么?因為所謂究竟是說:連“生”也不起,“滅”也多余,那才叫“寂滅”。
那么“寂滅”到底是一個什么境界呢?若說是“涅槃境界”也可以!以一個尚未進入涅槃,但已有涅槃修養(yǎng)的人來說,于生滅他可以到達寂滅了,但因為人還活著,所以于涅槃而言,是個“有余涅槃”,為什么?因為只要人還活著,難免會有生滅存在,只是“生起”時,他能讓“生”消失,不同于世俗人。但是即使能做到于問題生起時,能使問題化解,由于還活著,還有待化解問題的發(fā)生,因此雖然具備了寂滅的境界,但這是有余的!那么,有“什么”余呢?就是還活著,還有剩余的.....還會發(fā)生一些問題;直到什么境界才算完完整整呢?這個問題等待以后談“無余涅槃”時再談它,現(xiàn)在我們談寂滅還是依有余來談。懂得寂滅要從“生滅”去著手的道理,再舉例看它的道或法在哪里?
無明煩惱看起來是一個名詞,事實上是兩個道理,為什么?因為無明是“不明了”,煩惱是“不自在”,它們是一體的。會煩惱是因為不明了,如果能“明了”,煩惱自能化解。其中,無明、煩惱有生有滅;明了及不煩惱了,也有生有滅,它的“生滅”之道在哪?很簡單!煩惱生的時候,菩提不存在了,菩提顯現(xiàn)了,煩惱就會消失,中間是不是有生有滅?由此可知,談寂滅須從“轉煩惱為菩提”下手,如果執(zhí)著于菩提,就是執(zhí)著于“道”,執(zhí)著于“法”,就是“法我”;如果執(zhí)著煩惱,就是人我,兩者執(zhí)著的境界不同。所以,執(zhí)著于法,一定是執(zhí)著于菩提,認為菩提是好的。就像煩惱時,一旦能覺悟到什么就不煩惱了,就像現(xiàn)在很多人自以為開悟了!其實這就是執(zhí)著于法,執(zhí)著于菩提。須知開悟了,問題并沒有究竟解決,只能說你化解了單一的問題,原來不明了的,現(xiàn)在搞清楚了,那也沒有什么了不起,如果不能夠把握這個道理,就成了:“奇怪!覺悟了,怎么還有另外的煩惱?”
所以,談覺悟還要究竟圓滿才行,也就是所有的迷惑、無明、煩惱都不會發(fā)生了,連菩提也不需要了,所有煩惱與菩提的生滅之相都不存在了,那才是寂滅之相;只要還有煩惱、還要去化解,都還是生滅之相;或者化解了問題,顯現(xiàn)了菩提,結果又執(zhí)著于菩提,那還是“生滅”之相,一定要菩提也不需要了,如同成佛了,佛陀所說的道理和方法對你而言都是多余,那才是寂滅。所以,在還沒有成佛、成菩薩之前,還是需要這些道理方法幫助你化解問題,可見談寂滅是以“生滅”來說法,到最后連“生”也不起,“滅”也多余,才是寂滅的真諦。
這個道理以煩惱與菩提來看最容易把握,一是人我──“煩惱的執(zhí)著”,一是法我──“菩提的執(zhí)著”,都還在生滅中打轉,一再經(jīng)歷問題的發(fā)生與化解,而一個修行辦道的人,一輩子不就是面對這些嗎?只是很多人會斷章取義,認為煩惱化解了,擁有了菩提,結果就執(zhí)著于菩提,其實菩提是什么?只是把原來的煩惱、不自在化解掉,一旦自在了,那就是菩提,如此而已!好比談解脫,假使有一條繩子把你綁住,形成煩惱,一旦解開了繩子不就自在了?所以,煩惱與菩提只是“不自在”與“自在”的差別而已,是一個相上的問題:不自在是因為有繩子把你綁住了,這是“生”;如果把繩子解開,問題化解了,那就是“滅”,我們不是一直在這種“生、滅”的現(xiàn)象中過活嗎?所以談解脫,真正的究竟解脫義是:連所有綁你的東西都不存在了,你完完全全是個自由自在的人。
但也有人說,世俗人不是也可以自由自在嗎?那不一定!比方:如果沒有錢,就沒有飯吃、買不到衣服、也沒有房子住,怎么能究竟解脫?“究竟解脫”是連這些需求統(tǒng)統(tǒng)都不需要了,完全不受生死的束縛了那才是!如果還在六道輪回,最多只是從一個束縛得到一個解脫,等于煩惱來時,能夠化解煩惱而已,所以千萬不要把一個生滅就當作“寂滅”,認為一個“生”從發(fā)起到消失就是達到寂滅,如果以聲聞四果來說,要由阿那含完成進入到阿羅漢,這才是寂滅相(有余的);菩薩則從七地完成,進入到八地才是寂滅相,這是以果位來看,但談究竟就不一樣了,那是下面的課題;這里還是擺在一個修行辦道的歷程中,所顯現(xiàn)的境界來看,因此“寂滅”須以生滅之相而言法,要做到“生”也不起,“滅”也多余了,那才到達“寂滅”的境界。
這是談寂滅在理論上、方法上的認識。以一個修行人來說,道理方法若懂了,但如果無法把握其中的一個關鍵性,那還是在生滅中打轉,不可能到達寂滅!為什么?因為不要忘了還有自己的那個“我”,如果以為“我”好像不存在了,已生滅盡了,到達寂滅了,其實那個我還是存在的!你能否定“我”嗎?因此“煩惱不起了,當然菩提也不需要了!”你的那個我,是不是真正再也沒有煩惱了?其中的關鍵是要把握“我”,如果把“我”忘了,等于告訴別人道理、方法,自己還是在生滅中過日子,并沒有進入“寂滅”的境界。這就是很多人修行辦道已久,能說卻不一定能做得到,即使做得到,又能做到什么程度呢?所以一定要能呈現(xiàn)“寂滅”的修養(yǎng),那才是真正做到了。
如果有了問題能化解,那只是說你有這種修養(yǎng),并不表示你能夠完成“寂滅”之境;比如“我煩惱”,那是有一個“我”,如果是別人在煩惱,跟你沒有關系,你當然做得了主,換成自己煩惱時,是不是真正還做得了主?即使這一次做得了主,下一次煩惱來了呢?何況煩惱是不斷的,除非業(yè)已完全清凈了,所以若認為“現(xiàn)在沒有煩惱了,就是成道了,可以進入寂滅”,那是不可能的!因為即使成就了阿羅漢仍有微細惑(微細的煩惱),所以認為自己都沒煩惱了,那是不實在的!因為不是說一說就能達到“寂滅”的,如果認為“煩惱來了,我是個學佛的人,本來就了解不應該煩惱”,但實際上能做得到嗎?就算第一次做得到,如果問題連續(xù)發(fā)生,你還做得到嗎?好比“忍耐”,一忍再忍,又能忍到什么時候?所以“寂滅”是以“生相”來看,而且,最后的境界是“有余涅槃”,這一點要特別注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無明的突破是否牽涉所知障?
- 福德與功德有何差別?
- “法相假立”的法義是什么?
- 善是什么?
- 為什么嗔心“第一難治”,如何治嗔恨心?
- 善的標準是什么?
- 心地坦然才能恰到好處
- 發(fā)愿后要做到不忘初心,不偏離目標
- 虛云老和尚:見佛、聞法、遇善知識之難
- 世上沒有壞人壞事會怎樣?怎么才能包容所有人?
- 突破就會升華而解脫 否則即被束縛和困擾
- 什么是誹謗正法?
- 皈依三寶減輕業(yè)障
- 怎樣念佛號才得力?
- 學佛次第很重要 必須注重聞思修!
- 怎樣理解“涅槃寂靜”?
- 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事業(yè)蒸蒸日上?善緣不斷?
- 不是犧牲也非放棄,給與是一種生命力
- 為什么達摩禪法在北朝受到明顯排擠?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安法師文章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妙境法師講解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