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第二十五日(二):寶性于逆順二緣中的利益

  安居第二十五日(二)寶性于逆順二緣中的利益

  “寶性功德草,柔軟左右旋”,這個“左右旋”提示我們性德在逆順二緣中的利益。此娑婆世界眾生于順緣中一般會生喜,往往在違緣中就會產(chǎn)生仇恨、對立與迷失。前面談到一個出家師父一遇到違緣,他就說不信阿彌陀佛了。信仰和順逆的果報是沒有關(guān)系的,因為我們的作為總在逆順中,這已成為事實,我們在人生的路途中會體會到逆順的因因果果,但若是以此作為信仰的標準,那我們這一生想要在信仰上得到利益是十分困難的!

  所以,順性的功德,在逆順二境界中都是覺悟,歸結(jié)于覺悟,那就有極大方便。我們能不能把逆順二緣歸結(jié)為覺悟的增上緣呢?這是大家應(yīng)該審視的。阿彌陀佛的觸功德成就,也是提示我們在逆順二緣皆是歸結(jié)于覺悟的增上緣,一切時機都是增上緣,我們這樣審視、觀察,那么就過迦旃鄰?fù)印⒂|者生勝樂。這個國土莊嚴上給我們一個印證,來揭示我們——在這個娑婆世界的世俗中,我們只要順性,逆順二緣都會給我們帶來不可思議的覺悟的利益,或者說超越的利益。

  一般我們對草有輕賤、不重視的感覺,但此處,“草”有普遍、周遍之意,有容易成熟、普遍得用之方便。草不稀有,可于處處表達其生命力,性功德對我們來說,同樣處處時時都可以產(chǎn)生不可思議的功德。往生彼國,“觸則生功德”的召喚亦復(fù)如是,我們對性德的隨順,很容易步入這種不可思議的功德,消化逆順二緣是十分方便的。它揭示了我們修行的一個正行方便,或者說我們對每一個事情最好的依從不過是性功德,因為性功德是無為而治,這是特別方便的一個優(yōu)勢。在娑婆世界染著你“有為”越多,果報發(fā)生的頻率就越高,而“無為而治”能使你寧靜、安樂、心智調(diào)柔。

  所以十七種國土莊嚴,最主體地展示了心、性二法,雖然是以無情物而表達,但它充分地揭示了性功德的作用。在我們一切凡夫處,性功德是拘泥或死寂的,即沒有作用,或者說很難生起作用力,我們通過對阿彌陀佛依報的審視、觀察,就能觸摸到性功德的利益,就能感覺到它的作用點,因為佛已經(jīng)親證了,他有這樣的國土,其國土利益有自他二種功德,性功德一定是具足自他二利的。我們所有凡夫,或菩薩聲聞緣覺的作為不具足利他,沒有周遍親證性功德。對此一定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順性是十分好說的一個話題,但是因為我們生疏,所以從十七個角度讓我們不斷來審視、觀察、接觸、思維,在生活中去體驗。觸功德的主題是從逆順二法來審視。人壽百歲時,人一生多是違緣,而順緣是不多的,令你心滿意足的機會是不多的。但若是依性而修持,順緣逆緣都是增上緣,那會令你調(diào)柔,隨順,因為你是依無為而治的隨順、觀察、體驗,此中沒有對抗,沒有迷失。一般人在違緣中都會對抗,對抗的習(xí)慣是十分強的,或者是逃避、推脫責任。

  【舉例:公安到放光寺審查人員情況,一個小伙子因為有過案底,心里恐慌!咳羰琼樞怨Φ轮鳛,會看到它(審查)是不可得的,不過是一個患得患失的夢幻過程罷了,它跟性德沒有關(guān)系,但跟人染著的意識作為有關(guān)系,所以小伙子會發(fā)慌。我說沒事,大家都是學(xué)佛的,不管你是什么樣的人,來到寺院,我們逐漸來隨順佛陀智慧,隨順著性德,來看我們種種作為的差異變化必然是無常無我的,一切作為無自性——這是我們修行的一個大的依止。無常無我——無為而治的觀察就一定會有這樣的效果。不管你過去有過什么,若真正是來學(xué)佛了,你就可以即下以無畏的角度來審觀,但是若依記憶、染著的角度,有自我蒙蔽、意識尊嚴、好丑的角度,那這個“無常無我”就救不了你了,你會產(chǎn)生恐懼、對抗、回避的心理,那“柔軟左右旋,觸者生勝樂”的樂就沒有了。

  若我們依順性的心智,或者說以無為而治的心智、以阿彌陀佛的觸功德來觀察世間,觀察我們自己的作為,對能回憶的、不能回憶的,現(xiàn)前的、不現(xiàn)前的,逆順二緣都能生勝樂——所謂“遇事即下解脫”的喜悅。

  我們?nèi)魶]有順性觀察的習(xí)慣,即下解脫是不能成就事實的,因為我們會在自己的記憶習(xí)慣中用得失、愛憎、善惡衡量以后再做取舍,即下的解脫是不可能得到的,最多落個取舍,于違緣時逃跑、畏懼、隱藏,那我們?nèi)松羞@一半的喜悅機會就丟失了。

  所以,“觸功德成就”來揭示我們遇到種種因緣如實面對,F(xiàn)在遇到種種因緣能如實面對的人,真是人中芬陀利花。順性是如實啊,順性地面對是最重要的。我們順自己的習(xí)慣、愛憎面對,那是不如實的,F(xiàn)在人容易累積問題,累積到一定狀態(tài)了,就會迷失,就會造成敵對、傷害,而不是能即下解脫,即下逾越,即下喜悅,沒有這樣順性地去訓(xùn)練、培養(yǎng)過,或者說沒有如實面對的習(xí)慣。多有習(xí)慣性的委屈、對立愛憎性的委屈,那么“柔軟左右旋,觸者生勝樂”這個即下解脫的喜悅的描述,我們就沒法去體會。

  于佛法只要是依法而實踐,一定會給你帶來喜悅!當然一開始我們在接觸一個法則、實踐的時候,有陌生感,有距離感,甚至認為跟自己沒太大的關(guān)系,為什么呢?我們已經(jīng)習(xí)慣于世俗的苦難、迷惑、對立、逃避,習(xí)慣了這種生活模式和狀態(tài)。而遇到一個問題,能產(chǎn)生法喜,解脫的喜悅,不糾纏的喜悅,透視的喜悅,慈悲無染的喜悅,此莊嚴是阿彌陀佛順性而成,我們眾生也有這個性德,我們順性亦復(fù)如是,能成就這樣的功德。

  十七種莊嚴是不斷地印契我們心地的性德的具足的作用,讓我們在現(xiàn)行中喚醒它。這個現(xiàn)行喚醒十分重要。有的菩薩說不需要這個喚醒,那沒問題,你就繼續(xù)昏睡,繼續(xù)用自己的業(yè)習(xí)。的確有的人就不需要,即因緣不成熟,那怎么辦?那就結(jié)個緣,等因緣成熟了再說。第一次過耳根,第二次聽著就親切了,第三次就受觸動了,第四次就可以用了。

  這十七種功德莊嚴,我們只有認真,慢慢地就能對無為而治的性功德有些不同角度的碰撞。這需要不斷反復(fù)地講,因為我們太生疏了,如果熟悉了,言下即悟。有的人幾十年參禪都不成熟,但是遇到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一朵花、碰到一個東西,就心開意解了,他的性功德的作用就出來了,開始得到了休息,無為的心智突然就展開了,無為心智的展開就象盛開的蓮花一樣,放著極為濃烈的芬芳,它會給人帶來一種從未有的喜悅。因為我們造作慣了,這個“造作”不得了,又辛苦又煩躁,又沒有次序,帶來的就是昏沉掉舉二法。但在無為而治的善巧,或說順性的善巧下,就象大地載負我們一樣,我們得到了安穩(wěn)、輕快、省力、自然、從容,你的心理空間與作為空間都是極為廣大的,所以我們稱為“無量壽”、“無量光”,那是順性所成。

  阿彌陀佛是順性的一個誓愿者、守護者,當然也是個成就者,為什么說十方眾生皆可以往生彼國呢?因為十方眾生皆有佛性。這是如實的,他徹底地揭示了這樣一個順性的功德,將其回施給眾生,因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所以一切眾生咸能往生。這是不可思議的!也是一個真實的智慧與究竟的大悲!他若沒有親證,那么“乃至蜎飛蠕動咸能往生”的話他是說不出來的。如同“地獄本空,誓不成佛”、“眾生渡盡,方成佛道”這樣的話,這都是順性而安立的。沒有順性而這樣說會很痛苦的,因為是無際的剎土、無盡的業(yè)緣,人的耐力、心力、觀察力都會承受不了。所以這個即下的喚醒是最重要的,我們講來講去就這么一個角度,就是想喚醒大家!喚醒你的歇心,讓你那個勞作的心、執(zhí)著的心、“我”的心、是非的心、我就要怎么樣的心、我就不怎么樣的心,休息下來,寧靜下來,讓我們那顆佛陀的金色的心起作用了。那是有意義的。

  (歲次辛卯五月初十 2011年6月11)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