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達(dá)多太子與頻婆娑羅王(四)
悉達(dá)多太子與頻婆娑羅王(四)
莫待老年方學(xué)道.少年轉(zhuǎn)眼成白頭(下)
──寬運法師佛七開示
(接11月18日文)
所以古人說:「明日復(fù)明日,明日何期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我們不要遲疑、不要空等待;很多人說,等我老了才學(xué)道吧;其實人的生命就在呼吸之間,一口氣不來時,就什么都做不了。古人又說:「莫待老年方學(xué)道,孤墳盡是少年人。 」就是勸我們,不要等到年老才來學(xué)道,應(yīng)該趁著有氣力、有精神的時候,多做一些了生脫死的實修功夫,這才是人生的正確之道。
接著太子又說:「正如大王之前所說,須依家法,作于祭祀及行布施,隨意規(guī)求未來世諸種果報。大王當(dāng)知,我是不會求取這樣的快樂的。若諸苦來逼,為切故求,而得樂者,這并非真正的快樂。凡夫求于后世果報,祭祀諸天及火神,必須殺害眾生的生命。這是不合理的。為什么呢?若人行于慈悲,應(yīng)該不損害其他生命;即使殺害眾生祭祀,可得常樂定之果報,仍然是不可以的。況且一切所得果報,都是非牢固法,都是無常的,終歸破壞盡滅!埂赣謴(fù)大王,凡人欲行解脫法,若無有別利,或無行行,或無持戒,或無禪定,猶尚不可損害他命,而求未來利益果報。又諸凡夫,在于世間,因為殺生的緣故,假使得到安樂果報,亦是不善的。為什么呢?因為沒有慈悲心的緣故。況復(fù)未來望得善報,那是不可能的!
從這里可以看到,很多人殺生拜祭天人、鬼神,用種種動物的肉來祭祀,都是不對的,因為我們修行人,要有慈悲心,要戒殺放生。因為剛才說了,殺害其他的生命來祭祀天人、鬼神,就是一種沒有慈悲心的表現(xiàn);如果沒有慈悲心,又怎會得到善報呢?再說一切世間果報都是無常的、都是壞滅的,都不是究竟的。因此我們?nèi)裟苋闼、放?便有很大的功德,另一方面亦能長養(yǎng)我們的慈悲心。
此時,頻婆娑羅王聽到悉達(dá)多太子的一番話,便生稀有奇特之想,以慈悲心問太子說:「善哉!善哉!沙門瞿曇,大有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美德,能于世間中,舍棄諸欲。仁者比丘,你從何方忽然而來呢?是何聚落所生呢?是什么種姓呢?父母現(xiàn)在何處呢?你又叫什么名字呢?」頻婆娑羅王說完這番話之后,便至心諦聽。
當(dāng)時太子,正心直視,語氣溫和,回答大王說:「大王當(dāng)知,去此北方雪山之下,有一大聚落,名叫釋種,那里有一城市,名為迦毘羅衛(wèi)城;城中有一釋種之王,號名凈飯,是我的父親;我是他的兒子;母親名摩耶,我名悉達(dá)!
時頻婆娑羅王,聽完太子的說話,泣涕悲啼,過一會后,將滿面淚水拭干。對太子說:「仁者真是稀有比丘!既生如是大種姓家,為何在此山林內(nèi)獨行呢?林中諸獸猛惡,可畏可怖。在此荒野山林中,獨自一人,無有伴侶,無有娛樂,如何得住、坐安樂呢?」
太子回答頻婆娑羅王說:「大王當(dāng)知,我現(xiàn)在一無所畏,諸惡禽獸,亦復(fù)不驚,不怖不怯,即使有惡獸想來侵害我,亦不能動我一毛。大王當(dāng)知,我只畏被生、老、病、死所逼迫,所以來到山中修行。諸惡獸中,驚畏林內(nèi)。雖然獨一無伴,但我以法自娛。大王當(dāng)知,其實世間上,衰老最為可畏。為什么呢?老來逼時,能奪年少,盛壯將去,摧折身形,腰脊傴僂,不能行步,猶如枯樹。誰喜歡看見呢?所以這是最可畏、可怕的!
我們經(jīng)常說修行為了生脫死,這是釋迦佛給我們的教誨。釋迦佛也是如此,他的一生其實是一種示現(xiàn)。他出家修行的目的,就是為解決人生、老、病、死的問題。我曾問過我的師父永惺上人,他說老有老苦,走路也不行、眼睛也不行,想修行亦無力,而更難堪的是,心雖未老,但身體卻已老去,恢復(fù)不了昔日的青春;所以說:「愁啊!愁!白了少年頭!骨啻菏菬o常的、是有限的;十年、二十年一下子便過去了;前幾年看來還是青春的小伙子,轉(zhuǎn)眼間,便到中年、老年了,所以曾有人慨嘆說:「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箽q月無痕,不知不覺。所以我們今天趁著有氣力,就應(yīng)該好好地修行、念佛。
剛才說的是老苦,接著太子又說了病苦:「又復(fù)大王,疫病的到來,是最可畏的。為什么呢?我們健康之時,不知不覺,一朝痛切,宛轉(zhuǎn)呻吟;就好像花色充鮮,忽然悴減;煩冤楚毒,眠坐不安。這個時候,誰能代替?臥在床枕,力不從心。因此,病最可畏!
以前有一個關(guān)于病的公案,就是天臺宗的耆宿諦閑老和尚,他得了病;病情非常的嚴(yán)重,非常的痛苦。于是便有人對老和尚說:「這個病都是假的呀!」他回答說:「對呀!病是假的,但痛是真的!挂粋人有病的時候,真的是非常的毒苦;不要說是念佛,就是連食飯、說話的力氣也沒有。所以我們常常說:「不怕死,就怕病!刮覀冎圆,就是因為我們的心不夠清凈,我們食五谷雜糧;由于我們的心不清凈,身體也自然就不清凈,病痛就特別多,俗語說:「沒有病,就不會死人!苟鹊讲】鄟砼R的時候,我們又不記得念佛了;所以我們現(xiàn)在趁年青時多念佛、多累積資糧,等到老、病的時候,雖然念不來了,亦會有定力,亦不容易忘失。
以上引述了這么多的對話,是希望透過這些對話,來了解釋迦佛是如何對待生死、如何對待五欲的問題。同時增加大家對釋迦佛的了解、對佛教義理的認(rèn)識。我們要知道,念佛法門,確實是一個非常殊勝的法門;因為念佛能斷種種的欲望、斷種種的煩惱,真正能達(dá)到清凈的彼岸。所以我們大家都要珍惜念佛的機(jī)會、念佛的因緣;我們不但在佛堂里念佛;而且在行、住、坐、臥之中都要念佛,每天要給自己一個定課,例如每天最少念一萬聲、兩萬聲;我們對自己要有要求,單在佛堂里念佛還不夠,應(yīng)該早也念、晚也念、六時皆念。由于念佛法門在行持方法上比較簡單,我們無時無刻都可以實行,在等車、在坐巴士、在散步、在吃飯,在做種種事情的時候,都可以念佛。所以大家要善用零碎時間來念佛。我反來覆去地說,無非為鼓勵大家念佛,否則便浪費了大家的時間,希望大家好好的珍惜。
阿彌陀佛。 (未完待續(xù))
- 上一篇:悉達(dá)多太子與頻婆娑羅王(五)
- 下一篇:悉達(dá)多太子與頻婆娑羅王(三)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yuǎn)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rèn)識——因緣因果
- 護(hù)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hù)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xué)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xué)法就是為了導(dǎo)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