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與我(上)
「佛陀與我」(上)
──香港佛教聯(lián)合會「佛學導向課程」
寬運法師開示
以弘揚佛法為宗旨,為接引新皈依的佛弟子,并向?qū)τ兄?a href="/remen/xuefo.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學佛的人士提供一認識正信佛法的機緣;香港佛教聯(lián)合會于本年九、十月舉辦了為期八堂的「佛學導向課程」,課程由大德法師和資深佛教界人士主講。佛聯(lián)會執(zhí)行副會長、西方寺主持寬運大和尚應邀擔任第一課的講者,并以「佛陀與我」為題目,向近百位聽眾介紹基礎佛法。
講座于九月七日星期五晚上七點半舉行,參加學員十分踴躍。首先由課程安排人員向?qū)W員們簡單介紹寬運大和尚;接著,大和尚帶領(lǐng)學員們向偉大的本師釋迦牟尼佛行三問訊禮。講座正式開始。
由于學員們大部份為廣東人,因此大和尚特別以粵語說法,語言平易,內(nèi)容深入淺出,令與會者皆深受法益。講座約于晚上九時圓滿。圓滿前,大和尚更開放問答時間讓學員提問,問題圍繞如何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及因果報應等疑惑;大和尚均善巧地提供了詳細的解答;提問者皆感到疑問頓解,法喜充滿。
以下為是次演講內(nèi)容之摘要,以期與善信及讀者們分享:
正知正見.認識佛陀
釋迦牟尼佛陀降生于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古印度,為迦毗羅衛(wèi)國的王子;年輕的王子在皇宮里享受著奢華生活,可是他心中卻郁郁不樂,一日他出游四門(迦毘羅衛(wèi)城東、南、西、北四門),看到人生生、老、病、死和種種痛苦的真相,于是就下定決心要尋找一種解脫人類痛苦的方法。
就在二十九歲那年,他毅然離開了皇宮,舍棄了即將繼承的王位,成為一位苦行者,以尋求他的答案。
他在恒河流域一帶行腳六年,參訪了不同宗派的名師,研習他們的理論與方法,修煉最嚴格的苦行,每天只食一麻一麥,以致消瘦得皮骨相連,可是仍然無法開悟。于是他放棄了苦行,獨自來到尼連禪河邊,并接受了牧羊女供養(yǎng)的乳糜,身體及精神得到了恢復。
他續(xù)繼往南行,一天晚上,在菩提伽耶一棵畢缽羅樹下證得了正覺,正確而透徹地覺悟了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
從此人們就稱他為「佛陀」。意即:真理的覺醒;或簡稱為:覺者。
以上簡介佛陀修行的經(jīng)過,目的就是告訴大家,佛陀和我們一樣都是平凡的人,他能夠藉修行而悟道,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做得到。
眾生即佛.佛即眾生
實際上,佛有三種身,即法身、報身、應化身。而降生娑婆世界──人間的佛陀是一種示現(xiàn)應化之身。在《妙法蓮華經(jīng)》里面講得很清楚:「如來以一大事因緣出現(xiàn)于世!狗鹜釉诖世間經(jīng)過一段艱辛的修行后,他在菩提樹下證悟緣起的道理而成道,也就是說,他是為度化眾生而示現(xiàn)的。
另一種是「報身」,指的是酬報因行功德而顯現(xiàn)相好莊嚴之身,如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東方疏璃世界藥師佛,他們都是透過因地修行,果地圓滿而成佛的。第三種是法身,為證顯實相真如之理體,無二無別,常住湛然。那么,佛陀這樣的涅槃境界和「我」(眾生)有什么關(guān)系呢?或是「我」(眾生)如何才能達到佛的涅槃境界呢?
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降生世間,示現(xiàn)修行、成道,其說法的原因,目的就在于令愚迷的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因此他曾發(fā)下四弘愿:「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得涅槃者令得涅槃。」
所以,我們確信佛陀的遺教,對于今日的世道人心,有補偏救弊,對癥下藥之效。它提出的藥方是:人人要少欲知足,平心靜慮,唯有通過靜思熟慮,才能看清楚煩惱的來源及本質(zhì),一切苦惱才會熄滅。因此,佛法是黑暗中的明燈,苦海里的慈航。
經(jīng)上說,「如來出現(xiàn)于世,如大云起,以大音聲、普遍世界天、人、阿修羅」、「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由此可見,佛陀是人而不是神。佛陀在菩提樹下成道時就曾感嘆地說道:「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zhí)著不能證得。」記得宋朝的柴陵郁禪師,曾經(jīng)寫過一首偈:「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封鎖;一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刮覀自性明珠的光明之所以不能顯現(xiàn),就是因為長久被無明塵垢所封鎖,所以我們無法找到自己的真心;但要怎樣才能找回這一顆真心?唯有放下妄想、分別、執(zhí)著,我們與佛的距離才會愈來愈近,否則就會越來越遠。
佛陀說法四十九年,講經(jīng)三百余會(次),隨機說法,因材施教;在其四十九年的弘化生涯中,最初直暢本懷,講說《華嚴經(jīng)》二十一日,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親聆圣教;后又觀機逗教,再說《阿含經(jīng)》十二年、《方等經(jīng)》八年、《般若經(jīng)》二十二年,《法華經(jīng)》和《涅槃經(jīng)》共八年,這是在大會上的宣講,至于對個別的教化,佛陀說了無量數(shù)次,而被感化的人亦無量數(shù)之多!無量壽經(jīng)》中云:佛陀「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所謂「若有眾生,應受折服者,而折伏之。應攝受者,而攝受之!狗鹜涌嗫谄判,殷殷為我們眾生反復說法,目的無非是為我們指出一條「成佛之道」。但這一條路必須要每個人憑著自己的毅力、智慧、恒心去走完的。
其實,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錯誤。但是,菩薩道的實踐實在太漫長了,必須經(jīng)歷五十二個階位的修行,從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到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即使要入一個十信位,都要一小劫的時間,對于一般眾生而言,實在是太困難了,因此佛陀才慈悲為我們開示凈土念佛法門,令我們可以帶業(yè)往生,繼續(xù)修行學習。
因此,我們學佛應該是為了提升境界,而不是追求神通。禪宗所謂的「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山仍是山,見水仍是水!惯@就是不同境界的逐步提升。佛家言神通有六種:一、天眼通;二、天耳通;三、他心通;四、神足通;五、宿命通;六、漏盡通。其實,佛教只提倡漏盡通一種。當我們?nèi)サ綐O樂世界之后,就自然能獲得這六種神通。
其實宇宙世間萬物皆離不開因緣法,緣聚則生,緣散則滅,然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神通也脫離不了因果法則,是故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深明因果,所以不去種因,而眾生則等到惡果現(xiàn)前的時候,才知道害怕。這就是智與愚,也就是迷與悟的分別。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