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心解讀 前言 目次 引子 十型人格示意圖
內(nèi)心解讀
釋清凈 編輯
山東佛教在線印經(jīng)處
佛教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佛教傳入中國兩千多年,
已與中國文化融然一體。
而我們卻對佛教一無所知,
甚至有著種種的誤解和偏見。
你想知道佛教怎樣看待世界和人生嗎?
你想知道世界上為什么這么多人信仰佛教嗎?
你想了解你自己的人生和未來嗎?
你想獲得人生真實的快樂和幸福嗎?
你并不一定要信仰佛教,但卻不能不了解佛教!
——走近佛教,改善生命!
如果能從此書中得到利益,那么讀完后敬請將此書送到佛經(jīng)流通點,或者推薦給您的親人、朋友、有緣者,讓他們同沾法益。寧傳閱至破,勿束之高閣。
前言
性格影響態(tài)度,態(tài)度決定命運。解讀內(nèi)心世界,完善生命品質(zhì)。菩薩潛質(zhì),又名九型人格、性格型態(tài)。是在生命的輪回相續(xù)中,由今生或者多生形成的思維和行為習(xí)慣。因為性格形態(tài)為強大的業(yè)力也就是習(xí)氣所形成,如果不靠佛法的真實修證,眾生很難改變久已延續(xù)的九種基本人格類型。但如若能真實體驗佛教的禪定和空性,將習(xí)氣格式化,則完全可以遷善和重塑人格形態(tài),進而覺悟圓滿為第十種性格。
人的不同習(xí)性在嬰兒時期即開始流露,是內(nèi)心世界的反應(yīng)。包括:活躍程度;規(guī)律性;主動性;適應(yīng)性;感興趣的范圍;反應(yīng)的強度;心景的素質(zhì);分心程度;專注力范圍/持久性。了解了性格就讀懂了內(nèi)心世界。性格形態(tài)學(xué)是一個近年來倍受美國斯坦福等國際著名大學(xué)MBA學(xué)員推崇并成為現(xiàn)今最熱門的課程之一,近十幾年來已風(fēng)行歐美學(xué)術(shù)界及工商界。全球500強企業(yè)的管理階層均有研習(xí)九型性格,并以此培訓(xùn)員工,建立團隊,提高執(zhí)行力。
彌陀稚子:釋清凈
于2010年11月吉日
目次
引子:很久很久以前……………………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一、總持分:自性的現(xiàn)代解讀……………………
二、色空分:人格形態(tài)和菩薩潛質(zhì)……………………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fù)如是。
三、本來分:洞悉內(nèi)心世界……………………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四、法用分:真空妙有 共與不共……………………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五、果德分:一切都是合理的……………………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六、證知分:十種性格和十波羅蜜……………………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七、秘密分:此方真教體 清凈在音聞…………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引子:很久很久以前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透過心量廣大的通達智慧,而超脫世俗困苦的根本途徑。本經(jīng)為唐朝三藏法師玄奘大師由梵語翻譯為漢語,共260字。
“摩訶”:無邊無際的大、心量廣大。比喻宇宙萬物大自然之間的規(guī)律與特質(zhì),約略相當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指稱的道與廣義的命。
“般若”為梵語音譯,指通達妙智慧;
“波羅”為梵語音譯,指到彼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有解脫掛礙的意思;
“蜜多”為梵語音譯,意為無極。可聯(lián)想比如蜜蜂采花釀蜜,能融合眾多不同來源成分而歸納為一。
“心”:根本、核心、精髓。一方面表示內(nèi)容所探討的主體重心,另一方面也表示全篇內(nèi)容的重要性。
“經(jīng)”:字義是線、路、徑,引申為經(jīng)典。代表前人走過的路途、獨特而深入的經(jīng)歷或見解,借口述語言或文字記載來傳承后世,以供人們做為參考指引。
先講個人類起源的故事:
在遙遠的星系,一艘光音天(色界十八天)太空船正在四處漫游,由東往西,從南到北,穿梭于宇宙星際,希望能找到無人到達過的地方,探索出新的文化、資源和思維。
某一天,太空船來到太陽系的某個星球,遠遠看去,星球很美麗,山青水綠,色彩繽紛,船長于是命令太空船駛近一點。
用先進儀器探索一番后,結(jié)論是這個星球有水、泥土、樹木、動物,可以支持生命,是個很不錯的地方。船長決定派遣船員做先行部隊,到地面上探索該星球是否適合居住或殖民。然而船員人才濟濟,該派誰去?
(1)開路先鋒8號。
船長打開一幅關(guān)于船員的九種性格地圖,發(fā)現(xiàn)8號的人生使命是保護、帶領(lǐng),特質(zhì)是從不害怕、有謀略、目光長遠、懂得保護身邊人,想方設(shè)法解決困難、有力量有沖勁去克服問題。要開山劈石做先鋒,建立長遠目標,他們是最佳人選。
于是,船長派遣了一群8號來到星球上,先建立一個橋頭堡,并為進一步發(fā)展作鋪路。8號盡責(zé)地策劃了很多方案、目標,不過由于工程浩大,工作繁多,8號無法一一應(yīng)付,便向船長求救,要求派遣一些人來幫忙。
(2)支援之選2號。
船長再度打開船員的性格地圖,發(fā)現(xiàn)2號的人生使命是成就他人,盡力協(xié)助他人成功,最適合做支援工作,于是又派遣2號去支援8號。不過,問題依然存在。8號只顧看長遠目標,不能兼顧細節(jié);2號只懂支援策劃,卻不會自行多走一步。欠缺真正勤奮辦事的人,迫使船長再考慮加派他人去協(xié)助。
(3)忠心隊員6號。
打開地圖,船長發(fā)現(xiàn)6號是團隊型的人,團結(jié)、忠心、安全、最適合作士兵,于是派遣他們前去。這時,一個國家已初具規(guī)模,有皇帝(8號)、宰相(2號)、士兵(6號)。不過6號太重視安全,在探索時遇到危險便退縮,8號又認為需要增派將軍來帶領(lǐng)士兵。
(4)勇字當頭3號。
3號正是將軍的人選。他們的人生使命是達到一個目標,然后再達到另一個目標。3號喜歡有成就,勇字當頭,可以披荊斬棘,不怕痛楚,不受感情拖累,決定去做一件事時,無人可以阻礙他。3號來到星球上,跟從8號的指引,帶領(lǐng)6號向前沖,令太空船的勢力急速擴大。
不過,由于3號為求目的,有時會不計成本,橫沖直撞,不惜犧牲士兵,導(dǎo)致怨聲載道,于是8號又要求太空船派人幫忙,以制約各方,取得平衡,同時能規(guī)劃各種行為上的細節(jié)。
(5)長于規(guī)劃5號。
太空船這次派來的是5號。他們理性,不會沖動,人生使命是收集資料和作出分析。一抵達,他們就收集了所有問題的資料,逐一研究,建議解決方案,建立真正細致的拓展藍圖。有了藍圖,3號便可以根據(jù)規(guī)劃帶領(lǐng)6號去沖鋒,探索新大陸、修橋筑路等工作變得更安全。
果然,有了5號的規(guī)劃,工作變得順利得多,只欠一點:3號有時為了急于求成,會不顧一切,沒有跟從5號的規(guī)劃方法去做。不跟從的后果,是工作效果不夠好,時有遺漏,或質(zhì)量欠佳。
(6)監(jiān)督使者1號。
為了保證質(zhì)量,太空船于是再派1號來做監(jiān)督,確保所有人按著標準去做。因為1號的人生使命正是跟從標準、原則。由于1號很有判斷性,是非黑白分得清楚,頗能收監(jiān)管之效,令團隊運作開始暢順。
可是不久之后,留在星球上的人又覺得有所缺乏。因為平日只有工作的份兒,沒有玩樂,也欠缺士氣。這次,太空船派了7號前來。
(7)娛人先生7號。
7號的人生使命是創(chuàng)造可能性,最怕悶,怕不開心。為了常常保持自己開心,他會不停地娛樂自己、娛樂他人,設(shè)法帶給每個人歡笑和享受。有了7號,星球開始變得豐富,吃喝玩樂一應(yīng)俱全。
(8)心靈詩人4號。
不過,本身擁有高度智慧和深度的太空人,并不愿意看見留在星球上的一群滿足于吃喝玩樂這表面、膚淺的娛樂方式,更害怕他們只顧向外發(fā)展,忽略了心靈空間,忘卻本來靈性。
太空船長于是派遣4號前來。4號的人生使命是憑感覺做事,他會創(chuàng)作歌曲、詩章、雕塑、藝術(shù)品、畫畫,透視人的內(nèi)心感受,帶動所有人重投靈覺的懷抱。
(9)和平大使9號。
至此,星球似乎什么都有了。不過人一多,紛爭、沖突便出現(xiàn)。為了維持和平,船長把最后一種人(9號)派來。9號的人生使命是維持和諧。他本身沒有野心,又愛調(diào)解其他人的紛爭,能夠維持和平,制造凝聚力。
當九種人同時在星球上共存時,一個最完整、沒有缺陷的團隊誕生了,這九種人共同合作、互相制衡,堪稱真正的夢幻組合。九種中,沒有哪一型是全然屬于“男人的型”,而哪一型又是“女人專屬”。沒有哪一型比較好,哪一型比較差的絕對價值觀。事實上,每一型的人都各有其優(yōu)缺點。
(10)超凡入圣10號。
但當團隊中一個人覺悟生死,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在他身上同時顯發(fā)完善了這九種性格,功德圓滿,;具足。于是,他就成為佛,覺悟的圣者,這就是第十種性格:圓滿型。
這個星球,就叫做“地球”。
十型人格示意圖
這只是個方便我們思維的寓言故事。事實上,佛教《起世經(jīng)》最后一品是《最勝品》,又稱《天地成品》,準確的描述了人類的由來。
佛教認為,人類最初是從光音天來的。因他們一念貪心起,品嘗了地球上的“地肥” ,身體中地大的成分增加,因貪吃過甚,結(jié)果身體沉重得無法飛翔,只好在地球上居住下來,即成為人類的祖先,這就是佛教中關(guān)于人類的起源。
在《世紀經(jīng)》中,佛陀首先說明光音天上的生命狀況:
“諸比丘,世間轉(zhuǎn)已,如是成時,諸眾生等,多得生于光音天上,是諸眾生,生彼天時,身心歡愉,喜悅為食,自然光明,又有神通,乘空而行,得最勝色,年壽長遠,安樂而往。”
接著說明地球形成之后,空無一物,光音天人開始下凡到地球的狀況:
“諸比丘,爾時世間轉(zhuǎn)壞已成,空無有物,諸梵宮中,未有眾生。光音天上,福業(yè)盡者,乃復(fù)下生梵宮殿中,不從胎生,忽然化出,此初梵天名娑訶波帝。”,娑訶波帝即為“世界主”,意為地球第一人,他不是從母胎降生,而是因緣聚合,變化而降生。爾后下凡到地球的光音天人更多了:
“爾時,復(fù)有諸余眾生,福壽盡者,從光音天,舍身命已,安于此生,身形端正,喜悅住持,以為飲食,自然光明,有神通力,騰空而行,身色最勝,即于其間,長久住持,彼諸眾生于是住時。無有男女。無有良賤。唯有此名。名曰眾生眾生也。”
這些降生地球的天人,身材高大,相貌端正,身體煥發(fā)出自然奪目的光明,不須吃食即能維持生命,其生命的能源來自自生的喜悅。因有神通力,他們不需要宇宙飛船就能自在飛行,并且壽命長久。這些從天而降的人,沒有男女性別的差異,也沒有種族、貴賤、貧富之分,人人平等,名為眾生。
當時的社會,猶如后世所尋求、企盼的共產(chǎn)主義的大同世界。
不過,好景不長。不久,地球上長出“地肥”,從此改變了早期地球人的一切:
“此大地上出生地肥,周遍凝住,譬如有人熟煎乳汁,其上便有薄膜停住,亦如水膜,停住水上,如是如是。復(fù)于后時,此大地上所生地肥,凝然停住,漸如鉆酪,成就生酥,有如是等形色相貌,其味甘美,猶如上蜜。”
“爾時眾生其中忽有性貪嗜者,作如是念:我今亦可以指取此,試復(fù)嘗之,令我得知,此是何物?”
“時彼眾生作是念已,即以其指深齊一節(jié),沾取地味,吮而嘗之,嘗已意喜。如是一沾一吮,乃至再三,即生貪者,次以手抄,漸漸手掬,后遂多掬,恣意食之!
“時彼眾生,如是抄掬,恣意食時,復(fù)有無量其余諸人,見彼眾生如是食噉,亦即相學(xué),競?cè)《!?/p>
“諸比丘,彼諸眾生,取此地味,食之不已,其身自然漸漸澀惡,皮膚變厚,顏色暗濁,形貌致異,無復(fù)光明,亦更不能飛騰虛空,以地肥故,神通滅沒!
以上引述描寫地球形成之初,尚無生物,最早的地球生命是從光音天下來的,當時他們有神通,可是當吃了地上的物質(zhì)之后,便整個改變,神通消失,變成難看的原始地球人。天人本來具有的與神溝通的能力,后因食用地肥之故,此能力漸漸消失,成為不能飛騰虛空的上古原始地球人。
在《天地成品》最后,也就是《起世經(jīng)》最后,佛陀用很大篇幅細說地球人演化的經(jīng)過:
“諸比丘,劫初眾生,食地味時,多所資益,久住于世。而彼諸人,若多食者,顏色即劣;若少食者,光明便勝。……地味便沒,續(xù)生地皮,色味具足……彼諸眾生,皆共聚集……食于地皮,亦久住世,多食色粗,少食形勝……地皮復(fù)沒,便生林蔓,形色成就,香味具足……割之汁流,猶如淳蜜……林蔓已沒,有粳米出,不耕不種,自然而生,無芒無檜,米粒清凈,香味具足。”
以上詳述地球表面的變化,以及地球人吃食的演化。但在吃了粳米之后,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使地球人知“愛欲”。這種與西方《圣經(jīng)》中描述亞當、夏娃吃了蘋果之后,知男女之別一樣,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彼時眾生,食是米已,身分即有脂髓皮肉筋骨濃血泉脈流皮,及男女根相貌彰顯,根相既生,染心即起,以有染故,數(shù)相視瞻,既數(shù)相看,遂生愛欲,以愛欲故,便于屏處,行非梵行不凈欲法(男女之欲)!
這一段很詳細的點出食用粳米之前及之后的差異。在食粳米之前,甚至食地味之前,從光音天來的生命,可以飛翔在地球上空,那是上古人類仍具有超能力的時代,而且生命的能量場仍較高。之后地球人隨年代隨飲食而退化,到吃了粳米之后,進入了有男女之別的時代,身體更有了皮肉筋骨,退化到只能行走地面上。更麻煩的是,猶如夏娃與亞當受蛇的影響吃了“果”一樣,進食后,光音天人不僅有了男女不同的身體,并且有了男女情欲。他們彼此觀看后,便有人心生愛欲,并到屏靜無人處,行男女之欲。由此產(chǎn)生了人類的最大墮落。
但在當時而言,行男女之欲的僅是一部分人,而許多人由于天人的高尚清凈的習(xí)氣尚存,還不能接受這種墮落行為,不僅紛紛指責(zé)這些偷吃禁果的“先驅(qū)者”。這時行欲之人(男)心生慚愧,便得“波帝”之名,“波帝”是墮落之義,墮即成丈夫、夫主。
其后,同行欲者之婦人送飯食來,以共進食,而諸波帝(丈夫)以墮于諸惡法之故,羞惱不快,見彼婦人,即言:“汝有墮也!汝有墮也!”遂立名為‘婆梨耶\’。婆梨耶,乃“飯食”之意,即是“婦”之意。這時,人類第一次產(chǎn)生了“夫妻”稱謂。
如《起世經(jīng)卷第十》云:“諸余眾生,未行此者,見已告言:咄!汝眾生所作甚惡,云何如此?時彼眾生,即生慚愧,墮在不善諸惡法中。便得如是波帝(丈夫)名字。時彼眾生,以墮如是諸惡法故。同行欲者(行欲之女人)將飯食來,共餉遺之。語彼女言:汝有墮也!汝有墮也!因此,立名為婆梨耶(婦)!
尚未行男女之欲的優(yōu)秀人類,為阻止此類行為發(fā)生,決定將墮落男女驅(qū)趕出擊,被驅(qū)趕者開始試圖返回,但均被拒絕。后來,被驅(qū)趕者便干脆建立了家庭,人類的婚姻家庭和私有制由此產(chǎn)生。如同經(jīng)云:“先舊下生諸勝人等,見于世間夫妻事出,心生惡賤,左手捉取,右手推之,令離其處。時彼夫妻,或復(fù)二月,或復(fù)三月,去已還來。即以杖木土塊、瓦石而打擲之,作如是言:汝善隱藏!汝善隱藏!是故今者諸女嫁時,或擲諸花,或擲金銀衣服羅阇(羅阇梵語即是熬稻谷為花者)。作如是咒愿之言:愿汝新婦,安隱快樂。諸比丘:如是次第,往昔眾人,用之為惡,今時諸人亦如是作,用之為好。以是因緣,諸眾生等,于世法中,行于惡行。如是次第,乃至起作種種舍宅,為彼惡業(yè),作覆藏故!
“時彼眾生,即生慚愧,墮在不善諸惡法中!贝朔N退化可以視為上古人類的墮落。
這時光音天的天人由于福報、壽命享盡,紛紛投生于地球,所有殊勝神通,出生全無;并且由于入胎的緣故,生來就帶有了貪欲的習(xí)氣。這樣,人類不僅數(shù)量大增,而且貪愛染欲成了社會風(fēng)氣。如經(jīng)云:“有余眾生,福命業(yè)盡,從光音天,舍身來下,于母腹中,受胎生身,以此因緣,世人漸多,非法漸增。”這時地球人愈來愈多,以前先民不用耕種,土地自然出生粳米,不用燒煮即可食用,并且隨采隨生。但由于夫妻家庭的出現(xiàn),人心開始貪婪,不少人開始貯藏糧食,粳米便不再隨采隨生,而是必須耕種,才能漸次長大,成熟后方可收獲食用。人類必須付出較多的勞動才能生存下來。
如《起世經(jīng)卷第十》云:“諸舊勝人,先生世間,彼諸眾生染馀福力故,不須耕種而有粳米,自然出生。若有須者,日初分取,于日后分尋復(fù)還生。日后分取,日初還生,成熟無異。若未取者,依舊常在。后時眾生,福漸薄故。……於是稻谷便有分段,叢聚而生!
先圣對于十種性格的發(fā)現(xiàn),不是依據(jù)統(tǒng)計局的民調(diào)數(shù)字,而是依靠禪定和般若的真實證得。在世間,只有般若波羅蜜才能發(fā)現(xiàn)諸法平等。
我們了解十型人格不僅僅是一種精妙的性格業(yè)力分析工具,更主要的是為個人修養(yǎng)與自我提升、歷練提供深入的洞察力,了解自己,包容他人。與當今其它性格分類法不同,十型性格揭示了人們內(nèi)在最深層的價值觀和注意力焦點,它不受表面的外在行為的變化所影響。 它可以讓人真正地知己知彼,可以幫助人明白自己的個性,從而完全接納自己的短處、活出自己的長處;可以讓人明白其它不同人的個性類型,從而懂得如何與不同的人交往溝通及融洽相處,與別人建立更真摯、和諧的合作伙伴關(guān)系。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xué)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xué)法就是為了導(dǎo)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