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二 我看圣嚴法師

  附錄二

  我看圣嚴法師

  《工商時報》林淑蓉整理

  把握現(xiàn)在從當下做起(臺灣英文雜志社總經(jīng)理陳嘉男)

  能夠有機會聆受圣嚴師父的教誨,緣起于我的內(nèi)人美智,她比我更早和農(nóng)禪寺結緣,因為她覺得很好,所以,也接引我去親近師父。

  我十分仰慕師父關懷社會,「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凈土」之悲愿,因此,自然而然地親近他。在參加「禪修營」,并隨同赴大陸朝圣之后,領受了師父更多的教誨,仰承宛如甘露的開示與指導,內(nèi)心更激起如泉涌般的感動。

  面對著疏遠感、爭執(zhí)心日益增加的社會,人們生活逐日感到空虛而茫然,而師父以堅毅的態(tài)度、積極的行動,本著凈化蒼生心靈為己任,致力于培養(yǎng)弘法人才。這點令我十分敬佩。

  除了感動與敬佩,最值得一提的是,我將師父的佛理教誨印證于生活與工作之中,每每能夠得到很好的回響及共鳴。

  在企業(yè)組織中,一個人若有慚愧心并透過自省,就是進步的開始;若有感恩心并且力謀回報,就會使工作好上加好,甚至可得貴人相助,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我把這種觀念和干部、同仁分享,大家都能贊同并付諸實施,使公司上下有很好的合作成果。

  師父曾經(jīng)開示:「過去是虛,未來是幻,要把握現(xiàn)在!供ぉみ@個觀念,我有很深的感觸。現(xiàn)有一些年輕人,不能由最基本的地方身體力行,卻愛講大話;一天中當盡的分內(nèi)工作都沒做好,卻愛談一大堆十年計畫……。這都是當今社會不切實際的通病。師父告訴我們,必須腳踏實地一步一步由「當下」做起,才能談到更遠大的未來。

  師父的志愿「凈化社會人心」是一件艱巨且不能立竿見影的工作,但他說:「盡心盡力第一,不爭你我多少」,又說:「忙人時間最多」,這些話讓我醒覺到,或出錢或出力,或多或少,我都應盡棉薄之力,略盡佛子職責,支持師父、護持法鼓山。

  匆匆數(shù)筆,凡夫之言,但期能拋磚引玉。

  期待人人是菩薩(中央存保公司總經(jīng)理呂東英)

  剛開始接近圣嚴師父時,他稱呼我們參加禪修營的每個學員都叫作「菩薩」,我的佛學造詣不是很深,自己疑惑也很多,一直不明白為什么稱呼我們是「菩薩」。

  后來,從師父的開示中,我才知道所謂的菩薩是「有慈悲心、慚愧心的人」,因為有慈悲心、慚愧心,才愿意將自己的心得、所得回饋(佛家稱之為回向)給社會,而他對于每一位來參加的人都有這種期待,所以,師父稱呼每個人都是「菩薩」。

  我是個公務員,幫助政府推行很多政務,以前在證管會服務期間,尤其面臨不少困難,也感到很多無奈,當工作不順時,心情尤其會感到煩躁。

  經(jīng)過師父主持的禪修營洗禮后,在工作態(tài)度、待人處世方面,我都有新的體驗。

  在工作態(tài)度方面,我感覺到,每個人都要特別重視現(xiàn)在,就算過去曾經(jīng)遭遇多大的難題,也不要再去想,好好地掌握現(xiàn)在,隨著大環(huán)境的改變,配合大時代的脈動,一步一步地改善,必能化解難題。

  在人際關系方面,我要求自己并且告訴同仁,如果看到別人有好的成就,我們要很誠心地贊美他。在社會上有許多賢達人士通常不容易做到這一點,因為同行相忌,一般人看到別人文章寫得比我好,講話講得比我好,非但不去贊美他,反而還會想去破壞他。

  我的另一項體驗是,佛教其實是很積極的,不是像一般人所誤解的「佛教只是在修自己,都不管他人」。圣嚴師父自己已經(jīng)修行到某一種程度,愿意入世再來普度眾生,使更多人體驗佛法的好處,如果每一個人從內(nèi)心上都愿意接受佛法,奉行不懈,必能做到關懷他人、消融自己,世間所有的人品提升之后,「人間凈土」之境界指日可待矣。

  宗教家慈悲的風格(建筑師葉榮嘉)

  圣嚴師父永遠把弘揚佛法當作是首要工作,而且說做就做,該做就做,不怕任何困難。

  舉例來說,設立美國禪中心時,是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下開始的,這個中心在西方社會已經(jīng)發(fā)揮影響力。而法鼓山也是在沒有半寸土地的情況下到今天一大片山坡地,就快要開始蓋地上物,他的勇氣令人贊嘆。

  他常說:「忙人時間最多」,而他自己劍及履及,親自作表率。

  師父也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多么困難的事去問他,都可以理出一條路來。

  弟子們老是問他這個、問他那個,我想這大概也是他為什么這么忙的原因。

  作為一個宗教家,最需要的是慈悲心,師父的慈悲心在任何事情上都表露無遺。以這一次要辦的百位名家藝術品義賣為例,很多藝術家熱心參與,師父就一再想「該如何感謝人家」、「如果有些沒賣出去,我們就全部買下來」。他的思考中心永遠是先為別人想,以別人的立場為立場。一般義賣會是為了籌款,師父卻說:「藉這個活動把我們建設人間凈土的概念傳播出去,能得多少錢沒關系!惯@種作風讓我深深覺得,他真是一位不一樣的師父,處處都在表現(xiàn)一位宗教家的風格。

  (一九九三年八月十五日《工商時報》「大人物」專欄刊出)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