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愿做、歡喜受

  甘愿做、歡喜

  證嚴上人

  用心教育

  「一缽千家飯,孤僧萬里游」,多么瀟遙自在、多 么灑脫啊!在我還沒出家之前,看到這句話時,心里好 向往!覺得一個人多么自在,心無罣礙、心無負擔,這是多么好的生活!但是,事與愿違,還沒出家之前有這種心愿和期待,出家之后為了弘愿,卻走入紅塵滾滾的群眾中。精舍里,每天都有很多的人來來去去,在人生道上,我們好像沒有孤單過。

  有人問我:「師父,你好辛苦,會不會疲倦?」我毫無考慮就回答:「會!怎么不會!我也是人呀!」不過,心中卻是一點兒也不疲倦。因為每一個時刻,心里都

  很歡喜,這種甘愿、歡喜就像重新充電一樣,哪怕身體已經很疲倦了,心里只要覺得很甘愿、很歡喜,身體疲倦就會很快的消失,就如黑暗與光明一樣,光明照在黑暗的地方,黑暗馬上就消除。

  生命無常,應珍惜善用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生命也是一分一秒的消逝,我們的身體不斷在新陳代謝,不斷在老化,有的人贊美人家時,會說:「你都不會老!」其實,人的身體都有生老病死,心理有生住異滅,在念頭不斷的轉變下,我們的生理形態(tài)也不斷的在老化。

  況且生命無常,何時會有什么事,我們都不知道。所以,要將生命自我規(guī)畫到老的時刻,真的很難。

  時間過得很快,慈濟已經三十年了,三十年的時間,到底有多久?才一萬零九百五十幾天。若不要以年算,改以日算,或是再短一點,以秒來算,一天八萬六千四百

  秒。一、二、三、四,光是這么說,四秒就已經消失了。諸位,人生就是如此短暫,生命有時像一條漫長的路,有時又像短暫的光,所以,我們應該要好好把握。

  從「心」出發(fā)

  有一位參加尋根的老師,在心得分享的時候,說他教書已經三十二年了,但是,回憶前三十年的教學,自己好像不是當老師,真正教書的日子是在這兩年。因為,在接觸慈濟后,他才真正知道自己的使命和責任,懂得應該要給學生什么?由于他變得很用心,所以,師生之間很貼切,這種感情,讓他恍然覺悟,原來教師的使命這么有價值!他惋惜的說,雖然教了三十二年書,但只有這兩年真正有感受。

  還有一位老師,以前覺得教書是「上班」,星期一到了就去學校,學生來了,就站在黑板前,念一念課本,念完再問學生:「聽懂了嗎?」「有!」「好!下課了!」每天都是這樣,他只要看到孩子在吵,就很煩惱,想到要上班,就很累,每天以很煩惱和疲累的心態(tài)教學,因此,他教得很痛苦,也沒有什么成效。

  后來走入慈濟,加入慈濟教師聯(lián)誼會,開始使用靜思語教學,這才有了心得。他學著把別人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用媽媽的愛心來看待學生,用菩薩的智慧來 教育自己的孩子」,他心念一轉后,開始很關心學生。

  有一次,考試快到了,他想到學生很用功讀書,就拿鍋爐到學校煮豆花、粉圓,有時煮紅豆湯,做得冰冰涼涼的,然后叫學生們:「來!大家太辛苦了,來吃吃點心,喝點涼的!箤W生們都很歡喜,很感恩老師,和老師處得很貼心。這一段紅豆湯的感情,讓我好感動。記得小學時,我的老師和學生之間就是這樣,我曾經去老師家喝紅豆湯,師生的感情很自然地拉近了,而且非常貼切。

  我常對孩子們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但是老師如果沒有父母心,要孩子把你當成父母,怎么可能?所以,我們要先用父母心來關愛學校里的孩子,他們內心受到感動,就會聽老師的話,老師的話,也會句句深入他們的心,孩子們就會很乖巧,絕對不敢調皮。能這樣真心的付出,一定會有歡喜的回報。

  老師也在「度眾生

  我出家后要去受戒,到戒場時要上戒壇,三人一壇,戒師很威嚴地坐在壇上,戒子來到他們面前時,戒師一定會問:「你為什么要出家?」戒子們的回答都一致:「為了要度盡普天下的眾生!勾蠹叶及l(fā)這種愿。那要怎么「度」呢?眾生懵懂、迷茫,因此,我們要用心追求道理,從心得中去教化眾生。

  例如常常有人會問我:「師父,我有煩惱----!刮揖涂嗫谄判模拈_導他們。而老師也一樣,也是在度化眾生,老師度化的學生,有如一張白紙,還沒有沾到臟,還沒有煩惱,這張白紙在老師面前,他生命中詩篇的好或不好?會寫下怎樣的生命之歌?就要看老師如何引導?是否有多用心指導了。

  錯誤的教育心態(tài)

  老師的責任很重,如果以「當老師是鐵飯碗」、「生活可以有保障」的心,敷衍的過日子,這樣實在「不夠師格」。應該要抱著「為教育而生活」的心念來施教。如果當老師沒有發(fā)揮教育的良能,那么活在世間又有什么用呢?人生最重要的觀念,是生命要有所用,而且要用在真正有價值的地方。

  現(xiàn)在的孩子不好教,很調皮!如果老師很生氣的說:「不是我不教好他,是他不學好!鼓蔷吞蓱z了。不只是個人的悲哀,也是整個教育的悲哀;不只是教育的悲哀,還是未來社會的悲哀。因為,我們都期望下一代的孩子好,大家的努力都是為了下一代,若不好好教別人的孩子,那么將來自己的孩子在社會上,會安全嗎?是不是會草木皆兵、四面楚歌呢?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所以,愛自己的孩子,就要趕快為未來的教育多用心。

  現(xiàn)在整個的社會環(huán)境,使老師和學生形成對立的心態(tài),這種對立,不只是單方面,而是雙方面的,惡性循環(huán)不已。不過,能轉成惡的,同樣也能轉回善,一個輪子能

  正轉,也能倒轉。以前的教育工作很神圣,對孩子的啟蒙有很大的作用,現(xiàn)在是不是也可以呢?

  體會人生后的轉變

  有一位企業(yè)家說:「師父,我的兩個兒子,前幾天一個來慈濟參加青少年營,一個參加兒童精進班,回去之后,都變乖了!國中的那個兒子,本來很調皮、很叛逆、

  很反彈,但是來這里的第三天晚上,他打電話回家說:『爸爸!我很有福耶!』我聽得楞住了,由于從來不曾聽他說過『我很有!,所以覺得好感動,謝謝!」

  來這里能知道感恩,當然是因為青少年營五天四夜,生活在慈濟三十年所開拓下來的人文大環(huán)境中,輔導爸爸、媽媽,及慈青、護專學生們慈濟精神的力行投入,呈

  現(xiàn)出整個大環(huán)境的愛很真、很誠,啟開了孩子心靈良善的本性,讓他們懂得父母的辛苦,進而懂得感恩。

  慈青(慈濟大專青年)志工們,在慈濟醫(yī)院服務時,或是居家關懷、探訪監(jiān)獄,我要他們用心去看每一個人生舞臺的腳本,將那些用血或淚編寫出來的生命之歌,當成「課本」。以這種教材來教育,他們怎會不震撼、不感恩呢?所以,我常常聽到這些年輕人在說「感恩」,也悟到過去是懵懵懂懂的過去,現(xiàn)在應該要多懂事一點。

  用心教育

  老師們,教學的道理不在深,最重要的是要讓他們能懂、能體會,所以,我們要用心教育。孩子會變壞既然是教育的問題,若好好教育他們,孩子也會變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站在自己的崗位上,扮好自己的角色,把社會人心都凈化,這樣才能使整個社會、家庭都很祥和。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