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四念處戒德為師

  依四念處戒德為師

  每一天要時時自我警覺,時間又是過了一天,這個時刻又是另外一天的開頭。每一天的開頭,我們必定要將這個開頭的第一時刻,要好好來與時日競爭,不要受時日埋沒了我們的道心,道心是在分秒中必定要把握。 我們前面說過了,文殊菩薩借著佛陀在現(xiàn)光的這個時間,用很巧妙的方式來談日月燈明佛,他同樣來人間,同樣要說法之前的形態(tài)。以日月燈明佛他的名稱來作比喻,提高人人要知道,佛陀來人間,隨應眾生的根機,觀機逗教,不過佛陀他一開始就是要讓人人知道,人人本具佛性,人人有與他同等的,那個心靈境界的潛能存在,但是眾生無法體會,所以他普遍要讓人人能夠成就一切種智。

  我們大部分的人都是以為學佛就是求佛,佛可以加持我,菩薩可以護持我,我求名利得名利,我若求長壽得長壽,我若是……等等,以為諸佛菩薩就是要應眾生的心欲。相反的,諸佛菩薩是要教導眾生去除心欲,洗滌心靈的貪欲,這是諸佛菩薩來人間所要教化的目的。

  看看人生,有的人一直求啊求,怎么求都不滿足。有的人無所求,我知足、我歡喜、我快樂,我這樣夠了?,這樣不就是輕安自在!所以,我們學佛者應該時時要依止在「四念處」,我們要好好保守住我們的心。除了前面的「四諦法」,知道人生的苦、集、滅、道之后,我們還要在四念處住。

  「四念處」,應該大家知道了——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這些我們大家應該都要了解,心要懂得觀,要內(nèi)觀自省。

  「身念處」,就是「觀此色身皆是不凈也」。

  平常我們的身體有皮膚保護著,萬一,不管是從里面的四大不調(diào),生出了瘡,或者是外面的意外,傷害到皮膚,或是瘡爛了,那時候,世間最臭的東西莫過于這個身體。所以我們應該要觀身不凈。我們吃再好的東西進去,同樣化為糞,就是米田共,每一天我們都要能通(排泄),不通也是病喔,所以對這個身體我們到底要供給這個身體什么東西呢?

  穿再高級的衣服,也只不過是為了遮蔽身體,冬天為我們保暖,如此而已,難道還需要什么貂毛,全身披著獸皮來保溫?以為穿了貂皮就是最高貴的,這就是顛倒人生。只為了不凈的身體在計較,不管是吃、穿、住等等都為了這個身體,想想一輩子勞碌多少,辛苦多少?我們?nèi)羰切南胫@個、要那個,我們就要趕快想想,觀身不凈。

  ⊙二、受念處,觀領(lǐng)受好惡等事悉皆是苦也。

  再來「受念處」,觀受是苦。就是領(lǐng)受好與壞的事情,我們的心與人,對環(huán)境、對人、對事、對物,歡喜的感受就很歡喜,我隨心滿意,我很歡喜;不順眼的,比較無緣的,我們就很不歡喜,就開始瞋、恨、仇,這都是在感受中。

  ⊙三、心念處,觀此識心生滅無常也。

  第三是「心念處」,觀心無常。這個心,前天說過了,我們的前六識納受外面的境界,然后第七識來思考,開始去動作之后,歸納于我們的第八識。所以說,第八識之前,七、六、五識等等,這些﹁心念處﹂都是生生滅滅,所以我們要常常觀心有生、住、異、滅。我們的心就是這樣生,生起了一念歡喜的心,轉(zhuǎn)個念就不歡喜了;生起了一念好心,又過不久懈怠了,開始又造業(yè)。這都是心。心的念處就是生滅無常。

  ⊙四、法念處,觀諸法從因緣生皆無有我也。

  第四就是「法念處」,觀法無我。我們要好好來觀察世間一切萬物,就是為了身體在貪、在勞碌辛苦,值得嗎?到頭來還不都是同樣生、老、病、死。我們應該要觀這些都是世間法,器世間所有物質(zhì)的東西沒有一項是永住的,包括我們的心念,也沒有很堅定永住。

  在八識之前,我們所做的全都是有生滅無常的法,不只是無常,根本全都是空,所以「觀法無我」。哪有一個我在呢?沒有。所以我們應該要了解「四念處」,是四種在我們的心念中,對身體、對感受、對我們意識的生滅、對世間一切的事物等等,我們?nèi)裟軌蚝芡笍?那就是依「四念處」住。

  這「四念處」就是要再警惕我們,你需要這樣與人計較嗎?正思、正見、正法,你難道不能好好把握,難道需要求嗎?求我現(xiàn)在的一切能隨心滿意,現(xiàn)在隨心滿意。其實一切世間事情都是無常、無我的事情,為什么要花這么久的時間去繞小道呢?我們怎么不能安住在這種正法念處呢?所以正法念處,我們要從自己的身、心與周圍的事物好好思考,這才是真正的學法,這樣我們才能戒,「以戒德為師」。

  佛陀在世,他也有入滅的時候,阿難就問佛陀說:「佛啊,您在世時,就有六群比丘難調(diào)伏,佛陀入滅之后,這個僧團要怎么辦呢?我們大家心靈的依靠,要以誰為師呢?」佛陀就說:「以戒為師!谷巳艘勒戒律,這就是我們最好的老師。所以常常說,人人要守好制度、守好戒律,這樣我們就不會偏差了。

  我們還要了解大乘法。佛陀講《法華經(jīng)》就是要舍方便,要顯真實法,真實法就是大乘法,所以我們要用心了解大乘的正法,這才是佛陀來人間一大事因緣,微妙的道理。所以我們開始心要準備了,好好來接受佛陀的大乘妙法。

  其實,說清楚了,佛陀的大乘法,無非就是教菩薩道。這在經(jīng)典里面明文說出,要行入人群;菩薩道不是逃避人群,是要行入人群。所以弘揚菩薩法,這是最重要的。

  ⊙依四念處住,以戒德為師,解大乘法妙,行入人群中,弘揚菩薩法。

  過去佛陀四十年間,殷殷勤勤說法是多么的辛苦,在說法中,里面所隱含的那個妙法,希望人人能夠找到自己的本性。但是,人人還停滯在獨善其身,這種小根小智,還是應用小法,這真的是辜負了佛陀四十多年來的苦心。

  所以,我們現(xiàn)在就是要來追述日月燈明佛的故事。過去這尊佛出現(xiàn)在人間,名稱叫做「日月燈明」,來人間就是應眾生的根機在說法,同樣用「四諦」,同樣用「十二因緣」。這是日月燈明佛,日,表示智慧;月,表示慈悲;燈,是表示光明。用智慧、慈悲、光明來引導眾生能夠有一個方向,這個方向就是正知、正見的道路。

  現(xiàn)在再接下去,開始就要引述日月燈明佛的故事。這就是一個勝妙的法,過去無量劫以前,有那尊日月燈明佛來人間說法之后,再繼續(xù)下去還有佛,「次復有佛亦名日月燈明」。同樣他的名字叫做「日月燈明」;」次復有佛亦名日月燈明」?,已經(jīng)有幾尊佛過去了,還有,「如是二萬佛皆同一字」,不只是佛佛道同,還是佛佛同名,「號日月燈明,又同一姓,姓頗羅墮」。

  ⊙「次復有佛亦名日月燈明,次復有佛亦名日月燈明,如是二萬佛皆同一字,號日月燈明,又同一姓,姓頗羅墮!勾孙@先后二萬佛同名、同姓,同說善法之勝妙。

  這就是在顯示說明,前后有二萬尊佛,同一個名又是同一個姓。同名、同姓、同樣說法,所說的都是勝妙的法。

  佛性從古以來就是本具,無法去算計的時間,本來就是圓明自性,一性圓明自然。這種圓明自然的佛性,佛佛道同,佛佛都同樣有這個名稱,就是智慧、慈悲、光明的本性。所以同名、同姓,姓「頗羅墮」。

  「頗羅墮」是古印度婆羅門十八個高貴姓氏之一,翻譯華語的意思為「利根」,就是智慧最高無上,就是無上正等正覺。

  ⊙頗羅墮譯利根,為婆羅門十八巨姓之一。

  所以各位,學佛,我們真的要為自己的心靈道場設(shè)想,我們既然要修行,應該要時時常住在「四念處」。時時觀身不凈,這個身體是我們的載道器,不要用這個身體去造種種的業(yè),要懂得好好為人群付出。真正能夠去為眾生付出,這才是我們擁有這個身體的價值。所以要「依四念處住,以戒德為師」。

  我們要了解大乘妙法,我們要求的法是大乘妙法。大乘的妙法就是開啟,讓我們?nèi)肴巳褐腥ズ霌P正法,提倡菩薩道,這樣才是我們真正學法的目的。所以請大家要時時多用心。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