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論
《大乘起信論》(梵文 Mahāyāna ?raddhotpada ?āstra),大乘佛教重要論書,相傳為古印度馬鳴著,南朝梁真諦譯,一卷;唐代實叉難陀重譯,作2卷;以真諦譯本較流行。 又略稱《起信論》,是大乘佛教的概論之作,全文篇幅不長,只有一萬一千字左右,但它結構嚴謹、析理清晰,是對隋唐佛教影響最大...[詳情]
大乘起信論疏 第一卷
西太原寺沙門法藏述
大乘起信論疏 第一卷
夫真心寥廓。絕言象于筌蹄。沖漠希夷。亡境智于能所。非生非滅。四相之所不遷。無去無來。三際莫之能易。但以無住為性。隨派分岐。逐迷悟而升沈。任因緣而起滅。雖復繁興鼓躍。未始動于心源。靜謐虛凝。未嘗乖于業(yè)果。故使不變性而緣起染凈恒殊。不舍緣而即真凡圣致一。其猶波無異水之動故。即水以辨于波。水無異動之津故。即波以明于水。是則動靜交徹。真俗雙融。生死涅槃夷齊同貫。但以如來抂世。根熟易調。一稟尊言無不懸契。大師沒后。異執(zhí)紛綸;蛉ば巴;虮夹。遂使宅中寶藏叵濟乏于孤窮。衣內明珠弗解貧于傭作。加以大乘深旨。沈貝葉而不尋。群有盲徒。馳異路而莫返。爰有大士。厥號馬鳴?祟j綱。悼斯淪溺。將欲啟深經之妙旨。再曜昏衢斥邪見之顛眸令歸正趣。使還源者可即返本非遙。造廣論于當時。遐益群品。既文多義邈。非淺識所窺。悲末葉之迷倫。又造斯論?芍^義豐文約。解行俱兼。中下之流。因茲悟入者矣。然則大以包含為義。乘以運載為功。起乃對境興心。信則于緣決定。往復折征。故稱為論。故云大乘起信論。余義下當別辨。將釋此論。略開十門。一辨教起所因。二諸藏所攝。三顯教分齊。四教所被機。五能詮教體。六所詮宗趣。七釋論題目。八造論時節(jié)。九翻譯年代。十隨文解釋。
初教起因者。略有十因。一依何智。二示何法。三云何示。四以何顯。五依何本。六藉何力。七為何義。八以何緣。九由何起。十幾何益。初依何智者。謂依論主洞契心源之智。隨機巧妙之辯。十地論云。嘆辨才有三種。一真實智。謂無漏智故。二體性成就無量義辨才故。三者果字義成就。復是滑利勝上字義成就故。解云。此初是根本智為依。二是后得智為因。三是言說教為果。是故教起內依智也。二示何法者。謂一心。二門。三大。四信。五行等法。此即是大乘之中起信之法。是所示也。三云何示者。謂以巧便開一味大乘。作法義二種。分一心法。復作二門。析一義理。復為三大。由此善巧而得開示。四以何顯者。謂妙音善字譬喻宗因。方令義理明了顯現(xiàn)。五依何本者。謂佛圣言。及正道理。定量為本。六藉何力者。謂歸命三寶。承力請加。賴彼勝力。有所分別故。能造論。七為何義者。謂助佛揚化。摧邪顯正。護持遺法。令久住世。報佛恩故。八以何緣者。謂緣于眾生欲令離一切苦得究竟樂故。造斯論。九由何起者。謂由菩薩大悲內融愍物長迷。由此造論。法施群品。十幾何益者。略有六種。一未信者。令生信故。二已信者。令得聞慧故。三已聞者。令得思慧故。四已思解者。令得修慧故。五已修行者。令證入故。六已證入者。令圓滿故。略有如是十因緣故。令此教興。更有六因。如瑜伽六十四云。欲造論者。要具六因。一欲令法義當廣流布故。二欲令種種信解有情。由此因緣。隨一當能入正法故。三為令失沒種種義門。重開顯故。四為欲略攝廣散義故。五為令顯甚深義故。六欲以種種美妙言辭。莊嚴法義生凈信故。此論下八因緣等。及十住毗婆沙論。并大毗婆沙等。各有因緣?蓪け酥。
二明藏攝分齊者有二。初約所詮三故。教則為三。后約所為二故。教則為二。前中為詮三學故立三藏。一修多羅藏。或云素怛藍;蛟菩薅事返。并以應語梵名。難得曲耳。此翻名契經。謂契理合機故。名為契。貫穿縫綴。目以為經。佛地論云。貫穿攝持所應說義及所被機故。名素怛藍。即詮定之教。契經即藏。持業(yè)釋。二名毗奈耶藏。或云毗那耶。或云毗尼。古翻名滅。謂身語意惡。焚燒行者義同火然。戒能止滅。故稱為滅或。云清涼。以能息惡炎熾相故。今翻為調伏。謂調是調和。伏是折伏。則調和控御身語意業(yè)。制伏除滅諸惡行故。調伏是行。即所詮戒行。調伏之藏。依主釋。以從所詮為名故。三阿毗達磨藏;蛟瓢⑴䲡。古譯為無比法。謂阿毗云無比。達磨云法。即無分別智分別法相。更無有法能比于此故。云無比法。今譯為對法。謂阿毗是能對智。達磨是所對境法。謂以正智。妙盡法源。簡擇法相。分明指掌。如對面見。故云對法。對法是所詮之慧。即對法之藏。亦依主釋。從所詮為目。又或名伏法擇法數法通法大法等。并隨義之名。如余說。問若此三藏于彼三學各詮一學。何故雜集論第十一云。復次開示三學立素怛藍。開示戒定名毗柰耶。開示慧學名阿毗達磨。答若依克性門。如前各詮一。若依兼正門。則如集論說。以經寬故具三。律次具二。論狹唯一。亦是本末門。謂經是本。余二次第末也。此論于彼三藏之中。對法藏攝。問如瑜伽八十一云。謂諸經典。循環(huán)研核。摩怛理迦。且如一切了義經。皆名摩怛理迦。謂于是處世尊自廣分別法相。準此文證?v對法藏。亦是佛說。此論既是如來滅后菩薩所作。何得亦入達摩藏收。答有二義。一準瑜伽。是彼種類故。入彼攝。二準摩訶摩耶經。佛說馬鳴善說法要。既言善說。即是如來懸印所說。故知亦得入此藏收。因此通論。如來說法有其三種。一佛自說。二加他說。三懸許說。此論即當懸許說也。二約所為二故。教即為二者。但根有利鈍。法有淺深故。合三藏分為二種。故莊嚴論第四云。此藏由上下乘差別故。復說為聲聞藏及菩薩藏。問。彼三及二云何名藏。答由攝故。謂攝一切所應知義。解云。是故為彼聲聞鈍根下乘依法執(zhí)分別。施設三藏。詮示聲聞理行果等。名聲聞藏。為諸菩薩利根上乘依三無性二無我智。施設三藏。詮示菩薩理行位果。名菩薩藏。問經中為諸緣覺說因緣法。何故獨覺不立藏名。答若依普超三昧經及入大乘論。即約三乘而立三藏。今依攝論及莊嚴論。約上下乘分為二藏。故不立也。問何故二教廢立不同。答但彼獨覺與此聲聞有同有異。謂約教行少分不同。分三乘藏。約彼理果全體不殊故。合為一藏。謂同斷我執(zhí)同證生空。果同羅漢。故不別立。是故經論開合不同。如是此論二藏之中菩薩藏攝。
第三顯教分齊者。于中有二。先敘諸教。后隨教辨宗。前中此方諸德立教開宗紛擾多端。難可具陳。略述十家。如華嚴疏中。又古代譯經。西來三藏。所立教相。亦有多門。略舉五家。亦如彼說。今中天竺國三藏法師地婆訶羅。唐言日照。在寺翻譯。余親問。說云。近代天竺那爛陀寺。同時有二大德論師。一曰戒賢。一曰智光。并神解超倫。聲高五印。六師稽顙。異部歸誠。大乘學人仰之如日月。獨步天竺。各一人而已。遂所承宗異。立教互違。謂戒賢則遠承彌勒無著。近踵護法難陀。依深密等經瑜伽等論。立三種教。以法相大乘為真了義。謂佛初鹿園轉于四諦小乘*輪。說諸有為法從緣生。以破外道自性因等。又由緣生無人我故。翻彼外道說有我等。然猶未說法無我理。即四阿含經等。第二時中。雖依遍計所執(zhí)。而說諸法自性皆空。翻彼小乘。然于依他圓成。猶未說有。即諸部般若等。第三時中。就大乘正理。具說三性三無性等。方為盡理。即解深密經等。是故于彼因緣生法。初唯說有。即墮有邊。次唯說空。即墮空邊。既各墮邊。俱非了義。后時具說所執(zhí)性空。余二為有。契合中道。方為了義。此依解深密經判。二智光論師遠承文殊龍樹。近稟提婆清辯。依般若等經中觀等論。亦立三教。以明無相大乘為真了義。謂佛初鹿園為諸小根說于四諦。明心境俱有。次于中時。為彼中根說法相大乘。明境空心有唯識道理。以根猶劣未能令入平等真空故作是說。于第三時。為上根說無相大乘。辨心境俱空。平等一味為真了義。又初則漸破外道自性等。故說因緣生法決定是有。次則漸破小乘緣生實有之執(zhí)。故說依他因緣假有。以彼怖畏此真空故。猶在假有而接引之。后時方就究竟大乘。說此緣生即是性空平等一相。是故即判法相大乘有所得等。為第二時非真了義也。此三教次第。如智光論師般若燈論釋中。引大乘妙智經說。問此二所說。既各圣教互為矛楯。未審二說可和會以不。答此有二義。謂無會無不會。初無會者。既并圣教隨緣益物。何俟須會。即是智論四悉檀中。各各為人悉檀。是故雖有相違。而不可會。亦是攝論四意趣中。眾生樂欲意趣。于一法中或贊或毀。是故二說不須和會。二無不會者。通論此二所設教門。了與不了有其二門。一約攝生寬狹。言教具闕。以明了不了。二約益物漸次。顯理增微。以明了不了。初中有二。先約攝生寬狹者。依解深密經。初時唯為發(fā)趣聲聞乘說。第二時中唯為發(fā)趣大乘者說。此二各唯攝一類機。攝機不盡。故各非了。第三時中普為發(fā)趣一切乘者說。此中攝機普該諸乘。故云普為一切乘說。攝機周盡。方為了義。二約言教具闕者。約機取教。則初時唯說小乘。第二唯說大乘。第三具說三乘。前二各互闕教不具。故非了義。后一具三乘。教滿為了義。由此等義。是故第三方為了義。戒賢所立依此門判。第二門內亦二。初約益物漸次者。謂初時所說唯令眾生得小乘益。益未究竟。故非了義。第二時中雖益通大小。然不能令趣寂二乘亦得大乘。是故此說亦非盡理。第三時中普皆令得大乘之益?v入寂者亦令回向大菩提故。是故經云。唯此一事實。余二則非真。又云。若以小乘化。我則墮慳貪。此事為不可。是故此說方為了義。二約顯理增微者。初說緣生以為實有。次說緣生以為假有。后說緣生方是性空。前二所說顯理未周。會緣未盡。故非了義。后一顯理至究。會緣相盡。故為了義。由此等義。是故第三方為究竟了義大乘。亦即初唯小乘。次具三乘。后唯一乘故也。智光所立依此門判。由有如此二種門故。是故圣教各依一勢以明權實。互不相違。問若如所說。兩宗各初唯說小乘。何故華嚴亦最初說。而非小乘。答此難諸德總有三釋。一云。約漸悟機立三*輪有此漸次。若頓悟機。則最初亦說彼華嚴等。若爾。密跡力士經初時具說三乘之法。此為其漸。為其頓耶。若是漸教。應唯說小。若是頓教。應唯說大。是故難解。一云。若依顯了門。則如前有此三法次第。若約秘密門。則同時皆有。若爾。則初時小顯而大密。何不以大顯而小密耶。又判此顯密。出何圣教。理既不齊。又無圣教。故亦難依。一云。但是如來圓音一演。異類等解。就小結集。故唯說小。就大結集故唯說大。就通結集故說三乘。若爾。說華嚴時。何故聲聞不聞自所聞。乃如聾盲無所見聞。是亦難解。今解此難。泛論如來圓音說法。大例有二。一為此世根定者說。二為此世根不定說。初中自有三節(jié)。一或有眾生。此世小乘限性定者。唯見如來從始至終但說小乘。如小乘諸部不信大乘者是。二或有眾生。此世三乘根性熟者。則唯見如來從始至終但說三乘。如密跡力士經。說佛初鹿園說法之時。無量眾生得阿羅漢果。無量眾生得辟支佛道。無量眾生發(fā)菩提心住初地等。廣如彼說。大品經中亦同此說。是故后時所說皆通三乘。如諸大乘經中說也。三或有眾生。此世一乘根性熟者。則唯見如來初樹王下華藏界中。依海印三昧。說無盡圓滿自在法門。唯為菩薩。如華嚴經等說。是故諸說各據當根所得;ゲ幌噙`也。二不定根者有二位。一此世小乘根不定故。堪可進入三乘位者。則初聞唯小為不了教。次唯說大亦非了教。后具說三乘方為了義。故有深密經中三時教也。二此世小乘根不定故。堪可進入一乘位者。則初聞小乘為不了教。次通三乘亦非了教。后唯說一乘方為了教。智光所立當此意也。是故由有于此世中根定不定二位別故。令此教門或有前后;驘o前后也。上來總明敘會諸教竟。第二隨教辨宗者,F(xiàn)今東流一切經論。通大小乘。宗途有四。一隨相法執(zhí)宗。即小乘諸部是也。二真空無相宗。即般若等經。中觀等論所說是也。三唯識法相宗。即解深密等經。瑜伽等論所說是也。四如來藏緣起宗。即楞伽密嚴等經。起信寶性等論所說是也。此四之中。初則隨事執(zhí)相說。二則會事顯理說。三則依理起事差別說。四則理事融通無礙說。以此宗中許如來藏隨緣成阿賴耶識。此則理徹于事也。亦許依他緣起無性同如。此則事徹于理也。又此四宗。初則小乘諸師所立。二則龍樹提婆所立。三是無著世親所立。四是馬鳴堅慧所立。然此四宗亦無前后時限差別。于諸經論亦有交參之處。宜可準知。今此論宗意當第四門也。
第四教所被機。說有二重。一約權教。即五種姓中。菩薩種姓及不定性。是此所為。余三非此。以無分故。如瑜伽等說。二約實教。一切眾生皆此所為。以無不皆當得菩提故。問若諸無姓亦當成佛。何得說有無姓有情。答論有二釋。故佛性論及寶性論。同為謗大乘人。依無量時故作是說。非謂究竟無清凈性。佛性論第二卷中。判說無佛性是不了教故也。準此當知。永無種姓非盡理說。楞伽文說可知。問如有難言。若諸眾生等有佛性必當得佛。則眾生雖多。要當有盡。是為大過。又若悉有性。令最后菩薩闕利他行。以無所化諸眾生故。闕行成佛。不應道理。又令諸佛利他功德亦則斷絕。以無所化機緣感故。如是三難。若為得通。答此所設難。并由妄見眾生界故。妄起此難。故不增不減經云。大邪見者見眾生界增。見眾生界減。以不如實知一法界故。于眾生界起增減見。問我所說義扶此經文。何者。若諸眾生悉皆有性。并當解脫。則眾生有減。今立有此。無性眾生常在世間。故無增減。答若爾。汝于有性既起減見。即于佛界必起增見。此增減見不離汝執(zhí)。當知經意明一切眾生一時成佛。佛界不增眾生界不減。故彼經云。眾生即法身。法身即眾生。眾生法身義一名異。解云。況眾生界。如虛空界。設如一鳥飛于虛空。從西向東。[這-言+至]百千年。終不得說東近而西遠。何以故。以虛空無分齊故。亦不得云總不飛行。以功不虛故。當知此中道理亦爾。非有滅度令有終盡。非無終盡。有不滅度。故眾生界甚深廣大。唯是如來智所知境。不可輒以狂心限量斟酌起增減見。既其無盡。是故三難無不能離。二乘回心者。若不定種姓。未入無余前即有回心。此不待言。若決定種姓。未入無余前定不回心。要入無余。方有回心。以二乘人本來不得無余依涅槃界故。佛性論第三云。二乘人有三種余。一煩惱余。謂無明住地。二業(yè)余。謂無漏業(yè)。三果報余。謂意生身變易身也。又無上依經勝鬘經寶性論等。廣明無漏界中有三種不思議變易生死。謂聲聞緣覺大力菩薩。若言此中二乘是不定種姓。理必不然。以未回心。有分段故;匦囊讶ナ菨u悟菩薩。非二乘故。論說二乘有三種余。非菩薩故。當知定是二乘自位無余依中。大乘說彼有三種故。然彼二乘既不能知此三余故。是故化火燒分段身。入無余依。法爾皆有變易報殘。而彼不知。謂為涅槃。而實但是未燒身前。期以滅智所得滅定。法華論云。方便入涅槃城故。涅槃城者。諸禪三昧城。過彼城已。令入大般涅槃城故。解云。以此當知。二乘無余體雖滅定。亦通方便。故云諸禪也。由彼二乘根有利鈍。滅定防心。種有強弱。是故在定。極[這-言+至]八萬乃至一念。由佛根欲性智為增上緣力。又由本有佛性之力。令心還生于凈土中。逢佛菩薩善友力故。修大乘道。然此利鈍遲疾。諸圣教略有七位。謂八萬。六萬。四萬。二萬。一萬等劫。如次以配四果及獨覺人。此五如彼涅槃經說。第六位中。如楞伽云。三昧酒所醉。乃至劫不覺。酒消然后覺。得佛無上身。此亦利于前。不[這-言+至]萬劫。第七位如法華第三云。我滅度后。復有弟子。不聞是經。不知不覺菩薩所行。自于所得功德。生滅度想。當入涅槃。我于余國作佛。更有異名。是人雖生滅度之想。入于涅槃。而于彼土求佛智慧。得聞此經。唯以佛乘而得滅度。更無余乘。除諸如來方便說法也。解云。此最利根亦舍分段入涅槃已。即于佛土受變易身。受佛教化入于大乘。亦有人解此經文。是變化聲聞。理定不然。若是化作。必為引攝實類眾生。若彼眾生受此引攝。亦學先入無余涅槃。后方回心。而汝所執(zhí)無余灰斷。即便誤彼所引眾生。是則諸佛菩薩等。于彼眾生使成大怨。何名大悲方便攝化。既無此理。故知入寂回心。定非變化。此上七位并是定性二乘要入寂已方乃回心。不同不定性人未入寂前有回心故。問為一切定性二乘入寂悉皆回心。為有不回者。答一切皆回。何以得知。法華論云。授聲聞記有其二種。一者如來。二者不輕菩薩。所授聲聞有四種。一決定聲聞。二增上慢聲聞。三退菩提心聲聞。四應化聲聞。后二聲聞以根熟故。佛為授記。謂應化聲聞退已還發(fā)菩提心也。決定聲聞增上慢人以根未熟。菩薩與記。方便令發(fā)菩提心也。解云。決定聲聞既在所記之中。故知定有發(fā)菩提心。又既但云根未熟。不言總不熟。故知定有性。又彼論云。我不殊汝。汝等皆當作佛者。示諸眾生皆有佛性也。解云。此是菩薩與記。明知定性聲聞有佛性也。問何故新翻經論說有入寂定性二乘不回心耶。答新經論中。據未入寂定不回心。入寂已去彼不說故。故不相違。又教有了非了。別如佛性論辨。故不可怪。又涅槃經中。言佛性有無。皆不解我意者。明佛性法離有離無。隨言執(zhí)取。是不解意。非謂說有一分無性。佛性論云。是故佛性決定是有。離有離無。此之謂也。是故一切眾生皆此所為。余經論皆準此釋。
第五能詮教體者。略作四門。一隨相門。二唯識門。三歸性門。四無礙門。初中有四句。一或唯以名句文為性。以聲是依非正體故。唯識論云。若名句等不異聲者。法詞無礙。境應無別。二或唯以音聲為性。名句文等聲上屈曲。假立無體故。雜集論云。成所引聲。謂諸圣說。三或具前二事。方為其性。維摩經云。有以音聲語言文字為佛事。又十地論中說者以二事說。聽者以二事聞。謂聲名等也。問大乘中聲表善惡。聲是無記。名句文亦是無記。云何無記為圣教體。答諸佛菩薩后得智說故。俱是善也。十地論名善字等是也。四或俱非二事以為其性。以說即不說故。文字性離故。經云。夫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此之謂也。于此四句中。別取前三通小乘。具斯四說為大乘。又此四句合為一教;ビ袩o礙。是大乘教也。二唯識門者。謂說者識現(xiàn)為增上緣。令聞者識文義相現(xiàn)。下論云。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又攝論名為言說識。又聞者識上聚集現(xiàn)等。是故一切聲名句等。皆是自心之所顯現(xiàn)。下論云。唯依心現(xiàn)不離真如。三歸性門者。此識無體唯是真如。下論云。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易。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以一切言說假名無實。但隨妄念不可得故。準此而知。四無礙門者。謂于前三門。心境理事。同一緣起;烊跓o礙。交徹相攝。圓明自在。不相障礙。以為教體。以一心法有二門故。皆各總攝一切法故。思以準之。五教通諸法門者。謂遍于六塵一切所知境總為生解之義。悉為教體。準之。
第六所詮宗趣者。先總后別。總中以一心法義為宗。信行得果為趣。即具境行果三也。此中境有二種。一法二義。如下文辨。行亦二種。一行體。謂四種信心。二行用。謂五門修行。亦如下顯。果亦二種。一分果。謂令得入位。二滿果。謂成如來。并如下辨。宗之與趣何別老。謂當部所崇曰宗。宗之所歸曰趣。二別顯宗趣。略有五重。一教義相對。以教說為宗。用義意為趣。如下文令舍言取意等。二理事相對。舉事為宗。顯理為趣。如下文從生滅門入真如門等。三境行相對。以真俗境為宗。觀心行為趣。四證信相對。以成信不退為宗。登地入證為趣。五因果相對。以因為宗?斯麨槿。此五亦是從前起后。漸次相由。準釋可知。
大乘起信論 第七釋論題目者。大者。當體為目。包含為義。乘者就喻為稱。運載為功。法喻合舉。大乘所信之境。體能為義。起信即能信之心。澄凈為性。心境合目故云大乘起信。此即大乘之起信。是對境揀心。非是證等也。又亦起大乘之信。則對宗別行行。非小乘信也。又大者就義。謂體相用三大莫過。乘者約用。謂即佛性三位成運。自性住佛性為所乘。引出佛性為能乘。至得果佛性為乘所至處。三義體用唯一心轉。是故亦乘亦大。持業(yè)釋也。又依雜集論。由與七種大性相應故名大乘。一境大性。以菩薩道緣百千等無量諸經廣大教法為境界故。二行大性。正行一切自利利他廣大行故。三智大性。了知廣大補特伽羅法無我故。四精進大性。于三大劫阿僧祇耶。方便勤修無量難行行故。五方便善巧大性。不住生死及涅槃故。六證得大性。得如來法身無所畏不共法等。無量無數大功德故。七果大性。窮生死際示現(xiàn)一切成菩提等。建立廣大諸佛事故。解云。前五約因。后二就果。瑜伽顯揚亦同此說。莊嚴論中。六名果大。謂得法身等。七名事大。謂示成菩提等。余同此也。又有七義釋大乘。如十二門論辨。起謂發(fā)起。以有本覺內熏為因。善友聞熏用大為緣。于此勝境發(fā)希有信能令心凈。如水清珠。唯識論中。信別有三。一信實有。謂于諸法實事理中深信忍故。二信有德。謂于三寶真凈德中深信樂故。三信有能。謂于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多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依梁攝論亦有三種。一信實有。自性住佛性。二信可得。引出佛性故。三信無窮功德。至得果佛性。又下文四種信心具尋辨之。何故但明信而不言余行。以是行本故。論為初機故。故下文云。自信己性。知心妄動。修遠離行等。又華嚴云。信為道源功德母等。此中起信。據信成就處說。謂入住不退。使前信心成根不失故也。論者是集議論也。謂假立賓主。往復折征。論量正理。故名為論。是故名為大乘起信論也。
馬鳴菩薩造 馬鳴之名。依諸傳記。略有三釋。一以此菩薩初生之時。感動諸馬悲鳴不息故。立此名也。二此菩薩善能撫琴。以宣法音。諸馬聞已咸悉悲鳴。故立此名。三此菩薩善能說法。能令諸馬悲鳴垂淚不食七日。因此為名也。言菩薩者。依諸論解。亦有三釋。一云。若具言之。應云菩提薩埵。菩提。此云大覺。即所求也。薩埵。此云有情。即所度也。從境為名耳。若從心說。即唯悲與智也。二云。菩提是所求法。薩埵是能求人。心境合明。人法雙稱。故云菩提薩埵。三云。薩埵名勇猛。謂有志有能。于大菩提勇猛求故。立此名也。言造者制作也。
第八造論時節(jié)者。諸說不同。今依摩耶經云。如來滅后六百歲已。九十六種諸外道等。邪見競興。毀滅佛法。有一比丘。名曰馬鳴。善說法要降伏一切諸外道輩。七百歲已有一比丘名曰龍樹。善說法要。滅邪見幢。燃正法炬。以此經文為定說也。
真諦三藏譯 第九翻譯年代者。譯經紀云。沙門波羅末陀。此云真諦。亦云狗那羅陀。此曰親依西印度優(yōu)禪尼國人。景行澄明。器宇清肅。風神爽拔。悠然自遠。群藏廣部罔不措懷藝術異解。偏素諳練。歷游諸國隨機利見。以梁武帝泰清二年歲次戊辰。見帝于寶云殿。帝敕譯經。即以太清二年。訖承圣三年歲次甲戍。于正觀寺等。譯金光明經。彌勒下生經。大乘起信論等。總一十一部合二十卷。此論乃是其年九月十日。與京邑英賢慧顯智愷曇振慧旻等。并黃鉞大將軍大保蕭公勃等。于衡州建興寺所譯。沙門智愷筆授。月婆首那等譯語。并翻論旨玄文二十卷。屬侯景作亂。乃適豫章始興南康等。雖復棲遑。譯業(yè)無輟。即泛舶西歸。業(yè)風賦命。還飄廣州。屬廣州刺史穆國公歐陽頠延住制止寺。請譯經論。自陳永定元年歲次丙子。至訖泰建元年己丑歲。更譯佛阿毗曇經論。及俱舍攝論等?傟惲憾。敕譯經論。四十四部一百四十一卷。然真諦或鋪坐具跏趺水上。若乘舟而濟岸。接對吏君。而坐具無污;蛞院山逅3硕戎。如斯神異其例甚多。
第十隨文解釋者。此論三分。謂序正流通。釋有三門。一約論主。二約論法。三約益生。初中三者。論首三頌歸敬請加。即是論主起行所依。二從論曰下。為物宣說。正成論主法施之行。三末后一頌。結說回向。即是隨行所起大愿。是故三分。但成論主光顯佛日法施群生之行愿也。二約法三者。初因緣分。是法起所因。為序。二立義分下。正顯所說為正宗。三勸修利益分。嘆法勝能。為流通。由此三分令法無失。久住不墜。三約益生三者。一因緣分。舉法為機。二立義分下正授解行。三勸修分。舉益勸修。令佛種不斷。是故三分。方成眾生入法之行。上三門中。前一別辨。后二合釋。是故五分皆是正宗。以俱是論主正所作故。今但依初門。先解序內三頌。為明歸敬辨意分也○今釋此文。略作五明。一明諸論有無。二歸敬之意。三能歸儀式。四所歸勝相。五釋文。初中。或有具敬三寶。如智論攝論等。或唯歸佛寶。如地持論;虻珰w人法。如十地論;蛑闭f無歸。如十二門論。此并作者之意。廣略無在。如龍樹廣論。已具歸依。十二門略論。故不別辨。二敬意者。一為荷恩故。謂若無佛說。法起無由。若無其法。無所生解。若無僧傳。己則不聞。由此三恩。得成慧悟。今傳此法。理須念恩致敬。二請加護故。謂末代澆時傳化不易。若不仰請三寶威力。無由自通。故須致敬。三為生信故。謂論主自是不足之人。率己造論。人不信受。要歸三寶。示有宗承。令物生信。四敬儀故。謂如世間忠臣孝子。凡有所作。先啟白君父。今此菩薩敬重三寶。過于君父。欲作此論。光暉佛日。豈不敬啟。五表勝故。謂如成實論說。三寶是吉祥境界。標之在首。以顯勝故。六益物故。謂如雜心說。為令眾生于三寶中。發(fā)心趣求。信解觀察。供養(yǎng)歸依。是故頂禮。三能歸異相者。無過三業(yè)。謂表佛天眼見其身禮。表佛天耳聞其語贊。表佛他心知意觀察。又若在亦見亦聞處具三業(yè)禮。若在唯見不聞處。以身意禮。若在唯聞不見處以語意禮。若抂不可見聞處。唯意業(yè)禮。又除三業(yè)過。成三業(yè)善。表三輪因。故準此也。四顯所敬勝相者。明三寶之義。廣如別章。五釋文者。三頌分二。初二明歸敬三寶后一申其敬意○前中亦二。初歸命者。顯能歸誠至。二盡十方下明所敬深廣。
歸命 前中歸者。是趣向義。命謂己身性命。生靈所重。莫此為先。此明論主得不壞信。盡己所重之命。歸向三寶。請加制述。故云歸命。二歸是敬順義。命謂諸佛教命。此明論主敬奉如來教命傳法利生。故云歸命。問歸命與稽首何別。答智論云。如小乘經中。毗沙門王歸命釋迦稽首余佛。論主將非為初重后輕。以小乘人偏賀釋迦之恩故有斯也。又釋。通論。皆具三業(yè)。別分;讓偕。歸命是意。三業(yè)之中。意業(yè)為重。如仙人起嗔令三國人死等?芍鸲粗幸喽
盡十方 初盡十方者。明所敬分齊。然有二義。一云。非直歸于一方三寶。乃欲盡于十方齊敬。二云。于十方內非直各歸一二等剎。亦乃一一方所各盡彼方無盡世界一切三寶。何以爾者。顯三寶普遍故。敬心廣大故。簡異小乘故。為論幖幟故。故盡十方也○二辨所敬三寶。于中三。初三句明佛寶。次三句明法寶。后一句明僧寶。
最勝業(yè)遍知色無礙自在救世大悲者 初佛寶中。作四門釋。一約三業(yè)分別。最勝者標佛位也。謂過小曰勝。超因曰最。以障盡德圓果成極位故云最勝也。業(yè)者即總舉諸佛三輪業(yè)用謂最勝之業(yè)。最勝即業(yè)。二釋可知謂遍知意業(yè)勝。無礙身業(yè)勝。悲救語業(yè)勝者。謂結德屬人。謂具上諸德之者。所謂佛也。二約二利分別者。最勝業(yè)總舉。遍知等別顯自利德。于中內有遍知之智。外有無礙之色。勝鬘經云。如來色無盡。智慧亦復然等。亦同此也。救世等別顯利他德。二利圓滿之者謂佛也。三約三德分別。一者最勝業(yè)是總標。遍知顯佛大智功德。二色無礙明佛大定功德。謂依定發(fā)通。現(xiàn)色無礙。三救世等明佛大悲功德。攝大乘論明佛受用身功德。唯說此三也。四按文解釋者。此中但明報化二身。以法身入法寶攝故。最勝如初釋。業(yè)謂業(yè)用。遍知有二。謂一真智遍知心真如門恒沙功德等。二俗智遍知心生滅門緣起差別等。理量齊鑒。無倒遍知。色無礙者。如來色身自在無礙。乃有多種。如華嚴不思議法品說。今略辨四種。一大小無礙。謂一一根皆遍法界。而亦不壞諸根之性。又亦不雜諸根之相。二互用無礙。謂諸根相作而不相礙。三理事無礙。謂現(xiàn)色蕭然而不礙舉體性空。妙理常湛而不礙業(yè)用無方。下文云。色即智說名智身等。四應機無礙。謂圓回之身。十方齊應。多機頓感。身亦不分而普現(xiàn)。在此而不礙彼。在彼而不礙此。坐不礙行等。思以準之。救世等者。世謂世間。有其三種。此明眾生世間。是所救也。救謂能救。即如來大悲。悲亦有三種。謂緣眾生法及無緣。無緣之悲。三中最勝。故云大悲。佛性論云。悲者暫救濟不能真實救。大悲者能永救濟。恒不舍離者。謂結德屬人。可知。佛寶竟。
及彼身體相法性真如海無量功德藏 第二法寶中。泛論法寶有四種謂教理行果。于此四中。教淺理深。行分果圓。今此所歸唯取深圓但歸理果。是故約彼佛身以明法寶。是果法也。顯身之體相。是理法也。文中三句分二。初一標。后二釋。初中及者有二義。一是相違義。顯此法寶與前佛寶是二事。故云及。二是合集義。非直敬于佛寶。亦乃及敬法寶。此中及言。顯佛與法是非一義。彼身體相。顯佛與法不相離。是非異義。體謂體大。相謂相大。以用大中辨佛受用變化二身。是故體相二大自是法身。屬法寶攝。以彼用大依體相起。會用歸本。故云彼身體相也。下二句釋中。初法性等者。釋體大也。無量功德藏。釋相大也。法性者。明此真體普遍義。謂非直與前佛寶為體。亦乃通與一切法為性。即顯真如遍于染凈通情非情深廣之義。論云。抂眾生數中名為佛性抂非眾生數中名為法性。言真如者。此明法性遍染凈時無變異義。真者體非偽妄。如者性無改異。海者約喻釋疑。疑云。真既不變。云何隨于染凈。既隨染凈。云何不變。釋云。如海因風起于波浪。波雖起盡。濕性無變。無變之性不礙起浪。浪雖萬動。不礙一濕。是故動靜無二法準思之。又釋。顯此真如具德如海。華嚴云。譬如深大海。珍寶不可盡。于中悉顯現(xiàn)。眾生之形類。甚深因緣海。功德寶無盡。清凈法身中。無像而不現(xiàn)。又有奇特十種相。并況真如。準釋可知。次釋相大中。謂此法身如來藏中。含攝蘊積無邊恒沙性功德。故云藏。有義。此中亦攝教行二法。謂教含所詮之功德。行攝所成之功德。是故亦云無量功德藏也。當知此中通四法寶俱有含藏。法寶竟。
如實修行等 第三僧寶者。僧通凡圣。寶唯圣位。圣通大小。菩薩為勝。是故此中唯歸地上大菩薩僧。謂證理起行名如實修。下文云。依法力熏習是地前行。如實修行是地上行。滿足方便是地滿位。此中等者。舉中等取前后也。又依寶性論。就地上菩薩約正體后得說二修行。彼論云。一如實修行。了如理一味。二遍修行備知一心有恒沙法界。今此文中舉正體等取后得。故云等也。依法集經。總括萬行為二修行。彼經云。如實修行者。發(fā)菩提愿。不放逸修者。謂滿菩提愿。復次如實修行者。謂修行布施。不放逸修者。不求報等。此中亦舉初等取后?芍。歸敬三寶竟○第二申敬意中。余論之首多申二意。謂利自他法久住等。今此文中略申三意。一為益眾生故。二為佛種不斷故。三為法久住故。即此教法久住。亦是佛種不斷。如金剛般若無著論中。由善付屬般若波羅蜜流行世間。為佛種不斷。文中四句分三。初一舉所為人。二明所成益。三成益意。
為欲令眾生除疑舍邪執(zhí)起大乘正信佛種不斷故 初中所為眾生雖多三聚統(tǒng)收。準下文。正唯為不定聚眾生故。下云。為未入正定眾生修行信心等。兼為邪定作遠因緣。兼為正定具增妙行。別舉下文因緣分中六位眾生。至彼當辨。二所成益中有二。先令得離過益。后得成行益。初中由疑故迷真失于樂也。由執(zhí)故起妄種于苦也。十地論中。菩薩三種觀于眾生起大慈悲。一遠離最上第一義樂。二具足諸苦。三于彼二顛倒。解云。真樂本有。失而不知。妄苦本空。得而不覺。于彼得失都無覺知故。令菩薩生悲造論。是故以下文立義分及顯示正義。解釋如來根本之義。令諸眾生正解不謬。以除疑惑令悟真樂。以對治邪執(zhí)遣其二執(zhí)。令離苦因。故下云。遠離癡慢出邪網等。故云除疑舍邪執(zhí)也。二成行者。既于真不疑。于邪不執(zhí)。未知于何乘起行。謂于大乘。以是究竟根本法故。未知于此大乘起何等行。謂起信心行。以信是眾行之本故。亦即翻前疑。故云信。翻前邪執(zhí)故云正。是云起大乘正信也。則以下文分別發(fā)趣道相及修行信心分成此行也。三成益意者。謂令眾生離過成行。使信位成滿。入位不退堪成當果。故云佛種不斷。下文云。信成就發(fā)心者。畢竟不退。入如來種中。正因相應等。又釋。由此所說。令諸眾生修行佛因常恒不絕。故云不斷。華嚴云。下佛種子于眾生田生正覺芽。是故能令佛寶不斷。此之謂也。又釋。由此教法流傳。如前所釋。亦為不斷。此當勸修利益分所作也。上來歸敬辨竟分竟○第二正宗之中有二。先標益起說。二說有五分下正陳所說。
論曰有法能起摩訶衍信根是故應說 前中論曰者。簡論異經之辭也。有法能起等者。標益也。即顯所說之義有其勝用。是故應說者。起說也。顯能詮之教義要須起也。有法者?偱e法義一心二門三大之法。即所說法體也。能起大乘信者。辨法功能。謂約真如門信理決定。約生滅門信業(yè)用不亡。約義大中信三寶不壞。此中信根者。謂信滿入住。成根不退。根有二義。一能持義。謂自分不失。二生后義。謂勝進上求。又根信相對。影成四句。一有信無根。謂隨他言信。二是根非信。謂余慧根等。三亦信亦根。謂此中所辨見理成信等。四非信非根。謂所余法。論主因見此益。是故要須起說。此論上來大乘起信。是故應說是論也。題目依此而立○第二正陳所說。于中有三。先標數。二列名。三辨相。
說有五分。云何為五。一者因緣分 列名中。一言不自起制必有由。名為因緣。章別余段故稱為分。
二者立義分 二由致既興。次略標綱要。令物生信。故名立義分。
三者解釋分 三宗要既略。次宜廣釋令其生解。故云解釋分。
四者修行信心分 四釋既生解。次宜依解起行。有解無行。是所不應。故有修行信心分。
五者勸修利益分 五雖示行儀。鈍根懈慢。次宜舉益勸修。故有勸修利益分○三依章辨相中。釋五分即為五段。初中二。先標后釋。
初說因緣分 釋中有四。一問。
問曰有何因緣而造此論 二答。
答曰是因緣有八種 三難。
云何為八 四通答中有三。謂舉數。辨相?偨Y。
一者因緣總相 辨相中。初一是總。后七是別。所以爾者?偼嬲。別為當機。故須爾也。
所謂為令眾生離一切苦。得究竟樂。非求世間名利恭敬故 總中離一切苦者。謂令有情離三苦二死故。得究竟樂者。令得無上菩提大涅槃樂等。非求世間名利等者。有二釋。一非欲令其求于后世人天利樂等故。二論主自云。我為益生。故造斯論。非為名利等。此之一門通于一切菩薩之心。非局此論。故云總相。又通此一部論為發(fā)起之由。故云因緣總相也。
二者為欲解釋如來根本之義令諸眾生正解不謬故 別中各別發(fā)起下文。別為當機故于中初者。與下立義分及解釋分。顯示正義對治邪執(zhí)。作發(fā)起因緣。以彼文中說依一心法有二種門。各攝一切法。即是如來所說法門之根本。又生滅門中。本覺名如。始覺名來。始本不二。名曰如來。故轉*輪論云。真諦名如。正覺名來。正覺真諦故。名為如來。此即所證真理名如。能證無分別智名來。諸眾生未有無分別智時。是如無來也。今以如來依此心成故。名此心為如來根本之義。文中具釋此義。令彼地前三賢勝解行位諸菩薩等比觀相應。故云正解。即顯示正義文是也。此觀離倒故云不謬。即對治邪執(zhí)文是也。
三者為令善根成熟眾生。于摩訶衍法堪任不退信故 第二者。與下分別發(fā)趣道相而作因緣。以彼文中令利根者發(fā)決定心。進趣大道?叭尾煌俗∥还省4水斒沤K心。自分滿足。故云善根成熟。進入十住正定聚中。使前信心堪任不退故也。
四者為令善根微少眾生修習信心故 第三者。與下修行信心分中。初四種信心及四種修行文而作因緣。以彼文中令信未滿者。修行信心。使?jié)M足故。此當十信住心。以信位未滿故。云善根微少。令進修向滿故。云修行信心也。
五者為示方便消惡業(yè)障善護其心遠離癡慢出邪網故 自下四種機。當信位初心。何故前三人各以一門攝。此中偏有四者。以前三根勝進易退難。不假多方便助成道力故耳也。此中根劣。退易進難。賴多方便故有四也。四中前三為下中上三人。后一策以勤修三中初者。與下修行信心分中。第四修行末文而作因緣。以彼文中。令業(yè)重惑多善根難發(fā)眾生。以禮懺等方便消惡業(yè)障。障輕故。內離頑嚚癡慢。外出邪魔罥網故。云善護其心遠離癡慢出邪網也。此當下品也。
六者為示修習止觀。對治凡夫二乘心過故 二者。與下第五修行止觀門為因緣。以彼文中。雙明止觀遣凡小二執(zhí)故。云治心過也。下自廣說。此當中品也。
七者為示專念方便生于佛前必定不退信心故 三者。與下修行信心分末。復次眾生初學是法下勸生凈土文而作因緣。以彼文中。舉勝方便令彼觀解。分得相應。眾生恐后報遷遇緣成退故令往生。使不退也。此當上品。
八者為示利益勸修行故有如是等因緣所以造論 第八者。與下勸修利益分而作因緣。以彼文中。舉彼損益勸物修舍。即總策成前諸行也○第三難可知。
問曰修多羅中具有此法何須重說 第四通中文有二。初與彼問辭。二以眾生根行下奪彼疑情明須作論。于中有二。初舉根緣二相以立宗。二如來在世下別釋根緣。
答曰修多羅中雖有此法以眾生根行不等受解緣別 前中。初根有同異。后緣有增微○別釋中有二。初說聽俱勝。經文尚無紙素之傳。何況須論。二如來滅下明根緣微劣須經須論。
所謂如來在世眾生利根能說之人色心業(yè)勝圓音一演異類等解。則不須論 前中初約勝時以明根勝。二能說人下明緣勝。于中三業(yè)可知。一音及圓音者有二。初如來一音說一切法。無不顯了。故名圓音。華嚴云。如來于一語言中演說無邊契經海。二如來同一切音。故云圓音。華嚴云。一切眾生語言法一言演說盡無余。以一切音即一音故。云一音。一音即一切音。故云圓音。一一語音遍窮眾生界。而其音韻恒不雜亂。若音不遍。則音非圓。若由等遍失其韻曲。則是圓非音。今不壞曲而等遍。不動遍而善韻。此是如來圓音。非是心識思量境界耳○第二劣中四種。初廣略二經。后廣略二論。
若如來滅后或有眾生能以自力廣聞而取解者 初自力廣聞經得解佛意。不須他論。故云自力。即具文義二持。
或有眾生亦以自力少聞而多解者 二亦以自力尋略經文而能解經意。故亦不須他論。此有義持無文持也。
或有眾生無自心力因于廣論而得解者 三但依經文不能解意。因他廣論得解經意。故云無自心力也。此有文持無義持故。
自有眾生復以廣論文多為煩心樂總持少文而攝多義能取解者 四此人不耐繁文。唯依文約義豐之論。深解佛經所說之旨。故言心樂總持而攝多義。此無文義二持。此文有二。初辨根劣。二如是此論下對此劣根明教之興。
如是此論為欲總攝如來廣大深法無邊義故。應說此論 如是此論文句雖少。普攝一切大乘經論旨。故云總攝如來廣大等如理智境故云深也。如量智境故云廣也。深廣無際故云無邊也○立義分中文別有二。初結前生后。二正彰立義。此文有三。初標總開別。二寄問列名。三依名辨相。
已說因緣分次說立義分摩訶衍者總說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法二者義 名中法者。出大乘法體。謂自體故。對智故。顯義故。即宗本法也。大位在因。通于染凈耳。義者。辨大乘名義。謂何故此心是大乘耶。謂此心內具三大義。故名大也。有二運轉故名乘也。即依宗所顯差別義理。大位在果。唯取于凈也。是故大乘總說有二。謂先顯法體。后釋義理。收義足也○辨相中二。先法后義。法中亦二。初舉法總立。次何以故下開門別立。
所言法者謂眾生心 總中三句。初眾生心者。出其法體。謂如來藏心含和合不和合二門。以其在于眾生位故。若在佛地。則無和合義。以始覺同本。唯是真如。即當所顯義也。今就隨染眾生位中故。得具其二種門也。
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 次攝一切世出世法者。辨法功能。以其此心體相無礙。染凈同依。隨流返流。唯轉此心。是故若隨染成于不覺。則攝世間法。不變之本覺及返流之始覺。攝出世間法。此猶約生滅門辨。若約真如門者。則镕融含攝染凈不殊。故通攝也。下文具顯。
依于此心顯示摩訶衍義 三依于此心顯示大乘義者。釋其法名。謂依此一心宗本法上。顯示大乘三大之義。故名此心以為法也○別中二。先責總立難。后開別釋成。
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訶衍體故 前中責有二意。一云。心通染凈。大乘唯凈。如何此心能顯大乘之義。又云。心法是一。大乘義廣。如何此心能示于義。釋意云。大乘雖凈。相用必對染成故。今生滅門中。既具含染凈。故能顯也。以廢染之時則無凈用故。此釋初意也又心法雖一。而有二門。真如門中示大乘體。生滅門中具宗三大。大乘之義莫過是三。是故依此一心得顯三大之義也。立別門中。言是心真如者?偱e真如門。起下文中即是一法界已下文也。言相者。即是真如相。起下復次真如者依言說分別已下文也。
是心生滅因緣相能示摩訶衍自體相用故 是心生滅者。隨熏變動故?偱e生滅門。起下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已下文也。因緣者。生滅緣由。故起下復次生滅因緣已下文也。言相者。生滅之狀。故起下復次生滅相者已下文也。何故真如門中云即示。生滅門中云能示者。以真如是不起門。與彼所顯體大無有異相。詮旨不別故。云即示也。以是不起故。唯示體也。生滅是起動門。染凈既異。詮旨又分。能所不同故不云即也。自體相用者。體謂生滅門中本覺之義。是生滅之自體生滅之因故。在生滅門中亦辨體也。翻染之凈相及隨染之業(yè)用。并在此門中。故具論耳。是故下文釋生滅門內。具顯所示三大之義。意在于此。何故真如門中直云體。生滅門中乃云自體等者。以所示三大義還在能示生滅門中。顯非別外。故云自也。問真如是不起門。但示于體者。生滅是起動門。應唯示于相用。答真如是不起門。不起不必由起立。由無有起故。所以唯示體。生滅是起動門。起必賴不起。起含不起。故起中具三大。余如下說。釋法畢竟○義大者。起下文復次真如自體相者已下文也。此中有二。先辨大。后釋乘。前中亦二。先標后釋。
所言義者則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 釋中三。初體者。真性深廣。凡圣染凈皆以為依。故受大名。隨流加染而不增。返流除染而不減。又返流加凈不增。隨流闕凈不減。良以染凈之所不虧。始終之所不易故。云平等不增減也。
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 相大者。二種如來藏中不空之義。謂不異體之相。故云性德。如水八德不異于水。
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 用大者。謂隨染業(yè)幻自然大用。報化二身粗細之用。令諸眾生始成世善終成出世故也。下文顯之。何故唯言善。不云不善者。以不善法違真故。是所治故。非其用也。若爾。諸不善法應離于真。釋云。以違真故。不得離真。以違真故。非其用也○乘中二。
一切諸佛本所乘故 先標果望因以解乘。
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 后舉因望果以成運。即始覺之智是能乘。本覺之理為所乘故。攝論云。乘大性故名為大乘。立義分竟。
- 上一篇:大乘起信論講記 第三十四卷
- 下一篇:大乘起信論疏 第二卷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開經偈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
- 楞嚴經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講的是什么內容?圓覺經概說
- 《大寶積經》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是怎么來的?楞嚴經的由來故事
- 佛經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講記
- 念地藏經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誰翻譯的?心經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注音版
- 法華經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
- 《父母恩重難報經》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注音版
- 從《壇經》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