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珈師地論》第六十四卷
《瑜珈師地論》第六十四卷
甲七.攝決擇分中聞所成慧地
如是已說無心地決擇。聞所成慧地決擇我今當說。
乙一.聞依止
丙一.三寶攝
丁一.問答辨
謂由五處觀察所歸乃可歸依。一由身業(yè)清凈故。二由語業(yè)清凈故。三由意業(yè)清凈故。四由于諸有情起大悲故。五由成就無上法故。
問歸依有幾種。何緣但有爾所歸依。齋何緣故能歸依。云何修行歸依之行。何等歸依所得功德。
答歸依有三種。謂佛法僧。四緣故有爾所歸依。一由如來性極調善故。二于一切種所調能調善方便故。三具大悲故。四以一切財而興供養(yǎng)未將為喜。要以正行而興供養(yǎng)乃生歡喜。由如是故彼所立法。彼弟子眾皆可歸依。齊四緣故說能歸依。一知功德故。二知差別故。三自誓愿故。四更不說有余大師故。當知歸依有四正行。一親近善士。二聽聞正法。三如理作音。四法隨法行。若有成就此四正行乃名歸依。當知復有四種正行。一諸根不掉。二受學學處。三悲愍有情。四應時時間于三寶所勸修供養(yǎng)。受歸依者獲四功德。一獲廣大福。二獲大歡喜。三獲三摩地。四獲大清凈。復獲四德。一大護圓滿。二于一切種邪信解障。皆得輕微或永滅盡。三得入聽睿正行正至善士眾中。所謂大師同梵行者。四為于圣教凈信諸天歡喜愛念。謂彼天眾心生歡喜唱如是言。我等成就三歸依故。從彼處沒來生此間。是諸人等今既成就多住歸依。亦當來我眾同分中
丁二.顯差別
復次由六種相。佛法僧寶差別應知。一由相故。二由業(yè)故。三信解故。四修行故。五隨念故。六生福故。云何相故三寶差別。謂自然覺悟相。是佛寶。覺悟果相。是法寶。隨他所教正修行想是僧寶。云何業(yè)故三寶差別。謂轉正教業(yè)。是佛寶。舍煩惱苦所緣境業(yè)。是法寶。勇猛增長業(yè)。是僧寶。云何信解故三寶差別。謂于佛寶應樹新近承信解。于法寶所應樹希求證得信解。于僧寶所應樹和合同一法性共住信解。云何修行故三寶差別。謂于佛寶應修供養(yǎng)承事正行。法寶所應佛瑜佑方便正行。僧寶所應修共受財法正行。云何隨念故三寶差別。應以余相隨念佛寶。應以余相。隨念法寶。應以余相隨念僧寶。謂是世尊乃至廣說。云何生福故三寶差別。謂于佛寶依一有情生最勝福。于法寶所即依此法生最勝福。于僧寶所多有情生最勝福
復次由五法故沙門婆羉門勝劣差別。何等五法。一者聞法。二者戒法。三攝受法。四受用法。五證得法。謂婆羅門所有聞法。義虛劣故不示他故又句隱故。是其下劣。沙門聞法與此相違。故是勝妙。又婆羅門所有戒法。隨何隨分隨差別開許害私。故是下劣。沙門戒法與此相違。故是勝妙。又婆羅門所攝受法。攝受障道田事宅事財貨事等。又復攝受妻子奴婢僮仆等類。故是下劣。沙門所有攝受之法。除離苦法更無所有。故是勝妙。又婆羅門所受用法。受用障道涂飾香莊嚴具等。又現(xiàn)受用砍舞作倡戲笑等事。又現(xiàn)受用淫欲等法。故是下劣。沙門所有受用之法。受用無罪正思修所成智慧。故是勝妙。又婆羅門所有證法。但以梵世為究竟故。復退還故雜染故有苦惱故。是其下劣。沙門證法以般泹槃為究竟故。無退轉故一向離垢故一向安樂故。當知勝妙
復次欲求有五。一攝受求。二受用求。三戲樂求。四乏解了求。五名聲求。有求亦五。一法爾求。二祈愿求。三愚癡求。四厭患求。五思擇求。梵行求亦五。一唯求求。二趣向求。三現(xiàn)得求。四后得求。五思擇當得求。復有差別謂假名求。第一義求。彼觀察求。無方便求。有方便求。如本地分中已說。
丙二.五明攝
丁一.內明
戊一.圣教義相攝
己一.略說
五用處其內明處。于諸明處諸論諸宗為最為勝。何以故。由四清凈清凈義故。一攝一切染凈義清凈故。二即此義非他論所制伏清凈故。三即此義易可入清凈故。四得入已正行不壞清凈故
復次諸佛圣教若欲略釋。由六種理門應隨決了。一真義理門。二證得理門。三教導理門。四遠離二邊理門。五不可思議理門。六意趣理門。此中前三理門。由后三理門應隨決了。謂真義理門。由遠離二邊門應隨決了。證得理門。由不可思議理門應隨決了教導理門。由意趣理門應隨決了。此中真義即是理門。是故名為真義理門。乃至意趣即是理門。是故名為意趣理門。理門義者。謂于彼彼無顛倒性。如實性離顛倒性
己二.差別
庚一.真義
復次應知真義略有六種。謂世間所成真實。乃至所知障凈智所行真實。安立真實。非安實。前四真實應知如前菩薩地中已度分別。云何安立真實。謂四圣諦?嘤煽喙誓酥恋烙傻拦。以者何。以略安立三種世俗。一世間世俗。二道理世俗。三證得世俗。世間世俗者。所謂安立宅舍瓶☆軍林數等。又復安立我有情等。道理世俗者。所謂安立蘊界處等。證得世俗者。所謂安立預流果等彼所依處。又復安立略有四種。謂如前說。三種世俗。及與安立勝義世俗。即勝義諦。由此諦義不可安立。內所證故。但為隨順發(fā)生此智是故假立。云何非安立真實。謂諸法真如。
庚二.證得
云何證得。謂若略說有四證得。一諸有情業(yè)果證得。二聲門乘證得。三獨覺乘證得。四大乘證得。有情業(yè)果證得者。謂由所作凈不凈業(yè)。自所作業(yè)為依因故。諸有情類于五趣等生死海中。感異熟果受異熟果。聲聞乘證得者。謂先受歸依。乃至沙門莊嚴為依因故。有五種證得。一地證得。二智證得。三凈證得。四果證得。五功德證得。地證得者。謂有三地。一見地。二修地。三究竟地。智證得者地。謂九智。一法智。二種類智。三苦智。四集智。五滅智。六道智。七此后所得世俗智。八盡智。九無生智。凈得證者。謂四證凈。果證得者。謂四沙門果。功德證得者。謂無量解脫。勝處便處。無證愿智無礙解神通等。如是一切。應知如前已廣分別。又聲聞乘證得因者。謂得世間離欲之道。順解脫分。順決擇分所有善根。獨覺乖證得者。謂略有三種。一先已得順決擇分善根證得。二先已得證得證得。三先未得證得證得。前一證得名為獨勝。最后證得名麟角喻。大乘證得者。謂發(fā)心證得。大悲證得。波羅蜜多證得。攝事證得。地證得。于五無量隨至真如證得。不可思議威德信解證得。不共佛法證得等。如是一切。應知如前菩薩地中已廣分別。云何教導。謂由三處所攝教導。一由藏所攝。二由摩呾理迦所攝。三由二所攝。藏所攝者。謂聲聞藏及大乘藏。摩呾理迦所攝者。謂十七地及四種攝。二所攝者。略有十種。謂諦相教。遍知教。永斷教。證得教。修習教。即彼品類差別教。即彼所攝所依能依相屬教。遍知等障法教。遍知等順法教。不遍知等遍知等過失功德教。如是能攝一切藏攝及本母攝。是名總略摩呾理迦
庚三.教導
復次教導略有十二。所謂事教。想差別。觀自宗教。觀他宗教。不了義教。了義教。世俗諦教。勝義諦教。隱密教。顥了教?捎浭陆獭2豢捎浭陆
事教者。謂各別說色等眼等諸法體教。想差別教者。謂廣宣說諸蘊界處緣起處非處根諦等。名想差別。又復廣占巳諸念住等。名想差別。又復廣說有色無色。有見無見。有對無對等。名想差別。如是無量諸佛世尊廣說諸法。想差別教。觀自宗教者。謂契經應誦記別等依止攝釋宣說開示。觀他宗教者。謂七種相。依止因明摧伏他論建立己論。七種相者。謂因明中論體論處所論據論莊嚴等。如前廣說。不了義教者。謂契經應誦記別等世尊略說。其義未了應當更釋。了義教者。與此相違應知其相。世俗諦教者。謂諸所有言道可宣一切皆是世俗諦挕。又諸所有名想言說增上所現(xiàn)謂相名分別。如是皆名世俗諦攝。勝義諦教者。謂四圣諦教。及真如實際法界等教。隱密教者。謂從多分聲聞藏教。顯了教者。謂從多分大乘藏教?捎浭陆陶。謂四種法嗢☆南教。即一切行無常。乃至泹槃寂靜。如是等類所有言教。不可記事教者。謂有問言世間常耶。此不應記。但言我說此不可記。乃至問言。如來死后有耶無耶。此不應記。但言我說此不可記。此中應知四因緣故宣說如是不可記事;蛴袩o故不可記別。謂有問言。我于諸蘊為異不異常無常等;蛴心芤裏o義利故不可記別。如升攝波葉喻經中如來自言。我所證法乃有爾所而不宣說。何以故。彼法不能引義利故;蛴猩跎罟什豢捎泟e。謂有問言。我是有耶。此不應記。勿彼即于諸蘊執(zhí)我或離諸蘊而執(zhí)有我。又有問言。我是無耶。此不應記。勿于世俗言說士夫起損減執(zhí)如是如來死后有無乃至非有非無等。皆甚深故不可記別;蛴衅湎喾柦⒐什豢捎洝V^有問言。諸法真如于彼諸法異不異耶。此不可記。何以故。彼相法爾不可建立異不異故。應知復有四種因緣。如來宣說不可記事。謂諸外道妄宣說故。不如理故。引無義故。唯是諍諭所依處故。有二因緣能引無義。一者遠離思因果故。二者遠離思染凈故
庚四.遠離二邊、不可思議
云何遠離二邊。當知略有六種。謂遠離增益非實有邊遠離損減真實有邊。遠離妄執(zhí)常邊。遠離妄執(zhí)斷邊。遠離受用欲樂邊。遠離受用自苦邊。如是應知如前處處已廣分別
云何不可思議。當知略有六種不可思議。謂我思議。有情思議。世間思議。有情業(yè)果思議。諸修靜慮靜慮境界。諸佛世尊諸佛境界。此中思議有情思議世門思議;蛞酪娝甲h;虿灰酪娝甲h。
我思議者。謂如有一依止身見如是思議。我于過去為曾有耶為復無耶。于三世中乃至廣說。又復思議。我是有色后當有想后當無想。后當非有想非無想。如我有色。我無色亦爾。若廣宜說如梵網經。如常見論者如是。斷見論者現(xiàn)法涅槃見論者當知亦爾。計前際邊計際邊。如其所應皆當了知。又復思議。即是身。命異身異。又此我我遍一切處。無二無別無有缺減。有情思議者。謂如有一即依身見如是思議。今此有情從何而生。是諸有情誰之所作。乃至有情當何所往。是諸有情何處滅盡。世間思議者。謂如有一即身見如是思議。世間是常乃至廣說;蛞婪ㄐ匀缡撬甲h。此我法性有情法性世間法性。從何而生。不能唯依法爾道理。是故說此名為思議不思議處。有情業(yè)果思議者。由四種相不可思議謂處所差別故。事差別故。因差別故。異熟果差別故。諸修靜慮靜慮境界由三種相不可思議。謂真如其深義故。自在轉故。無漏界證得故。諸佛世尊諸佛境界。由五種相不可思議。即由如先所說三相。復由二相。謂無障故。成立有情所作事故
庚五.意趣
復次當知意趣略有十六。謂示現(xiàn)意趣乘離意趣。勸導意趣。贊勵意趣。慶喜意趣。令入意趣。斷疑意趣。成熟意趣。等持意趣。解脫意趣。別義相應意趣。諸能證者發(fā)生無罪歡喜意趣。諸能聽者于說者所發(fā)生尊重意趣。法眼恒轉意趣。多修諸善意趣。摧伏諸相意趣。
己三.配屬
庚一.安立真實
辛一.辨離二邊
云何真義理門由遠離二邊理門應隨決了。謂于安立所有苦諦乃至道諦。略有四種妄增益邊。一我增益邊。二常增益邊。三凈增益邊。四樂增益邊。如此即是四種顛倒。為對治彼說四念住及四定智。由此因緣所有我見皆是妄執(zhí)我增益邊。廣說應知如前有尋有伺地。由彼廣辯執(zhí)有我者不應理故。又若略說。離彼諸蘊生故相故及業(yè)用故。別有我性不可得故。又異彼相安住諸行所有我性。當知畢竟定無有。又彼常性不應道理。當知如前已廣分別。又有六種不凈性。如聲聞地已廣顯示。又有三種苦性。如有尋有伺地已廣顯示。損減邊者。謂即于彼諸圣諦中。隨所安立諸諦相狀。執(zhí)為無性。顯為無性。何以故。若于諸諦起損減執(zhí)。彼于三量亦住誹謗。謂現(xiàn)量比量。及圣教量。亦謗染凈。是故說此名損減邊。若不墮在如是二邊。彼于諸諦能生信解。決定通達。漸次能證究竟清凈
辛二.廣四諦等
壬一.諦安立
云何苦諦。謂生苦等。廣說如前。若略說者。如說一切生雜染事。怕名苦諦。云何集諦。謂說一切煩惱雜染及業(yè)雜染。皆名焦諦。世尊就勝唯顯貪愛。其勝因緣如前應知。云何滅諦。所謂一切煩惱永斷。又此永斷由八種相。如前應知。上中愛盡離欲者。顯有余依泹槃界。永滅槃者。此顯無余依涅槃界。云何道諦。謂資糧道若方便道若清凈道。如是一切總略有為一說名道諦。世尊就勝依能攝受沙門果證。但略顯示八圣支道名為道諦。資糧道者。有十三種。如聲聞地已說應知。方便道者。若就最勝謂于☆頂忍第一法位中。所有一切諸貪住等菩提分法。清凈道者。謂于見道修道究竟道中。即彼所攝所有一切菩提分法。究竟道中所有能引諸功德道。彼亦皆入道諦數中。又諸菩薩方便道者。謂六波羅蜜多所攝。清凈道者。謂般若波羅蜜多所攝。此約最勝說。非不一切菩提分法皆遍修習。如世尊言。略五取蘊皆名苦者。此五取蘊若廣分別。如前地決擇蘊善巧中。應知其相。
壬二.諦差別、諦次第
又苦集諦略有三種。謂欲色無色系差別故。又于十方無邊世界有差別故其量無邊。對治此故應知滅諦道諦差別。又此諸諦建立次第。廣分別義如前應知
壬四.諦所攝
復次即上諸諦為據為依為建立處。立十三種補特伽羅。云何十三種補特伽羅。謂欲界異生。色界異生。無色界異生。欲界有學。色界有學。無色界有學。欲界無學。色界無學。無色界無學。欲界獨覺。欲界菩薩。色界菩薩。不可思議如來。
又即如是補特伽羅。若造作若障。若心若煩惱。若業(yè)若根。若界若信解。若意樂若隨眠。若生若習氣。若聚怕應了知。
復次造作者。有十二種。謂善造作。不善造作。無記造作。出家造作。彼勝流造作。彼防護造作。生造作。離欲造作。解脫造作。練根造作。引發(fā)神通造作。發(fā)起他義造作。
復次障者。有十二種。一業(yè)障。謂作五無間業(yè)故。二習氣障。謂先數習諸惡業(yè)故。三放逸障。謂大興盛現(xiàn)在前時受用諸欲。四蓋障。謂五種蓋隨一現(xiàn)前覆蔽其心。五懈怠障。謂由懈怠少分煩惱。纏擾其心。六障礙障。謂十一種障礙隨一現(xiàn)前。七生障。謂生無暇處。八不生障。謂佛世尊不現(xiàn)于世。九信解障。謂佛世尊雖現(xiàn)世間而生邪見。十煩惱障。謂由彼故說慧解脫心得解脫。十一定障。謂由彼故說俱分解脫心得解脫。十二所知障。謂由彼故說諸如來心得解脫。
復次心者。略有二種。一有障心。二無障心。煩惱者。亦略有二種。謂纏及隨眠。業(yè)者。亦略有二種。謂思及思已。根者。亦略有二種。謂順凈分及順不凈分。如根如是。界信解意樂當知亦爾。此中差別者。根是果性。界是因性。信解是因性。意樂是果性。隨眠者。亦略有二種。謂可害及非可害。生者。亦略有二種。謂無暇生及有暇生。習氣者。亦有二種。謂無間生習氣及前生習氣。聚者。有三種。一邪性定聚。二正性定聚。三不定聚。邪性定聚。復有二種。一本性邪性定。二方便邪性定。正性定亦有二種。一本性正性定。二方便正性定。不定亦有二種。一本性不定。二方便不定
復次由造作等十三種法。應知廣說十三種補特伽羅。如其所應。問若有善造作彼一切不善造作不相應耶。設不善造作不相應彼一切有善作耶。答應作四句;蛴猩圃熳鞣遣簧谱鞑幌鄳。謂諸能造黑白黑白異熟業(yè)者所有善造作;蛴胁簧圃熳鞑幌鄳巧圃熳。謂無記造作;蛴猩圃熳饕嗖簧圃熳鞑幌鄳V^能造作白白異熟業(yè)。及不黑不白異熟業(yè)。能盡諸業(yè)者所有造作;蛴蟹巧圃熳饕喾遣簧圃熳鞑幌鄳V^能造作黑黑異熟業(yè)者所有造作。如是不善造作無記造作。如其所應盡當知。問若成就業(yè)障亦成就習氣障耶。設成就習氣障。亦成就業(yè)障耶。答應作四句;蛴谐删蜆I(yè)障非習氣障。謂如有一于現(xiàn)法中。于五無間業(yè)亦作亦增長。于前生中于此種類惡不善業(yè)不作不增長。彼現(xiàn)法中能障圣道;蛴谐删土暁庹戏菢I(yè)障。謂與此相違;蛴芯愠删。謂于現(xiàn)法中于五無間業(yè)亦作亦增長。于前生中于此種類惡不善業(yè)亦作亦增長。彼現(xiàn)法中能障圣道;蛴芯悴怀删汀V^與此相違。
庚二.非真實安立
云何非安立真實。謂諸法真如圓成實自性。圣智所行圣智境界圣智所緣。云何增益邊。謂諸法自性略有三種。一遍計所執(zhí)自性。二依他起自性。三圓成實自性。遍計所執(zhí)自性者。謂諸所有名言安立諸法自性。依假名言數數周遍。計度諸法而建立故。依他起自性者。謂眾緣生他力所起諸法自性。非自然有故說無性。圓成實自性者。謂如前說。若于依他起自性或圓成實自性中。所有遍計所執(zhí)自性妄執(zhí)。當知名增益邊。所以者何。此自性中彼自性有不應理故。此不應理如菩薩地已略顯示。彼夬擇中當廣分別。又若略說由三因緣不應道理。謂種種非一。品類名言所安立故。若離名言彼覺不生故。又彼名言依義轉故。損減邊者。謂于依他起自性。及圓成實自性諸有法中。謗其自相言無所有。如是真.義理門。由遠離二理門。塵隨決了。
庚三.余論
如其所應證得教導二種理門。由后二種不可思議意趣理門。應隨決了。
問如前說別義相應意趣者此有何義。答非如言音名身句身文身義相應意趣。但是除遣如言音等。其余勝義是名別義相應意趣
復次此中于真義理門。由遠離二邊理門隨決了已。便能證得所應得義。由能證得所得義故。所余證得理門。由不可思議理門亦隨決了。又復一切諸佛世尊教導理門。由意趣理門亦隨決了。如是一切隨其所應。又若于彼真義理門隨決了者。當知能入五種離生一能入未離欲離生。二能入離欲生。三能入已離欲離生。四能入獨覺離生。五能入菩薩離生。
己四.二諦
問若安立諦建立為諦。何因緣故更復顯示非安立諦。答若離非安立諦。二種解脫不應道理。謂于相縛及☆重縛。所以者何。若有行于諸安立諦。彼一切行皆行有相。行有相故于諸相縛不得解脫。于諸相縛不解脫故。于☆重縛亦不解脫。若有行于非安立諦不行于相。不行相故于諸相縛便得解脫。于諸相縛得解脫故于☆重縛亦得解脫。問若唯由彼非安立諦。于一切縛解脫清凈。何緣顯示安立諦耶。答為令資糧及方便道清凈故。問若即由彼行有相心于二種。縛解脫清凈有何過失。答若有極善定心。依第四靜慮順決擇分善法中轉緣諸諦境。彼諸行者于二種縛應得解脫究竟清凈。然不清凈故不應理。又世間道出世間道二種差別應不可立。然彼二道。有相無相有差別故不應道理
云何☆重相。謂若略說無所堪能不調柔相。是☆重相。此無堪能不調柔相。復有五相,F(xiàn)重相。二剛重相。三障礙相。四怯劣相。五不自在轉無堪能相。由有此相順雜染品。違清凈品相續(xù)而住。是故說為無所堪能不調柔相
戊二.佛教所應知處相攝
復次有五諸根大種長養(yǎng)。謂食長養(yǎng)。夢長養(yǎng)。避不平等長養(yǎng)。梵行長養(yǎng)。等至長養(yǎng)。即此長養(yǎng)略有二。一任持長養(yǎng)。二不損害長養(yǎng)。此中最初是任持長養(yǎng)。后四是不損害長養(yǎng)。任持長養(yǎng)略有四種。一變壞任持。二喜悅任持。三希望任持。四攝受執(zhí)取任持
復次有五種行。一身行。二語行。三意行。四業(yè)行。五壽行
復次有五種不放逸。一依在家品不放逸。二依出家品不放逸。三能遠離不善不放逸。四能攝受諸善不放逸。五修習相續(xù)不放逸。依在家品不放逸者。復有五種如前已說。依出家品不放逸者。復有十種。如聲聞地決擇毗奈耶相應中我當廣說。能遠離不善不放逸者。當知即是前二正斷。能攝受諸善不放逸者。當知即是后二正斷。修習相續(xù)不放逸謂于善法無間殷重精勤修習
復次名有五種。一心。二心所有法。三善。四不善。五無記。色有五種。一諸大種。二大種所造。三有見有對。四無見有善。五無見無對
復次有五無明。一義愚。二見愚。三放逸愚。四真實義愚。五增一慢愚
復次有五種有愛。一法性愛。二誓愿愛。三愚癡愛。四厭離愛。五思擇愛
復次由五種相。當知建立無慚無愧。一于染污現(xiàn)行無有羞恥。二于善不現(xiàn)行無有羞恥。三于舍法受無有羞恥。四親近惡友無有羞恥。五于所作不能成辦無有羞恥。當佑與此五相相違五種妙相建立慚愧
復次由五種相當知建立惡說者性。一無行故。二邪行故。三不忍故。四無羞恥故。五不律儀故。由五種相建立惡友。一無羞恥。二有邪見。三有懈怠。四有邪行。五性怯劣。當知與此五相相違五種妙相立善說者及與善友。
復次由五種相立奢摩他。一近分定所攝世間奢摩他。二根本色定所攝世間奢摩他。三根本無色定所攝世間奢摩他。四聲開獨覺作意所攝出世奢摩他。五菩薩作意所攝出世奢摩他
復次由五種相當知建立毗?舍那。一盡所有性毗?舍那。二如所有性毗?舍那。三有相毗?舍那。四思求毗?舍那。五觀察毗?舍那
復次略有五相建立欲漏。一不定地事生隨眠故。二隨順惡行故。三善相違故。四耽著諸欲故。五能生壞苦苦苦果故。彼諸煩惱說名欲漏。
略相拉有漏。一能生劣界諸煩惱。二能生中界諸煩惱。三能生妙界諸煩惱。四能生無欲樂有諸煩惱。五能生有欲樂有諸煩惱。
略有五相立邪解脫欲無明漏。一有想論者。由有想論門生起無明。二無想論者。由無想論門生起無明。三非有想非無想論者。由非有想非無想論門生起無明。四斷見論者。由斷見論門生起無明。五現(xiàn)法涅槃論者。由現(xiàn)法泹槃論門生起無明
丁二.因明
復次略有五相應知諸法差別道理。一由相故。二由體故。三由業(yè)故。四由法故。五由因果故。相者。謂由所依故及行住故。體者。謂由自體相故及差別相故。業(yè)者。謂由自作用故及邪正行故。法者。謂由染凈故及世俗勝義諦故。因果者。謂由近遠故及愛非愛故
復次有三種論。一聽聞究竟論。二諍訟究竟論。三正行究竟論。聽聞究竟論者。謂婆羅門諸惡☆術。諍訟究竟論者。謂諸外道因明論正行究竟論者。謂佛圣教。復有三論。一無義論。二邪義論。三第一義論。此三如前隨其所應。復有三論。一矯詐論。二虛偽論。三出離苦果論。如是三論應知如前隨其所應
復次若欲造論。當先歸禮二所敬師方可造論。恭敬法故。先應歸禮論本大師。恭敬義故。復應歸禮開闡義師。欲造論者。要具六因乃應造論。一欲令法義當廣流布。二欲令種種信解有情。由此因緣隨一當能入正法故。三為令失沒種種義門重開顯故。四為欲略攝廣散義故。五為欲顯發(fā)甚深義故。六欲以種種美妙言辭莊嚴法義生凈信故。將造論時。要以四德先自安處乃可造論。一于昔諸師應離憍慢。二于有情類當起大悲。三于同法者深生敬愛。四不欲彰己有勝技能。云何于昔諸師應離憍慢。謂造論時無如是心。古昔諸師尚能造論。況我今者當不造耶。要離如是憍慢染心乃應造論。云何于有情類當起大悲。謂造論時作如是觀。若不造論。無量有情于諸善法定當退失。又余情類墮生老病。乃至廣說。是諸有情因我造論。若能解了乃至一句善說妙義。如是如是當奉行者。彼于長夜必獲大義利益安樂。要發(fā)如是增上心已乃應造論。云何于同法者深生敬愛。謂造論時作如是觀。若不造論為欲利他諸同法者于利他事定當退失。云何不欲彰己有勝技能。謂造論時無如是心。當令世間咸謂于我聰睿明哲能造論者開闡義者深生凈信因此多獲利養(yǎng)恭敬。但為自他善根增長。以無染心乃可造論
復次此中如實開示如來所說經義。名莊嚴經。譬如紅蓮其花未開雖生歡喜不如敷榮。又如真金未為嚴具雖生歡喜不如成功。又如美膳未及得食雖生歡喜不如已食。又如慶書未暇開覽。雖生歡喜不如披閱。又如珍寶未得現(xiàn)前雖生歡喜不如已得現(xiàn)前受用。如是如來所說經義。若未顯發(fā)雖生歡喜不如開示。故說造論名莊嚴經
丁三.聲明
復次略有七種通達。一字通達。二字義通達。三能取通達。四能取義通達。五系縛通達。六解脫通達。七法性通達。字通達者。通達為常。字義通達者。達為無常。能取通達者。謂根識等達安立諦或非安立。如能取通達。能取義通達當知亦爾。系縛通達者。通達相縛或
重縛。與此相違當知說名解脫通達。法性通達者。謂能通達法性安住法界安住。非從自在自性士夫中間等有
復次聿十相故具足多聞。謂善說者說故。顯了文句說故。盡其所有如其所有義說故。安樂方便加行說故。離眾苦說故。如是五種復有五種。謂不求過失而聽法故。但求涅槃而聽法故。善聽法故。諦聽法故。于依名句文身義審諦觀察而聽法故。
于此地中余決擇文。更不復現(xiàn)
- 上一篇:《瑜珈師地論》第六十三卷
- 下一篇:《瑜伽師地論》第六十五卷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開經偈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
- 楞嚴經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講的是什么內容?圓覺經概說
- 《大寶積經》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是怎么來的?楞嚴經的由來故事
- 佛經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講記
- 念地藏經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誰翻譯的?心經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注音版
- 法華經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
- 《父母恩重難報經》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注音版
- 從《壇經》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