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課、佛陀說法因緣
佛陀在正覺以后,想起救渡眾生的大事因緣,心自思惟道:「我所證悟的真理, 是與世人錯覺所見的相違。世人所沈迷的快樂,我了知是苦的根源;世人所求取的五欲六塵,我了知是不實在的;我所證悟的真如實相,是世間的真理,但人們卻不能相信;我所正知正覺,與世人的偏邪私欲都是相違的。一切眾生都沈淪在貪瞋邪見的深淵中,怎么了解這甚深微妙的解脫真理呢?我還是涅槃吧!」
這時,天空出現(xiàn)大梵天神向佛陀敬禮祈求:「若無佛陀的真理之光,世間將永遠黑暗;若無佛陀的法雨甘露,眾生將無法解脫。請求佛陀本著救世的大愿,傳播法音,讓迷途的眾生早日回頭,登上覺岸!狗鹜歡喜地接受天神至誠勸請,打消涅槃的意念,而以一生的光陰度化有緣眾生。
由此可知,「佛出世為一大事因緣」,即是為使一切眾生「開、示、悟、入」佛的知見,使眾生破除無明煩惱,彰顯本具眾德,離苦得樂。因此,佛陀為一切眾生說法,隨緣度化,不擇對象,不分貴賤,到處普灑甘露法雨,滋潤眾生枯乾的心田。
佛陀說法四十九年,講經(jīng)三百余會。在四十九年佛陀弘化的生涯里,最初直暢本懷,講說《華嚴(yán)經(jīng)》二十一日,后因觀機逗教,又再說《阿含經(jīng)》十二年、《方等經(jīng)》八年、《般若經(jīng)》二十二年,《法華經(jīng)》和《涅槃經(jīng)》共八年,這是大會的宣講,至于對個人特別的教化,佛陀不知說過無量數(shù)次,感化無量數(shù)人。例如,為愚鈍的「周利槃陀伽」說「拂塵除垢」,令其覺悟;為擔(dān)糞的「尼提」開示佛陀教法平等,四姓皆可得救,允尼提出家;為刻苦修行的「聞二百億」指示修行猶如彈琴,使其安心修道,開悟證果;為「調(diào)馬師」說調(diào)御眾生法,令其改往修來,受持五戒;為「鴦崛摩羅」開導(dǎo)迷津,懾服其惡逆,令其懺悔皈依;為「鬼子母」說愛子法,令其改心,成為天下孩子們的保護者;為阿阇世王的大臣「雨勢」說「七不退法」,令越只國避免一場戰(zhàn)爭;為須達長者的兒媳「玉耶」說夫婦之道,令其悔改,作一佛化家庭的優(yōu)婆夷?傊,佛陀的教示是苦海中的法船,接引眾生從生死的此岸,到達涅槃的彼岸。茲節(jié)錄數(shù)則佛陀的教化因緣及開示,以見佛陀的慈悲。
一、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名之為「八風(fēng)」,因為八種順逆之境能動搖情緒,讓人心神不安之故。如何才能「八風(fēng)吹不動」?在《法集經(jīng)》中,佛陀說:
能說空者,世間之法所不能壞。何以故?心不依止世八法故。何者為八?而不依止于利衰等事,不生憂喜稱譏之音,而無欣戚毀譽二法,心不高下,于諸苦樂,不貪不厭,如是世法,不能破壞。
二、人之異于禽獸者,在于人類能知能覺,能夠反省改過,懂得慚愧懺悔!对鲆话⒑(jīng)》卷九說:
有二妙法,擁護世間。云何為二法?所謂有慚、有愧也。諸比丘!若無此二法,世間則不別有父有母,有兄有弟,有妻子知識、尊長大小,便當(dāng)與豬、雞、狗、牛、羊六畜之類而同一等。以其世間有此二法,擁護世間,則別有父母、兄弟、妻子、尊長、大小,亦不與六畜共同。
三、懺悔,是佛教重要修行法門之一,有罪懺悔不僅可以消除罪業(yè),并能增長善根。佛陀在《五分律》卷三說:
于我法中,若知有罪,而懺悔者,增長善根。
四、忍辱是對治瞋恚的最佳法門,忍的力量勝過一切拳頭刀槍。佛陀在《羅云忍辱經(jīng)》說:
忍之為明,踰于日月。龍象之力,可謂盛猛,比之于忍,萬萬不如一。
七寶之燿,凡俗所貴,然其招憂,以致災(zāi)患;忍之為寶,終始獲安。布施十方,雖有大福,福不如忍。
五、是非朝朝有,不聽自然無。佛陀在《增一阿含經(jīng)》開示遠離人我是非之道,說:
不毀謗于人,亦不觀是非,但自觀身行,諦觀正不正。
六、好逸惡勞是人的通病,對治之道無他,唯「精進」是最好的針砭良藥。佛陀在《雜譬喻經(jīng)》中舉出「精進報至」的故事說:
昔有伎兒,作種種伎樂,從一富長者乞牛。長者了無與心,故語之言:
「汝能如是勤作伎樂,晝夜不息,滿一歲者,我當(dāng)與汝牛。」伎兒答言:「能!箯(fù)與主人:「能聽不?」長者亦言:「能!褂谑羌績郝勈菤g喜,一心作樂,三日三夜,未嘗休懈。長者厭聽已,即敕子弟牽牛與之。
七、古人說:「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又說:「知足常樂!挂虼,世間上最富有的人,并不是擁有家財萬貫的人。真正的富人,是知足的人!佛遺教經(jīng)》說:
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為知足者之所憐愍。
八、知恩報恩,是做人的根本!秲(yōu)婆塞戒經(jīng)》說:
少恩加己,思欲大報;于己怨者,恒生善心。
九、佛教強調(diào)報恩,尤其重視孝道,因為孝道是人倫之始。在《賢愚經(jīng)》中,佛陀開示阿難:
出家在家,慈心孝順,供養(yǎng)父母,計其功德,殊勝難量。所以者何?我自憶念過去世時,慈心孝順,供養(yǎng)父母,乃至身肉濟救父母危急之厄。
以是功德,上為天帝,下為圣主,乃至成佛,三界特尊,皆由是福。
十、夫妻是五倫之一,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必然有一位「賢妻良母」。如何才是賢妻呢?在《玉耶女經(jīng)》中,佛陀為玉耶開示為婦之道:
作婦之法,當(dāng)有五等。何謂為五?一如母婦,二如臣婦,三如妹婦,四者婢婦,五者夫婦。何謂母婦?愛夫如子,故名母婦。何謂臣婦?事夫如君,故名臣婦。何謂妹婦?事夫如兄,故名妹婦。何謂婢婦?事夫如妾,故名婢婦。何謂夫婦?背親向疏,永離所生;恩愛親昵,同心異形;尊奉敬慎,無憍慢情;善事內(nèi)外,家殷豐盈;待接賓客,稱揚善名:
是謂夫婦之道。
十一、社會猶如一個大家庭,和樂安定的社會有待全民共同建立。佛陀在《無量壽經(jīng)》說:
世間人民,父子兄弟,夫婦家室,中外親屬,當(dāng)相敬愛,無相憎忌;有無相通,無得貪惜;言色常和,莫相違戾。
十二、世間上每個人都需要朋友。朋友又有所謂的益友與損友。什么是益友?什么是損友?在《佛說孛經(jīng)抄》中,佛陀說:
友有四品,不可不知!有友如花,有友如稱,有友如山,有友如地。
何謂如花?好時插頭,萎時捐之;見富貴附,貧賤則棄,是花友也。
何謂如稱?物重頭低,物輕則仰;有與則敬,無與則慢,是稱友也。
何謂如山?譬如金山,鳥獸集之,毛羽蒙光,貴能榮人,富樂同歡,是山友也。
何謂如地?百穀財寶,一切仰之,施給養(yǎng)護,恩厚不薄,是地友也。
十三、「禮賢下士」是領(lǐng)導(dǎo)者成功的要素,「妒賢害能」則是失敗之因。
在《四十二章經(jīng)》中,佛陀說:
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唾不污天,還污己身。賢者不可毀,禍必滅己。
十四、尊師重道,古來為儒家所重。佛陀在《阿難問事佛吉兇經(jīng)》中,對師徒之道尤有周全的指示:
師弟之義,義感自然,當(dāng)相信厚,視彼若己。己所不行,勿施于人;弘崇禮律,訓(xùn)之以道;和順忠節(jié),不相怨訟。弟之與師,二義真誠;師當(dāng)如師,弟子當(dāng)如弟子,勿相毀謗,慎莫含毒,小怨成大,還自燒身。
十五、在佛經(jīng)里,布施喻如農(nóng)夫耕田,好的田地能獲得豐收。同樣的,多布施給賢德之人,能為大眾創(chuàng)造更多的福利,為自己增添更多的福德!端氖陆(jīng)》中說:
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五戒者萬 ,不如飯一須陀洹;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飯千萬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
十六、端正姝好,這是人人夢寐以求的美事。所謂「端正」并不單指色相的華美俊彥,而是包含從內(nèi)在自然流露出來的威儀、莊嚴(yán)、安詳、自在!斗ň淦┯鹘(jīng)》說:
所謂端正,非色如華,貪忌虛飾,言行有違;謂能舍惡,根源已斷,慧而無恚,是謂端正。
十七、人人都希望有好名聲,然而美名令譽并非憑空而來,佛陀在《六波羅蜜經(jīng)》說,想要獲得好的名聲必須做到:
不說他人過,亦不稱己德,智照無自他,當(dāng)獲大名稱。
十八、財富是每一個人所追求的,世間最大的財富不是黃金、鉆石,而是智慧、法財。佛陀在《正法念處經(jīng)》說:
寶物歸無常,善法增智慧;世間物破壞,善法常堅固。若有順法行,隨人百千世;雖種種寶物,不能至后世。種種財寶物,則可強劫奪;王賊及水火,不能拔法財。
十九、世間事,由小可以知著,防微可以杜漸,因此切莫以善小而不為,更不可以惡小而為之。佛陀在《法句經(jīng)》說:
莫輕小惡,以為無殃,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凡罪充滿,從小積成。莫輕小善,以為無福,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凡福充滿,從纖纖積。
二十、在十法界中,人居于上升下沈的樞紐地位,而且由于人具有精進、憶念、梵行三種特性勝過諸天,所以歷劫以來,諸佛都在人道中證悟成佛。太虛大師曾說:「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xiàn)實!學(xué)佛并不是渺不可及的事,將人做好,離佛也就不遠了。怎樣才算是將人做好呢?在《增一阿含經(jīng)》中,佛陀說有五種非人:
應(yīng)笑而不笑,應(yīng)喜而不喜,應(yīng)慈而不慈,
聞惡而不改,聞善而不樂。
綜觀佛陀一生說法的因緣,如《大法炬陀羅尼經(jīng)》說:「為利一切世間,凈世間眼,斷一切非道而出現(xiàn)也!褂秩纭斗ㄈA經(jīng)》所載:「我為如來,兩足之尊,出于世間,猶如大云,充潤一切,枯槁眾生,皆令離苦,得安隱樂。我為世尊,無能及者,安隱眾生,故現(xiàn)于世,為大眾說,甘露凈法。其法一味,解脫涅槃。以一妙音,演暢斯義,常為大乘,而作因緣。我觀一切,普皆平等,無有彼此,愛憎之心。我無貪著,亦無限礙,恒為一切,平等說法。如為一人,眾多亦然,常演說法,曾無他事,去來坐立,終不疲厭,充足世間,如雨普潤。貴賤上下,持戒毀戒,威儀具足,及不具足,正見邪見,利根鈍根,等雨法雨,而無懈倦。一切眾生,聞我法者,隨力所受,住于諸地!
佛法是世間的光明,是人類的救星。有緣得聞佛法,應(yīng)如《大集經(jīng)》說:「聞法者,對說法人作醫(yī)王想,作拔苦想,作說法甘露想,作醍醐想;說法者,對聽眾作勝解增長想,作癒病想。若說者與聽者能如是用意,皆堪紹隆佛位,常生佛前!
- 上一篇:第十課、修學(xué)佛法的次第
- 下一篇:第八課、法的意義
- 第一課、佛
- 第一課、佛的意義
- 第一篇 法身、報身、應(yīng)身
- 第一冊、自序
- 三十七道品 序文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一節(jié) 何謂佛
- 第一課、佛教的真理
- 第二課、如來十號
- 第二課、釋迦牟尼佛 (一)
- 圣典篇 大念處經(jīng)
- 大架構(gòu)篇 二、五根、五力
- 第三課、佛身
- 第一課、律宗(一)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二節(jié) 釋迎牟尼佛
- 第九課、中國四大名山 (一)
- 第一課、修觀對治淫欲
- 第一、二、三課、綜合指要
- 十三、懺法
- 1:佛學(xué)是怎么一回事?
- 第四課、藥師佛
- 編者序言 作者序言
- 練習(xí)1 有意識的呼吸 一 正念觀身
- 第三課、釋迦牟尼佛(二)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三節(jié) 何謂法
- 十五、焰口
- 上座部佛教修學(xué)入門 目錄
-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三節(jié)、佛教的實質(zhì)
- 第十五課、四攝法 四無量心 四弘誓愿
- 第二篇 受持五戒、八關(guān)齋戒、菩薩戒
- 第三十課、焰口召請文(宋·蘇軾)
- 第八課、四圣諦
- 一一念不生
- 第七課、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
- 第十四課、菩薩十地
- 第十八課、聲聞四果
- 第四課、轉(zhuǎn)輪圣王
- 第十課、修學(xué)佛法的次第
- 第二十六課、悟道詩
- 第九課、十二因緣
-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二節(jié)、佛陀教導(dǎo)的是什么
- 什么是文字禪?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腳踏實地的付出才會有收獲,所有的付出都不會白費
- 佛教戒律是怎樣產(chǎn)生的?戒律的由來
- 忉利天主是誰?
- 授記有幾種方式?授記的四種類型
- 人不要想太多,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 佛經(jīng)中的世尊指的是誰?
- 釋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覺性是永恒的、沒煩惱、證佛國
- 皈依后做事還是不順,對佛法心灰意冷,該怎么辦?
- 佛教的經(jīng)變是什么意思?
- 阿彌陀佛圣誕是哪一天?農(nóng)歷十一月十七恭迎彌陀圣誕
- 剛念經(jīng)時聲音響亮且快,后來就沒有了,為什么?
- 以佛心來凈化自己內(nèi)在的妄心
- 嘴笨不會安慰人怎么辦?
- 馬鳴菩薩是誰?馬鳴菩薩的簡介與故事
- 為什么在世間行善的功德勝于極樂百倍?
- 學(xué)會順其自然,在晴天時愛晴,在雨天時愛雨
- 念經(jīng)時可以控制妄念嗎?
- 什么是“五蓋”?菩薩沒有厭怠心
- 趙州和尚是哪個朝代的,哪里人?趙州和尚的簡單介紹
- 什么是莊嚴(yán)國土?
- 在家居士怎樣才能讓現(xiàn)在和將來的生活具足幸福安樂?
- 八正道是為人處世乃至成佛的八種正確方法和途徑
- 阿逸多菩薩是誰,是彌勒菩薩嗎?
- 佛教說的隨緣是什么意思?隨緣的含義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論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幾種?佛教六種神通的簡單介紹
- 求神不如求己,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經(jīng)時犯困,打盹后又從頭開始念,該怎么辦?
- 人幫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錢的七種結(jié)緣方式
- 殺生、妄語、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無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對親人的病,家里的經(jīng)濟條件,心很亂,該怎么辦?
- 什么是信心不逆?
- 佛教基礎(chǔ)知識
- 心經(jīng)入門
- 佛教名詞
- 佛咒入門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地藏經(jīng)入門
- 怎樣讀懂佛經(jīng)
- 佛教基本教義
- 佛咒簡介
- 楞嚴(yán)經(jīng)入門
- 妙法蓮華經(jīng)入門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入門
- 十小咒入門
- 佛教修行及戒律
- 藥師咒入門
- 六字大明咒入門
- 無量壽經(jīng)入門
- 華嚴(yán)經(jīng)入門
- 藥師經(jīng)入門
- 阿彌陀經(jīng)入門
- 佛教僧侶與居士及其源流
- 普賢行愿品入門
- 佛經(jīng)簡介
- 虛云法師入門
- 六祖壇經(jīng)入門
- 佛教傳播與發(fā)展
- 楞伽經(jīng)入門
- 圣嚴(yán)法師入門
- 宗派簡介
- 凈慧法師入門
- 解深密經(jīng)入門
- 佛經(jīng)入門
- 濟群法師入門
-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入門
- 法增法師入門
- 昌樂法師《人生是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