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食存五觀

  第二篇 食存五觀

  壹 前言

  王陽明有一首偈語說:“饑來吃飯倦來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說與世人渾不信,卻從身外覓神仙。”修行本是如此,日常生活里處處有禪味,吃飯睡覺中都能見出自己的清凈本性。

  如何吃飯睡覺才是修行,才能悠游自在呢?從前的高僧大德生活簡樸,粗茶淡飯而怡然自得;現(xiàn)在的人豪華奢侈,山珍海味,卻煩惱無盡。這便是“修心”和“著境”的差別。

  就飲食而言,食物能夠滋養(yǎng)我們的色身,固然是重要的,但是許多人常過份貪著,沒有節(jié)制,隨著自己的喜好,暴飲暴食而傷害了身體。如何吃得健康衛(wèi)生并且不離修行呢?佛教在進食時的心存“五觀想”就是一種不離修行的健康飲食法。

  貳 食存五觀的內(nèi)容

  佛教認為進食時應存有五種觀想:

  1.計功多少,量彼來處。

  2.忖己德行,全缺應供。

  3.防心離過,貪等為宗。

  4.正事良藥,為療形枯。

  5.為成道業(yè),應受此食。

  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

  古人說:“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我們平時所吃的飯菜,都是由農(nóng)人墾植、灌溉、施肥、鋤草、收成,然后經(jīng)由商人販賣,再淘洗、炊煮,最后送到我們面前,不知已花費了多少人的功夫與心血。所謂“鋤禾正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所以,當我們用餐時,應當要心存感恩及惜福的心。

  愛物惜福,本是生活的美德,但是現(xiàn)代社會,經(jīng)濟繁榮,物質(zhì)豐裕,許多人已習慣奢侈浪費,飲食無節(jié)制,或任意糟蹋丟棄,暴殄天物,不知惜福。有一個故事說,有位富翁,家財萬貫,生活奢華,常常將米粒丟棄在水溝里。有位節(jié)儉的出家人,每天從水溝里將這些米粒撿起來曬干,并加以儲存。后來遇到饑荒,富翁淪為乞丐,這位出家人便以富翁過去丟棄的米粒施舍給他,富翁知道后,覺得非常慚愧。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應該“當?shù)糜腥账紵o日,莫待無時思有時。”時時提醒自己要勤儉惜福。

  佛門中,飲食都是檀越所供養(yǎng)!渡o律》說:“皆為信心檀越減損口腹,為求福故,布施我等,所謂檀信脂膏,行人血汗,若無修行,粒米難消。”“佛觀一粒米,大如須彌山;汝若不了道,披毛戴角還。”一粒米是集合一切因緣所成,怎可輕易浪費?所以,做個佛弟子應該生慚愧心,對于飲食要知道惜福,是好是壞,都不生增減貪著的心。

  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

  身為佛弟子,接受飲食供養(yǎng)時,要反省自己的行為是否合乎道德戒行?能受得起供養(yǎng)嗎?如果具備勤修三學、化導眾生的二利德行,稱之為全,便可以承受供養(yǎng);沒有具備的,則名之為缺,受之當覺有愧。

  許多經(jīng)典里都提到,佛弟子受人信施,如不好好修行,會有無量的罪過。如《毗尼母經(jīng)》記載:“若不坐禪誦經(jīng),不營佛法僧事,受人信施,為施所墮。”

  《法句譬喻經(jīng)》也說:佛陀在世時,有位比丘,每天吃飽飯后,就回去睡覺,只圖色身的舒適,不知精進修行。佛陀知道后,嚴厲地訓誡他,并以他的前世因緣果報來開導:“過去維衛(wèi)佛住世時,你就出過家,但是由于貪圖利養(yǎng),平時又不念經(jīng)誦戒,不精進修行,后來你的神識便投生為牛馬身上的蟲,一過就是五萬年,五萬年過完了,又投生為螺絲蚌殼之類的水蟲,和樹木中的蠹蟲……。如今,你好不容易受完罪業(yè)的果報,又出家作沙門,為什么還如此貪戀睡眠呢?”

  比丘聽到自己的這段前生往事,又慚愧,又恐怖,五陰迷蓋頓然消除,證得阿羅漢果位。

  唐朝百丈懷海禪師一生躬親耕食,立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千古楷模,到了八十多歲,每天還到田里辛勞作務,弟子不忍心,于是將耕具藏起來,懷海禪師找不到工具做事,便不吃飯。所謂“不懈怠一日,不妄食一餐”。

  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

  一般人飲食常犯有三種過失:

  1.見到上品美食,或?qū)δ苁股眢w強壯、皮膚光滑的食物就生起貪心。

  2.對下品粗糙食物排斥嗔恨。

  3.對不好不壞的中品食物,不加分辨,不知來處不易,便是愚癡。

  飲食上如果產(chǎn)生上述的貪嗔癡三種心,會使自己墮落,應該警惕防患。

  另外,對于飲食,如果食之過多,不知節(jié)制,也會產(chǎn)生許多疾病!斗鹫f醫(yī)經(jīng)》說:“人得病有十因緣:一、久坐不臥,二、食無貸,三、憂愁……。”《尼乾子經(jīng)》說:“人食太過時,身重懈怠,于現(xiàn)在與來世失大利,睡眠自受苦,又惱他人,又迷悶難寐,故應時籌量食物。”由是可知,飲食過量有多睡眠、多病、多淫、不能精進、多著世間享樂等五種罪過。過度飲食既然有如此多過患,我們實在應當多加注意,善予節(jié)制。

  飲食貪多的另一個后遺癥是“肥胖癥”。過去波斯匿王便是由于貪著飲食而過份肥胖,甚至因為行動不便,呼吸困難,而焦急地請示佛陀如何減肥。

  凡事以中道為宜,飲食也是如此。《阿含經(jīng)》里記載:“若過份飽食,則氣急身滿,百脈不調(diào),使心壅塞,坐臥無安;又減少食,則身羸心懸,意慮不固。”可見飲食適中是非常重要的。此外,用餐時我們要以慈悲喜舍的心來代替貪嗔癡等不凈的心,才能真正吃得身心歡喜健康。

  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r

  我們的身體,是由地水火風四大組合而成的。經(jīng)中說:“一大不調(diào),百一病生;四大不調(diào),四百四病同時俱生。”身體真正的大病,便是饑渴,所以經(jīng)上說:“饑為第一病,饑苦難治,饑病而言,從生至終,永無暫息,余病不爾。”因此,飲食就如良藥一般,能治療形體饑渴的疾病。

  《遺教經(jīng)》說:“受諸飲食,當如服藥……趣得支身,以除饑渴。如蜂采華,

  但取其味,不損色香。受人供養(yǎng),趣自除惱,無得多求,壞其善心。”

  《雜寶藏經(jīng)》說:“是身如車,好惡無擇,香油臭脂,等同調(diào)滑。”車子有油才能發(fā)動,身體也是如此,有了食物的滋養(yǎng),生命才能延續(xù),道業(yè)才能成辦。所以飲食是重要的,只是不要在食物上起分別,就如車油,只要可以轉(zhuǎn)動,不一定要求最高品質(zhì)。又如穿衣服,目的在保暖,而不在質(zhì)料的柔軟舒適,顏色的華麗奪目與否。

  五、為成道業(yè),應受此食

  對色身的愛護,在《那先比丘經(jīng)》里有這樣的記載:“彌蘭陀王問那先:‘沙門寧能自愛其身不?’那先言:‘沙門不自愛其身。’王言:‘如令沙門不自愛其身者,何以故自消息臥欲得安溫軟?飲食欲得美善自護視何以故?’……那先言:‘沙門亦如是,不愛其身,雖飲食,心不樂,不用作美,不用作好,不用作肌色,趣欲支身體,奉行佛經(jīng)戒耳。’”

  一般人常被欲望牽縛,對身體總是費盡心思地保養(yǎng)愛護。但是對修行人來說,飲食只是用來滋養(yǎng)四大假合的色身,《行事鈔》卷下之二說:“為成道業(yè)觀三種:一、為令身久住故,欲界之食,必假摶食,若無,不得久住,道緣無托故。二、為相續(xù)壽命,假此報身假命,成法身慧命故。三、為修戒定慧,伏滅煩惱故。”飲食是為了維系色身,借著四大假合的色身而成就真實的法身慧命,因此,不能起貪著。

  參 結(jié)語

  有學僧問大珠慧海禪師:“什么是佛法大意?”

  大珠慧海禪師回答說:“吃飯睡覺。”

  學僧說:“平常人也會吃飯睡覺,又有何別意?”

  大珠說:“平常人吃飯,挑肥揀瘦,千般挑剔;平常人睡覺,反覆思惟,展轉(zhuǎn)難眠。”

  吃飯和睡覺自來就是佛門重要的修行,并且被定為五堂功課,許多的戒律、清規(guī)也繞著飲食的問題而設立。

  我們的身體每天在新陳代謝,每天行住坐臥的活動都在消耗能量,如果沒有充份的飲食營養(yǎng),生命便會枯竭而死,那里還談得上修行辦道呢?只是在接受飲食時,不可以用不清凈的貪取心、嗔恚心、差別心、輕慢心去受食,去計較東西的好壞,揀別食物的精粗,而應該以惜福心、感恩心、精進心、平等心、慚愧心、忍耐心來接受供養(yǎng)。每餐進食前修持五觀想,思惟自己的道業(yè),便能享受天下的“千家飯”,而不曾咬住“一粒米”。

精彩推薦
推薦內(nèi)容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