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從入世到出世
第二篇 從入世到出世
壹 前言
佛法分世間法、出世間法,一般把世間法稱做俗諦,把出世間法稱做真諦。佛教雖然重視世間法,但是更重視出世間法。不過,人生在世,是不能離開世間法的,就是佛法也不能離開世間法,所謂“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所以對于世間、出世間法,我們應(yīng)該抱著「先入世、后出世”的態(tài)度,惟有把世間的問題解決了,才能出世;惟有先入世的人,才能出世,才能升華。
另一方面,要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業(yè)。佛陀成道以后,不舍世間眾生,仍然到處說法,把菩提的歡喜散播給大眾,不求獨樂,但求眾樂,這就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業(yè)。所以,學(xué)佛應(yīng)該要先入世后出世,然后再從出世而入世;要具備出世的般若智慧之后,再積極從事入世的度眾工作。
貳 入世的生活
人既然不能離開世間而生存,也不能沒有入世的生活。一般人的生活,大部份是過著:
1.以物質(zhì)為主的生活,因為物質(zhì)占了我們生活的主要部份。
2.以感情為主的生活,因為人是感情的動物,所以佛說“眾生”為有情。
3.以人群為主的生活,因為人不能離群而獨居。
4.以根身為主的生活,因為一般人都是依靠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去追求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的快樂。
人雖然過著物質(zhì)的生活、感情的生活、群居的生活、根身為主的生活,但是物質(zhì)是有限的,不能滿足我們無限的欲望,所以我們要有合理的經(jīng)濟(jì)生活;人情是缺陷的,不能永遠(yuǎn)令我們滿意,所以我們要有凈化的感情生恬;人群是利益沖突的,不能常久和平相處,所以我們要有六和的處世生活;根身是無常的,因緣會招感聚合離散,所以我們要有法樂的信仰生活。
一、合理的經(jīng)濟(jì)生活
八正道中的“正命”告訴我們:身為佛教徒,必須從事正當(dāng)?shù)穆殬I(yè),過正當(dāng)?shù)纳,用正?dāng)?shù)姆椒ㄈ〉缅X財。
所謂正命就是合理的經(jīng)濟(jì)生活;反之,經(jīng)營不正當(dāng)?shù)氖聵I(yè)生活,就是邪命的生活。譬如開酒家,逼迫別人從事色情行業(yè);開賭場、販賣人口、毒品、槍械,或者算命、卜卦、看相等。在《佛遺教經(jīng)》中,佛陀曾指示佛教徒不應(yīng)該仰觀星宿,推算命運,因為這些都是不合乎因緣法則,不合乎正命的經(jīng)濟(jì)生活,都是佛法所不允許的。
有了正當(dāng)?shù)穆殬I(yè),正當(dāng)?shù)纳詈螅绻X財有盈余時,佛法指示我們有幾種的處理方式:
第一、要供養(yǎng)父母師長。(約占全收入的十分之二)
第二、要讓妻子兒女衣食無缺。(約占十分之四)
第三、要擴(kuò)展正當(dāng)?shù)氖聵I(yè)。(約占十分之二)
第四、要有一些儲蓄,以備不時之需。(約占十分之一)
第五、要布施、救濟(jì),以造福人群,廣結(jié)善緣。(約占十分之一)
這就是佛教處理財富的方法。
二、凈化的感情生活
平常一般人只對自己喜歡的人好,遇到和自己有緣的人,甚至可以把自己的身心生命都交給他;自己討厭的人,不但不肯多付出一絲關(guān)心,甚至還要打擊、傷害他。一個學(xué)佛的人,要有“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怨親平等”的精神,對待眾生要能從“有緣”的感情做到“無緣”的感情;甚至別人對我不好,只要有意義、有價值,應(yīng)該平等施予歡喜,施予關(guān)懷,不必計較得失利害。學(xué)習(xí)觀世音菩薩的“千處祈求千處應(yīng),苦海常作渡人舟”的大慈悲精神,升華感情,與眾生同體,這就是凈化的感情生活。
三、六和的處世生活
佛教稱出家人為“僧伽”,就是“僧團(tuán)”的意思,又叫“和合僧”。因為僧團(tuán)是本著「六和敬”的精神,在追求智慧與行事度眾方面都能和諧相處。
“六和敬”可以做為我們待人接物的處世之道。
1.見和同解:這是思想的統(tǒng)一。在佛教里,大家對佛法有共同的認(rèn)識,以佛法為行事的最高標(biāo)準(zhǔn),每一個人能夠捐棄個人的成見、執(zhí)著,建立相同的共識。見和同解運用在社會中,我們每一個人對于國家的律法制度、行事政策要能認(rèn)同,在思想見解上要能統(tǒng)一,以免意見分歧,背離軌道。
2.利合同均:這是經(jīng)濟(jì)的均衡。僧團(tuán)中如果有施主財施供養(yǎng),不可私自獨享,要交由僧團(tuán)集中處理,大眾共有。利和同均運用在社會上,讓有錢的人幫助窮困的人,有力量的人扶助弱小的人,建立一個安穩(wěn)均富的社會。
3.戒和同修:這是法制的平等。僧團(tuán)遵守著共同的戒律,日常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都要遵守國家的法律,不擁有特權(quán),在法律規(guī)章之前,人人平等,養(yǎng)成奉公守法的習(xí)慣,公平合理的生活。
4.意和同悅:這是心意的開展。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要培養(yǎng)開闊的心胸和心意的和諧,不要比較人我得失,不要計較是非利害。心意的和悅,就是人間凈土。
5.口和無諍:這是語言的親切。人與人相處之所以會有不悅、誤會等事情發(fā)生,大都是從言語上引起的,因此,說話懇摯,語氣委婉,大家就能夠和平相處。
6.身和同。哼@是相處的和樂。大家有緣相聚一處,應(yīng)該互相幫助,互相尊敬,能夠平等的相處、生活,就能獲得和諧、快樂。
四、法樂的信仰生活
佛經(jīng)上譬喻說,世人愚癡,貪圖五欲六塵之樂,殊不知“五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舐之,則有割舌之患”。
五欲于人,既然有這么大的禍患,在五欲世間生活,如何才能不被五欲所染?《維摩經(jīng)》說:“吾有法樂,不樂世俗之樂。”真正的快樂不在欲樂,而在法樂,唯有從信仰中尋找快樂,才能得到佛法的喜悅,真理的快樂。
佛法的快樂不是以感官去感受的人間快樂,而是一種雖然不看不聽也陶然自在,發(fā)諸內(nèi)心的寧靜之樂。如參禪者有禪悅,誦經(jīng)者有法樂,拜佛者有法喜的智慧之樂。因為他們所追求的是簡樸勤勞,超然物外的宗教生活,他們所向往的是內(nèi)在生命的顯發(fā),精神上解脫自在的般若之樂。如果我們能體會這種法樂,則不但不會“身為形役,心為物役”,反而能把身心安住在佛法中,而獲得自在、安樂。
參 出世的思想
所謂“出世”,就是超過和勝出一般世間的意思。佛教的出世生活,不是要我們離開人間,到另外的地方過生活而不問世事;也不是要死了以后才有出世的生活,更不是為了自己了生脫死,不管世間的苦痛與困難,真正的“出世”是思想上的出世。出世的思想要有如下的認(rèn)識:
一、要有人生無常的警覺
世間上每一個人都有好生惡死的觀念。其實,人生一期的生命,數(shù)十寒暑,石火電光,剎那即過;人間的滄海桑田,桑田滄海,無常變幻。普賢警眾偈說:“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能夠?qū)κ篱g興起無常之感,能夠有人生苦短的警覺,精進(jìn)不放逸,努力修行,這就是有出世的思想了。
二、要有遠(yuǎn)離物質(zhì)的看法
世間上每一個人都喜愛金錢物質(zhì),甚至有人臨死之際,金錢物質(zhì)也不肯給人,他以為來生還可享用,所以貪戀、聚集,最后一棺長蓋,一壞黃土抱恨而歸。
金錢物質(zhì)本來是給人用的,但是有人不會使用金錢物質(zhì),反而被金錢物質(zhì)奴役了。蘇東坡說:“物質(zhì)有窮,欲望無盡。”我們?nèi)绻荒軐ξ镔|(zhì)存有遠(yuǎn)離的看法,終身就會做物質(zhì)的奴隸。如果有出世的思想,就能超然物外,對金錢做最有意義的運用。
三、要有淡化情愛的觀念
經(jīng)云:“愛不重不生娑婆,愿不切不生極樂。”眾生因為有愛,才有生死,才有是非;因為有愛,才有你我,才有煩惱。佛教并不是要人人都舍棄情愛,而是要人以智化情,因為愛念不去除一分,道念便無法增長一分。有了出世思想的人,就能以般若智慧化導(dǎo)情愛,得到佛法的受用,反而能享受人間的真愛。
四、要有不滿自己的要求
一般人都是對別人不滿,絕少對自己不滿。其實,自己充滿我貪、我嗔、我癡、我愛、我執(zhí)、我怨、我私、我妒等,怎么還能對自己滿意呢?
對自己滿意,這是道業(yè)進(jìn)步的障礙。人生到處都是缺陷,到處充滿了考驗,能夠?qū)ψ约翰粷M,道德人格才會有所增進(jìn),這才是積極的出世的思想。
肆 結(jié)語
佛教雖然有入世與出世之分,但是它的精神仍然著重在入世,因為佛教的本質(zhì)具有人間性、生活性。“出世”并不是要我們離開世間,而是一樣在世間過著與常人一樣的衣、食、住、行的生活,只是在思想、境界上更超越。能夠“以退為進(jìn),以無為有,以空為樂,以眾為我”;對世間的一切能夠不貪不求,不計較、不執(zhí)著。然后把這種出世的思想、無邊深廣的悲智,運用在救度眾生的事業(yè)上,使每一個人能發(fā)出離心,了生死,使世界到處充滿著佛法的真理與和平。
因此,對于真正能萌發(fā)出離俗世的菩提道心的人,在他心里,入世、出世其實都只是當(dāng)下一念而已!
- 上一篇:第三篇 從自利到利他
- 下一篇:第一篇 從人道到佛道
- 第一課、佛
- 第一課、佛的意義
- 第一篇 法身、報身、應(yīng)身
- 第一冊、自序
- 三十七道品 序文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一節(jié) 何謂佛
- 第一課、佛教的真理
- 第二課、如來十號
- 第二課、釋迦牟尼佛 (一)
- 圣典篇 大念處經(jīng)
- 大架構(gòu)篇 二、五根、五力
- 第三課、佛身
- 第一課、律宗(一)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二節(jié) 釋迎牟尼佛
- 第九課、中國四大名山 (一)
- 第一課、修觀對治淫欲
- 第一、二、三課、綜合指要
- 十三、懺法
- 1:佛學(xué)是怎么一回事?
- 第四課、藥師佛
- 編者序言 作者序言
- 練習(xí)1 有意識的呼吸 一 正念觀身
- 第三課、釋迦牟尼佛(二)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三節(jié) 何謂法
- 十五、焰口
- 上座部佛教修學(xué)入門 目錄
-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三節(jié)、佛教的實質(zhì)
- 第十五課、四攝法 四無量心 四弘誓愿
- 第二篇 受持五戒、八關(guān)齋戒、菩薩戒
- 第三十課、焰口召請文(宋·蘇軾)
- 第八課、四圣諦
- 一一念不生
- 第七課、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
- 第十四課、菩薩十地
- 第十八課、聲聞四果
- 第四課、轉(zhuǎn)輪圣王
- 第十課、修學(xué)佛法的次第
- 第二十六課、悟道詩
- 第九課、十二因緣
-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二節(jié)、佛陀教導(dǎo)的是什么
- 什么是文字禪?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腳踏實地的付出才會有收獲,所有的付出都不會白費
- 佛教戒律是怎樣產(chǎn)生的?戒律的由來
- 忉利天主是誰?
- 授記有幾種方式?授記的四種類型
- 人不要想太多,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 佛經(jīng)中的世尊指的是誰?
- 釋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覺性是永恒的、沒煩惱、證佛國
- 皈依后做事還是不順,對佛法心灰意冷,該怎么辦?
- 佛教的經(jīng)變是什么意思?
- 阿彌陀佛圣誕是哪一天?農(nóng)歷十一月十七恭迎彌陀圣誕
- 剛念經(jīng)時聲音響亮且快,后來就沒有了,為什么?
- 以佛心來凈化自己內(nèi)在的妄心
- 嘴笨不會安慰人怎么辦?
- 馬鳴菩薩是誰?馬鳴菩薩的簡介與故事
- 為什么在世間行善的功德勝于極樂百倍?
- 學(xué)會順其自然,在晴天時愛晴,在雨天時愛雨
- 念經(jīng)時可以控制妄念嗎?
- 什么是“五蓋”?菩薩沒有厭怠心
- 趙州和尚是哪個朝代的,哪里人?趙州和尚的簡單介紹
- 什么是莊嚴(yán)國土?
- 在家居士怎樣才能讓現(xiàn)在和將來的生活具足幸福安樂?
- 八正道是為人處世乃至成佛的八種正確方法和途徑
- 阿逸多菩薩是誰,是彌勒菩薩嗎?
- 佛教說的隨緣是什么意思?隨緣的含義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論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幾種?佛教六種神通的簡單介紹
- 求神不如求己,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經(jīng)時犯困,打盹后又從頭開始念,該怎么辦?
- 人幫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錢的七種結(jié)緣方式
- 殺生、妄語、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無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對親人的病,家里的經(jīng)濟(jì)條件,心很亂,該怎么辦?
- 什么是信心不逆?
- 佛教基礎(chǔ)知識
- 心經(jīng)入門
- 佛教名詞
- 佛咒入門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地藏經(jīng)入門
- 怎樣讀懂佛經(jīng)
- 佛教基本教義
- 佛咒簡介
- 楞嚴(yán)經(jīng)入門
- 妙法蓮華經(jīng)入門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入門
- 十小咒入門
- 佛教修行及戒律
- 藥師咒入門
- 六字大明咒入門
- 無量壽經(jīng)入門
- 華嚴(yán)經(jīng)入門
- 藥師經(jīng)入門
- 阿彌陀經(jīng)入門
- 佛教僧侶與居士及其源流
- 普賢行愿品入門
- 佛經(jīng)簡介
- 虛云法師入門
- 六祖壇經(jīng)入門
- 佛教傳播與發(fā)展
- 楞伽經(jīng)入門
- 圣嚴(yán)法師入門
- 宗派簡介
- 凈慧法師入門
- 解深密經(jīng)入門
- 佛經(jīng)入門
- 濟(jì)群法師入門
-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入門
- 法增法師入門
- 昌樂法師《人生是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