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道方便(一)入道安心要方便門 抄略
入道方便(一)抄略
1
為有緣根熟者,說我此法。要依《楞伽經(jīng)》,諸佛心第一;又依《文殊說般若經(jīng)》,一行三昧,好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段氖庹f般若經(jīng)》云:“文殊師利言:世尊,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系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如法界緣,不退不壞,不思議,無礙無相。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閑,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xù),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xiàn)在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不思議佛法等無分別,皆乘一如,成最正覺。悉具無量功德無量辯才。如是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恒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
夫身心方寸,舉足不足,常在道場。施為舉動,皆是菩提!镀召t觀經(jīng)》云:“一切業(yè)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是名第一懺。拼除三毒心、攀緣心、覺觀心。念佛心心相續(xù),忽然澄寂,更無所緣念!洞笃方(jīng)》云:“無所念者,是名念佛。”何等名無所念?即念佛心名無所念。離心無別有佛,離佛無別有心;
念佛即是念心,求心即是求佛。所以者何?識無形,佛無形,佛無相貌。若也知此道理,即是安心。
常憶念佛,攀緣不起,則泯然無相,平等不二。入此位中,憶佛心謝,更不須徵,即看此等心,即是如來真實法性之身,亦名正法,亦名佛性,亦名諸法實性、實際,亦名凈土,亦名菩提、金剛?cè)痢⒈居X等,亦名涅槃界、般若等。名雖無量,皆同一體。
亦無能觀所觀之意,如是等心,要令清凈,,F(xiàn)在前,一切諸緣不能干亂。何以故?一切諸事皆是如來一法身故。住是心中,諸結(jié)煩惱自然除滅。於一塵中,具無量世界,無量世界集一毛端。於其本事如故,不相妨礙!華嚴經(jīng)》云:“有一經(jīng)卷,在微塵中,見三千大世界事。”
略舉安心,不可具盡。其中善巧,出自方寸。
2
略為后生疑者,假為一問:
如來法身若此者,何故復有相好之身,現(xiàn)世說法?
信曰:正以如來法性之身,清凈圓滿,一切像類,悉於中現(xiàn)。而法性身,無心起作,如玻璃鏡,懸在高堂,一切像悉於中現(xiàn),鏡亦無心,能現(xiàn)種種。經(jīng)云:“如來現(xiàn)世說法者,眾生妄想故。”今行者若修心盡凈,則知如來常不說法,說是乃為具足多聞。聞者一切相也。是以經(jīng)云:“眾生根有無量故,所以說法無量,說法無量故,羲亦無量羲。無量羲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則無相也。名為實相。則泯然清凈是也。斯之誠言,則為證也。(中略)
何者是禪師?
信曰:不為靜亂所惱者,即是好禪。用心人常住於止,心則沈沒;久住於觀,心則散亂!法華經(jīng)》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
云何能得悟解法相,心得明凈?
信曰:亦不念佛、亦不捉心、亦不看心、亦不計念、亦不思惟、亦不觀行、亦不散亂,直任運,亦不令去,亦不令住,獨一清凈究竟處,心自明凈;蚩芍B看,心即得明凈,心如明鏡;蚩梢荒,心更明凈;蚩扇迥晷母鲀簟;蚩梢蛉藶檎f,即得悟解;蚩捎啦豁氄f,得解經(jīng)道。眾生心性,譬如寶珠沒水,不濁珠隱,水清珠顯。為謗三寶,破和合僧,諸見煩惱所污,貪瞋顛倒所染,眾生不悟,心性本來常清凈。故有學者取悟不同,有如此差別。(中略)
3
又古時智敏禪師訓曰:“學道之法,必須解行相扶,行知心之根源,及諸體用,見理分明無惑,然后功業(yè)可成。一解千從,一迷萬惑。”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此非虛方。
《無量壽經(jīng)》(案實為《觀無量壽經(jīng)》)。云:“諸佛法身,入一切心想,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當知佛即是心,心外更無別佛也。
略而言之,凡有五種:
一者,知心體——體性清凈,體與佛同。
二者,知心用——用生法寶,起作恒上,萬惑皆如。
三者,常覺不停——覺心在前,覺法無相。
四者,常觀身空寂——內(nèi)外通同,入身於法界之中。
五者,守一不移——動靜常住,能令學者明見佛性,早入定門。
諸經(jīng)觀法,備有多種,傅大師所說,獨舉守一不移,先當修身審觀,以身為本。(中略)
又常觀自身,空凈,如影,可見不可得,智從影中生,畢竟無處所,不動而應物,變化無有窮。空中生六根,六根亦空寂。所對六塵境,了知是夢幻。如眼見物時,眼中無有物。如鏡照面像,了了極分明?罩鞋F(xiàn)形影,鏡中無一物。當知人面不來入鏡中,鏡亦不往入人面。如此委曲,知鏡之與面,從本已來,不出不入,不來不去,即是如來之羲。(中略)如此觀察知,是為觀空寂。(中略)
守一不移者,以此空凈眼,住意看一物,無間晝夜時,專精常不動。其心欲馳散,爭手還攝來。如繩系鳥足,欲飛還掣取,終日看不已,泯然心逢定(中略)
4
若初學者坐禪時,於一靜處,直觀身心,四大五陰,(中略)從本以空寂,不生不滅,平等無二。從本以來無所有,究竟寂滅。從本以來清凈解脫。不問晝夜,行住坐臥,常作此觀。即知自身,猶水中月,如鏡中像,如熱時炎,如空欲響。(中略)依此行者,無不得入無生正理。
復次,若心緣異境,覺起進即觀起處,畢竟不起。此心緣生時,不從十方來,去亦無所止。常觀攀緣、覺觀、妄識、思想、雜念,亂心不起,即得麤住。若得住心,更無緣慮,即隨分寂定,亦得隨分息諸煩惱。(中略)
5
初學坐禪看心,獨坐一處,先端身正坐,寬衣解帶,放身縱體,自按摩七八翻。令腹中嗌氣出盡,即滔然得性清虛恬凈,身心調(diào)適,然安心神,則窈窈冥冥,氣息清冷,徐徐斂心,神道清利,心地明凈,觀察分明,內(nèi)外空凈,即心性寂滅。如其寂滅,則圣心顯矣。性雖無形,志節(jié)恒在然,幽靈不竭,常存朗然,是名佛性。見佛性者,永離生死,名出世人。是故《維摩經(jīng)》云:“豁然還得本心。”信其言也。悟佛性者,名菩薩人,亦名悟道人,亦名識理人,亦名得性人。(中略)
凡捨身之法,先定空空心,使心境寂凈,鑄想玄寂,令心不移。心性寂定,即斷攀緣,窈窈冥冥,凝凈心虛,則幾泊恬乎,泯然氣盡,住清凈法身,不受后有。若起心失念,不免受生也。此是前定心境,法應如是,此是作法。法本無法,始名為法,法則無作。夫無作之法,真實法也。(中略)(錄自《楞伽師資記》大正八五·一二八六——一二八九)
- 上一篇:禪門修證指要 入道方便(二)方寸論
- 下一篇:禪門修證指要 信心銘
- 南禪七日(1)
- 心能轉(zhuǎn)物,即同如來--南懷瑾先生稀有開示之三
- 景德傳燈錄 第一卷
- 五燈會元 第一卷
- 授菩薩戒儀軌(一)
- 南禪七日(2)
- 碧巖錄 第一卷
- 南禪七日(4)
- 南禪七日(3)
- 《坐禪三昧經(jīng)》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上)
- 指月錄目錄
- 南禪七日(5)
- 指月錄卷之一
- 南禪七日(6)
- 南禪七日(21)
- 南禪七日(7)
- 南禪七日(9)
- 宗鏡錄(1-4)
- 南禪七日(8)
- 南禪七日(10)
- 禪關策進(上)
- 南禪七日(11)
- 南禪七日(12)
- 南禪七日(13)
- 南禪七日(14)
- 南禪七日(19)
- 南禪七日(20)
- 南禪七日(16)
- 南禪七日(18)
- 南禪七日(17)
- 南禪七日(15)
- 《星云大師講演集》-佛教的政治觀
- 五燈會元 第二卷
- 五燈會元 二十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三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二卷
- 指月錄卷之二
- 《星云大師講演集》-從心的動態(tài)到心的靜態(tài)
- 《坐禪三昧經(jīng)》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下)
- 宏智禪師廣錄(卷九)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nèi)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jù)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而轉(zhuǎn)彎,時而放平
- 學會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從有求到無求 從有學到無學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 唐代詩人綦毋潛夜宿龍興寺的的所見所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