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思想 >

禪——擔水砍柴(禪修菁華二)

  禪是很難表達的一種內(nèi)心世界,主觀的經(jīng)驗,只有體驗的人才會明白,對于沒有體驗的人要想通過語言、文字、思考,加以說明解釋,還是如盲人摸象、鴨子聽雷,正如一般人說“如人欽水,冷暖自知”。我們介紹禪的內(nèi)容,只能夠用烘云托月的方式,以說明云霧來介紹月亮,無法直接指出月亮是什么。今天用八個子題向諸位介紹禪的內(nèi)容和現(xiàn)象。

  禪是普遍的存在

  禪既然是無法形容說明的內(nèi)在體驗,它就不是一樣實質(zhì)或有形的現(xiàn)象,但也可能就是所有一切所能被你接觸、發(fā)現(xiàn)或感受到的現(xiàn)象,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體驗到禪,說什么也不是,如果已經(jīng)體驗到禪,那就是處處都在,俯拾皆是。

  所謂普遍的存在,它是宇宙萬象每個獨立的、個別的事實的存在。比如說,你不是我,人不是牛、水不是火、東不是西、上不下。而且你對每一個個體,如果深入細微的分析,也有更多更多獨立存在的個體現(xiàn)象,這在佛法的名詞叫做萬法或諸法,每一法都有它的界限、定義、特性。對于一個已經(jīng)有了禪悟經(jīng)驗的人,面對著諸法現(xiàn)象,他會清清楚楚、明察秋毫、一目了然、次第整齊,那些也就是如實的反映。這可從祖師們的語錄中得到證明:

一、圭峰宗密(西元七八o——八四一)禪師云:“鏡明而影像千差,心凈而神通萬應(yīng)。影像類莊嚴佛國,神通則教化眾生。”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悟后的人,心里非常平靜。如毫無一絲漣漪的水面,像毫無一點纖維塵的鏡面,他可以映現(xiàn)一切的景物而且毫厘不差,所謂如實的應(yīng)酬。也就是因為心中無事也無物、坦蕩、空曠、明朗、絕對的客觀,所以能夠?qū)τ谝磺械氖挛锒寄芮〉胶锰幍膽?yīng)對處理。顯現(xiàn)在他心中的千萬種現(xiàn)象,不論美丑、善惡、陰晴、圓缺,無非是佛國的依正莊嚴。隨緣教化無量眾生,而仍能心無罣礙,因為自在所以稱作神通的妙用。

  二、李翱問藥山惟儼(七四五——八二八):“如何是道。”師曰:“云在天,水在瓶。”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有一天有一位韓愈的學生李翱,也是一位大學問家,去參訪惟儼禪師,問起:“什么是道?”因為道在中國儒家、道家、諸子百家,各有各的定義,大致上說“形而上謂之道、形而下謂之氣。”老子則說:“道可道非常道。”都是說明道非具體的事物而是抽象的觀念,甚至是不可捉摸的一種存在。李翱當然也知道,佛教所說的道指的是菩提,既是修行的理念和方法,也是修行所證的經(jīng)驗,看看這位悟道的高僧,怎么解答“道”的涵意。而禪師的回答很簡單:在天上是云,裝在瓶里是水,同樣的東西,有不同的現(xiàn)象,清清楚楚,毫無不混亂。水可以變成云,云也可以變成水,可是在瓶中的是水,在天上的是云。這好像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身分,應(yīng)該非常明白,這就是“道”,不須要把道的含意想得那么高深莫測,玄而又玄。這就是禪的立場所見到的世界。

  宏智正覺(一o九——一一五七)云:“歷歷不昧,處處現(xiàn)成。”

  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悟后的心境,對任何差別的事物、一切的現(xiàn)象,看得清清楚楚,一不是二,三不是一,但是也不會由于現(xiàn)象的錯綜復雜而使自己的方寸失去了方向。所以說處處都是現(xiàn)成的,叫它道也可以,叫它佛也可以,叫它什么都可以,那就是禪的悟境。

  禪是內(nèi)外的統(tǒng)一

  此所謂內(nèi)外的統(tǒng)一,就是全體的和諧。這可以有三個步驟:第一、當你由于打坐或者是按摩,道家所謂導引,印度瑜伽術(shù)的體位運動,都可以使得人體的氣脈通暢,而感到身心合一的輕松和平安。第二、用打坐或冥想、祈禱等的方式,可以使我們經(jīng)驗到外在的環(huán)境跟內(nèi)的心靈,合而為一,此即所謂天人合一的境界現(xiàn)前。第三、用禪定的功夫,專注于修行方法的焦點,漸漸使得前念與原形念連續(xù)不變,沒有任何雜念出現(xiàn),那就是定境,是定于一境或一念,那就變成了內(nèi)在的統(tǒng)一。

  如果一位禪師在日常生活中和外界接觸之時,他所表現(xiàn)的層次,應(yīng)該是屬于內(nèi)外的統(tǒng)一。這也是讓許多的宗教家及哲學家,認為對“道”的體驗,不論西方或東方,雖有解釋的不同,而體驗的內(nèi)容,應(yīng)該是相同的原因。其實從禪的立場來看,它的層次是有深淺的,那就是因為心念的統(tǒng)一,以及連“統(tǒng)一”都要超越的層次,不是語言所能表達,爭論也沒有必要,現(xiàn)在舉三個例子如下:

  一、有人問石頭希遷(七oo——七九o):“如何是西來意?”石頭答:“問取露柱。”

  所謂“西來意”是指禪宗初祖菩提達摩,從印度東來,傳授禪法,那么究意傳的是什么?什么叫做禪法?能夠說明嗎?能夠讓我們看到嗎?在一般的常識,知道禪法就是心法,需要以心印心,用語言及任何現(xiàn)象都無法表達說明,可是石頭禪師叫他去問露天的木樁或者露天的石柱,不論木樁或石柱都無生物,不可能給你任何答案。但是在一位悟后的禪師看來,內(nèi)心的體驗就是外在環(huán)境。而無情的木樁和石柱,和內(nèi)在的心、自性的佛、印度來的達摩、現(xiàn)在你面前的石頭禪師,都是平等不二,一體無異,所以你要問我石頭,不如去問木樁、石柱就好。

  二、有一僧人問牛頭慧忠(六八二——七六九):“阿那個是佛心?”師曰:“墻壁瓦礫是。”僧又問:“無情既有心性,還解說法否?”師曰:“他熾然常說,無有間歇。”

  這段話的意思。是認為佛心一定是在有情的眾生才有,而且那是無雜、無亂、清凈的自心,那就是大智慧心及大慈悲心?墒菑亩U悟者的立場,認識佛心,不從理論解釋,而從內(nèi)心與外境統(tǒng)一的觀點來說明。所以立法就是墻壁、就是破磚、就是碎瓦。那位僧人還是不解;接著再問:“像這些無生物也都有佛的真心或清凈的自性,豈不就是跟佛一樣,那么它們也懂得說法度眾生嗎?”禪師的回答是肯定的:“這些無生物,不但說法,而且非;钴S、熱烈、積極的說法。經(jīng)常說法,從無間斷。”這比起常識中的佛教觀點,更加灑脫,更加自在。因為當佛成道之時,發(fā)現(xiàn)所有一切眾生,無不具備佛的智慧和福德,可是從禪師來看,不只有情眾生如此,乃至于動、植、礦物,一切現(xiàn)象,無不與佛同體。這就是內(nèi)外統(tǒng)一的體驗。只要心中有佛,心外諸法,無不是佛。

  三、有僧問洞山良價(八o七——八六九):“如何是佛?”師曰:“麻三斤。”問:“如何是佛?”師曰:“乾屎橛。”

  這兩個公案在禪宗史上非常有名,不同的人對它有不同的解釋。政黨的佛教徒不會把無情的植物當成佛,更不可能用乾大便來形容佛,可是通過內(nèi)外統(tǒng)一、凡圣平等、法法皆如的觀點,來看世間的萬象,就可以理解洞山禪師所見的佛才是真的。也就是說,法法是佛,處處是佛。至于那樣的佛究竟是一個身體,還是無量身體?其實既有無量身也等于處處是佛,處處不是佛,統(tǒng)一就沒有差別,就沒有佛與非佛的問題。

  禪是內(nèi)心的自在

  前面已經(jīng)說過,禪悟的體驗是屬于主觀的,解脫的感受是屬于內(nèi)心的。如果心有所囿、心有所著、心有所系,便會被境所轉(zhuǎn),反之便得解脫。所以禪宗特別重視心的歷煉,煉心又稱為煉魔。煉魔的目的稱為選佛,禪修的功夫叫做安心,只要心有牽掛,便不能安。必須無心可用才能無心可安,便是真的解脫。解脫原人縱然身在囹圄,乃至繩捆索綁,斧鉞加頸,還能夠談笑風生。這就是內(nèi)心的自在,屬于精神的層次,非局外人所能分享及體味的事。

  現(xiàn)在舉幾個禪宗的例子來說明:

  一、三祖僧璨(?——六o六)的《信心銘》云:“但莫憎愛,洞然明白。”

  一般的人遇順緣則受,遇逆緣則瞋,順者謂之善,逆者謂之惡。粗人或小人喜怒形于色,瞋受現(xiàn)于外,有教養(yǎng)的君子雖然能夠瞋愛不形之于色,卻無法不動于心,所以心不自在!六祖壇經(jīng)》便告訴我們?nèi)裟?ldquo;不思善、不思惡”,便能見到我們與諸佛同根的本來面目。那也就是轉(zhuǎn)煩惱而成智慧,所以三祖稱之為“洞然明白”,也就是如《心經(jīng)》所說的“心無罣礙”。明白什么?就是發(fā)現(xiàn)只要心得解脫,就是萬事如意。

  二、牛頭法融(五九四——六五七)的《心銘》云:“一切莫作,明寂自現(xiàn)。”

  小乘的羅漢圣者,因為已經(jīng)斷盡煩惱,所以稱為“所作已辦”,自己心中沒有要做的事,也沒有不要做的事。就會體驗到心底的光明,是從不動中產(chǎn)生,既能明而常寂,便會見到自性的佛,就在方寸之間。

  三、清涼澄觀(七三八——八三九)的《答皇太子問心要》云:“心心作佛,無一心而非佛心;處處成道,無一塵而非佛國。”

  這四句話的意思是說,我們的每一個念心,無非佛心,以佛心看世間的每一個極微細的空間,無非佛國的凈土,也就是如果心得自在,此心即是佛。以自在心看世界,此世界即是佛國,不論外在的環(huán)境好壞、順逆,對他來講,都是一樣,這是純粹主觀的解脫境界?墒遣灰`會,主觀的解脫并不等于自我催眠,也不等于自我欺騙。因為那是真實的體驗,就好像口渴的人喝到了水,肚饑的人吃到了飯,一樣的真實。

  四、大慧宗杲(一o八九——一一六三)的《語錄》云:“欲空萬法,先凈自心,自心清凈,諸緣息矣。”

  如果心系一法,便是不空,便有煩惱。如何做到心不系法,不隨境轉(zhuǎn)?宗杲禪師告訴我們“先凈自心”就好。凈心的方法很多,在他的語錄中,常常教人參無字話頭,當話頭參破之際,便是明心見性之時,便會發(fā)現(xiàn)自性本來清凈;到那時節(jié),心外諸法,不論染凈、好壞、善惡,對他已是無可奈何。所謂八風吹不動便是對于這種心得自在的形容。

  禪是無我的智慧

  禪宗所說的無我、無相、無心,都是指的智慧而言。無并不是等于沒有,而是指的心無所住的自我解脫。沒有自我執(zhí)著,卻有智慧的功能,它的功能,從主觀的表現(xiàn)是解脫,從客觀的表現(xiàn)是慈悲。如果僅僅離開自我的執(zhí)著,而不能產(chǎn)生慈悲的功能,那一定不是真的解脫。解脫是智慧,慈悲是菩提心,兩者的關(guān)系,如鳥的兩翼,車子的兩輪,必須平行發(fā)展,缺一不可,F(xiàn)在舉兩個例子如下:

  一、菩提達摩(五二七年來華)的《略辨大乘入道四行》云:“經(jīng)云:‘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法無有我,離我垢故。’”又云:“法體無慳,于身命財,行檀舍施,心無吝惜。”又云:“稱化眾生,而不取相。此為自行,復能利他,亦能莊嚴菩提之道。檀施既爾,余五亦然。”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得道解脫之人,就像《金剛經(jīng)》所說的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那是說不會由于自我及眾生等的原因,而產(chǎn)生煩惱,名為“離我垢”及“離眾生垢”?墒,不會因為自我解脫,而就不度眾生,相反的,更會積極的施舍所有的一切,才能真正表現(xiàn)無我無慳的智慧與慈悲。所以悟前的人必須修行,悟后的人還要修行,發(fā)菩提心是悟前的人為廣度眾生作準備,修行六波羅蜜,是悟后菩薩的正行。

  二、仰山慧寂(八o七——八八三)問溈山靈祐(七七一——八五三)云:“百千萬境一時來,作么生?溈山云:“青不是黃,長不是短,諸法各住自位,非干我事。”

  經(jīng)中說:“法住、法位,法爾如是。”意思是說,一切諸法、萬事萬物,都有他們各自的現(xiàn)象和范圍,毫無混亂。在統(tǒng)一的和諧中不失個別的差異現(xiàn)象。若以智慧眼看世間相,每一相各有其自己的位椅子,所以說,青的不是黃的,長的不是短的,縱然千千萬萬的境界在你的面前同時出現(xiàn),你不會黑白顛倒,張冠李戴,可是你也不會為其所動,受其所惑,該怎么處理就怎么處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就好。

  禪是無著的生命

  生命的現(xiàn)象,可以分做一生一世的連續(xù)及多生多劫的連續(xù),凡夫的生命是以業(yè)力而隨波逐流,生死不已;圣者菩薩的生命是以悲愿的力量,往返于無盡的生死大海,廣度無量的眾生。同樣是有生有死,凡夫是無奈的,菩薩是自然的,凡夫是受苦受難,菩薩是救苦救難,其不同的關(guān)鍵,就在于心有所著和心無所著。

  悟后的禪者,已經(jīng)心無所著,既不在乎生與死,也不在乎不生不死,因為已證無我,我都沒有,究竟是誰去轉(zhuǎn)生死?因為已證無相,那就沒有生死相,也沒有涅盤相。換句話說,我無、法也無,所以能夠不住生死,也不住涅盤,才是大解脫、大涅盤。這也就是為什么偉大的禪師不需要為他們自己的生死問題擔憂的原因了,F(xiàn)在舉兩個例子如下:

  一、永嘉玄覺(六六五——七一三)初見六祖惠能(六三八——七一三)就說:“生死事大,無常迅速。”而六祖惠能開示他說:“何不體取無生,了無速乎?”永嘉《證道歌》則說:“夢里明明有六趣,覺后空空無大千。”又說:“幾回生幾回死,生死悠悠無定止,自從頓悟了無生,于諸榮辱何憂喜。”

  這段話告訴我們,永嘉玄覺在未聞六祖惠能開示之前,他還執(zhí)著生死的問題,如果不了生死,一旦無常到來,究竟何去何從,這是多么重要而可怕的事!當六祖惠能告訴他不需要害怕生死,也不需要擔心生命的無常,只要體會到即是無生,迅速無速,那就是生死已了,無常不在。永嘉聽到這樣的開示之后,就把生死的大事解決了,所以要說迷時如作夢,悟后如覺醒;夢中有生死,覺后無世界。所謂無生就是無著的意思,不起煩惱,就是不生分別。畏生死則求涅盤,厭苦欣樂,無非是執(zhí)著。心無執(zhí)著,就不在乎生死的可怕,也不會認為涅盤之可取,這是禪悟者對生命的態(tài)度。

  二、大珠慧海(生卒年不詳,馬祖道一的弟子)云:“求大涅盤是生死業(yè),舍垢取凈是生死業(yè)。”又云:“本自無縛,不用求解,直用直行,是無等等。”

  這段話的意思非常明顯。本來,涅盤和生死、垢和凈、縛和解,都是相對的;唯有從生死才知有涅盤,從垢才知有凈,從縛才知有解。因此,追求涅盤一定是在生死中,追求清凈一定是在垢穢中,追求解脫一定是在束縛中。唯有心無所著,既不畏懼生死,也不追求涅盤,既不討厭垢穢,也不心喜清凈,既不感到束縛,也就不用解脫。那才是活活潑潑、無牽無掛、自由自在的禪的生命現(xiàn)象。

  禪是活潑的生活

  禪的本身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學,而是一種生活的理念、方式、內(nèi)涵,不過跟平常人的生活不同。禪者生活的目的,不是為自己追求什么、表現(xiàn)什么、丟掉什么,也不一定要為環(huán)境的好壞而歡樂及苦惱,只要跟著一般人過平常的生活,該做的做,不該做的不做,能做的做,不能做的不做。努力,既不為自己也不為他人,只是盡其生活的責任。所以,他的原則,既是心不隨境,同時也心不離境;不隨境遷,是禪定的工夫;心不離境,是智慧的作用。也就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能寂所以離相無相;能照所以日;钣;钣枚涣魉,亦無煩惱,那是智慧的功能。普通的人,心若動便迷失了自己,心若靜便閉塞了自己,那不是禪者的生活。

  現(xiàn)在舉二個例子如下:

  一、《六祖壇經(jīng)》云:“不是風動,不是帆動,仁者心動。”

  這個故事許多人耳熟能詳,是因為六祖惠能大師在廣州法性寺,見到二僧議論風和帆,一曰風動,一曰帆動,爭持不下;菽艽髱煾嬖V他們:“那個動的現(xiàn)象,既不是風也不是帆,而是你們二位自己的心。”心隨境動,所以知道景物在動,這是常識,并沒有錯。如果深一層考查,知道景物在動的,是人的心,也沒有錯。如果堅持認為帆動或者風動,就成了引生煩惱的原因?墒,凡夫的心動,叫做分別和執(zhí)著,因為他有主見,就是心有所住,就會失去活潑自由的精神。禪悟者的心,照樣會動,不過心無所住,沒有執(zhí)著,所以是智慧的照明作用。因為心無罣礙,所以活潑自在。

  二、《六祖壇經(jīng)》的〈無相頌〉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又云:“煩惱暗宅中,常須生慧日。”

  類似這樣的理念,在禪籍中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許多人誤解禪宗,扭曲佛教是消極、逃避、厭世的,也的確有許多學佛學禪的人,表現(xiàn)出這樣的心態(tài)。事實上,禪宗是絕對積極、入世、化世的。它不僅是理論也不僅是信仰,而是一種活潑、自在、踏實的生活。只要能夠練習和體驗到不因為順逆環(huán)境而產(chǎn)生愛瞋的沖動,就能太平無事,自由自在。所以,佛法就平常生活之中,離開平常生活而追求佛法,那就像龜毛兔角,根本沒有這樣的事。因為,悟前的禪者,只要知道他們未悟,便與悟境相近,一旦發(fā)現(xiàn)事實本來如此,擺下一切欣厭的執(zhí)著,就是悟境現(xiàn)前?梢,迷與悟,原來貼鄰而住,甚至就是一物的二名,智慧生于煩惱而用于煩惱。拖泥帶水,瞻前顧后,猶豫不決,愛此瞋彼,就會處處障礙,常常遇鬼。

  如果,見怪不怪,知道是煩惱而不拒不迎,當下就是智慧,就能左右逢源地灑脫自在。

  禪是運水與搬柴

  現(xiàn)代人的工作所得稱為薪水,有它的典故,是指古代的讀書人和官吏,淡泊清廉,生活得非常節(jié)儉,朝廷所給的待遇,僅夠買柴燒水,而不敷主食與副食之需,所以稱為薪水。

  在古代禪修者的生活,比之于書生還要簡樸,連柴與水都無人提供,必須自給自足,所以人人需要勞作,每天的恒課之中,一定會有運水搬柴的“坡事”。故在禪語之中,就有龐蘊居士(?七八五——八o六?)所說的“神通并妙用,運水與搬柴”便是禪悟者的生活寫照。這也就是說,對于禪者而言,日常生活中,處處是禪機,待人接物時,事事有禪意。

  生活就是禪,在今天的社會,除了家庭生活還有工作環(huán)境、社會的環(huán)境,在工作環(huán)境之中,又有工、商、農(nóng),還有軍、公、教,乃至自由職業(yè)的宗教、文化、娛樂、餐欽等生活方式。不像古代禪者生活那樣地簡單,從早到晚只有寺院的作息。所謂吃飯、睡覺、走路,以及廚房和莊園的工作。所以在禪宗的語錄中,常常發(fā)現(xiàn)禪師們就用這些生活現(xiàn)象,來表達他們活用的智慧,例如:

  一、源律師問珠慧海:“和尚修道,還用功否?”師曰:“用功。”問:“如何用功?”師曰:“饑來吃飯困來眠。”

  二、有一僧問溈山靈祐:“師的道法為何?”師曰:“一粥飯。”

  三、有一僧問趙州從諗(七七八——八九七):“學人迷,乞師指示。”師云:“吃粥也末?”僧云:“吃粥也。”師云:“洗缽去。”

  四、黃檗希運(?——八五o)曾云:“終日吃飯,未曾咬著一粒米,終日行路,不曾踏著一片地。”

  以上四個例子,都講到吃飯,其中一個例子講睡眠,一個例子講行路,實際上,就是以此而代表了我們?nèi)粘I钪械男小⒆、坐、臥、衣、食、住、行的生活行為。未悟的迷人,把“道”看得很玄,想得很遠,真像儒圣所說:“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又說:“仰之彌高,鉆之彌堅。”可是通過禪者的體驗,‘道’并沒有那么神秘。只要凡事離瞋、離愛、離自我中心的價值判斷,那就是道、悟、解脫、智慧?傊,禪不離現(xiàn)實的生活。

  在兩年前,有一位居士,送我一盒好大的紫色葡萄,經(jīng)過供佛之后,他一定要我吃給他看,我初嘗一口,覺得非常鮮美,甜度適當,而且有馥郁的清香,所以我連聲說好吃,旁邊一個弟子見了就說:“看,師父也貪吃。”那位居士在一旁,看了非常歡喜。到了第三天,那位弟子把葡萄依舊全部留給我吃,而那位居士又給我送來了另外兩盒同樣的葡萄。我就對他們說:“我沒有準備開葡萄酒廠,為什么把這么多的葡萄給我?”

  他們一僧一俗,異口同音:“怎么師父前天愛吃,今天又不愛吃了?”

  我向他們笑笑,歡一口氣:“好吃,是事實,貪吃則不然。”然后告訴他們:對于一個修行的人而言,應(yīng)該也有和常人具備的常理、常識和常態(tài)的價值判斷,但他如果對好的就貪,不好的就瞋,那就離開了道心。

  禪非南北與東西

  本文開頭就說,禪境不是能夠通過語言、文字、思考而加以說明解釋的,所以稱為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教外別傳的心法。凡是時間上的過去、未來、現(xiàn)在,空間上的前后、左右、上下,都是符號的標志,沒有一定的意義,也不代表實質(zhì)的東西。但是,宇宙的存在,離開這些之外,也就成了虛無的觀念,但看我們?nèi)绾稳ンw驗,是則處處是,非則樣樣非,這在禪宗的公案之中,也可以見到不少的例子,那就是不離方位、不著方位、不離時空,不著時空的禪者境界。

  一、《六祖壇經(jīng)》記載,六祖到五祖處,說自己是從南方來,五祖就說:“來做什么?”答:“求作佛。”五祖云:“汝是嶺南人,又是獦獠,若為堪作佛?”六祖答:“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

  二、趙州從諗在北方教化,有僧新到,便問:“什么處來?”僧答:“南方來。”師云:“佛法盡在南方,汝來這里作什么?”僧答:“佛法豈有南北耶?”師歡曰:“只是個擔板漢。”

  以上兩則對話,看來似屬于不同的層次,第一則中的六祖惠能認為:人有南北之分,佛性應(yīng)該南北平等。五祖弘忍對之未表示肯定,也未表示否定。第二則中的僧人認為:佛法沒有南北之別,便被趙州禪師指為用肩擔板的笨漢。事實上,禪悟者為了考驗學人,說南說北,目的是在聲東擊西,只求破除學人心中的執(zhí)礙,不在于他們所說的南北東西,若能當下會得,便成禪悟的靈機。

  三、馬祖道一的弟子西堂智藏(七三五——八一四),往見慧忠國師,慧忠問:“馬大師說什么法?”智藏即從東過西而立,慧忠國師曰:“只這個,更別有?”智藏卻過東邊立;壑覈鴰熢疲“這個是馬師的,仁者作么生?”智藏禪師曰:“早個呈似和尚了。”

  這則公案中的一主一賓,相互問答,有色有聲,活潑自在,有言等于無言,無言即是有言。馬祖大師的“法”,只可以心領(lǐng)神會,不可用口說手呈。因為四大威儀的行住坐臥以及時空的任何一點,是則全是,非亦全非。所以,從東到西是,從西至東也是,那便是任運自在的表現(xiàn)。如果心有所鐘,念有所執(zhí),便地觸途成滯,處處不通,樣樣不是。

  不管你是不是信佛學佛,禪悟者的這種心胸,則不可不知,不得不學。那會使你生活得更加豐富、更加愉快,更加踏實、更加自在。

  (選自《禪與悟》)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