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航大師全集 菩提心影(一)釋疑篇 一四、佛教與民國
一四、佛教與民國
慈航到仰光來了三年,平日以疏懶的緣故,閉居豹兔閱經(jīng),很少外出,所以與諸君極少把晤。今日有緣,得與諸君聚會一堂,而且來講佛法,這在慈航實不勝引為喜慰,F(xiàn)將講題分作幾段說明如下:
發(fā)端 即緣起的意義,因為本題是《佛教與民國》。要用什么因緣來建立呢?這個年頭,既號民國,自然事事要維新的,何以把二千余年的佛教,和民國聯(lián)為一起呢?這是要待于解釋的。
釋義 要解釋什么義理呢?就是要解釋民國怎樣生存?怎樣發(fā)達的方法?并和佛教有什么關系?略為十二條分析如下:
甲、釋佛
佛之一字,系印度的方言,具足應云佛陀,華語譯為覺者,蓋“自覺、(P118)覺他、覺行圓滿”謂之佛。怎樣叫做覺者,因對于器界——宇宙,有真切的認識,譬如花瓶一物,在未成這花瓶以前,本無花瓶的本相,是為過去不可得;有了花瓶的本相,而能再經(jīng)若干年以后破壞了,是為未來不可得。然而花瓶系遇“眾緣和合”而成的,若離開眾緣,則無所謂花瓶,是為現(xiàn)在不可得。過去、未來、現(xiàn)在既無禮相,則現(xiàn)在的器世間——宇宙,原為假相可知。其次則為人生;“有情”本具之覺性,在凡不滅,在圣不增。如云:“達妄本空,知真本有!笔切詾椴蛔兊摹7鹜智慧圓滿,和淵海一般,其大無邊,究之為一。凡夫智慧微小,和芥子一般,小雖無盡,究之同一。其量固有相等的可能,唯能證到“知真本有,達妄本空”的地步,方可稱曰佛。
乙、釋教
教為人生必經(jīng)之道,約分為三:即教育、教導、教化。育又分三:曰生育、養(yǎng)育、含育。道作路字解說,有育無路,則無法軌可守;有路無育,則無教養(yǎng)可施。故需要一善引導者,引進于至善之道,然后能得到教的善果,是為教義。(P119)
丙、釋佛教
佛與教的義既說明,合而言之,即為佛之教化,可分作大小二乘來說明。世人多以為佛教徒終日禮佛念經(jīng)是厭世的、悲觀的,影響于國家社會甚大,其實這是不了解佛法真義的緣故。所謂“乘”者,系車的解釋,小乘若小車,大乘若大車,小乘證自覺,求自脫,和小車一樣,足以自利而已;大乘則自覺覺他,重在給大眾都得覺悟,若大車之容量也。乘有運有載的意義,蓋以運載凡夫,抵達覺路。大乘雖不同小乘,以自悟自利為足了,然欲為利生故,亦必須先自利自覺,而后能利他覺他。換一句話說,亦即整個佛教精神的所在。
丁、釋民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可見得提到民就和國有關系。以人們皆要求生,故謂民生。世人非一,故有民眾;民既眾矣,則又恐有爭奪相殺之事,故云民仁,亦即親愛之義,此人類之所以異禽獸也。合民生、民眾、民仁三義,則曰人民,是為民之略釋。(P120)
戊、釋國
國有三義——(1)分析之有大小,或你或我,各不相同。合大小你我而成各國。(2)既有各個國家,又必須有團結。中國之所以貧弱不振,外侮疊乘者,以過去無團結故。(3)假定由分析而團結矣,又必須有一統(tǒng)一保護者,否則人民國土,必失憑依,而無能力生存。
己、釋民國
吾國在歷史上,自古迄今,約可分為神治、天治、民治三時期。上古系人獸競爭時代,后來部落主義產生,遂假設多神以降伏愚民,而統(tǒng)治之。繼而民智日進,乃廢多神制度,而代以獨一的天,故稱皇帝名曰天子。代天行道為君主者,即假天命以壓制萬民,是曰天治時代。至近世人民,恒感覺君主專制,以不平等虐待人民,于是隨世界潮流,趨向民治主義,因之有革命發(fā)生;一國元首以有德智兼長者任之,是為民國。
庚、釋佛與民的關系
佛乃覺者,有明心悟性的本能,但無民焉用覺!華嚴經(jīng)》云:“民根(P121)也,大悲水也,佛果也!睙o根焉有果?故有民焉。民必須求明心悟性,即欲求成一個明白覺悟的人。
辛、釋教與國的關系
教育為立國的根本,有國家無教育,國家是不能立足的;有教育無國家,教育將無從施設,其關系之重要可知。
壬、釋國與佛的關系
整個國家的人民,如無覺悟,則人民愚昧無知,不辨是非,不稔邪正,每每會陷入危境。但有覺悟必須有國家,無國家,則將什么人去覺悟佛之境界?
癸、釋民與教的關系
民無教則近于禽獸,有教無民則徒唱高調,是民與教關系之重要可知。
子、釋佛教與民國的關系
民國立,與神治、天治回然不同。孫中山先生以《三民主義》,創(chuàng)立民國,而《三民主義》則具有自由、平等、博愛三義。然而中國非不自由,實(P122)過于自由;以過于自由故,遂造成越軌行為與自私自利,其誤在未能達到普遍合法之真自由。欲達到此目的,必須放棄個人自由,以求眾人之自由;犧牲家族之自由,以求社會之自由;犧牲宗族之自由,以求國家之自由。人民既自由矣,進而言平等。神治、天治時代,唯神與天為無上權威,神與天之下,人民不足與言平等;今言民治制度,已無無上權威之可言,萬民地位出發(fā)點,均以平等精神為依歸。博愛精神在乎個人,能推愛己之心,以及于人。故民國的精神,在人民要以覺悟的本性覺悟起來,才有真自由、真平等、真博愛,是與佛教之“眾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之平等精神同。主義既同,則佛教與民國的精神,固相吻合。民國之自由在精神,佛教視色身世法為緣生,唯心為自由,二者亦同。民國之博愛主義,與佛教之慈悲為本,二者尤同。故佛教與民國之關系,可以兩相契合而不相離。
寅、釋民國與佛教的關系
佛教根本即智慧、慈悲、精進,與孫先生立國精神在智、仁、勇,亦相同也。(P123)
結論
凡夫的覺悟頗微小,入世之自由、平等、博愛,所發(fā)生底效能,亦甚微小。唯佛覺悟圓滿,佛的智慧,慈悲、精進無量,故有異乎凡夫。吾人今后應以佛教精神,輔助中華民國,求自由,進平等。再推而進之,以普及于全世界人類,達到大同。(P124)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慈航大師全集 菩提心影(一)釋疑篇 九、宗教研究
- 慈航大師全集 菩提心影(一)釋疑篇 一○、救國研究
- 慈航大師全集 菩提心影(一)釋疑篇 一一、佛教可以救國
- 慈航大師全集 菩提心影(一)釋疑篇 一二、佛教怎樣可以救國
- 慈航大師全集 菩提心影(一)釋疑篇 一三、大乘佛法救世
- 慈航大師全集 菩提心影(一)釋疑篇 一四、佛教與民國
- 慈航大師全集 菩提心影(一)釋疑篇 一五、佛法與國法
- 慈航大師全集 菩提心影(一)釋疑篇 一六、佛教與民治
- 慈航大師全集 菩提心影(一)釋疑篇 一七、勸人為善是僧徒之職責
- 慈航大師全集 菩提心影(一)釋疑篇 一八、怎樣知道有觀音菩薩
- 慈航大師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一、人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