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航大師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二○、為什么要聞法

  二○、為什么要聞法

  現(xiàn)在我要同大家來研究一個問題,就是“為什么要聞法”。不聞法可以嗎?如果聞法沒有利益,當然可以不聞法;同時,不聞法沒有什么害處,也就可以不聞法。

  何為法呢?就是在寂寞廣大無儔的空間、四時遷流不停的時間,乃至其中的形形色色、事事物物,通通叫做“法”。但是法有兩種,一種是“有漏法”,另一種是“無漏法”。

  什么叫做有漏法?就是不明事理,隨煩惱造作,生死不斷,輪回無盡,猶如漏器盛水,終不能滿,所以叫做有漏法。這一類的人叫做凡夫。

  什么叫做無漏法?洞達人生根本道理,不隨煩惱而作業(yè),證到不生不滅,輪回即斷;猶如完器盛水一滴不漏,所以叫做無漏法。這一類人叫做圣(P337)人。

  世間上的人普通所承認的僅止粗淺的“善”、“惡”兩法,若是問他善惡的結(jié)果怎樣呢?界限怎樣呢?求生天福報嗎?求轉(zhuǎn)眼即滅的名聞利養(yǎng)嗎?生死的根本,怎樣解脫呢?唉!可憐這類都是霧里看花,莫名其妙。

  我現(xiàn)在要問一句:“我們只要做善事,就可以認為究竟嗎?”若是夠了,也就可以不聞法;若是自認不夠,那就不獨是要聞法,而且更要應(yīng)當進一步研究“無漏法”。無漏法不是什么離奇古怪的東西,也不是一種與我們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是一種由前人發(fā)明了我們眼耳鼻舌身意的究竟根源,講出來的一種法則;我們遵而行之,能得身心自在和安樂,乃至成佛,所以叫它做圣人法。這個圣人法可以分作兩類來討論;(1)志愿小的是小乘法。(2)志愿大的是大乘法。

  (1)小乘法:三界猶如火宅,世間決定不貪戀,一心斷卻煩惱,自求出離生死。

  (2)大乘法:了知一切法空,起如幻如化的方便,度脫無量無邊眾生,同(P338)出生死。

  小乘法既經(jīng)略明,我們可以不細論它,現(xiàn)在特將大乘法詳論一下,使大家知道聞法的重要。

  人命無常,出息不保入息,一口氣下來,前路黑茫茫,危險殊甚!釋迦牟尼導(dǎo)師為此動機而說法,我既是釋迦世尊弟子,所以我也學佛說法,但是究竟說甚么法呢?若是真實大乘法,本體清凈,沒有甚么東西可說。山是山,水是水,十方諸佛成道不曾增,十方眾生輪回生死不曾減,今且依方便言之:

  最初當想到現(xiàn)前這個身子,地水火風,四大合成——骨肉爪發(fā),地大所有;膿血涕唾,水大所有;熱氣持身,火大所有;呼吸脈搖,風大所有,這個里面,實在找不出一個我相來!就是這一點知覺的心,也是依托這個無知的四大及色香味觸附帶而有的。那末,離母無子,當然也不是實在的。再從“過去”、“未來”、“現(xiàn)在”觀看剎那剎那,那一個時間是我?仔細思察,則知過去未來的時間無我;但是離開過去未來剎那不停,也找不出那一剎那(P339)是現(xiàn)在,所以在時間上也無有我。自知如此,別人當然也如此,則一切法妄想既空,自能對治煩惱。這個方便,就是下手的工夫。

  那末,佛法不是消極了嗎?會亡國嗎?不是。我們大乘中最重要的、一刻不能離心的,有四個宏誓大愿:

  眾生無邊誓愿度 煩惱無盡誓愿斷

  法門無量誓愿學 佛道無上誓愿成

  這個重大的責任,如果是消極的人,可以負得起來嗎?假使說不能負起,那末,我剛才怎么又說空呢?要知道空是空自己的煩惱,空一切法的假相。真實修菩薩行的人,以空觀空,一切煩惱既空,則皆如幻,便從這里起大方便以如幻觀,發(fā)四宏誓愿,漸漸斷去一切不明事理的根本癡愚,悟透世間究竟的本來面目。那末,我們真發(fā)菩薩心履行這四個宏誓大愿還是消極呢,還是積極呢?還是亡國呢,還是救國呢?還是不要聞法呢,還是要聞法呢?

  我想,世間一切眾生實在是苦!既苦則空,既空則一切如幻。我們要從(P340)文入觀,起深達如幻的智慧,知一切法既如幻化,不過眾生迷而不悟!那末,同體無我的大慈大悲心,不要你勉強去發(fā),它都會如怒潮一般的發(fā)出來。

  我們只要依著這條路走去,每日從朝至暮只要自問自心,不須問著旁人,我們造成佛的因,決定不會收眾生的果。

  最后,我還記得一段故事,在我腦海中頗有點深刻的印象,說出來也很可以證明: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香港東蓮覺苑,大家都是知道的。民國十九年我在香港講經(jīng),何東的夫人向我說:“求十方諸佛菩薩要加被我,滿我所愿!蔽覇査l(fā)的是甚么愿力?她說:“我現(xiàn)在錢有,人有,但是年歲已老,轉(zhuǎn)眼就會死,東西一絲帶不去。我想建筑一個佛學苑,種菩提功德;但是我丈夫不信佛,不能滿愿,所以我求佛菩薩滿我所愿!边@是她十九年間的一種愿力。

  這一次我來香港(是二十四年),那工程偉大、巍然高聳的東蓮覺苑,(P341)卻已經(jīng)沖開了她的困難,而梵唄悠揚于香港之濱了!

  諸君!可見有志者事竟成,幸勿因困難或挫折而退菩提心啊。(P342)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