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提要

  瑜伽師地論提要

  濟群法師

  《瑜伽師地論》、一百卷,彌勒菩薩造,是唯識宗的根本論籍。

  一、本論的制造和傳譯

  彌勒,唯識宗的初祖,其生平事跡大小乘經(jīng)典記載頗多。在《上生兜率天經(jīng)》稱彌勒誕生于波羅捺國卻波利村婆婆利大婆羅門家!華嚴經(jīng)、八法界品》以彌勒為善財童子所參的第五十二位善知識。大小乘經(jīng)典共同認為:彌勒將來繼承釋迦在娑婆世界成佛,現(xiàn)居兜內(nèi)院,為一生補處菩薩。根據(jù)《大唐西域記》卷七說:

  昔者如來在王舍城告諸比丘:當來之世,此瞻部洲,土地平正,人壽八萬歲,有婆羅門子慈氏者……當捨家成正覺,廣為眾生三會說法……度我遺法之徒,然后乃化同緣善友,是時慈氏菩薩聞佛此說,從座而起白佛言:愿我作彼慈氏世尊。如來告曰:如汝所言,當證此果。如上所說,皆汝教化之儀也。

  彌勒、梵言梅呾利耶的訛譯。梵言梅呾利耶,此翻慈氏。婆羅門十八姓之一。

  彌勒說《瑜伽師地論》的過程。依《無著傳》記載:無著因不滿于所證的小乘空觀,入定上升兜率,從彌勒處學習大乘空觀,終于大悟,冰釋多年的疑竇。此后無著決心弘揚大乘。為了取信于人,又請彌勒下降于印度阿踰陀國,演說《瑜伽師地論》,每夜開講,連續(xù)四個月。在講說時,唯無著可以見到菩薩,他人只能聽到聲音。由于彌勒的親自演說,瑜伽思想在印度很快地流傳開了。

  關(guān)于彌勒的著作,漢地傳說有五部,除《瑜伽師地論》,還有《大乘莊嚴經(jīng)論頌》、《辯中邊論頌》、《分別瑜伽論》、《金剛般若論》,其中以瑜伽師地論最為重要。

  《瑜伽師地論》是玄奘法師于貞觀二十一年(六四七)至二十二年(六四八)間,在東都弘福寺翻譯的。在玄奘以前翻譯此論的共有三家:

  1、北京曇無懺,于公無四一四年到四二一年間,譯出《菩薩地持經(jīng)》十卷,《菩薩戒本》一卷。

  2、劉宗求那跋摩,于公元四三一年,譯有《菩薩善戒經(jīng)》九卷。

  這二種譯本,都沒有出乎唐譯菩薩地的范圍。

  3、梁真諦、于公元五五七年至五六九年間,譯有《決定藏論》三卷,是唐譯五識身相應(yīng)地、意地的異譯。

  與奘譯相比,這幾種譯本,不但內(nèi)容不完整,且文字也晦澀難讀。

  二、內(nèi)容提要

  本論的組織,共有五分:

  1、本地分, 一卷至五十卷。

  2、攝抉擇分, 五十一卷至八十卷。

  3、攝釋分, 八十一卷至八十二卷。

  4、攝異門分, 八十三卷至八十四卷。

  5、攝事分, 八十五卷至一百卷。

  五分的內(nèi)容及其相互關(guān)系。歐陽竟無在《瑜伽師地論敘》中說:

  云何瑜伽五分耶?三乘根本有十七地以為宗要。攝文義盡曰本地分;釋地中不盡要義曰抉擇分;釋地中諸經(jīng)說解儀則曰攝釋分;釋地中諸經(jīng)名義別異曰異門分;釋地中三藏眾要事義曰攝事分。初一是論,故稱地論;后四為釋,釋不名地,攝故名分,曰瑜伽五分。

  這是說:《瑜伽師地論》的五分,以本地分為一論中心所在,其余四分只是本地分的補充說明。下面根據(jù)內(nèi)容排列順序,依次提要如下。

  一、本地分, 共有十七地。內(nèi)容可以歸納為境、行、果三相。歐陽竟無認為:

  境攝九地,五識及意曰境體,一切皆以識為體故;尋伺三地曰境相,上下粗細別故;等引及非,有心無心曰境用,定散隱顯別故。行攝六地,聞思修三曰通行,三慧修行被一切故;聲聞、緣覺、菩薩曰別行,隨機修法成自乘故。果攝二地,有余,無余是曰通果,自性、無住別惟被大,此不詮別,惟普被放。(見《瑜伽師地論敘》)

  歐陽氏以境概括九地是值得商榷的。因為在九地中:五識身相應(yīng)地、意地、有尋有伺等三地,可以說是境體和境相;然而,三摩呬多地及非三摩呬多地,是辨別和修學禪定的差別,怎么能說是境呢?因此,我覺得攝在行中較妥。

  境攝七地: 謂五識身相應(yīng)地、意地、有尋有伺等三地、有心地、無心地。

  五識身相應(yīng)地、意地:各從自性(各自體性)、所依(生起的依賴條件)、所緣(所緣的境界)、助伴(各各相應(yīng)的心所)、作業(yè)(業(yè)用)五個方面,來辨別眼識、耳識、鼻識、身識、意識、未那識(恒行意)、阿賴耶識。其中意地包括了意識、末耶識、阿賴耶識,因為它們都以意根為生起的所依。五識身相應(yīng)地、意地反應(yīng)了初期的唯識思想。其理論持點是:一、諸識及心所各有自體,論中建立了八識五十三所。二、以第七識為恒行意,尚未提到末那一詞。三、種子本有。四、一切色境雖由種子所生,但各有其相對的獨立自體,還沒有達到唯識為體的程度。此外,是之二地還詳說有情生死,世界成壞,以及法相差別等問題。

  有尋有伺等三地, 分為五門敘說:

  1、界施設(shè)建立:由數(shù) (三界)、處(三界處在)、有情量(有情身量高低)、有情壽(壽命長短)、有情受用(苦樂、飲食、淫欲之受用)、生(三種欲生及三種樂生),自體(四種不同的所得自體),因緣果,八相組成。

  2、相施設(shè)建立: 由尋伺體性、行相、等起、差別、抉擇、流轉(zhuǎn)、七相組成。

  3、如理作意施設(shè)建立: 由如理作意相應(yīng)尋伺依處、事、求、受用、正行、聲聞乘資糧方便、獨覺乘資糧方便、波羅密多引發(fā)方便,八相組成。

  4、不如理作意施設(shè)建立: 廣辯十六種外道的思想差別,是研究古代印度哲學的重要資料。

  5、雜施設(shè)建立: 此明三種雜染:謂煩惱雜染、業(yè)雜染、生雜染。

  有心地和無心地:從五個方面辨別有心與無心的不同。

  從三摩呬多地到菩薩地,這八地的內(nèi)容是說明行法。

  三摩呬多地: 三摩呬多,漢譯等引。是指行者靜坐時遠離昏沈和掉舉所引發(fā)的勝定,并說明靜慮的種種差別、安心、作意、以及修習靜慮的注意事項及方法等。

  非三摩呬多地:本論列舉十二種相說明了它的特征。

  聞所成地:廣辯五明:一、內(nèi)明處,二、醫(yī)方明處, 三、因明處,四聲明處,五、工巧明處。五明概括了世出世間一切知識,作為菩薩必須學習和精通,才能廣濟群生。

  思所成地:如何如理思惟,觀察諸法。

  修所成地:敘述修行的條件及所得的果實。由四處七支說明:一、修處所:為投生的處所及根身沒有缺陷。二、修因緣:包括說法、聞法及正確的發(fā)心動機。三、修瑜伽:指出修習瑜伽種種能治所治法。四、修果:由修習瑜伽得世出世間定慧果實。

  聲聞地:廣明聲聞種姓發(fā)心、修行、得果的一切。

  獨覺地:由五相說明:一、獨覺種姓,二、獨覺道(修行的方法),三、獨覺習(證果的方法),四、獨覺住(身心安住處),五、獨覺行(自利利他的行為)。

  菩薩地:廣明菩薩種姓發(fā)心、修行、得果的種種。論中用持、相、分、增上意樂、住生、攝受、地、行等十法予以概括說明。十法又歸納為四處:初持瑜伽處:有《種姓》等十八品;第二隨法瑜伽處:有《相品》、《分品》、《增上意樂品》、《住品》、第三持究竟瑜伽處:有《生品》、《攝受品》、《地品》、《行品》、《建立品》;第四持次第瑜伽處:有《正發(fā)菩提心品》。

  初持瑜伽處:說明菩薩的種姓(為成就佛果的依因,在五種姓中最為殊勝),菩薩的發(fā)心(發(fā)心的自性、行相、所緣、功德、最勝),菩薩應(yīng)該具備的七種知識(自利、利他的途徑、世間出世間的真理,請佛菩薩的威力,成就有情的方法,自我圓成佛果的道路,無上佛果的妙境),菩薩的修學法門(六度、四攝、供養(yǎng)三寶、親近善知識、修四無量、大乘三十七菩提分法等種種利樂有情功德事)。

  第二持法瑜伽處:《相品》說明菩薩具備的五大特征:一、哀愍,二、愛語,三、勇猛,四、舒手惠施,五、能解甚深入理密意。

  《處分品》:速證佛果的四種法門:一、善修事業(yè)(六度行門),二、方便善巧(于十二處具足方便善巧,能作自他義利),三、饒益于他(依四攝法門),四、無倒回向(所修法門都能回向無上菩提)。

  《增上意樂品》:菩薩對有情應(yīng)有的態(tài)度:七相憐愍,十五種增上意樂,十事應(yīng)知

  《住品》:菩薩發(fā)心行菩薩道的十二種住,及其特徵、修習的時間和所斷的惑障等。

  第三持究竟瑜伽處:《生品》辨別菩薩受生的形式及動機有五種不同:一、為除眾生災(zāi)患而生,二、隨著有情種類受生,三、所感殊勝正報生,四、所感殊勝依報生,五、最后生。

  《攝受品》:攝受有情的六種方法。

  《地品》:隨前十三住建立七地:一、種姓地(種姓住),二、勝解行地(勝解行。, 三、凈勝意樂地(極歡喜住),四、行正行地(增上戒住、增上心住、三種增上慧住、有加行有功用無相。、決定地(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六、決定行地(無礙解住 ),七、究竟住(最上成滿菩薩住、如來。I鲜銎叩胤从沉似兴_修行的過程。

  《行品》:總括一切菩薩地的行門為四種:一、十波羅密多行,二、菩提分法行,三、神通行,四、成熟有情行。

  《建立品》:敘述諸佛具有一百四十種不共法:謂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好、四一切 種清凈、十力、四無畏、三念住三不護、大悲、無忘失法、永害習氣、及一切種妙智等。同時說明諸佛感得一百四十不共法的因緣。

  第四持次第瑜伽處:有《發(fā)正等菩提心品》,闡述菩薩修學次第。

  果攝二地,有余依地和無余依地,論中各以三相施設(shè)建立。

  本地分十七地內(nèi)容,到這里已經(jīng)介紹完了。十七地內(nèi)容豐富,為了便于讀者檢閱,現(xiàn)將本 論目錄及卷數(shù)列表如下:

  二、攝抉擇分; 抉擇本地分的深隱要義。此分共有十六地(除緣覺地),十六地的名稱同本地分。下面依次提要:

  五識身相應(yīng)地意地 (卷五十一至五十七):在八識中,著重談了阿賴耶識,從八個方面證明阿賴耶識的實有:謂依止執(zhí)受、最初生起、有明了性、有種子性、業(yè)用差別、身受差別、處無心定、命終時識。這八個方面假如離開阿賴耶識都無法成立。又以四相建立流轉(zhuǎn):謂阿賴耶識的所緣境界,相應(yīng)心所,與轉(zhuǎn)識的依賴關(guān)系,諸識的同時俱起;一相建立還滅:謂阿賴耶識的轉(zhuǎn)依。

  在法相方面:廣辯種種不相應(yīng)行法,五十一心所,及六種善巧(蘊善巧、界善巧、處善巧、緣起善巧、處非處善巧、相善巧)。

  有尋有伺等三地(卷五十八至六十一):在本地分的五門施設(shè)建立中,提出雜染施設(shè)建立作進一步的說明。雜染有三:一、煩惱雜染:即煩惱的自體,煩惱的種類,煩惱的修斷,煩惱的對治。二、業(yè)雜染:廣明十不善業(yè)。三、生雜染:敘述三界有情及出世圣者種種受生差別,招感生死的原因,有情界中的種種痛苦,并指出作國王的道理,和上中下士的不同。

  三摩呬多地(卷六十二至六十三上):指出眾生不能證得心一境性的原因。解釋《隨身念經(jīng)》,二解脫(心解脫、慧解脫),眠纏,五種與定相違法(犯戒、無無間加行、無殷重加行、有沉沒、他所擾惱),修定人有三種遠離(住處遠離、見遠離、聞遠離),五種厚重過失能為定障(忿、慢、欲貪、薩迦耶見、不能堪忍)等。

  非三摩呬多地(卷六十三中):說明不能入定的原因,及對治方法。

  有心地(卷六十三中):用五相說明諸心差別:一、依世俗俗道理建立諸心差別:如前意地所說。二、勝義道理建立諸心差別:概括諸識為二種:①阿賴耶識,②轉(zhuǎn)識。三、勝義道理建立能依差別:以阿賴耶識為所依,末那識為能依。又說明阿賴耶識、末耶識、意識的含義和作用。四、勝義道理俱有差別:八識的俱不俱起。五、勝義道理建立染凈差別:阿賴耶識、末耶識在三性中的性質(zhì),與煩防相應(yīng)不相應(yīng),諸煩惱種的對治。

  無心地(卷六十三下):闡明在緣缺、作意缺(心不在焉),未得(下界人未得上界定心)、相違(苦樂受不同時),斷故(修道者已斷的貪心),滅故(無想定、滅盡定),已生故,七種情況下心不得生。

  聞所成地(卷六十四):內(nèi)容有三:①廣辯皈依:考察所歸的對象,皈依的種類,能皈依者的資格,皈依者應(yīng)具的正行,皈依者所能獲得功德。②由六種理門略釋圣教:一、真義理門,二、證得理門,三、教導理門,四、遠離三邊理門,五、不可思議理門,六、意趣理門。③造論六因:一、欲令法義當廣流布,二、欲令種種信解有情,由此因緣能入正法,三、為令失設(shè)種種義門重開顯故,四、為欲略攝廣散義故,五、為欲顯發(fā)甚深義故,六、欲以種種美妙言詞生凈信故。

  思所成地(卷六十五至六十六):說有四種思議:一、事思議,二、有非有思議,三、因果思議,四、乘思議。特別說明如何如理思議諸法的假實有無。又各以五相建立有見、有漏、有染、世間、有為、所緣諸法差別。

  修所成地(卷六十七上):十六種修行方式。

  聲聞地(卷六十七至七十一):以五難來成立無種姓。辯十種聲聞。引用《月喻經(jīng)》論證聲聞人四種凈妙法(具戒、具德、柔和、善法),指出比丘往信徒家里要先斷除三種煩惱(結(jié)親友家隨煩惱、家慳隨煩惱、有染心而行法施隨煩惱)。解釋《伐地迦經(jīng)》所說的聲聞人要對染凈諸法善巧:應(yīng)遍了知染凈所依、雜染、清凈三處。略說四諦法門,用攝等十三門抉擇本地分律議相應(yīng)相,又以六十四門雜說境行果相。

  菩薩地(卷七十二至八十上):本地分《發(fā)心品》、《自利利他品》都有抉擇:敘述菩薩的十種發(fā)心,四種恒常隨護心,九種正行,對五種有情眾起邪行名無哀愍,五種無堪任性有情!墩鎸嵙x品》:抉擇諸法真實義。有五法三自性。五法:謂相、名、分別、真如、正智。先釋辨體,再以諸門分別。三自性:一、遍計所執(zhí)自性,二、依他起自性,三、圓成實自性。論中以釋名,辯體,差別,三性與五法關(guān)系,三性與三無性,依止,作用,有無,染凈等方面分別三性!锻ζ贰、《成熟品》、《菩提品》、《力種姓品》:以五因緣說明菩薩威德不可思議;有十法行能令菩薩成熟有情;大菩提五種相(自性、功能、加行、轉(zhuǎn)、還);六相略攝如來功德(圓滿、無垢、不動、無等、能作有情利益事業(yè)、功能)!布施品》:以施、戒、見、心、語、智、垢七種清凈,說明菩薩惠施乃能清凈!冻纸淦贰罚壕駬三聚凈戒等。《菩薩功德品》:指出有十種顛倒道能證得一百四十種不共佛法,引《解深密經(jīng)》除序品外的所有內(nèi)容,來論證大乘境行果的理論依據(jù)。證明大乘佛教是真佛說。

  有余依地及無余依地(卷八十下):有離系等十四門,回答住有余依及無余依涅槃聲聞人的境界。

  三、攝釋分 (卷八十一至八十二):解說諸經(jīng)的儀則。分為十三門;一、契經(jīng)體有二(文、義);二、釋經(jīng)方法有五(法要、等起、義、釋難、次第);三、契經(jīng)文有六(名身、句身、字身、語、行相、機請);四、契經(jīng)義有十(地義、相義、作意等義、依處義、過患義、勝利義、所治義、能治義、略義、廣義);五、經(jīng)教的形式有十二(契經(jīng)、應(yīng)頌、記別、諷頌、自覺、緣起、譬喻、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論議);六、等起有三(事、時、補特伽羅依處);七、義有二(總義、別義);八、釋難有二(自設(shè)難、他設(shè)難);九、次第有三(圓滿次第、解釋次第、能成次第);十、法師十相(善于法義、能廣宣說、具足無畏、言語善巧、善方便說、具足成就法隨法行、威儀具足、勇猛精進、無有厭倦、具足忍力);十一、說者與聽眾(處五眾中宣說八種言);十二、安住聽者,令住恭敬,無倒聽聞;十三、略廣贊佛;謂講經(jīng)前必先稱揚佛德。以上為說法者條件、說法時注意事項及經(jīng)教知識,作為法師如果能具足通達這些道理,則能成就種種勝利。

  四、攝異門分 (卷八十三至八十四):解釋經(jīng)典中名義差別。分為白品與黑品。白品(善法)用四偈說明;第一偈有師等八門,第二偈有智等十五門,第三偈有如來等十門,第四偈有欲等九門;黑品(不善法)用一偈說明:有生老死等十一門。

  五、攝事分 (卷八十五至一百下):抉擇三藏眾要義:一、契經(jīng)事,二、毗柰耶事,三、摩怛理迦事。

  契經(jīng)眾要義事義擇攝(卷八十五至九十八),論曰:

  契經(jīng)事者:謂四阿笈摩。一者雜阿笈摩,二者中阿笈摩,三者長阿笈摩,四者增一阿笈摩。雜阿笈摩者:謂于世尊觀待彼彼所宜說,如來及諸弟子所說相應(yīng),蘊、界、處相應(yīng),緣起、食、諦相應(yīng),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出入息念、學、論凈等相應(yīng)。

  此中蘊等及其排列次序,正是這一部分所要闡述的內(nèi)容,下面依次說明:

  1、行: 行即是蘊。用十一偈說明,第一偈有界等十一門,第二偈有略教等十一門,第三偈有想行等四門,第四偈有速通等四門,第五偈有因等六門,第六偈有斷支等七門,第七偈有二品等九門,第八偈有二智等四門,第九偈有凈等八門,第十偈有無厭等九門,第十一偈有少欲等十一門。

  2、處 (十二處):用八偈說明:第一偈有安立等九門,第二偈有無智等十門,第三偈有道等八門,第四偈有離欲未離欲等九門,第五偈有因同分等十門,第六偈有作緣等十二門,第七偈有上貪等十二門,第八偈有一住等十三門。

  3、緣起: 用四偈說明:第一偈有立等八門,第二偈有諦等七門,第三偈有觸緣等八門,第四偈有有滅等七門。

  4、食 (四食):有一偈,用安立等十六門說明。

  5、諦( 四諦):有一偈,用如理等十二門說明。

  6、界(十八界):用四偈說明;第一偈有總義等四門,第二偈有三七界等七門,第三偈有諸受自性等九門,第四偈有受生起等七門。

  7、四念。 用四偈說明:第一偈有沙門等八門,第二偈有安立等六門,第三偈有先諸相等六門,第四偈有邪師等八門。

  8、四正斷:

  9、四神足: 共有半偈,用勇等五門說明。

  10、五相: 有一偈,用安立等五門說明。

  11、五力: 有一偈,用思擇等六門說明。

  12、七覺支: 有一偈,用立等七門說明。

  13、八正道: 有一偈,用初內(nèi)、外力等五門說明。

  14、出入息念: 有一偈,用障隨惑等等八門說明。

  15、三增上學: 有一偈,用尊重屍羅等五門說明。

  16、證凈等: 有一偈,用證凈等五門說明。

  毗柰耶(律)事要義擇攝(卷九十九至一百上):有一偈,用利聚等十門說明。

  摩怛理迦(論)事要義擇攝(卷一百下)用二偈說明:第一偈指出造論釋名的方法。先略序事:敘述流轉(zhuǎn)雜染二十二事,還滅清凈十九事;后廣辯:以異門等四門廣辯其相。第二偈有聚等六門,又十八門。略述摩怛理迦所有宗要。以上諸門攝盡了三藏眾要事義,故稱攝事分。

  今人呂瀓先生的《雜染含刊定記》,認為抉擇契經(jīng)的摩怛理迦(本母),是依《雜染阿含經(jīng)》的次第而造。印順法師有《雜阿含經(jīng)論合編》,將攝事分與《雜阿含經(jīng)》作了對照合刊,可知,攝事分與《雜阿含經(jīng)》是淵源有自。

  《瑜伽師地論》的五分內(nèi)容,從以上提要,可以發(fā)現(xiàn)它的組織關(guān)系。本地分通說十七地;攝抉擇分進一步抉擇十七地的深奧道理。此二分是所說的內(nèi)容,使人明了諸法事理。攝釋分:辯明講經(jīng)的方法和諸經(jīng)的儀則,是能說的方式。連同前二分共為所說的內(nèi)容及能說的方法,是一般的通說。攝異門分:解釋諸法名義,會通各種異說。上來四分闡明所詮的教法,攝事分特明能詮的三藏,顯示能詮與所詮的不同。為便于理解,列表如下:

  三、本論的地位和流傳

  《瑜伽師地論》問世后,許多論師紛紛造論弘揚。如《唯識了義燈》第一卷說的:瑜伽有十支末論,都是依據(jù)本論撰寫的。后人稱為一本十支。它的關(guān)系,歐陽竟無在《瑜伽師地論敘》指出:《百法明門論》略錄本地分中名數(shù),而以一切法無我為宗;《五蘊論》略攝本地分中境事,而以無我唯法需為宗;《攝大乘議》括瑜伽、深密法門、詮阿毗達摩攝大乘一品宗要,而以簡小八大為宗;《雜集論》括《瑜伽師地論》一切法門,集《阿毗達磨經(jīng)》所有宗要,而以蘊處界三科為宗;《分別瑜伽論》弘文未譯,然無分別一心為止,有分別多心為觀《深密經(jīng)》中《分別瑜伽品》,說止觀義,《攝論》第六教授二頌,引論所說,皆止觀事,是為《分別瑜伽論》以止觀為宗義,《辯中邊論》敘七品以成瑜伽法相,而以中道為宗;《二十唯識論》釋七難以成瑜伽唯識,而以唯識無境無為宗;《成唯識論》廣詮瑜伽境體,而以識外無別實有為宗;《莊嚴論》括瑜伽菩薩一地法門,而以莊嚴大乘為宗。《顯揚論》錯綜瑜伽地要,而以顯教為宗。由此可知,十支末論并非本論的全部注釋,而是部分的闡述。此外,在當時印度也有一些人對本論作了全面的注釋,如最勝子的《瑜伽釋論》便是,其中列舉眾多異說,暗示了有不少注釋。

  《瑜伽師地論》自奘公譯出,門人窺基就作《瑜伽師地論略纂》十六卷,遁倫集撰《瑜伽倫記》四十八卷。此外,令因、圓測、玄范、無曉、璟興并作有《解深密經(jīng)疏》,其中圓測疏現(xiàn)存,其他都佚失不傳了!督馍蠲芙(jīng)》是從《瑜伽師地論》第七十五卷至第七十八卷所摘出。所以,對此經(jīng)的注釋,也可以說是對本論的研究及宏揚。又在唯識家的注疏中,像《成唯識論述記》等書,處處引用《瑜伽師地論》的文句,來為唯識理論尋找相據(jù),足見本論在唯識宗地位之高,是無以復(fù)加。

  近代,隨著對唯識學研究的興起,《瑜伽師地論》的研習也得到重視。歐陽竟無撰有《瑜伽師地論敘》,對本論作了概略的敘述。韓清凈對本論詳加校訂,撰成《瑜伽論科句》四十萬言,又融會本論前后文義,綜考所有有關(guān)論著疏釋,用數(shù)十年功夫,撰成《瑜伽師地論披尋記》七十萬言,以闡發(fā)《瑜伽師地論》的微言大義。至于本論的部分注釋,有太虛大師撰的《瑜伽真實義品講要》、《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真實義品親聞記》,這些著作都為我們現(xiàn)在研習本論提供了重要資料。

  今之學唯識者,往往對瑜伽大論,望洋興嘆,不敢染指知味,如此要想在唯識學上得到很深的造詣,那是不可能的,不才有鑒于此,在研習斯論之余,撰此提要,供初學者按圖索驥,希有志于是學者進一步抵達唯識之奧堂,為我不勝馨香禱祝也。

相關(guān)閱讀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