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回歸內(nèi)在的聲音 - 化「私我」為「無我」

  第三篇 回歸內(nèi)在的聲音 - 化「私我」為「無我

  化「私我」為「無我」

  我們常聽人說:「這個人太自私自利了!惯@句話聽起來好象帶有負面評價的意味。其實,自私是正常的,自利也是正當?shù)模驗槿巳绻蛔运、不自利,恐怕很難生存下去。

  實際上所有的生物都是自私的。達爾文的「進化論」,提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觀點;就是說萬物在自私的原則下,都有爭取自我生存下去的本能。所以換個角度來看,「自私」的用意其實是為了保護自己,以求得立足的空間、生存的機會,延續(xù)自我的生命。既然人也是萬物之一,就會有自私這種原始的動機,所以應該也算是正常的,不能以對錯來評斷。

  「自利」也是如此,因為對自己有利,才得以生存下來。否則,連自己都無法生存,都不存在了,還有什么可以做的呢?

  但是,「自私自利」也有幾個階段和層次:

  第一,自私、自利,但不會妨礙他人,這是做人的基本原則和道德標準。

  第二,雖然自私、自利,但同時又能夠利益他人,這就是自利利他,也是菩薩修行的第一步,但這還是凡夫的境界。

  第三,即使是對自己沒有利益,可是對眾生是有益的事,也要秉持「舍己」而「為人」的精神。這也是古往今來很多大宗教家、哲學家們所主張「大公無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

  雖然說自私自利并不一定錯,但是,從佛教的立場來看,自私好嗎?自利對嗎?自私自利的結(jié)果,就會造成佛法所說的「我執(zhí)」,衍生一切的煩惱。即使是到前面說的第三個層次,還有一個「大我」,還是有一個「我」,有我就有煩惱;因此在第三層之后,還有一個第四層,那就是「無我」的境界。

  佛法中說的「無我」,是把個人一己的私利,分享給一切眾生,化個人的利益為大眾的利益;也就是說,凡事均先想到大眾,無私地奉獻給大眾。而在大眾得到自己的幫助和利益之后,既不邀功,也不會希望求得回報,心中更不會牽牽掛掛,計較自己幫了多少人的忙、救了多少眾生、做過多少好事,這也就是「菩薩道」的精神。

  「菩薩道精神」的涵意,第一要「上求佛道」,第二要「下化眾生」!盖蠓鸬馈故浅砷L自己的智慧,增長慈悲心;「度眾生」則是幫助眾生離苦得樂。這不但都圍繞著「利」來進行,從中增加自己的福德、功德,而且還能同時完成「自利」和「利他」,將自私的「私」完全消融、化解。

  一般人在聽到這個道理之后,多半都覺得這個道理很好,也很愿意學,可是真正要去做,卻又很困難,不是那么簡單達到。以這四個層次來說,我們至少要做到第一層,可以做為進步到第二個層次的基礎(chǔ)。但是要做到第三個層次,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更何況是第四個「無我」的層次,雖然不容易做到,但也不是不可能,至少可以把它當作是努力的大方向和目標,腳踏實地的實踐下去。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