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不經(jīng)心地修持只能獲得漫不經(jīng)心的利益(文白對照

  漫不經(jīng)心地修持只能獲得漫不經(jīng)心的利益

  原文

  近世少年,多由情欲過重,或縱心冶游,或昵情妻妾,或意淫而暗傷精神,或手淫而泄棄至寶。由是體弱心怯,未老先衰。學問事業(yè),皆無成就。甚至所生子女,旨屬孱弱,或難成立。而自己壽命,亦不能如命長存,可不衰哉。汝恐亦犯如上諸病,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既長持念菩薩名號,必須懇切至誠,自可所愿皆遂。倘仍悠悠忽忽,則亦只得悠悠忽忽之感應,決不能如愿悉償也。光冗事太多,不得又有所求。現(xiàn)料理印書事,秋間了結,當滅蹤長隱。以精神日減,應酬日多,無力支持故也。欲學佛法,必須要敦篤倫常,恪盡己分。閑邪存誠,克己復禮。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戒殺護生,屏棄酒肉。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以此自行,復以化他。俾內而父母兄弟妻子眷屬,外而鄉(xiāng)黨鄰里親戚朋友,咸沐佛化,同修凈業(yè)。則可生入圣賢之域,沒歸極樂之邦矣。愿慎旃哉!段拟n》之《復永業(yè)居士書》印光大師 著述 佛弟子 敬譯

  譯文

  近代的少年子弟,往往由于情欲心過重,或者縱情嫖妓,或者昵愛妻妾,或者意淫而暗中損傷了精氣神,或者手淫而渲泄、丟棄了人身的至寶,因此造成身體孱弱、心志怯懦,未到年老而過早地衰朽。使得學問和事業(yè),都不能夠有所成就。以至于所生出的兒女都很孱弱,或者導致夭折。而自己的壽命,也不能夠長久,怎么能不使人感到悲哀呢?

  恐怕你也犯有如上的毛病,有,就要認真改正;沒有,就要努力保持。

  既然你已經(jīng)長期持念觀音菩薩名號,必須要有懇切至誠的態(tài)度,修持的時間長了,自然所有的愿望都能夠遂心。如果仍然漫不經(jīng)心地修持,便也只能獲得漫不經(jīng)心的利益而已,決不能使所有的心愿都可以得到酬償。

  印光繁雜的事情太多,不可以又有其他額外的要求,F(xiàn)在正在辦理印書的事務,等到秋天辦理結束后,就長期隱居起來。因為精神一天比一天減少,應酬一天比一天增多,實在是沒有力量繼續(xù)支持下去。

  真心想要學習佛法,必須要勉力遵守倫常道德,恭敬地忠于自己的職責、本份,防止邪念,保存真誠,約束自己的行為意念,使每一件事都合乎于禮法。種種惡事都不要做,種種善事都要努力實行。戒除殺業(yè)愛護生命,遠離酒肉。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努力實行,勸化他人。使得內而父母、兄弟、妻子、眷屬,外而鄰里鄉(xiāng)親、親戚、朋友,都能夠淋浴佛法的化導,共同修持凈土法門。這樣,就能現(xiàn)生得以進入圣賢的境界,臨終往生極樂世界。希望你小心努力啊。——佛弟子 敬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