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體會

  如是我體會

  證嚴法師

  各位校長、老師們,在這幾天研習課程的熏習中,大家是夠辛苦了;雖然身體必須承受大自然的那分燠熱,但是相信心靈自有一股歡喜與清涼。

  過去釋迦牟尼佛本來可以在王宮里享受很舒適的生活,可是他為了修行,離開王宮走入苦難的世間,在山林中苦修。各位是否看過靜思堂旁的小木屋?還沒有精舍之前,我就是住在那樣的小木屋,天氣熱的時候,真是燠熱難當;臺風來時還會搖晃,屋外的圍墻曾讓北風吹倒后,又被南風吹扶了起來,那就是大自然的力量。不但大自然有相生相滅,人生也是有生滅,如果沒有置身其中,根本無法體會大自然的境界。

  不知道各位是否感受到,幾天的課程下來,坐著聽講可能比站著講話的還要辛苦?不過,我相信每位上臺與大家的分享,都不是書本上的「如是我聞」,而是「如是我體會」的話;這都是自己走過來的路,也是自己所體會出來的心得,從中可以看到所做的事能與道理相契合。

  真正的學術是從生活中體驗而得

  我常說,要「人圓、事圓、理圓」,如果我們只是一味地作學術研究,就會學而無術,那是無法發(fā)揮功能的。真正的學術,是在生活中體驗出來之后,回歸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要和大家分享之外,還要攜手去做,這才是真正的學術。

  釋迦牟尼佛本可享有王宮生活,當他看到印度四姓階級的不平等后,起了疑問:同樣是人,為什么要分階級呢?為什么我這么享受,他們卻要辛苦地付出呢?他無法理解很多的「為什么」,于是親自投入去探討──享受的人,是什么心態(tài)而驕傲、自大、唆使人;苦難的人,又是以什么心情去付出,被使喚?到底不同的階級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他希望能帶給人民快樂,而不只是豐衣足食;唯有心靈的輕安自在,才是真正的快樂。他想:執(zhí)掌一個國家,所能給予的范圍,只是一國的老百姓,但是整個印度,還是存著種族階級不平等的現(xiàn)象──奴隸永遠是奴隸,代代子孫一樣還是奴隸、賤民。所以他用最大的生命愿力去探討、研究,在前后十一年的時間,終于體悟了真理。

  一般人都認為體悟的意思就是「我知道了」,是不是這樣而已呢?不是。真正的體悟,是在心境最寧靜的時刻,與宇宙大地間完全融合為一,已經沒有小我,到了生命與天地已是共同體,心無一物、無一雜念的境界。

  釋迦牟尼佛當時在那種境界中,慢慢地睜開眼睛,忽然看到一道光明,這道光明來自天邊的一顆星;天地如此遼闊,這一顆星的光明,卻使他一片靜寂的心忽然開啟,體會到宇宙的無窮真理。

  他明白到世界虛空無盡,除了人類的世界外,還有無垠的世界,這就是佛陀體悟到的三千大千世界的真理;這在過去誰肯相信?但現(xiàn)在科學愈來愈發(fā)達,就能證明這個理論的真實性。

  我們所看到的山河大地,都稱之為器世界,且萬物一統(tǒng),統(tǒng)統(tǒng)有其生命與期限,如地球也有地球的生命。佛陀在靜寂中透徹了真理,所以對宇宙萬物的道理,以「成、住、壞、空」來詮釋;對人的生命,他說「生、老、病、死」的道理;對心,則說「生、住、異、滅」的規(guī)則,這就是我常說的三理四相。

  佛陀的智慧多么超越,他在用心思考中,就透徹了很多生命的、物理和心靈的真諦。真諦就是真理,這些道理要用心啟開,才能真正與天地宇宙融會在一起,那時候就叫做「覺悟」。

  做就對了

  有人說:「我吃了很多苦頭,所以我覺悟了!刮矣X得這與「覺悟」的真義還差得很遠,其實要體會覺悟并不難,佛陀也說只是觀念而已。為了消災息難,佛陀應眾生的根機,宣講拔一切業(yè)障的法門-─《藥師經》。其實,業(yè)障從哪里來?就是從身口意三方面所造作的業(yè),而擴大成十種惡業(yè),甚至擴散成無量無數(shù),后來就以「八萬四千煩惱」這個名詞來代表了。

  我們在動蕩不安、復雜的人生中,怎樣才能把這種復雜的人性返璞歸真呢?靜思語中有一句話──做就對了。我們要用心做,在做的時候要「把握當下」,還要「恒持剎那」。這兩句靜思語聽起來好像很簡單,其實最不簡單,里面有很宏大的道理;有時候,我們明明知道有些是可以做的事,卻因為心中有疑,或是充滿了貢高、我慢心,而無法做到。

  環(huán)保志工令人敬

  我常常說,我最敬愛環(huán)保志工,他們不分身分地位、年齡,不論身體是否健康,每天都用心地做。你們可知大愛電視臺「草根菩提」節(jié)目里的人物,有多么可愛?很多老人家,天未亮,就推著一輛水泥單輪車或四輪車,打著赤腳就出門了,一路都是坑坑洞洞的田埂路。他們說話很草根性,卻句句都是真理。我最常聽到的是「我們又沒讀過書,什么事都不懂,做就對了!」這和「我什么事都懂,不用做也可以!拐媸翘烊乐畡e!

  慈濟每個地方的資源回收場都很大,有許多的老老少少在那里做回收、分類,光是一個小小的社區(qū),就有囤積如山的回收物。大家好好地想一想,我們整個社會每天會累積多少垃圾?這些垃圾有多少人在做分類?分類之后,能增加多少的社會資源?像這樣做資源回收的行動,如有貢高我慢的心,絕對做不下去。所以,我們要消除自己的貢高我慢,就要從這里做起,努力地「做就對了」!

  恒持剎那及道德勇氣

  我知道有些學校已經開始做垃圾分類,校長已經在推動,老師也在教了,學生也開始有這樣的共識,真是令人贊嘆,也讓我很感恩。不過,在臺灣還有很多的學校還沒開始做;所以校長、老師們還是要再更加用心推動。

  剛才我聽到好幾位校長和老師心得分享時,發(fā)了宏愿;也聽到一位老師說,被感動得發(fā)心想要投入去做,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后,卻忘了。這就是沒有恒持剎那,希望在發(fā)心的剎那間,能做到「恒持剎那」。這雖不是件容易的事,只要「做就對了」!

  其實彎腰撿個垃圾,并不難,但是身體就是彎不下去,怕彎身撿垃圾的動作會被取笑,這就是執(zhí)著我相。每個人在執(zhí)著我相時,遇到有做好事的機會,會不敢去做。我也時常聽到老師們說:「我想多做一些教導上的工作,但是我們學校做『靜思語教學』的老師太少了,如果多做一些或晚一點下班,人家就會用異樣的眼光看我!

  因為這樣,所以想要做也不敢做,擔心遭人排斥,這就是缺乏道德勇氣。我們生活在現(xiàn)代,一定要有道德勇氣──自己該做的事,不必怕人家說什么,如果對方不了解,就有機會說給他聽;如果對方聽了還莫名其妙,這就必須再多花些時間向對方說清楚,這不也是度人嗎?而且不只我們自己做到,別人也可以一起來參與。

  多造福才能平安

  關心臺灣就要讓臺灣平安,怎樣才能平安呢?要多造福。慈濟一開始就是在臺灣做慈善的工作,后來臺灣不斷地進步,經濟發(fā)展也很穩(wěn)定,這時我們就應該再更上一層樓,往國際去關懷貧病的眾生。

  尤其做國際援助,并不是把慈濟的錢拿到國際賑災,而是由國際人士取之于當?shù)兀弥诋數(shù)。這些人士有很多是從臺灣移民出去的,他們帶著這一顆愛的種子,在自己的僑居地,以「佛心為己心,師志為己志」,用心地耕耘、撒播慈濟愛的種子,當國際間一有災難發(fā)生時,就趕去那里救災,并將名譽歸于臺灣,幫臺灣在國際上建立很好的形象,讓國際間都知道「臺灣人很好」。

  幾年前,慈濟宗教處的同仁到約旦,他們穿的是「藍天白云」的服裝,走在街上時,忽然有一群年輕人對著他們喊著:「臺灣!臺灣!慈濟!慈濟!阿彌陀佛!」我們的同仁聽了嚇了一跳,因為臺灣慈濟人是初到約旦,怎么會有人喊出:「臺灣!慈濟!阿彌陀佛」呢?后來一問,才知道約旦當?shù)氐拇葷耍洺T谧鼍葷墓ぷ,他們在救濟時都說是「臺灣慈濟」。

  當時負責約旦慈濟工作的是我國駐當?shù)氐耐饨还俜蛉,她是慈濟委員,平日除了將慈濟的精神帶到那里之外,還集中當?shù)氐呐_商勸募善款,只要哪個地方有貧困的人,他們就會馬上去救濟;每次去工作時,都是穿著藍天白云的服裝。

  后來她往生了,接著由她的得力會員,也就是當?shù)氐年?a href="/wenda/jushi/"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居士負責會務。他是胡笙國王的隨身侍衛(wèi)長,也是跆拳道老師,所以有時候要去做救濟工作時,連親王的公主也會穿上藍天白云,同樣地跟著做。無怪乎當臺灣慈濟人剛踏上約旦的國土,就能讓當?shù)厍嗌倌旰俺觥概_灣!慈濟!阿彌陀佛!」

  這就是慈濟在海外耕耘愛的種子的模式,他們努力所做的救濟成果,都是「名歸臺灣」。

  慈濟有錢才能救更多的人

  但是有的人則是反對慈濟做大陸賑災,我們要知道「菩薩所緣,緣苦眾生」,只要眾生有苦難,都應該去救,怎么能一味地排斥大陸而不救呢?所以,只要聽到人家說「慈濟很有錢」,我們就應該告訴對方:「你看到慈濟很有錢,是不是也看到慈濟去救濟很多人?不只是救臺灣,還去救普天下的人!

  再告訴他:「你捐給慈濟一點點錢,慈濟就可以幫助很多苦難的眾生;你捐出善款,不就是為了要救人、要廣結善緣嗎?不就是點滴不漏地要做你所指定的工作嗎?所以要有更多的人,點點滴滴匯聚起來,慈濟才能去救更多的人、做更多的事。

  也有人問:「慈濟為什么要蓋醫(yī)院、蓋學校?」聽到這樣的疑問時,可以回應對方:「人生最苦的是什么?最尊貴的是什么?」當然,最苦的是病痛,最尊貴的就是生命。當初我想在花蓮建醫(yī)院時,正是資源非常缺乏的時候,當時沒有人做,如果我也不做,相信今天花蓮的醫(yī)療,還是和以前一樣的缺乏資源。慈濟醫(yī)院蓋好之后,地方的醫(yī)療也被帶動起來,如此病患就有福了。

  如貴賓般地呵護

  慈濟人常常去救濟貧困的人,最近大林慈濟醫(yī)院有一位越南來的官小弟弟,他在四歲時的一場火災中受到灼傷,以致有八年的時間都必須在地上爬行。后來越南慈濟人發(fā)現(xiàn)這個家庭的苦難,也看見一家三代住在一間十坪大的房子里,實在很困頓,于是先安頓好他們的生活,再親自陪這位孩子和他的母親到大林慈濟醫(yī)院就醫(yī)。他們在醫(yī)院里住了四十九天,本來在地上爬行的官小弟弟,經由治療之后,已經可以「走」著出院了。

  臨行前,院方還為官小弟弟辦歡送會,再由桃園的慈濟人接他們到家里過夜,隔天早上送他們到機場搭機返回越南;而越南慈濟人也以花圈和鮮花到機場接機,好像在接送自己的至親一樣。這就是慈濟人的眾生平等觀,我們覺得對苦難的眾生,更要加倍去關愛他們。

  那天,官小弟弟走下飛機,不久后,又從車上下車,「走」進家門,看了真讓人欣慰。非常感恩大家付出愛心,我才能將點點滴滴的力量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建設。

  愛的活泉源源不絕

  有人問:「臺北這么多醫(yī)院,為什么慈濟還要在臺北蓋醫(yī)院?」在此,我要向校長、老師們說明,因為慈濟還要教育良醫(yī)啊!現(xiàn)在有很多的學生,選擇學醫(yī)的目的已經不是為了救人了;大部分只是覺得當醫(yī)師可以賺很多錢,又能受人敬重等等,是以利益為考量,而不是真正要做救人的人。所以,我覺得應該要趕快給予適切的人文教育,讓學生有正確的觀念與使命。

  因為每個人的一生都有生老病死,醫(yī)療是非常重要的。假如從事醫(yī)療的人迷失了醫(yī)德,不知道做醫(yī)師真正的使命與本分是什么,病人就無法得到妥善的照護。所以在花蓮建院之后,接著就是蓋醫(yī)學院;大家都知道醫(yī)學、科學是日新月異的,我們一定要有國際水準的學術,而國際間的學術資源大概都集中在臺北,所以,如果想要讓學生在醫(yī)學方面的學術很鞏固、健全,北部的醫(yī)療科學及資訊就不能缺乏。

  我的理念是取諸社會,一定要用諸社會。當慈濟在做建設時,人們愛心的活泉就會源源不斷地付出;只要人們樂于付出,我一定要馬上落實在社會的建設。就像九二一震災,其實當時慈濟并不是有錢,但是我有心;我堅信只要帶動,大家就會跟著我去努力,所以這是一種信心。

  建立新校風,流芳萬古

  九二一的希望工程,已陸陸續(xù)續(xù)完成,雖然有的還在工程中,但是看到這些成就,就讓人比較安心,希望還在工程中的,要趕緊加快腳步。

  硬體的建設完成以后,接著最重要的是軟體,軟體就是需要有千秋萬世的經營理念,希望各校校長能用心地建立新的校風。以前有些校長在辦學時會覺得有心無力,原因是有過去的包袱在身上,但如今經過摧毀以后的學校,已重新建設完成,希望每位校長能把自己當成是第一代的校長,好好地建立起良好的校風,就算遇到再大的困難也要突破。

  愿大家用最虔誠的心發(fā)愿,不要輕視自己的力量,每個人都有無限的潛能;現(xiàn)在的社會,需要你、需要我,需要我們大家一起來為教育事業(yè)努力,希望能辦好教育,只要我們能好好地教育孩子們,這將是社會的希望,也是國家棟梁的培育,更是我們的責任。

  祝福你們事事如意!阿彌陀佛!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