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佛陀和他的弟子們
證嚴法師著
緣起
一九八九年,證嚴上人發(fā)表了第一本著作「證嚴法師靜思語第一集,」出版以來,匆匆已經(jīng)第十個年頭,一九九九年了。
一九六六年,證嚴上人開創(chuàng)了慈濟世界,「慈善」、「醫(yī)療」、「教育」、「文化」志業(yè),一路走來,也已經(jīng)第三個年頭,一九九九年了。
無論是過去十年里,還是過去三十三個年,世界的變化很大。
沈浮在變化里,匆匆忙忙的;全球的人類,已經(jīng)共同擠到公元二千年的門檻外了。
大家探頭望進二千年的門里,也望著二千年以后的未來,試圖探尋,公元二千年以后,我們將會去到那里?
隨著「千喜年」步伐急促地靠近,人們不安地探詢,何處以我們到讓我們「心安」的答案?
然而,現(xiàn)代社會一般的價值觀,所能提供給我們的答案,似乎除了造成「忙碌」與「慌亂」以外,也不容易再有其他了。
社會上,如此焦急、忙亂,不安的心情,總是讓上人深覺心痛;
因此,只要上人在花蓮,無論如何疲累,在許許多多天未破曉的清晨,總會聽見上人輕聲透過靜思晨語,試圖喚醒沈醉的夢魂,撫慰不安的心靈。
就像音符一樣精煉,十年來,這些清晨的話語,譜成一本又一本的著作。
每天,全球各地,總有數(shù)不完的訪客,志工與志業(yè)體同仁,懷抱著疑慮與這安,殷殷期盼上人開示。
如此疑慮與不安的心情,也總讓上人內(nèi)心不忍;因此,無論多忙,上人總是耐心而慈悲的教誨,試圖輕柔的以智的話語,撫慰不安的心靈,拔除苦痛的根源。
就像利劍一樣的精確,十年來,這些堅定與柔美的智慧話語,解除了無數(shù)煩惱心靈的苦痛與焦躁;也一字一字,一句一句,化成一本又一本簡單易懂的著作。
十年來,上人的著作,超過了二十冊。
無數(shù)的失望生命,因展讀上人的書而回頭;
無數(shù)的禁錮心靈,因展讀上人的書而開放;
許多的破碎家庭,因展讀上人的書而和樂;
許多的美善因緣,因展讀上人的書而具足。
因此,站在這跨越「千喜年」的關鍵時刻,為了讓不安的社會與煩惱的心靈得以平安自在,靜思文化有責任將上人過去十年出版的著作,逐一校對,稍加增刪;并結集成套,以虔誠的心,全球發(fā)行。
虔誠祝福,全球的讀者們,「心安」。
結集成套,分三階段出版:
一九九九年五月,全球慈濟日,出版平裝套書二十冊;
其中,佛與系列五冊,人生系列十五冊。
一九九九年八月,出版精裝佛典系列套書五冊。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跨入公元二千年的最后一個月,出版靜思語系列七冊:
其中靜思語第一及第二集,平裝精裝同時出版;
此外,五冊中英文對照的口袋型迷你靜思語,也同時平裝出版。
靜思文化,藉著一九九九年〖證嚴上人著作,新版集結發(fā)行〗,能在感恩的心中,享受「心安」的無限寧靜與幸福。
靜思文化謹識
《上篇》佛陀和他的弟子們
目犍連救母
有一次,目犍連尊者在七月間結夏安居打坐時,突然想起生身的母親;因為母親在世間時貪、瞋、癡的行為三項具足,對人、處事都有非常不好的舉止,他非常擔心,不知道母親往生后,到底會落在何處?目犍連急于想知道他的母親生在何處,于是進入定中看到一處很恐怖的地方,原來那里就是地獄。
在地獄中,目犍連尊者看到被行刑的罪人,樣樣刑具都有,每一個都非常的可憐,真的非?喟!再走到餓鬼道的境界中,他看到的餓鬼模樣都是:圓又大的肚子、細又長的脖子、干如柴枝般的手腳,每個都在哀嚎、饑餓難耐,那種境界令人慘不忍睹。當他看得十分不忍時,忽然看到日日夜夜思念的人——他的母親。
他的母親也如同餓鬼道的眾生一樣,愁容滿面、淚水漣漣,饑餓正煎熬著她,目犍連尊者看了內(nèi)心非常痛苦。目犍連問她的母親受了哪些苦報?她的母親說:「我非常饑餓,沒有水、沒有食物可吃:肚子里好像有火在燒,我急需要水,還有糧食!」目犍連尊者在佛陀的弟子中號稱神通第一,他立刻運用神通,變出一缽飯、一壺水,恭恭敬敬地送到母親面前。他的母親十分歡喜,盡管雙手無力,也急急忙忙伸手來接,她忍著顫抖和痛楚,將食物拿到嘴邊,想先喝口水再吃飯;可是,飯與水才一到嘴邊,她的口中就吐出一團大火,瞬息間水干了,飯也變成了焦炭。
目犍連看到了這種境界,非常痛心也覺得萬分無奈,盡管他的神通廣大,但是母親的業(yè)障如此深重,讓他無能為力,因此帶著萬分的失望從定中醒來。
當他出定后,趕緊去請教佛陀,在佛陀面前恭恭敬敬、五體投地禮拜說:「佛陀!我心里很痛苦!到底我的母親曾種下什么業(yè)?要用什么方法才能救她呢?」他淚漣漣地訴說。
佛陀說:「眾生的業(yè)力確實是自作自受啊!你的母親生時造下了貪、瞋、癡的惡業(yè);她貪圖別人的勞力與財力而造業(yè);除了貪業(yè)之外,且有憎恨心,不懂得贊嘆他人、時時毀謗造業(yè)。她心中的瞋火十分旺盛,生前也不懂得尊重三寶、不肯修行,反而毀謗三寶,這樣的癡業(yè)使她無法得救;自己造的業(yè)必須自己承受罪報,業(yè)如須彌山,任何人都對它無可奈何啊!」
目犍連尊者聽了佛陀的開示,心里覺得很無奈,但他仍請求佛陀給他力量,教他如何救度自己的母親。他的一番孝心,令佛陀感動,佛陀說:「要救你的母親,光憑你的神通是不夠的:因為你的母親業(yè)障太重,必須靠許多有修行且已證果的僧眾,將清凈的福業(yè)累積在一起,用心力一起回向來幫助她!
目犍連尊者說:「我要去哪里找這么多有清凈福業(yè)的人呢?」
佛陀說:「這倒不難!從四月結夏安居到七月期間,許多清凈的比丘專心致力于去除煩惱,增長智慧,在這段期間已探討了真理,透徹了妙法,這些僧眾就具有最清凈的福德;如果能請這些人同心合力為你的母親祝福,那么她就可以得救了。」
目犍連尊者聽了,內(nèi)心非常歡喜,他就向每位僧伽、比丘一一頂禮請求。佛陀又告訴他:「你應該為你的母親造福,在七月十五日當天,也就是解夏那一天舉行供僧與大家結善緣;以這分清凈心加上歡喜心,共同為她祝福,這就是一股很大的力量,唯有這股力量才能轉她的業(yè)!
于是目犍連尊者,在七月十五日那天,準備了很豐盛的素齋,并且在每一位比丘面前準備了一盆清水,并親自奉上讓比丘們凈手——因為印度人用手抓飯團吃。他用最虔誠的心來供養(yǎng),這一場供養(yǎng)非常的殊勝莊嚴。之后,大家的心力凝聚在一起,同心為他母親祝福,因為每個人平時勤于修行,福德具足,這股;、歡喜凝聚的加持力量確實非常大。
目犍連尊者在當天晚上初夜時分,于定中看見一位很莊嚴的天人從遠處飄飄然而來,向他頂禮,仔細一看,原來是他的母親。她向目犍連尊者答謝說:「蒙受你的力量和孝心以及眾多尊者的慈悲愿力;更承受佛陀的慈心加持,我已超越餓鬼的境界,現(xiàn)在要生天道了。」目犍連尊者見到此一境界,非常高興,出定后趕快去向佛陀禮謝,也向所有的比丘頂禮。
目犍連尊者孝心殷切,又承受著眾人的慈悲、智慧及清凈福業(yè)的幫助,所以他的母親得救了,目犍連非常的感恩。因此,故事就這樣被流傳下來,從此大家認為要為亡者祈福,必須在「結夏安居」結束的七月來供僧,這也是孝心及感恩心的表現(xiàn)。
鳩摩羅迦葉母子的故事
佛陀的僧團中,有一對母子一同修行,其中有一段很感人的故事——
有一天,僧團里大家都很高興地為鳩摩羅迦葉尊者慶祝,因為他在靜坐中看到一群白蟻,他很用心觀察這群白蟻的生態(tài),結果忽然徹悟了;他發(fā)現(xiàn)每一種生物都有自己生活的形態(tài),也都有尊貴存在的意義。為何佛陀尊重眾生的生命?因為「蠢動含靈皆有佛性」,他深深體會到這種生命奧妙的道理。
他出定后,即向佛陀報告自己對生命的理解,佛陀很歡喜并贊嘆他「教義分析第一」;能將生命融入教義之中,而且又分析得透徹圓融,佛陀很歡喜,大家也都為他祝賀。
這位鳩摩羅迦葉尊者自孩提時期就在僧團中生活,剛才說過有一段很美的故事,主角就是鳩摩羅迦葉尊者的母親,她原是王舍城內(nèi)一位富裕人家的女兒,從小就很聰明,但是一般少女所追求的美飾華服,她卻一點兒也不希求,她的心一直處在平靜具足智慧的狀態(tài)中,并且敏感地體會到眾生的生滅遷異、變幻無常;雖然是小小年紀,心里卻充滿對世間事物的矛盾和煩惱,因此她有一個心愿——想出家探究真理。
她向父母親要求允許她出家,但是父親不答應,她父親說:「妳是獨生女,家業(yè)如此之大,怎么可以出家呢?」不論她再怎么哀求,父母都不允許。這女孩想:在家要孝順父母,不能太忤逆他們,只好等嫁人后,再找機會向丈夫要求出家了。
到了適婚年齡時,父母把她嫁給當?shù)匾晃缓苡忻那嗄,出嫁后過著很幸福的生活。不過,她仍守著勤儉樸素的生活習慣,她的丈夫也對她很好,在這段婚姻生活中她懷孕了,但她卻不知道自己已經(jīng)懷孕。那時正好城里要舉行一個很大的慶典,這是非常重要的節(jié)日,不論是城內(nèi)或城外到處都張燈結彩、喜氣洋洋,大家都裝扮得很漂亮。那天,她的丈夫告訴她:「妳平常都穿素色的衣服,也沒有裝扮,可是今天是個大日子,妳應該要打扮打扮。
她卻說:「有什么好打扮?人的身體都是污穢不堪的;而且九孔還常流出不凈物;生命無法長久,終究有死的一天,死后身體還不是爛了、臭了,裝扮身體等于是在便器上灑香水一樣,有什么用?」她丈夫聽了又愛又氣,一不小心脫口就說:「既然這樣,那妳何不干脆去修行算了!」她喜出望外地說:「啊,很感謝你,這就是我的愿望!如果你能成全我,那真是功德無量!
她的丈夫沒想到她會有這種反應,改口一直勸她,可是已沒辦法改變妻子出家的堅定意志,雖然她的丈夫萬分地不舍,但也只好成全她的愿了。于是派了很多人又帶著很多東西,護送她到一個比丘尼團去出家。
在那里她很快樂,但是當她的肚子一天天的大起來,比丘尼團里有人看了覺得奇怪,問她說:「妳是不是懷孕了?妳看起來像是懷孕了,」她說:「我也不知道!贡惹鹉崛褐杏腥司蛶ヒ娞崞胚_多,因為那個比丘尼團是屬于提婆達多的團體。提婆達多看了之后,非常不高興地說:「我的團體里,怎么可以容納這種懷孕出家的人?這會破壞我的名聲!拐f完,也沒讓她有辯解的余地,就要將她逐出比丘尼團。她知道自己要追求的并不是提婆達多的教法,所以就站起來向他行禮,表示愿意離開。
同行的比丘尼對她有一點同情,而懷孕的女子又央求她說:「我希望能轉到釋迦牟尼佛的比丘尼團中修行,妳能否好心地陪我一程,讓我投靠于佛陀座下的比丘尼團?」那位比丘尼真的就陪她走了四十五由旬的路程,去拜見佛陀。
佛陀得知她來自提婆達多的比丘尼團,也考慮了一下,心想:「如果收留她,外面的人會議論紛紛,說我接收了被提婆達多所摒棄的人;但是眾生平等,也應該讓她有發(fā)愿修行的機會。」佛陀即運用智慧,要將事理分辨清楚,不但要還她清白,也使真相大白。
因此,邀請國王和給孤獨長者,以及當?shù)氐?a href="/remen/hufa.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護法信徒;在黃昏的時候,佛陀就派優(yōu)婆離尊者主辦這件事,因為優(yōu)婆離持戒清凈第一,佛陀就把這個任務交付給優(yōu)婆離。
優(yōu)婆離尊者就在國王、大臣、居士、長者群中,請長老比丘尼陪著她,然后又請一位當?shù)睾苡忻膵D女出來,告訴她:「請妳們將這位修行女帶到布幔里,問她什么時候結婚?什么時候出家?要驗明懷孕的時間,如果是在夫婦的生活期間懷孕,那就是清白的;如果是出家后才懷孕那就是不清凈,妳要好好問清楚!咕瓦@樣,由那位貴婦人直接和她交談,甚至還看看她身孕的大小。了解真相后,貴婦人向大家宣布她是在婚姻生活期間懷孕,她是清白的;至此真相大白,佛陀就允許她在比丘尼團中生活,住在另外一間房子待產(chǎn)。
足月之后,她生下一個男嬰,很可愛。有一天,國王從尼眾精舍路旁走過,聽到有嬰兒的哭聲,國王奇怪地問:「為什么在修行的僧尼團里有嬰兒的哭聲?」
隨從的人報告說:「國王,您應該沒忘記幾個月前佛陀召集的事,那位比丘尼已經(jīng)生產(chǎn)了!箛趼犃艘埠芨吲d,心想:一個出家人,怎能帶孩子在僧尼團里?于是領養(yǎng)那小孩,帶去宮里付托給另外的王親撫養(yǎng),取名為鳩摩羅,也給他一個王子的名位,后來大家都稱他為——鳩摩羅王子迦葉,到了孩子七歲時,國王又將他送回僧團,讓他出家當小沙彌。
這個小孩很聰明,辯才無礙,非常伶俐。他在僧團中被養(yǎng)大成人,因此他的戒行和修持都很好,是一位很用功的修行者,他看到萬物的生態(tài)即用心體會、入定,因而開悟。在佛陀的僧團中,這對母子的故事很完整,而鳩摩羅王子迦葉的母親在比丘尼團中也成為一位大德尼。
由此可見,佛陀的智慧和慈悲可以包容一切眾生,可以分析事理,讓大眾證明她是清白的,讓她出家而無任何污點,這就是佛陀的大悲和大智;反觀提婆達多就沒有這分智慧;所以大愛、小愛、智慧、愚癡,我們必定要認清楚。
舍利弗露宿記
學佛最基本的是要學習互相尊重、彼此和睦,這也是佛陀教育弟子們的重要課題——長幼有序。
佛陀在世時,常在恒河的兩岸教化眾生,有一回來到王舍城,舍衛(wèi)國的給孤獨長者就到王舍城邀請佛陀,請示佛陀是否在王舍城宣講完后能轉到舍衛(wèi)城弘法?佛陀很歡喜地接受了。
當時從王舍城到舍衛(wèi)城,唯一的一條路,就是從王舍城往北直走,然后由恒河渡船過去,再繼續(xù)往北走:經(jīng)過須彌山(即現(xiàn)在的喜馬拉雅山),還要走過蜿蜒險要的山腰,接著再往西走好幾天才能到達。他們走到接近舍衛(wèi)城的途中,已近黃昏,弟子群中就有人說:「佛陀,大家都已經(jīng)很累了,今天絕對無法到達舍衛(wèi)城,是否在附近的精舍休息一夜?」佛陀慈悲地答應了,就在附近的精舍安頓。
印度的氣候白天炎熱,晚上寒冷,佛陀睡到半夜時感覺有點冷即起身端坐。那時佛陀突然打了一個噴嚏,而且聽到外面也有人在打噴嚏,往外一看,原來樹下有一個人。佛陀就問:「樹下是什么人?」
外面的人回答:「佛陀!是我,舍利弗。」
佛陀說:「來!你為什么在樹下?」
舍利弗說:「佛陀,昨晚到達精舍后,大家都急著找休息的位置,后來沒位置了,我只好住在樹下!
佛陀聽了,隔天早上就聚集弟子們說:「大家一定要互相尊重,為什么你們要爭先恐后呢?你們可知道,在你們當中誰可以坐首位?誰可以喝第一杯水?誰可以受第一個施主供養(yǎng)的食物?」
那些比丘們因為太年輕了,大家的回答都不一樣,有人說:「有王族身分的剎帝利族才可以坐第一位;因為他們的地位高,可以喝第一杯水、接受第一個供養(yǎng)!褂腥苏f:「不對,應該是婆羅門宗教家,因為宗教家地位崇高,出家后更應該尊重他、禮讓他!褂腥苏f:「不對,應該是修行得到神通的人才可以坐第一位、喝第一杯水,受第一個供養(yǎng)。」
佛陀說:「諸位比丘大家注意聽,在這里修行的人大家都是平等的,沒有階級的分別,不是其它宗教所能超越的,也不是得神通的人就可以坐第一位。在我的教團里,你們接受的是平等的教化,既然是平等的教化就要有彼此互相敬重、禮讓之心,這個團體才會美。初出家的要知道尊重早出家的前賢,比你們年長的都要敬重;他們能夠老實修行,戒行就比你們好,他們先出家,早吸收佛法,內(nèi)修外行德行平齊就稱作長老,你們年輕人要懂得敬重長老、尊重秩序?傊,能夠修德修心,又能弘揚佛法的人就可以坐第一位,喝第一杯水,受第一個供養(yǎng)!
佛陀講完這些話后,那些年輕的比丘們已知道佛陀教化的主題了。昨晚因為大家都走得很累,每一個人都想找個好位置安歇,沒考慮要禮讓、尊重長老,讓舍利弗在樹下過了一夜,備受霜風露水,大家都很慚愧地向舍利弗道歉;此后他們便知道要彼此尊重,尤其是要依法禮讓長老,因此僧團一片和氣。
佛陀的教育就是在境界中隨境「觀機說法」,讓弟子們?nèi)合蛏,知道什么人才可稱為「長老」,應該如何尊敬他人,大家應如何互相體貼;像舍利弗露宿這件事,當時彼此若相讓一點,即可空出一個位置,不是皆大歡喜嗎?我們學佛一定要學會「去貪」,不要貪那么一點點,如果人人都能自我收斂一些,生活自然可以過得更和樂!
日常生活中,即使是很小的地方也不要輕視,若疏忽了,那么我們的心就會不安定;總之,學佛要從小處著手,對于肯用心的人而言,佛法確實就在生活當中!
「不殘食戒」的風波
有一次,某位施主送了一些很好的食物到僧團,那時有些年輕的比丘出門托缽去了,而幾位長老比丘已托缽回來。施主就把食物平分供養(yǎng)僧眾,長老尊者當然都有一份,不在精舍的年輕比丘也各留一份。但是,佛陀有規(guī)定「不殘食戒」也就是當天的食物一定要當天吃完,過了中午就不能吃了。
其中和舍利弗同住一間的一位年輕比丘還沒回來,可是時間已快要過午了,有人向舍利弗建議說:「長老,眼看時間就要過午了,您為年輕比丘留的這一份,留著也是浪費掉,不如您把它用了。」舍利弗想想也是有道理!因為過了正午,這食物就不能吃了,丟掉又很可惜,于是舍利弗就把那一份必須咀嚼的食物也吃了。
正當他吃完時,那位年輕的比丘回來了,舍利弗就告訴他:「哎呀!你回來晚了,某某長者送來美食,本來也幫你留了一份,可是你太晚回來了,所以我就吃了!鼓贻p的比丘聽了心里很不歡喜就回他一句:「好吃的東西,大家當然都想吃。」
舍利弗聽了心里很不舒服,他覺得只因為吃了他那份就被說得這么難聽,好像說他很饞嘴一樣;舍利弗就回應他:「從今以后,我再也不要吃需要咀嚼的食物!」
從那時候起,不管是早上或中午,他真的都不再吃須經(jīng)過咀嚼的食物。時間久了,大家都很為他的身體擔心,心想:長老為了這件事而拒絕食物,要如何是好呢?大家就議論紛紛。佛陀看到三三兩兩的比丘在那兒交頭接耳,即問道:「你們在討論些什么呢?」其中一位弟子就如實向佛陀報告。
佛陀說:「這是舍利弗的余習未盡啊,在久遠劫前,有一個人不小心踩到一條蛇的尾巴,蛇回過頭咬了他一口!沒多久,那個人的腳就腫起來了。家人很著急,趕緊請醫(yī)生來,醫(yī)生看了之后說:「這是被毒蛇咬傷的,治療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把那條蛇抓回來,讓牠把毒液吸回去,他就不會有生命危險:另外則須以藥物治療,不過時間上可能要比較長。這兩種方法讓你們選吧!」
家屬覺得讓蛇再把毒液吸回去,這方法最快了,于是就把那條蛇抓了回來,醫(yī)生想盡辦法要使蛇舔回毒液,但是那條蛇不肯就是不肯。大家又想了一個辦法:生起一堆火要逼牠就范。但是,蛇寧可爬入火坑也不愿意把毒舔回去。醫(yī)生看到這種情形,趕緊把蛇撥開,不得已才用藥物為傷者治療。
佛陀說完這個故事,又向比丘們說:「你們知道嗎?當時那條蛇就是現(xiàn)在的舍利弗,那位醫(yī)生就是我。當時那條蛇寧死也不肯吞下一口悶氣,現(xiàn)在的舍利弗和當時毒蛇的習性不是一樣嗎?年輕比丘輕輕的一句:『好吃的東西,每一個人都想吃!』他聽了就不愿再吞食必須咀嚼的食物,這種習氣不是很像嗎?」
舍利弗經(jīng)過累世的修行,他的智慧那么高,平常說的話哪一句沒有道理?平常哪一種是非看不開呢?但也仍有余習存在。凡人也是這樣,人我是非在別人身上時,我們都看得很清楚,但是,若發(fā)生在我們自己身上時,卻往往解不開,這是凡夫之所以為凡夫的習氣,這些無明習氣若能去除,那么距離成佛的目標就不遠了。
由此可知,我們要常常警惕自己——當是非發(fā)生在別人身上時,我們可以排解,可是要記得反問自己,若發(fā)生在自己身上呢?我們是否能夠突破?修行就是要修到既能排解他人的煩惱,也能掃除自己的煩惱,這才是真學佛者,也才是真正超凡的人!
所以,我常說離開人群沒有什么法可修,在人群中才會有很多煩惱讓我們磨練;學佛,就是要看得開、放得下,修行就是要去除煩惱、凈化自己的心思,煩惱習氣盡除才是真正的「證果」,真正開智慧的人。
阿難結集經(jīng)典的因緣
我們現(xiàn)在能認識佛法,讓佛陀的教理句句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這是阿難所成就的!
佛陀入滅后,經(jīng)典必定要流傳在人間,但是當時沒有錄音機,也沒有發(fā)達的文具;佛陀應境說法、觀機逗教,可是話一說過就沒了,要怎樣把佛法的精華點滴留下來呢?大家討論的結果認為應該結集經(jīng)典。所以很多人公推阿難負責結集佛陀的經(jīng)典,阿難也覺得義不容辭,于是就承擔下來。
但是,當時阿難尚未證得羅漢果,迦葉尊者在五百位已證果的羅漢面前,把阿難叫起來,故意激勵他,說他的心還沒有清凈、煩惱還沒有去除,所以沒資格參加。盡管阿難低聲下氣地懇求,還是有人起來指責——阿難做佛陀的侍者時,對佛陀有欠尊重。因為有一回阿難幫佛陀折袈裟時,腳踩了佛陀的袈裟。阿難趕緊解釋說:「是有這回事,那是因為我折袈裟時,忽然吹來一陣風,將袈裟吹到腳底下,我不小心踩到,不是故意的啊!」
又有另外一位出來指責阿難做侍者沒有盡心——有一次,佛陀身體違和,要阿難給他一杯水,阿難卻不肯為佛陀盛一杯水。阿難回答:「是有這件事,記得那時佛陀發(fā)燒,他真的需要一杯水,我從佛陀那兒接過缽來,趕緊跑到河邊,我正要舀水上來時,忽然對岸來了一群牛,很快地沖過來,把原本清凈的水弄得一團混濁,我不能將混濁骯臟的水拿來給佛陀喝!這也是不得已的事!
又有人起來指責說:「阿難!佛陀會提早入滅,也是你的過失啊,有一個時期,佛陀曾對你說:『佛可以住世五百年,也可以縮為八十年!鼓菚r候,你為什么不趕快起來請佛陀住世呢?為什么你三緘其口呢?佛陀說了三次,若有人請求,他可以住世五百年,你還是不肯開口請佛陀住世!」
阿難回答說:「佛陀曾說世間的眾生剛強難調,若是需要他延長五百年,他可以住世五百年;但是那時候,我的心好像被魔遮蔽了,盡管我一直想開口,懇請佛陀再住世五百年,但是不知為何就是沒辦法開口講出來,我也很懊惱啊,」那時,佛陀說了三次,無人回應,因此他決定八十歲就要入滅。阿難說這些話時,內(nèi)心仍然很難過,甚至痛哭流淚;他覺得很后悔,懇切地向大眾懺悔。
迦葉尊者裁判說:「阿難!由此可見你的煩惱心還沒有斷除,感情這么重,既然俗氣未除、煩惱未盡,你還是出去好好調理你的心態(tài),煩惱斷盡以后再來!咕瓦@樣把阿難趕出去。
阿難離開了結集的場所回到自己的凈堂,心里實在很后悔。不過他沒有埋怨別人,只后悔佛陀在世時,自己為什么不知好好用功,為什么沒有好好訓練自己的心態(tài),沒有把污點、雜念完全去除。于是他不斷地加緊用功,經(jīng)過七天,他實在很疲勞,想要休息一下。那時,突然覺得整個身體很輕安,所有的煩惱頓時都空了,他滿身的清凈光明,那分輕安快樂,是無法描述的。
他很高興,趕緊回到結集的道場內(nèi)。他去敲門,可是沒有人要替他開門,只叫他運用智慧進入。阿難運用了神通,終于進入結經(jīng)場;他的心非常平靜,從內(nèi)心生起感恩恭敬和尊重,向在場的五百位羅漢和迦葉尊者恭敬頂禮,并描述他現(xiàn)在輕安清凈的心境。那時,大家都為他歡喜,并請他趕緊將跟隨在佛陀身邊的所見所聞,再次宣誦出來。
阿難尊者走到中間的位置,正抬頭挺胸開始要說法時,全場卻有一番騷動,因為阿難站到講臺時滿面風光,那分莊嚴的法相,讓人以為是佛陀復活了;因為阿難本來就是佛陀的堂弟,他跟佛陀很相像,佛陀有三十二相,阿難已經(jīng)有三十相。他站在講堂時,那分心靈輕安所發(fā)出來的滿面風光,給人的感覺真的像佛陀又站在大家的面前,所以有很多人懷疑,是不是釋迦佛復活了?
有人說:「不可能,這不是佛陀復活,一定是他方的佛來了!也許是我們大家的虔誠,使他方的佛降臨了。」
有的人說:「不可能,在娑婆世界除了釋迦牟尼佛,哪還有他方的佛來呢?剛才明明是阿難從我們的面前走過,在我們面前的人明明是阿難,會不會是阿難已成佛了?」
阿難看到有的人懷疑——釋迦佛復活,有的人懷疑是他方的佛到來,或者懷疑阿難已成佛了,他為了把這些疑問平息下來,所以就以「如是我聞」作為開頭,要讓大家知道——我還是本來的我——阿難。我某時、某處聽到佛在為哪些人說法,現(xiàn)在從記憶中再次來敘述佛陀說的話。所以,他這句「如是我聞」有平息眾疑的用意。
而「如是我聞」確實也足以平息爭論。若說是阿難說的法,有些人可能會覺得——阿難跟我們一樣。“㈦y說的話憑什么我們要相信呢?為了要讓大家不要為了結集經(jīng)典而互相爭論,所以他用「如是我聞」;這代表「佛說的法,而我聽到了,現(xiàn)在照樣說出來!谷绱舜蠹揖蜎]什么好爭論了。
今天我們有經(jīng)典可以閱讀、聽聞,是因為阿難他能耐怨、耐煩、耐磨,有這三種力量才能忍辱,才有辦法再回到結集經(jīng)典的道場,為我們「如是我聞」宣說經(jīng)法。阿難在僧團里都得經(jīng)過這三種考驗,何況咱們凡夫在現(xiàn)在的團體中?因此大家要時時用心,效法阿難尊者耐怨、耐煩、耐磨的心性,才能成就我們的志業(yè)。
佛陀對難陀的教育
佛陀出去托缽,路過皂宮的樓阇,看到難陀和愛妃正在享受人間的愛欲之樂,難陀看到佛陀從遠處漸漸走近,佛陀的莊嚴使他生起一股敬重之心;因此,難陀不由自主地從樓阇下來,走到佛陀面前合掌向佛陀頂禮。佛陀很自然地把缽交給他,難陀接過之后,佛陀又說:「跟我走!」難陀就捧著缽,跟著走到佛陀落腳休息的地方。
佛陀告訴難陀:「你不該沉迷在淫愛之樂,因為這是很危險的,你應該出家,出家才是解脫之道!闺y陀受到僧團那分靜謐的氣氛所影響,于是真的出家了。
但是,難陀出家后,內(nèi)心不能平靜,每天都想回去,因為欲念未斷,心無法沉定下來,僧團中的「六群比丘」又常常使難陀掉舉昏沉,犯下許多規(guī)矩。
有一天,難陀又和六群比丘聚在一起,佛陀看到后,就叫難陀跟他走。佛陀帶他來到市集,那里有賣魚賣肉的攤子,地上有包過魚肉的葉子,還有魚血、魚鱗和其它臟物。
佛陀叫難陀把那些葉子拿近聞聞看,難陀回答說:「佛陀,那些葉子不必拿近就已經(jīng)很臭了,」
佛陀叫他把葉子卷好,扔到旁邊,他也照做了。佛陀又要他聞聞自己的手,難陀說:「我的手很臟、很臭,」佛陀又叫他去擦手,他用草不斷地擦,也無法去掉腥味。
佛陀告訴難陀:「你以前享受皇宮的富貴榮華;結婚后沉溺于淫愛之樂;出家后又和不守規(guī)矩的六群比丘在一起。你的人格已像那骯臟的腥物一樣,雖然已沒有拿在手上,但你的手還是臟的,即使用草去擦,臭味仍然去不掉!
難陀聽了非常慚愧,起了懺悔之心,佛陀運用這生活化的教育使難陀徹底知錯。佛陀叫他去洗手,又告訴他:「從現(xiàn)在開始,這雙手不要再去摸臟的東西,要像現(xiàn)在一樣,懺悔則清凈!
他們又前行一段路,經(jīng)過賣香的店鋪,佛陀告訴難陀:「去要一個盛過香的盒子!」難陀依言而行,把盒子拿到佛陀面前。
佛陀問:「感覺如何?」
難陀說:「好香!由此可知店里有許多香材價值連城,雖然這是空盒子,卻仍然很香!
佛陀應機地說:「這就像人格的熏陶,香盒雖然是空的,但從香店取出的就很香;修行人也是一樣,雖然還沒有什么修為,尚未徹底了解真理、體悟本性,但在僧團中,若經(jīng)常和清凈的大比丘相處在一起,也能很快得道,像舍利弗、目犍連、大迦葉;若多親近他們,也會使你漸有德風!
這是佛陀對弟子們的生活教育,他知道弟子容易沉迷、心不穩(wěn)定,于是用智慧配合實際的生活,對弟子循循善誘,讓他了解熏習的重要。學佛就是在修心,如何調伏心念?一半要靠同修者的力量,所以「善知識」非常重要。
梵德比丘的故事
世間人有的具有「一聞千悟」的智慧,有的人則很愚癡,連一句偈也不會背。但是,愚癡和智慧沒有絕對的分別,只要肯用心,智慧就能顯現(xiàn)。佛陀在世時有一則公案,當時有二干多人在佛的僧團中修行,其中有一位是梵德比丘,他出家后經(jīng)過一段很長的時間,跟著大眾生活起居修行,平日都很守規(guī)矩,但只有一項缺憾,就是記憶力很差。大家聽完經(jīng)后都能理解,而他在聽時似乎能了解,可是聽完后卻全忘光了。
佛陀就教他背誦,但是他聽了就會忘記,怎么會背呢?佛陀就派五百位羅漢輪流教他。但是,經(jīng)過三年后還是一偈不通,大家都認定他是極愚癡的人,所以法一聽過就忘了。佛陀覺得人的智慧是平等的,差別在教學方式要領不同;教的人要用心,學的人要有耐心才能突破困難。佛陀很慈悲地告訴他:「你要耐心、用心地學,現(xiàn)在只要記得一偈就好。一佛陀叫梵德比丘眼睛注視著他,將心攝受在一起。佛陀循循善誘加以教導,要他記。骸甘乜跀z意,身莫犯非,如是行者,得道是矣!
佛陀的意思是要他——口業(yè)要守好,意業(yè)要攝住,身體不要犯規(guī)矩。如果能夠這樣,修行者自然能得道。梵德比丘看到佛陀慈祥的面容,聽到佛陀的宏大慈音和諄諄的教誨,更深深體會佛陀的苦心。他知道不能孤負佛陀教誨的大恩,所以就很有耐心、不斷地背誦和記憶,終于記住了這首偈文,而且可以瑯瑯上口,背得很順。佛陀很歡喜,又叫他到面前背給大家聽,大家都覺得很奇怪,為什么他會背了呢?
佛陀又說:「你的年齡已不小了,只背一偈不算什么,最重要是必須了解這首偈的內(nèi)容,要認真聽——身三、口四、意三,這三樣是凡夫心生滅的源頭,我們的心要顧好,否則這十種不善的業(yè)報會使人墮入地獄、餓鬼、畜生道;而行十善業(yè)則會上天堂,所以要好好觀照自己的內(nèi)心,體會心念是如何興起、如何消滅,其生滅方法是如何?確實要好好觀照、把握每一分鐘內(nèi)心的事相生滅,才不會造身的三惡業(yè)、口的四惡業(yè)和內(nèi)心的貪瞋癡等惡業(yè)!
梵德比丘聽了解說之后,才恍然大悟,深深體會內(nèi)心生滅的道理:宇宙「生住異滅」的四項法門,他也體會到了,所以世間一切的道理都能豁然通達。
當時有一群比丘尼離開僧團到別處居住,佛陀就讓五百羅漢輪流去向他們講學。有一天,佛陀派梵德比丘去講課,那些比丘尼看到梵德來了,不禁相視而笑,大家都知道他一首偈都記不住,為什么佛陀要派他來講課?大家都抱著作弄他的心,心想:一定要讓他難堪!于是表面上他們依禮請他進來,也請他上座,可是大家都用輕視的態(tài)度、傲慢地坐在他面前。
梵德尊者不在意別人給他的臉色,他還是很自在地坐下來。他開口就說:「我愚鈍有加所學很少,能背誦的偈很淺,如果有說錯的地方,請大家多包涵!谷缓缶烷_始將佛陀傳給他的——身三、口四、意三的道理和守口攝意的方法很順口地一一解說。
當時想反駁他的比丘尼聽了,想說也開不了口,那堂課上得很成功,結束時所有的比丘尼都法喜充滿、皆大歡喜,因此都非常恭敬地禮拜、再送他回去。由這個故事我們就知道,一個愚鈍的人,只要教他的人用真誠的心去教導,對方自然會感恩而真正用心來接受,接著就有耐心去琢磨;也就是不論學或教,雙方都必須有耐心和用心。
佛陀對梵德比丘的教法,就是循序讓他知道人生無常、心念生滅不定,不只是大自然的生滅不定,人的內(nèi)心也是如此:如果能體會瞭解分秒剎那無不是生滅的道理,自然會愛惜時間,更加精進,進而追求「常、樂、我、凈」的境界。這就是佛陀的智慧,也是人生和大自然的真理。
善說法的毗阇提比丘
佛陀對于能夠時時說好話的弟子經(jīng)常加以贊嘆,假若有人犯兩舌惡口,佛陀也會加以嚴厲鞭策。在僧團中,有的人可以將佛陀的教育不斷地向外弘揚:也有人非常的沉默,什么話也不說、不聽;有的看起來非常沉靜,但卻能出口成章;但偶而也難免有一些評頭論足的雜音?偠灾,在僧團中,各種形態(tài)的口業(yè)也很多。
有一天,佛陀看到一群僧眾圍繞著一位比丘,大家都非常認真地聽他說話,看得出那是心靈凈化的交流。佛陀看在眼里、歡喜在心底,此后幾天都是同樣的情景,佛陀感到非常安慰。有一天,佛陀就問一位年輕的比丘:「你們常圍繞在毗阇提比丘的周圍,聽他說什么呢?」
有位年輕的比丘面帶歡喜的笑容說:「佛陀!毗阇提比丘平常很沉默,大家原以為他是一位不善言詞的人,沒想到他一開口說法,卻能句句深入人心!」
佛陀問:「你們對他的印象如何?」
他說:「我們對他非常恭敬,他是一位不貪利養(yǎng)、不愛名利的修行者。平時他沉靜平實、平易近人;但是,一開口說法卻能滔滔不絕,佛陀的妙法好像從他的口中再度涌出一般,這是我們恭敬尊重他的原因!
佛陀就說:「你去找毗阇提比丘來。」
于是,年輕的比丘就去找毗阇提比丘,告訴他:「佛陀很關心你,正在找你!
毗阇提比丘趕快來到佛陀面前禮拜,佛陀說:「毗阇提,我以前看你在聽法時全無反應,原來你都很認真地將法聽進去。聽說你常在年輕的比丘群中,將自己的心得拿去教化他們,有這回事嗎?」
毗阇提比丘說:「佛陀,您所說的法,我確實都很認真聽,然后又在內(nèi)心經(jīng)過思考,把精髓妙法時時謹記在心。如果有人迷失或無法理解您所說的話,我就為他作一番說明,所以大家最近常圍繞在我身邊……!
佛陀說:「很好!很好!你能夠將清凈的妙法再源源宣流,達到凈化的教育,這應該要持續(xù);因為好話、妙法要多說。除此之外,其他的言語就不必多談,要遠離世俗之言,遠離是非之事啊!」佛陀對毗阇提比丘的優(yōu)點加以肯定,然后又對他細心叮嚀,這即是佛陀的智慧和愛心。
許多人易犯的是利口辯辭或者話說得很好聽卻不實在:有的還會批評人,甚至作人身攻擊,這都是口業(yè)!因為會說話的人不一定都說好話,所以佛陀叮嚀毗阇提比丘要多說好話,平常就應沉靜不可多言,尤其要遠離世俗事,世俗話也不要說,不批評人我。疋非。佛陀對毗阇提比丘的教育,我們也要如同親受一樣,雖然我們離佛已二千多年,但是只要用心,佛法的妙用時時都可以發(fā)揮在生活中!
息思比丘的故事
人生不能離開日常生活,而日常生活不能離開與人相處,人與人相處,最令人歡喜的就是人人和睦,對人和睦才能過著歡喜的日子:反之,將會是滿腹的怨氣。而學佛,就是要先學習如何與人和睦相處。
什么樣的人能夠與人和睦相處?就是具有寬闊的胸襟、充足的愛心和懂得善解、包容的人:而心胸窄小、我慢的人,往往無法與人和睦相處。
在佛陀的弟子中,有一位是凈飯王妹妹的兒子,叫做息思。他出家后,還帶著王宮里的習氣——優(yōu)越感和我慢心。在僧團中,原本大家都很尊敬這群王子,而其它的王子們遇到人也都很高興地與人打招呼,唯有息思,每次別人與他打招呼,他都是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因為他看不起別人。有人跟他說話,他總是動不動就面紅耳赤、無法和顏悅色地對待人,他自以為高高在上,別人都算不了什么,所以一向都以這種態(tài)度對待別人。
佛陀好幾次遠遠地看到他盛氣凌人、不可一世的態(tài)度。有一天,佛陀就問一位年輕的比丘:「你們大家相處得是不是很和睦呢?」
年輕的比丘回答:「還好!
佛陀再細心地問:「在僧團里面,有沒有人比較特別,不能合群?」
那位比丘說:「有。∠⑺急惹鹞衣膹,在僧團里面很不快樂,因為沒有人敢去招惹他,他很孤單。」
佛陀說:「你去叫他來吧!」
息思比丘聽到佛陀找他倒也不敢怠慢,很快地來到佛陀面前,也很恭敬地頂禮。佛陀慈祥地問他:「你在僧團里的生活快樂嗎?」
息思無法回答,自己是否快樂呢?他自己也說不上來。
佛陀又說:「你是不是不快樂?」
他低下了頭,佛陀就說:「你回頭看看僧團的那群比丘?」
他向外看到一群群的比丘都那么和顏悅色,相處得很和睦融洽。他回過來,低頭懺悔說:「佛陀!我知道錯了,這一切都是因為我自己的貢高、瞋怒之心所引起的,所以無法與人群相處,才會過著不快樂的日子!
佛陀問:「為什么無法與人合群呢?你自己仔細再想想!
他自己靜靜地想了以后,向佛陀說:「佛陀啊!對別人我總是抱著輕視和我慢之心,而且每次看到別人歡喜地在一起,我就會生悶氣,怒氣不由自主地從心中生起,因此無法體會那分對人和睦的快樂?傊赡苁俏野谅、瞋怒之心太重了吧!」
佛陀說:「既然你的身分在俗家和我有這分親緣,那就更應以身作則,謙讓和氣,你身為王子還愿意出家實在很難得,應該好好把握時間用功;因為人身難得、世事無常,所以才會想來出家。既然出家了,更要時時抱著體念無常的心態(tài);既然知道人生名利富貴都不是實在的,那還有什么好貢高傲慢的呢?你應該好好克服自我這種無明習氣,要不然一失人身、萬劫難再!」
佛陀語重心長地說了這番話后,他深深地從內(nèi)心懺悔。于是在佛陀面前說:「我一定會改過,從此刻開始我要痛改前非,過去的都是錯的,從現(xiàn)在起我要用心學習,用智慧和慈悲來面對人群!
當時,在僧團中的修行人,有很多人難免都有偏差的心態(tài),佛陀必須不厭其煩地一一開導;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可能看到形形色色不一樣的人生。一個常愛發(fā)脾氣、看到人事物都無法起歡喜心的人多么可憐,即使再能干,但是若心量狹窄與人不和,別人雖然口服心卻不服,惹得大家心中都有怨氣,試想這樣會和睦、快樂嗎?這就是人格上的大缺點。
我們學佛必須用平常心來學,不可貢高傲慢,瞋怒的習氣也不要那么重;若有這種毛病,最后吃虧的還是自己。因為,我們會讓自己孤立起來,這是多么不愉快的事。修學佛法若想立群處眾,必須讓人人歡喜,被人人所接受,如此才能度人。
所以,學佛法行菩薩道,必定要將貢高、我慢、瞋怒的習氣去除掉,而最重要的,還是要多用心!
那芬比丘的故事
佛陀教育弟子就是教大家把「心」的觀念調正,教弟子們在人群之中要懂得彼此感恩。從前有一個小國叫那螺,那個國家的人民都以采珍珠或者采檀香貿(mào)易為業(yè)。雖然只是個小國,但富有的人很多;不過也有不少貧困的人。
那時有兩位兄弟,父母剛剛往生不久,大哥認為兄弟應該分家,各自去奮斗才不會互相拖累。大嫂就問:「那么要怎么分家呢?」
大哥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該怎么分才算公平,那位大嫂就說:「以財產(chǎn)和奴仆來劃分:一個得到全部的財產(chǎn),一個分得一位奴仆,就這么決定了!勾蟾绠斎皇堑玫搅怂械呢敭a(chǎn),而弟弟也只好接受一位奴仆的分配。
這位奴仆名叫那芬,他既年輕又聰明,在很小的時候就被賣到這個家庭。他很能知足,知道自己因家貧而被賣為奴隸,但老主人對他照顧愛護有加,所以他很感恩,F(xiàn)在他又被當成財產(chǎn)分給小主人,他覺得自己一無所有,只是一個人,不只沒有什么貴重的東西可以給小主人,而且還要吃飯增加開銷,所以他知道要趕快多努力來為小主人效力。
小主人帶著家眷和那芬,兩手空空的出門了。他心里很煩惱,因為一無所有,人海茫茫,出去了要住哪里呢?一家大小要如何生活呢?那芬就安慰小主人:「您不用煩惱,有朝一日我要讓您的家財勝過您的大哥!
小主人說:「哪有可能呢?我什么都沒有,你要用什么去賺錢?現(xiàn)在我們連生活都出問題了,怎么有可能以后家產(chǎn)會比我大哥多呢?」
正發(fā)愁時,小主人的太大忽然發(fā)現(xiàn)自己手上還有一些一玉環(huán)金飾,她就把手上的珠寶拿下來,對那芬說:「我們現(xiàn)在只剩這些東西比較值錢,就讓你拿去打點一切吧,」
那芬拿著金飾、玉環(huán)立即去想辦法運作,他到市區(qū)去,看看有什么可以買的,然后再設法賣出去。這少許的本錢到底能做什么呢?他看來看去沒什么好買的,于是就往城外走去。
走出城外時,他看到有一個人擔著一捆木柴要賣,他發(fā)現(xiàn)那一捆木柴之中有一根很有價值的檀香。檀香可以治百病,而賣的人卻不知道。那芬就以便宜的價錢買了那捆木柴,因為他識貨,所以他非常歡喜地把柴扛回去了。
沒多久,當?shù)卮謇镉幸晃桓晃滩〉煤車乐兀m然他很有錢,卻苦于找不到好的檀香來和藥。那芬知道了就把檀香送過去。那位富有的的長者因為有了檀香和藥,因此把病治好了。他很歡喜就把一大半的家財送給那芬。
那芬得到財產(chǎn)后,他就運用自己貿(mào)易的天分,幾年的辛苦經(jīng)營之后,果然讓小主人的財產(chǎn)比他的大哥還要多。生活穩(wěn)定、家財富足之際,他的小主人就和夫人商議:「我們要如何回報那芬呢?」
夫人說:「人生最有價值的就是自由,我們就讓他回復自由之身,這可能是他最高興的事!剐≈魅艘灿X得很有道理。
有一天,小主人就把那芬叫來,說:「你給我的已經(jīng)太多了,我不知要如何回報你,我想讓你回復自由之身,甚至也撥出一部分的財產(chǎn)給你!鼓欠衣犃饲Х秩f分的感恩,感激小主人能讓他除去終身為奴的身分,讓他得到自由。
他對小主人說:「您不用給我財產(chǎn),只要有自由之身我就很滿足了,我要趕快去修行。因為我知道今生成為貧賤之人,很可能是我過去生欠修行:現(xiàn)在能得到自由,我想去佛陀的僧團、求佛陀收我為弟子:因此,一切的家產(chǎn)我都不需要!
小主人也很歡喜地送他出門。那芬得到自由之身,立即前往佛陀的僧團,求佛陀引度他出家。佛陀當然很歡喜,立刻讓他現(xiàn)比丘相。從那時起,那芬比丘非常殷勤求道。幾年之后,那芬比丘修行有成,佛陀說的佛法,他一點都不遺漏地加以吸收,而且已能瑯瑯上口。
他嚴持戒律、又論道第一,當時他就想:「我應該回報以前的主人,因為他給我自由之身,我才能享受到佛法的妙境!顾芨卸鳎韵蚍鹜诱埣,暫時離開僧團,前往主人的住處。
主人看到那芬已現(xiàn)出家相,而且變得那么莊嚴,相見之時,彼此都很歡喜,主人就準備了很豐盛的宴席來供養(yǎng)那芬比丘。用餐之后,那芬比丘就把自己所得到的佛法妙樂和主人一起分享。主人聞法后非常歡喜,他說:「聽你講這么多難得的妙法,我恨不得能身歷其境;也能親聞佛陀的教誨!
那芬比丘說:「佛陀很慈悲,您準備一下,我回去可以代您向佛陀請求,請佛陀來應供、說法,如此也能利益這個國家的人民!」
主人覺得很有道理,他說:「對啊,不應只有我得到佛法的妙樂,我應該向國王報告,請國王向全國的人民宣告:佛陀會來我們的國家,讓大家都有機會得到法益!
那芬比丘一回去即代為向佛陀請求,佛陀慈悲答應了。那芬比丘以前的主人也去向國王報告,請國王來參與盛會;國王以前也聽過佛陀的盛名,因此很歡喜地來參加供養(yǎng)的盛會。當國王見到佛陀時,即從內(nèi)心生起恭敬,很虔誠地作揖禮拜。
佛陀應供之后即為大家說法,國王和小主人心里都想:今天能有這個因緣都是那芬比丘促成的。那芬比丘原本是個奴隸,可是卻能修得妙法,為什么他會這么有福呢?
佛陀就說:「能夠感恩圖報的人,就是有大福的人。人與人之間必定要互相感恩;那芬比丘就是因為抱著感恩心,所以福德具足了,因此他能夠得道!」
人與人之間真的要互相感恩,像這故事中的人——身為奴仆的知道感恩主人;王人也懂得感恩奴仆,因此才有這么祥和圓滿的境界;所謂「和則興」,有感恩之心才有德行,這就是我們所要學的。
慈心的拘那羅王子
過去,佛滅度之后,在印度有一位國王叫烏斯迦,這位國王是位虔誠的佛教徒,心地善良,對百姓施以仁政。他有一個兒子,這孩子的眼睛非常美麗,幾可媲美印度的一種美目之鳥——拘那羅鳥。因為國王很喜歡這種鳥,便以「拘那羅」來為兒子命名。
太子長大后,生得劍眉星眼,相貌堂堂,而且行為端正,非常慈悲。國王開始為王子找對象,有一天,他帶著太子到寺院去禮佛,并請長老耶舍尊者開示。尊者看看年輕的王子說:「人生無常,身體有生、老、病、死之苦,還有種種的不凈,有誰能永遠年輕永?∶?這些都是虛幻不實的,就像王子這對眼睛,雖然看起來很美,其實是最垢穢不凈,招災惹禍之源!
尊者這一番話,令王子感到疑惑:大家都贊嘆我的眼睛很美,為何尊者卻說它是垢穢不凈之物,招災惹禍之源?這些話不斷在太子的腦海中盤旋。
國王的宮中有很多嬪妃,其中有一位很年輕的嬪妃,被王子的儀表深深吸引,對王子早有染著之心:有一天,她看到王子一人獨處,就百般獻媚,向王子求愛。王子為人端正,怎會做出亂倫之事呢?他深自警惕,擺脫了她的糾纏。后來,王子結婚了,那位年輕的嬪妃看到夢中情人跟別人結婚,不免妒火中燒,由愛生恨。
王子婚后不久,國王忽然得病,那位嬪妃細心地照顧國王,直到國王恢復健康。國王感念她長時間的照顧,于是問她:「妳照顧我這么久,心中有什么愿望,我愿意成全妳!
她說:「我只要求接掌國政七日就好了!
國王心想:君無戲言,我既然答應她在先,怎能食言?何況只有七日,并不算什么,于是答應了。
這嬪妃登位之后,寫了一封愛恨交加的密函,派人送給太子,要太子挖掉雙目——不要讓她再看到他的眼睛,唯有如此,她的怨恨才能消除。太子看了信,終于明白耶舍尊者開示的用意了。只不過一切似乎已經(jīng)太遲,現(xiàn)在嬪妃的話就如國王的旨令,是不能違抗的。
不得已,太子挖下一顆眼珠,他把眼珠放在掌心而恍然大悟:「原來它這么腥臭,為何這么不凈之物,會得到許許多多的贊嘆,又惹來這場大禍呢?」他想:既然要我的兩眼,就全挖掉吧,
兩眼挖掉后,他眼前一片黑暗,但是他的內(nèi)心突然一片光明,身心清涼,那分安穩(wěn)自在已是更上一層樓的境界。
太子妃聽到通報,趕來時看到太子已經(jīng)失明,她痛哭失聲,心痛徹髓。而太子卻很自在,反而安慰她,甚至向太子妃說法,他說:「人生無常,不要怨不要恨,也毋須憂愁,因為怨恨憂愁才是心中的大敵!
那時,王子身邊的侍衛(wèi)向太子建言,說:「太子,您如果仍住在宮內(nèi),恐怕連性命都很難保!」太子當然有自知之明,而且為了不讓嬪妃繼續(xù)造業(yè),于是帶著太子妃逃出王宮。從此流落民間,用心習琴,以賣唱維生。
經(jīng)過幾年后,他們又回到京城。有一天,他們來到宮外,彈琴賣唱。國王聽到如此凄美的琴音,不由得想起失蹤已久的太子;于是,派人去請那位彈琴的人。
國王看到彈琴的人,原來就是自己日夜思念的太子。如今竟然雙眼失明,淪落到以賣唱為生,國王非常痛心,激動地問太子:「是誰害你如此?是誰讓你失去雙眼?」但是,太子絕口不提,只把心中所悟的真理告訴父王,希望父王能息怒消怨。
最后,王子身邊的大臣和侍衛(wèi)忍不住了,異口同聲向國王說明原委:國王聽了之后勃然大怒:立刻傳喚嬪妃,欲下令處死。但是,太子卻不斷哀求父王,憐憫他已是殘廢之人,希望父王讓他保有完整的大愛,不要再傷害他人。
國王被太子的慈悲所感動,于是勉強赦免她;但是,這位嬪妃自己卻受到良心的責備,而覺得無地自容,于是撞墻自殺。國王的嬪妃因為心中不清凈的愛,而生煩惱、怨恨,甚至傷害別人,毀滅自己,這是何苦呢?
愛,如果能像清水一樣清凈、自在,普潤一切眾生,那該有多好。我常說,要照顧好這顆心,才能發(fā)揮大愛的精神:切莫存有雜染、埋怨,更不可讓心染上非分之念,這需要我們多用心。
賓頭盧應供記
佛陀在世時,五百弟子中有一位賓頭盧頗羅墮,他非常聰明,也很有智慧。有一段時間,他喜歡顯露神通,佛陀就制戒禁止弟子顯異惑眾。
有一次,他又為一位長者現(xiàn)了神通。佛陀知道后就對他說:「你故意顯神通,罰你不能進入涅槃,要在末法時代傳法給眾生,將來若有人很虔誠地邀請,你就必須現(xiàn)身為他們證明佛法!挂虼,賓頭盧頗羅墮尊者沒有趨入涅槃。
過了將近百年的時間,當時印度的佛教徒,知道佛陀的一位弟子還沒有入涅槃,所以,若蓋新房、新浴池都會虔誠地設齋供僧,希望賓頭盧尊者能降臨。
在印度有能力蓋浴室的家庭都是很富有的,因為當?shù)囟鄶?shù)人都是「天浴」,過去的出家眾也是用天浴凈身——就是等到下雨才能洗浴或者用天然的溪流洗浴。所以,當?shù)馗挥腥思野言∈疑w好后,第一件事就是要供僧,邀請賓頭盧尊者蒞臨,他們?nèi)鐑x迎接,當作真有一位高僧大德來臨一樣。
那時,有一位非常富有的長者,他也想邀請賓頭盧尊者,所以,辦得非常鋪張。為了表示尊重、虔誠的心,他又請人插了很多鮮花,預備許多水果,結果一天下來,花就凋謝了。
他們有一個傳說——如果賓頭盧尊者親臨應供,水就很清、花也艷麗清香,不會凋謝。長者看到花都謝了,心里非常懊惱。他想:我很虔誠呀!為何賓頭盧尊者不來呢?他請示一位法師,法師回答說:「因為你的虔誠還不夠!」
他說:「那我再來一次吧!」
第二次,也是非常隆重,這次的花和水果,比上次更多更新鮮,但是,一天還沒過去,花也一樣凋謝了。他心里很難過,又去請教許多法師,法師回答仍然是:「你的誠意還不夠!」他說:「既然如此,那我還要用更多的物口,用更莊嚴的布置來邀請他!」
那天,他家里到處布滿花果,并邀請數(shù)百位僧伽尊者,更有非常多的賓客到來,那時有一位很老邁的尊者也來應供,富人一一供養(yǎng)他們。虔誠供養(yǎng)之后,他抬頭一看,全部的花果都還清新如故,他很歡喜地向大德僧眾叩謝:「前兩次我也是用這么虔誠的心、邀請賓頭盧尊者,這次我相信他已降臨應供,可是,為何前兩次不來呢?」他心里很疑惑,所以向大眾僧請示。
那老邁的尊者說:「你已連續(xù)請我三次,第一次我就來了:但是,你家門禁森嚴,只準許莊嚴的出家人進來,我衣衫襤褸,他們就不讓我進門,我告訴他們:[是你們的主人很虔誠地邀請我來的!坏撬麄兎堑蛔屛疫M門,還被他們打傷:第二次邀請,我仍然來了,但又再次挨打。這一次我是換掉襤褸的僧衣,才得以進門!」
富有的長者聽了恍然大悟,原來是自己為了莊嚴會場,希望來的人都服裝整齊,結果求好心切,反而弄巧成拙:凡夫往往有分別心,而忘失那分虔誠的心,我們待人更要保有平等心與平常心。
阿那律陀的過去因緣
學佛,「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要知道點點滴滴皆不離因緣果報。
佛陀對僧眾的教育,是希望大家從日常生活中去注意言行,并互相關心、彼此照顧。有一次,阿那律陀不小心將針線掉到地上,佛陀便親自為他撿起來,為他穿線,可見佛陀非常關心弟子,而且也身體力行。
那時弟子們很感動,也想知道阿那律陀的過去因緣。佛陀即說:「在過去燃燈佛的時代,有一位長者子,每當燃燈佛講法之時,一定會到僧團聽法。那時燃燈佛在講述:『六神通』,其中有一種稱為『天眼通』,這位長者子對天眼通特別感到好奇和興趣,于是在佛前發(fā)愿:『愿我于來世修行得天眼通,而且要天眼第一!」從那時起,他就非常用功修持!
「長者子在那一世結束后,生于窮困的家庭,那位窮困的年輕人因生活煎熬,頓時生起盜心,想去偷東西。有一天黃昏,他穿戴好后出門,走到一舍利塔旁,鞋帶突然斷了,于是他走進塔里;塔內(nèi)有人燃燈禮拜舍利,而人已離開了,留下油燈。他為了修整鞋帶,把燈心用一根竹片挑高一些,又加了油,讓燈光更明亮一點。當他整理鞋帶后,心也靜下來,那盞燈照亮了他的心:『為什么我只因一時的貧困,就想去當賊,偷人家的東西呢?看看周遭貧困的人那么多,都已饑餓得無法維生,我怎能忍心再偷別人的東西?』他覺得自己的心念很可怕,為何會有這種損人不利己的念頭?那時,他就在舍利前發(fā)露懺悔,并發(fā)愿:『從今開始我要修行,而且要得天眼通!希望能點亮心燈,照視天下,』他發(fā)現(xiàn)一時糊涂,心地黑暗即容易犯錯,所以希望眼前的這盞燈能永遠照亮他的心,讓心光能引發(fā)天眼通,使心地光明、時時能分辨事理。甚至發(fā)愿自己將來能遇上佛陀,生于佛世,得到真正究竟的境界。從那時起,再困苦的環(huán)境,他都不再起盜念。」
佛陀說:「那位窮困的年輕人,前生是長者子,也就是現(xiàn)在的阿那律陀。過去生他有這些因緣,又發(fā)善心善愿,所以,現(xiàn)在他能在我的座下,發(fā)心出家而修行證果!顾佬膱怨,只是聽法容易昏沉、打瞌睡,因此遭到佛陀的鞭策,故廢寢忘食,目不交睫而導致失明。
佛陀教他以耐心訓練開拓心光而引發(fā)天眼通,并以此因緣教育他的弟子們,發(fā)揮大愛,彼此互相幫助,并且照顧好心念。因為有了過去的因,加上現(xiàn)在的緣,我們要好好的珍惜這分因緣。
- 上一篇:《中篇》五濁惡世度有情
- 下一篇:會花錢是師傅
- 第一節(jié) 愚人食鹽喻
- 第一回 拜眾童子
- 1.為步行而行
- 第二節(jié) 愚人集牛乳喻
- 第二回 拜文殊師利
- 第三節(jié) 以梨打破頭喻
- 第三回 拜德云比丘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一)
- 第一回 溯源流書生說法 警癡頑菩薩化身
- 第五節(jié) 渴見水喻
- 第四節(jié) 婦詐稱死喻
- 第四回 拜海云比丘
- 第五回 拜善住比丘
- 第一節(jié) 千金小姐!萬金和尚!
- 第一卷:法戒錄 總勸
- 前言
- 第八節(jié) 山羌偷官庫衣喻
- 第六節(jié) 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 第六回 拜彌伽
- 第九回 拜休舍優(yōu)婆夷
- 第七回 拜解脫長者
- 第七節(jié) 認人為兄喻
- 第八回 拜海幢比丘
- 第五十三回 拜普賢菩薩
- 摩登伽女與阿難(二)
- 第十節(jié) 三重樓喻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三)
- 第十回 拜毗目瞿沙
- 第一節(jié) 序說
- 第十一回 拜勝熱婆羅門
- 第十五節(jié) 醫(yī)與王女藥令卒長大喻
- 第十二回 拜慈航童女
- 第九節(jié) 嘆父德行喻
- 第一章 我的生命被顛覆了
- 第三章 一兩個鐘頭走完一生(2)
- 第十五回 拜具足優(yōu)婆夷
- 2.牧牛
- 第十三回 拜善見比丘
- 第十四回 拜自在主童子
- 哲理故事300篇(1-5)
- 持蓮觀音是什么菩薩?持蓮觀音的故事
- 三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齡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鹽的原文和譯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惡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氣和 自度度人
- 馬需調教,樹要修剪,人需約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實際行動展現(xiàn)自己的魅力、體現(xiàn)自己價值
- 從來不丟東西的婦人,只因她前世做了這件事
- 世俗王子從圣人走向神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簡介
- 盲人摸象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來對待
- 借花獻佛的由來,釋迦牟尼前身以花供養(yǎng)燃燈佛
- 以感恩的心面對世界
- 以平等心面對蕓蕓眾生,是菩薩的道德
- 梁武帝與佛教有什么關系,四次舍身入寺的是哪個寺?
- 佛陀度化慳貪長者修大布施
- 宋文帝問法求那跋摩的故事
- 知足并感恩,要知道別人的好并懂得回報
- 盲人打燈籠,即與人方便,也與己方便
- 禪師救蝎子,不因天性而放棄天性
- 從惜福看窮三代還是富三代
- 大乘心難發(fā),不愿再發(fā)大乘心的舍利弗
- 聽經(jīng)的蛤蟆,命終后脫離畜生道,上升四天王宮
- 學佛貴在實行,堅持不懈地去修一個法門,終會成功
- 熟悉經(jīng)藏的比丘與精進修道的比丘
- 佛教歷史上與水陸法會有因緣的高僧
- 借事磨練,善用其心,讓心走出煩惱的牢獄
- 薄拘羅尊者,五次被后母加害,卻都毫發(fā)無損
- 馬鳴菩薩抵億金的故事
- 人活著根本不需要很多,少欲知足自得安樂
- 九月初四,弘一大師圓寂日,德行與精神常存我們心間
- 釋迦牟尼佛修忍辱,忍辱仙人與歌利王的故事
- 舍棄對五欲的貪著,成功飛出籠子的鴿王
- 寺廟為什么喜歡種銀杏?佛珠變銀杏的故事
- 鳩摩羅什是誰?東晉高僧鳩摩羅什的一生
- 短暫的快樂與長久的快樂,你選擇哪個?
- 三年不吃飯的出家人
- 急性子與慢性子,人與人要學會理解和忍耐
- 因果報應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佛學故事
- 百喻經(jīng)故事全集譯注
- 阿彌陀佛的故事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民間故事
- 地藏經(jīng)感應
- 金剛經(jīng)感應事跡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jīng)故事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佛咒感應
- 智慧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地藏經(jīng)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地藏王菩薩的故事
- 大悲咒感應事跡
- 楞嚴經(jīng)故事
- 觀世音菩薩傳
- 480位禪宗大德悟道因緣
- 感恩的小故事
- 玉琳國師
- 禪理故事
- 《欲海回狂》白話解
- 動物寓言故事
- 藥師佛感應錄
- 因果日記
- 心經(jīng)感應事跡
- 百業(yè)經(jīng)故事集
- 改變命運的方法
- 禪宗開悟
- 觀音心咒感應錄
- 放下就是快樂
- 念佛感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