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念佛的心要

  38:念佛的心要

  據(jù)有關資料介紹,念佛大至有三種類型:一是持名念佛,即口念彌陀名號。二是觀想念佛,此又有二種:觀想佛的塑畫像,名觀像念,觀想佛的三十二相及功德(包括四十八個大愿),名觀相念佛(詳細情形請讀佛典)。三是實相念佛,即諦觀諸法實相,此實相即真如法身,是念自性佛。在上述三種念佛法中,觀想念佛,實相念佛都較為深玄,不相應者難以成就,所以自古以來很少有人提倡,也很少有人修習。惟有持名念佛最易下手,而且果報也很殊勝,所以最為普及。所謂凈土法門里的持名念佛,即指修行者向往美好殊勝的西方極樂凈土,欲往生其處,至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或“阿彌陀佛”名號。念時念“南無阿彌陀佛”和“阿彌陀佛”都行。“南無”是梵語的音譯,讀為“那莫”(拼音na mo),是皈依、恭敬的意思。“阿”不讀拼音“e” 音,應是拼音“a”音。當然,我們若已習慣了原來的讀音,也沒什么大礙。關鍵是心意本身要到位,同《楞嚴經》上所述的“凈念相繼”的功夫吻合就行。

  單是持名念佛一項,就有各種不同的方法。每一種念法都有其特定的道理,都可采用,或隨環(huán)境機宜變換而用,現(xiàn)簡述于下:

  高聲念:念時聲音洪亮,氣慨壯闊,善能拓開心胸,排除雜念,去懈志,驅睡欲,據(jù)說久念則有上火傷氣之嫌,所以不宜常行。

  默念:念時只見動唇,不聞出聲(不動唇則為心念,功德一樣),但佛號一樣的歷歷分明,充斥耳根。所以其功效并不遜于有聲,在臥時,病時,及公共場所等都可采用。

  金剛念:念時聲音不高也不低,不緩也不急,口念耳聽,能每字聽得分明,不走失正念,自然心定。

  覺照念:念時把眼光收回(斂回內視),返照自性,此時心中但覺一片虛靈超拔,廣大光明,我即是佛,佛即是我,念佛即念自心自性,心凈土凈,處處是凈土。此為禪凈合修境界,極易使人開悟見性。

  觀想念:念時兼觀想彌陀佛身,或二菩薩身(即西方三圣中的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 ,還可觀想三圣以手摩我頭或衣覆我體,或觀想西方極樂凈土盛景:蓮花、行樹、羅網(wǎng)、樓閣、金地、寶池等物,使之存留甚深印象(依《阿彌陀經》或《無量壽經》所述)。

  追頂念:念時字句甚急,一字追一字,一句頂一句,中間不留間隙,故名追頂,因追頂緊密故,能使雜念無法出頭。

  禮拜念:念時兼拜佛,口念身拜。即成身口意三業(yè)集中,故效力甚大,惟拜久必感疲勞,故不宜長時行之。

  記十念:念時手執(zhí)佛珠,一面念一面記數(shù),每念十聲,撥過一珠,如是則心中既要念佛,又要記數(shù)、便無暇再涉雜念;虿挥梅鹬,但中心中暗記,每十聲作一結束亦可。

  十口氣念: 即十念法(下面會單獨作簡單介紹)。

  定課念:念佛必須持之有恒,所以定課念佛最為上乘。古人每日有念十萬或數(shù)萬者,須視同穿衣吃飯一樣,日日如是,往生定可實現(xiàn)。

  四威儀中念: 不論行、住、坐、臥,路上、車中、做事、娛樂、心中皆可默念佛號,養(yǎng)成習慣,則臨終時,必得正念,蒙佛接引。

  凈宗大德們如是說,真心念佛者,見諸相不著相,遇逆境順境無差別,一切均收攝在一句佛號里。念佛念到心中只有佛,佛外更無心,誠如天臺宗所說的“止觀”中的“止”,一切煩惱、妄心、妄念均止于一句佛號。每一句佛號,每一個字,心中清清楚楚,聽得明明白白,就是“觀”。念佛都攝六根,令六根對六塵時,意識不起妄想分別執(zhí)著。真心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不再起貪嗔癡,即大持戒;不計是非人我,即大忍辱;不會間斷夾雜,即大精進;不復妄想馳逐,即大禪定;不為亂相所迷惑,即大智慧。身、口、意三業(yè)自然清凈,必是功德無量的事。

  只要我們念念相續(xù)、佛號不斷,一心不亂、心口如一,沒有雜亂妄想,不念自念,念到自性彌陀與他性彌陀無二無別,即是達到念佛三昧(禪定境界)。那時,我們隨時都可能會開慧證果……即便不如此,臨命終時往生也是有把握的。

  除了定時做功課念佛外,如果我們工作忙碌,家務繁重,可以采用十念法和散心念佛相結合的方法。十念法即深吸一口氣,然后開始念佛,不論念幾聲,直至呼氣盡了為止,如此十遍即成,幾分鐘就完事(這也含有某種練氣修密的機制)。只要我們用心專誠,持之以恒,收到功效也是一樣的。散心念佛是指任何時候、任何地點,凡不需動腦筋做事說話時,就可以念佛,默念出聲念都行。

  如果有時候環(huán)境太嘈雜,無法觀聽、觀想自己的念佛聲,還可以將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比如吸氣時念“南無” ,呼氣時念“阿彌陀佛”(憑我們個人習慣隨意而定)。關鍵是將注意力住于佛號,佛號又以呼氣和吸氣相應……尤其是當我們遇到心煩意亂、愛做惡夢、生病等時,這種方法可以很好靜心健身,甚至收到治病調身的奇效。因為我們專心一處,凈念相續(xù),與呼吸同步,自然會與吉祥和美好的東西相對應,收效當然神奇。誰都可以試一試,我絕不會騙人,因為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客觀事實是一定經得起檢驗的。

  當然,真正的修行者也要學會放下,因為念佛的根本目的不是為了暫時的舒樂或治病,而是為了修行成功,這是一個對立統(tǒng)一的關系。真正的佛弟子修證到了一定火候,是可以坦然“受報” 的 ,不會刻意回避所謂的“病業(yè)或惡報” ,一切尤如還債,生生世世的造作太多了,了一筆是一筆,惡緣逆境來了,恰好是件令人欣然的事情?傊先绶ㄕ,一切自然會好起來。

  另外,念佛人在閑暇還可以持佛咒以及讀一些大乘經典(時間不充裕者可讀《心經》、《佛說阿彌陀經》),用以加持、恐固自己。當然,無論修什么法門,做什么功課,最終要落實到心地上來,須在萬事萬物中歷事練心,把心性提高。如果一個人做功課之外,生活中完全心中無佛,那么他的功課是等于白做了。因此,任何法門的修行人,都應該把八正道和《普賢行愿品》(又叫《極樂愿文》作為自己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行為準則和綱領。還有就是念佛人應盡量多學習和琢磨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愿,這對提高我們的信心和心性標準都大有裨益。對于修凈土法門的人來說,這一點格外重要。

精彩推薦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