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凈土宗 > 凈土經(jīng)論 >

《凈土修學(xué)導(dǎo)引》-第六章(五)

  三、下品往生

  (一)下品上生

  1、往生前的因行

  《觀經(jīng)》云:“下品上生者,或有眾生,作眾惡業(yè),雖不誹謗方等經(jīng)典,如此愚人,多造惡法,無有慚愧。”

  (1)造有眾多惡業(yè)。

  (2)不誹謗大乘方等經(jīng)典。

  (3)愚癡而造惡,無有慚愧,也不懺悔。

  2、臨終接引情景

  《觀經(jīng)》云:“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十二部經(jīng)首題名字,以聞如是經(jīng)名故,除卻千劫極重惡業(yè)。智者復(fù)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爾時彼佛,即遺化佛,化觀音,化大勢至,至行者前,贊曰: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作是語已,行者即見化佛光明,遍滿其室,見已歡喜,即便命終。乘寶蓮華隨化佛后,坐寶池中。”

  (1)遇善知識說佛經(jīng)經(jīng)名,而除千劫極重惡業(yè)。

  (2)合掌叉手,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以稱名故,諸罪消滅。

  (3)阿彌陀佛派遣化佛化觀音化勢至,贊嘆接引。

  (4)見化佛光明滿室,命終乘寶蓮花隨化佛往生七寶池中。

  其中“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稱名念佛,就是消業(yè)滅罪,蒙佛來接引。因念佛故已經(jīng)消除了大部分罪業(yè)惡業(yè),一見佛,即使是化佛,也就諸罪消滅了,完全沒有罪障了。罪業(yè)惡業(yè)是沒有帶到極樂世界去的,帶的只是知見上的見思惑業(yè)的業(yè)種子,這些種子在極樂世界是不會起現(xiàn)行的。所以往生后最終都是心清凈的菩薩。念佛可以完全消除現(xiàn)行罪惡業(yè)障,所以念佛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是第一的。所以說一句佛號成佛有余。有的念佛行人還擔(dān)心一句佛號不夠,想加修持咒拜懺,修頗瓦法,找冤家債主超度等等,都是不必要的。

  3、往生后的果報

  《觀經(jīng)》云:“經(jīng)七七日,蓮華乃敷,當(dāng)華敷時,大悲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放大光明,住其人前,為其說甚深十二部經(jīng)。聞已信解,發(fā)無上道心,經(jīng)十小劫,具百法明門,得人初地,是名下品上生者。”

  (1)經(jīng)四十九天,蓮花開放。

  (2)觀音勢至放光,到其人前,為他說甚深經(jīng)典妙法。

  (3)聞法后信解不疑,發(fā)無上道心。真正的無上菩提心,是在花開見佛菩薩,在佛菩薩親自教導(dǎo)下才發(fā)起的。

  (4)經(jīng)十小劫,具百法明門,證人初地。

  念佛行人最好還是在娑婆世界就發(fā)菩提心,回向西方,無論功行多少,往生總是在上三品,即總是上品往生的。

  下品上生是十惡輕罪凡夫的往生。

  (二)下品中生

  1、往生前的因行

  《觀經(jīng)》云:“下品中生者,或有眾生,毀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伽物,盜現(xiàn)前僧物,不凈說法,無有慚愧,以諸惡業(yè)而自莊嚴(yán),如此罪人,以惡業(yè)故,應(yīng)墮地獄。”

  (1)毀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

  (2)偷盜寺院常住物品。

  (3)邪命說邪法。

  (4)不生慚愧心,不懺悔。

  (5)兼造眾惡業(yè),業(yè)重應(yīng)該墮入地獄。

  不凈說法是為貪圖名聞利養(yǎng),或有意說不合佛法的邪法,會破壞信眾法身慧命。弘揚(yáng)佛法是四眾佛子的責(zé)任,人人皆可說法,法布施于眾生,但切勿師心自用,胡亂說法。

  以惡業(yè)而自莊嚴(yán),就是作了惡還沾沾自喜,無慚愧心,不懺悔。這是很危險的。這種人是人見人恨的壞人。

  2、臨終接引情景

  《觀經(jīng)》云:“命欲終時,地獄眾生,一時俱至,遇善知識,以大慈悲,即為贊說阿彌陀佛十力威德,廣贊彼佛光明神力,亦贊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此人聞已,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地獄猛火,化為清涼風(fēng),吹諸天華,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如一念頃,即得往生七寶池中蓮華之內(nèi)。”

  (1)臨終地獄大火俱至。

  (2)善知識大慈悲,為其贊嘆佛力及五分法身之德。

  (3)罪人聞已,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4)地獄火化為清涼風(fēng)。天花飄來,花上皆有化佛菩薩來迎接此人。

  (5)如一念頃,即得往生。

  [注](1)佛的十力:一、知覺處非處智力,即能知一切事物的道理和非道理的智力。二、知三世業(yè)報智力,即能知一切眾生三世因果業(yè)報的智力。三、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即能知各種禪定及解脫三昧等智力。四、知諸根勝劣智力,即能知眾生根性的勝劣與得果大小的智力。五、知種種解智力,即能知一切眾生種種知解的智力。六、知種種界智力,即能普知眾生種種境界不同的智力。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即能知一切眾生行道因果的智力。八、知天眼無礙智力,即能以天眼見眾生生死及善惡業(yè)緣而無障礙的智力。九、知宿命無漏智力,即知眾生宿命及知無漏涅盤的智力。十、知永斷習(xí)氣智力,于一切妄惑余氣,永斷不生,能如實知之的智力。

  (2)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脫(修因感果),解脫知見(永斷五住煩惱,分段變異二種生死,為果后起因)。又稱為五分法身香。

  3、往生后果報

  《觀經(jīng)》云:“經(jīng)于六劫,蓮華乃敷。觀世音、大勢至以梵音聲,安慰彼人,為說大乘甚深經(jīng)典,聞此法已,應(yīng)即發(fā)無上道心,是名下品中生者。”

  (1)六劫后蓮華開放。

  (2)觀音、勢至為此人說大乘佛法。

  (3)聞法即發(fā)無上道心。

  下品中生為破戒大罪凡夫的往生。

  (三)下品下生

  1、往生前的因行

  《觀經(jīng)》云:“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yè),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yè)故,應(yīng)墮惡道,經(jīng)歷多劫,受苦無窮。”

  (1)造五逆十惡重罪。

  (2)作惡多端,未作善業(yè)。

  (3)應(yīng)墮地獄惡道,受多劫苦。

  這是惡業(yè)最重的壞人。

  2、往生時的情景

  《觀經(jīng)》云:“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yīng)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1)臨終遇善知識安慰說法,教他念佛。

  (2)罪人遭死苦逼迫,不能憶念佛,善知識教他口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具足十聲佛號。道心,是名下品中生者。”

  (1)六劫后蓮華開放。

  (2)觀音、勢至為此人說大乘佛法。

  (3)聞法即發(fā)無上道心。

  下品中生為破戒大罪凡夫的往生。

  (三)下品下生

  1、往生前的因行

  《觀經(jīng)》云:“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yè),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yè)故,應(yīng)墮惡道,經(jīng)歷多劫,受苦無窮。”

  (1)造五逆十惡重罪。

  (2)作惡多端,未作善業(yè)。

  (3)應(yīng)墮地獄惡道,受多劫苦。

  這是惡業(yè)最重的壞人。

  2、往生時的情景

  《觀經(jīng)》云:“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yīng)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1)臨終遇善知識安慰說法,教他念佛。

  (2)罪人遭死苦逼迫,不能憶念佛,善知識教他口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具足十聲佛號。

  (3)稱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4)親眼看見如日輪大的金色蓮花,現(xiàn)在其前,坐上蓮花,瞬間即往生極樂世界。

  3、往生后的果報

  《觀經(jīng)》云:“于蓮華中,滿十二大劫,蓮華方開,觀世音、大勢至,以大悲音聲,為其廣說諸法實相,除滅罪法,聞已歡喜,應(yīng)時即發(fā)菩提心,是名下品下生。”

  (1)蓮花中住十二劫,蓮華開放。

  (2)觀音勢至為其宣說諸法實相,除滅罪法。

  (3)聞法歡喜,應(yīng)時即發(fā)無上菩提心。

  下品下生是五逆大罪凡夫的往生。

  《觀經(jīng)》云:“是名下輩生想。”說明下品往生就是下輩往牛。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