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凈土宗 > 凈土旨?xì)w >

本愿念佛講話-第三講(二)

  本愿念佛講話-第三講(二)

  圣蘇法師

  第三講三愿三經(jīng)三輩九品 (二)

  “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才是真實功德,這真實功德可以顯現(xiàn)成為丈六金身,也可以顯現(xiàn)成為六十萬億那由他由旬那么大的報身彌陀相,不過都是六字名號所顯現(xiàn)出來的,六字名號的功德無增也無減,不會更多或者更少,不存在佛相有高、有矮,或者光明有大、有小,根本不存在,它是真實功德。

  所以,領(lǐng)受阿彌陀佛本愿救度的人,根本不談佛的臨終接引,現(xiàn)在就是臨終了,因為彌陀的名號現(xiàn)在就在我們心里,彌陀的名號現(xiàn)在就在救度著我們,它把一切時間的觀念和有形、有相、有限礙的觀念全部打破。

  領(lǐng)受名號功德的人當(dāng)然是往生到報土里去了。報土是一多相容、圓融無礙的境界。

  如果執(zhí)著于形象、執(zhí)著于臨終接引,執(zhí)著于自己功德的大小,那樣往生的人當(dāng)然到邊地,邊地的特點就是:宮殿大小有限礙,水池大小有限礙,蓮花大小也有限礙,菩提樹的高低也有尺寸, “高四百萬里”, 講一個具體的尺寸。

  可是,報土往生的人,是 “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 多大多小?沒有說啊,“虛無之身、無極之體”,都是圓融無礙的境界。

  依第十九愿念佛往生的人,是靠自力,我們愚癡下劣凡夫的自力跟他們的自力比,連一個小指甲也比不上,可是,任何大菩薩的修為、任何有能力的人的修持,如果和阿彌陀佛名號的功德相比,都是小。在經(jīng)典里說: “聲聞、菩薩一切光明皆悉隱蔽,唯見佛光明耀顯赫。” 我們昨天也提到這句經(jīng)文,連聲聞、菩薩的光明都沒有了,和佛光相比,猶如聚墨,象墨炭一樣,當(dāng)然就見不到了,只有佛光了。

  是哪一尊佛的佛光呢?

  ? 諸佛中之王也,光中之極尊也。

  南無阿彌陀佛的光明,是諸佛中之王,是光中之極尊,所以說:

  ? 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

  都成第一的啦。當(dāng)然,我們凡夫能夠乘上這樣的彌陀本愿,才可以說往生有份,不然,我們不敢說啊,“你如何說你往生有份?”

  我們不是自我高慢,而是完全歸順彌陀。

  就象曇鸞祖師在《往生論注》里說的,一個缺腿、缺腳的人,他上毛驢都上不去,就不要說到遠(yuǎn)地出游了,但是他可以乘轉(zhuǎn)輪圣王的輪寶,游四天下──可以把整個地球游遍了。

  這就是他力的特點,用現(xiàn)在的比喻,他雖然是一個殘疾人,可以說走路都不方便,但是一乘上飛機,就可以遍游全球了。如果不乘上飛機,你就是運動健將又怎么樣呢?我是個殘疾人,坐在飛機上,看到你在地下走路,我還憐憫你呀:“你跑得再快,還是很慢吶!”

  我們是惡劣的凡夫,我們乘上佛的本愿,心里邊就為那些人惋惜了:縱有修行,可是不信佛的本愿,太可惜啦!自己小智小慧這樣搞,跟彌陀智慧是無法相比的。

  第十九愿往生,就是到方便土。

  很多人對第十八愿的信受有障礙,因為他對彌陀不可思議的救度覺得心里沒有著落;可是,對第十九愿的自力修行,膽子越發(fā)小了,想也不敢想,也知道自己是五濁惡世凡夫。這些人對第十八、第十九愿都感到不太相應(yīng),那么怎么辦呢?彌陀也決不漏棄,彌陀還有第二十愿,他說:“你別灰心喪氣呀,我還有一招啊。”還有一招,第二十愿: (第二十愿文)

  ? 設(shè)我得佛,

  ?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系念我國,植諸德本,

  ?至心回向,欲生我國,

  ?不果遂者,不取正覺。

  “假設(shè)我要作佛,十方眾生聽到我的名號,心中系念:‘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這就叫‘系念我國’。”這樣不間斷,“德本”解釋為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是一切功德之本、是一切善法之本,“植諸德本”就是不斷稱念名號,“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象種樹一樣,栽植德本、善本,每天一萬、兩萬、三萬,稱念名號; “至心回向”,把自己稱念名號的功德,回向往生極樂世界:“我不是求人天福報,不是求來生怎么怎么樣,我是愿意往生西方的,我做的一切善法,都回向往生西方極樂凈土。”

  我想很多人都是采取這種修行辦法。對這樣的人,彌陀說:“不果遂者,不取正覺”,“果遂”,從凈土宗的教義上,有當(dāng)生果遂、二生果遂、三生果遂等,“果遂”的意思就是要導(dǎo)入第十八大愿、導(dǎo)入真實。 ?總而言之,是佛的力量。

  這三條愿當(dāng)中,以第十八愿做為彌陀的本懷,之所以將第十八愿做為本懷,就是說:“我對你救度,沒有任何條件,我必定救度你,我毫無條件地、主動地救度你,如果我不能救度你,我誓不成佛!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成佛了,叫南無阿彌陀佛,所以,毫無疑問,我能救你,能救一切眾生。”

  領(lǐng)受彌陀這樣的悲心,我們就進入第十八愿。

  第十九愿、第二十愿都是帶有自力色彩的。當(dāng)然,第十九愿是自力色彩非常濃厚的,第二十愿叫半自力、半他力:心里也知道,象我們這樣的凡夫,自己沒有力量去往生,要靠彌陀,可是還是不敢百分之百地靠,心里面還不是很踏實,覺得自己也搞一點比較穩(wěn)當(dāng)一些。

  (猴式念佛) 曾經(jīng)有這么一個比喻,說明第二十愿念佛和第十八愿念佛的區(qū)別:一個叫“猴式的念佛”,一個叫“貓式的念佛”。古德都善于打比喻,我們聽起來很舒服──經(jīng)文說得多了,不大懂,而比喻很巧妙。什么叫“猴式的念佛”呢?老猴帶著小猴子,從這棵樹上跳到那棵樹上,小猴子沒有彈跳、飛躍的能力,就要老猴帶,小猴子就要緊緊抱住老猴,老猴一悠,就過去了,小猴子也順便過去了,如果老猴悠過去的時候,小猴子的手松掉了,它就掉下來了,當(dāng)然,小猴子是靠母猴過去的,但是,它自己也要抱得很緊,如果不抱得很緊,它就掉下來了,這是“猴式”的。我們說了:“我當(dāng)然是靠阿彌陀佛去往生西方了,可是,我要把名號抱得很緊吶!要不抱緊就掉下來了!”所以,一天到晚地念,這個是一種念佛方法,這樣的人當(dāng)然也往生啊,毫無問題的,只要你抱得緊。

  (貓式念佛) 還有一種念佛,叫“貓式的念佛”。善于觀察的人都會知道,老貓叼小貓,用嘴巴把小貓的后頸拎起來,小貓的四個爪子就伸開了,根本不動了,它抓也抓不著,它也不需要抓,是老貓抓住它不放啊,然后,就從這個地方被叼到另一個地方去了,所以,它是完全任憑老貓的,用不著花力氣。這就是攝取不舍啊,這樣的念佛叫“貓式”,也就是第十八愿。第十八愿就是完全任憑彌陀,彌陀對你攝取不舍,抓住你不放!

  (南無阿彌陀佛!)

  彌陀明明說了:

  ?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

  ?念佛眾生攝取不舍。

  “歸命我,我就攝取你不舍呀,我抓住你不放,你就放心大膽了,還有什么好擔(dān)心害怕的?”

  果然如此,我們就進入彌陀的本愿了,這就是“貓式的念佛”。

  (南無阿彌陀佛!)

  六字名號也好、極樂世界也好、無量光也好、無量壽也好,皆是為了我等而成就,都是為了我們,對不對?所以,我們的念佛,彌陀早都有了安排了,他的安排很巧妙,“我要成佛,十方諸佛都宣揚我的名號。”十方諸佛果然宣揚他的名號。

  讓十方諸佛宣揚彌陀名號的目的呢,是讓眾生得以聞信,聞信就能往生,所以:

  ? 其佛本愿力,聞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zhuǎn)。

  我們能夠聞名,是佛的本愿力;我們能夠發(fā)起欲往生彼國之心,也是佛的本愿力。我們就自自然然地,通通往生極樂世界,彌陀早就有了安排了。

  所以,才市老先生說:

  ? 我只需輕輕合掌,

  ?彌陀必定為我作好安排。

  輕輕合掌,一心歸命,決定往生。

  佛法有五種不可思議,尤其佛力不可思議,眾生畢竟要被彌陀的大愿攝受,往生西方,就象百川必定要歸向大海一樣,十方眾生必定要歸向彌陀的救度,因為在第十八愿里邊,彌陀為我們十方眾生規(guī)定了前進的方向,那就是“欲生我國”的呼喚:“你要往生我的極樂世界!”

  本來,眾生在六道里邊,昏昏茫茫,沒有目標(biāo),沒有方向,轉(zhuǎn)過來、轉(zhuǎn)過去,不斷輪回,而彌陀說:“欲生我國!”

  欲生我國”就是彌陀為我們定下的前進方向,“欲生我國”就是彌陀為我們定下的人生最高目標(biāo),由此,我們的人生才有了真實的意義。不僅如此,這也是一切國土、一切世界,是盡虛空、遍法界的根本意義所在。

  由于法藏菩薩的大誓愿這樣不可思議,感動得天雨妙花,大地震動,十方諸佛證誠,虛空中才有聲音說: “決定必成無上正覺!” 法藏菩薩發(fā)的誓愿是真實啊,決定是要成佛的。

  連十方諸佛贊嘆彌陀的名號,都不是十方諸佛自己的力量,十方諸佛贊嘆彌陀的名號,也是彌陀第十七愿的力量,何況我們這樣小小的凡夫?有什么力量可言?我們能念出“南無阿彌陀佛”,當(dāng)然是彌陀的力量在我們身上的顯現(xiàn)吶!所以,毫無疑問的。

  (風(fēng)動樹葉喻) 曾經(jīng)用這樣的比喻,說明念佛純粹他力的特點:比如說,風(fēng)吹過來了,樹葉子就要動了,樹葉一動,就“嘩啦嘩啦”響起來,問樹葉干嗎動?“我不知道啊,風(fēng)吹來了,我不得不動啊。”彌陀的風(fēng)吹來啦,我們的舌頭就象樹葉子,它就動啊:“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不動不行啊!有人說:“我就不動,我就不念!師父講的我就不相信。”

  你不動啊,你不動,你耳朵也聽見了,你聽見了,也知道南無阿彌陀佛了,還是動了。

  (南無阿彌陀佛!)

  就是這樣子,只不過眾生認(rèn)為是自己在念佛:“明明是我自己在念,你干嗎說他力念佛?我嘴巴不動,能念嗎?”從自力念佛到他力念佛,有種種類似的懷疑。

  不是你嘴巴動啊,你的嘴巴原來也沒有動過,你生下來也沒準(zhǔn)備念佛啊,干嗎后來又念了佛呢?因為彌陀有這樣的誓愿,所以,你以前沒念佛,今天要念佛;今天沒念佛,明天要念佛;這輩子不念佛,下輩子要念佛。

  彌陀成佛十劫了,我們在十劫以來都跟阿彌陀佛較著勁兒:“我就不念!我就要自力!”結(jié)果呢,今生乖乖地投托了彌陀的愿海,你就來念佛了,才知道:“這是彌陀讓我不得不念吶!我就念佛去往生了。”

  本來如此,念佛就是佛力所摧顯,連十方諸佛的念佛都是彌陀的愿力所顯現(xiàn),如果阿彌陀佛沒有第十七愿,十方諸佛也不會稱贊彌陀的名號。阿彌陀佛的愿力調(diào)動了十方諸佛,當(dāng)然象我們小小的凡夫,自然在他愿力的范圍之內(nèi)。

  (三種光明) 彌陀光明有三個階段性的說明:一個叫調(diào)熟光明,一個叫破暗光明,一個叫攝護光明。經(jīng)中說了彌陀的十二種光明,不過這樣分為三個階段,來說明對我們眾生的救度。

  調(diào)熟光明: 就是說,彌陀從發(fā)愿的時候,就已開始調(diào)攝眾生了,慢慢地、不斷地調(diào)理、攝化。我們就象牛一樣,農(nóng)夫要把它慢慢調(diào)順了。我們在這個世界剛強難化,彌陀慢慢調(diào)化我們,使我們得到人身,使我們聽聞佛法。調(diào)熟光明經(jīng)歷無量劫,過去累劫我們都在彌陀的光明調(diào)化之下。

  破暗光明: 就是說,眾生慢慢地成熟了,當(dāng)聞信名號這一念的時候,彌陀的光明就進入眾生的內(nèi)心了,把我們所有的黑暗、無明破除掉,成了破暗光明。破暗光明當(dāng)然是一剎那的事情。今天大家來聽聞,相應(yīng)的人,就是得到了破暗光明。

  攝取光明: 彌陀對一念信心發(fā)起的人,絕對給予攝取不舍的利益,不分晝夜。

  三種光明,只是一個:光明名號。信前稱為調(diào)熟光明,信心的當(dāng)下稱為破暗光明,信后的攝護不舍稱為攝取光明。

  彌陀的光明是不斷光,我們晚上睡覺的時候,也攝護不舍:“你好好睡吧,孩子啊。白天干活兒累了,晚上要睡覺。作夢的時候念出佛來,大概也是很尊貴的,可是我看你念不出來,所以呀,我要用不斷光照護著你,你做夢顛倒了,妄想紛飛了,我的不斷光仍然要照射你。”這樣,我們的內(nèi)心才從根本上得到安穩(wěn):“彌陀的不斷光照射著我,所以,睡覺也睡在彌陀的光明當(dāng)中。”古德說得好:

  醒來一日兮,行在常行大悲場;

  睡去一夜兮,臥在光明攝取床。

  “我睡了一晚上,睡在哪里呢?我是臥在彌陀攝取不舍的光明床上啊;我醒來的時候,走在什么地方呢?在此娑婆世界,我所到之處,都是彌陀大悲攝化的道場。”這樣的人念佛,你看多么得瀟灑自在呀!

  有一位照廣師,說得太好了,他說:

  ?“歡喜也在南無阿彌陀佛的懷抱當(dāng)中,

  ?痛苦也在南無阿彌陀佛的懷抱當(dāng)中,

  ?我極惡的人哪,極惡的歡喜,極惡的痛苦,

  ?都在南無阿彌陀佛攝取不舍的光明當(dāng)中。

  ?所以呢,所以還不如瀟灑走一回呢!”

  (南無阿彌陀佛!)?“我們痛苦,是在彌陀的懷抱當(dāng)中啊,煩惱也在彌陀的懷抱當(dāng)中,干嗎要痛苦煩惱呢?不如瀟灑走一回呀。”這樣的心境,只有被彌陀的光明徹底照耀到內(nèi)心的人,才能說出這樣的話。

  他還有幾句話說得更巧妙:

  (傻乎乎地交給他) “也不用我流淚,也不用我歡喜,也不用我去感恩,

  就這樣傻乎乎地交給他就行了。”

  就交給阿彌陀佛就可以了,因為有彌陀,有“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就夠了。

  ?“往生也是你的事,

  ?不往生也是你的事,

  ?你當(dāng)然主動送來嘍。”

  這個“你”是指阿彌陀佛,“往生也是你的事”,為什么?“是你發(fā)了大愿,你說:我不往生,你不成佛!所以往生是你的事啊!不往生呢?不往生還是你的事,因為你講啊:我不往生,你不成佛!所以吶,你當(dāng)然要主動送來嘍。”

  (南無阿彌陀佛!)

  “你不主動送來,你的大愿就不能實現(xiàn)哪,就不能圓滿哪。所以,我呢?我怎么辦?我就傻乎乎地交給你就好了,就完成了。”

  念佛就是這樣子的,太好啦!

  他有一個小筆記本,文字不多,翻來覆去就寫那么幾句話:

  南無阿彌陀佛,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

  念佛眾生攝取不舍。

  好,這一頁是這樣的,然后第二頁還是這么幾句話:?

  南無阿彌陀佛,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總是這樣的,他跟別人講本愿,講南無阿彌陀佛救度,也是講這幾句,他也不多講,這就夠啦!這幾句還不夠,那就沒有更多的啦,就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甚至有的說法讓我們聽起來大吃一驚,不知道他的話是從哪里出來的:

  ?“南無阿彌陀佛啊,你真太好啦,

  ?我一朵蓮花都給你咬掉了,

  ?你把我吃掉了,好!我要你!”

  ?(南無阿彌陀佛!)

  他的意思說,阿彌陀佛把他吃掉了,阿彌陀佛把他吃到肚里去了,為什么?因為彌陀的光明、彌陀的無限慈悲,使得我們這樣的人,不得不去往生。

  本來就是彌陀的光明鋪天蓋地而來,就象洶涌的海浪一樣,把我們淹沒了,把我們席卷而去。他說,彌陀把他吃掉了。彌陀的慈悲把我們吃下去,我們很自在呀!“好,我就要你了。”

  可是,我們很多人不是這樣的,我們想把彌陀吃掉。

  我又想起才市老先生所說的:

  是南無阿彌陀佛變成了我,

  而不是我變成了南無阿彌陀佛。

  (我變成佛與佛變成我) 這樣的話很有意味,所謂“我變成南無阿彌陀佛”是什么意思呢?我好好地修哇,我修成清凈心,我怎樣怎樣做啊,我功德回向啊等等等等,我自己修出來的:“我變成了南無阿彌陀佛”,這個都是做不到的?墒,佛呢?“南無阿彌陀佛變成了我”,這就是佛力啦。南無阿彌陀佛說:“我一定要救你,攝取不舍!”阿彌陀佛的慈悲感染了我們,使得我們不斷念出“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這樣,佛的名號念出來,就是“南無阿彌陀佛變成了我”,這就是佛的力量在我們身上的體現(xiàn)。

  對自力念佛的人來說,存在一層微細(xì)的障礙,也不過是一層紙的關(guān)系,這一層紙,搗破了就是啊,但不大容易搗得破。

  (化土與報土) 根據(jù)經(jīng)典,根據(jù)道綽大師、善導(dǎo)大師的分判,往生極樂世界分成兩個地方,一個叫做化土,一個叫做報土。“化”就是化現(xiàn),“化土”就是彌陀方便化現(xiàn)的地方;“報土”是酬報彌陀的本愿而形成的莊嚴(yán)凈土。

  第十九愿、第二十愿叫方便接引愿,往生的人往生到化土;第十八愿叫真實本愿,現(xiàn)生就住于正定聚,往生就到佛的報土,往生之后就跟佛一體正覺。?一句名號具足無上功德,我們在此世界,就成了 佛凡一體的念佛人。 將來往生極樂世界,自然而然成就佛道。

  (明信佛智) 經(jīng)典里說,有兩種往生,一個叫做明信佛智,一個叫做疑惑佛智。毫無疑問的,這兩種往生來自于攝生三愿:第十八愿是指明信佛智,“至心信樂”當(dāng)然是明信佛智;第十九愿、第二十愿的“修諸功德”、“植諸德本”,配屬起來,也配不到明信佛智啊,屬于疑惑佛智者。

  曾經(jīng)有人問:“懷疑佛智的人能不能往生?”

  這要看你怎么懷疑法兒,大街上有很多人,根本不相信有極樂世界,那當(dāng)然就沒有份啦?墒,你還愿意念佛去往生極樂世界,心里邊覺得好象不是很踏實,這樣的人,但只念佛,個個往生,沒有問題,百分之百。

  (南無阿彌陀佛!)

  因為經(jīng)典里講:

  ? 疑惑佛智,生彼邊地。

  (疑惑佛智) 就說,疑惑阿彌陀佛不可思議誓愿的人,他往生到邊地去了,這是經(jīng)典所講。“疑惑佛智”是什么意思呢?“哎呀,彌陀果然有這樣不可思議的誓愿嗎?果然有這樣不可思議的智慧嗎?果然有這樣的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嗎?象我這樣的罪業(yè)凡夫果然能救度嗎?我是不是修到什么程度才能去往生啊?”等等,他的內(nèi)心一直不能安住,一直有一層微細(xì)的疑惑,有一層難以突破的障礙。

  這樣的眾生很多,這樣的往生當(dāng)然是到邊地了,不能到報土,欠缺了一個層次。之所以到邊地,是因為疑惑佛智啊,不是說彌陀懲罰他,讓他到邊地去,因為他內(nèi)心對彌陀不可思議的救度、對這一句名號的功德沒有完全領(lǐng)受,他的往生是靠自己修行的功德回向去往生,以佛的愿力做為接引的方便,是自力和他力兩相配合的修行方式,這樣,由于疑惑佛智之故,就往生到邊地。

  邊地往生的缺陷在哪里?往生邊地之后, “五百歲不見諸佛”, 不見三寶,不能聽聞經(jīng)教,也不知菩薩法式。

  “五百歲”是個大致的數(shù)字,總的說,在蓮花胎里邊,外面看是一朵大蓮花,里面看就是座大宮殿,快樂猶如忉利天上,但在《無量壽經(jīng)》里說:

  “雖有余樂,猶不樂彼處。”“生彼邊地七寶宮殿,五百歲中受諸厄也。”

  對于真實明信佛智的人呢,就直接往生到報土里去,不需要在蓮花胎里經(jīng)過這段時間,蓮花胎叫胎宮,“胎”就是包裹在里邊的意思,包裹在蓮花里邊。其實,這種包裹,是我們的自心所感,因為我們內(nèi)心沒有對彌陀完全開放,總是說:“哎呀,要這樣才行、那樣才行吧?”限了很多條件,自己捆了很多東西,比如:“我每天應(yīng)該念三萬聲佛號才能去往生。”那好,你那蓮花胎的城墻可能就是三萬聲佛號砌成的,因為你自己把自己陷這里邊了。彌陀的名號說“乃至一念,信心歡喜,即得往生”,當(dāng)下就是信心開放的。

  (信疑得失) 所以,龍樹菩薩才說:

  若人種善根,疑則花不開,

  信心清凈者,花開即見佛。

  當(dāng)下就得到彌陀的救度,就是往生成佛決定之人,那么,今生今世就是一個花開見佛的人,“花”是指什么?信心吶!信心之花。信心清凈的人,就花開見佛了,信心的大白蓮花就展現(xiàn)出來了。

  在胎宮里面呆,疑惑佛智的罪懺悔盡了之后,也可以往生到報土,所以,它是一個過程,象中轉(zhuǎn)站一樣:先到化土去往生,經(jīng)過長時間的調(diào)化、成熟,然后花開,花開之后,再往生報土。這就是一大損失了。

  而從另一方面講,自力念佛的人對于今生的往生,內(nèi)心不能安定:“我的往生,到底有把握、沒把握?”今生就是不定聚的,不能夠處于正定聚的位置,所以,沒有安心感和滿足感,也沒有被彌陀救度的喜悅的心情,要等待臨終的時候佛來接引,如果臨終佛不接引,往生邊地也沒有份。

  (三輩九品) 作為第十九愿和第二十愿往生方便化土的人呢,才說有三輩九品。

  這個地方,大家細(xì)細(xì)地聽,這是佛法非常重要的概念。

  有的蓮友問:“如果這樣的話,在因地既然都是仰靠彌陀的名號功德、仰靠佛的慈悲愿力,是平等的,那么往生凈土不應(yīng)分成三輩九品吶。彌陀平等救度,你靠阿彌陀佛,我也靠阿彌陀佛,你靠百分之百,我也靠百分之百,那怎么到西方去還不一樣呢?”

  確實如此,對于第十八愿往生的眾生來說,一個下劣凡夫,是完全仰靠彌陀的本愿;一個高智、多才、福重的人,同樣也是仰憑彌陀的本愿,大家的往生是平等的、沒有差別的,到了極樂世界,都是和阿彌陀佛一體成就、同體正覺,當(dāng)然是到報土了,往生就成佛。

  可是,到化土的人就不是這樣的,因為往生的業(yè)因有差別,《無量壽經(jīng)》說“三輩往生”,《觀無量壽經(jīng)》說“九品往生”,三輩也好、九品也好,是因為開合的不同,大分三輩,細(xì)分九品,再細(xì)分是無量無邊品,眾生自力業(yè)因千差萬別,往生彼土也是千差萬別。這里有自力攙雜在里邊:自力修行的功德大,往生的品位高;功德小,往生的品位低。信心深,往生品位高;信心淺,往生品位低。這個自然是這樣的,所以,藕益大師說:

  ? 品位高下,在于持名之深淺。

  這是由于自力攙雜在里邊,才有這樣業(yè)因的差別。在蓮花胎里,也根據(jù)疑惑心的深淺:疑惑心輕的人,一天一夜蓮花就開了,甚至一剎那之間,蓮花就開了;疑惑心重的人,在里邊五百歲不見諸佛,乃至三個小劫、六個大劫,最長的十二大劫,總而言之,在蓮花里呆很長時間。

  三輩也好、九品也好,就是因為我們的自力往生的業(yè)因千差萬別,往生的地點自然也有檔次的差別。

  凡有輩品差別即是在化土,也叫邊地、疑城、胎宮;依佛本愿往生報土沒有輩品的差別。

  這是根據(jù)《無量壽經(jīng)》來判,不是根據(jù)天臺的教義判,我們以前接觸的,是天臺智者大師所判。

  凈土宗在中國,其實是經(jīng)過很復(fù)雜的演變,因為凈土宗太殊勝了,各宗各派的祖師都學(xué)凈土,所以,象天臺、華嚴(yán),許多祖師大德最后都?xì)w向了西方凈土。由于要吸引天臺、華嚴(yán)各宗的行人歸于凈土,所以,他們是以各自宗派的觀點來看待凈土宗,方便引導(dǎo)大家進入阿彌陀佛的本愿,但畢竟不是完全站在凈土宗的立場上。

  (善導(dǎo)教判) 善導(dǎo)大師是專門凈土宗的祖師,他完全站在凈土宗的立場上,直接分出了報土和化土(化土也稱邊地)。天臺智者大師是分成四土常寂光土、實報莊嚴(yán)土、方便有余土和凡圣同居土。由于宗門不同,無須和會。如果勉強和會,那么報土相當(dāng)于常寂光土,往生就成佛去了,其它的幾個土相當(dāng)于化土。這樣的分法,可能他宗的人會覺得不以為然,當(dāng)然,我們學(xué)凈土宗,就以凈土宗的觀點來判斷,就依《無量壽經(jīng)》來判斷。

  三輩、九品大致如此,由于我們的業(yè)因不一樣,才感得的果報不一樣。

  上午就到這里,希望大家能夠提一些問題,如果南無阿彌陀佛本愿救度之法聽完之后,什么問題都沒有,可能沒聽懂,如果聽完之后,問題不斷地翻滾,那大概是快進去了。那么,可以把問題整理一下,送上來,下午我們可以作一些解答。好。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