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尊宿語錄 第八卷
古尊宿語錄 第八卷
○汝州首山(省)念和尚語錄
師諱省念。萊州狄氏子。入院上堂云:“佛法付與國王大臣有力檀那。令其佛法不斷絕。燈燈相續(xù)至于今日。大眾且道續(xù)個甚么?”良久云:“今日須是迦葉師兄始得。”時有僧問:“靈山一會何異今朝?”師云:“墮坑落塹。”僧云:“為什么如此?”師云:“瞎。”僧問:“師唱誰家曲。宗風(fēng)嗣阿誰?”師云:“少室?guī)r前親掌示。”僧云:“更請洪音和一聲。”師云:“如今也要大家知。”問:“如何是和尚家風(fēng)?”師云:“一言截斷千江口。萬仞峰前始得玄。”問:“如何是首山境?”師云:“一任眾人看。”僧云:“如何是境中人?”師云:“吃棒得也未。”僧禮拜。師云:“吃棒且待別時。”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云:“楚王城畔汝水東流。”僧云:“如何是學(xué)人親切處?”師云:“五九盡日又逢春。”僧云:“畢竟事如何?”師云:“冬到寒食一百五。”問:“司徒郎中臨座側(cè)。祖胤西來愿舉揚(yáng)。”師云:“王臣三請今朝赴。萬民樂業(yè)普皆安。”僧云:“與么則慈云普潤。處處皆通也。”師云:“野老喁歌時人皆唱。復(fù)云:“諸上座。佛法無多子。只是你諸人自信不及。若也自信得去。千圣出頭來。你面前亦無下口處。何故。只為你自信得及。不向外馳求。所以柰何不得。直饒釋迦老子到這里。也與三十棒。然則如此。初心后學(xué)。憑個什么道理。且問你諸人還得恁么也未。”良久云:“若得恁么,直須恁么,無事珍重。”
上堂,僧問:“従上諸圣向什么處行履?”師云:“牽犁拽杷。”問:“古人拈槌豎拂意旨如何?”師云:“孤峰無宿客。”僧云:“未審意旨如何?”師云:“不是守株人。”問:“如何是菩提道?”師云:“此去襄縣五里。”僧云:“向上事如何?”師云:“往來不易。”
上堂,僧問:“如何是首山?”師云:“東山高西山低。”僧云:“如何是山中人?”師云:“恰遇棒不在。”僧禮拜。師便打。問:“如何是道?”師云:“爐中有火無心撥。處處無晨任意游。”僧云:“如何是道中人?”師云:“坐看煙霞秀。不與白云齊。”問:“諸圣說不到處。請師提唱。”師云:“萬里神光都一照。誰人敢并日輪齊。”問:“學(xué)人身心聚散時如何?”師云:“不聞天樂響。”僧云:“如何收攝?”師云:“莫逐四時移。”問:“菩薩未成佛時如何?”師云:“眾生。”僧云:“成佛后如何?”師云:“眾生眾生。”問:“覺花未發(fā)時如何辨真實?”師云:“冬不寒臘后看。”僧云:“莫便是也無?”師云:“錯。”問:“六國未寧時如何?”師云:“什么處去來。”僧云:“寧后如何?”師云:“大地火起。”問:“寶劍未出匣時如何?”師云:“怨阿誰。”僧云:“出匣后如何?”師云:“不斬?zé)o罪之人。”僧禮拜。師云:“斬。”問:“寶劍未出匣時如何?”師云:“你不惜猶可。”僧云:“出后如何?”師云:“伏惟尚饗。”僧云:“忽遇師子吼時如何?”師云:“一任野干鳴。”僧便喝。師云:“果然。”僧又喝。師云:“放你三十棒。”僧禮拜。師云:“這瞎?jié)h。”復(fù)云:“諸上座。不得盲喝亂喝。者里尋常向你道。賓則始終賓。主則始終主。賓無二賓。主無二主。若有二賓二主。即是兩個瞎?jié)h。所以我若立時你須坐。我若坐時你須立。坐則共你坐。立則共你立。雖然如是。到這里急著眼始得。若是眼孔定動。即千里萬里。何故如此。如隔窗看馬騎相似。擬議即沒交涉。諸上座。既然于此留心。直須子細(xì)。不要掠虛好。他日異時賺著你在。諸人若也有事近前。無事珍重。”
上堂,僧問:“蓮花未出水時如何?”師云:“遍天遍地。”問:“出水后如何?”師云:“特地一場愁。”問:“殺父殺母佛前懺悔。殺佛殺祖向什么處懺悔?”師云:“水深一丈。”問:“離凡離圣。請師一句。”師云:“不可錯怪老僧也。”僧云:“謝師指示。”師便打。”問:“魚鼓未鳴時如何?”師云:“望天不見天。”僧云:“鳴后如何?”師云:“覷地不見地。”問:“和尚是大善知識。為什么卻首山?”師云:“不座孤峰頂。常伴白云閑。”問:“四眾圍繞。師說何法?”師云:“打草敗要驚蛇。”僧云:“未審怎生下手?”師云:“適來洎合喪身失命。”問:“不落三寸。請師速道。”師云:“老僧到這里卻道不得。庠梨道看。”僧云:“猶落三寸。請師別道。”師云:“首山今日失利。”
問:“如何是首山境?”師云:“千花迥秀一葉長芳。”僧云:“如何是境中人?”師云:“好事不如無。”問:“因緣未熟時如何?”師云:“進(jìn)。”僧云:“熟后如何?”師云:“退。”問:“二龍爭珠。誰是得者?”師云:“得者失。”僧云:“不得者又如何?”師云:“珠在什么處?”僧?dāng)M議。師便打。
問:“維摩默然。未審意旨如何?”師云:“罕逢穿耳客。多遇刻舟人。”問:“如何是首山出身語?”師云:“誰人障閡得。”僧云:“與么則自在去也。”師云:“去即打折你腰。”師乃云:“要得親切第一。莫將問來問。還會么?問在答處。答在問處。你若將問來問,老僧在你腳底。你若擬議則沒交涉。”時有僧出禮拜。師便打。僧問:“掛錫幽巖時如何?”師云:“錯。”僧云:“錯。”師便打。
上堂,僧問:“終日忙忙那事無妨。如何是那事?”師云:“孤峰頂上千花秀。萬仞嵯峨險處行。”僧云:“莫便是和尚為人處也無?”師云:“大眾歌謠送。千峰永不回。”僧云:“回來底事又作么生?”師云:“粉骨碎身猶未報。三年一度送錢財。”僧禮拜。師云:“噓噓。”問:“一切諸佛皆従此經(jīng)出。未審此經(jīng)従何而出?”師云:“低聲低聲。”僧云:“如何受持?”師云:“切不得染皚。”問:“作何行業(yè)。報得四恩三有?”師云:“殺人放火。”僧云:“與么則大作業(yè)底人也。”師云:“苦痛深。”問:“世尊滅后。法付何人?”師云:“好個問頭。無人答得。”僧云:“如何是世尊不說說?”師云:“任従滄海變。終不為君通。”僧云:“如何是迦葉不聞聞?”師云:“咧人徒側(cè)耳。”問:“古人言見色便見心。諸法無形。將何所見?”師云:“一家有事百家忙。”僧云:“學(xué)人不會。乞師再指?”師云:“三日后看取。”問:“入京朝圣主。只到潼關(guān)卻便回時如何?”師云:“猶是鈍漢。”問:“路逢達(dá)道人。不將語默對。未審將什么對?”師云:“瞥爾三千界。”僧云:“與么則目視不勞也?”師云:“天恩未遇后悔難追。”問:“仗鏌耶劍來取師頭時如何?”師噓一聲。僧云:“苦痛深。”師便打。”問:“得船便渡時如何?”師云:“猶是鈍漢。”問:“權(quán)借一問以為影草時如何?”師云:“放你三十棒。”問:“久在貧中。請師賑接?”師云:“不接。”僧云:“為什么不接?”師云:“吃棒得也未。”隨聲便打。問:“如何是古佛心?”師云:“鎮(zhèn)州蘿亶重三斤。”問:“龍宮海藏當(dāng)有何物。請師一別?”師云:“不豹三寸舌。”僧云:“為什么不豹三寸舌?”師云:“誰知句后親。”問:“不落僧?dāng)。如?a href="/remen/xiuzheng.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修證?”師云:“近前來與你道。”僧近前。師便打。問:“丹霞掩耳。黃檗拄戴。意旨如何?”師云:“坐參都不問,暢殺子平生。”僧云:“稀逢難遇。請師指示。”師云:“莫碗鳴。”問:“虛空以何為體?”師云:“老僧在你腳底。”僧云:“和尚為什么在學(xué)人腳底?”師云:“知你是瞎?jié)h。”問:“敗如和尚道。老僧在你腳底。意旨如何?”師云:“橫身不怕侵泥水。識者方知大作家。”問:“敗如和尚道知你是個瞎?jié)h。又作么生?”師云:“將寶奉君君不識。卻令瞽叟墮生盲。”問:“如何是玄中的?”師云:“有言須道卻。”僧云:“此意如何?”師云:“無言鬼也嗔。”
問:“如何是衲僧眼?”師云:“此問不當(dāng)。”僧云:“當(dāng)后如何?”師云:“堪作恁么。
”問:“如何得離眾緣去?”師云:“千年一遇。”僧云:“不離時如何?”師云:“立在眾人前。”
問:“諸佛未見時如何?”師云:“拈匙不把筋。”僧云:“見后如何?”師云:“吃飯忘卻匙。”
問:“佛未出世時如何?”師云:“不可錯怪老僧也。”僧云:“出后如何?”師云:“舉似天下人。”問:“如何是超毗盧之句。稱釋迦之譚?”師云:“妙語無多子。親言舉似誰。”僧云:“湛然時如何?”師云:“未明心地諦。難過首山關(guān)。”僧?dāng)M進(jìn)語。師便打。
問:“如何是大安樂底人?”師云:“不見有一法。”僧云:“將何為人?”師云:“謝庠梨領(lǐng)話。”問:“如何是常在底人?”師云:“亂走作什么?”
問:“一毫未發(fā)時如何?”師云:“路逢穿耳客。”僧云:“發(fā)后如何?”師云:“不用更遲疑。”
問:“無弦一曲。請師音韻。”師良久云:“還聞么?”僧云:“不聞。”師云:“何不高聲問著?”
問:“大悲千手眼。那個是正眼?”師云:“即便翟?瞎。”僧云:“翟?瞎后如何?”師云:“撈天摸地。”
問:“如何是和尚說法底口?”師云:“豹在壁上。”僧云:“忽有人來問時如何?”師云:“待我取回來。即向你道。”
問:“學(xué)人此處不薦。擬向南方時如何?”師云:“速。”僧云:“卻不恁么去時如何?”師云:“后會雖逢。”
問:“如何是離凡圣底句?”師云:“嵩山安國師。”僧云:“莫便是和尚極則處也無?”師云:“南岳讓和尚。”僧云:“如何是和尚家風(fēng)?”師云:“無絲傀儡有人牽。”僧云:“牽后如何?”師云:“妙有無言不較多。”僧云:“如何是妙有無言不較多?”師云:“有言須得句。”僧云:“如何是無絲傀儡有人牽?”師云:“當(dāng)明提祖道。方得后人棲。”
問:“學(xué)人乍入叢林。乞師指示。”師云:“庠梨到老僧會里得多少時。”僧云:“經(jīng)冬過夏。”師云:“莫錯舉似人。”問:“有一人蕩盡來時。師還接也無?”師云:“蕩盡即致。那一人是誰?”僧云:“風(fēng)高月冷。”師云:“僧堂內(nèi)幾人坐臥。”僧無語。師云:“賺殺老僧。”
問:“學(xué)人求出世間時如何?”師云:“借水獻(xiàn)花先供養(yǎng)。莫教落后索香錢。”僧云:“死生事大。乞師一薦。”師云:“透漏遺晨無走路。”僧云:“恁么則被他捉著也。”師云:“今日到長安。”
問:“如來演說三乘教。未審是什么教?”師云:“千言無一中。”僧云:“為什么千言無一中?”師云:“不是上鉤人。”問:“一切法皆空。如何悟得真空理?”師云:“南地先抽敝。塞北著皮裘。”僧云:“莫落是非也無?”師云:“自家看取。”問:“青青翠竹還有佛性也無?”師云:“南天北地。”僧云:“恁么則推窮佛理也。”師云:“北地南天。”問:“鐘鼓未鳴時如何?”師云:“問前不鳴問后打。”僧?dāng)M議。師便喝。問:“如何是迦葉門前一盞燈?”師云:“孤峰朗月連天照。性似寒泉徹底清。”僧云:“勞而無功時如何?”師云:“日輪當(dāng)午無私照。自是時人見有移。”問:“寶劍未出匣時如何?”師云:“大洋海底澄心鏡。”僧云:“出匣后如何?”師云:“天外吒沙獨擺捎。”師乃云:“第一句薦得?芭c祖佛為師。第二句薦得。堪與人天為師。第三句薦得。自救不了。”時有僧問:“如何是第一句?”師云:“大用不揚(yáng)眉。棒下須見血。”僧云:“慈悲何在?”師云:“送出三門外。”問:“如何是第二句?”師云:“不打恁么驢漢。”僧云:“將接何人?”師云:“如斯?fàn)庤秃巍?rdquo;問:“如何是第三句?”師云:“解問無人答。”僧云:“即今只對者是誰?”師云:“莫使外人知。”僧云:“和尚是第幾句薦得?”師云:“月落三更穿市過。”
問:“維摩一默。文殊贊善。未審此意如何?”師云:“當(dāng)時聽眾必不如是。”僧云:“既不如是。維摩默然又且如何?”師云:“知恩者少負(fù)恩者多。”乃云:“若論此事實。不豹一個元字腳。”便下座。
○次住廣教語錄
師入院。上堂,有僧問:“曹溪一句天下人聞。廣教一句什么人聞?”師云:“不出三門外。”僧云:“為什么不出三門外?”師云:“舉似天下人。”僧問:“如何是真如體?”師云:“遍乾坤。”僧云:“如何是真如用?”師云:“動天地。”問:“如何是大海?”師云:“出頭天外看。”僧云:“恁么則包含不盡也。”師云:“不見本來身。”問:“如何是學(xué)人自已?”師云:“是你自已。”問:“黑豆未生芽時如何?”師云:“萬里崖州君自去。臨行惆悵怨他誰。”僧云:“有何罪過?”師云:“昨夜貶文殊。”僧云:“未審什么時回?”師云:“專候天恩。”僧云:“天恩到時如何?”師云:“齊賀太平年。”問:“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云:“不唧留。”僧云:“見后如何?”師云:“不唧留。”問:“久負(fù)沒弦琴。請師彈一曲。”師云:“正值嚴(yán)凝久。披柴帶雨歸。”問:“觀身無相。觀法亦然時如何?”師云:“晴天開水路。”僧云:“恁么則掃地而盡去也。”師云:“孤月照高岑。”問:“萬機(jī)喪盡時如何?”師云:“死水不藏龍。”僧云:“轉(zhuǎn)動后如何?”師云:“碧眼胡僧笑點頭。”問:“如何是正修行路?”師云:“貧兒不雜食。”僧云:“撒手歸家去也。”師云:“香臭不曾聞。”僧云:“三春無二月。十五正團(tuán)圓。”師云:“不是庠黎用心處。”僧云:“如何是學(xué)人用心處?”師云:“要行即行。要坐即坐。”問:“十二時人作何行業(yè)即免生死?”師云:“你喚什么作生死?”僧云:“與么則無生死可免。”師云:“大眾盡皺眉。”問:“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談?”師云:“塞北風(fēng)霜緊。江南雪不寒。”問:“承古有言。自従一見桃花后。直至而今更不疑。意旨如何?”師云:“三尺杖子兩人舁。”僧云:“還許學(xué)人舁也無?”師云:“放下著。”
師問僧:“恁么來者是甚么人?”僧云:“問者是誰?”師云:“老僧。”僧便喝。師云:“向你道是老僧。又惡發(fā)作么?”僧又喝。師云:“恰遇棒不在手。”僧云:“草賊大敗。”師云:“今日又似得便宜。又似落便宜。”問:“如何是道?”師云:“腳下深三尺。”問:“蓮花未出水時如何?”師云:“水深一丈。”進(jìn)云:“出水后如何?”師云:“従地高三尺。”其時有化主問:“學(xué)人與么去時。將何稟受?”師云:“又手奉賓德。舉似莫沉吟。”僧云:“恁么還當(dāng)也無?”師云:“物逐人興。”僧云:“今日點茶當(dāng)為何人?”師云:“去此無消息。無心永莫回。”問:“如何是真如體。”師云:“敲磚打瓦。”僧云:“此意如何?”師云:“切忌踏著。”僧云:“有一人不會唐言梵語來時。師還接也無?”師云:“舉意便知有。何勞側(cè)耳聽。”問:“學(xué)人不識文墨。拾得個字來。未審喚作什么字?”師云:“久為云水客。休作問禪賓。”問:“如何是現(xiàn)前三昧?”師云:“三更不閉戶。”僧云:“還許學(xué)人商量也無?”師云:“切忌五更初。”
問:“若能轉(zhuǎn)物即同如來。三門佛殿請師轉(zhuǎn)。”師云:“長安道上無私曲?v遇知音到者稀。”
問:“學(xué)人親到寶山。空手回時如何?”師云:“家家門前火把子。”問:“靈丹一粒點鐵成金。至理一言轉(zhuǎn)凡成圣。如何是至理一言?”師云:“更舉一遍。”僧云:“與么則退身三步。”師云:“笑破大眾口。”問:“如何是學(xué)人自已?”師云:“放參三下鼓。吃粥五更鐘。”問:“久輔不逢時如何?”師云:“庠黎有問,老僧有答。”僧云:“如何得逢?”師云:“庠黎不問,老僧不答。”問:“維摩方丈不以日月為明。未審和尚方丈以何為明?”師云:“穿破天下人髑髏。”問:“久負(fù)無弦琴。請師彈一曲。”師云:“無言顯大道。”僧云:“還許學(xué)人和也無?”師云:“更莫遲疑。”
問:“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如何是一路涅槃門?”師云:“龍蟠鳳舞子時前。日出昆侖照大千。”
問:“塵塵見佛剎剎聞經(jīng)。如何是塵塵見佛?”師云:“好個燈籠。”僧云:“學(xué)人不會。意旨如何?”師云:“還我話頭來。”問:“無邊身菩薩。為什么不見如來頂相?”師良久云:“即今還見也無?”僧?dāng)M議。師便打。
問:“如何是學(xué)人本來身?”師云:“牽牛不入市。”僧云:“如何是有相身中無相身?”師云:“洎合錯對庠黎。”問:“萬仞峰前如何卓立。”師云:“窄。”僧云:“意旨如何?”師云:“苦。”問:“巧說不得只要心傳。如何是心傳底法?”師云:“有疑須假問。”僧云:“恁么則巧說不得也。”師云:“無言正好聽。”問:“如何是佛法的的大意?”師云:“不將小意對庠黎。”僧云:“如何領(lǐng)會?”師云:“逢人莫錯舉。”問:“德山棒臨濟(jì)喝。未審明得什么邊事?”師云:“你試道看。”僧便喝。師云:“瞎。”僧又喝。師云:“這瞎?jié)h。只管亂喝作什么!”僧欲禮拜。師擬拈棒。僧約住云:“莫亂打人好。”師擲下拄戴云:“明眼人難瞞。”僧云:“草賊大敗。”
問:“如何是生滅法?”師云:“新羅吃冷淘。”問:“久處沉迷。請師一接。”師云:“老僧無恁么閑工夫。”僧云:“和尚豈無方便?”師云:“要行即行。要坐即坐。”僧云:“臨機(jī)一句截斷眾流。請師垂示。”師云:“棒下迸流星。”僧云:“恁么則萬象顯然。”師云:“遣人拽出。”問:“世尊說法如雷吼。未審誰是不聞?wù)?”師云:“無人敢定當(dāng)。”僧云:“為什么無人敢定當(dāng)?”師云:“果然不聞。”問:“亡僧遷化向什么處去?”師云:“散關(guān)正望三泉路。厚垇花開始覺春。”問:“古人道。東山西嶺青。意旨如何?”師云:“一回舉著一回新。”僧云:“謝師指示。”師云:“功不浪施。”問:“如何是佛?”師云:“苦。”問:“如何是然燈前?”師云:“諸佛在我前。”僧云:“如何是然燈后?”師云:“諸佛在我后。”僧云:“如何是正然燈?”師云:“青山無異路。”問:“有問有答盡在魔界。無問無答事如何?”師云:“庭前罷舞休思曲。”僧云:“大眾證明也。”師云:“野老喁歌正好音。”問:“如何是和尚截人之機(jī)?”師云:“三門前點燈。”僧云:“未審意旨如何?”師云:“佛殿后燒香。”問:“如何是佛?”師云:“新婦騎驢阿家牽。”僧云:“未審此語什么句中收?”師云:“三玄收不得。四句豈能該。”僧云:“此意如何?”師云:“天長地久日月齊明。”問:“如何是佛?”師良久云:“會么?”僧云:“不會。”師云:“何不高聲問?”僧再問,師云:“瞎?jié)h顛言倒語作什么?”
問:“如何是寂寂惺惺底人?”師云:“莫向白云深處坐。切忌寒灰煨煞人。”師復(fù)舉興化示眾云:“‘今日放諸人一線道。不用如何若何。便請單刀直入。興化為你證明。’有缸德長老。出眾禮拜。起來便喝。興化亦喝。缸德又喝。興化又喝。德禮拜。興化卻云:‘適來若是別人。三十棒一棒也不較。何故。為他缸德會一喝不作一喝用。’”師云:“看他興化。與么作用。為什么放得伊過。諸上座。且道什么處是一喝不作一喝用。是前一喝是后一喝。那個是賓那個是主。雖然如此。也須子細(xì)始得。”良久云:“二俱有過。二俱無過。珍重。”
○次住寶應(yīng)語錄
師入院。上堂,有僧問:“盡大地人來。各各置一問,問問各別。未審寶應(yīng)如何只對?”師云:“好。”僧禮拜,師云:“見何道理?”僧云:“謝師答話。”師云:“賊是小人。智過君子。”劉司徒問:“龍庭金口問,如何對玉機(jī)?”師云:“一輪迥脫三界外。當(dāng)軒照破萬家門。”司徒云:“臨行一句。請師指示。”師云:“莫錯認(rèn)定盤星。”座主問云:“如従饑國來忽遇王膳。未敢便餐。餐即是。不餐即是?”師云:“名利已彰天下播。手中如意有誰知?”主云:“與么則珍重去也。”師云:“真師子兒。一撥便轉(zhuǎn)。”問:“既是清凈伽籃。為什么打魚鼓吃飯?”師云:“知恩者少。負(fù)恩者多。”問:“承師有言。金沙灘頭馬郎婦。意旨如何?”師云:“高梳云鬢恐人怪笑。”問:“得力處。乞師一言。”師云:“山高無異路。”僧云:“畢竟如何?”師云:“莫守白云閑。”問:“向上一路。請師指示。”師云:“對面不相識。”僧云:“為什么不相識?”師云:“問處分明。答處親。”問:“如何是觀音門入者?”師云:“超然一境無異路。”僧云:“如何是普賢門入者?”師云:“野云不向目前飛。”問:“有問有答皆落唇吻。無問無答請師道看?”師云:“不可錯怪老僧也。”僧云:“猶落唇吻。”師云:“落在什么處?”僧無語。師便打。
問:“萬法歸于一體時如何?”師云:“三斗吃不足。”僧云:“畢竟歸于何處?”師云:“二斗卻有余。”問:“文殊贊維摩不二法門意旨如何?”師云:“問前不明問后瞎。”僧云:“未審此意畢竟如何?”師云:“瞎。”問:“離聲離色。如何舉唱?”師云:“一點青霄異。”僧云:“如何是異?”師云:“透過萬重關(guān)。”僧云:“只這如何透?”師便打云:“言前薦得辜負(fù)平生。句后投機(jī)殊乖道體。離此二途。請師方便。”師豎拂云:“爭柰這個何。”僧云:“與么則太保證明。”師云:“你莫帶累太保。”
問:“如何是佛?”師云:“朝看東南暮看西北。”問:“德山棒臨濟(jì)喝。意旨如何?”師云:“寶應(yīng)今日不用。”僧?dāng)M進(jìn)語,師云:“瞎?jié)h。”便打。”問:“疑則與賊為伴。不疑則野辨為家。時如何?”師云:“北邙山下千丘萬丘。未審那個是你家?”僧以坐具棗一棗,師云:“洎不問過。”問:“如何是古佛心?”師云:“三個婆婆排班拜。”問:“如何是清凈法身?”師云:“新羅人不體頭。”僧云:“向上還有事也無?”師云:“有。”僧云:“如何是向上事?”師云:“新羅人不體頭。”安員外問:“弟子不會。請師垂示。”師云:“水急浪開漁父見。錦鱗透過碧波中。”員外云:“承教有言。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如何是常住底法?”師豎起拄杖召員外云:“且道這個是住底法。不是住底法?”員外云:“未曉之徒如何賑濟(jì)?”師云:“依稀似曲才堪聽。又被風(fēng)吹別調(diào)中。員外云:“一物不將來時如何?”師云:“何得對眾妄語。”員外擬議。師便喝。
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云:“風(fēng)吹日炙。”問:“只如龍牙問德山。山乃引頸。此意如何?”師云:“德山引頸。寶應(yīng)即偃身縮項。”問:“敗如和尚道。新婦騎驢阿家牽。意旨如何?”師云:“百歲翁翁失卻父。”僧云:“百歲翁翁豈有父?”師云:“汝會也。”師復(fù)云:“諸上座。不見興化老人道。直饒汝喝得。興化向虛空里撲下來。一點氣也無。忽然庇息。卻向汝道。未在。何故。我未向紫羅帳里撒真珠。與你諸人胡喝亂喝作么?”師云:“實為如斯。今時兄弟只管橫喝豎喝。及至窮著并無言說。看他臨濟(jì)會下有僧出來禮拜。臨濟(jì)便喝。僧云:‘老漢莫探頭好。’濟(jì)云:‘汝道落在什么處?’僧便喝。又有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濟(jì)便喝。僧禮拜。濟(jì)乃召眾云:‘你道適來這一喝好喝也無?’。僧云:‘草賊大敗。’濟(jì)云:‘過在什么處?’僧云:‘再犯不容。’濟(jì)云:‘要識臨濟(jì)賓主話,問取堂中二禪客。’”師云:“諸兄弟。學(xué)般若菩薩直須諦當(dāng)去始得。雖然如是。曉者還稀。珍重。”
師一日上堂,汾陽昭和尚出問:“百丈卷哺。意旨如何?”答云:“龍袖拂開全體現(xiàn)。”進(jìn)云:“未審師意如何?”答云:“象王行處絕狐晨。”昭于是言下大悟。遂提起坐具。顧視大眾云:“萬古碧潭空界月。再三撈舔始應(yīng)知。”禮拜歸眾。時葉縣省和尚作首座。才退便問:“昭兄你適來見個什么道理便與么道?”云:“正是我放身舍命處。”省便休。
小參示眾云:“老僧?dāng)M欲歸鄉(xiāng)。什么人隨得。去時有僧問:“未審和尚什么時去?”師云:“待有伴即向汝道。”僧云:“無伴底事作么生?”師云:“盡日不逢人。明明不知處。”僧云:“忽遇一人又作么生?”師云:“迷子不歸家。失卻來時路。”僧云:“請師指個歸鄉(xiāng)路。”師云:“枯木藏龍不存依倚。”僧云:“和尚什么時節(jié)卻回?”師云:“一去不知音。六國無消息。”僧云:“正當(dāng)歸。鄉(xiāng)底事又作么生?”師云:“獨唱胡家曲。無人和得齊。”僧云:“忽遇知音在時如何?”師云:“山上石人齊拍掌。溪邊野老笑呵呵。”僧云:“歸鄉(xiāng)回來底事又作么生?”師云:“八國奉朝衣。四相無遷改。”僧云:“未審居何位次?”師云:“文殊不坐金臺殿。自有逍遙竹拂枝。”問:“如何是梵音?”師云:“驢鳴狗吠。”問:“如何是截徑一路?”師云:“或在山間;蛟跇湎隆”問:“如何是和尚不欺人底眼?”師云:“看看冬到來。”僧云:“畢竟如何?”師云:“即便春風(fēng)至。”問:“遠(yuǎn)聞和尚無絲可豹。及至到來為什么有山可守?”師云:“道什么?”僧便喝。師亦喝,僧禮拜,師云:“放你三十棒。久立眾慈。伏惟珍重。”
△師出鏡清十二問答,洎翠巖代語,師于一語下代三轉(zhuǎn)
問時至草庵無一物。為什么卻有盈余。清云:“要道何難?”巖云:“適來道什么?”師代云:“自不知。”又云:“洎成忘卻。”又云:“共語不知音。”
問:“盡乾坤不出一剎那。今時人向什么處辨明?”清云:“共語商量。”巖云:“向你道什么處辨明。師代云:“不問他別人。”又云:“明眼人笑你。”又云:“用辨即非。”
問:“無神通菩薩。為什么晨跡難尋?”清云:“波斯眼黑。”巖云:“莫鬼語。師代云:“不是用心處。”又云:“被他捉著。”又云:“不勞舉步。”
問:“辨得親疏底人。為什么卻被親疏不肯?”清云:“不平按劍。”巖云:“當(dāng)?shù)靡矡o。”師代云:“莫守閑。”又云:“大有人不解恁么問。”又云:“不可辨親疏。”
問:“明知生是不生之相。為什么卻被生之所流?”清云:“明知無力。”巖云:“不關(guān)老兄事。”師代云:“自領(lǐng)過。”又云:“喚什么作生死?”又云:“爭得不知有。”
問:“人人具眼。逢訪道人。道即是不道即是?”清云:“頭上仙陀。”巖云:“莫道乞辨明。”師代云:“分明舉似他。”又云:“莫道乞答話。”又云:“若不是寶應(yīng)。洎合遭他毒手。”
問:“體本無瑕翳。為什么坐施良藥?”清云:“卻正道著。”巖云:“且放老僧過。”師代云:“知過人難得。”又云:“更教誰吃棒。”又云:“今日草賊大敗。”
問:“達(dá)者同游一路行。為什么不行?”清云:“已到平頭。”巖云:“老兄還達(dá)也未?”師云:“不爭先。”又云:“到了不知。”又云:“但請先行。
問:“盡令提綱。為什么不塞時人口?”清云:“自還得。”巖云:“老兄還知明州米價么?”師代云:“還曾失么?”又云:“須知老兄。”又云:“爭知今日。”
問:“無形本寂寥。為什么有物先天地?”清云:“寶公曲尺。志公剪刀。”巖云:“領(lǐng)過得也未。”師代云:“欺他作什么?”又云:“阿誰與么道。”又云:“不是庠梨置問。”
問:“十方薄伽梵。為什么一路涅槃門?”清云:“家無二主。”巖云:“怪得人么?”師代云:“到者方知。”又云:“一尚不可得。”又云:“常防此問。”
問:“同氣連枝。為什么卻根莖有異?”清云:“邵案迸彩。巖云:“阿誰道有異。師代云:“紹得么?”又云:“見有前后。”又云:“今朝二十五。”
師出風(fēng)穴四賓主語。僧云:“如何是賓中賓?”穴云:“攢眉看白云。”師別云:“去來長自在。不與白云齊。”問:“如何是賓中主?”穴云:“入市雙瞳瞽。”師別云:“高聲唱叫繞街行。”問:“如何是主中賓?”穴云:“回鑾兩耀新。”師別云:“定國安邦賀太平。”
問:“如何是主中主?”穴云:“磨驄三尺劍。待斬不平人。”師別云:“收番猛將寸草不留。
師出四種照用語。問:“如何是先照后用?”師云:“南岳嶺頭云。太行山下賊。”問:“如何是先用后照?”師云:“太行山下賊。南岳嶺頭云。”問:“如何是照用同時?”師云:“收下南岳嶺頭云。捉得太行山下賊。”問:“如何是照用不同時?”師云:“昨日有雨今日晴。”
師出四賓主語,問:“如何是賓中賓?”師云:“青山綠水分。”問:“如何是賓中主?”師云:“棒下取分明。”問:“如何是主中賓?”師云:“退已讓人。”問:“如何是主中主?”師云:“斬盡不留身。”
師出四料簡語,問:“如何是奪人不奪境?”師云:“人前把出遠(yuǎn)送千峰。”問:“如何是奪境不奪人?”師云:“打了不曾嗔。冤家難解免。”問:“如何是人境兩俱奪?”師云:“萬人作一辨。時人盡帶悲。”問:“如何是人境俱不奪?”師云:“問處分明答處親。”
師出德山三轉(zhuǎn)語。于一句中各下三轉(zhuǎn)。問:“如何是函葢乾坤句?”師云:“大地雪漫漫。”又云:“普天匝地。”又云:“海底紅塵起。”“如何是截斷眾流句?”師云:“不通凡圣。”又云:“洎合放過。”又云:“橫身三界外。”問:“如何是隨波逐浪句?”師云:“要道便道。”又云:“有問有答。”又云:“此去西天十萬八千。”
師舉。僧問禾山:“如何是道?”山云:“耕人田不種。”僧云:“如何是道中人?”山云:“禾熟不臨場。”因僧問師出語云:“耕人田不種意旨如何?”師云:“大勛不豎賞。”僧云:“禾熟不臨場意旨如何?”師云:“任従風(fēng)雨爛。”
師出盤龍和尚問行者接待不易。行者云:“開心碗子盛將來。無縫合兒合將去。”師云:“橫擔(dān)拄戴登霄漢。使煞農(nóng)夫煮粥人。”
師出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答云:“風(fēng)吹日炙。”師又云:“多年塵土無人拂。一身常在鎮(zhèn)天涯。”
△勘辯語
師在風(fēng)穴會中。密常勤誦蓮經(jīng)。眾咸謂念法華也。偶知客退。即就請師。一日風(fēng)穴見師侍立次。乃垂涕告之曰:“不幸臨際之道。至吾將墜于地矣。”師云:“觀此一眾。豈無人邪?”穴云:“雖敏者多。見性者少。”師云:“如某者如何?”穴云:“吾雖望子之久。猶恐耽著此經(jīng)。不能放下。”師云:“此亦可事。愿聞其要。”
于是風(fēng)穴上堂舉:“世尊以青蓮目。顧視大眾。迦葉正當(dāng)與么時。且道說個什么?若道不說而說。又是埋沒先圣。且道說個什么?”師乃拂袖而退。穴擲下拄戴便歸方丈。侍者隨后入室請益:“念法華為什么不只對和尚?”穴云:“念法華會也。
次日師與真園頭同上問訊次。穴又問真曰:“作么生是世尊不說說。”真曰:“崤鳩樹頭鳴。”穴云:“你作許多癡福。作什么何不體究言句。”又問師曰:“汝作么生?”師曰:“動容揚(yáng)古路。不墮悄然機(jī)。”穴云:“你何不看法華下語。”
師受風(fēng)穴印可之后。泯跡韜光。人莫知其所以。因楚和尚初至汝州宣化安下。風(fēng)穴令師傳語。才相見展坐具次。便問:“展即是。不展即是?”楚云:“自家看取。”師便喝。楚云:“我曾親近知識來。未嘗輒敢恁么造次。”師云:“草賊大敗。”楚云:“來日若見風(fēng)穴和尚,待一一舉似。”師云:“一任一任。不得忘卻。”師乃先回。舉似風(fēng)穴。穴云:“今日又被你收下一員草賊。”師云:“好手不張名。”楚次日才到相見。便舉前話。穴云:“非但昨日。今日連贓捉敗。”于是師乃名振四方。遠(yuǎn)近學(xué)者承風(fēng)而湊。
初住汝州首山。為第一世也。石門遣使馳開堂書至。師乃集眾于法堂上。使才近前人事。師約住云:“是洞上宗乘。是雪嶺家風(fēng)?”使云:“書中已載。”師云:“一不成二不是。使無語。師云:“且坐吃茶。”一日師問僧:“近離甚處?”僧云:“襄州。”師云:“路上曾逢達(dá)磨也無?”僧近前不審。師云:“這個是驢前馬后底。”僧云:“和尚又如何?”師云:“非公境界。且坐吃茶。”僧才坐。師又問:“在什么處過夏?”僧云:“石門。”師云:“水牯牛安樂么?”僧云:“及時水草。”師云:“為什么傷人苗稼?”僧云:“對和尚不敢造次。”師云:“放過即不可。”便打。
師一日問僧:“是凡是圣?”僧云:“非凡非圣。”師云:“太不定生。”僧云:“離此二途。請師速道。”師云:“首山今日燒香供養(yǎng)你去也。”僧云:“某甲特來禮拜。”師云:“滴水難消。”
一日問僧:“近離什么處?”僧云:“廣慧。”師云:“穿云不渡水。渡水不穿云。離此二途。速道速道。”僧云:“某甲昨夜宿長橋。”師云:“你恁么合吃首山棒。”僧云:“某甲未曾參堂。”師云:“兩重公案。”僧云:“恰是。”師云:“那那。”
又一日師見僧參次。乃問:“近離甚處?”僧云:“襄州。”師云:“夏在甚處?”僧云:“洞山。”師云:“還我洞山鼻孔來。”僧云:“不會。”師云:“卻是老僧罪過。”
又一日問僧:“上人近離甚處?”僧云:“南方。”師云:“遠(yuǎn)來不易。且坐吃茶。”又一日問僧:“近離甚處?”僧云:“襄州。”師云:“有事相借問得么?”僧云:“便請。”師云:“且喜沒交涉。”又云:“鷂子過新羅。”又問僧:“近離甚處?”僧云:“西京。”師云:“路上還逢達(dá)磨也無?”僧云:“適來已參見和尚了也。”師云:“為什么筑著鼻孔?”僧云:“已知痛盤。”師云:“打破大唐國里。覓個知痛盤底人。了不可得。且坐吃茶。”
有僧來參。師乃問:“近離甚處?”僧云:“龍門。”師拽傍僧摑一摑喝出去。一日有僧侍次。師乃喚僧名。僧應(yīng)諾。師云:“且去別時來為你說。”僧云:“而今尚自不說。別時決定不說?”師云:“我也罪過。你也罪過。”
僧一日入室。師云:“且去別時來。”僧應(yīng)諾。師便打。
師每見僧來。便云:“恁么來者是誰?”僧云:“問者是誰?”師云:“是老僧。”僧便喝。師云:“向道是老僧。又惡發(fā)作什么?”僧又喝。師云:“恰遇棒不在。”僧云:“草賊大敗。”師云:“得便宜是落便宜。”
有僧入室。師便喝。僧亦喝。師又喝。僧禮拜。師便打云:“伏惟尚向。”
一日因僧入室。師喚僧名。僧應(yīng)諾。師云:“錯。”僧云:“某甲有什么敗闕處?”師云:“錯。”
有新到相見。師問:“従什么處來?”僧云:“芭蕉來。”師云:“芭蕉有何言教。”僧云:“曾見有僧問:‘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蕉云‘知。’僧云:‘見后如何?’蕉云:‘不知。’后有僧舉問襄陽石門徹禪師:‘只如二尊宿意旨如何?’徹云:‘先行不到。末后為初。’”
僧一日入室,師云:“恁么來者是誰?”僧云:“某甲。”師云:“莫道是別人。”僧禮拜。師云:“適來見個什么道理即禮拜?”僧云:“今日大似因齋慶贊。”師云:“我適來一期向你恁么道。速須吐卻。”僧云:“也知和尚曲為某甲。”師云:“后有人問你向他道什么?”僧拂袖便出去。師召僧名。僧回首。師便喝。僧云:“這老賊。”師乃以頌示之曰:“四門通一要。一要具三玄。在賓全正令。立主要須圜。”
又一夜師行道次。見暗里有僧。師乃問:“是誰?”曾不對,師云:“我也識得你。”僧大笑。師云:“你不得道是別人。”復(fù)作一頌示之:“輕輕踏步恐人知。語笑分明更莫疑。智者只此猛提取。莫待天明失卻雞。”
師次住寶安山廣教禪院。亦為第一世。后徇眾請。入城下寶應(yīng)禪院〔即南院第三代〕三處法席。海眾常臻。淳化三年十二月初四日午時。上堂示眾曰:“今年六十七。老病隨緣且遣日。今年記卻來年事。來年記著今朝日。”果至四年十二月日。與時無爽前記。上堂辭眾。仍作偈曰:“白銀世界金色身。情與無情共一真。明暗盡時俱不照。日輪午后是全身。”言訖安坐。日將燴而逝。壽年六十八。茶毗收舍利。
△偈頌
示眾
諸子謾波波。過卻幾恒河。觀音指彌勒。文殊不奈何。
靈云見桃花。
分明歷世三十春。因悟桃花色轉(zhuǎn)新。人人盡得靈云意。不識靈云是何人。
玄沙云諦當(dāng)甚諦當(dāng)。
玄沙道處少人知。密密相逢更莫疑。今古相傳親的旨。少年多是白頭兒。
四賓主頌。
悟了卻従迷里悟。迷悟従來無差互。始知本末至干今。今古相承無別路。無別路。莫問人說今古。問來事元是主。従他人問賓主。識得賓全是主。主中賓賓中主。更互用無差互。賓中賓主中主。兩家用莫讓主。把定乾坤大作主。不容擬議斬全身。始得名為主中主。
偶作三頌。
我有一機(jī)。不假修持。若人問著。便喚沙彌。
我有一著。不自棲泊。若人更問。劈口便著。
我有一宗。勿示西東。若人擬議。別喚王公。
送化主四頌。
報你參禪賓。人中有見親。若求刲的旨。臘月望陽春。
臨行少語足人憐。莫辱家風(fēng)皚舊賢。保護(hù)盡従今日去。靜坐寒窗月那邊。
幾多真子向西東。物外縱橫莫用功。隨處化緣皆是道。臨行一句盡流通。
廓然無事少人聞。任意縱橫勿計程。步步登高看前路。莫教失腳墮深坑。
示眾三首。
背陰山子向陽多。南來北往意如何?若人問我西來意。東海東面有新羅。
咄哉巧女兒。騶梭不解織。貪看斗雞兒。水牛也不識。
咄哉拙郎君。巧妙無人識。打破鳳林關(guān)。穿靴水上立。
- 南禪七日(1)
- 心能轉(zhuǎn)物,即同如來--南懷瑾先生稀有開示之三
- 景德傳燈錄 第一卷
- 五燈會元 第一卷
- 授菩薩戒儀軌(一)
- 南禪七日(2)
- 碧巖錄 第一卷
- 南禪七日(4)
- 南禪七日(3)
- 《坐禪三昧經(jīng)》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上)
- 指月錄目錄
- 南禪七日(5)
- 指月錄卷之一
- 南禪七日(6)
- 南禪七日(21)
- 南禪七日(7)
- 南禪七日(9)
- 宗鏡錄(1-4)
- 南禪七日(8)
- 南禪七日(10)
- 禪關(guān)策進(jìn)(上)
- 南禪七日(11)
- 南禪七日(12)
- 南禪七日(13)
- 南禪七日(14)
- 南禪七日(19)
- 南禪七日(20)
- 南禪七日(16)
- 南禪七日(18)
- 南禪七日(17)
- 南禪七日(15)
- 《星云大師講演集》-佛教的政治觀
- 五燈會元 第二卷
- 五燈會元 二十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三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二卷
- 指月錄卷之二
- 《星云大師講演集》-從心的動態(tài)到心的靜態(tài)
- 《坐禪三昧經(jīng)》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下)
- 宏智禪師廣錄(卷九)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dāng)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dá)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dāng)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nèi)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jù)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yùn)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而轉(zhuǎn)彎,時而放平
- 學(xué)會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從有求到無求 從有學(xué)到無學(xué)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 唐代詩人綦毋潛夜宿龍興寺的的所見所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