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與自我
自殺與自我
看到這個標題,也許有點吃驚,也許會漠然。仔細想想,你的親戚朋友乃至周圍的熟人,當然還有你本人,在生命的洪流中,難道沒想到過這件事;蛟S,那只是短暫的幾分甚至幾秒鐘。那一刻的感受,可能至今你還難以忘懷,那種生命本質上的痛苦給你帶去的煎熬、煩躁、無奈和絕望。
如果有過親人自殺的經歷,那對于活著的人來講,一旦涉及相同的話題,簡直就是讓痛苦重演,不堪回首。
有人說:“從凡夫的角度來看,出生與死亡是平等的,任何人也無法回避!
可是,人類更加關注降生,為了慶賀生,我們歡呼雀躍、我們眉飛色舞、我們……
對于死亡,我們會本能的拒絕、抗議,盡管我們了知誰免不了,但我們還是要想盡方法延緩死神的腳步……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每個人都活在一念之間。但千萬個人千萬個念頭,所以世間不免也就千變萬化起來。
那天喝茶,聽燁珂介紹,經過分析,自殺的人群從決定實施行為到結束只有2秒多一點。當然,在這之前,也一定醞釀了許久?墒,想到一瞬間,一個鮮活的生命就走到了終點。除了無奈,還是無奈。
據相關數據顯示,自殺已經成為較高的死亡原因之一。在世界各地,無論是富裕的國家還是貧困的地區(qū),越來越多的人希望以此來解決生命的困惑。
中國為全球自殺人數最多的國家,中國人口約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自殺人數則占世界自殺人數的四分之一,為全球自殺人數最多的國家。目前,我國每年有近30萬人自殺死亡,至少200萬人自殺未遂。平均每2分鐘就有1人自殺死亡,8人自殺未遂。
中國人有句話“死了死了,一死百了!碑斒篱g的一切對于你已經沒有任何意義的時候,當你已經不再留念世俗的一切的瞬間,當你沒有信心抵抗身體和心理的痛苦之時,當你覺得已經走到生命最美麗的那個鏡頭的當下。這時,這句話就會成為你行動的指南。
自殺的原因千奇百怪,報復別人、否認自己。根本上來講,希望自己可以獲得或者抓住些什么確是毋庸質疑的。這也很正常,人活者就是想握住些東東。
金剛會上,那些發(fā)菩提心的眾生問佛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時?佛的回答可能會讓我們這些心浮意躁的人目瞪口呆!吧颇凶由婆,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不應住色生心、生心、不應住香生心、不應住味生心、不應住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
在普通人看來,這簡直不讓人活了。凡人的心理特征就是住,住在根塵交會產生的六識中。什么都不許住,那如何才好。一旦,手中一張牌都沒有了,我們會絕望。此時,沒有想到絕處逢生,更不敢想象無中生有。
那么怎么辦,我們就會讓他們抓住點東西,讓他找到活下去的理由。告訴他們“你可以不必死,你還有許多活路可走!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2
- 大般若經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第一卷
- 心經的人生智慧—《心經》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6
- 心經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5
- 心經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