懺悔的理論與方法 第七章 完成取相懺的例子
第七章 完成取相懺的例子
以見到好相為罪滅根據(jù)的取相懺,在大乘佛教史上,曾被廣泛的用來懺悔。尤其是犯了重戒、造了大惡的人,都以虔誠的心情,不計時間的長久,來從事禮佛或持咒,希望能感應(yīng)到佛菩薩的瑞相加持,以滅除本身所造的罪業(yè)。他們所得到的感應(yīng)事跡,對于后代想以取相懺來懺悔者,無疑的,是一個很大的鼓勵。因此,摘錄幾個例子以供參考。
在《三寶感應(yīng)錄》卷中第十七則,載有兩位僧人行方等懺得到感應(yīng)的事跡——
“唐潞州法住寺釋曇榮,(于)貞觀七年,依清信士常凝保等請,于法住寺行方等懺法。至七月十四日,有本寺沙門僧定者,戒行精高;于道場內(nèi),見大光明,五色間起上而下。中有七佛,相好非常,語僧定云:‘我毗婆尸如來無所著至真等正覺,以汝罪消故來為證,然非本師,不與授記!缡橇鸾酝嗽~,最后一佛言:‘我是汝本師釋迦牟尼,為汝罪消故來授記。曇榮是汝滅罪良緣,于賢劫中,名普寧佛;汝身器清凈,后當(dāng)作佛,亦為普明!(注)
能夠在懺悔中見到賢劫七佛皆來證說罪滅,從事懺悔的人,自然會深信不疑。所以,不論怎樣重的罪,在懺悔至見到瑞相時,都可以滅除,確是真實不虛。
我們再來看一則感應(yīng)事跡,這是載于《三寶感應(yīng)錄》卷下第三十七則——
“釋法安,住法聚寺修方等懺,累日專修,更無微應(yīng)。詣(佛)像前啼哭自責(zé),夢見異冠神語安云:‘汝有重罪,懺悔所不及。’安問:‘何等重罪?’神曰:‘犯用常住僧物,此罪難滅。’安曰:‘更有滅罪方便否?’神曰:‘更畫滅惡趣菩薩像,專誦隨求明,罪漸微薄,行方等懺悔,障除可見化身。’(安)夢覺流淚,便畫滅惡趣菩薩像,專修懺悔.閉目即得見化佛。生年六十七方卒,臨終奇瑞蓋多矣” (注二)。
從這個感應(yīng)事跡中,可以知道,要依取相懺滅罪,也是先要知道自己有何罪?依什么懺法可以滅除此罪?就如病人,必須對癥下藥,才能藥到病除——見到瑞相。所以,取相懺似乎也必須以作法懺的原理為基礎(chǔ)。
從上述所引的兩個例子中,可以窺知見到瑞相的一些情形。至于瑞相是在什么情況之下出現(xiàn)的呢?天臺智者大師在《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卷二有很清楚的解釋——
“問曰:‘種種相,云何知罪滅?’答:‘經(jīng)說不同,罪法輕重有異,不可定判,今但舉要而明。相不出四種:一夢中見相;二于行道時聞空中聲,或見異相及諸靈瑞;三坐中睹見善惡破戒、持戒等相;四以內(nèi)證種種法門道心開發(fā)等為相。’”(注三)
能夠見到瑞相,自然是一種定心的作用——至少,也是不離于定心的。而在見及瑞相的剎那,身心也都是清涼舒適,甚至有如禪定中的喜樂,如此,才是罪滅之相。我們再來看一個感應(yīng)事跡——
在《宋高僧傳》卷十四載有唐朝時,百濟(jì)國金山寺有位真表法師,法師俗家世代都以打獵維生,真表出家前,更是打獵高手。后來,在某個因緣之下,令他覺悟到人們不應(yīng)該為了口腹之欲,而令眾生受苦。于是,發(fā)心要出家;但,家人會同意嗎?
“表自思維:‘我若堂下辭親,室中割愛——難離欲海,莫揚(yáng)愚籠!墒沁M(jìn)入深山,以刀截發(fā),苦到懺悔(時)。舉身撲地志求戒法,誓愿要期彌勒菩薩親授戒法也。夜倍日功,繞旋叩禮,心心無間,念念翹勤。
終于七宵,詰旦見地藏菩薩手搖金錫為表策發(fā),教發(fā)戒緣作授前方便,(表)感斯瑞應(yīng),歡喜遍身,勇猛過前。二七日滿,有大鬼現(xiàn)可怖相,推表墜于巖下,然身無所傷,乃匍匐就登石壇上,加復(fù)用功;然魔相未休,百端千緒。
至第三七日天明,有吉祥鳥鳴曰:‘菩薩來了。\’乃見白云若浸,粉然更無高下;山川平滿,成銀色世界。兜率天主,逶迤自在,儀衛(wèi)陸離,圍繞石壇。香風(fēng)華雨,都非凡世之景物。
爾時,慈氏徐步向行,至于壇所,垂手摩表頂曰:‘善哉!大丈夫,求戒如是,至于再、至于三,須彌山可攘而卻,爾心終不退。’乃為授法。表身心和悅,猶如三禪,意識與樂根相應(yīng)也。四萬二千福河常流一切功德,尋發(fā)天眼。
慈氏躬授三法衣瓦缽,復(fù)賜名曰真表……。于是,持天衣,執(zhí)天缽,猶如五夏比丘。”(注四)
從這個感應(yīng)事跡中,可以看出:當(dāng)真表懺悔到彌勒菩薩臨壇為他傳授戒法時,他身心的喜悅,猶如三禪,這自然表示他過去所造作的殺生罪業(yè),已經(jīng)消除了。所以,他在受戒之后,就發(fā)起了天眼等神通——神通是依禪定而產(chǎn)生的。由此可見,取相懺悔不但能嚴(yán)凈律儀,也是修習(xí)禪定的前方便。
另外,從這個感應(yīng)故事中,也可以知道,從事懺悔時,偶爾是會有魔障的。這時候,懺悔者必須堅定信心,勿驚勿懼,繼續(xù)用功。
同時,見到好相時,也要注意它的真假邪正。天魔外道也能化現(xiàn)佛菩薩,示瑞相給懺悔者,如果不知道它的邪正,便會功虧一簣,入于魔道。這豈非可惜?所以,在從事取相懺時,也不可以存有要見好相之心。瑞相是在功夫圓熟,罪滅心凈時自然顯現(xiàn),不是可以強(qiáng)求而得的。執(zhí)著要見相,就有可能引來外魔。這點,從事于取相懺的人,要特別注意一下。
注一:見大正藏五一冊八四○上。
注二:見大正藏五一冊八五五中、下。
注三:見大正藏四六冊四八五下——四八六上。
注四:見大正藏五○冊七九四上、下。
- 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事業(yè)蒸蒸日上?善緣不斷?
- 錯了怎么辦?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在家和出家修行哪里不同?在家居士該怎么修行?
- 我們自己修行能改變親人的命運嗎?
- 怎么理解“無!保吭趺疵鎸o常帶來的種種痛苦?
- 生意不好做怎么辦?
- 惜福和修行有直接的關(guān)系嗎?
- 為什么有佛法的地方還會發(fā)生天災(zāi)人禍?
- 為什么修行要遠(yuǎn)離惡友?惡友是指生了病的孩子嗎?
- 明知因果不虛,為什么還會做一些出格的事?
- 面臨外界客觀因素決定成敗的困擾,該怎么辦?
- 是什么在支配命運?
- 愛計較的毛病怎么改?
- 修行的目的是什么?
- 現(xiàn)如今人與人之間有好多矛盾,原因是什么呢?
- 什么是中道?
- 酒乃佛門重戒!佛祖對酒戒有特別嚴(yán)格的禁令!
- 怎樣做才能讓自己的事業(yè)蒸蒸日上,善緣不斷?
- 人為什么要活著?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事業(yè)蒸蒸日上?善緣不斷?
- 不是犧牲也非放棄,給與是一種生命力
- 為什么達(dá)摩禪法在北朝受到明顯排擠?
- 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yuǎn)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jìn),專注于目標(biāo),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yuǎn)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rèn)識——因緣因果
- 護(hù)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