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感應(yīng)錄》按語

  《念佛感應(yīng)錄》按語

  一、討論佛法天神擁衛(wèi)若念佛者諸佛護持

  念念在道善神恭敬散心雜話惡鬼吐痰

  吾人終日常被鬼唾何不一向?qū)7Q佛名

  古德學(xué)佛唯為生死今人學(xué)佛只作高談

  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孔子所嘆

  ( 壹之1 )

  二、彌陀愿言十方眾生稱我名號必生我國

  言眾生者上自天人下至地獄鬼畜蟲蟻

  以此觀之此八八兒必生極樂證大涅槃

  人而不知知而不念劣于畜生可痛惜哉

  ( 壹之2 )

  三、不知信心亦無愿心唯嗜肉味常稱佛名

  以稱名故皆得往生此是彌陀本愿功能

  彌陀誓言稱我名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彌陀今現(xiàn)在世成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 壹之3 )

  四、曾為高僧及戒行僧轉(zhuǎn)世便迷再度造業(yè)

  若其末路能修凈土一世解脫不貽后悔

  生死路險輪回可怕六道未出難免墮落

  我等行人借鏡支某誓生極樂不蹈覆轍

  ( 壹之4 )

  五、出家為尼已是難得苦行卅年更屬不易

  唯仗自力無他力持煩惑未伏再度沈迷

  余門學(xué)道蟻子登山念佛往生風(fēng)帆順?biāo)?/p>

  不生極樂尚在娑婆 一旦生西永斷輪回

  ( 壹之5 )

  六、念佛婆子宗乘教理一無所知唯佛是念

  命終之后瑞應(yīng)神奇確證往生無可懷疑

  生前慧解不及僧尼身后果證僧尼不及

  自力難脫念佛易生不可自負(fù)誤了前程

  ( 壹之6 )

  七、大集經(jīng)言: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名無上深妙禪

  古 德 云:一句彌陀無別念不勞彈指到西方

  又云:隨緣開妙法教眾得真情

  圣道多辛苦西方一路平

  ( 壹之7 )

  八、圣道門者:極智慧,證涅槃;

  凈土門者:還愚癡,生極樂。

  圣道門者:自力也,難行也,萬中無一;

  凈土門者:他力也,易行也,百即百生。

  圣道門者:縱令圣人根性,尚須三祗百劫,方證極果;

  凈土門者:即此崔婆癡頭,唯憑一句六字,往生成佛。

  ( 壹之8 )

  九、別無他能只是念佛一槌一佛念佛不輟

  留偈立化面不改容異香芬郁天樂鳴空

  念佛作務(wù)兩不相妨士農(nóng)工商皆可模仿

  但愿如是依樣行持尋奇覓巧將成虛度

  ( 壹之9 )

  十、愚癡無智樸實無偽心口憶念生佛宛然

  日夜時處念念不舍終日娑婆終日極樂

  雖在六道已出三界一生凈土永絕輪回

  念佛一法方便直捷善惡賢愚毫不簡別

  ( 壹之10 )

  十一、念佛一法行住坐臥時處諸緣悉皆不妨

  信口念佛身是道場任聲稱名與佛同在

  隨閑隨忙不忘念佛念茲在茲動靜一如

  念佛愈熟處事愈明念佛心凈凈則慧生

  ( 壹之11 )

  十二、軟動之類至極無知亦能念佛脫離三涂

  可知念佛殊勝簡易若不念佛求脫無期

  念佛一聲得生人中若愿凈土亦必往生

  彌陀誓言惡道眾生皆生我剎悉使成佛

  ( 壹之12 )

  十三、若人問曰何等眾生能得成佛

  斷然答曰念佛眾生能得成佛

  念佛成佛彌陀本愿 釋尊所弘 諸佛所贊

  ( 壹之14 )

  十四、彌陀救度隨時存在隨地存在毫無條件

  何人皆是被救之人何時皆是被救之時

  彌陀功德回施眾生令諸眾生福慧具足

  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是故眾生不論何人愿生彼國即得往生

  ( 壹之15 )

  十五、一句彌陀不論緇素不論善惡不論信疑

  只要稱念不知不求便有如此光景現(xiàn)前

  不論何人常念佛者頂現(xiàn)圓光身現(xiàn)佛相

  凡夫肉眼雖不能見法爾自然有此道理

  ( 貳之1 )

  十六、因宿善故遇緣皈依因宿冤故爆炸傷身

  若皈依后依教念佛預(yù)解宿冤可免此難

  念佛能得現(xiàn)當(dāng)二益現(xiàn)世安穩(wěn)往生成佛

  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 貳之8 )

  十七、群魔亂舞如野干吠念佛音聲如獅子吼

  獅子一出百獸潛蹤佛聲一出群魔遁跡

  煩惱之身無常之世應(yīng)依彌陀安身立命

  身心性命信托彌陀任何時地憶佛念佛

  ( 貳之9 )

  十八、肉體是客心是主人肉體雖死此心不死

  臨終之時隨其心念應(yīng)其方所投生其處

  若其心念憶佛念佛當(dāng)下與佛磁光相融

  光相融故被佛攝取一念之間生于凈土

  ( 貳之11 )

  十九、萬法由心隨感而應(yīng)憶佛念佛佛隨心現(xiàn)

  念佛之人機法一體與佛同在出入相隨

  ( 貳之12 )

  二十、彌陀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

  佛光所在能除戾氣解冤釋結(jié)轉(zhuǎn)惡成善

  若在三涂見此光明無復(fù)苦惱皆蒙解脫

  鬼神之處不祥之地應(yīng)置佛名以度幽靈

  ( 貳之13 )

  廿一、王鐵珊者位居將領(lǐng)一聲令下萬靈喪命

  只有造業(yè)不信佛法不知教理亦未皈依

  病重身危群鬼現(xiàn)前三日不眠命在旦夕

  參禪悟道打齋拜懺斯等修行緩不濟急

  只有念佛不可思議一念彌陀群鬼遠離

  再念彌陀當(dāng)夜安息念念彌陀重病痊愈

  不問善惡不問信疑圓頓簡易無法能比

  ( 參之2 )

  廿二、一燈入室長暗頓明一佛當(dāng)令群魔退聽

  一向?qū)7Q彌陀佛名既能解冤又得往生

  琥珀取塵磁石吸鐵我等惡業(yè)如塵如鐵

  彌陀佛名如珀如磁應(yīng)作此想常稱佛名

  ( 參之3 )

  廿三、聞佛名號雖無信心亦不稱念也成道種

  以由知故遇境逢緣便能提起當(dāng)下免難

  猶如陳企因念佛故冤鬼不現(xiàn)遂起信心

  畢世念佛臨終往生歸述前因親現(xiàn)妙相

  倘未預(yù)聞不知念佛被鬼奪命永劫沉淪

  ( 參之4 )

  廿四、念佛之人佛光攝取念佛之地龍?zhí)熳o持

  大命將終宿冤顯現(xiàn)自己他人應(yīng)當(dāng)念佛

  鬼聞念佛解冤釋結(jié)業(yè)消慧朗超生善趣

  一句佛號度人度己緇素賢愚無不堪宜

  ( 參之5 )

  廿五、因殺生故阻礙前程因念佛故化解殺冤

  人生一世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皆由業(yè)故

  阿彌陀佛萬德洪名一稱佛名萬德齊圓

  是故念佛最能消業(yè)業(yè)消慧朗障盡福崇

  ( 參之6 )

  廿六、念佛一聲光來暗去鬼離人安靈驗神速

  六字名號亦是光明是故名曰光明名號

  故念佛人在佛光中業(yè)消智朗障盡福崇

  機法一體生佛不離現(xiàn)世安穩(wěn)命終生西

  ( 參之11 )

  廿七、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藍更勝于藍

  同學(xué)凈土若知本愿既超他人亦能利生

  彌陀本愿救度有情人天鬼畜平等往生

  但聞本愿生起因緣一念信受實時被救

  ( 參之14 )

  廿八、兒女雖多父母之心特憐病子時加撫慰

  眾生雖多彌陀之悲常懷苦機必欲救度

  念佛之人身在紅塵其心魂魄常在名號

  彌陀與我常相左右一人念佛視同二人

  ( 肆之12 )

  廿九、口雖未言佛已先知音雖不合佛解其意

  愿子免難子即免難愿生彼國亦必往生

  佛智如何雖未明信一向稱名暗合道妙

  欲學(xué)凈土宜還愚癡稱名念佛無義為義

  ( 陸之1 )

  三十、發(fā)出離心,即冥府除名;

  發(fā)愿生心,豈不凈土掛號乎!

  此是自力,何況他力。

  ( 柒之7 )

  卅一、以己功德,回向西方,此自力也;

  彌陀功德,回施眾生,此他力也。

  自力尚得往生,何況他力。

  ( 柒之8 )

  卅二、何以如此歡喜的死難道死亡不可怕嗎

  信佛救度安心滿足面對臨終興奮雀躍

  舍苦惱身證涅槃樂正在此時即將呈現(xiàn)

  一生凈土永不輪回光壽無量神通自在

  ( 拾之3 )

  卅三、彌陀救度已是現(xiàn)成主動平等絕無條件

  不論何人當(dāng)下信受當(dāng)下獲救活著往生

  吃葷吃素毫無限制然而佛子學(xué)佛悲心

  戒殺護生敦倫盡份自行化他佛心歡喜

  ( 拾之6 )

  卅四、嬰兒吸乳雖不識味身自生長

  病人服藥不識藥性任運得愈

  知或不知念佛往生亦復(fù)如是

  ( 拾壹之1 )

  卅五、張鐘馗,販雞惡人,異香滿室;

  張善和,殺牛屠士,祥云遶家。

  轉(zhuǎn)地獄火,乘寶蓮臺,瑞應(yīng)昭灼;

  皆憑最后善知識之開示助念也。

  ( 拾壹之3 )

  卅六、無邊苦海回頭是岸千年暗室一燈能明

  既知彌陀憐愍惡人救度苦機得救有望

  當(dāng)生感恩痛自悔責(zé)學(xué)佛大悲自行化他

  若無正信心懷僥幸安心造惡將更沉淪

  惡人應(yīng)當(dāng)以此為藥不可誤解反成病根

  在娑婆時雖謂帶業(yè)若生西方無業(yè)可帶

  ( 拾壹之4 )

  卅七、阿彌陀佛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無所不知

  阿彌陀佛常在我旁調(diào)攝著我等待著我

  若我回心憶佛念佛彌陀與我感應(yīng)道交

  現(xiàn)世護念臨終接引眼前事實豈能不信

  ( 拾壹之19 )

  卅八、現(xiàn)世祖靈過去冤親或有跟隨在我身邊

  親而苦者望我薦拔若是冤魂伺機報復(fù)

  我若念佛或往聽經(jīng)此之冤親正好得度

  聞佛本愿救度之義能解冤結(jié)能薦冤親

  ( 拾貳之4 )

  卅九、臨終苦逼冤魂現(xiàn)前何法能救唯靠佛緣

  但教稱名佛光照護身心安穩(wěn)自他皆度

  若不念佛必墮地獄輾轉(zhuǎn)三涂求出何期

  念佛功德不可思議皆是彌陀大悲愿力

  ( 拾貳之七 )

  四十、不論善惡不論諸緣一稱佛名佛即現(xiàn)前

  凡夫肉眼雖不能見鬼有五通自能明辨

  救度苦機是佛本愿主動平等絕無條件

  愿生者生稱念者生有此信心一念即生

  ( 拾貳之8 )

  四一、不論知不知、信不信、學(xué)佛未學(xué)佛,只要念佛,其身便有光明,便能解冤結(jié)、消業(yè)障、增;。此乃自然之事,就像點火必?zé)?吃飯必飽。又,凡愿生極樂者,皆得往生。我們即使未想往生,彌陀也非要我們往生不可;故眾生愿生之心與彌陀攝生之心,兩者是自然感應(yīng)道交的。

  愿生者必生。

  念佛者必生。

  如此知,如此行,不求信心決定,決定之信,自在其中。

  曇鸞祖師云:「經(jīng)言:若人但聞彼國土清凈安樂,克念愿生,亦得往生,即入正定聚。」

  又云:「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又云:「愿往生者,皆得往生!

  善導(dǎo)大師云:「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又云:「一向?qū)7Q彌陀佛名!

  ( 拾壹之20 )

  四二、人雖昏迷或斷氣多時多日,除非重業(yè)立即投生,否則神識靈敏,反勝平時,四周動靜,一清二楚。佛智師昏迷時,正面臨升沉交關(guān)之際,心中黑暗,前途茫茫,處在極度惶恐不安中。當(dāng)旁邊有人念佛,即見光明出現(xiàn);自己聞到佛號聲,身心亦散發(fā)出光明,(不論何人、不論信疑、不論凈穢,只要念佛,身心就有光明;若當(dāng)下命終,蒙彌陀光明攝取之救度的機率極大。)心情便逐漸安穩(wěn)下來。又聽聞到從未聽過的「圣凈分判」之開示,得知通途八萬四千法門是圣道門自力難行道,而彌陀本愿無條件的悲救是凈土門他力易行道,當(dāng)下領(lǐng)受,當(dāng)下獲救,必定往生。因而從心中涌出一股領(lǐng)受救度而想念佛的情懷,隨即沖出一句「啊」!此后其心處在念佛狀態(tài)的安穩(wěn)之中,直到斷氣往生。而在往生前早已見過佛,這是很自然而平常的心路歷程。故為人宣說本愿救度之義,讓其三毒、雜念之心安住在不論行住坐臥的「一向?qū)7Q彌陀佛名」之中,是凈宗的目的,也是易行的極致。

  ( 拾壹之14 )

  編者注:《念佛感應(yīng)錄》(一) 內(nèi)容共分十二大類,括號中之編號,前面為類形,后面為故事之則數(shù)。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