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悟人生 第三十個故事

  (第三十個故事)

  有個出家人去問馬祖道一禪師:“請和尚離四句絕百非,向我直接開示祖師西來意!”馬祖說:“我今天很累,沒有說話的心情,你去問智藏!迸軄韱栔遣,智藏說:“你為什么不問和尚(指馬祖)?”僧說:“是和尚叫我來問上座呀!”智藏摸了一下頭,說:“今日頭痛,你去問懷海師兄吧!迸苋枒押,懷海說:“我不知道。”這位出家人無奈,只好再回到馬祖那里,把經過稟報了。馬祖說:“藏頭白,海頭黑!

  提出這么一個問題來,三個人都不肯回答。不肯回答,就是沒有什么好回答的。既然沒有什么好回答的,那當然也就是沒有什么好問的。他最后還是找到馬祖這里來,馬祖只有點撥他了:你問的問題,就像智藏的頭是白的,懷海的頭是黑的。智藏年紀大了,滿頭已白,懷海還年輕,頭發(fā)仍黑。一白一黑,答案現成,何須再問?處處皆佛法,樣樣都是道,你自己看不到,還要問這問那。等于說,你自己穿著衣服,還要到處找衣服,你碗里就有飯,還要找飯吃。佛法本是自然如是,天然如是,一切現成,用禪宗祖師的話說:吃飯、睡覺、屙屎、拉尿、都是。不需要問,不需要說,所以一切語言,文字,都是多余。說出來的,寫出來的,恐怕就不是佛法了。如果要問要答,要說要寫,那都是心中的執(zhí)著。心中的執(zhí)著不肯放下,問什么是佛法?什么是祖師西來意?什么都不是,一切都不是。心中的執(zhí)著放下了,不執(zhí)著于善,也不執(zhí)著于惡,心無所住,一念不生,這就是祖師西來意,就是佛法。這不就是像“藏頭白,海頭黑”一樣簡單,現成,明明白白嗎?

  “看破,放下”的智慧,是方法的智慧。現實生活中,有人能悟,有人不能悟。能悟的,懂得放下的方法,這方法用處太大了,好處太多了,有些人,心事重重,苦悶多多,鉆在牛角尖里出不去,從痛苦得很,消極得很,到了絕望得很,幾乎死路一條。其實沒有這么嚴重,都是心中的執(zhí)著,把自己放進了“地獄”。只要放下,放下即實地。只要放下,回頭是岸。只要放下,柳暗花明,海闊天空。我住在上海靜安寺時,有一個交通大學的碩士生跑來找我,一進門:“師父,我這幾天煩惱太多了。”我當時特別忙,根本無暇接待。只好來個干脆:“你煩惱多,說明你沒有智慧,說明你有業(yè)障!彼宦犨B忙說:“師父,夠了!钡艮D身就走了。他不放下,他是不會走的。他坐也沒坐,頭也不回就走了,他已跳出他自己設定的、自己帶來的框框了。我曾看到一本書叫《智慧的痛苦》,我有點吃驚,是智慧的痛苦還是智者的痛苦?作者很有名,但我想,這個詞,大概同佛教的“智慧”還是有區(qū)別的。因為,在佛教說來,有智慧,就不會痛苦。痛苦,正因為沒有智慧。

  唐代洞山良價禪師有一首偈語:

  不求名利不求榮,

  只么隨緣度此生。

  一個幻軀能幾時?

  為他閑事長無明?

  名聞利養(yǎng),人人所求。但是有名利,就有傷害,有榮就有辱!叭伺鲁雒i怕壯”說的也是這一層道理。無寵不驚,無榮不辱。懂得這個道理,就能看破、放下。有些人,追求太多,貪戀無已,把人我、是非、得失,看的太重,太計較,太執(zhí)著,增加了自己的負、人際的紛擾、社會的動蕩,話又說回來,“不求名利不求榮”是說個人的不貪名不圖利不慕榮。不求個人的私名私利。不求個人的安富尊榮。但為了國家,為了社會,為人民大眾,當然還是要“求”的,求國家穩(wěn)定,求社會繁榮,求大眾福祉,這才是我們學佛的慈悲濟世之旨。人能隨緣,就能拋卻紛擾,就能為國家、為社會、為眾生不辭辛勞,努力奉獻,竭誠服務,廣結善緣。“人生百歲,草生一秋”。一個幻軀,不倒能幾時?怎么能為一點閑事,增長無明,迷誤自己?無明與煩惱,是人的兩大病根。無明不除,煩惱不斷。痛苦不能解脫,生死也不能了脫。無門慧開禪師說得好: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閑事掛心頭,

  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不把閑事掛心頭,不為閑事長無明。才是真正的看破,放下。

  洞山良價禪師還有一則動人的故事:

  洞山良價禪師有一天在過河時,看到河面上反映出自己的影子。船上一個人,水面一個人。水面上的不是他,是影子。船上的不是影子,才是他。當他未看到水面的倒影之前,始終不得開悟,不知道自己的本來面目究竟是什么?也許認為在身外還有一個東西,那才是本來面目(或稱自性)。直到他見到水面上自己的影子,才知道不要離開自己的身心,另外去找什么。如果這樣去找本來面目,去求道求法,去希望得法悟道,那實際上離開本來面目,就愈走愈遠了。現在,我看到水面上的影子,影子是我,而我并不是那個影子,這就是開悟。很多人誤解為,開悟一定是石破天驚,混沌初開,一件很不得了的大事。其實,未悟的時候,對面不相識,悟了以后,才發(fā)現根本不曾離開過,本來如此,如此而已。這里,最重要的一點是“影子是我,我不是影子”。影子從我而生,離了我,不會有影子。所以圣嚴法師指出:我們平常所使用的身體和正在動念頭的心,是本來面目的影子,離開我們的身心之外,不可能還有一個什么東西叫本來面目。可是,在你發(fā)現這個道理之前,絕不可以把我們平常有執(zhí)著,有煩惱的身心當作是本來面目。恰恰那是本來面目的影子。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币话闳(凡夫)常在生活中自我困擾,也困擾他人,原因就在于太執(zhí)著人我區(qū)別,分里分外,分親分疏,為利害得失所牽,情不能己,理不能明,甚至是用別人的判斷來判斷,用影子的經驗來經驗,把世界顛倒了來看,那已不是本來的東西了。如果能達到洞山良價禪師的悟境,對所有的現象,卻已了了分明,既知我,亦知非我,還能心無掛礙!扒裾俏,我今不是渠”,那種種執(zhí)著、牽掛、煩惱的身心并未離開我的本來面目,而是把我的本來面目遮掩住了。一旦離開了煩惱、執(zhí)著,本來面目終于現前。所以,開悟后的我是本來面目,看破,放下后的我,是本來面目,而不是那個執(zhí)著的我、煩惱的我了。我還是我,只是看破,放下了,沒有煩惱了,這才見本來面目,才是得大自在。可見,只要你放下,佛性便顯現出來了。

  生活是多樣化的,生活中還有一種不肯放下: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