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jīng)

《六祖壇經(jīng)》,佛教禪宗典籍。亦稱《壇經(jīng)》、《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全稱《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六祖惠能大師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jīng)》。禪宗六祖惠能說,弟子法海集錄!夺岄T正統(tǒng)》卷八《義天傳》有“大遼皇帝詔有司令義學沙門詮曉等再定經(jīng)錄,世所謂《六祖壇經(jīng)》、《寶林傳》等..[詳情]

中國佛教的特色

  中國佛教的特色

  中國佛教的特色——精英佛教 服從權(quán)威

  “五祖見眾人驚怪,恐人損害!學佛的人,盡管同在學佛之中,但是在沒有證得人空、法空之前,見上的差異還是有的,見上的差異導致行為上的損害也還是有的。所以“恐人損害”。

  “遂將鞋擦了偈!瘪R上脫下鞋來把偈擦了,說:“亦未見性!薄氨娨詾槿弧。這個情節(jié)很有意思。中國佛教一直是一種精英佛教,而不是像佛陀在世時僧團和合的僧伽。盡管我們都熟悉的《三寶歌》中的“僧伽眾中尊”,是和合的,但事實上,中國佛教是一個精英佛教。從五祖這里就看出來了。五祖一句話,拿鞋一擦,“亦未見性”,大家“眾以為然”,就沒有人敢站出來,給他五祖一個耳光,說:你胡說!這明明是見性之語,你為什么就要擦了呢?沒有這樣的人,大家都不吭聲。出于對權(quán)威的尊重,因為權(quán)威說了一句什么,大家就不敢再否定。到今天,這種情況也是一樣。比如某一個說法,在法脈、佛法的傳承上,明明是經(jīng)不起推敲的,也經(jīng)不起佛法的三法印乃至大乘實相法印的印證,但是只因為是某一個權(quán)威者、某一個高僧大德說了,它就被認為是天經(jīng)地義的,是對的。相反的,有很多人,明明他的見地是正確的,因為他名聲地位不夠,他的見地就不能夠被大家認同。這是中國佛教特色,也是與中國佛教成功之處相一致的。一法利,必然一法弊。不可否認,服從權(quán)威是中國民族特性的一種顯現(xiàn),在《六祖壇經(jīng)》里這些特色也都表現(xiàn)出來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