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開示

  印光大師念佛開示

  本自佛心,老實念佛。

  都攝六根,入手在聽。無論大聲念,小聲念,不開口心中默念,均須字字句句聽得清楚,此念佛之秘訣也。

  求其至圓至頓,最妙最玄,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普被三根,統(tǒng)攝諸法,上圣與下凡共修,大機與小根同受者,無如凈土法門之殊勝超絕也。

  三摩地,亦三昧之別名,云正定,亦云正受。正定者,心安住于佛號中,不復(fù)外馳之謂。正受者,心所納受,唯佛號功德之境緣,一切境緣皆不可得也。

  執(zhí)持一句彌陀,當做本命元辰。抱著慚愧二字,以為入圣階梯。

  三業(yè)清凈,念佛名號,其功德便廣大莫名矣。然三業(yè)未凈,尤當志誠念佛,以求其清凈,切不可錯會,謂三業(yè)不凈,念佛無功德也。

  念佛閉目,易入昏沈,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但眼皮垂簾,則心便沈潛不浮動,亦不生頭火。

  專修凈業(yè)。于一塵不染心中,持萬德洪名圣號;蚵暬蚰,無雜無間。必使念起于心,聲入乎耳,字字分明,句句不亂。久之久之,自成片段。親證念佛三昧。

  念佛法門,似淺而深不可測,似小而大無不包。

  讀佛經(jīng),持佛名,以佛之言之德,熏己之業(yè)識心,成如來之智慧藏也。

  念佛人有病,當一心待死,若世壽未盡,則能速愈。以全身放下念佛,最能消業(yè),業(yè)消則病愈矣。若不放下,欲求好,倘不能好,則決定無由往生,以不愿生故。

  極樂世界,乃阿彌陀佛徹證自心本具之佛性,隨心所現(xiàn)不思議稱性莊嚴之世界,故其樂無有窮盡之時期。

  念佛亦養(yǎng)氣調(diào)神之法,亦參本來面目之法。何以言之?吾人之心,常時紛亂,若至誠念佛,則一切雜念妄想,悉皆漸見消滅,消滅則心歸于一,歸一則神氣自然充暢。

  屋中之塵,由日光顯;心中之妄,由念佛顯。若常念佛,心自清靜。

  持名一法,乃即事即理,即淺即深,即修即性,即凡心而佛心之一大法門也。

  凈土事者,是大因緣。凈土理者,是秘密藏。能信受奉行,即是以佛莊嚴而自莊嚴。

  功德由心愿而廣大,果報由心愿而速獲。

  攝心念佛,染心漸可斷絕,瞋恚必不熾盛。昏散一去,智慧現(xiàn)前,而愚癡可破矣。

  若夫現(xiàn)證三昧,固已入于圣流,自身如影,刀兵水火皆不相礙?v現(xiàn)遇災(zāi),實無所苦。而茫茫世界,曾有幾人哉?

  念佛要常作將死,將墮地獄想,則不懇切亦自懇切,不相應(yīng)亦自相應(yīng)。以怖苦心念佛,即是出苦第一妙法,亦是隨緣消業(yè)第一妙法。

  每日若念一萬佛,即念五千觀音,多少照此加減。

  發(fā)大菩提,生真信愿,畢生堅持,唯佛是念。念極情忘,即念無念。禪教妙義,徹底顯現(xiàn)。待至臨終,蒙佛接引,直登上品,證無生忍。

  念佛之樂,唯真念佛者自。

  念佛不能純一,必須制心不令外馳,久久自會純一。成片者,純一無雜之謂也。

  阿彌陀佛,我心本具。既是我心本具,固當常念。既能常念,則感應(yīng)道交。修德有功,性德方顯。事理圓融,生佛不二矣。故曰:“以我具佛之心,念我心具之佛!必M我心具之佛,而不應(yīng)我具佛之心耶?

  眾生之心口,由煩惱惑業(yè)致成染污,以“南無阿彌陀佛”之圣號令其心口稱念,如染香人,身有香氣。念之久久,業(yè)消智朗,障盡福崇,佛性自顯。

  能醫(yī)者,外感、內(nèi)傷之病也。若怨業(yè)病,神仙亦不能醫(yī)。念佛,便能令宿世怨家仗佛慈力超生善道,故怨解釋而病即痊愈矣。外感、內(nèi)傷,念佛亦最有益,非獨怨業(yè)病有益也。

  欲挽劫運,非提倡三世因果生死輪回,與戒殺護生、吃素念佛不可。現(xiàn)今之世,常在患難中,唯有阿彌陀佛與觀世音菩薩可以倚靠,當常持圣號,冥冥中自有不可思議轉(zhuǎn)移。

  菩提心,是自利利他之心。愿生西方須以菩提心為本,則可冀高登上品。若只有愿生心,無菩提心,則功德微劣,難登上品。

  梵語阿彌陀,此云無量壽,亦云無量光。果能一心念佛,即是以果地覺,為因地心。若能心心相應(yīng),則因該果海,果徹因源。極平常,極玄妙,若能信受,可謂超格大丈夫。

  生死海深,菩提路遠,欲了大事,舍凈土法,不得實益。

  死盡世間一切人天福報之虛榮心,決志往生以超凡入圣為志事,則其利大矣。

  不生信愿,何由感佛?感應(yīng)不符,則生自生,佛自佛。以橫超法,作豎出用,其利益淺而受損深。

  欲生凈土,當凈其心。隨其心凈,則佛土凈。以不住相之清凈心念佛,則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其往生西方,證無生忍,乃決定不易之理事也。

  娑婆,生死險道也。極樂,常住家鄉(xiāng)也。

  念佛時,聽自己念佛的聲音,即是都攝六根之下手處。

  以信、愿、持佛名號,即能以凡夫心投佛覺海。故得潛通佛智,暗合道妙。

  持名一法,乃入道之玄門,成佛之捷徑。——摘自《文鈔》印光大師 著述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