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無量壽經(jīng)

《觀無量壽經(jīng)》,簡稱《觀經(jīng)》。與《阿彌陀經(jīng)》、《無量壽經(jīng)》合稱凈土三部經(jīng)。宋畺良耶舍譯。另有異譯一種,已佚。此經(jīng)進一步發(fā)揮了《無量壽經(jīng)》的凈土思想,敘述釋迦牟尼佛應韋提希夫人之請,在頻婆娑羅宮為信眾講述觀想阿彌陀佛的身相和極樂凈土莊嚴的十六種觀想方法(十六觀)...[詳情]

觀無量壽經(jīng)第十二講

  這里講三輩往生。昨天我們把上上品往生簡單說過了。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jīng)典。善解義趣,于第一義,心不驚動,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極樂國。行此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無量大眾,眷屬圍繞,持紫金臺,至行者前。贊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義,是故我今來迎接汝。與千化佛,一時授手。行者自見坐紫金臺,合掌叉手,贊嘆諸佛。如一念頃,即生彼國七寶池中。此紫金臺,如大寶華,經(jīng)宿即開。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寶蓮華。佛及菩薩,俱時放光,照行者身。目即開明,因前宿習,普聞眾聲,純說甚深第一義諦。即下金臺,禮佛合掌,贊嘆世尊。經(jīng)于七日,應時即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應時即能飛行遍至十方,歷事諸佛。于諸佛所,修諸三昧。經(jīng)一小劫,得無生忍,現(xiàn)前受記。是名上品中生者。

  這一段文字,上品中生者就是要解說上品中生。要怎么樣才能達到上品中生呢?在修因過程當中,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jīng)典。善解經(jīng)的義趣道理的人,可以不用讀誦受持大乘經(jīng)典。不必受持另一層意思就是你讀也可以,不讀也可以。善解義趣就是對大乘經(jīng)典當中的道理自己能夠善于理解,善于通達。大乘經(jīng)典講的什么?有的人是從道理上深入的。讀經(jīng)明理,如蜜蜂進入花叢,善解義趣的人大乘經(jīng)典看一遍道理就明白了。照這樣的方法去做,不一定要讀誦大乘經(jīng)典,這是從道理上理解。

  于第一義,心不驚動,我們平時所說的第一義地,大乘法門根本的核心就是諸法。一般的人是沒有辦法信受的,要能夠空才能正到大乘般若智慧。真空和妙有結合在一起的,所以不壞諸法,現(xiàn)前的諸法是什么還是什么。沒有一個徹底不變的自性,都是因緣所生法,所以叫諸法畢竟空。為什么叫第一義諦呢?對于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都能回歸到諸法的共性當中來,能超出諸法,所以稱為第一義。我們聽了諸法畢竟空,沒有自性,一切都是相似的顯現(xiàn)。你前面和后面看起來好像是一個人,其實早不是一個人了。哲學上說一個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你前一念所看到的沱江和后一念所看到的其實是有區(qū)別的,好像沒有變,其實你仔細一看江里的水時時刻刻都在流動。江邊的花草開了又謝,謝了又開。乃至河岸兩邊都在變化,昨天的人早不是今天的人了。

  所以一般的人的心非常粗略,不知道這里面有生滅變異,我們還以為它就是沒變。我們小時候學步的人,一直到今天,小時候長到三十歲這中間經(jīng)過多少的變化。但我們還執(zhí)著,我沒變,我小的時候怎么樣,今天我四十歲了,好象這個人還是十多歲的人。從小到大,這個我好象就沒變。這是眾生的分別和執(zhí)著。心非常粗曠。對于諸法在生滅的過程中為無常所壞。所以說,經(jīng)常有居士說師父你什么時間生。咳硕际沁@樣的,方生方死。每一個人都是那樣,一般的人把這個道理明了不了。年紀輕輕就去做生(過生日),那是損傷自己壽命,折自己福報。在我們出生這一天,你要知道父母親受了不少的苦處。你念經(jīng)回想就好,不要去做那些形式。

  無我的真實含義我們能不能弄明白,時時刻刻都是無常的變化的。中間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東西。聽了諸法的空義,我們能不能信受。非常深的一種智慧。你要有這種智慧了,知道時時刻刻都是無常。你說世間上有什么化解不了?什么都能化解。時間能治愈一切。所以說在無常過程當中,一會兒過去了歡喜何在?對于諸法無我的真實義,我們不懷疑,深信因果。我們剛才還在享受,現(xiàn)在已經(jīng)受苦,不斷地在變化。那就是我們過去所做的善惡業(yè)交雜出現(xiàn)。所以說因果,不管你怎么變,變不出一種因果的規(guī)律范疇,我們要相信因果。所以知道諸法畢竟空,還能深信因果,不誹大乘。煩惱即菩提,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上品中生第一個是要理解般若空性。要理解諸法是因緣所生。條件的不同就有不同的事物顯現(xiàn)。這是第一深信因果。第三不誹謗大乘佛法,第四以此功德回想眾生。把自己每一天每個時候所做的功德法都能回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不發(fā)愿,不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只有這樣的信心和理解,那是跳出不出輪回的。相信,但是自己不行是了不了生死的。信不信吃飯能飽?你相信因果,我相信,你修善嗎?斷惡嗎?你不修善不斷惡還是沒有功德。所以要修善斷惡度眾生。要能發(fā)起大精進心,大勇猛心,勤修萬善,斷除煩惱,能時時刻刻把自己奉獻出來利益眾生。把種種的功德回想西方極樂世界,能究竟成佛。這是講上品中生的修因有這幾個方面。這樣的修行所感得的因緣非常殊勝。

  行此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無量大眾,眷屬圍繞,持紫金臺,至行者前。贊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義,是故我今來迎接汝。與千化佛,一時授手。行者自見坐紫金臺,合掌叉手,贊嘆諸佛。如一念頃,即生彼國七寶池中。修了上品中生的人,能夠做諸功德回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說這樣的行為的人,能做這樣的事情的人,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無量大眾,眷屬都能顯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圍繞著我們。把這種紫金的光明寶臺拿著到上品中生的修行人的面前來贊嘆他,怎么贊嘆的呢?什么叫法子呢?從佛法當中化身。自己起心動念,行住坐臥都依佛法而產(chǎn)生。自己的身心性命都依佛法而產(chǎn)生,那叫法子。如果你不依佛法而修行就當不成法子,所以稱呼為法子。我們學佛的就是要把佛法放在第一位,依佛法而行而想而說,我們自己身口意三業(yè)都從佛法當中化身。雖然你沒有讀誦,但你把這樣的大乘佛法行起來了。就是畢竟空。能信,能照這樣的畢竟空時時刻刻來消除自己的執(zhí)著。雖然你沒有讀經(jīng),但你知道諸法畢竟空。我們身體有我嗎?我們世間上所遇到的這些有主宰嗎?沒有,時時刻刻都在變化。我們有這樣的理解的時候,在日常生活中不再產(chǎn)生執(zhí)著,不再產(chǎn)生虛妄的堅固的執(zhí)著,隨時隨地我們都在瓦解執(zhí)著。

  無我義,我們時時刻刻能回歸到無我。時時刻刻能回歸到畢竟空,這個不容易。我執(zhí)就是煩惱的根本因,學佛的人在拿錢的時候沒有我,無我。錢僅僅是一種貨幣符號,雖然他也在吃飯睡覺,但這里他和別的人就不一樣了。別人睡覺我在睡覺,學佛的人沒有我,睡覺僅僅是睡覺。所以到了六祖大師的以前,你如果說無我,分別的人是誰?今天能分別出這個是這個,那個是那個,這個是誰?能分別,行動坐臥都能知道怎么做。所以行動坐臥沒有我的執(zhí)著。學佛的人能達到這種理解,你就真實在受持大乘經(jīng)典了。別人在贊嘆你長得很漂亮,你就執(zhí)著我長得很好哦。時時刻刻都在增長你的我執(zhí),如果你沒有這種智慧,在平時的生活過程中,都在增長我執(zhí)。學佛的人,出家的人時時刻刻都要瓦解這種東西。別人贊嘆了你知道,贊嘆僅是贊嘆而已。他所贊嘆的有我沒有呢?都沒有一個我執(zhí),只要自己不生驕傲之心,能瓦解自我的執(zhí)著,所以生死的根本因在念念之間都在對治。別人贊嘆你一句你就高興,別人批評你一句你就不高興了,在這高興與不高興的過程中時時刻刻都在增長我執(zhí)。你要有智慧,能知道諸法無我,畢竟空,你爭什么呢?有這種智慧的人時時刻刻他就退步了。時時刻刻我們都要知道,在平常的生活過程中增長我執(zhí)的機會太多。時時刻刻念念之間都在增長,要真正做到法子,就要理解諸法空義,隨時把空的智慧要顯前。吃飯是空,睡覺是空,走路是空。雖然是空但還有因果。起心動念都在發(fā)善心,說好話,做好事。但這里沒有一個執(zhí)著。你看我今天做了這么多功德,好了不起,沒有這種心,就是這樣行。你看你能不能行這種大乘。

  要有悟性,怎么悟?自己有錯誤了,錯誤畢竟空。我現(xiàn)在以錯誤的心,有錯誤的事情我發(fā)愿以后再也不錯了。能回歸到自己。能把諸法無我,空義能行持起來。在日常生活過程當中,能把這種行持起來他就不會貪污了,不會整人害人。怎么樣才能做到為人民服務。只有做到無我,你才能做到為人民服務。我們沒有空慧沒辦法度眾生。世間上的善因福報,出世間的果報沒有。理解畢竟空,無我,應用到生活中來,時時刻刻能這樣你才能度眾生。所以我們念念之間都能。有一念執(zhí)著就是有一個眾生一個煩惱就是一個眾生。觀念上的眾生,最重要。我們自己起心動念上的觀念上的眾生。就是執(zhí)著煩惱那就是度眾生。智慧要能產(chǎn)生起來。時時刻刻都把智慧產(chǎn)生起來就是修行佛法。需要我們時時刻刻能夠警惕。時時刻刻能把智慧顯現(xiàn)在眼前。修行人一天二十四小時,睡覺眼睛都沒有閉上。所以說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贊嘆行人,你身口意三業(yè)都是依法出生的,很了不起。你在你身口意三業(yè)過程當中,念念都能解除我的執(zhí)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一個標準。我們有沒有理解般若智慧,就是看你在開言吐語的過程中,能不能把無我的智慧顯現(xiàn)起來。

  行者自見坐紫金臺,合掌叉手,贊嘆諸佛。如一念頃,即生彼國七寶池中。我們修行的人看到自己坐在紫金臺中,合掌叉手。這是個禮節(jié),贊嘆諸佛?诶锓浅J鈩俚恼Z言贊嘆諸佛無量無邊的功德智慧。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七寶池當中,蓮花化身,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這里是往生之后的利益。

  此紫金臺,如大寶華,經(jīng)宿即開。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寶蓮華。佛及菩薩,俱時放光,照行者身。目即開明,因前宿習,普聞眾聲,純說甚深第一義諦。即下金臺,禮佛合掌,贊嘆世尊。經(jīng)于七日,應時即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應時即能飛行遍至十方,歷事諸佛。于諸佛所,修諸三昧。經(jīng)一小劫,得無生忍,現(xiàn)前受記。是名上品中生者。

  這一段講往生之后所得到的功德利益,所以說往生之后你要把這些好處要能記起來。我們想起這些好處的時候,時時刻刻在鼓勵我們修行,我們能看到這些非常殊勝的好處。行者身作紫磨金色,我們往生的人身體也象阿彌陀佛一樣,全身都是金色的。腳下所踩的是七寶蓮花。在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同時放光,這種光明照耀到往生者的身上。目即開明,慧眼時時刻刻能顯前,諸法無我的空慧。所以在生的時候是這樣,我們往生的時候因為在生時候的練習,所以往生所普聞眾生,水鳥林泉都是在講往生利益。能聽到圣僧利益之后,禮拜佛,合掌贊嘆世尊。身口意三業(yè),贊嘆世尊有這樣的智慧。我們今天叫你贊嘆諸佛,三言兩語沒說的了。等到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聽到圣僧第一義諦之后,就會贊嘆了。得到究竟不退轉了,一直向前。當下就能神通自在,飛行遍至十方。你再也不用坐汽車了,自己隨心所欲,起心動念就到了。所以十方世界你都可以自在的,來供養(yǎng)諸佛,親近諸佛,在諸佛面前修行佛法。過了一個小劫之后才能到無生法忍,現(xiàn)前受戒。這是往生之后的功德利益。是名上品中生者,這就是上品中生的修行人就是這樣。修因感得殊勝的條件,往生了之后有這些利益,我們要向這些人學習。念佛功夫里有多種差別。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fā)無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極樂國。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觀世音、大勢至,與諸菩薩,持金蓮華,化作五百佛,來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時授手。贊言:法子,汝今清凈,發(fā)無上道心,我來迎汝。見此事時,即自見身坐金蓮華。坐已華合,隨世尊后,即得往生七寶池中。一日一夜,蓮華乃開。七日之中,乃得見佛。雖見佛身,于眾相好,心不明了。于三七日后,乃了了見。聞眾音聲,皆演妙法。游歷十方,供養(yǎng)諸佛。于諸佛前,聞甚深法。經(jīng)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是名上品下生者。是名上輩生想,名第十四觀。

  這是上輩下生。我們從修因感緣利益給大家剖析。上品下生者,你沒有理解諸法空義,般若智慧照樣可以往生。最低限度你要深信因果。連因果都不信的人沒有辦法。第一個條件要信因果。第二個條件,不誹謗大乘佛法。你不要誹謗大乘經(jīng)典。你雖然不理解,不知為不知,知知為知知。我們現(xiàn)在很多人不理解,卻在隨便批評。眾生常常是這樣,他不理解他要隨便批評,這就是眾生的誤區(qū)。我們現(xiàn)在沒有大乘的般若智慧,但對于佛所說的我不誹謗,有信心。諸佛所說的一定有他的道理,我現(xiàn)在沒有這樣的智慧理解不了,等我將來有了智慧之后,我自然就能領會。不因為自己不理解而誹謗大乘佛法,第一個是信因果。要相信善因善果,相信的人就能斷惡修善。對于大乘經(jīng)典自己不誹謗。但發(fā)無上道心。

  什么叫無上道心?就是究竟成佛的心。我們人世間是重智慧的人,我們今天學佛就是追求圓滿菩提心。要發(fā)無上菩提之心,要追求覺悟,追求智慧,雖然我還沒有得到,但我發(fā)心要得到無上的智慧,你要求菩提。如果你不求圓滿的覺悟,不要說利益眾生,自我利益也辦不到。要發(fā)心。你不要不發(fā)心,你今天成就不了不等于你將來成就不了,很多人他不愿發(fā)心。所以說就是自己還做不到,但自己可以做到。自己時時刻刻要發(fā)愿,那叫無上道心,我們平時所說的發(fā)菩提心就是無上道心。以此功德回想愿求生極樂國,這是上品下生的修因,因為做這樣的行為修行這種功德,臨命終的時候所感得的殊勝緣份。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與諸菩薩持蓮花,阿彌陀佛還是阿彌陀佛,觀世音大勢至與諸菩薩都來了。蓮花和上品中生不一樣;魑灏俜饋響巳。五百化佛,五百個變化出來的佛同時伸出手來接迎臨命終的人。不要去造新的業(yè)了,來慚悔過去生的業(yè),就因為你相信因果,你身口意三業(yè)清凈。又發(fā)了求無上菩提之心,阿彌陀佛來接迎你。

  到西方極樂世界干什么?幫助你成就這種,成就一個西方極樂世界。以西方極樂世界來幫助眾生成就智慧。不是叫你去享福。而是叫你去增長智慧,成佛的學問。你只要愿意成佛,阿彌陀佛接迎你。你相信因果,愿意成佛,你愿意到寺廟里去。這一輩子清凈他就可以接你去,臨命終的時候殊勝的條件。我們見到了大菩薩來接我們了,我們就看到自己坐于金蓮花當中。是大菩薩拿來的。坐上去之后,蓮花就合起來了。蓮花跟在阿彌陀佛之后,我們就到了七寶池中,往生之后的利益。

  一日一夜,蓮華乃開。七日之中,乃得見佛。七天之后才能見到佛。雖見佛身,于眾相好,心不明了。我們看到阿彌陀佛,但對阿彌陀佛八萬四千相好,心是看不清楚的,不明了。就是在生時候的智慧不具足。

  于三七日后,乃了了見。經(jīng)過二十一天之后,能清楚地看清楚阿彌陀佛的相好莊嚴。聞眾音聲,皆演妙法。才能經(jīng)過二十一天之后才能聽到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講經(jīng)說法。

  游歷十方,供養(yǎng)諸佛。十方諸佛的世界里都能去供養(yǎng)諸佛。于諸佛前,聞甚深法。能親近諸佛,聽聞甚深微妙的佛法。經(jīng)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經(jīng)歷的時間更長,要三個小劫。前面是經(jīng)一個小劫得無生法忍,這里經(jīng)三小劫才能得百法明門。一百種世初世間的法里剖析一百種般若智慧,就是行住坐臥起心動念,很多。你經(jīng)過三小劫之后能得到百法明門,能產(chǎn)生智慧,進入佛法之門。能夠破除無明,能夠住初地,能正得初地。經(jīng)過三小劫之后才能夠破一品無明而正得初地菩薩位。那是上品下生者的境地。是名上輩生想,名第十四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中品上生者,若有眾生,受持五戒,持八戒齋,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患。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極樂世界。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比丘,眷屬圍繞,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贊嘆出家,得離眾苦。行者見已,心大歡喜。自見己身,坐蓮華臺,長跪合掌,為佛作禮。未舉頭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蓮華尋開。當華敷時,聞眾音聲,贊嘆四諦。應時即得阿羅漢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脫。是名中品上生者。

  釋迦牟尼佛叫住阿難尊者及韋提希夫人,我們要求中品而修行。第一個要受持五戒,第二個條件要持八關齋戒。除了五戒八戒外,還要努力地求受其他戒。求受了之后要老實按照那樣的戒法去修,不要做五業(yè)重罪。殺父殺母殺阿羅漢,不要做這五件事情。五業(yè)重罪一做了,這一輩子往生就成問題了。無眾無患,不要造心業(yè)。把前面受持五戒八戒不造五逆這樣的功德回想求因。所感得的好處呢,阿彌陀佛與其他的比丘眷屬圍繞在修行人面前。阿彌陀佛放出來的光是金色的光,到人臨命終的地方,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說的苦法,世間是苦啊。諸佛來勸化你。阿彌陀佛來勸化你,世間之苦,你不要貪戀了,好好求往生。諸佛來勸化你,人世間是無常的,你趕緊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無我,我這一輩子所正的愛業(yè)買個汽車房子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是無我的。你要敢于放下。臨命終時講說苦空無常,無我之法。你今天臨命終了,你能跳出三界,頭還沒有抬起來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蓮花呢,慢慢地就會綻開了。中品上生的人一往生了花開。能跳出三界了,能斷除間思二惑了。三明六通,這里就成就了三明六通。對自己過去未來你都能知道,自己沒有煩惱了,所有的煩惱全部究竟起來。智慧就圓滿了,這叫三明。平時所說的六通,他心通,天眼通,神足通,在這種過程當中就是智慧。神通是什么?神通實際上就是智慧的顯現(xiàn)。如果說把智慧一開了,神通自然具備。

  八種解脫,什么叫解脫呢?就是我們自由自在,那時候才能得到真正的大自由大自在。你在世間上的自在不是真的自在,就是八種解脫的方法,第一種是有色相觀外色解脫。我們外在有色相,但我們對內在的色相我們不管。我們管外在的色相。第二是內無色相觀外色解脫。里面的色相也能放下。用智慧來解脫。第三是當我們身心清凈下來,自然就能得到這樣的利益,這就是中品上生人的境界。

  中品中生者,若有眾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齋,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儀無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極樂國。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終時,見阿彌陀佛,與諸眷屬,放金色光,持七寶蓮華,至行者前。行者自聞空中有聲,贊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隨順三世諸佛教故,我來迎汝。行者自見坐蓮華上,蓮華即合,生于西方極樂世界。在寶池中,經(jīng)于七日,蓮華乃敷。華既敷已,開目合掌,贊嘆世尊。聞法歡喜,得須陀洹。經(jīng)半劫已,成阿羅漢。是名中品中生者。

  你在生的時候一天一夜持八關齋戒都可以。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出一天家來持沙彌究竟不犯。哪怕是你在生過程當中,你持了一天一夜的比丘戒,比丘尼戒,這種威儀當中不缺少。以此功德回想眾生往極樂國。中品中生的人修因要求就是這樣。雖然你沒有做比丘,你出家當沙彌一天一夜不犯,清凈不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也可以。你沒有出家,我們短期出家,你能持戒,你做居士,一天一夜持八關齋戒。你把這八條做到了,你以此功德回想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中品中生。以這種回想愿求生極樂國,憑借我們一天一夜持戒的功德來修我們自己。臨命終時能看到阿彌陀佛,很多菩薩,蓮池海會的同修們都能放出金色的光明。七寶蓮花,到臨命終人的面前,行者自聞空中有聲,他自己能聽到。

  前面是法子,這里是善男子。能夠發(fā)心做善事,能發(fā)心向善。你有這種發(fā)心就稱為善男子。雖然你現(xiàn)在修行不具足,但你有求生的心念,贊言善男子,像你這樣的善人,能聽釋迦牟尼佛的教導,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能順于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愿,成就了西方極樂世界。你今天能求往生,是三世諸佛教故。最重要的是你有信心有愿心。因為你有這樣的信心。阿彌陀佛說我來接你。自己能看到自己坐在蓮花之上。你坐上去之后,蓮花就合起來了,我們就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在寶池中,往生后,經(jīng)過七日蓮花就開了。花既然打開了,自己睜開眼睛,自己抬掌合起來,能贊嘆世尊,聞法歡喜。得須陀洹。經(jīng)半劫已,成阿羅漢。是名中品中生者。到臨命終這種境界來的時候有驗證。這叫中品中生。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養(yǎng)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其廣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亦說法藏比丘四十八愿。聞此事已,尋即命終。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即生西方極樂世界。經(jīng)七日已,遇觀世音,及大勢至。聞法歡喜,得須陀洹。過一小劫,成阿羅漢。是名中品下生者。是名中輩生想,名第十五觀。

  見到別人有困難了,能去幫助他,不要去損傷眾生。能孝養(yǎng)父母親。能以仁慈之心待人接物。到了臨命終的時候,遇善知識。你要發(fā)愿,不發(fā)愿臨命終很難遇到這樣的善知識。他們給你講西方極樂世界如何的好。勸說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說法藏比丘四十八愿。聞此事已,尋即命終,能聽到這樣的,不久他的命就終了。就像有力量的人,一聽說西方極樂世界的好處,一聽說阿彌陀佛因地當中所發(fā)的四十八大愿,愿愿度眾生,他有非常堅強的信心,非常猛烈的往生心,如有力量的人,他的信心能生起來。當有這種信心,就像手臂曲起來打開,很快,一念相應一念就往生?茨闩R命終的時候信心能不能生起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后,功德是什么?經(jīng)過七天還見不到阿彌陀佛,只能見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聽他們講經(jīng)說法。我們見阿彌陀佛是我們自己的業(yè)障,你只能見到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講經(jīng)說法你能得歡喜,也能得初果。能破去間或,過一個小劫之后你才能成阿羅漢。是名中品下生者,要具足智慧成佛,究竟利益眾生。讓人人都有圓滿的智慧,才能普度眾生,真正為人民服務,要趕快發(fā)愿往生。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