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
《華嚴經》全名《大方廣佛華嚴經》(梵文:☉〉,mahā-vaipulya-buddhavata猞愀欀愀-sūtra) 。大方廣為所證之法,佛為能證之人,證得大方廣理之佛也,華嚴二字為喻此佛者。因位之萬行如華,以此華莊嚴果地,故曰華嚴。又佛果地之萬德如華,以此華莊嚴法身,故曰華嚴。華嚴經是大乘佛教修學最..[詳情]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 第八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 第八卷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撰
自下第八。明座內眾流分。于中長分十段。一明出處。二顯眾類。三列眾名。四結眾數。五興云供。六供眾海。七敬繞佛。八座本方。九嘆德能。十申偈贊。今初座即是總。寶等為別。如是已下結廣從略。非獨輪等故云一切。所以此能出者。良以。座該法界依正;烊谝灰焕w塵。無不廣容普遍。座所遍剎恒在座中。故從中出。非是化也若約法空之因。及法空之座。則萬行為嚴能生菩薩。二一一下。顯眾類皆菩薩故。三其名下列眾名。出處既多名亦多種。略舉上首十名耳。即如次十方。四如是等下結眾數。嚴具非一故。有眾多剎塵。五此諸菩薩下興供云。六彼諸下供眾海。眾多菩薩各興剎塵供云。已重疊難思。況相續(xù)不絕。而諸供具皆稱云者。乃有多義。謂色相顯然。智攬無性從法性空無生法起能現所現。逈無所依應用而來故。來無所從。用謝而去故。去無所至。而能含慈潤霔法雨。益萬物重重無礙。有云像焉。上下諸文云義皆爾。七現是云已下。明敬繞佛。順向殷重瞻望不足。乃至百千。八隨其下。坐本方參而不雜也。如師子子亦師子故菩薩座亦名師子。自化自坐者。自心智現還自安處故。諸佛菩薩坐多跏趺者。為物軌故。智論引偈云。若結跏趺坐身安入三昧等。九是諸菩薩下。嘆其德能者。有十二句。初總余別。別顯一一各是一種清凈廣大。略束為三。初三明三業(yè)清凈廣大。一智證普法。二身隨佛行。三語入辯海中。一義求亦通三業(yè)。次三明得法清凈廣大。一獲自分解脫。二住勝進果位。三遍具諸持。普門地言即同經初已踐如來普光明地。后五福智清凈廣大。初二正明。后三重顯。今初中一智安理事故云善住。二福無不修故生信喜。然三世平等經初已明。今更略示。謂依生及佛善住平等。且依佛說佛佛平等。法身智身無增減故。若依眾生。生生平等煩惱業(yè)苦有支皆等。若生佛相望者。凡夫現在等佛過去。進修得果等佛現在。成佛究竟等佛常住。此約三世互望。煩惱佛則本有今無。眾生則本無今有。菩提則眾生本有今無諸佛則本無今有。約迷悟異則說本今。涅槃之性非三世攝。故知三世有法無有是處。若以性凈而說。則佛與眾生現今平等。而不妨迷悟之殊。是故三乘亦有差別。亦無差別。眾生寂滅即是法身。法身隨緣即是眾生故。寂滅非無之眾生。恒不異真而成立。隨緣非有之法身。恒不異事而顯現是故染凈三世一切諸法。無不平等。況稱性互收。如是解者。名為善住一切智地。如地能生終歸于地。萬法依于佛智究竟。還至一切智也。后三重顯中。一凈前福障故。令諸福無邊清凈。二成上智慧。由觀法界虛空。三近勝緣故成前二十。爾時下說偈贊佛中。十菩薩各別說偈。即為十段。就初;垌炛小@佛身座。初五嘆佛身具德。一贊智慧。二贊功德。三神通。四因深。五果勝。后五嘆所坐嚴麗。此眾既從座現。故多嘆座。文并可知。第二雷音菩薩十頌嘆座及地。文分三別。初四直嘆座可知。次三嘆于場地。即轉顯座嚴。于中初一總顯因深德廣。故嚴事難思。金剛下別顯。末后一句結瑩寶座。后三偈嘆地上之嚴。于中前二地神興供嚴。后一佛力展轉嚴。第三眾寶光髻菩薩贊中。獨贊場地殊異德。十頌分二前五德用圓備。后五法化流通。言如佛座上所應演者。九會五周之文。一化隨宜之說。已具演于場地之中。第四大智日頌嘆佛所處宮殿。十頌分二。初一總明。次段贊處彰人。故此偈標人顯處。凝者嚴整之貌。睟者視也。謂肅然而視。后九別明。于中二。前四明宮殿體攝眾德。即廣其前半。后五明妙用自在。即廣其后半。今初。初一宮殿雖耀佛坐增明。即廣前炳然照耀宮殿中也。次二頌略辯七嚴。結以智海。廣上凝睟處法堂也。謂內持寶柱檐垂金鈴。外列門階上羅華帳。寶樹交映寶瓔周垂。為七嚴也。闥小門也。洞達也。如云布者。重重無量次次相承也。上云凝睟則目視不瞬。特由內無識浪故云智海湛然。次一頌。羅以寶網列以香幢。布以焰明覆以嚴具。結云超世。即廣上世尊處法堂也。光如云布者。若彩云向日上下齊明也。后五中。一羅身云以調生。正顯前文現十方土。二寶樹現三世之嚴。三略舉多嚴。四即上諸嚴卷攝多嚴重重佛坐。五結嘆無盡主伴云會。第五不思議菩薩。通贊場樹自在德。十頌分二。初一總顯。謂宿因愿力深廣難思。神通現緣生果嚴凈。后九別顯分三。初五嘆樹具德嚴場。于中初二身干森聳。次二枝葉蔭映。后一華果芬輝。二有一偈。嘆場地。蓮網謂蓮華布地則下轉光輪。寶網羅空則云間響發(fā)。三有三偈。嘆樹自在。初一收入。后二出生。第六百目菩薩頌中。雙嘆場樹備德。自在法化宣流。前九偈各一門。后一結嚴周遍并顯可知。第七金焰頌。嘆佛十方功德。一頌一力下。諸經文屢明十力。是佛不共之德。佛佛等有菩薩緣此發(fā)心。梵行品云。復應修習。一一力中有無量義。悉應咨問。故不可不知。然大般若五十三。顯揚第四。對法第十四廣辯。今略以七門分別。一立意。二釋名。三自性。四作業(yè)。五次第。六差別。七釋文。然了其名則知作業(yè)。對文料揀差別易見。故將作業(yè)差別。并釋別名。并于釋文中顯。今初立意者。智論意云。顯佛大人有真實力。令外道心伏。二乘希向菩薩仿之。能成辦大事。終獲其果故須辯之。如來唯一諸法實相智力。此力有十種用。故說為十。謂于十境皆委悉正知故。由時品類相續(xù)分別。有無量力。度人因緣故但說十。足辦其事。謂以初力。知可度不可度。次業(yè)力。知有障無障。以定力知味著不味著。以根力知智多少。以欲力知所樂。以性力知深心所趣。以至處力籌量眾生解脫門。以宿命力分別先所從來以生死力分別生處好丑。以漏盡力知眾生得涅槃佛以此十度生審諦故但說十。第二釋名。初總后別。今初總名力者。能摧怨敵義。不可屈伏義。故說名力。瑜伽云。與一切種。饒益一切有情。功能具相應故。畢竟勝伏一切魔怨。大威力故。說名為力。對法云。善除眾魔善記問論。故十名力。十者是數。帶數釋也。別名至文當釋。三自性者。瑜伽五十七云。佛具知根慧根為體。對法論云。若定若慧。及彼相應諸心心所為性。菩薩地?傄晕甯鶠樾浴=y(tǒng)其文義應具六種。一最勝體故。決擇分中慧根為性。二引生體。對法兼定。三克實體。菩薩地云。五根為性由慧勝故。且說十力慧為自性。所以但言處非處等智力。不言信進等力。四相應體。對法兼取相應心法。四蘊為性。五眷屬體。五蘊為體。定共道共無漏色等。助為體故。此雖無文理必應爾。遮犯戒垢助摧怨故。六依此經。融一切法以為其性。無礙法界理應爾故。四作業(yè)者。即是辯相至文當顯。五次第者。諸文或有前。卻各有所由。此文所列次第。與十住全同。凈行品則界在解前。梵行品禪定解脫當其第三。宿命居天眼之后。余同此。次瑜伽四十九。及智論二十七。亦禪居第三。余同此次。且依論明次第者。智論云。初力為總余九為別。于初力中分別有九故。初一力通知萬法。下九展轉開之。謂初令知因緣果報。故起業(yè)力。次業(yè)煩惱故縛凈。禪定解脫故。解令去縛就解。次根有利鈍。鈍者為有造業(yè)。利者為不生故。集業(yè)由善惡二欲成上下根。此二種欲由二種性。以有種種性因緣故。行二種道。謂善道惡道。次知其過去審彼未來。次以方便壞其因緣果報相續(xù)。故說漏盡。瑜伽有多門次第廣如第五十說。上來依論次第。而今禪居第七者。二論梵行。為對自業(yè)。有離欲不離欲。故禪居第三。此經十住為對遍趣行。有清凈不清凈。故居第七。若習欲成性即界居欲后若由性起欲則界居欲前。若執(zhí)常者先說宿住。若為執(zhí)斷先辯其天眼。余無別理故經論皆定。六差別者。謂此十力展轉相望。亦有差別。亦無差別。至文當明。七釋文。然此經宗異義。皆融攝故。一一力中具攝十力。乃至包盡法界。是以宿命乃云智包三世。天眼則見盡法界。非唯見盡。佛眼如空即是法界。非唯智包。亦能毛孔頓現。業(yè)力即觀法性。豈唯但是有為。約門有殊故他宗不壞。第一偈即處非處智力。謂善因樂果斯有是處。善因苦果無有是處。惡因苦果等例上可知。處者建立義。依義起義。能建立果與果為依。能起果法故立處名。于此正知故名智力。其作業(yè)者。即如實知因之與果。及能降伏無因惡因種種諍論。既遍知已可度者度。不可度者為作因緣。文中上半往因。下半顯智力。于諸境界正解明了。即辯此力通知一切法也。第二偈。即過未現在業(yè)報智力。瑜伽名自業(yè)智力。今言一切業(yè)者。謂于三世中善等三業(yè)。及順現等皆名自業(yè)。于自所作受用果業(yè)。如實知故。與初何別。若正了知所造善等業(yè)感愛等果。此由初力。若了能造善惡等業(yè)感愛等果。是自業(yè)力。文中上半往因。下半現果。第三偈。即根勝劣智力。謂信等五根。此軟中上名為勝劣。于此正知。及能于彼如應如宜。為說正法。即是作業(yè)。偈中三句往因。一句今果。四即種種解智力。亦名勝解。謂若從他起信以為其先。或觀諸法以為其先。成軟中上愛樂名種種勝解。亦名為欲。欲謂信喜好樂。如或貪財利或好名聞。好定好慧種種不同。如來正知。令舍不凈。增長于凈。此與前根何異根約宿成智有多少。解約現起好樂不同。論云。若照諸根為先。彼彼法中種種意樂。是根智力。若正分別意樂差別。是解智力。在文可見。五即種種界智力。界即性也謂或一二三四五乘性等;蜇澿涟V等分行等。乃至八萬四千行名種種性。性即種子即解現行。故智論云。性名積集相。又九十云。性內欲外用性作業(yè)必受果報。欲或不爾。瑜伽云。若照勝解所起相似種子。此由解力。若照即彼種子差別。由界智力。若習欲成性。復云何別。欲唯大地一數。性通諸數。即寬陜不同也。智論云。習欲成性性名深心。事欲名隨緣起。若性即種子與根何異。根唯信等優(yōu)劣。性通善惡不同。以信等望果寬長。能生人天三乘圣道。為道之根。三善根但是翻對不望果義。尚不名根。況性通于惡。豈得同耶。偈云悉能顯現毛孔中者。謂非唯佛智如空包納眾生之性。毛孔內空亦現眾生之界耳。六即一切至處道智力。論名遍趣行智力。遍即一切。趣即至也。行即道也。謂諸眾生種種所行。若出離行不出離行。各能至果。如行有漏行生五道中。行無漏行至涅槃果。名遍趣行。若知如是種類行跡趣入。此由界智。若知即彼行跡一切品類。如是行跡能令雜染。如是行跡能令清凈。此由遍趣智力。初力處對非處。此中但明至處。又初力指因。為得果之處。此約果是酬因之處。故不同也。經中初句總標。次一念即能知迅速。下十二字。所知時處。后一句委悉開示。七即禪定解脫三昧智力。凈行品中。加于染凈通漏無漏故。佛皆善知。及知依此所得諸果。故名智力。此與自業(yè)智力何別。若了諸有能修諸定。即彼能入而非所。余名自業(yè)力。若了依如是靜慮等定,F三神變。無倒教授所化有情。此由靜慮智力。偈中上半所知。下半善用。言佛為示現者。示其諸定現三神變。令有情喜使滌煩惱。即令去染而得清凈。八即宿住隨念智力。謂過去境本生本事住宿世。故名為宿住。于此宿住而起隨念。念俱行智名宿住智力。瑜伽云。若知前際隨念一切趣因。是遍趣力。若知前際名姓?鄻返仁旅拮×Α4伺c智論云何會釋。謂彼論云。但知宿命所經。不知諸業(yè)因緣相續(xù)。但名為通凡夫亦得。若兼知業(yè)因緣相續(xù)則名為明。二乘能得。若知上二無量無邊則名為力。斯則力亦知因矣故應通云。若但知因是遍趣力。若雙知者。即宿住力。瑜伽為對遍趣之因。故但云果耳。文中初句標。能念智包三世者。三世全在佛智之中。況于隨念。不知三世從門別。故但云宿住。剎那悉現即包現之時極促現毛孔中。即能現之處至微。第三句。即所現所念之事廣。第四句結歸智力。非唯能念亦能現也。九天眼智力。獨此從所依以立名也。若從境者。瑜伽名生死智力。謂死此生彼墮善惡趣。大小好丑皆能正知。知前際生死。名為宿住。要知后際得此力名。今文乃云佛眼者。若約五眼。余眼在佛皆佛眼故。此非經宗。今依十眼。佛眼能見如來十力故。故此一力即攝十力。舉一為例余九皆然。文中初句體大。次句用廣。次句用勝。以無等故。后句結其甚深。故唯佛能演。既言普見法界非局未來。約宗別故。于未來門普見法界也。十漏盡智力。于自解脫無惑無疑。亦知眾生漏盡涅槃。于此正知名為智力。文中。初二句所斷。諸結即現行。隨眠即種子。習氣即余習。二乘不能盡習亦不能盡他漏。故不名力。后半顯佛能滅。然上十力智即是體。力即是用。然智即力更無別性。此中宿住隨念相應智力。是鄰近釋。自余從境皆依主釋設天眼從所依。亦依主釋。若宿住是境。隨念相應智力。亦依主釋。然此十力望于自事。各于自事中。大如水能凈如火能燒。各有自力。若約總攝初力為大。若約辦得涅槃漏盡為大。若以無礙解脫而為根本。則平等平等。第八法界頌中。嘆佛往修十度行滿。今得果圓。十一頌分二。初一總余十別。今初也。佛威神力略有三類。一者俱生力。謂風不動衣等。二者圣威力。謂通明等種種功德。三者法威力。謂波羅蜜圓滿法力。令五根中無諸非凈。四支百節(jié)有無量力。故名堅固不可壞法身常身無邊之身。言遍十方者即無邊身。廣大示現謂變化身。無分別者。平等智身。大菩提行者。波羅蜜身。昔所滿足者。眾行先成。皆令見者。大果今出。二有十頌別顯二頌一度。皆上半往修因。下半今得果。十度之義。十行十地一經始末亦多辯之。須粗識其相。略啟十門。一釋名。二出體。三辯相。四建立。五次第。六相攝。七修證。八約教。九觀心。十釋文。今初又二。先通名后別稱。今初。通稱波羅蜜多者。唯識云。要七最勝之所攝受。方可建立波羅蜜多。一安住最勝謂要安住菩薩種性。二依止最勝。謂要依止大菩提心。三意樂最勝。謂要慈愍一切有情。四事業(yè)最勝。謂要具行一切事業(yè)。五巧便最勝。謂要無相智之所攝受。六回向最勝。謂要回向無上菩提七清凈最勝。謂要不為二障間雜。即三時無悔。若七隨闕非到彼岸。故此十度應各四句分別。其別稱及出體。三辨相至文當釋。四建立者。為十地中對治十障證十真如。故但有十。為對六蔽漸修佛法。漸熟有情故但說六。六中前三增上生道。感大財體及眷屬故。后三決定勝道。能伏煩惱成熟有情及佛法故。又前三饒益有情。施財不惱忍彼惱故。后三對治煩惱。勤修加行永伏永滅故。又由前三故不住涅槃。由后三故不住生死。能為無住涅槃資糧。后唯四者助六令滿。方便助前三。愿助精進。力助靜慮智助般若。如深密說。五次第者。謂由前前引發(fā)后后。及由后后持凈前前。又前前粗后后細。易難修習次第如是。六相攝者。此十一一皆攝一切波羅蜜多;ハ囗樄。般若論云。檀義攝于六。資生無畏法等。智論云。有未莊嚴波羅蜜即不攝者。有已莊嚴波羅蜜即相攝者。今此經文必具攝十。若但說六六攝后四。若開為十。第六唯攝無分別智。后四皆是后得智攝。七修證者。五位通修佛方究竟。十約因位總有三名。謂初無數劫。施等勢力尚微。被煩惱伏。但名波羅蜜多。第二劫去勢力漸增。能伏煩惱。名近波羅蜜多。第三僧祇勢力轉增能畢竟伏一切煩惱。名大波羅蜜多。故上下文中。屢言廣大波羅蜜也。八約教者。諸教可思此教要須一一融攝。徹果該因。九觀心者可以意得。十釋文中。第一偈明施度。輟己惠人名之為施。即以無貪及所起三業(yè)。而為其性。此有三種。謂財法無畏。止半因中大悲行施。已該此三。此悲亦是七最勝中前三最勝。下半果中財能資身。無畏益心。法資法身。故得果身身最殊妙。三皆悅物故見者必喜。亦由具七最勝故。身殊妙也。二戒度。防非止惡名之為戒。即受學菩薩戒時。三業(yè)為性。戒有三種律儀攝善得凈身果。攝眾生戒能除物苦。遍十方者。無作戒身等眾生故。三忍者?笆苤T法未能忘懷名之為忍。此約生忍。又忍即忍可。忍即是慧。雙忍事理。即以無嗔精進審慧及彼所起三業(yè)為性。忍亦有三。謂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偈云。信解真實即諦察法也。色相圓滿前二忍果。放凈光明第三忍果。四精進者。練心于法名之為精。精心務達目之為進。以勤及所起三業(yè)為性。亦有三種。一被甲。二攝善。三利樂。初句通前二。以被甲精進。瑜伽釋云。設千大劫為一日夜處于地獄。唯為脫一眾生故。次句即第三。下半通三果也。因既離身心相故。果能身遍十方。五禪者梵云禪那。此云靜慮。即以等持為性。亦有三種。謂安住引發(fā)辦事。既引起神通辦利生事。故見者深喜。現法樂住諸惑不行。又資慧斷惑。故見者惑滅。六般若者。般若梵言。此翻為慧。推求諦理名之慧也。此及后四。皆擇法為體。亦有三種。一生空無分別。二法空無分別。三俱空無分別。攝論以加行正體后得為三。約六度說。瓔珞以照有照無及照中道。而為三者。唯約法空。三觀之義至下當明;蹖f行。故云修諸行海。言具足者。具上三也。因如有目。故果獲身智二光能滅諸闇。七方便者。即善巧也。方謂方法便謂便宜。下四但各二種。今初謂回向方便。拔濟方便。文云。種種化生。即拔濟善巧。所修成就。兼于回向菩提。所化無邊。果得十方而橫遍。為物取果豎窮來際而不休。八愿者。即希求要誓。有義。即以欲勝解及信為性。亦有二種。謂求菩提愿利樂他愿。由初愿故出現世間。由后愿故救生不息。九力者。不可屈伏故隨思隨修。任運成就。亦有二種。謂思擇修習。今言法力。即思擇諸法而修習故。攝論由此二力。令前六度無間現前。經云成自然力。即無師而成。不習而無不利。何能壞哉。十智度。決斷名智謂如實覺了。亦有二種。謂受用法樂智。成熟有情智。無性論云。由施等六成此智。復由此智成立六種。名受法樂。由此妙智能正了知此施戒等。饒益有情。經云普門智?偤。別配即初句成熟有情。次句即受用法樂。此二無二故。成無礙力舒光普照。第九云音頌。述菩提樹摩尼果中。嘆佛往修十地行果。十一頌分二。初一總舉。謂佛果大用。由昔地行及結說處。余十次第各述一地。地義當品廣明。今皆略述而已。初地略述四義。一加行多劫。諸論皆說地前為一僧祇。已為無量。更有異說恐厭繁文。二標入地名。三出生廣智。謂生如來家見法實性。得妙觀察平等性智故。四普見佛海。同下愿智果中。二地四義。一舉法標名。二別地行相。三修行時分。四供佛多少。三地四義。一舉法標名。世間中極云積福德。二修諸禪定。三忍度偏多。四聞持廣博。四地四義。一嘆慧標名。世無等故二了道品境異凡夫故。二起慈悲異小乘故。四凈身土離身見故。五地四義。一標入地。謂積集福智故云普藏。十平等心故曰等門。三標地名。三真俗極違會令相順。四諦法俗境無不等觀。六地有四。一嘆行。二標名。三正顯行相。即了緣起法。四明地用。得十空三昧故。七地有四。一先標果用。二照達群機。三雙行巧攝。四寄行標名。八地四義。一別地行相。二明凈土果。三略釋地名。四嘆地結說。九地四義。一標地作用。二善達教法。三標示地名。四廣行多劫。十地有四。一標起地名。二含藏法雨。三能蔽如空粗重。四深廣難測。故云佛境。諸偈多有結說文并可知。第十善勇猛說頌儀中。前文多皆觀眾會。此觀十方者。觀眾表無偏心。觀方表說周遍。二文影略。十頌嘆佛體用應機自在德。文分為三。初一總顯。次八別明。后一結嘆歸佛。一一頌中各有四義。今初總嘆佛令物悟入福智。有四義者。一多眾。二心異。三悟智。四了福莊嚴即福也。亦通二嚴。皆佛令爾故顯眾德即為嘆佛。別中一見佛體用。亦四義。一起愿。二具行。三見體。四見用。二見法身。一勝故無等。二凈故無礙。三大故周遍。四深廣故包含。三見佛色身。一色妙。謂如金等。二相具十華藏相等。三光盛。謂常放等。四隨機變。謂三尺無邊等。四見佛智身。一無礙。無二礙故。真俗無礙故。二等空稱法性故。三知根。四巧現。五了佛音聲。一音普遍。二說應器。三言同類。四應無礙。六見佛光明。一多種。二遍照。三見佛。四現變。七見佛毛光。一顯光名。二明出處。三示往因。四令信悟。八見佛福相。一見福相。二了福因。三示因體。四明見處。后一結嘆德廣。一數多。二深廣。三用普。四結說。謂推功歸佛謙己無能。上來總明第八大叚座內眾流竟。自下第九明天地征祥。謂動地興供即是顯證。上來佛成正覺。眾海云集。各申慶贊顯佛高深。而下稱機情上協(xié)佛愿。故世主為之興供。天地為之呈祥。就文分二。先動地后興供。前中三。一動處。二動因。三動相。今初自陜之寬。且云華藏。約下結通。實周法界。諸天重重并華藏之內。故云其地何所不該。又染凈融故。雖標摩竭而地震華藏。二動因中就主顯勝。但明佛力感應道交。亦由物機。然泛明動因?傆衅涫=癞斵D法輪亦兼成道余如別章。三動相者。其地下是震即是聲。動即是形聲兼吼擊。形兼起踴。故有六種。此六各三成十八相。搖揚不安為動。自下漸高為起。忽然騰舉為踴。隱隱出聲為震。雄聲郁遏為吼。砰磕發(fā)響為擊。十八相者。唯一方動直爾名動。四方若次第。若一時動者名為遍動。若八方次第。或一時動名普遍動。又四方八方十方如次名三相動。又一方獨動。十方次第動。十方同時動。又為三相。余五例之。然動何所為。依勝思惟梵天經。所為有七。一令諸魔怖故。二為說法時。大眾心不散亂故。三令放逸者生覺知故。四令眾生知法相故。五令眾生觀說法處故。六令成熟者得解脫故。七令隨順問正義故。此上七緣正是今經所為。地論有四。非當此文。上約外器。若心地圣賢地法性地。亦有震動等義可以虛求。二興供中三。一標數。同生之眾亦得稱主。為物依故。二所謂下略列。三此諸下結遍。第十如此下結通無盡。文分有二。一結華藏內。二結華藏外。前中亦二。先舉此界。二其華藏下。類華藏中一切世界。于中三。初類眾海興供。一切世界者。謂華藏中有十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種。一一種中。各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彼等一切諸世界中悉有世主而為供養(yǎng)。二其一切下。類佛坐道場。然有二義。一彼諸世主。各供當處之佛。二彼諸世主。亦供此佛。此佛亦坐彼界道場。三一一下類結大眾得法。于中有十一句。為聞法得益。得益有三。一聞益。各各信解故。謂信其言而解其義。二思益。謂于所對審緣慮故。三修益。修益有七。一修門。謂三昧方便故。二修法。謂資糧助道故。三修果契理成就故。四修益。隨有所得成法喜故。五修轉。各各趣入無量乘門。及眾生界故。六修同悟解法門。合先圣故。七修極。修極有三。一大悲極。入佛神通境。入佛神通境。但為益生故此成恩德。二大智極。入佛力境。如來力境悲智超絕。無能及故成佛智德。三自在極。入如來解脫門。盡一切障心境自在。成佛斷德。亦即是前諸解脫門。二如于此下。結華藏外謂以華藏例于法界。各有此會同為一大法界會。方是華嚴無盡說耳。上來十段?偯鹘唐鹨蚓壏志
- 上一篇:大方廣佛華嚴經疏 第七卷
- 下一篇:大方廣佛華嚴經疏 第九卷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華嚴經》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華嚴經》“華”是大乘的因地,“嚴”是果地的功德
- 華嚴經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yè)”是什么意思?
- “大方廣佛華嚴經”這七個字有什么含義?
- 十種自在指的是什么?解讀《華嚴經》十種自在
- 入無生智,到無依處是什么意思?
- 為什么說《華嚴經》是別教一乘?
- 脫去俗服,當愿眾生,勤修善根,舍諸罪軛的意思
- 只在誦《華嚴經》的時候口臭,還要繼續(xù)誦嗎?
- 怎么理解“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業(yè),是為魔業(yè)”?
- 《大方廣佛華嚴經》經題含義是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什么時候傳入中國?
- 《華嚴經》是屬于開智慧嗎?
- 人要精進學習,切莫放縱欲望
- 發(fā)起殊勝的菩提心,讓世界變得更清凈
- 機緣到來時,因果報應是逃不掉的
- 《華嚴經》是阿難尊者記錄的嗎?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開經偈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
- 楞嚴經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達大智,到于彼岸的解釋
- 惡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須熟,彼不相待的解釋
- 圓覺經講的是什么內容?圓覺經概說
- 《大寶積經》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是怎么來的?楞嚴經的由來故事
- 佛經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講記
- 念地藏經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誰翻譯的?心經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注音版
- 法華經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
- 《父母恩重難報經》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