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盂蘭盆經(jīng)

《佛說盂蘭盆經(jīng)》梵名( Ullambana-su^tra)。全一卷。西晉竺法護譯。又稱盂蘭經(jīng)。屬方等部經(jīng)典。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冊。內(nèi)容記述佛陀之大弟子目連,因不忍其母墮餓鬼道受倒懸之苦,乃問法于佛,佛示之于七月十五日眾僧自恣日,用百味飯食五果等供養(yǎng)十方佛僧,即可令其母脫離苦難。...[詳情]

《佛說盂蘭盆經(jīng)》講記

佛說盂蘭盆經(jīng)講記·前言

  這一部經(jīng)是佛教孝經(jīng),講孝道的經(jīng)。先講本經(jīng)因緣。

  佛門常言‘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四重恩即是對上來講,要報父母、師長、眾生、佛菩薩的恩。對下來講,要救濟三途(地獄——火途,餓鬼——刀途,畜生——血途)、六道(上述三惡道及天、人、修羅三善道)的痛苦。

  世間法講孝順的,例子很多,尤其孔子、孟子。孝與順是兩回事,孝是孝敬,順是順從,孝不一定是順,順也不一定是孝,倘兩者皆俱備當然最好。如順,順從父母的意思,父母說東,你跟著說東,父母說西你說西,他說好你也說好,他說壞你說壞。這是順,但不一定是孝。順從父母,如果父母做壞事,你也跟著做壞事,就不對了,這不是孝。父母做不好的事,你要規(guī)勸他,這是孝。規(guī)勸可能不太好聽的話,忠言逆耳,這是孝,但不是順。

  孔子對弟子樊遲講:‘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父母在生之年,事奉時要盡禮節(jié),父母死了,埋葬時亦要盡禮,遇冥誕紀念日亦要依禮。這是在禮上行孝。子夏問孝于孔子,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雖然如此,亦談不上孝。又曰:‘今之孝者,皆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要有恭敬心,才能算是孝道。這是世間上說的孝順父母的道理。

  明·蓮池大師說:‘恩重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父母能夠脫離生死輪回,精神上得超生,物質的享受還在其次。物質再好,精神不愉快,還談得上什么享受?如果精神快樂,粗茶淡飯,亦樂在其中。

  將上述兩方面對照一下,佛法講的出世間的孝道,比世間的孝道又深了一層。佛法講的孝是‘真孝’,注重精神上的拔苦予樂。

  盂蘭盆,華梵兼稱,即‘救倒懸盆’,如人腳朝上,頭朝下,很苦。輪回時等于人顛倒一樣。宗密之盂蘭盆疏曰:‘盂蘭是西域之語,此云倒懸。盆乃東夏之音,仍為救器,若隨方俗,應曰救倒懸盆,斯由尊者之親魂沉闇跡,載饑且渴,命似倒懸,縱賢子之威靈,無以拯其涂炭,佛令盆羅百味,式貢三尊,仰大眾之恩光,救倒懸之窘急。’

  本經(jīng)因緣發(fā)起在印度,到了中國梁武帝大同四年時,才開始做盂蘭盆會,意義有二:初發(fā)起時,本供佛齋僧,到了中國變成施鬼超度鬼神,走了樣。在佛陀當年,目連出家動機純?yōu)榫饶钢黄?a href="/remen/xiaoxin.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孝心,故急急學神通以救其母。因目連之母以殺生太多,死后必墮落。神通即精神通達之意,凡夫相對之物格格不入,無法圓融。在佛弟子中,目連尊者神通第一,以天眼遍觀三界六道,結果見其亡母在餓鬼道,腹大如鼓,咽小如針,想吃又吃不下,嘴里冒煙,目連以缽盛飯饗母,母一手持缽,一手遮掩不令旁見,慳貪之習依然如故,心量太小了,飯末到嘴即變成火炭,吞不下,目連自知無力,乃回報佛陀,佛言:亦非我之力能為,須賴眾僧之力回向乃可救之。適逢七月十五日,三個月結夏安居圓滿,為佛歡喜日,僧自恣日,互相表白自己的過錯,身心清凈。比丘們在三個月之內(nèi)修持,那里毀犯不如法,歡迎同修大德舉發(fā)并生歡喜心,目連就在這一天,以各種上味飲食供佛及僧,仗此功德,母得超生,且超生七世以前之父母,不僅救亡,且可延壽。盂蘭盆法會緣起從此而來。

  世俗以七月十五日開鬼門關,殺雞殺魚以饗祖先,不但無益反增其負,如果父母有知,當會恨你。愿云禪師偈:‘千百年來碗里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弱肉強食,你吃他,他吃你,斗爭永無休息,殺生是有因果的,造成世界紛爭,永無寧日,佛教講孝道,根本就在此,孝與順要同時進行。凈化社會要使每個人的心孝慈才行。

  目連救母以后,年年仿此。梁武帝時還沒太走樣,到了后來,完全走樣,不知供養(yǎng)三寶,大量殺生,大吃大喝,不但不能救倒懸反而造孽。

  餓鬼道是十法界中之一界,屬三惡道,然皆不出一念,如一念自私自利是小乘,處處為人著想,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即是大乘菩薩。有十種的念即有十種的形態(tài),如一個人,就具足了十法界善惡的功能。

  盂蘭盆形似寶塔,認為好的,即可持來供佛,有五供養(yǎng)、十供養(yǎng)(香花燈涂果、茶食寶珠衣)等;蛟诜〞䲡r拿來供佛,舍上七天,佛事完了再拿回去亦可。盆即是裝種種供養(yǎng)的,先供養(yǎng)佛,再供養(yǎng)僧。供過鬼神的飯菜不能送給出家人吃,鬼神的俗家子孫可以吃,若給客人吃都不太恭敬,何況僧寶?

佛說盂蘭盆經(jīng)釋題

  佛說盂蘭盆經(jīng)

  這是本經(jīng)的經(jīng)題。臺宗以五重釋題,本經(jīng)以法供為‘名’,解脫為‘體’,孝慈為‘宗’,拔苦予樂為‘用’,大乘為‘教’相。本經(jīng)以目連功行圓滿而救母為發(fā)起,并為當機眾。

  ‘佛’者,莫以為高深神秘,其實佛陀是有歷史可考的,生在周昭王甲寅廿四年四月八日,父名凈飯王,母名摩耶夫人,妻名耶輸陀羅,子名羅侯羅。‘佛說’是指本經(jīng)乃釋迦牟尼佛所說,佛有千佛萬佛,佛號乃就德而立名,有理想佛、本性佛。如西方彌陀佛,大家心向往之的,亦釋迦所說。本性佛,即心是佛,心外無佛。

  佛者,覺也。以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自利、利他,五住究竟二死永亡,是究竟的佛,福足慧足所以曰兩足尊。進一步言,有三身佛。

  法身約理言,報化身約智言。法身約體。報身約相,應身約用。體相用三大是一體的,智理是一如的,若不互具不名為佛。依分別言有三身,實際只一身。如報身佛有自受用、他受用,自受用即屬于法身,他受用即屬于應身,所以三身是一體而不可分的,周遍一切,盡虛空無一處不是佛的身。曰報身即是;圓滿具足,應身佛‘千江有水千江月’,眾生的心不凈,應身應不進去,眾生有感諸佛才有應,如盒蓋相承乃能有應,心佛眾生一如,學佛即擴充心量,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能夠容納萬事萬物,‘能容乃大’。故對于佛之認識,應約事(歷史佛)、約理(心內(nèi)佛)來講。

  ‘說’者,三身說法是一致的,‘法報非真佛,亦非說法者’,本性的體是法身,必須從體相而起用,才能叫真說,稱性而說。‘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眾生根性有利鈍,故見佛聞法有大小之別,以分別心聞法,法亦成分別。

  ‘盂蘭盆’,華梵并舉,梵語曰烏藍婆拏,即救倒懸。盆,即裝飲食之器具,如碗、缽等皆是。將物盡裝一盆,此與佛制不合,應當像寶塔形,分門別類的供養(yǎng),以法供養(yǎng)來救倒懸,所以盆是能救的,倒懸是所救的。凡夫有榮四倒,二乘有枯四倒,都是顛倒,故佛教教人無我,把我忘掉,證到我空真如、常樂我凈四德,各人所了解的不同。常是亙古今而不變,樂是自在快樂,我是主宰義,凈是內(nèi)心清凈。二乘以常樂我凈為無常、無樂、無我、無凈。而凡夫本來無常的,計以為常,將苦作樂,執(zhí)為實我,妄計為凈?偠灾,常樂我凈、無常無我無樂無凈皆不對,若證到了,怎么說都對。

  ‘經(jīng)’是通題,佛、天、仙、化人、弟子皆可說經(jīng),這一部經(jīng)曰‘佛說’,即簡別乃佛所說。以‘人法’立題(法供為名,佛是‘人’,盂蘭盆是‘法’。)

  目連隨佛出家,道行圓滿——修神通的,得六通(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漏盡),通常講有五眼(肉、天、慧、法、佛)六通。神即精神,通即通達,知己知彼,有了神通可以入地、升天、入水、入火,內(nèi)四大與外四大合成一體,到了羅漢的地位就有神通了,入火不焚,入水不溺,上天入地,自由自在無障礙。內(nèi)四大與外四大,元素是一樣的。

  本經(jīng)以‘解脫’為體,又言以‘自性三寶’為體。解脫為體主要是講‘無明父,貪愛母’,在事相講救母,在理上講救無明貪愛之父母,轉過來成中道智慧。三寶有自性三寶、別相三寶、一體三寶、住持三寶。佛在菩提樹下成道,這是佛寶,說四圣諦是法寶,度五比丘是僧寶,總曰‘住持三寶’。佛滅度之后的住持三寶,若泥塑紙繪之佛像,曰佛寶,黃卷赤牘,曰法寶,剃度染衣的,曰僧寶。若言‘別相三寶’,即法報應三身,以海水為墨,書之不盡,不可說之修多羅,法寶也。三賢十圣,僧寶也。‘一體三寶’即以實相觀慧,雙照諸法,雙泯諸法,寂照同時的,曰佛寶。真俗中三諦具足,曰法寶。事理和合,理事相契,曰僧寶。眾生迷此三寶,起惑造業(yè),生出了九法界苦集的顛倒,諸佛悟此三寶,修因克果,破除了三惑的惡業(yè)。

  本經(jīng)以‘大孝救親’為宗。‘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又經(jīng)云:‘孝名為戒。’如果你能盡孝道,就等于守戒。如地藏菩薩往昔為婆羅門女時,為度母親,發(fā)大慈心,‘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孝有世間、出世間之別,世間之孝:第一、尊親。尊重你的雙親,如同大禹與周武王。二、不辱親,光宗耀祖。三、能養(yǎng),奉侍雙親。出世間孝:一、要盡心的供養(yǎng),以直名孝,以直心表明孝道。二、欲令修善。三、勸令舍惡。四、使證佛道。再者以慈為孝,慈悲心有生緣慈、法緣慈、無緣慈。

  盡心供養(yǎng)者,如四分律云:‘左肩擔父,右肩擔母,極世珍奇,衣食供養(yǎng),猶不能報須臾之恩,乃至若不供養(yǎng)得重罪。’如果你不供養(yǎng)父母即得重罪。誘令修善者,如佛說孝子經(jīng)言:‘若不以三尊(三寶)之智,化其親者,雖盡孝養(yǎng),猶如不孝,能令二親去惡為善,奉持五戒,執(zhí)三自歸,朝奉而暮終者,是報重恩。’儒家亦言:‘父母有過,三諫而不聽,則號泣而哭也。’不過儒家言孝,只限于現(xiàn)在世,佛門言孝,通于三世,世世父母悉令度脫。

  生緣慈者,觀眾生如同自己父母,久而久之,自然冤親平等了。故能作此觀,可入于‘慈心三昧’,‘觀一切眾生是我生生世世之父母,而殺而食者,是殺我父母,食我父母’。法緣慈者,了解一切諸法因緣所生,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本體,四大合成,冤親一相。無緣慈者,了解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法界一相。如是又進一層,善與惡的歸元都是一心所造。眾生緣慈是三乘共修的,二乘雖無利他之愿,但也可以修,不過比較軟弱一點。法緣慈是菩薩所修,二乘亦修少分。無緣慈是中道的佛法,二乘不知,乃菩薩獨修,不共二乘之法門。

  闡揚孝道、慈悲,這是本經(jīng)之主旨。孝與慈是有連帶關系的,在儒家來講,‘無故而傷一蟲一草木,非孝也。’況釋氏之慈悲乎?目連尊者,跡現(xiàn)二乘,本地早就是大菩薩,以救母緣起,請佛說盂蘭盆經(jīng),老實說來,還是利他的。是給我們后來眾生開一條路。有慈悲心就有順,所謂順法性。有孝是佛法的宗要,慈心可以順法性,佛為父,法為母,若一念不覺,背覺合塵,即成‘無明父,貪愛母’,同歸苦輪海。反之,若背塵合覺,即成‘智度母,方便父’,同得解脫。(凈名經(jīng):‘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故亦可以‘大孝救親’為宗。

  本經(jīng)以‘拔苦予樂’為用,拔餓鬼的苦,予生天之樂。拔生死的苦,予泥洹的樂。拔除滯寂的苦,予神通的樂。拔除二邊的苦,予中道之樂。

  判教以‘大乘生酥’、‘方等’為教相,屬菩薩藏所攝,乃是菩薩的境界,絕不是二乘境界。目連于阿含十二年中得神通。有言本經(jīng)屬小乘藏教所攝,如若為小乘所攝,經(jīng)中不會談及‘十地菩薩大人,權現(xiàn)比丘。’就觀心言,一切時中常修法供,二六時中要修解倒懸,不可須臾離開拔苦予樂之觀念。

  ‘經(jīng)’,梵語修多羅,契經(jīng)之簡稱。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既契理又契機,方可曰經(jīng)。若偏于一,即不可曰經(jīng)。含貫、攝、常、法四義,或出生、顯示、涌泉、繩墨、結鬘五義。亦可作路徑來講,即指示人生應走之大道。

西晉三藏法師竺法護譯

  這是本經(jīng)的翻譯時代及人物。

  佛教經(jīng)典說在印度,皆為梵文,故翻譯者須精通兩國語言以及佛法。三國后是西晉,法師是尊稱,以法為師,以法師人。三藏是經(jīng)律論,精通三藏的出家人,叫三藏法師。

  本經(jīng)先后有三種譯本,第一種就是西晉竺法護所譯,名‘佛說盂蘭盆經(jīng)’。第二是西晉惠帝時法炬法師所譯,名‘灌臘經(jīng)’,有云仍為西晉竺法護譯,取四月八日之灌佛,七月十五日之盂蘭盆,臘在夏滿之日,佛依阿難之問,說滅后于此二日可設齋會。第三名‘報恩經(jīng)’,取目連救母意,但翻譯者失考。竺法護所翻譯的這部經(jīng),可說是最早的。

  竺法護,梵語竺曇摩羅剎。竺、姓也,法護、名也。月氏國人,在今甘肅中部青海東部,世居敦煌,八歲出家,隨師父竺高座游歷西域,遍訪諸國,回到敦煌、長安,一路上都在做翻譯的工作,所譯經(jīng)典有一百六十五部之多,晉惠帝時,關中大亂,師與門徒至河南澠池,后來生病往生了,享壽七十八歲。

甲一序分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wèi)國。祇樹給孤獨園。

  以下是解釋經(jīng)文。這幾句話叫‘通序’或‘證信序’。一切經(jīng)典之首同安此語,故曰通序。以六種成就表信,證明為佛所說,故亦名證信序。

  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曰三分說經(jīng),是出自于東晉道安大師之手。序分是序說一經(jīng)發(fā)起之因緣,正宗分明一經(jīng)宗要,流通分即將此經(jīng)流通后代。三分釋經(jīng),古來曰‘彌天高判,今古同遵’。

  聞如是,或曰如是我聞,一也。六種成就中無眾成就,經(jīng)文之末‘四輩弟子歡喜奉行’,可當眾成就也。阿難尊者自謂此經(jīng)乃我從佛所親聞,借世法表假我。一切佛經(jīng)之首以‘如是我聞’四字起首,印度外道之經(jīng)首用阿(無)憂(有),來表明示別故。佛滅度前,大家都很悲哀,阿那律陀叫阿難急急請問佛陀四事:

  一、如何對付惡性比丘?

  默擯(大家精神封鎖,不理他,到必要時逐出僧團)。

  二、以什為師?

  以戒為師。

  三、依何而?

  依四念處住。(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四、經(jīng)典首句當如何?

  如是我聞。

  可知為佛臨終遺言。此之‘我’,乃指阿難言。阿難尊者為佛堂弟,佛成道二十年,阿難出家,三十年為侍者,與羅侯羅同歲,同在佛成道日出生,故名‘慶喜’。

  在未當侍者前所有經(jīng)典,皆‘如是我聞’——如是之法我阿難輾轉聞到(轉法錀經(jīng):阿難比丘,口自宣言,爾時我不見,如是輾轉聞,佛游波羅奈,為五比丘說四諦法)。聞,順世諦流布。不異名‘如’,無非曰‘是’,機感相扣,法席周圓曰‘一時’,一切智者,覺行圓滿曰‘佛’,以四種住應跡人間,示同起居曰‘在’。各地時間不一,故以一時標之。‘舍衛(wèi)國’,西域大國名,曰聞物或豐德。‘祇園’為須達多長者黃金鋪地供佛,只陀太子的樹,給孤獨長者的園,故取以為名。

  如是,信成就。我聞,聞成就。一時,時成就。佛,主成就。舍衛(wèi)國祇園,處成就。他經(jīng)通常加上‘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現(xiàn)在省略了。上言‘通序’,佛說之經(jīng)典大都有如上所述之六成就。

  佛所說的經(jīng)典,當然很多,所謂以聲為經(jīng)的,如聽者得道。大品般若云,‘從善知識所聞’,即以聲塵為經(jīng);蛞陨珵榻(jīng)的,佛滅后紙墨的傳持,‘從經(jīng)卷中聞’;蛞苑▔m為經(jīng)的,‘內(nèi)自思為經(jīng),與諸法合,不由他教,亦非紙墨,但契于覺’。

  總言之,經(jīng)為諸法之本,如依世界悉檀說為教本,為人、對治悉檀說為行本,第一義悉檀說為義本。如來離卻四悉檀不說法,皆依四悉檀而說。而經(jīng)義有‘常’、‘法’等義。一部經(jīng)天魔不能破壞,教常。真而不雜,行常。湛然不動,理常。依法言,可軌可持。法可軌,行可軌,理可軌,為一切的軌范。解釋一部經(jīng)要依義不依文,因為翻譯的手筆不同,見解也不同。下文講‘別序’,即一部經(jīng)的當機眾,緣起。

  大目犍連。始得六通。

  大目犍連,本經(jīng)之當機眾。目連原名‘尼拘律陀’,西域樹名,以父母禱此樹而生。摩訶,華言大多勝,為天王大人所敬曰‘大’,普遍的了解內(nèi)外經(jīng)典,曰‘多’,超出九十五種外道,曰‘勝’。言大即攝多、勝。

  目連原名釆菽氏,印人有以父母之名或地等為名的。釆‘菽’氏之菽即胡豆,上古印度有一種仙人在山上修行,愛吃胡豆,故以為名。到目連尊者這一代,他是王舍城宰相的兒子。目連未出家前與舍利弗同拜沙然梵志為師父,師父死后領了二百五十個門徒修凈行,(佛之常隨眾千二百五十人皆外道歸佛),兩人相約,若遇明師當相告,一日目連遇到馬勝比丘(額鞞)威儀很莊嚴的走在街上,目連乃問:‘汝師為誰?給你講些什么法?’曰:‘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沙門本為出家修道者之通稱,后成佛教出家者之專稱。佛教立教的根本就是因緣。目連一聽,心服不已,即歸告舍利弗,兩人一同領眾弟子歸佛出家。一個是神通第一,一個是智慧第一。

  六通即六種神通,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漏盡。前五通比較容易,第六漏盡通不容易。神通即精神通達了,凡夫多用識不用智,如能撇開識,用智慧,就容易通達,識即分別心,完全以識為本位,五、六、七、八識皆離不開分別。如果以智慧為本位,精神自然通達。凡夫肉眼,只看近不能見遠,一紙之隔即見不著。天眼通就不然,以智慧為基礎,是心非眼,如楞嚴:‘能見的非眼,而是心。’觀色無障礙,能見六道眾生,前因后果。天耳通亦然,能夠聽的并不是耳朵,有浮塵根(在色體一方面講沒有作用,如人死了,耳朵還存在,但聽不見),勝義根(精神系統(tǒng))。他心通,即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你我所想的,差不多,誠于中形于外,心里有煩惱,外面就現(xiàn)春夏秋冬四季,心里憂喜,就現(xiàn)喜怒哀樂的外表,所謂將己心比他心,也就容易通達了。宿命通,如同今之宿命論,過去多少生以前的事都會知道,常人如果健忘,今生幼小之事亦不一定能記得,根本談不到宿命通。佛言三世因果業(yè)力牽的道理懂了,通過了三世因果律,‘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是宿命通的原理。‘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因果絲毫不爽。神足通,腳力快。凡人腳慢,胖子走路慢一點,瘦子快一點。腿長的比腿短的要快一點。清者上升濁者下降,如果離開了色、心二法的障礙,把我、法觀空了,沒有粗重自體的觀念了,要到那里就到那里,很快就到了。漏盡通即漏落生死的煩惱通通盡了。神名天心,通曰慧性,天然之慧,照徹無礙。神足通可示視種種變化,漏盡通可知苦集滅道。六種都叫做神通。

  始得六通,六通是本具的,人人都具足了六通的功能,可惜為煩惱所障蔽,六通不顯不自在,神沒有通,必須藉修來顯通。

  舍利弗與目犍連初聞因緣之法,破見惑,證須陀洹果,得初果羅漢。‘始得’者即始覺之智,本具六通即本覺之理。本覺之理無始無終,始覺之智是有始無終。被二障所纏不得六通即不覺,不覺即無始有終。故六通雖本具,必加修德而顯。乘性而起的修,才能得六通妙用。

  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

  目連為度母而出家修道,故得道時以度母為急務,父母之恩極重,生身的父母,三年乳哺,推干就濕,沒有做過父母不知父母之恩重。‘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樹欲靜而風不止’,父母與子女年齡相差太多了,等你有能力奉養(yǎng)的時候,父母已經(jīng)等不及了。為人子女者,孝順為先,當令離苦得樂,叫他精神上得到快樂才是真正的孝順。學佛者以弘法利生為家務事業(yè),先把你的父母親眷度脫了,再來度眾生。(若以菩薩言,‘己未度先度人者,菩薩發(fā)心’,這是不容易的,自己問題都解決不了,怎能幫助他人?)目連之母在世時惡業(yè)太重了,不可能超生。

  即以道眼。觀視世間。

  道眼即天眼,由證道而得故。三界為器世間,六道為眾生世間。一念具足十法界,其母未修善,四圣法界不必觀,只有在六凡法界來觀,天、人、修羅、地獄、畜生各道中皆不見其母。

  見其亡母。生餓鬼中。不見飲食。皮骨連立。

  看到已經(jīng)死去的母親生在餓鬼道中。以因果律言,做壞事得惡報,這應該是等流果。如果你做人將來變狗,這是異熟果。這都是引、滿二業(yè)所牽的總、別二報。引業(yè),牽引我們受生死的。引業(yè)都是總報,如同在人道,你是人,我也是人,大家都是人。滿業(yè)就受別報,你雖然是人,有貧富、貴賤,六根具足與否之差別,這是別報(總報里邊的別報),由滿業(yè)牽來的。如做善事做滿了,長相美好,生活快樂。

  目連之母在世為人,做壞事,死后轉生做鬼,這應該是異熟果(異類而熟)。做惡事得惡報,又叫做等流果,(善、惡、無記性得善、惡、無記報)。鬼中亦有大小、有財、無財?shù)葎e。人死了神識尚未定其罪福,在冥間游蕩,待緣而生之際,名中陰身(中有身),僅有神識無色體,通稱為鬼,一經(jīng)依業(yè)受生,其名則不一,鬼趣不過受生之一途,神識未歸宿時,亦如夢游,如能引導其善路,助念其行程,必生善處。否則殺生于祭增其罪負,必遭惡報,此理地藏經(jīng)說之甚詳。陰與陽之間,其理是一,我們見到十法界有善有惡,即是心里所現(xiàn)的影子,都是不實在的,所謂從真(在纏)起妄,由妄生想,以想成相,第八阿賴耶識,所現(xiàn)的相分自己在緣。眾生處處執(zhí)為實有,天長地久。原因就是我執(zhí)未亡,非但不能靈光獨耀,普照眾生,反而隨善惡業(yè)相升沉,故佛教主張亡我,視三界如虛幻,進入空解脫門,而了諸法緣起無相。由惑生業(yè),因業(yè)感報,循環(huán)相系故名眾生,所謂因緣際會時,果報還自受。目連之母前生慳貪罪重,得無財鬼報,腹大如鼓,咽細如針,肚子餓,沒得吃,餓死鬼。沒有營養(yǎng),當然皮包骨,體瘦如柴,看不見飲食。事實是如此。

  目連悲哀。即以缽盛飯。往餉其母。

  感傷到了極點,聲動天地,以目連天性純孝,為母而出家修道,當然難過極了!馬上用自己所用的缽,梵語缽和羅,即應量器,比丘六物之一,有泥鐵二種,體墨色,三皆應法故(應你的量,吃多少盛多少,如盆狀,上有一蓋?墒、菜或布料)。印度寺院不做飯,托缽次第乞食,供養(yǎng)沙門,十分恭敬,習俗與中國不同。在中國,把你當做叫化子,故托缽行不通。托得缽飯帶回寺后,分予老病者大家一同共吃。目連用缽盛了滿滿的飯,去救他母親的饑渴。

  母得缽飯。便以左手障缽。右手搏食。食未入口;苫鹛。遂不得食。

  他母親看見他兒子拿了一缽飯,慳貪心不改,馬上用左手掩住缽,右手伸出搏食(用手將飯弄成團而吃),目的不讓別的鬼看見,但飯還未入口,已變成火炭,吃不進去了。萬法唯心,倘若當時其母能發(fā)平等慈悲布施之心,有飯菜大家吃,不但他自己離苦,即一切餓鬼都可以超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此時目連亦無法可想。以上序分竟。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