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堂集 二十卷
祖堂集 二十卷
祖堂卷二十·瑞云寺
五冠山瑞云寺和尚嗣仰山寂禪師,師諱順之。俗姓樸氏,氵+貝江人也。
祖考并家業(yè)雄豪,世為邊將,忠勤之譽(yù),遺慶在鄉(xiāng)。母昭氏,柔范母儀,芬芳閭里。懷娠之日,頻夢吉祥。免腹之時(shí),即多異瑞。昔賢知此,今又徵焉。及乎竹馬之期,漸有牛車之量。凡為嬉戲,必表殊常,已至十歲,精勤好學(xué);屬詞詠志,即見凌云;剖義談玄,如同照鏡。既登弱冠,道牙早熟。厭處喧華之地,長游靜默之中,遂乃懇告二親,將隨緇侶。志不可奪,所天容許,便投五冠山剃發(fā),乃適俗離山,受具足戒,行同結(jié)草,心比護(hù)鵝。因游公岳,忽遇神人邀請,化成官闕,若兜率天,說法應(yīng)緣,倏焉殄滅。若非德至行圓,孰能致感如此也?
洎乎大中十二年,私發(fā)誓愿,擬游上國。隨入朝使利涉云溟,乘一只之舟+公,過萬重之浪,曾無懼念,不動安禪,逕到仰山慧寂和尚處,虔誠禮足,愿為弟子,和尚寬爾笑曰:“來何遲?緣何晚?既有所志,任汝住留。”禪師不離左右,諮稟玄宗,若顏回于夫子之下,如迦葉于釋尊之前。彼中禪侶,皆增嘆伏。
乾符初,松岳郡女檀越元昌王后,及子威武大王,施五冠山龍嚴(yán)寺,便往居焉,今改瑞云寺也。
師有時(shí)表相現(xiàn)法,示徒證理遲疾。此中四對八相。
○此相者,所依涅般相,亦名理佛性相,與群生眾圣,皆依此相。相雖不異,迷悟不同。故有凡夫有圣,謂識此相者名為圣人,迷此相者名為凡流。是故龍樹在南印土,則為說法,對諸大眾而現(xiàn)異相,身如月輪,當(dāng)于坐上。唯聞?wù)f法,不見其形。彼眾之中,有一長者,名曰提婆,謂諸眾曰:“識此瑞不?”眾曰:“非其長圣,誰能辯耶?”爾時(shí)提婆心根宿靜,亦見相默然契會,乃告眾曰:“今此瑞者,師現(xiàn)佛性,非師身者。無相三昧,形如滿月。佛性之義……”語猶未訖,師現(xiàn)本身,座上偈曰:
身現(xiàn)圓月相,以表諸佛體。
說法無其形,用辯非聲色。
若有人將此月輪相來問,相中心著牛字對也。
○@牛此相者,牛食忍草相,亦名見性成佛相。何以故?經(jīng)云:“雪山有草,名為忍辱。牛若食者,則出醍醐。”又云:“眾生若能聽受,咨啟大涅般,則見佛性故。當(dāng)知草喻妙法,牛喻頓機(jī),醍醐喻佛。如是則牛若食草,則出醍醐。人若解法,則成正覺。故云牛食忍草相,亦名見性成佛相也。
○牛+牛+牛,此相者,三乘求空相。何以故?三乘人間說真空,有心趣向,未證入真空,故表圍相下畫三牛也。若將此相來問,以漸次見性成佛相對之。
○@牛此相者,露地白牛相,謂露地者佛地,亦名第一義空。白牛者諮法身之妙慧也,是故表一牛入圓相也。問:“何故月輪相下著三獸,又月輪相中心著牛字對之耶?”答:“月輪相下三獸,是表三乘。月輪相中心一牛,是表一乘,是故舉權(quán)乘來,現(xiàn)實(shí)入證對之。”問:“向前已說,月輪相中心著牛,是牛食忍草相。何故又言月輪相中心著牛者?”“露地白牛相也。”“兩處皆是同相同牛,何故說文不同耶?”答:“說文雖別,相及牛則不異。”問:“若也不異,何故兩處各現(xiàn)同相同牛耶?”答:“雖相及牛則不異,見性遲疾不同,故兩處各現(xiàn)同相同牛。”問:“若論見性遲疾各別者,食忍草牛與露地白牛誰遲誰疾耶?”答:“食忍草牛,則明花嚴(yán)會中頓見實(shí)性之牛,故疾;露地白牛,則明法華會中,會三歸一牛故,是故說文雖則不同,證理不異。故舉同相同牛,明理智不異,不言來處全同也。
!,此相者,契果修因相。何以故?初發(fā)心住,雖成正覺,而不礙眾行;鄣确鸬,行不過位,故表此相也。古人云:“履踐如來所行之跡”,則此相也。若有人將此相來問,又作月輪相中心著橑字對之。
○@橑,此相者,因圓果滿相也。問:“何故月輪相上頭著牛字來,月輪相中心著橑字對之?”答:“月輪相上頭著牛者,契果修因相。日[月]輪相中心著橑字者,因圓果滿相。舉因來現(xiàn)果對之。
○牛,此相者,求空精行相,謂門前草庵菩薩求空故。經(jīng)云:“三僧?dāng)⌒奁兴_行,難忍能忍,難行能行。”求心不歇,故表此相也。若有人將此相來問,月輪相中心著王字對之。
○@王,此相者,漸證實(shí)際相。何以故?若有菩薩經(jīng)劫修行,壞四魔賊,始得無漏真智,證人佛地,更無余習(xí)所恆[忄+且],似圣王降伏群賊,國界安寧,更無怨賊所忄+且。故表此相也。此下兩對四相,遣虛指實(shí)。
!餈人,此相者,想解遣教相。謂:若有人依佛所說一乘普法,善能討尋,善能解脫,實(shí)不錯(cuò)謬,而不了自己理智,全依他人所說。故表此相也。若有人將此相來問,則袪上頭牛字對之。
○@人,此相者,識本還源相。經(jīng)云:“回神住空窟,降伏難調(diào)伏。”解脫魔所縛,超然露地坐,識陰般涅般者,即此相也。問:“何故袪上頭牛字,不袪圓相中心人字耶?”答:“圓相中心人字者,表理智;上頭牛字音,喻人想解。若有人雖依教分析三藏教典,而未顯自己理智者,盡是想解。想解不生,則理智現(xiàn)前。故袪上頭牛字,不袪圓相中心人字,是故經(jīng)云:“但除其病,而不除法。”問:“何故不許凡人依教學(xué)法耶?”答:“若是智者依教,何用識心?凡人依教無益。”問:“諸佛所說三藏經(jīng)典,有所用不?”答:“不是不許,依教悟入,依教想解,只是虛妄。是故佛告阿難,雖復(fù)憶持,十方如來十二部經(jīng),清凈妙理如恆河沙,只益戲論,當(dāng)知依教想解無益。”問:“何故教云‘聞佛教者,盡成圣果'?又云‘一毫之善,發(fā)跡駐佛'”?答:“約上根人,依教便梧。直現(xiàn)理智,決定明了。若約下根,依教不悟,想解無益。此下根人,依教動[薰]種。待后世者,誰言無益?聞佛教者,盡成圣果。一毫之善,發(fā)跡駐佛。何況廣學(xué)經(jīng)論,及講說者?”
○@人牛,此相者,迷頭認(rèn)影相。何以故?若有人不了自己佛及凈土,情知他方佛凈土,一心專求往生凈土。見佛聞法,故勤修善行。念佛名號,及凈土名相。故表此相也。志公笑云:“不解即心即佛,真似騎驢覓驢者。”即此相也。若有人將此相來問,則袪圓相下牛字對之。
○@人,此相者,背影認(rèn)頭相。問:“何故袪下頭牛字,不袪圓相中心人字耶?”答:“眾生未發(fā)真智,未達(dá)真空,故專求他方凈土及佛,往生凈土,見佛聞法。眾生若回光發(fā)智,達(dá)得真空,自己佛及凈土,一時(shí)齊現(xiàn)。不求心外凈土佛,故不袪圓相中心人字,袪下牛字也。”問:“如何是自己佛及自己凈土?”答:“眾生若發(fā)真智,達(dá)得真空,即真智是佛,空是凈土。若能如是體會,何處更求他方凈土及佛也?是故經(jīng)云:‘將聞持佛佛,何不自聞聞?'”
又此下四對五相:
□,此相者,舉函索蓋相,亦名半月待圓相。若有人將此相來問,更添半月對之。此則問者舉函索蓋,答者將蓋著函,函蓋相稱故,已現(xiàn)圓月相也。圓相則表諸佛體也。
□,此相者,把玉覓契相。若有人將此相來問,圓月中心著某對之。此則問者把玉覓契,故答者識珠便下手。
□,此相者,釣入索續(xù)相。若有人將此相來問,某字邊添著人字對之。此則問者釣入索續(xù),故答續(xù)成寶器也。
○@佛,此相者,已成寶器相。若有人將此相來問,又作圓月相中心著土字對之。
○@士,此相者,玄印旨相,迥然超前現(xiàn)眾相。更不屬教意所攝。若有人似個(gè)對面付,果然不見。故三祖云:“毫厘有錯(cuò),天地玄隔。”然不無玄會之,誰能識此相也?若是其人,見而諳會,如子期聽百牙之琴,提婆見龍樹之相。不是其人,對面不識,似巴人聞白雪之歌,鍰子入凈名之會。假使后學(xué)根機(jī)玄利,將是則頓曉。如雞把卵,啐啄同時(shí)。相性遲鈍者,學(xué)而難曉。似盲人相色而轉(zhuǎn)錯(cuò)耳。
師有時(shí)說三遍成佛篇,于中有三意。云何為三?一者證理成佛,二者行滿成佛,三者示顯成佛。言證理成佛者,知識言下,回光返照,自己心原,本無一物,便是成佛。不從萬行漸漸而證,故云證理成佛。是故經(jīng)云:“初發(fā)心時(shí),便成正覺。”又古人云:“佛道不遠(yuǎn),回心即是。”即此義也。此證理成佛中,若說體性,都無一物。通論三身,不無一佛二菩薩。雖有三人,而今見性成佛,故得成佛,功在文殊,故古人云:“文殊是諸佛母。”所謂諸佛從文殊生,故言文殊者,即實(shí)智也。一切諸佛,因其實(shí)智,而證菩提。是故文殊是諸佛母耳。
言行滿成佛者,雖已窮其真理,而順普賢行愿。歷位廣修菩薩之道,所行周備,悲智圓滿。故云行滿成佛也。故古人云:“行到處即是從來處。”是故明知,所行已周,還至本處。本處者即理也。此行滿成佛所證之理,不異于前證理成佛之理。理雖不異,行因至果,故云行滿成佛也。此行滿成佛中,若舉果德,但以普賢,行成佛道。論三身亦有一佛二菩薩,雖有三人,而今別取行滿成佛,故得成佛功在普賢。故古人云:“普賢是諸佛父也。”所謂諸佛從普賢生。故言普賢者,即萬行也。一切諸佛,因其萬行而證菩提,是故普賢是諸佛父耳。
言一佛二菩薩者,遮那是理,文殊是智,普賢是行。此理、智、行,三人同體,故一不可舍也。又,一佛二菩薩,互為主伴,以本體無上,遮那為主;以見性智功,文殊為主;以萬行福力,普賢為主。是故李玄通云:“一切諸佛,皆以文殊普賢二大士成佛菩提也。”又云:“文殊普賢,為諸佛作少男長子。”故知三人互為主伴耳。
言示顯成佛者,如前證理行滿,自行成佛已畢,今為眾生,示顯成佛,八相成道矣。言八相者,從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zhuǎn)法輪、入涅般等八相成佛,故云示顯成佛當(dāng)知八相成道,是報(bào)化非真。是故經(jīng)云:“如來不出世,亦無有涅般。”以本愿力,故示顯自在法,此經(jīng)報(bào)化佛中指真佛也。又經(jīng)云:“吾從成佛已來,經(jīng)無量阿僧只劫。故知釋迦如來,無量劫前,已成行滿大覺,而為眾生故。示顯始成正覺,今此釋迦,是賢劫千佛之中第四佛也。過去莊嚴(yán)劫中一千佛,現(xiàn)在賢劫中一千佛,未來星宿劫中一千佛。如是三劫中,一切諸佛出現(xiàn)于世,攝化群生,相傳授記,分毫不錯(cuò)矣。觀看教典,推尋古跡,通觀一人成佛方樣,應(yīng)知三遍成佛耳。伏請欲磨佛位者,略看筌蹄,卻自思惟。前佛后佛,皆同此路。如人行路,新舊同轍,故記而[而記]之也。
師有時(shí)說三篇,于中有三意。第一《頓證實(shí)際篤》,第二《回漸證實(shí)際篇》,第三《漸證實(shí)際篇》。
廣野中有一仙人,名日該通。為大眾說:“若有眾生,無始已來,不悟性地,輪回三界,隨緣受報(bào)。忽遇智者,演說真教。頓悟性地,便成正覺,不依漸次,故名為頓證實(shí)際。是故經(jīng)云:‘雪山有草,名曰忍辱。牛若食者,即出醍醐。'是其意也。”
眾中有一隱士,名曰智通,啟仙人曰:“信知群品自有性地,又一切智者,演說真教,不為一人。何以故?同聞?wù)娼?悟與不悟,各各不同?”仙人告隱士言:“眾生雖有自性清凈圓明之體,背本逐末,多劫多時(shí),受別異身,根性利鈍不等,故同聞?wù)娼?悟與不悟各各不同,不是智者說真教禍。故經(jīng)云:‘猶如明凈日,瞽者莫能見。'無有智慧心,終不能見。”隱士啟仙人曰:“諦觀高指,且尋來言,智者說法,不為一人。悟與不悟,唯在愚智。然則愚智本來各各不同。說法有何所用?”仙人告隱士言:“汝今諦聽,吾為汝說。智人不是本悟,愚人不是長迷。愚人忽悟真說,智人不是外來。若也不用真教,愚爭成智人?若也不用真教,何處辯得利鈍?是故眾生若是根鈍者,再聞?wù)娼?不曉性地。眾生若是利根者,忽聞?wù)娼?頓曉性地,便是智人也。何處愚智有隔?是故當(dāng)知凡圣不隔,根有利鈍。智者說法,亦不為一人,猶如母雞抱卵,眾卵皆發(fā)。贊窠不發(fā),可即母雞唯不愛眾卵,愛贊[占]窠。是則發(fā)與不發(fā),唯在卵性,不是母雞抱卵之禍。一切智者,亦復(fù)如是。廣為大眾演說真教,根利者頓曉,根鈍者不曉,可則智者唯愛利根,不愛鈍根,是即曉與不曉唯在根性,不是智者說教之禍。是故經(jīng)云:‘所有聞法,不由他悟。'然即知假方便,智者常說妙法,悟與不悟,此在學(xué)人,不在智者。”隱士問曰:“眾生若是利根,忽聞?wù)娼?言下慧發(fā),頓悟性地。此是何人?”仙人答曰:“此是智照文殊。”隱士問曰:“文殊智照在何處?”仙人答曰:“文殊智照是在性之隱士。”問曰:“照智與性地同異若何?”仙人答曰:“智照與性地不同不異。”隱士問曰:“智照與性地不同不異,其義如何?”仙人答曰:”智照是能證之人,性地是所證之法,故不無能所。是故古人云:‘以此無知之般苦,證被無相之真諦。'故智與性不同。又能證智照無知,所證性地?zé)o體,不有能所。是故古人云:‘智窮真際,能所兩亡。'故智照與性地不異照。”隱士智通聞仙人說,奉契高指,頓決疑網(wǎng)也。
于時(shí)該通仙人為大眾說,先為智通已說見性,若論眾行,不必如此。此眾中有游子,名曰行通,啟仙人曰:“見性如此,眾行若何?”仙人告游子言:“若有眾生,忽聞?wù)娼?頓見性地,不住此處,隨緣行,自利利他悲智,故名為眾行。”游子啟仙人曰:“我等曾聞仙人演說法,忽聞?wù)娼?頓悟性地,名為智照文殊。今承仙人說,頓悟性地,不住此處。隨緣行自利利他悲智,故名為眾行。行此行者,此是何人?”仙人答曰:“行此行者,寄位普賢。”游子問曰:“普賢大士,寄何等位?”仙人答言:“寄因五位,乃至果位。雖寄此位,不住此位。”
眾行行時(shí),三等普賢。游子問曰:“寄位于因位,乃至果位。何等名為三等普賢?”仙人答曰:“一者出纏普賢,二者入纏普賢,三者果后普賢。”游子問曰:“此三普賢,勝劣等級,其義如何?”仙人答言:“此三普賢,勝劣等級,其義不同。謂所言出纏普賢者,見性之后,行于眾行。對前萬境,不無瞥起之心。已達(dá)心源,不滯幻化之境。故古人云:‘不無所斷之障,還有能斷之智。'”游子問曰:“古人云:‘若發(fā)能證之智,全無所斷之障。'其義如何?”仙人答曰:“‘若發(fā)能證之智,全無所斷之障'者,此是文殊斷惑。何以故?文殊當(dāng)性之時(shí),體中不有異相,故今言不無所斷之障,還有能斷之智。此是普賢斷惑。何以故?普賢歷位之時(shí),不無斷惑成德故。是故兩人斷惑成德不同,不會兩人斷惑成德,相諍斷惑成德之義。”游子問曰:“已知文殊斷惑如此,若論普賢斷惑,斷現(xiàn)行耶?斷習(xí)氣耶?”仙人答言:“若言普賢位中,全無現(xiàn)行煩惱,普賢寄位斷惑,此是習(xí)氣煩惱。”游子問:“現(xiàn)行與習(xí)氣如何?普賢全無現(xiàn)行之惑,唯有習(xí)氣之障。”仙人答言:“凡夫?qū)称鹦?不識前境后境作業(yè),即是現(xiàn)行。智者對境起心,知境虛幻,不滯前境習(xí)氣,故是普賢是見性之后,行行之人,故全無現(xiàn)行之惑,唯有習(xí)氣之障。若無習(xí)氣可斷,何用難忍能忍?若無悲智成佛,何用難行能行?雖行悲智,二門所作,依體成行,是故古人云:‘所作皆依性,修成功德林,終無取寂意,唯有濟(jì)群心。行悲悲廣大,用智智能深。利他兼自利,少圣詎能任?'然卻知出纏普賢,眾行悲智,而依體修行,又細(xì)說普賢眾行,即行布圓融齊現(xiàn),斷惑成德俱有,自利利他雙修,智門悲門并成。言行也,繁興大用,起必全真,言行相也。不無依位斷惑,位高則習(xí)氣漸薄,行廣則悲智增深。從十住乃至十地,出纏菩提已滿也。所言入纏普賢者,一切群品中,同類大悲是。前出纏普賢位中,廣行悲智,而自利利他行故,不無斷惑成德之功。雖斷成德之功,出纏已滿,而不信出纏無患之處,故于四生六趣,廣行大悲,同斷化物之名入纏普賢,以此入纏化物之德,與前出纏成行之功,二心功齊平等,故名為等覺。悲智圓滿,故名為等覺。不取出纏入纏,不取大智大悲,故名為妙覺。雖不取悲智出纏入纏,若論果德,無行不取,無位不收也。所言果后普賢者,通行三昧是也。謂:妙覺位中,雖不取出纏大智大悲,而不住此,還向出纏大纏,大智大悲,逆順縱橫,于諸位中同類同心,亦不定守位,隨緣任運(yùn),廣作大悲。于諸類中,何位定不受,于能作能受,不作不受,故名為果后普賢也。若定取此人所行者,未會此人行處也。所言三等普賢者,不是三人,一人行行,依行勝劣大義,三等普賢也。所言一人者,初頓證實(shí)際之時(shí)即文殊,今隨緣行行之時(shí)即普賢,故名為一人也。此是通取內(nèi)證外化也。若以內(nèi)證外化不同,故文殊普賢兩人。若以通取能證所證,及眾行不同,即為三人也。此大教意說也。
謂大經(jīng)題云:大方廣者所說之法故,即遮那是也。佛者,能證之人也,故即文殊是也;花嚴(yán)者,隨緣之行,故普賢是也。此且一佛二菩薩,即為三人也?嘤扌衅召t行者,先窮真理。隨緣行行,即今行與古跡相應(yīng),如似閉門造車,出門合撤耳。
《回漸證實(shí)際篇》第二,時(shí)該通仙人為大眾說法。若有眾生,無始已來,不悟性地,輪回三界,聞三乘漸教,悟三乘法,三界患,故有三乘人。此忽聞?wù)娼?回成妙惠,窮證實(shí)際,故名為回漸證實(shí)際也。是故古人云:‘門前三駕車是權(quán)乘,露地白牛方明實(shí)際。'即其意也。”
隱士智通啟仙人曰:“此回漸證實(shí)際之者,與彼頓證實(shí)際之人同異如何?”仙人答曰:“雖先已落三乘,不在三乘故,來處玄殊,而今回漸證實(shí)際,故與彼頓證實(shí)際者不異。是故古人云:‘百川歸大海,無百川名,三乘歸一乘,無三乘名也。然即知此回漸證實(shí)際之人,與彼頓證之人不異也。莫愁回漸與頓證同異,自回隨緣之心,還照實(shí)際之理也。”隱士智通奉領(lǐng)真說,寂然無言也。
于時(shí)游子行通啟仙人曰:“我等曾問仙人演說,若有眾生,頓證悟性地,不住此處,隨緣行行,名為眾行。行此行者,名為普賢。今此回漸證實(shí)之后,有人行眾行耶?無人行眾行耶?”仙人答曰:“不無行眾行者,所以者何?回漸證實(shí)者,即露地白牛故。白牛運(yùn)轉(zhuǎn),不住露地故,不無行眾行人,所言露地白牛者,露地是所證之法故,即遮那是也。白牛是能證之人故,即是文殊是也。白牛運(yùn)轉(zhuǎn),不住此處故,即普賢是也。普賢所行,即是眾行也。二篇大意如此,汝自諦觀,同異自看耳。”
《漸證實(shí)際篇》第三,時(shí)該通仙人為大眾說:“若有眾生,無始已來,不悟性地。輪回三界,隨緣受報(bào)。忽聞漸教,信解漸發(fā),寄因六位,經(jīng)三敗劫,難忍能忍,難行能行,斷惑成德,始得無漏真智。露現(xiàn)法身,故名為漸證實(shí)際也。是故古人云:“信根生一念,諸佛盡應(yīng)知。修因于此日,證果未來時(shí)。三大僧?dāng)〗?六度久安施。薰成無漏種,方號不思議。”是其意也。
時(shí)隱士智通啟仙人曰:“今此漸證實(shí)際之人,頓悟?qū)嶋H之人,同異如何?”仙人告隱士言:“雖漸頓不同,而終歸一耳。所以者何?小川歸海,全同一味。漸解歸源,豈有兩般也?是故漸頓雖異,歸源無二耳。”隱士智通,奉仙人教,不生異解,退身默然也。
于時(shí)游子行通,啟仙人曰:“于前篇中聞仙人說頓證實(shí)際后有行人。此篇所明漸證實(shí)際之者,漸證實(shí)際已后,有行人耶?”仙人答曰:“雖不無行行,不同前篇所明者,頓證實(shí)際已后,隨位行時(shí),出纏入纏,乃至果后,三等普賢行。今此《漸證實(shí)際篇》意者,依漸教方便,經(jīng)三僧?dāng)⌒奁兴_行,始得無漏真智。以此無漏真智,露現(xiàn)法身,故名為漸證實(shí)際。漸證實(shí)際已后,雖不無行行,而全依位等級故。是故不同前篇所明也。”
游子問曰:“曾聞前兩篇中,俱明能證之人,所證之法,乃至隨緣行人,各各有名。此篇中還有能證所證,及隨緣行人名耶?請為指出。”仙人答曰:“不無能證所證,及隨緣行人名也。”謂能證之人者,即是無漏真智,亦報(bào)身佛是也。所證之法者,即是實(shí)際,亦名法身佛是也。行之人即是無漏真智,不守果位,隨緣利物,名為行人,亦名化身佛是也。”
和尚享年六十五遷化也,謚號了悟禪師真原之塔。
祖堂卷二十·米和尚
米和尚嗣襄州王敬初常侍,在西京。未睹行錄,莫窮氏族。
師因教僧問仰山:“令時(shí)還假悟也無?”仰山云:“悟則不無,爭奈落第二頭何?”師肯之。
有老宿屈師齋,師來不排座位。老宿在一邊坐,師便展座具,禮拜老宿。老宿便起,師便坐,老宿都不作聲。乃展席地上而坐。到夜間,告眾曰:“他家若在佛法中,用心三日,便合見,若不見則不知。”師到三日后,來云:“前日著賊。”僧問鏡清:‘米和尚回意如何?'”云:“只見錐頭利,不見鑿頭平。”
臨濟(jì)問師:“十二面觀音,豈不是圣?”師云:“是也。”“作摩生是本來面?”臨濟(jì)一摑。師云:“長老且寬寬。”濟(jì)側(cè)掌,師歸受業(yè)寺。
有老宿問:“月中斷井索,時(shí)人喚作蛇。未審吾師喚作甚摩?”師云:“若有佛見,則同眾生見。”其老宿云:“千年桃核。”
祖堂卷二十·寶壽
寶壽和尚嗣臨濟(jì),師諱沼,在鎮(zhèn)州。未睹行錄,不決化緣終始。
師問胡釘鉸:“見說解釘鉸,是不?”對曰:“是也。”師曰:“還解釘鉸得虛空摩?”對曰:“請和尚打破將來。”師便打之。對曰:“莫錯(cuò)打某甲。”師云:“向后有多口阿師與你點(diǎn)破在。”
有人舉似趙州。趙州云:“只者一縫,尚不奈何。”東山代第一云:“若是某甲手里,阿那個(gè)縫門@下不釘?”
師初開堂時(shí),三圣推出一僧,師便打之。三圣云:“長老與摩識弁人,瞎卻鎮(zhèn)州城里人眼去在。”
祖堂卷二十·灌溪
灌溪和尚嗣林濟(jì),在潭州。師諱志閑。未睹行錄,不決化緣始終。
后道吾參師,不禮拜便問:“什摩生?”師云:“無位。”吾云:“與摩則同空去也。”師云:“咄,這屠兒!”吾云:“有生可殺則不倦。”
師到末山師姑處,師姑問:“從什摩處來?”師云:“露口來。”師姑云:“何不蓋覆?”師卻問:“如何是末山?”師姑云:“不露頂。”進(jìn)曰:“如何是末山中人?”姑云:“非男非女相。”進(jìn)曰:“還變也無?”姑云:“不是鬼神,變什摩?”師肯之。
洞山問夾山:“作摩生?”對云:“只與。”洞山肯之。有人舉似師,師云:“金打金,水洗水。”云門拈問僧:“作摩生是金打金,水洗水?”僧云:“吃胡餅。””與摩道,還得摩?”僧云:“捶了莫鬧。”云門肯之。問:“如何是不傷之句?”師云:“滿口道不觸。”
師初住灌溪山,次化岳麓。每有一言:五陰山中古佛堂,毗盧晝夜放圓光。”
塔于岳麓山。
祖堂卷二十·興化
興化和尚嗣林濟(jì),師在魏府,師諱存獎(jiǎng)。未睹行錄,莫決終始。敕謚廣濟(jì)大師通寂之塔。
師問僧:“甚摩處來?”對云:“崔禪師處來。”師云:“還將得喝來也無?”對云:“不將來。”師云:“與摩則不從崔禪師處來。”僧便喝,師便棒打。
師又時(shí)喚,僧應(yīng)喏。師云:“點(diǎn)則不到。”又唉別僧。僧云:“作摩?”師云:“到則不點(diǎn)。”問:“國師喚侍者意作摩生?”師云:“一盲引眾盲。”怡山拈問眾:“什摩處是國師盲處?”自代云:“他家欠少甚摩?”
同光帝問師:“朕昨來河南,取得一個(gè)寶珠,無人著價(jià)。”師云:“請皇帝寶珠看。”帝以兩手撥開幞頭角。師云:“皇帝是萬代之寶珠,誰敢著價(jià)?”
祖堂卷二十·后魯祖
后魯祖和尚嗣灌溪,在鄧州。
問:“如何是雙林樹?”師云:“有相身中無相身。”進(jìn)曰:“如何是無相身?”師云:“金香爐下鐵昆侖。”問:“如何是高峰獨(dú)宿底人?”師云:“夜半日頭明,午時(shí)打三更。”問:“格外事如何?”師云:“化道緣終后,虛空更那邊。”僧問:“進(jìn)向無門時(shí)如何?”師云:“太鈍生。”進(jìn)曰:“不是鈍生,直下進(jìn)向無門時(shí)如何?”師云:“靈機(jī)未曾論邊際,執(zhí)法無[元]來在暗中。”問:“如何是學(xué)人著力處?”云:“春來草自青,日上已天明。”進(jìn)曰:“如何是不著力處?”云:“山頭石崩落,平川燒火行。”
祖堂卷二十·隱山
洞山行腳時(shí),迷路入山,恰到師處。師問:“此山無路,從什摩處來?”對云:“來處則不無。和尚從什摩處入此山?”隱山云:“我不從云水來。”“和尚是先住,此山是先住?”云:“不知。”“和尚為什摩不知?”云:“春秋不到來。”洞山便問:“如何是賓中主?”云:“白云蓋青山。”“如何是主中主?”云:“長年不出戶。”“賓主相去幾何?”云:“長江水上波。”“賓主相見,有何言說?”云:“清風(fēng)拂白月。”又偈曰:
青山白云父,白云青山兒。
白云終日依,青山都不知。
欲知此中意,寸步不相離。
洞山因此頌曰:
道無心合人,人無心合道。
欲知此中意,一老一不老。
因此,龍牙大師造頌曰:
心空不及道空安,道與心空狀一般。
參玄不是道空士,一乍相逢不易看。
因此,曹山大師造頌曰:
今年田不熟,來年種有期。
愛他年少父,須得白頭兒。
祖堂卷二十·興平
洞山禮拜,師云。“莫禮老朽。”洞云:“禮非老朽者。”師云:“他不受禮。”洞山云:“亦未曾止。”洞又辭,師云:“何處去?”云:“沿流無所止。”師云:“法身沿流,報(bào)身沿流?”云:“總不作如是見解。”師拍掌訝之。
保福云:“覓不得幾個(gè)。”又問:“如何是古佛心?”師云:“即汝心是。”“雖然如此,猶未是某甲問處。”師云:“若與摩,問取木人去。”“某甲有一句子,不借諸圣口。”師云:“汝試道看。”洞山云:“不是某甲,有人問。”
祖堂卷二十·米嶺
問:如何是納衣下事?師云:“丑陋任君嫌,不掛云霞色。”
- 南禪七日(1)
- 心能轉(zhuǎn)物,即同如來--南懷瑾先生稀有開示之三
- 景德傳燈錄 第一卷
- 五燈會元 第一卷
- 授菩薩戒儀軌(一)
- 南禪七日(2)
- 碧巖錄 第一卷
- 南禪七日(4)
- 南禪七日(3)
- 《坐禪三昧經(jīng)》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上)
- 指月錄目錄
- 南禪七日(5)
- 指月錄卷之一
- 南禪七日(6)
- 南禪七日(21)
- 南禪七日(7)
- 南禪七日(9)
- 宗鏡錄(1-4)
- 南禪七日(8)
- 南禪七日(10)
- 禪關(guān)策進(jìn)(上)
- 南禪七日(11)
- 南禪七日(12)
- 南禪七日(13)
- 南禪七日(14)
- 南禪七日(19)
- 南禪七日(20)
- 南禪七日(16)
- 南禪七日(18)
- 南禪七日(17)
- 南禪七日(15)
- 《星云大師講演集》-佛教的政治觀
- 五燈會元 第二卷
- 五燈會元 二十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三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二卷
- 指月錄卷之二
- 《星云大師講演集》-從心的動態(tài)到心的靜態(tài)
- 《坐禪三昧經(jīng)》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下)
- 宏智禪師廣錄(卷九)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jiān)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shí)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dāng)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bào)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yùn)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dá)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dāng)說別人時(shí)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nèi)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jù)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yùn)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shí)而轉(zhuǎn)彎,時(shí)而放平
- 學(xué)會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從有求到無求 從有學(xué)到無學(xué)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 唐代詩人綦毋潛夜宿龍興寺的的所見所聞
- 景德傳燈錄
- 指月錄
- 五燈會元
- 碧巖錄
- 宗鏡錄
- 臨濟(jì)宗
- 祖堂集
- 法眼宗
- 禪門修證指要
- 《坐禪三昧經(jīng)》上的修禪方法介紹
- 溈仰宗
- 曹洞宗
- 圣嚴(yán)法師108自在語
- 古尊宿語錄
- 禪宗詩歌境界
- 萬善同歸集
- 云門宗
- 星云大師講演集
- 南懷瑾先生稀有開示
- 大珠慧海
-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
- 參禪法要
- 禪宗哲學(xué)象征
- 禪宗的開悟
- 圓悟佛果禪師語錄
- 楞伽師資記
- 華嚴(yán)經(jīng)華嚴(yán)宗與禪宗思想
- 禪林僧寶傳
- 趙州從諗
- 感官接觸智慧的泉源
- 禪宗大意
- 龐居士語錄
- 五燈會元續(xù)略
- 洞山宗旨
- 佛教的時(shí)空觀
- 慈舟法師開示錄
- 禪海微瀾
- 心地法門
- 與祖師同行
- 趙州禪師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