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居山真如寺傳戒開示
戒律-是佛法之根本
前來已略說衣缽名相。今將受戒的要義。約略說說。你們要留心諦聽。佛法之要。在于三無漏學。三學之中。以戒為本。良以由戒生定。由定發(fā)慧。若能持戒清凈。則定慧自可圓成。佛所制戒。以要言之。大分三種。(一)在家戒。謂五戒八戒。(二)出家戒。謂沙彌。沙彌尼十戒。比丘。比丘尼具足戒。(三)道俗通行戒。謂菩薩三聚戒。
今諸位欲求受戒。首重行愿。行者行持。即依戒而行。愿者發(fā)愿。即四弘誓愿。行愿相資。方成妙用。佛制戒律。無非使眾生斷除習氣毛病。令止惡生善。背塵合覺。故華嚴經云。“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凈戒。”由是戒故。佛法得以住世。僧伽賴以蕃衍。
戒法、戒體、戒行、戒相
戒有戒法。戒體。戒行。戒相之分。戒法者。佛為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所制之五戒八戒。式叉摩那之六法戒。沙彌沙彌尼之十戒。比丘之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之三百四十八戒。出家五眾菩薩之十重四十八輕戒。在家二眾菩薩之六重二十八輕戒。及一百八十四種羯磨。三千八萬無量律儀等。皆名戒法。
戒體者。當受戒時。領納戒法于心胸。于身內即生一種戒體。此體雖非凡夫可以見聞。然一生之中恒常相續(xù)。有防非止惡之功能。是名戒體。戒體的優(yōu)劣。在于受戒時發(fā)心的高下。
故求戒者。當先明白發(fā)心。心分下中上三品。
(一)下品心。于正受戒時。以智狹劣。誓愿不廣。或心散亂。緣境不周。但得戒相守持。無克發(fā)體功用。是為下品心。即得下品戒。
(二)中品心。于正受戒時。心緣一切情非情境。但于所緣境上。僅能分斷諸惡。分修眾善。唯欲自脫生死。全無度生誓愿。是為中品心。即得中品戒。
(三)上品心。于正受戒時。心心相續(xù)。見境明凈。遍緣法界一切情非情境。于此境上。能發(fā)決定大誓愿。愿斷一切惡。愿修一切善。愿度一切眾生。是為上品心。即得上品戒。所以要得受上品。當發(fā)上品心。
又當受戒前。應先究心緣境之寬狹。然后才可以立志高遠。見相明白。若不預先深究。法相尚且虛浮。怎能得受上品戒。甚或戒全不發(fā)。則虛受費功。徒勞一世。大須留意。
緣境雖多。不外情與非情兩種。情境就是一切有生命的動物。如人類魚蟲鳥獸等。非情境就是一切無生命的礦植等物。如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草木房舍。衣藥用具等。眾生造惡。皆因迷著前境。如見財物起盜心。見美色生淫念等是。但惡業(yè)固由境起。善業(yè)還從境生。境是制戒之所依。亦為發(fā)戒之正本。如淫殺等依情境而制。其戒亦依情境而發(fā)。盜妄等依情與非情境而制。其戒亦依情與非情境而發(fā)。是故森然有境。皆是制戒之本。發(fā)戒之因。若能興廣大慈護之心。遍緣如上情非情境。于此境上發(fā)如上三大誓愿。與彼戒法相應。領納在心。盡壽護持。是即上品戒體。
戒行者。得戒體已。于日用中。動靜云為。任運止惡。任運修善。順本所受。不越毗尼。則世出世間。一切行門。無非戒行。并非離一切行外。別有所謂戒行者。
戒相者-即佛所制諸戒
于一一戒中。有持犯不犯之分。有輕重開遮之別。
持者以順受體為名。分止持作持。犯者以違受體為名。分止犯作犯。
止持者方便正念。護本所受戒體。禁防身心。不造諸惡。是名止。
止而無違。戒體光潔。順本所受。是名持。持由止成。即非法惡業(yè)。不當行即不行。是名止持。
作持者。勤策身口意三業(yè)。修習戒行。有善起護是名作。作而如法。順本所受戒體是名持。
持由作成。即如法善業(yè)。當行即行。是名作持。
止犯者。癡心怠慢。行違本受。于諸勝業(yè)。厭不修學。是名止。
止而有違。反彼受愿。是名犯。犯由止成。即勝業(yè)當行而不行。是名止犯。
作犯者。內具貪嗔癡慢我見等毒。鼓動身口。違理造境。是名作。
作而有違。污本所受。是名犯。犯由作成。即惡業(yè)非法不當行而行。是名作犯。其他輕重開遮等。各須研習律藏,F(xiàn)在不能細說。此等名為戒相。
上來所說。雖分四種。其實是一。軌凡從圣。名戒法?倲z歸心。名戒體。三業(yè)造修。名戒行。覽而可別。名戒相。
由法成體。因體起行。行必據(jù)相。當知戒相者。即是戒法之相。復是戒體之相。又是戒行之相。蓋法無別法。即相是法。體無別體?傁酁轶w。行無別行。履相成行。是故行人最要深研戒相。
此所謂戒相者。即是律中所明持犯等相。持犯等相雖多。不出心境。蓋惡業(yè)。非境不起。非心不成。善戒也是非境不發(fā)。非心不生。故南山律師說。‘未受已前。惡遍法界。今欲進受。翻前惡境。并起善心。故戒發(fā)所因。還遍法界。’是故得戒者。即翻無始惡緣。俱為戒善。變有漏苦報。即成法身。諸位發(fā)心受戒。于此須善用心……(開示的太棒了)
大小乘戒之同異
戒本有大小二乘之分。
菩薩十重四十八輕戒為大乘。
比丘二百五十戒。
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
沙彌。沙彌尼十戒等為小乘。然雖小乘。若受戒者發(fā)上品心。即得受上品戒。此上品戒體。與大乘三聚戒體相當。如隨持一戒。禁惡不起。即攝律儀。用智觀察。即攝善法。無非將護。即攝眾生。故小乘亦通大乘。
所謂內秘菩薩行。外現(xiàn)聲聞相是也。然聲聞戒本為制身不犯。菩薩戒則為制心不起。故于結犯大小各有不同。
十誦律等結犯不約心論。須動身口。方成犯戒。此是正小乘戒。
四分律結犯則約心論。若以后念還追前事。即成犯戒。此是通大乘戒。菩薩戒最重約心。結犯。微縱妄心。即為犯戒。此是正大乘戒。故大乘初念即犯。四分次念乃犯。十誦等要動身口才犯。此等分齊。不可不知。[page]
三歸五戒
無論大小乘戒。皆以三歸五戒為根本。故三歸五戒。對于在家出家。皆極重要。(惟淫戒。在家戒邪淫。出家全戒淫。須善分別。)三歸者。一歸依佛。二歸依法。三歸依僧。
一、歸依佛
佛者梵言具名佛陀。華譯‘覺者。’就是覺悟了一切事物。相生相滅之因果關系。更在那無限復雜之因果事相中。發(fā)見此因果的必然秩序。如發(fā)現(xiàn)十二因緣之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的必然序列等。從而證悟了事理的真相。為悲愍眾生未明此真相。致沉淪生死苦海故。以無數(shù)方便。引導眾生。循著那必然的理則來改善生活。糾正思想。軌正行為。使之離一切苦。得究竟樂。這便叫覺者。
然則佛所覺悟之真理是什么呢。無上覺道。本不可以言說形容。且略舉一義說之。所謂諸法緣起性空。諸法者。一切事物。緣者包括親因助緣。緣起者。諸法生起。是假眾緣和合而成。如稻谷是種子。田地。肥料。雨露。陽光。人工等眾緣和合而生。
性者;蜓泽w。謂諸法體性。各各本自如此。永恒不變。不待眾緣和合的意思。空者切不可誤會空無所有。只是說。無論某一事物的生起。必待眾緣和合。本無所謂永恒不變的固定體性。既無永恒不變的固定體性。佛法就名之曰空。故西天十四祖龍樹菩薩說。‘因緣所生法。是即無自性。’又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即中道義。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所以佛說空。并不是說一切事物空無所有。而是說其沒有永恒不變的各別體性。所以佛法并不是什么造物主。而是發(fā)現(xiàn)一切事物生滅相續(xù)底理則的哲人。也不是什么神。而是充滿大悲心。愍念眾生苦難。以無我的精神。為眾生謀福樂的偉人。他一生之中。化導眾生。破除迷信。教令出染返凈。舍迷歸覺。未曾少有休息。
二、歸依法
法者簡略言之。指事物的真相。和行為的正軌等而言。行為的表現(xiàn)。關系于人類的道德。行為邪正。善惡乃分。但善惡之判。每因各人之立場和觀點不同而異。故欲得道的確實標準。必須按一切因果事相中的必然理則來權衡。也即是說要依照客觀現(xiàn)實的發(fā)展規(guī)律來判斷。如昔日印度社會分婆羅門族(梵志。)剎帝利族(王種。)吠舍族(商賈)和首陀族(農人)四姓。其階級與族籍制度之分極嚴。貧苦大眾都被壓迫得透不過氣來。過著非人的生活。但大家都認為這是天經地義。命中注定。不可改變的。釋迦牟尼佛于雪山成道后。三嘆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了知緣起性空。有情機會均等。一切都可以成佛。得出了四姓平等的確切結論。喻如眾流入海。無復河名。于是力主平等。嚴斥階級。這就是以事理的真相。來作道德標準的例證。
三、歸依僧
僧者梵言僧伽。華譯和合眾。多人和合共處。志同道合。同修自利利他之行者。五戒者。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
十戒具戒三聚戒
上來略說三歸五戒,F(xiàn)在說沙彌。沙彌尼十戒。比丘比丘尼具足戒。及菩薩三聚凈戒。十戒具戒多屬自利。惟求自己解脫。故不必燃香表示。菩薩戒多屬利他。準備拾身救世。故先須燃香供佛。出家沙彌。沙彌尼。得預戒品。須內修慈和。外著緇衣。與世俗異。居止行動。皆尚威儀法則。勤學沙彌。沙彌尼律儀。慎莫放逸。
比丘應常行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應常行三百四十八戒。禁防三毒。調伏七支。具足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三毒者。貪嗔癡。七支者。即身口七支。身三支謂殺盜淫?谒闹浴>_語。兩舌。惡口。三千威儀者。于行住坐臥四威儀中。各具足二百五十戒。共成一千威儀。過去具足。現(xiàn)在具足。未來具足。是為三千威儀。八萬細行者。于身口七支。各具足三千威儀。而成二萬一千。于貪嗔癡及等分(以貪起。余二隨起。嗔癡亦然。故曰等分。)四煩惱中。凈無毀犯。是即八萬四千細行。言八萬者。舉其大數(shù)。
關于戒律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向諸位說明的。戒本中有自手掘地。及自手績紡等戒。我們現(xiàn)在耕田織布。是不是犯戒呢。我們要知道。佛所制戒。有性戒。和遮戒兩種。首篇波羅夷罪是性戒。此是根本戒。犯者不通懺悔。其余大都是遮戒。犯者可以懺悔。又有輕重開遮等別。研尋律藏便知。
性戒者。體是違理。無論佛制與不制。若作均犯罪。如殺盜等是。遮戒者。佛未制前造作無罪。自制以后。若作方成犯。如掘地紡織等。佛所以制遮戒。有各種原因。都是因地制宜。因事制宜;蛞驎r制宜的。如掘地紡織等戒。是因避世譏嫌而制。因當日印度社會。以乞食乞衣。一心修道為出家人本分事。若自己營謀衣食。便招世譏嫌。佛因之制此等戒。
但社會制度和風俗習慣。各處不同。必須因地因事因時以制宜。決不能墨守繩法。故五分律中。佛說。“雖我所制。于余方不為清凈者。則不應用。雖非我所制。于余方必應行者。不得不行。”故當日百丈祖師。以中國與印度。環(huán)境不同。已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美舉。佛如降生此時此地。決不會制掘地紡織等戒的。所以我們耕田紡織。并不是犯戒的事情。望諸位于修持中。切不可廢勞動。于勞動中。也不可忘修持。兩者是可以兼行并進的。由此可見我們對于受持遮戒。貴在遵循如來制該戒之本意。不在于死守條文。若得佛意。雖與條文相違。亦名持戒。若不得佛意。雖遵守條文。亦成犯戒。但亦切不能以此借口。而將如來所制戒律。一概抹殺。各宜深入律藏。神而會之。
菩薩戒者?倲z為三聚。一攝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攝眾生戒。
一、攝律儀戒。謂惡無不離。此聚止即是持。作便是犯。順教嚴護。慎而不為。
二、攝善法戒。謂善無不積。身口意善及聞思修三慧。十波羅蜜。八萬四千助道行等。皆究竟修。此聚作便是持。止即是犯。順教奉修。永不退悔。
三、攝眾生戒。亦名饒益有情戒。謂無生不度。
以四無量為心。四攝為行。四無量者。謂慈悲喜舍。慈能與樂滿。悲能拔苦盡。喜謂喜慶眾生離苦究竟。樂法滿足。舍謂令眾生行佛行處。至佛至處。方生舍心。四攝者。謂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布施攝者。謂若有眾生樂財則布施財。若樂法則布施法。使因是生親愛之心。依我受道。二愛語攝。謂隨眾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因是生親愛之心。依我受道。三利行攝。謂起身口意善行。利益眾生。使因此生親愛之心而受道。四同事攝。謂以法眼觀眾生根性。隨其所樂而示現(xiàn)。使同其所作而沾利益。由是受道。此聚作即是持。止便是犯。又菩薩發(fā)心時當發(fā)四弘誓愿。
(一)眾生無邊誓愿度。既發(fā)菩提心。行菩薩道。即須斷除我愛。殉己為眾。以眾生心為心。以眾生苦為苦。常行慈悲。等施普度。如地藏菩薩。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
(二)煩惱無盡誓愿斷。眾生無量劫來。流浪生死。皆因煩惱未斷。煩惱由根本發(fā)生枝末。重重無盡。所言根本者。謂貪嗔癡慢疑惡見等。由此出生懈怠。放逸。嫉妒。障礙;璩。散亂。諂曲。誑妄。無慚。無愧等無數(shù)枝末。但煩惱雖多?偛怀鑫曳ǘ䦂(zhí)。眾生不達緣起性空的道理。妄執(zhí)此身心以為實我。分別諸法以為實法。由是為因。妄受生死苦果。是故世尊方便設教。應病與藥。說無量法門。對治眾生無盡煩惱。我們應該依教修持誓愿斷之。
(三)法門無量誓愿學。菩薩為普利有情。一切世出世間。無量法門。均須習學。故菩薩應向五明中求。五明者。一聲明。明言語文字者。二工巧明。明一切工藝。技術算歷等者。三醫(yī)方明。明醫(yī)術者。四因明。明考定正邪。詮考真?zhèn)沃矸ㄕ。即所謂論理學。五內明。明佛法之宗旨者。故無論世出世法?普艿葘W。均是菩薩所應學處。六祖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求兔角。’故此不是閉起眼睛。盤起腿子。才算修行。運水搬柴。鋤田種地。乃至穿衣食飯。痾屎放尿。都是修行佛法。出家人并非閉門造車。死守一法的。
(四)佛道無上誓愿成。佛道者。梵語名菩提。又譯曰覺。覺者自性靈覺也。此覺性在圣不增。在凡不減。本自圓成。個個不無。諸佛圣人。示生世間。作人天之導師。后世之模范。指示眾生。若離妄想執(zhí)著。即可成佛。六祖說。‘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我們應該舍迷歸覺。誓成佛道。弘者。深也。廣也。深則豎窮三際。廣則橫遍十方。誓者。自制其心。愿者。志求滿足。菩薩當發(fā)如上誓愿。不怖不退。不動不搖。盡未來際勇猛勤修。
虛云不過秉宣佛制。教誡后來。娑婆教主。釋迦牟尼佛。為汝等得戒本師和尚。大智文殊師利菩薩。為羯磨阿阇黎。一生補處彌勒菩薩為教授阿阇黎。過去七佛及一切諸佛為尊證。十方菩薩為引禮引贊及為汝等同學伴侶。我雖受請。但為汝等教誡法師。故曰秉戒和尚。
結勸
臨期入壇。當受戒時。汝等各須虔禮諸佛菩薩。慈護加被。諸天龍神。監(jiān)壇護戒。我為汝等作法回向。汝等應各在本處。清凈三業(yè)。披瀝一心。二六時中。如法禮懺。當勇猛精進。慎勿貪眠好吃。自致失利。又不可辛苦太過。以致生病?梢哉{適端坐。所‘端坐念實相。’實相即本心。本心即佛。如妄念不生。則戒凈。戒凈則定生。定生則慧發(fā)。佛說一大藏教。即戒即定即慧。若得其本。則不患其末。諸位如能依此而行。即不失為本壇戒子。亦乃不負我所期望。唯愿大眾。共奮勉之。外來的明天歡歡喜喜回去。各自修行。
- 上一篇:虛云法師:逃不掉的因果
- 下一篇:不要死坐 勿貪靜境
- 凈界法師:無量聲佛開示諸菩薩弟子觀照本覺妙明
- 虛云法師:不發(fā),多種,一切佛法是妙藥之單方
- 夢參法師:虛云老和尚是大菩薩嗎?
- 仁清法師:新春隨緣開示
- 靜波法師:憨山大師對在家弟子的開示
- 虛云法師:宗門一法,勝過一切
- 虛云法師:專心向道,才算是本色禪和
- 虛云法師:因為要借假修真,所以免不了衣食住
- 虛云法師:行解相應,說到就要行到
- 虛云法師:做工夫不一定在靜中,能在動中不動才是真實工夫
- 虛云法師:學佛不論修什么法門,總以持戒為本
- 虛云法師:無論是已悟未悟還是解悟證悟,都要修學并真實行持
- 虛云法師:妄起即覺,覺即妄離
- 虛云法師:修行一法易則容易,難則實難
- 虛云法師:因果不昧,曾種惡因必感惡果
- 虛云法師:三界輪回以淫為本 六道往返以愛為基
- 虛云法師:修道若不下一番苦心,僅徒然口說是無補于實際的
- 虛云禪師:道向己求莫從他覓 努力種福田種好因
- 虛云法師:傳戒不如法、僧人沒擔當是佛法衰敗之因
- 虛云法師:念佛一法具足六波羅蜜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淺釋
- 虛云老和尚:虛云老和尚:見佛、聞法、遇善知識之難
- 濟群法師:世上沒有壞人壞事會怎樣?怎么才能包容所有人?
- 靜波法師:突破就會升華而解脫 否則即被束縛和困擾
- 仁清法師:什么是誹謗正法?
- 靜波法師:皈依三寶減輕業(yè)障
- 正凈法師:禮佛發(fā)愿懺悔文
- 仁清法師:怎樣念佛號才得力?
- 本源法師:學佛次第很重要 必須注重聞思修!
- 廣超法師:怎樣理解“涅槃寂靜”?
- 慧廣法師: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事業(yè)蒸蒸日上?善緣不斷?
- 覺真法師:不是犧牲也非放棄,給與是一種生命力
- 杜一心:為什么達摩禪法在北朝受到明顯排擠?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靜波法師:先告訴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別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任
- 清凈法師:供奉韋馱菩薩和伽藍菩薩消除障緣
- 仁禪法師:五種適合絕大多數(shù)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本源法師: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楞嚴經]蘇軾與《楞嚴經》
- [虛云法師]虛云老和尚:見佛、聞法、遇善知識之難
- [禪茶]茶葉詳細分類
- [禪宗公案]什么是一種法?滋潤群生
- [哲理故事]心地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佛經故事]避免無謂的比較,讓心安穩(wěn)自在,巧媳婦的故事
- [佛與人生]眾生的執(zhí)著
- [佛學常識]藥師八大菩薩是哪幾位
- [其他漢傳法師]見性就是見空性理體
- [花茶]百合花茶有什么功效與作用?
- [禪宗五家]五宗產生于晚唐有哪些必然性?
- [哲理故事]胸中天地寬,苦樂莫計較
- [佛經故事]粗心的檀膩羈
- [佛與人生]責任感是人間最高貴的情操
- [佛學常識]藥師十二神將是哪幾位
- [其他漢傳法師]為什么見性成佛很難?不能有一念為己的自由心
- [黑茶]如何分辨發(fā)霉與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