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洗塵、金山兩位大法師
悼念洗塵、金山兩位大法師
演培
香港雖被稱為東方之珠,但畢竟是英帚國主義的殖民地,稍有骨氣的中國人,是不大樂憊常住港島的,可是非常不幸的,就是近百年的中國,確是不斷在動亂中,因而受到炮彈飛舞的戰(zhàn)區(qū),都有一些達官貴人,或大資本家,為了生命安全,為了財產(chǎn)的保護,沒有其他辦法,只好逃港暫避。中國抗日戰(zhàn)爭八年,得到最后勝利,正在全國人民,望過和平生活,想不到又發(fā)生內(nèi)亂,不但一般老百姓,在國內(nèi)東逃西逃,就是從不過問政治的僧尼,也有不少逃到認為安定的香港,以求遠離空前未有的劫難—;
香港在嘗時確實是很安定的,同時也是非常繁榮的,但香港是個小島,雖有佛法弘傅,伹無國內(nèi)的大叢林,所以初到港島的僧尼,生活非常艱苦,甚至無棲身之所,如洗塵,金山二位長老,于一九四八及一九四九先后到港,亦只能在荃灣東普陀掛單,所過艱苦生活,那可輿在國內(nèi)任大叢林住持時相比?但二公任住持,輿清家共生活,從不享受特別美妙的生活?墒菑淖约合氲絹砀鄣目嚯y僧尼,偶而有病到港就醫(yī),不特沒有休息之處,就是找一寺院用餐,都感萬難,于是二公發(fā)心在港創(chuàng)辦妙法精舍,輿諸僧尼一個方便歇腳之地,此種為人精神,多么令人欽敬!
自有此一據(jù)點,二公居處安定,乃將過去在國內(nèi)“嚴持昆尼”,“專修凈土之道”,開始如法奉行,且感外來僧尼,雖在港外得到安住,但是到港購物就醫(yī),仍感諸多不便,兩公乃發(fā)大心,宣告到港僧尼,不論做何事情,都可到舍暫息,亦可在舍過宿,供奉早晚生活,儼如國內(nèi)大小寺院,實行一宿兩餐,使不感到困難!
二公在國內(nèi)曾經(jīng)多方參學(xué),并親近梭虛長老,深知弘揚佛法,乃是佛子天職,擴觀港地信家,確實不在少數(shù),但多燒香禮佛而已,對于如何成為正信佛子,可說一無所知,并聞過去僧尼上街,常為路上行人侮辱!從不知道尊敬僧尼,二公對此深以為憾,于是乃將所知正法,為諸信家講說,使諸善信教友轉(zhuǎn)為正信,因而在二公所化之區(qū),不再見有俗人,對僧尼不禮貌,且被尊為法師。由此知道世人不重僧尼,不能全怪信佛或不信佛者,實因我們未能盡到弘法責任,如果每個僧尼,發(fā)心宣揚正法,使人知道佛法珍貴,不特沒有人不尊重僧尼,且信佛者會更多。
二公自在港島樓梯臺精舍弘法以后,信家越來越多,聽經(jīng)聞法者更是踴躍而來,以致殿內(nèi)坐無虛席,于是遷至衛(wèi)城道,自置舍址兩層樓,擴大弘揚正法。承二公善意,曾請我到衛(wèi)城道說法多次。有次請我在精舍宣講解深密經(jīng)心意識相品,不特開始聽眾甚多,而且一晚比一晚多。圓滿以后,二公很客氣的對我說:“我們深知解深密經(jīng),是唯識學(xué)的根本教典,是甚深最甚深的,不特不容易聽懂,講也不容易講得令人了解,此次講心意識相品,聽家固然聽得法喜充滿,法師講得亦極善巧,誠是極為難得的講經(jīng)法會,我們感到非常歡喜!”
二公所說太過客氣,“說老實話,我講是不怎么好的,而是二公常在此開辦講座,加以二公說法善巧,聽家不斷受到熏習,對于佛法了解很多,對于法味已經(jīng)深嘗,所以聽來不感困難,這不是我講得好,而是二公平常教導(dǎo)得法,我為聽象常得二大德Je化導(dǎo)而喜!”
不過由此證知,佛法是要有人,特別是出家家,常常講解經(jīng)論,方能得到正信。華嚴經(jīng)說:“佛法無人說,雖慧不能解!毙欧鹗峭,解法又是同事。香港佛教得以蓬勃的發(fā)展,二公的教化是不可抹煞的一大功德!
弘法信家增加,護持佛法的自也多起來,于是二公得到信家護持,乃又于妙法寺內(nèi),創(chuàng)辦安養(yǎng)院一所,收容年老無依的信女,這可說是二公創(chuàng)辦慈善事業(yè)的開始,看到一群安住安養(yǎng)院年老信女,除了在此快樂的頤養(yǎng)天年,有時還很誠心的稱念彌陀圣號,認為這是佛教所應(yīng)做的一大慈善事業(yè)。老人安養(yǎng),或以為使她們生活有所著落,并不是件什么難事,殊不知事實不然,因為老人有老人的特性,會突然鬧起莫明奇妙的情緒,如果你去勸她不要大鬧,她會鬧得更加勵害。過去對此全不知道,現(xiàn)在自己辦了“慈恩林老人院”,始知老人最難調(diào)伏的。過去俗人婆媳關(guān)系不好,一般總以為媳婦是不對的,因年輕人應(yīng)禮讓老人,可是在老人大鬧情緒時,不論為媳的怎樣禮讓,而為婆的總不肯甘休,必要待她鬧得沒有力氣時,其他的人不再去理她,她才自動的倒在床上休息。二老所辦的安養(yǎng)院,辦得非常美滿,每個老人住在其中,都很安定的做自己所應(yīng)做的事,可說辦得相當成功!
在自己辦安養(yǎng)院前,感于病是人生一大痛苦,乃輿港中諸大德,共同發(fā)起籌辦香港佛教醫(yī)院,這不僅是香港佛教一件大事,亦是整個佛教一件大事。因過去在大陸,或是遷到寶島,佛教界雖也辦過中醫(yī)院,或其他治療疾病的機構(gòu),但總不如香港佛教醫(yī)院那樣規(guī)模,來此治病的,出家象全免費,在家象收費低廉,使到有病者獲益不少。這雖不是二公的獨創(chuàng),但也是登高一呼的有力者之一。佛教常說:“看病福田,第一幅田,”能說這不是二公的德澤之一?不是二公對佛教的一大貢獻!
二公不遺余力的弘揚佛化,創(chuàng)辦慈善事業(yè)、安養(yǎng)老人及救濟病患,而又不忘佛教教育事業(yè),計辦有內(nèi)明幼稚園,內(nèi)明書院、能仁書院、能仁研究所,其他還有香港佛教英文中學(xué)總校及分校、大雄中學(xué)、中華學(xué)校等。于諸教育機構(gòu),不但造就很多社會人才,亦為佛教造就很多大專人才。是諸教育事業(yè),其中高級學(xué)府,且獲中華民國教育部承認為大學(xué)機構(gòu)。可見二公所辦教育,實是以造就人才為主,不是應(yīng)酬做樣子給人著的。
佛教文化,不特與中國文化已融為一體,為古今中國文人學(xué)者所共識,且被認為世界宗教文化一大環(huán),而為世界學(xué)者,視佛教文化為慈悲、平等,和平的文化,二公對此當亦沒有忽暑。乃于二十年前,亦郎一九七二年,創(chuàng)辦內(nèi)明月刊,誠如塵老事暑中說:“該刊內(nèi)容充實,印刷精美,許為世界性第一流佛教之學(xué)術(shù)刊物!边@不是故意宣傳,而是該刊每期所發(fā)表的論說,都具有相當水準、高度價值的,所以有不少學(xué)者喜讀“內(nèi)明”。
近代中國佛教所高唱的口號,就是“教育、文化、慈善為佛教三大生命圈,”而此生命圈必須圈圈相扣得緊緊,佛教生命始能不斷的延續(xù)下去,所以有心于佛教的,無不從這三方面推動佛教,因而佛教得在各地開展。二公在這三方面,可說做得極為出色,因而得到香港各界信徒極為推崇,并尊為香港佛教高僧。
二公心愿廣大,對香港佛教有所貢獻后,復(fù)將心愿推廣到世界。如到美國紐約弘法而得信徒的尊重,就在紐約成立世界佛教中心,希以此為據(jù)點,將如來大法弘揚到世界各地。此一愿心為加拿大佛子所知,乃受溫哥華教友懇請,到該地建立觀音寺,以接引港地信徒到彼弘法。溫哥華是一最美好的地方,環(huán)境固極幽雅,氣候亦極溫和,是一理想弘宗演教的道場。除邀請各地大德,到彼弘揚佛化,二公則輪流到世界各地說法度家生。此本美滿的構(gòu)想,由于為法太過辛勞,不幸為諸家生示疾,旋又安詳往生。金公得悉洗公往生,悲痛情同手足的同參離世,乃亦患病日漸沉重,雖未同日往生,但在同一年內(nèi),又在西方棗會,想來必也同行同愿,回到娑婆度化眾生
在此可以告慰二位長老者,就是富有智慧,具諸辦事能力的令高徒修智法師,對二老所做的三大事業(yè),不特繼續(xù)的予以維持!且能予以擴大,二老可安心的在彌陀座下,學(xué)習自利利他的法門,將來不但回來娑婆度生,且到十方世界度化家生,到了自他兩利功德圓成,得證最高無上菩提,是我對二老最深的祝愿。
摘自《內(nèi)明》第262期
- 上一篇:祝賀八打靈觀音亭擴建完成
- 下一篇:禪非禪宗所獨有的
- 演培法師:佛法所說因果的特點 因果作用于時時處處
- 演培法師:人是否能立足社會 不取決于別人的贊毀
- 演培法師 :弘一律師對地藏菩薩的禮贊
- 演培法師:學(xué)習地藏菩薩的孝親精神
- 演培法師 :拿出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精神來
- 演培法師:地藏菩薩的深弘誓愿
- 演培法師:觀世音菩薩靈感錄 第六篇 普示現(xiàn)
- 演培法師:觀世音菩薩靈感錄 第五篇 廣勸懲
- 演培法師:觀世音菩薩靈感錄
- 演培法師: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演培法師:部派時代
- 演培法師: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演培法師:六祖壇經(jīng)講記
- 演培法師:六祖壇經(jīng)講記 序 題前概說
- 演培法師:六祖壇經(jīng)講記 行由品第一
- 演培法師:六祖壇經(jīng)講記 般若品第二
- 演培法師:六祖壇經(jīng)講記 疑問品第三
- 演培法師:六祖壇經(jīng)講記 定慧品第四
- 演培法師:六祖壇經(jīng)講記 坐禪品第五
- 演培法師:六祖壇經(jīng)講記 懺悔品第六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guān)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yīng)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xué)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靜波法師:先告訴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別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任
- 清凈法師:供奉韋馱菩薩和伽藍菩薩消除障緣
- 仁禪法師:五種適合絕大多數(shù)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本源法師:學(xué)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與人生]妨礙善行,損耗錢財?shù)牧N過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漢傳人物問答]學(xué)佛最終只是讓自己和眾生解脫嗎?
- [佛化家庭]世間的孝有幾種,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間最圓滿的孝道?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佛與人生]放下過去,期待明天,對未來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學(xué)常識]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說四圣諦的目的
- [人物故事]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禪宗文化]靈隱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剎靈隱寺介紹
- [黑茶]認識黑茶,黑茶的分類與營養(yǎng)功效
- [禪宗思想]禪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 [廣欽和尚]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宗門故事]無上大法難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紅茶
- [佛理禪機]知足不是得少為足
- [生活故事]因為有禪,所以有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