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yán)經(jīng)

《華嚴(yán)經(jīng)》全名《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梵文:☉〉,mahā-vaipulya-buddhavata猞愀欀愀-sūtra) 。大方廣為所證之法,佛為能證之人,證得大方廣理之佛也,華嚴(yán)二字為喻此佛者。因位之萬行如華,以此華莊嚴(yán)果地,故曰華嚴(yán)。又佛果地之萬德如華,以此華莊嚴(yán)法身,故曰華嚴(yán)。華嚴(yán)經(jīng)是大乘佛教修學(xué)最..[詳情]

華嚴(yán)宗簡論 第五章 華嚴(yán)宗的觀法 第三節(jié) 清涼的華嚴(yán)心要觀與三圣

  第三節(jié)清涼的華嚴(yán)心要觀與三圣圓融

  清涼的華嚴(yán)心要觀,是在答唐順宗所問心要法門時,結(jié)合禪宗思想,解說華嚴(yán)心要,大意如下:

  至道本乎其心,心法本乎無住。無住心體,靈知不昧,性相寂然,包含德用!岳砹縿t惑苦紛然,悟真性則空明廓徹。雖即心即佛,唯證者方知。……語默不失玄微,靜豈離法界。言止則雙忘智寂,論觀則雙觀寂知!灾挪欢恍,契空有雙融之中道!C入則妙覺圓明,悟本則因果交徹。心心作佛,無一心而非佛;處處證真,無一塵而非佛國。真妄物我,舉一全收。心佛寒生,炳然齊現(xiàn)。迷則人隨于法,法法萬差而人不同。悟則法隨于人,人人一致而融萬境!無心境像,照而常空矣。”(見《華嚴(yán)疏鈔》第七冊附錄)

  清涼以禪宗思想來闡述華嚴(yán)心要,是受當(dāng)時禪宗思潮的影響。且《華嚴(yán)經(jīng)》諸會所證不同,開則萬差,合則一性。舒則孺綸法界,卷則攝立一心。說一心者,即是眾生心,為萬體之根本,此與禪宗的心法,有殊途同工之妙。

  清涼的三圣圓融觀:所謂三圣,是以文殊、普賢二圣之因分,與如來的果分。如此則因果不二,而三圣圓融。清涼此觀開相對明表門,相融顯圓門。相對明表門,是以二圣法門為主,又開三對加以說明:

  (一)、能信所信相對:普賢為所信的法界,《理趣般若經(jīng)》云:“一切眾生皆如來藏,普賢菩薩自體遍故”。初會即入如來藏身三昧者,意在此也。文殊代表能信之心體,《佛名經(jīng)》云:“一切諸佛皆因文殊而發(fā)心者”。表示由此發(fā)起信心。故善財童子始見文殊而發(fā)大心。

  (二)、解行相對:普賢代表所起萬行,上下諸經(jīng)皆說普賢萬行。文殊代表以智起解,以通解事理,窮達諸方便。彌勒說:“汝生得見諸善知識,聞菩薩行,皆是文殊威神力。”故常言道:以文殊智起普賢行。

  (三)、理智相對:普賢代表所證的法界,善財童子入於其身,得到究竟三世平等身。一毛廣大即無邊,這是稱法性而言。普賢身相如虛空,能見普賢即得波羅密,表示依理發(fā)智。文殊代表能證的大智。文殊在諸經(jīng)典中所說的法門,都是為顯立般若的意旨,一切都是從文殊智慧的大海中產(chǎn)生,故見文殊後方見普賢,以顯示有智方能證理。故古人認為文殊為智照無二相。其不現(xiàn)身相的原因,以其具有極深的智慧,以達心境兩亡、信解雙絕的緣故。又理分體用,智分權(quán)實,故以文殊二智,證普賢體用。

  相融顯圓門,也分為二。

  (一)、說明二圣法門各自圓融。認為文殊是因信起解。有解無信,增長邪見;有信無解,增長無明。信解兼?zhèn)?才能達本心源。然極智反照,不異初心,故菩薩初發(fā)心時,便成正覺。又方便智,不離智體,故文殊代表智照無二相。信智照三事融通無礙。而普賢之理無行,理終不顯。依體起行,行必稱體。由行證理,故理無行外之理;由理顯行,行無理外之行,故隨所證而理無不具。此普賢理行體三事涉入,重重相融,以顯無盡緣起。

  (二)、說明二圣法門互相融攝。因信才知有法界,信若不信理,此信為邪。然後由解起行,行解不二。智是理用,體理成智,還照于理,則理智不二。無有如外智,能證於如;亦無智外如,為智所入。又即體之用為智,即用之體為理,即體用不二。是以文殊三事融通隱隱,即是普賢三事涉入重重。二圣相融,唯是一心法界,故畢一全收,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若能了心,則念念因圓,念念果滿!度A嚴(yán)經(jīng)•出現(xiàn)品》云:“菩薩應(yīng)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覺。”若能與此觀相應(yīng)、則觸目對境,常見三圣及十方諸菩薩,一即一切,故心無二。依此觀修行,大智圓滿,則大果現(xiàn)前。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