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然《授菩薩戒儀》初探
湛然《授菩薩戒儀》初探
宗舜法師
內(nèi)容提要:《上海圖書館藏敦煌吐魯番文獻(xiàn)》中收錄了一件日本古寫本《授菩薩戒儀》,為天臺宗第九祖荊溪湛然的著作。由于此文唐代后期即在中國佚失,在此古寫本發(fā)現(xiàn)之前,僅有日本《卍續(xù)藏經(jīng)》收錄,而且脫訛甚多,不利研究。筆者以日本古寫本為底本,以《卍續(xù)藏經(jīng)》本和最澄改寫本為校本,新校訂了《授菩薩戒儀》,提供給教界、學(xué)界參考,并從《授菩薩戒儀》傳世的版本情況、與《授菩薩戒儀》相關(guān)的天臺宗所傳四種“授菩薩戒儀”、《授菩薩戒儀》在日本的流傳三個方面,進(jìn)行了初步探討,認(rèn)為湛然的《授菩薩戒儀》乃承智顗所傳授菩薩戒儀軌而來,是天臺宗菩薩戒問題研究重要的資料,不僅對于研究天臺宗菩薩戒傳授方式的變化有重要參考價值,對研究中日佛教尤其是天臺宗交流史,也有著實物見證的意義,值得關(guān)心天臺宗和戒律的學(xué)人作進(jìn)一步深入研究。
關(guān)鍵詞:湛然 智顗 明曠 知禮 遵式 最澄 菩薩戒
文章目次:
一、緣起
二、《授菩薩戒儀》傳世的版本情況
三、與《授菩薩戒儀》相關(guān)的天臺宗所傳五種“授菩薩戒儀”
(一)慧思《受菩薩戒儀》所述授菩薩戒儀
(二)智顗《菩薩戒義疏》所述授菩薩戒儀
(三)明曠《天臺菩薩戒疏》所述授菩薩戒儀
(四)知禮《菩薩戒儀》所述授菩薩戒儀
(五)遵式《授菩薩戒儀十科》所述授菩薩戒儀
四、《授菩薩戒儀》在日本的流傳
五、結(jié)語
六、附錄:新校訂本《授菩薩戒儀》
一、緣起
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了大型圖録本《上海圖書館藏敦煌吐魯番文獻(xiàn)》,共計四冊。第四冊后,附收日本古寫本九件。這些日本古寫本的來歷,據(jù)圖録本前陳秉仁《序言》介紹:“《目錄》后原附有日本古寫本三十五件(現(xiàn)考訂為三十六件),皆公元八世紀(jì)至十四世紀(jì)間日本寫經(jīng)及漢籍文書,如日本天平十二年(公元七四年)滕原皇后寫本《文殊師利問菩提經(jīng)》等,半數(shù)以上為清光緒間楊守敬自日本攜歸,鈐有‘楊守敬\’、‘惺吾海外訪得秘籍\’諸印,并有黎庶昌等人題跋,價值甚高。這些藏品中的二十四件是上海文物保管委員會所移交,其它則是一九六二年上海圖書館購自武溪珠玉商店。”但限于篇幅和體例,《上海圖書館藏敦煌吐魯番文獻(xiàn)》僅附收九件,吉光片羽,彌足珍貴。
其“上圖附9()V”中,抄寫了署為“天臺沙門湛然述”的《授菩薩戒儀》一卷,這是未見于中國歷代大藏經(jīng)收錄的藏外佚籍。在此抄本發(fā)現(xiàn)之前,此文僅見于日本《卍續(xù)藏經(jīng)》第105冊。重視菩薩戒的傳授,是天臺宗的傳統(tǒng)。智者大師不僅著有《菩薩戒義疏》,而且曾為陳后主陳叔寶、隋煬帝楊廣(時封晉王)親自授過菩薩戒?上е钦叽髱熓谄兴_戒時所用之儀軌不行于世,從智者大師直至四明知禮之四百年間,天臺宗菩薩戒的傳授儀軌,全賴湛然《授菩薩戒儀》得以一窺其奧,其意義之重大,自不待言。只是此文之日本古抄本雖已公布,但印數(shù)極少,能睹者稀。而《卍續(xù)藏經(jīng)》本訛脫甚多,洵非善本,實有校正之必要。因此,筆者以日本古寫本為底本,以《卍續(xù)藏經(jīng)》等二本為校本,新校點出《授菩薩戒儀》,供研究者參考。并對此文之內(nèi)容、流傳以及影響情況,作一初步探討,以求教于方家。
二、《授菩薩戒儀》傳世的版本情況
《授菩薩戒儀》傳世的版本,筆者所見,共有三種。
第一、日本古抄本。
日本元慶五年(881年)寫,收錄于《上海圖書館藏敦煌吐魯番文獻(xiàn)》第四冊,編號為“上圖附9()V”,書寫于《卜筮書卷第廿三》的背面。據(jù)《敘錄》介紹:
本白薄竹紙,12紙半。尾殘缺,有蛀痕。高28.4cm,長697cm。紙幅58cm。卷心高20.6cm,天頭3.7cm,地腳4.1cm。
……
每行18字至20字,……無欄線,字心高度不一。行書,墨色濃。
……
2。之尾題“授菩薩戒儀”后有題記4行:“抄取延歷寺藏本,比丘慧稠與王書/之。元慶五年四月十三日追錄之,王記。/處處怙著文者,為充自用也,莫/書本上。”
各紙接縫處有“新”騎縫朱文方印。卷末中部有“太政”朱文半印。
延歷寺,位于日本京都滋賀縣境比睿山,又作比睿山寺、比睿寺等,為日本天臺宗總本山。日本桓武天皇延歷四年(785),最澄于比睿山結(jié)一草庵,三年后,創(chuàng)立根本中堂,于中安置自作之藥師佛像,稱為一乘止觀院。弘仁十三年(822)最澄示寂,同年敕許建大乘戒壇,翌年賜“延歷寺”之額。題記所說“抄取延歷寺藏本”,即以最澄從中國帶回日本的延歷寺藏本為底本抄寫的。
此古抄本乃羅振玉1914年在日本購得者。羅振玉跋云:
(前略)予居?xùn)|邦既數(shù)歲,訪求古佚籍不可得也。前年冬乃獲此于江戶書林。中卷背有元慶五年比丘慧稠書《授菩薩戒儀》,有太政官印。元慶紀(jì)元當(dāng)中土唐干符四年,則此卷東渡當(dāng)在唐之中葉。千余年久佚之秘籍,一旦歸我大云書庫中,喜可知也。
關(guān)于此卷的抄寫年代,《敘錄》所述有誤。日本元慶紀(jì)元,相當(dāng)于公元877年至885年,元慶五年乃881年,而不是《敘錄》所說的891年。公元881年,相當(dāng)于唐僖宗中和元年。由于此卷抄寫時間在四月,中和在七月改元,也可以說是寫于唐僖宗廣明元年(僅此一年),此時,湛然去世恰好一百年。
第二、卍續(xù)藏經(jīng)本。
收錄于《卍續(xù)藏經(jīng)》第105冊,所據(jù)底本不詳,無題跋。與日本古寫本相較,文字內(nèi)容、書寫格式大體相同。從《授菩薩戒儀》唐代后期即在中國失傳的情況來看,《卍續(xù)藏經(jīng)》本所據(jù)應(yīng)該也是日本流傳的抄本。
第三、最澄改寫本。
收錄于日本《大正藏》第74卷。其底本為文政七年(1824)寫,大正大學(xué)藏本。校以《傳教大師全集》本。此本后有跋云:“承和十四年五月十一日,于近江三津寺寫了。/圓敏上人與珍。/延歷寺比丘圓珍記(于保則朝臣東六條宅,為彼一宅依愿授戒。仍書本寺本也)。/從貞觀十一年迄仁和元年,每登壇授戒行用件文(仁和元年四月十三日)。珍記!
圓珍(814-891)日本佛教天臺宗寺門派創(chuàng)始人。俗姓和氣,字遠(yuǎn)塵。贊岐國(今香川縣)人。弘法大師空海俗甥。十五歲師事延歷寺義真,天長十年(833)受菩薩戒,安居比睿山十二年。仁壽三年(853)入唐,于福州開元寺就存式學(xué)《法華經(jīng)》、《華嚴(yán)經(jīng)》、《俱舍論》,又從般若怛羅學(xué)梵語和密教。繼至天臺山國清寺,研習(xí)天臺章疏。并于國清寺止觀院建立一堂,題名“天臺山國清寺日本國大德僧院”,請清觀住持。唐大中九年(855)至長安青龍寺、大興善寺,學(xué)習(xí)密法。天安二年(858),攜經(jīng)論章疏四百余部一千卷、道具、法物等返國,住比睿山山王院。貞觀十年(868),擔(dān)任延歷寺第五世座主。其后,入宮講經(jīng)說法,深受尊崇。寬平三年(891)示寂,世壽七十八。追謚“智證大師”。著有《法華集論記》、《授決集》、《大日經(jīng)指歸》等書。門人有惟首、猷憲、增命、尊意等人。
圓敏其人情況不詳,《大正藏》所收元曉撰《彌勒上生經(jīng)宗要》后的有一則跋云:“元慶二年七月十日定心院政所交了,/釋圓敏。”元慶二年乃唐僖宗年(878),可見他生活的時代,和圓珍是相同的。
據(jù)“從貞觀十一年迄仁和元年,每登壇授戒行用件文”一句可知,此抄本之底本,乃圓珍抄寫,而且從貞觀十一年(869)開始,即用于傳戒?梢姶吮镜妆灸芊从场妒谄兴_戒儀》在唐代流傳的基本概貌。
之所以被筆者稱為“最澄改寫本”,是因為此本乃日本傳教大師最澄根據(jù)湛然之《授菩薩戒儀》增添和改寫了一部分內(nèi)容,作為給比睿山的僧眾傳授菩薩戒時的模板。所以,日本歷來把此本視為最澄的著作,《大正藏》即將此文署最澄之名。湛然原本和最澄改寫本的關(guān)系,下文當(dāng)述,此不贅言。通過比較可以看到,最澄本雖然在一些地方作了增改,但湛然原作的基本面貌還是完整地保存下來了。加之此本雖然抄寫的年代較晚,乃日本文政七年(1824)寫,但其所據(jù)的底本則是寫于日本承和十四年,即847年,而且是延歷寺傳戒所用之本,文字很多和日本古抄本相同,優(yōu)于《卍續(xù)藏經(jīng)》本,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三、與《授菩薩戒儀》相關(guān)的五種天臺宗“授菩薩戒儀”
湛然(711-782),天臺宗第九祖,常州荊溪(今江蘇宜興)人,世稱荊溪尊者。其家世習(xí)儒學(xué),尊者幼年便超然有脫俗之志。十七歲游浙東諸地,尋師訪道。開元十八年(730),就學(xué)于天臺八祖玄朗,專習(xí)天臺教旨。天寶七年(748)于宜興君山鄉(xiāng)凈樂寺出家。玄朗逝世后,湛然游化東南,著述宣講,顯揚宗義。當(dāng)時禪、華嚴(yán)、法相諸宗,名僧輩出,各闡宗風(fēng),宋·志盤在所撰《佛祖統(tǒng)紀(jì)》中認(rèn)為,這些宗派“名播九重,為帝王師范,故得侈大其學(xué),自名一家!庇谑,湛然對當(dāng)時流行的禪宗、華嚴(yán)、法相等,撰《金剛錍》、《止觀義例》等文,極盡貶斥之事,以中興天臺為己任,故也被稱為天臺宗中興之祖。并祖述所傳,撰天臺三大部的注釋及其它凡數(shù)十萬言,顯揚宗義,對抗他家。天臺宗門下甚至有“不有荊溪,則慈恩、南山之徒,橫議于其后者,得以并行而惑眾矣”的說法。初住蘭陵(今江蘇武進(jìn)),晚歸天臺國清寺。衣著儉樸,嚴(yán)以律已,以身誨人,弟子日眾。嗣法弟子著者有道邃、行滿、元浩等三十九人。建中三年(782)二月,示寂于佛隴道場,世壽七十二,法臘四十三。宋·贊寧《宋高僧傳》卷第六有傳。
據(jù)《宋高僧傳》稱,湛然的律學(xué)得益于曇一律師:
天寶初年,解逢掖而登僧籍,遂往越州曇一律師法集,廣尋持犯開制之律范焉。
曇一(692-771)山陰人,俗姓張。景龍年間出家,精通內(nèi)外之學(xué)。受具戒于丹陽玄昶律師,學(xué)《行事鈔》于當(dāng)陽曇勝律師,開元五年(717年)西游長安,依觀音寺大亮律師傳毗尼藏,依崇圣寺檀子法師學(xué)唯識、《俱舍》等論,依安國寺印度沙門受菩薩戒。宣講《四分律》凡三十五遍,《行事鈔》二十余遍,度眾達(dá)十萬人,時稱“人中師子”。兼弘相部律及南山律,復(fù)于道宣之《行事鈔》,撰《發(fā)正記》,以闡揚其義理,使南山律宗大顯于后世,荊溪湛然、清涼澄觀皆曾從其門習(xí)律。大歷六年示寂,世壽八十,僧臘六十一。弟子有朗然、神皜、辨秀、道昂等。宋·贊寧《宋高僧傳》卷第十四有傳。
但是,從曇一傳記來看,他一生所弘,重在聲聞律,湛然的菩薩戒思想是否受其影響,尚未見明顯證據(jù)。但是,較之聲聞戒,天臺宗則非常明顯更為重視菩薩戒的傳授,要研究湛然的菩薩戒思想,還得從天臺宗本身去找線索。
(一)慧思《受菩薩戒儀》所述授菩薩戒儀
從時間角度看,現(xiàn)存最早天臺宗菩薩戒傳授儀軌,應(yīng)當(dāng)是署名“南岳沙門釋惠思”的《受菩薩戒儀》。
慧思(515-577)俗姓李,豫州汝陽郡武津縣(今河南上蔡縣)人。世稱南岳尊者、思大和尚、思禪師,為天臺宗二祖師。十五歲出家,二十歲受具足戒后嚴(yán)守戒律,日誦《法華》等經(jīng),數(shù)年之間便滿千遍。又因閱讀《妙勝定經(jīng)》,開始修習(xí)禪觀,并投當(dāng)時著名的慧文禪師,從受禪法。白天隨眾僧事,夜間專心修禪,結(jié)合《法華經(jīng)》意,悟得法華三昧。慧思乃最早主張“末法”者,故大力倡導(dǎo)阿彌陀佛與彌勒信仰。北齊天保五年(554),至光州,不分遠(yuǎn)近,為眾演說,長達(dá)十四年。其間聲聞遠(yuǎn)播,學(xué)徒日盛,嫉其德望或謗難是非者甚多。在郢州遭惡人在食物中置毒加害,徒眾有三人因中毒致死。梁代承圣二年(553),率眾再向南行,到了光州,次年入住大蘇山,在開岳寺、觀邑寺講《大品般若經(jīng)》,信眾日增,因此發(fā)愿寫造金字《般若經(jīng)》,四十四歲時(558),于光城縣齊光寺實現(xiàn)了寫金字經(jīng)本并貯以寶函的心愿。此時,智顗不避戰(zhàn)亂,遠(yuǎn)來光州從學(xué),慧思后于大蘇山傳法予智顗,智顗成為慧思眾弟子中最為杰出者。陳光大二年(568)始入湖南衡山(南岳),悟三生行道之跡,講筵益盛,居止十年,遂有“南岳尊者”之稱。太建九年示寂,世壽六十三。著作多半由門徒筆記整理而成,有《法華經(jīng)安樂行義》一卷、《諸法無諍三昧法門》二卷、《大乘止觀法門》四卷等,自撰者有《南岳思大禪師立誓愿文》一卷。唐·道宣《續(xù)高僧傳》卷十七有傳。
《受菩薩戒儀》中國歷代大藏經(jīng)未收,僅僅見于日本《卍續(xù)藏經(jīng)》第105冊;鬯即宋奈匆娪诮(jīng)錄記載,日本最澄、圓仁攜歸的書目中,也沒有記錄。那么,此本從何時、由何人、通過什么渠道傳入日本,均未可知。但是,慧思此儀式在日本流傳,乃是不爭的事實!洞笳亍匪兆畛巍妒谄兴_戒儀》后,抄了一段關(guān)于持十重戒(也稱十無盡戒)所得果報的內(nèi)容,抄者注明“已下文出南岳大師戒儀”,從“汝持如是十重戒”到“令一切眾生,一時悟道,皆得成佛”,見《受菩薩戒儀》示戒相部分,《卍續(xù)藏經(jīng)》第105冊第6頁下至第7頁下。從“善男子、善女人等,吾今以為十無盡戒竟”到“用此功德與十方法界眾生,共同菩(后原缺)”,見《卍續(xù)藏經(jīng)》第105冊第8頁上至第8頁下。此抄本后有跋云:“延寶三年(乙卯)閏四月二十五日書寫畢。/景蘇庵可云。延寶三年為,可見!
只是《卍續(xù)藏經(jīng)》所據(jù)底本的刊刻(或抄寫)時間似為元代,文中有戒師為受戒者作白的一段話說:”大元國某州某縣某鄉(xiāng)里某處伽藍(lán)佛像前,有眾多弟子,來于我所,求受菩薩戒竟。唯愿諸佛為作證明!啊秴d續(xù)藏經(jīng)》本”大元“二字上有眉注云:”大元一作某!皬倪@點來看,慧思此儀式在元代尚有流傳。但此文何以不見著錄,甚至天臺宗人的著作中都未曾提起,仍然使人費解。
此儀式有很明顯的受《般若經(jīng)》影響的痕跡,如最后云:
戒文已終,普請在會男子(女)弟子,同誠念摩訶般若波羅蜜,愿得如所愿。
念“摩訶般若波羅蜜”的做法,在慧思之后,整個天臺宗的授菩薩戒儀中完全看不到蹤跡。這一獨特的現(xiàn)相,乃是慧思特重《般若經(jīng)》的結(jié)果,也說明此儀式非慧思而余人不能為也。
慧思的儀式?jīng)]有分門,但整體眉目還是很清晰的,F(xiàn)歸納如下:
第一,請傳戒師,第二,傳戒師開導(dǎo),第三,觀五法。第四,興三愿,第五,發(fā)四弘誓。第六,請戒師。第七,請尊證師。第八,受三歸依。第九,問難法。第十,懺悔。第十一,問七遮。第十二,正受戒。第十三,示戒相。第十四,證明。第十五,現(xiàn)相。第十六,回向發(fā)愿。
從與湛然《授菩薩戒儀》的比較可以看出,雖然二者次序不同,內(nèi)容也存在一定差異,但其主體部分還是一樣的。而且,湛然儀式中存在明顯受慧思儀式影響的痕跡。如:
第五發(fā)心者,……發(fā)弘誓已,復(fù)加四心,以成弘誓:一者,觀于一切眾生,如佛無異;二如國王,三如父母,四如大家。何以故?佛為法王,是所求故。心、佛、眾生,三無別故。王居國尊,親在家尊,大家復(fù)為下類中尊。因中生于果上想故,若不爾者,何能度之?為度眾生,立余三誓。
慧思儀式則說:
即先觀十方一切眾生,如圣人想。第二觀十方一切眾生,如父母想。第三觀十方一切眾生,如師長想。第四觀十方一切眾生,如國王想。第五觀十方一切眾生,如奉大家想。
兩者相較,湛然儀式將“圣人”改為“佛”,去掉了“師長想”。
又如,湛然儀式說:
又復(fù)發(fā)四種心:一者,所作功德與眾生共。二者,愿一切眾生,過于煩惱生死大海。三愿共眾生通達(dá)一切諸經(jīng)了義。四共眾生至于菩提。此亦四弘之別名,而以利生為本,故并俱于眾生起想,以四弘誓利生為本。既發(fā)心已,三業(yè)清凈,猶如明鏡,內(nèi)外清徹,堪受凈戒。以此戒品具足三聚,遍收一切法故。
慧思儀式則說:
一愿自己三業(yè)所作功德,與十方一切眾生同共。二愿我共十分一切眾生,早度生死煩惱大海,到涅槃彼岸。三愿我與法界眾生,通達(dá)十二部經(jīng)文義,了了分明。一切善法因戒增長,具足六波羅密,三十七品,得深禪定,起六神通,放大光明,得一切種智,五眼具足,成就佛道故。
兩者區(qū)別僅僅在于第四,湛然所述簡單而慧思所述復(fù)雜,但意思沒有絲毫差別。值得注意的是,除慧思儀式和湛然儀式外,這兩個內(nèi)容,其它授菩薩戒儀都沒有,一般都只有常見的四弘誓愿的內(nèi)容。只是湛然儀式中沒有提到慧思的這個《受菩薩戒法》,湛然是否見過,只能存疑。
另外,慧思儀式中還有些內(nèi)容,同樣見于后出的知禮、遵式儀式。如慧思儀式中“開導(dǎo)”部分,講述了菩薩戒的“八種殊勝”,即:一者,趣道場殊勝。二者,發(fā)心殊勝。三者,福田殊勝。四者,功力殊勝。五者,滅罪殊勝。六者,受胎殊勝。七者,神通殊勝。八者,果報殊勝。這一內(nèi)容,也見于知禮《菩薩戒儀》“第二策導(dǎo)勸信”和遵式《授菩薩戒儀式十科》的“第一開導(dǎo)信心。”不過,這些內(nèi)容出自戒經(jīng),還不能證明是受慧思的影響。而且,知禮和遵式是否見過慧思的《受菩薩戒儀》,尚無明顯證據(jù)。
不過,從慧思儀式可以看出,授菩薩戒的儀式,在梁陳時代已經(jīng)基本完備了。后人所作,不過只是修修補補而已。
(二)智顗《菩薩戒義疏》所述授菩薩戒儀
智顗(538-597)字德安,俗姓陳。祖籍潁川(今河南許昌),生于荊州華容(今湖北潛江西南)。十八歲依湘州(今湖南長沙市)果愿寺法緒出家,二十歲受具足戒。陳文帝天嘉元年(560)往光州大蘇山,依慧思學(xué)四安樂行,證悟法華三昧。光大元年(567)到建康弘禪,居瓦官寺八年,講《大智度論》和《次第禪門》(即《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寫出《六妙法門》等。太建七年(575)入天臺山,于北面山峰,創(chuàng)立伽藍(lán)。又往寺北的華頂峰,行頭陀行,晝夜禪觀。至德三年(585)奉陳后主命,回建康講《仁王般若經(jīng)》等,次年太子從他受戒。禎明元年(587)于光宅寺講《妙未能蓮華經(jīng)》,灌頂始從聽講,隨聞隨記,錄成《法華文句》。陳亡后,移住廬山。隋開皇十一年(591),應(yīng)晉王楊廣之請到揚州為之授戒,受智者稱號,人稱智者大師。次年到荊州,于當(dāng)陽造玉泉寺,說《法華玄義》和《摩訶止觀》,由弟子灌頂筆錄成書。開皇十五年為晉王撰《凈名經(jīng)疏》。次年辭歸天臺,重整山寺。十月,楊廣遣使入山迎請,智顗仍勉強出山,至石城,疾亟不能前進(jìn),不久示寂,世壽六十。主要著作有《法華玄義》、《法華文句》和《摩訶止觀》各二十卷,合稱天臺三大部;《觀音玄義》、《觀音義疏》和《金光明玄義》各二卷,加上《金光明文句》六卷及《觀經(jīng)疏》,世稱天臺五小部。此外尚有《四教義》、《凈名經(jīng)疏》、《金剛經(jīng)疏》、《阿彌陀經(jīng)義記》及臨終前口授的《觀心論》等,共二十九部一百五十一卷。唐·道宣《續(xù)高僧傳》卷十七有傳。
智顗其傳授的菩薩戒法,是梵網(wǎng)菩薩戒。在其所著《菩薩戒義疏》中,智顗列舉了六種菩薩戒儀:一《梵網(wǎng)》本、二《地持》本、三高昌本、四《瓔珞》本、五新撰本、六制旨本。并分別略述了各本的授菩薩戒方法:
次論法緣。道俗共享方法不同,略出六種:一《梵網(wǎng)》本,二《地持》本,三高昌本,四《瓔珞》本,五新撰本,六制旨本!秲(yōu)婆塞戒經(jīng)》偏受在家,普賢觀受戒法,身似高位人自譬受法,今不具列。
《梵網(wǎng)》受法,是盧舍那佛為妙海王子受戒法。釋迦從舍那所受誦,次轉(zhuǎn)與逸多菩薩。如是二十余菩薩,次第相付。什師傳來,出律藏品。先受三歸云:“我某甲,從今身至佛身,于其中間歸依常住佛、歸依常住法、歸依常住僧。”(三說)次三結(jié)已(三說)。次悔十不善業(yè)(更起三拜)。次贊嘆受約,敕諦聽(三說)。直說十重相,問能持不(次第答能)。然后結(jié)撮贊嘆發(fā)愿。余所未解問或師(便散)。后文言,欲受戒者,應(yīng)香火請一師至佛前受。師應(yīng)問:“能忍十事不?”割肉飴鷹、投身餓虎等(恐性地已上方能此制)。亦云,十里內(nèi)無師,許佛像前自誓受,三歸、懺悔、說十重,如前無異,出口為別耳。
不過,這里所說三歸、懺悔、說十重等次第,乃是一般通常的作法。《地持經(jīng)》所明授法則是:
二《地持經(jīng)》,相傳是彌勒說,原本是燈明佛說,蓮華菩薩受持,次第三十余菩薩傳化。后有伊波勒菩薩,應(yīng)跡托化,傳來此土。然《地持》是曇無讖所譯,疑讖即是伊波勒。第四戒品出受戒法:若菩薩發(fā)無上菩提愿已,于同法菩薩已發(fā)愿者--有智有力,善義能誦能持--于此人所,先禮足已,作是言:“我某甲,從大德乞受菩薩戒。大德于我,不憚勞苦,哀愍聽許!(三說)次起禮十方諸佛,更請師云:“雅愿大德授我某甲菩薩戒。”(三說)次生念,不久當(dāng)?shù)脽o盡無量大功德聚。師應(yīng)問言:“汝是菩薩不?已發(fā)菩提愿未?”問竟應(yīng)言:“法弟聽,汝欲于我受一切菩薩戒,謂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此戒是過去未來現(xiàn)在一切菩薩所住戒,過去一切菩薩已學(xué),未來一切菩薩當(dāng)學(xué),現(xiàn)在一切菩薩今學(xué)。汝能受不?”(答能。三說)師應(yīng)起自禮佛竟,作是言:“某甲菩薩,于我某甲菩薩前,三說受菩薩戒,我為作證。一切十方無量諸佛,第一無上大師,于一切眾生一切諸法現(xiàn)前見學(xué)者,證知某甲菩薩于我某甲菩薩前三說受菩薩戒!(三說)然后結(jié)撮贊嘆便散席。依經(jīng)本受法如此。
這里所述授法,不過是請師、正受、證明、結(jié)撮贊嘆等,比較簡單。相比之下,高昌本所述授法則比較完備:
三高昌本者,或題暢法師本,原宗出《地持》而作法小廣。先請師云:“族姓大德,我某甲,今從大德乞受菩薩戒,唯愿大德忍許聽受,憐愍故!(三說)次乞戒云:“族姓大德,今正是時,愿時與我受菩薩戒!(三說)次問遮法(凡十問)。師應(yīng)起為白諸佛唱言:“一切諸佛及大地諸菩薩僧聽,此某甲菩薩,欲從諸佛菩薩僧乞受菩薩戒,此某甲已是真實菩薩,已發(fā)菩提愿,能生深信;已能舍一切所有,不惜身命。唯愿諸佛菩薩僧,憐愍故,施與某甲菩薩戒。”(三說)次問受戒者言:“汝某甲聽,一切諸佛菩薩僧,受菩薩戒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是過去未來現(xiàn)在一切菩薩所住戒。如過去菩薩已學(xué),未來菩薩當(dāng)學(xué),現(xiàn)在菩薩今學(xué)。汝如是學(xué)汝能持不?”(答能。三說)次白竟唱言:“此某甲菩薩,于一切佛菩薩前從我某甲菩薩邊,已第二第三說受菩薩戒竟,我某甲菩薩為作證人。此受戒菩薩名某甲!睆(fù)白:“十方無量諸佛第一勝師,及柔和者一切眾生軟覺者,此某甲菩薩于某甲菩薩前,已三說受一切菩薩律儀戒竟!(三說)次說十重相竟,結(jié)撮贊嘆。(便散)自齊宋已來多用此法。所以題作高昌本者,尋《地持》是曇無讖于河西所譯,有沙門道進(jìn)求讖受菩薩戒,讖不許,且令悔過。七日七夜竟,詣讖求受,讖大怒不答。進(jìn)自念:“正是我障業(yè)未消耳!睆(fù)更竭誠禮懺,首尾三年。進(jìn)夢見釋迦文佛授己戒法,明日詣讖欲說所夢,未至數(shù)十步,讖驚起唱:“善哉!已感戒矣,我當(dāng)為汝作證!贝蔚谟诜鹣袂案f戒相。時有道朗法師,是河西高足,當(dāng)進(jìn)感戒之時,朗亦通夢,乃自卑戒臘,求為法弟。于是后進(jìn)受者千有余人。河西王沮渠,蒙遜子景環(huán),后移據(jù)高昌,既奉進(jìn)為師,進(jìn)亦隨往。值高昌荒餓,進(jìn)生割己身,以救饑者,因此舍命。進(jìn)弟子僧遵,姓趙。高昌人,傳師戒法。復(fù)有比丘曇景,亦傳此法。宗出彼郡,故名高昌本。又元嘉末有玄暢法師,從魏國度在荊囑之門,宣授菩薩戒法,大略相似,不無小異,故別有暢法師本。此出曇無讖而小廣《地持》,恐讖誓愿,發(fā)起人情,有此重復(fù)也。
此處所說請師、乞戒、問遮法、請戒、正受、示戒相、結(jié)撮贊嘆等步驟,已經(jīng)相當(dāng)完整!董嬬蠼(jīng)》所述授法是:
四《瓔珞經(jīng)》受菩薩戒法,前禮三世三寶。(三說)次受四不壞信,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歸依戒。(三說)次懺悔十惡五逆等(三說)。次說十重戒,犯者失四十二賢圣法,問能持不(答能),然后結(jié)撮三歸,重騰前十重戒,贊嘆發(fā)愿言:“受菩薩戒者,超度四魔,越三界苦,生生不失,常隨行人,乃至成佛。若不受戒,不名有識,畜生無異。常離三寶海,非菩薩,是邪見外道,不近人情。勸化人受戒功德,勝造八萬四千寶塔。有戒犯者,勝無戒不犯!比粽娣鹌兴_前受者,名上品戒。若佛滅后千里內(nèi)無法師,從佛菩薩像前自誓受者,名下品戒。
則此本次第為禮三寶、受四不壞信、歸依三寶和戒、懺悔、示戒相、結(jié)撮贊嘆。其中受四不壞信和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歸依戒的提法,均未見于他本。近代諸師所集的新撰本所述授法是:
五新撰本者,是近代諸師所集,凡十八科:第一師初入道場禮佛,在佛邊就座坐。第二弟子入道場,禮佛胡跪。第三師請三寶。第四令起心,念三寶如在目前。第五懺悔十不善業(yè)。第六請諸圣作師。第七請現(xiàn)前師。第八師贊嘆弟子能發(fā)勝心。第九正乞是戒。第十教發(fā)菩薩心。第十一問遮法(有十五問)。第十二想念得戒。第十三發(fā)戒時立誓。第十四受菩薩三歸(以此三歸發(fā)戒。十五文缺)。第十六結(jié)竟。第十七師還坐勸學(xué)。第十八說十重相,結(jié)撮贊嘆,作禮便去。
新撰本可以說最接近現(xiàn)在流傳的各種授菩薩戒儀,從其特點來看,一是組織完備,內(nèi)容沒有缺少的。二是作法系統(tǒng),便于實際操作。后世各種儀式,與此往往大同小異。雖然僅僅只有十門或者十二門,但不過是分門別類時未列得那樣詳細(xì)罷了,其實內(nèi)容全部都有。只是此本現(xiàn)在沒有存世者,故其具體內(nèi)容不得而知。而且,尚缺第十五門。其述制旨受戒法僅言分出家、在家兩種:
六制旨受戒法,備有在家、出家方法,文廣不列也。
《菩薩戒義疏》所述六種授菩薩戒的方式,都是在智顗生活的時代流行的。其中談到的梵網(wǎng)菩薩戒的授法極為簡略,實在無法得知智顗傳授菩薩戒時所用儀軌情況。不過,湛然《授菩薩戒儀》開篇即云:“依古德及《梵網(wǎng)》、《瓔珞》、《地持》、并高昌等文,授菩薩戒行事之儀,略為十二門。雖不專依一家,并不違圣教!笨梢,湛然所述之儀軌,也是參考諸家而成的,對照智顗所述當(dāng)時所傳的六種授菩薩戒儀,其受《梵網(wǎng)》本、高昌本和新撰本三種方式的影響最多。結(jié)合唐·明曠《天臺菩薩戒疏》中所列菩薩戒授儀來看,大致可以推斷智顗當(dāng)時傳戒所用的儀軌,應(yīng)該也是綜合各家而成的。
(三)明曠《天臺菩薩戒疏》所述授菩薩戒儀
明曠,臺州黃巖(浙江黃巖)人。生卒年不詳,初游東南問道,年二十住剡邑,受具足戒后,入天臺山國清寺,于荊溪湛然處修學(xué)天臺,孜孜鉆研十余年。著有《般若心經(jīng)疏》、《天臺菩薩戒疏》、《金錍論記》、《天臺八教大意》等等。據(jù)其《天臺菩薩戒疏》后之“敘”稱,此《疏》作于大歷十二年(777),則其生活的時代,與湛然相同。
明曠在其所著《天臺菩薩戒疏》中所列菩薩戒授儀,共分十二門,:
四明受法者。謹(jǐn)依《瓔珞》、《地持》、高昌等文,總作一十二門分別:第一開悟,第二三歸,第三請師,第四懺悔,第五發(fā)心,第六示相問遮,第七授戒,第八證明,第九現(xiàn)相,第十陳持犯,第十一明廣愿,第十二教持戒。
這與湛然《授菩薩戒儀》中所述十二門次第相同,而且名目也大體相當(dāng):
依古德及《梵網(wǎng)》、《瓔珞》、《地持》、并高昌等文,授菩薩戒行事之儀,略為十二門。雖不專依一家,并不違圣教。第一開導(dǎo),第二三歸,第三請師,第四懺悔,第五發(fā)心,第六問遮,第七授戒,第八證明,第九現(xiàn)相,第十說相,第十一廣愿,第十二勸持。
筆者認(rèn)為,明曠所述授儀,雖然所列十二門相同,甚至各門內(nèi)容也頗有近似,但不能證明明曠所據(jù)乃湛然之《授菩薩戒儀》,而當(dāng)為智顗所傳。
首先,從這十二門名目來看,湛然之本,顯然經(jīng)過了組織,故均為二字一門,而明曠所述,或二或三或四字不等,較為粗糙。
其次,從內(nèi)容來看,兩者同中之異,尤其能說明問題。在《授菩薩戒儀》第一開導(dǎo)門中,湛然說明得戒必須具備的六個條件:
一者,能授人,謂能授戒者,須預(yù)知頒類,及以人數(shù),于中幾許。中國邊方,余道雜類,雖得人身,無有安樂;八苦交逼,四蛇競煎;四大危脆,念念不住;六賊爭驅(qū),新新生減。設(shè)受余戒,雖報人天,不免沉沒。二乘小果,永住涅槃。故須虔誠,誓求極果。
二者,所依處,先須諮白,無內(nèi)外障;安置壇場,莊嚴(yán)清凈;皆令地鋪,使受者安隱。
三者,高座秉法。
四者,專求大道。
五者,生希有心,如貧如饑,如病如怖;得寶得食,得醫(yī)得安。不生一念散亂之心。若無懇誠,徒勞彼此。
六者,專為利他求戒。以菩薩發(fā)心,利物為本。發(fā)大勇猛,不惜身命。誓與眾生,同入真如法界大海。
而明曠《天臺菩薩戒疏》中無此內(nèi)容。
又如第四懺悔門,湛然《授菩薩戒儀》說:
次運心者,雖從戒師說罪名種,然須先運逆順十心,重罪方滅。故天臺大師于《大止觀》懺凈文中,具立此方,成四三昧。彼具解釋,今略列名,以為行者,作滅罪良緣。
先言順流者,謂無始來,隨順生死,自微至著,不逾斯十:一者妄計人我,二外加惡友,三不隨喜他善,四縱恣三業(yè),五惡心徧布,六晝夜相續(xù),七覆諱過失,八不畏惡道,九無慚無愧,十撥無因果。(亦須略教,依名運念,令罪消滅也。)
次明逆流者,所言逆者,謂逆生死。依前順流次第逆上。如欲破賊,先須知賊根源窟穴,故知必須從后向前。如人倒地,還從地起。一正信因果,二自愧克責(zé),三怖畏惡道,四發(fā)露瑕玼,五斷相續(xù)心,六發(fā)菩提心,七修功補過,八守護(hù)正法,九念十方佛,十觀罪性空。(須一一釋對破所以,故知無始罪障不可率除,如伐樹得根,炙病得穴,故須逆順觀其罪,由見罪性空,方為永謝。)
這里,湛然將智顗《摩訶止觀》中所述“順逆十心”詳細(xì)列出,而且強調(diào)“天臺大師”,但是明曠《天臺菩薩戒疏》中則僅僅只有一句話:
故須先運逆順十心為懺悔本。
如果明曠所據(jù),乃是智顗傳授之本,其中當(dāng)然不會出現(xiàn)自稱“天臺大師”的字樣。是不是明曠認(rèn)為這些內(nèi)容不重要而刪去了呢?筆者以為不然。因為明曠的《天臺菩薩戒疏》中,也有一些不見于湛然《授菩薩戒儀》的東西。一是濃厚的天臺宗色彩,如:
菩薩戒者,則五十一位圓菩薩乘之律儀也。
唯圓妙覺究盡無明,故發(fā)圓心而希圓行,知因感果,驚覺常情。故名開悟。
心體覺知名佛,性體離念名法,心體無諍名僧。
今依圓佛發(fā)圓道心,圓道心者,我心、佛心及眾生心,三無差別。理雖無別,事證天殊。故學(xué)佛慈悲,發(fā)佛弘誓;滅惡生善,功唯菩提。
二是大量引用的經(jīng)典!短炫_菩薩戒疏》計引經(jīng)典《薩遮經(jīng)》、《月燈三昧經(jīng)》、《華嚴(yán)經(jīng)》、《涅槃經(jīng)》、《瓔珞經(jīng)》、《密藏經(jīng)》、《法華經(jīng)》等多種,而湛然《授菩薩戒儀》僅引《梵網(wǎng)經(jīng)》、《法華經(jīng)》等極少數(shù)幾種。從這些跡象來看,明曠《天臺菩薩戒疏》中所述菩薩戒授儀,傳自智顗。而湛然則在智顗所傳儀軌的基礎(chǔ)上作了較大調(diào)整,使其更符合傳戒的實用。所以,湛然《授菩薩戒儀》之源,還是在智顗那里。
(四)知禮《菩薩戒儀》所述授菩薩戒儀
知禮(960-1028),俗姓金,字約言,四明(今浙江鄞縣)人。又稱“法智大師”、“四明尊者”。七歲時依汴京太平興國寺洪選出家。十五歲受具足戒,專研律部。二十歲從天臺螺溪傳教院義通學(xué)天臺教觀。淳化二年(991),受請住四明干符寺,大開講習(xí),學(xué)徒云集。宋真宗咸平二年(999)以后,專以講經(jīng)、修懺為事。講《法華玄義》七遍、《法華文句》八遍、《摩訶止觀》八遍、《大涅槃經(jīng)疏》一遍、《凈名經(jīng)疏》二遍、《金光明經(jīng)玄疏》十遍、《觀音別行玄疏》七遍、《觀無量壽佛經(jīng)疏》七遍,其數(shù)繁多。又修《法華懺》,并燃三指供佛;造佛像、寺院等,不計其數(shù)。又每歲啟建念佛施戒會,結(jié)合僧俗男女一萬人,同修念佛、發(fā)菩提心,求生凈土。著述頗多,如《金光明經(jīng)文句記》、《解謗書》、《大悲懺儀》、《修懺要旨》、《光明懺儀》、《觀無量壽佛經(jīng)融心解》、《觀音別行玄義記》、《觀音別行疏記》、《十不二門指要鈔》、《別理隨緣二十問》、《十義書》及《觀心二百問》等。仁宗天圣六年,稱念阿彌陀佛數(shù)百聲而示寂,世壽六十九。天臺宗人尊為第十七祖。門下弟子著名者有廣智尚賢、神照本如、南屏梵臻等三十余人。
據(jù)宋·宗曉編《四明尊者教行錄》卷第一所載《菩薩戒儀》,知禮也開列十二門,但名目次序已經(jīng)有了很大不同:
第一求師授法,第二策導(dǎo)勸信,第三請圣證明,第四授三歸依,第五召請圣師,第六白佛乞戒,第七懺悔罪愆,第八問無遮難,第九羯么授戒,第十略說戒相,第十一發(fā)弘誓愿,第十二結(jié)撮回向。
可見,知禮首先在把原本第三的“請師”中的請傳教師和授戒師分列兩門,先列“求師授法”,請傳教師,理由是“夫欲受此菩薩戒者,必先請師策導(dǎo)開解,于一切境起慈悲心。若非此人,戒無由發(fā)!倍鴮⒄埵诮鋷煹膬(nèi)容,分列第五招請圣師和第六白佛乞戒。接著又在第三將原本屬于第八證明、第九現(xiàn)相中的一部分內(nèi)容單獨提出,開列“請圣證明”門。再將原本屬于第五發(fā)心門的內(nèi)容,并入第十一發(fā)弘誓愿門。整個次序作了較大調(diào)整,已經(jīng)不復(fù)智顗、湛然授菩薩戒儀的舊觀了。
不過,知禮的《菩薩戒儀》次第雖與湛然、明曠所述有異,但就其內(nèi)容來看,知禮顯然是參考了明曠的《天臺菩薩戒疏》。對于三寶,《天臺菩薩戒疏》解釋說:
略明三種三寶為所歸依,一住持、二別相、三一體。一住持三寶者,人能弘道,萬代之所流傳;道藉人弘,三寶于斯常住。則剃發(fā)染衣為僧寶,黃卷赤軸為法寶,泥木素像為佛寶。二明別相三寶者,十方三世法、報、應(yīng)化為佛寶,所說法門為法寶,除妙覺外菩薩二乘為僧寶。三一體三寶者,實相圓理名為一體。即一而三,無非秘藏。如世珍奇,故通名寶。何者?心體覺知名佛,性體離念名法,心體無諍名僧。凡圣始終此三具足,佛已修已證應(yīng)物現(xiàn)形,別相住持功由一體。我等理是,如冰在水。若欲融冰,善須方便。擬趣佛果,非修不成。今始覺知正向此三,為歸依處。
知禮則云:
然三寶者有乎多種,一曰住持三寶、二曰別相三寶、三曰一體三寶。言住持者,泥龕塑畫是佛寶,黃卷赤軸是法寶,剃發(fā)染衣是僧寶。言別相者,修行契證妙覺果德,法、報、應(yīng)化名佛寶。所說八萬四千法藏、十二部經(jīng)名法寶。等覺已還、三乘圣賢名僧寶。言一體者,上至諸佛,下至蠢動,無不具此三寶也。所謂實相妙體即一而三,名秘密藏。如世珍琦,通名為寶。即今諸人本有覺性是佛寶,此性無染清凈是法寶,此性柔和無諍是僧寶。今勸諸人,不得自輕,人人本具斯理,一一咸得成佛。如來由修證此一體三寶故,而能運大神通,興諸佛事。此之三寶在汝身中,如水凝冰。棄冰求水,無有是處。若欲融冰,善宜方便。擬趣佛果,非修不克。今既覺知此體,正向此寶,作歸依處。
然而,這段內(nèi)容在湛然的《授菩薩戒儀》中,僅有“應(yīng)須廣明一體三寶,為所依境。復(fù)知此境,有于別相、住持等用之也”這么一句。結(jié)合《授菩薩戒儀》不傳于中國的情況分析,筆者懷疑此文在唐代傳入日本后即失傳,知禮很有可能根本沒有見過。而明曠所述之儀軌,畢竟過于簡略,在傳戒時使用起來,有很多的不便,所以知禮纔據(jù)之另造一本。
(五)遵式《授菩薩戒儀十科》所述授菩薩戒儀
除知禮的《菩薩戒儀》外,宋代天臺宗尚有慈云遵式的《授菩薩戒儀式十科》傳世,收于宋·遵式述、宋·慧觀重編的《金園集》卷上中,見《卍續(xù)藏經(jīng)》第101冊第217頁至223頁。
遵式(964-1032),字知白,臺州寧海人。俗姓葉。又稱天竺懺主、慈云懺主、慈云尊者、靈應(yīng)尊者。初從義全出家,二十歲于禪林寺受具足戒。翌年,從守初學(xué)律。后入天臺山國清寺,于普賢菩薩像前燃一指,誓傳天臺之道。雍熙元年(984),從寶云寺義通修學(xué)天臺宗典籍,盡其奧秘,與同門之知禮成為山家派中心人物。及義通示寂后,繼掌寶云寺,宣講《法華》、《維摩》、《涅槃》、《金光明》諸經(jīng)。并結(jié)交道俗,專修凈業(yè),撰《往生凈土懺愿儀》、《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三昧儀》、《金光明懺法補助儀》、《往生凈土懺愿儀》等。其后,歷住浙江天臺山、杭州昭慶寺、蘇州開元寺等,大設(shè)法席,講經(jīng)修懺。登門從學(xué)者逾千人。宋真宗干興元年(1022),敕賜“慈云”之號。天圣二年(1024),奏請?zhí)炫_教文編入《大藏經(jīng)》內(nèi)。并撰《教藏隨函目錄》,略述諸部大義。仁宗明道元年示寂,世壽六十九。門下著名的弟子有妙果文昌、明智祖韶、法喜清鑒等。遵式著述頗多,除上述有關(guān)凈土念佛懺儀之著作外,另有《往生凈土決疑行愿二門》一卷、《大乘止觀釋要》四卷、《天竺別集》三卷、《金園集》三卷等,及《采遺》、《靈苑》二詩集。宋·志盤撰《佛祖統(tǒng)紀(jì)》卷第十有傳。
但此儀式與前面所述內(nèi)容差異很大。知禮之作,基本上是參考明曠本而來。而遵式則乃是根據(jù)一般性的授菩薩戒方式自己創(chuàng)作而成,故與前面所述數(shù)種儀式有很明顯不同。如其開列十門(科),而不是十二門:
第一開導(dǎo)信心。第二請三寶諸天加護(hù)。第三歸依三寶。第四請五圣師。第五下座佛前乞戒。第六發(fā)四弘誓愿。第七開遮問難。第八三番羯磨。第九請佛證明。第十示持犯戒相。
從比較可知,遵式《授菩薩戒儀》次序,大略與知禮所述相同,而與湛然不同。就其內(nèi)容來看,遵式也參考了明曠的《天臺菩薩戒疏》,如對于三寶的解釋,也采用了《天臺菩薩戒疏》的說法。但遵式的儀軌,也有自己獨特的地方:
第一,各本均有的“懺悔”這一內(nèi)容,在遵式儀軌中被省略了。這是叫人非常不可理解的。
第二,“第一開導(dǎo)信心”中,提出受菩薩戒后,能于凡夫身中得“五種利益”、“八種殊勝”。其中“八種殊勝”一段,內(nèi)容全同慧思的說法,知禮之文中也用到過!拔宸N利益”的說法則在其它儀式中均未見。所謂五種利益是:
一者,得諸佛諸大菩薩心心護(hù)念、時時記持。二者,得煩惱斷除,佛心明朗。智能辨才,漸漸增長。三者,得現(xiàn)在人見心生歡喜,一切善心,倍加恭敬。四者,得備萬行,猶如妙華莊嚴(yán),凡夫位齊古佛。五者,臨命終時,心無悔惱,神識安然,舍此報身,直生佛凈土。
第三,新增了唱誦這一形式。在以往各種授菩薩戒儀式中,僅有念誦而沒有唱誦,但遵式充分發(fā)揮自己精通懺法的專長,將唱誦引入授戒儀式中,將一部分白文改成唱文。如其中可見“隨我聲唱”、“戒師下佛前跪唱云”、“一時唱云”等要求,顯得格外與眾不同。
不過,與知禮所述儀式一樣,遵式的《授菩薩戒儀式十科》,沒有受湛然影響的痕跡,同樣可以證明湛然之儀軌,確實在宋代已經(jīng)失傳
四、《授菩薩戒儀》在日本的流傳
盡管《授菩薩戒儀》在中國失傳,但早在唐代中葉,即由日本來華求學(xué)的傳教大師最澄帶回日本。最澄(767-822),日本佛教天臺宗創(chuàng)始人。亦稱睿山大師、根本大師、山家大師、澄上人。俗姓三津首,幼名廣野,近江國(今滋賀縣)人。十四歲出家后,改名最澄。延歷四年(785),于奈良東大寺受具足戒。后入比睿山創(chuàng)建根本中堂,788年改草庵為寺(后稱一乘止觀院、延歷寺)。804年作為“入唐請益天臺法華宗還學(xué)生”,率弟子義真入唐。從天臺宗九祖湛然之弟子修禪寺道邃、佛隴寺行滿受天臺教義,并天臺教籍82卷,成為接受湛然教系傳法的第一個日本人。又從天臺山禪林寺翛然受牛頭禪,并從道邃受大乘菩薩戒。離天臺山后,又至越州(今浙江紹興)龍興寺從順曉受密教灌頂,并抄寫許多經(jīng)疏。翌年攜帶經(jīng)書章疏230部460卷及金字《妙法蓮華經(jīng)》、圖像、法器等回國。最澄回國后,受到日本桓武天皇的重視,在其支持下,獲準(zhǔn)設(shè)天臺宗“年分度者”(按年限定出家人數(shù)),正式創(chuàng)立日本天臺宗。864年,清和天皇追贈傳教大師謚號,為日本有大師號之始。著作主要有《守護(hù)國界章》、《內(nèi)證佛法自脈譜》、《山家學(xué)生式》、《顯戒論》等,近代輯有《傳教大師全集》。
日本東大寺沙門凝然述《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十二云:
延歷二十三年甲申,傳教大師最澄,遠(yuǎn)往大唐,值道邃、行滿二德,學(xué)天臺宗,獲三觀法;兼?zhèn)?a href="/remen/zhenyan.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真言,習(xí)菩薩戒。乃以延歷二十四年乙酉歸朝,大赍臺宗章疏而來。荊溪章記、諸余諸記、諸章疏等,皆悉赍來。傳教大師入唐已前,久研臺宗,乃依鑒真和尚將來章疏也。即于高雄寺,聚眾講《文句》等。而義理仿髴,書典不具,故發(fā)愿奉詔,往唐傳之。比睿山者,最澄和尚幼年草創(chuàng)之處。歸朝之后,即于彼山,大弘臺教。雖天臺根由始于鑒真將來,廣敷之事,專在傳教大師傳來。自爾已來,一天四海,皆悉習(xí)學(xué);花夷都鄙,無不弘敷。
最澄《傳教大師將來臺州錄》記載,其帶回國的典籍中,就有“受菩薩戒儀一卷(荊溪和尚撰,十一紙。)”而其戒律傳承,按日本法然《黑谷上人語燈錄》卷第十“大乘律宗”所述為:
蓮華臺藏世界赫赫天光師子座上盧舍那佛--逸多菩薩--天竺鳩摩羅什三藏--靈山聽眾南岳慧思大師、靈山聽眾天臺智者大師--章安灌頂大師--縉云智威大師、東陽慧威大師--左溪玄朗大師--荊溪湛然大師--瑯琊道邃大師--大日本國比睿山前入唐受菩薩戒沙門最澄--前入唐受菩薩戒沙門義真(道邃弟子)
最澄回國后,對于菩薩戒的傳授可謂不遺余力。他向朝廷明確提出,日本天臺宗僧人不受聲聞乘戒,只受大乘戒,也就是梵網(wǎng)菩薩戒。819年,最澄上奏天皇,欲創(chuàng)建大乘戒壇于比睿山,這一要求,遭到奈良七大寺和僧綱的強烈反對,他因此撰《顯戒論》3卷、《顯戒緣起》2卷上之于天皇,仍未被允許。直到逝世后,日本天臺宗方獲準(zhǔn)在比睿山設(shè)大乘戒壇。設(shè)立大乘戒壇的時間雖然較晚,但最澄在世的時候,顯然不止一次在比睿山為僧眾傳授過菩薩戒。要傳戒,自然需要應(yīng)用的儀軌,因此,最澄將從中國帶回的湛然《授菩薩戒儀》作了一番補充后,用于傳戒之中。與湛然本相比,最澄改寫本主要有這么幾點不同:
第一,增加了突出天臺宗圓教思想的內(nèi)容。如其謂:
今既不求人天果,不求聲聞辟支佛果,不求小乘人所見佛果,不求通教三乘佛果,不求別教獨菩薩佛果,唯欲專求圓教所證無上正等菩提。
這是對湛然本“今既不求人天小果,唯欲專求無上菩提”一句的擴充。又如:
先當(dāng)繼念十方諸佛為所期果。是故經(jīng)云:若能念佛,得見佛心。佛心復(fù)以慈悲為本,慈悲乃以弘誓居先,是故弘誓為菩提因。
圓融十界諸眾生我今發(fā)誓必濟度
圓融五住諸煩惱我今發(fā)誓必斷除
圓融四門諸道品我今發(fā)誓心盡知
圓融法性真佛道我今發(fā)誓必顯得
“先當(dāng)繼念十方諸佛,為所期果!枪屎胧臑槠刑嵋颉币欢,是湛然本舊有的。但后面的“圓融”四句,則是最澄新增入的。
第二,將此儀軌專門用于為出家眾授戒。
因為梵網(wǎng)菩薩戒原本是出家、在家通受的,所以湛然本中,并沒有指明是出家菩薩受還是在家菩薩受。而最澄本則改為:
敬白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諸佛諸大菩薩,此(某甲)等,求我白諸佛菩薩,欲從諸佛菩薩乞受出家菩薩戒。此(某甲)等,已發(fā)大愿,已有深信,能舍一切,不惜身命。唯愿諸佛菩薩憐愍故,施與(某甲)等菩薩戒。(三說)
其“欲從諸佛菩薩乞受出家菩薩戒”一句,湛然本作“欲從諸佛菩薩乞受菩薩戒”。
第三,將大唐國改為日本國。
湛然本中所有涉及地名之處,如“大唐國某州某縣某僧伽藍(lán)中”,最澄本均改為“大日本國山城州乙訓(xùn)縣山本僧伽藍(lán)中”。這當(dāng)然也是出于傳戒的需要。
五、結(jié)語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湛然《授菩薩戒儀》乃承智顗所傳授菩薩戒儀軌而來,是天臺宗菩薩戒問題研究重要的資料,不僅對于研究天臺宗菩薩戒傳授方式的變化有重要參考價值,對研究中日佛教尤其是天臺宗交流史,也有著實物見證的意義。日本古寫本《授菩薩戒儀》的公布,為整理這一寶貴文獻(xiàn)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資料,值得關(guān)心天臺宗和戒律的學(xué)人作進(jìn)一步深入研究。為便于研究工作的開展,筆者以日本古寫本為底本,以《卍續(xù)藏經(jīng)》本和最澄改寫本(簡稱最澄本)為校本,新校訂了《授菩薩戒儀》,提供給大家參考。校勘體例如下:
一、對于底本和校本(《卍續(xù)藏經(jīng)》本)的文字差異,采取有異即錄的方式,為研究者提供比照的資料。
二、底本有脫訛的,據(jù)校本補足、改正,出校記說明。
三、底本不誤而校本(《卍續(xù)藏經(jīng)》本)誤的,出校記說明。
四、底本、校本均誤的,據(jù)其它資料校改,出校記說明。
五、原作雙行小字夾注的內(nèi)容,一律加圓括號,附于相關(guān)文字后。
限于時間和水平,疏漏之處,請方家指正是幸。
六、附錄:新校訂本《授菩薩戒儀》
天臺沙門湛然述
依古德及《梵網(wǎng)》、《瓔珞》、《地持》、并高昌等文,授菩薩戒行事之儀,略為十二門。雖不專依一家,并不違圣教。第一開導(dǎo),第二三歸,第三請師,第四懺悔,第五發(fā)心,第六問遮,第七授戒,第八證明,第九現(xiàn)相,第十說相,第十一廣愿,第十二勸持。
第一,開導(dǎo)者,應(yīng)先問言:欲受何戒?佛法大海,深廣無涯,唯信能入。由有信故,三學(xué)可成,菩提可至。故三學(xué)中,以戒為首。菩提曠路,戒為資糧;生死大海,戒為船栰。三途重病,戒為良藥。然戒有多種,五、八、十、具、菩薩律儀。五戒報人,八、十報天,出家大戒,感小解脫。三明六通,無余永寂。菩薩律儀,三千威儀,八萬細(xì)行,報得佛果;三身四德,相好不共,一切功德。今既不求人天小果,唯欲專求無上菩提,須具六法,方可得戒:
一者,能授人,謂能授戒者,須預(yù)知頒類,及以人數(shù),于中幾許。中國邊方,余道雜類,雖得人身,無有安樂;八苦交逼,四蛇競煎;四大危脆,念念不住;六賊爭驅(qū),新新生減。設(shè)受余戒,雖報人天,不免沉沒。二乘小果,永住涅槃。故須虔誠,誓求極果。
二者,所依處,先須諮白,無內(nèi)外障;安置壇場,莊嚴(yán)清凈;皆令地鋪,使受者安隱。
三者,高座秉法。
四者,專求大道。
五者,生希有心,如貧如饑,如病如怖;得寶得食,得醫(yī)得安。不生一念散亂之心。若無懇誠,徒勞彼此。
六者,專為利他求戒。以菩薩發(fā)心,利物為本。發(fā)大勇猛,不惜身命。誓與眾生,同入真如法界大海。
第二,三歸者,應(yīng)教言:弟子某甲,愿從今身盡未來際,歸依佛,兩足尊;歸依法,離欲尊;歸依僧,眾中尊。(三說)弟子某甲等,從今身盡未來際,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三說)從今已往,稱佛為師,更不歸依,余邪魔外道,唯愿三寶,慈悲攝受。慈愍故。(應(yīng)須廣明一體三寶,為所依境。復(fù)知此境,有于別相、住持等用之也。)
第三請師,唯合自陳,恐汝不解,我今教汝:我某甲等,今從大德求受菩薩戒,大德于我,不憚勞苦。慈愍故。此但是請傳教之師。
次請眾圣為授戒師。先請和上,詞云:弟子某甲等,奉請釋迦如來應(yīng)正等覺為和上。我依和上故,得受菩薩戒。慈愍故。(禮一拜)文殊師利菩薩為羯磨阿阇梨,彌勒菩薩為教授阿阇梨,一切如來為尊證師,一切菩薩為同學(xué)等侶。(詞句具如和上)
當(dāng)知圣師神信道眼,皆悉見聞,如對目前。是故行者,請得師已,雖對凡師,恒如睹圣。準(zhǔn)高昌本,自此已后,無有懺悔,但更加乞戒,亦先教其從傳教師乞云:族姓大德,今正是時,愿時施我菩薩戒法。次,戒師應(yīng)起,為白圣師云:敬白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諸佛、諸大菩薩,此某甲等,求我白諸佛菩薩,欲從諸佛菩薩乞受菩薩戒,此某甲等,已發(fā)大愿,已有深信,能舍一切,不惜身命。唯愿諸佛菩薩憐愍故,施與某甲等菩薩戒。(三說)
第四懺悔者,無始已來,誰能無罪?或有重罪,障戒不發(fā),故須懺悔,故曇無讖三年始獲。故有上根上行之人,宜應(yīng)靜處,別置道場,事理合行,精誠懇倒,上品相現(xiàn),戒品自成。今此通方被時行事,利根之仕,逐語想成,宿種現(xiàn)加,成辦前事。故今略出濟世生善利物之儀。于中為三:先明懺意,次明運心,三正說罪,為懺方法。
初云意者,夫言戒者,是白凈法。法器清凈,方堪進(jìn)受。如凈潔縶,易受染色。是故先教懺悔洗浣,亦如浣故衣,先以灰汁,后用清水。然佛滅后,向二千年,正法沉淪,邪風(fēng)競扇。眾生薄佑,生在此時,縱有聽聞,頗生信受,猶如畫水,不得久停;空中造立,難可成就。良由惑障深厚,見執(zhí)鏗然。若不起于殷重之心,罪無由滅;罪若不滅,戒品難期。是故不可輒爾而受。然懺悔法,有其三種:上品懺者,舉身投地,如太山崩,毛孔流血。中品懺者,自露所犯,悲泣流淚。下品懺者,通陳過咎,隨師口言。今雖下品,猶請諸佛、諸大菩薩,為作證明。諸佛菩薩有大慈悲,常欲令于法界眾生,如我無異。雖觀眾生,猶如赤子;然須行者,自發(fā)精誠。如請大王,先須凈舍;亦如濁水,日輪不現(xiàn)。三世諸佛,皆因此戒,得成菩提。(云云)
次運心者,雖從戒師說罪名種,然須先運逆順十心,重罪方滅。故天臺大師于《大止觀》懺凈文中,具立此方,成四三昧。彼具解釋,今略列名,以為行者,作滅罪良緣。
先言順流者,謂無始來,隨順生死,自微至著,不逾斯十:一者妄計人我,二外加惡友,三不隨喜他善,四縱恣三業(yè),五惡心徧布,六晝夜相續(xù),七覆諱過失,八不畏惡道,九無慚無愧,十撥無因果。(亦須略教,依名運念,令罪消滅也。)
次明逆流者,所言逆者,謂逆生死。依前順流次第逆上。如欲破賊,先須知賊根源窟穴,故知必須從后向前。如人倒地,還從地起。一正信因果,二自愧克責(zé),三怖畏惡道,四發(fā)露瑕玼,五斷相續(xù)心,六發(fā)菩提心,七修功補過,八守護(hù)正法,九念十方佛,十觀罪性空。(須一一釋對破所以,故知無始罪障不可率除,如伐樹得根,炙病得穴,故須逆順觀其罪,由見罪性空,方為永謝。)
運此心已,作如是言:
仰啟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釋迦如來,當(dāng)來彌勒,十二部經(jīng),真如藏海,諸大菩薩,緣覺聲聞,證明我等,披陳懺悔:從無始來,至于今日,于其中間,皆由妄計我人,為貪瞋癡、無量煩惱,惱亂身心;縱恣三業(yè),具造十惡五逆四重,作一闡提,撥無因果;(具列十惡、五逆、四重、無因果相)壞僧伽藍(lán),焚燒經(jīng)像;身四威儀,損傷含識;盜三寶物,及余趣財;顛倒邪淫,污染梵行;污父污母,污比丘、比丘尼,人男、人女,畜生、鬼神等一切男女;誑惑三寶,謗三乘法,言非佛說,障礙留難;或飲酒食肉,無慈愍心;或食五辛,熏穢三寶;或于一切出家人所,有戒無戒,持戒破戒,打罵訶責(zé);乃至于一切有情無情,作不饒益;如是等罪,不可數(shù)知;自作教他,見聞隨喜,對三寶前,披陳懺悔,齊佛所知,不敢覆藏。一懺已后,永斷相續(xù),更不敢作,愿罪消滅。唯愿三寶,慈悲證明。
三遍已,語之:欲入佛海,以信為本;生在佛家,以戒為本。故有三歸,乃至菩薩戒。然受五、八、十戒人,如秉燭夜行,所見不遠(yuǎn)。受小乘戒,如月下游,雖未大明,猶勝燈燭。若受大乘戒,如在日中,無不曉了。能摧八難,能免八苦;遠(yuǎn)離二死,具足二嚴(yán);四德圓滿,降伏四魔。(云云)
第五發(fā)心者,先當(dāng)繼念十方諸佛,為所期果。是故經(jīng)云:若能念佛,得見佛心。佛心復(fù)以慈悲為本,慈悲乃以弘誓居先,是故弘誓,為菩提因。(具足為說,發(fā)四弘心。)發(fā)弘誓已,復(fù)加四心,以成弘誓:一者,觀于一切眾生,如佛無異;二如國王,三如父母,四如大家。何以故?佛為法王,是所求故。心、佛、眾生,三無別故。王居國尊,親在家尊,大家復(fù)為下類中尊。因中生于果上想故,若不爾者,何能度之?為度眾生,立余三誓。又復(fù)發(fā)四種心:一者,所作功德與眾生共。二者,愿一切眾生,過于煩惱生死大海。三愿共眾生通達(dá)一切諸經(jīng)了義。四共眾生至于菩提。此亦四弘之別名,而以利生為本,故并俱于眾生起想,以四弘誓利生為本。既發(fā)心已,三業(yè)清凈,猶如明鏡,內(nèi)外清徹,堪受凈戒。以此戒品具足三聚,遍收一切法故。
第六問遮者,既能發(fā)心,建立行相,行相不出自行化他。自行故上求,利他故下化。汝等既知發(fā)心之相,堪能成就,滿足四弘。此但現(xiàn)在身心發(fā)趣,若有遮難,戒品不發(fā)。故《梵網(wǎng)經(jīng)》云:若有七遮,不應(yīng)為受。我今問汝,當(dāng)如實答。若不實答,徒苦自他,無所克獲,虛稱菩薩,則為欺誑一切眾生,負(fù)心誑佛,枉受利養(yǎng)。汝不曾出佛身血不?(應(yīng)答云:無。)不煞父不?不煞母不?不煞和上不?不煞阿阇梨不?不破羯磨僧不?不煞圣人不?若無七遮,堪得受戒。應(yīng)須起專注心,發(fā)殷重心。今此方欲授汝等戒,發(fā)于戒品,心若專志,如仰完器,則有所克。一念差違,猶如覆器,必?zé)o所成。然此戒者,無有形色,而能流注汝等身心,盡未來際,成就大果。而于爾時,無所覺知。向若有形,入汝身時,當(dāng)作天崩地裂之聲。故須系念,不得余覺,及余思惟。(須具為說緣境,為發(fā)戒緣也。)
第七正授戒者,先略示三相,次正授戒。言三相者,所謂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應(yīng)須廣辨三聚廣狹偏圓之相,以作行者期心之本。若不爾者,秉法不成。小乘亦有三聚名故。
次正秉法者,應(yīng)語言:汝等諦聽。汝等今于我所,求受一切菩薩凈戒,求受一切菩薩學(xué)處,所謂攝律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此諸凈戒,此諸學(xué)處,過去一切菩薩,已受、已學(xué)、已解、已行、已成;未來一切諸菩薩,當(dāng)受、當(dāng)學(xué)、當(dāng)解、當(dāng)行、當(dāng)成;現(xiàn)在一切諸菩薩,今受、今學(xué)、今解、今行,當(dāng)來作佛。汝等從今身,盡未來際,于其中間不得犯。能持不?(三問三答)第一遍時,應(yīng)語言:十方法界一切境上微妙戒法,悉皆動轉(zhuǎn),不久當(dāng)應(yīng)入汝身中。第二遍已,次即語云:此妙戒法,即從法界諸法上起,遍虛空中,集汝頂上;微妙可愛,如光明云臺。第三遍初,復(fù)應(yīng)示言:若更一遍,此妙戒法,入汝身中,清凈圓滿。正在此時,納受戒法,不得余覺余思,令戒不滿。第三遍已,語言:即是菩薩,名真佛子!故大經(jīng)云:發(fā)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先心難。
第八證明者,戒師應(yīng)為受者作白言:弟子某甲,仰啟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諸佛,于此世界一四天下,南贍部洲人主地大唐國某州某縣某僧伽藍(lán)中佛像前,有眾多佛子,來于我所,求受菩薩戒竟,我已為作證明,唯愿諸佛亦為作證明。(三說)請諸菩薩亦如向說。(三說)
第九現(xiàn)相者,受者既有三品之心,相現(xiàn)亦有三品不同。所謂涼風(fēng)、異香、異聲、光明,種種異相,于十方界,此相現(xiàn)時,彼諸菩薩各問彼佛:何因緣故,有此相現(xiàn)?彼佛各答彼答菩薩言:此相現(xiàn)者,某方某界某國某處,有眾多佛子,于某師所三說求受菩薩戒竟,今請我等而作證明。我為作證,故有此相。彼諸菩薩,各各歡喜,咸相謂言:于如是等極惡處所,具足如是猛利煩惱惡業(yè)眾生,能發(fā)如是極勝之心,甚為希有。深生憐愍,乃于汝等起于堅固梵行之心。十方菩薩尚發(fā)是心,是故汝等宜應(yīng)志心守護(hù)禁戒,不惜身命,勿令毀犯。上品相者,上風(fēng)、上香、上光明等,中下準(zhǔn)此,唯佛能了,余無能知。
第十說相者,謂略陳持犯。如聲聞中略說四夷,故大乘略陳十重,以從易持難,識者說應(yīng)先為說此十總名。波羅夷者,此是梵音,此土往翻名他勝處。善法益己,名之為自;惡法損己,名之為他。若惡法增,損害善法,名為他勝。然論持犯,乃至有命,一針一草等,皆名持犯。今從易識妨損處深故,且隨說之云。
若諸菩薩已于戒師所,三說求受菩薩戒竟:
若自煞,若教人煞,若作坑阱,與人非人毒藥,施設(shè)方便,非真菩薩,假名菩薩;無慚無愧,犯波羅夷。汝從今身,盡未來際,于其中間不得犯,能持不?(答言:能持。)
若自盜,若教人盜,盜人五錢,若過五錢,若燒若埋若壞色,如是盜五大五塵。
若淫人男女,諸天鬼神、畜生男女,作不凈行。
若非真實、非已有,自言得禪、得解脫、得定、得九大禪、得初信,乃至等覺、妙覺,天龍鬼神,來供養(yǎng)我。
若酤諸酒。
若說出家、在家菩薩,言犯十波羅夷中隨犯一波羅夷。
若自贊己真實所得,并毀出家、在家菩薩,言犯十重中一一重罪,卌八輕中一一輕罪。
若慳法慳財,有來求者,法不為說一句一偈;財不施與一針一草,反生罵辱。
若瞋一切出家、在家菩薩,若非菩薩,諸天鬼畜,懺謝不解。
若謗三寶,若增若減,若相違,若戲論,下至一句。(一一文若初。若后皆初至戒竟,后從非真,并同初句。)
第十一廣愿者,上來受戒,但是起行。菩薩之儀,利他為本。是故更須以愿加之。師應(yīng)教言:
弟子某甲等,愿以懺悔、受戒、發(fā)心所生功德,回施法界一切眾生。愿法界眾生,未離苦者,愿令離苦;未得樂者,愿令得樂;未發(fā)菩提心者,愿令發(fā)菩提心;未斷惡修善者,愿斷惡修善;未集佛法者,愿集佛法;未利生者,愿早利生;未成佛者,愿速成佛。又以此功德,愿共法界諸眾生等,舍此身已,生極樂界彌陀佛前,聽聞?wù)?悟無生忍;具大神通,游歷十方,供養(yǎng)諸佛,常聞無上大乘正法。福智資糧、自行化他、生十方佛前、一切佛法,速得圓滿。又以此功德,愿共眾生,從今已往,于自行門,未得無生忍前,永離三惡道身,永離下賤身,永離女人身,永離拘系身。常于佛法中,清凈修諸行;于利他門,分身十界十方國土;常為眾生,作大知識,示其正道,令生實果。愿諸眾生,聞我名者,發(fā)菩提心;見我身者,斷惡修善;聞我說者,得大智惠;知我心者,早成正覺。發(fā)愿已,禮三寶。
第十二教令持戒者,既得戒已,如服良藥,須知禁忌,及以補養(yǎng)。自行斷惡,為禁忌;利他修善,如補養(yǎng)。是故應(yīng)須具足二持,遍修諸善,遍斷諸惡,勤行慈救,恭敬三寶。(云云)
于一一行,悉須以愿而加護(hù)之。常思滿足四弘之愿,六度四攝等不離剎那。以妙觀門,融通萬境;事理具足,正助合修;圓頓十乘,超逾十境。(云云)
授菩薩戒儀
抄取延歷寺藏本。比丘慧稠與王書之,元慶五年四月十三日追錄之。王記。處處怙著文者,為充自用也,莫書本上。
2002年5月于蘇州戒幢佛學(xué)研究所無盡燈樓
- 上一篇:護(hù)持正法與說四眾過
- 下一篇:“大唐三藏”說
- 本源法師:受菩薩戒的人,在這種情況下殺生是有功德的
- 本源法師:如何選擇菩薩戒?應(yīng)該受持哪種菩薩戒?
- 本源法師:為什么要受菩薩戒?
- 本源法師:為什么對受菩薩戒有恐懼心?
- 宗舜法師:清凈大海眾菩薩中的“滿分二嚴(yán)身”怎么理解?
- 明安法師:受菩薩戒后為什么不能吃五辛?
- 宗舜法師:耳熟能詳?shù)摹吧词强,空即是色”是什么意思?/a>
- 宗舜法師:墮胎罪業(yè)重,該讀什么佛號,哪個咒,哪部經(jīng)?
- 宗舜法師:是否可以通過修行改變財運呢?還有如何增長姻緣?
- 宗舜法師:如何正確理解戒律?如何能持好戒律?
- 宗舜法師: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真正皈依?
- 宗舜法師:為什么學(xué)佛的人互相稱呼“師兄”,不能叫“師姐”嗎?
- 宗舜法師:佛教法器哪個歷害?佛教法器有什么作用?
- 宗舜法師:有相布施比無相布施功德少嗎?有相布施是攀緣嗎?
- 宗舜法師:信佛學(xué)佛了以后,不可以化妝,抹香水嗎?
- 靜波法師:菩薩戒的三個標(biāo)準(zhǔn)
- 宗舜法師:觀音菩薩為什么能夠大慈大悲有求必應(yīng)?
- 宗舜法師:家里老人身體不好,很多醫(yī)院不愿意積極治療,怎么辦?
- 本源法師:受了菩薩戒的佛弟子可以養(yǎng)貓嗎?
- 宗舜法師:學(xué)佛學(xué)得有點消沉了,該怎么辦?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fēng)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yán)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yán)法師:關(guān)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yīng)做到的三大精進(jìn)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dá)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fēng)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xué)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dāng)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yuǎn)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jìn),專注于目標(biāo),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靜波法師:先告訴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別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zé)任
- 清凈法師:供奉韋馱菩薩和伽藍(lán)菩薩消除障緣
- 仁禪法師:五種適合絕大多數(shù)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fēng)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本源法師: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yuǎn)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rèn)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hù)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與人生]妨礙善行,損耗錢財?shù)牧N過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漢傳人物問答]學(xué)佛最終只是讓自己和眾生解脫嗎?
- [佛化家庭]世間的孝有幾種,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間最圓滿的孝道?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yuǎn)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佛與人生]放下過去,期待明天,對未來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學(xué)常識]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說四圣諦的目的
- [人物故事]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禪宗文化]靈隱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剎靈隱寺介紹
- [黑茶]認(rèn)識黑茶,黑茶的分類與營養(yǎng)功效
- [禪宗思想]禪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 [廣欽和尚]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宗門故事]無上大法難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紅茶
- [佛理禪機]知足不是得少為足
- [生活故事]因為有禪,所以有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