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三藏”說
“大唐三藏”說
宗舜法師
內(nèi)容提要:敦煌S。373號卷子中抄錄了十首詩,其中第六首題為“大唐三藏題西天捨眼塔”。正因為有“大唐三藏”四字,一般在著錄之時,多擬題為“唐玄奘詩五首”。但由于原詩沒有寫明玄奘法師(為行文簡潔,以下恕不稱呼)的名諱,學術界對“大唐三藏”究竟是不是指玄奘,尚無定論。本文從“大唐三藏”這一稱號入手,通過現(xiàn)存的敦煌卷子以及唐代文獻兩個方面,深入考察了“大唐三藏”這一稱號與玄奘的關系,發(fā)現(xiàn)以“大唐三藏”代指玄奘是當時的習慣用法。不管署名“大唐三藏”的詩是不是后人偽托的,可以肯定的是,在唐代,“大唐三藏”或者“唐三藏”乃是對玄奘的特稱。
關鍵詞:三藏 大唐三藏 唐三藏 玄奘 義凈 敦煌卷子
大唐三藏贊 唐三藏贊 玄奘詩
--------------------------------------------------------------------------------
一、緣 起
唐代高僧玄奘的詩作,在敦煌卷子未出之時,從未見諸文獻記載,故而《全唐詩》無玄奘詩。直至敦煌遺書重見天日,才在其中發(fā)現(xiàn)了可能是玄奘的五首詩。S。373號卷子共分兩個部分,前面部分抄錄的是后唐莊宗李存勖詩五首(1)。在李存勖的第五首詩“題幽州石經(jīng)山”后面,緊接著抄錄了五首詩(2)。其中第一首題為“大唐三藏題西天捨眼塔”(3),第二首題為“題尼蓮河七言”(4),第三首題為“題半偈捨身山”(5),第四首題為“題童子寺五言”(6),第五首題為“題中岳山七言”(7)。正因為第一首有“大唐三藏”四字,各家著錄之時,均擬題作“唐玄奘詩五首”。陳尚君輯《全唐詩續(xù)拾》,將此五首詩逕歸之玄奘名下,但沒有說明理由(8)。盡管從署名和內(nèi)容來看,不能排除這五首詩是玄奘所作的可能性。但是,由於原詩畢竟沒有寫明玄奘的名諱,而在唐代,名諱前被冠以“大唐三藏”的法師數(shù)以十計,故“大唐三藏”是否指玄奘,迄今尚無定論。巴宙在《敦煌韻文集》中說:“‘大唐三藏\’普通為玄奘法師之尊稱,但亦可用於其他譯經(jīng)高僧。故此詩及以下七絕二首是否為玄奘之作品待考。”(9)從經(jīng)歷來看,義凈同樣到過印度,行跡與詩中所寫的內(nèi)容也可以吻合。這樣,要解決這五首詩的歸屬問題,還得提出更充分的證據(jù)才行。目前,學術界對此問題的最新研究成果當屬徐俊的《敦煌詩集殘卷輯考》。在“斯三七三 諸山圣跡題詠詩叢鈔詩一○首”篇中,徐俊認為:
本卷存詩十首,劉銘恕先生《斯坦因劫經(jīng)錄》根據(jù)卷中第一、第六兩詩的詩題,著錄作“李存勖詩五首”、“唐玄奘詩五首”!瓕笪迨仔试,則謂“顯系后人所作,偽托玄奘”。此后諸家著錄皆依劉說。惟鄭炳林先生從本卷與斯五二九《諸山圣跡志》(題擬)的關系的考證中,認為“二卷皆出自一人之手”,作者為后唐時期河北地區(qū)(或定州一帶)的僧人,曾游歷全國并於后唐末年經(jīng)敦煌去印度求經(jīng)。雖乏確證,但首先將斯三七三卷見於斯五二九卷的三首詩一一揭出,為尋求兩卷間的關系,確認斯三七三卷詩鈔的性質(zhì)、作者,提供了難得的依據(jù)。
……
后五首詩,根據(jù)上文有關題署方式的分析,可以確定題作《大唐三藏題西天捨眼塔》的詩,其作者應即“大唐三藏”,至於“大唐三藏”是否指玄奘,需要作進一步的考察。即使“大唐三藏”指玄奘,亦不能排除其詩仍有偽托的可能。(10)
徐俊的看法,非常合乎情理。他提出了兩個層面的問題:其一是“大唐三藏”是不是指玄奘,其二是五首詩是不是玄奘所作。這兩個問題不是孤立的,而且第一個問題尤需先行解決。本文擬從第一個問題入手,考察一下“大唐三藏”和玄奘的關系。
二、“三藏”與“三藏法師”
所謂三藏,也作三法藏。藏,意謂容器、谷倉、籠等。《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經(jīng)》說:
菩薩藏者,名無量器。所以名曰無量器者,譬如大海受無量水,為包含器不可計實……菩薩藏者,經(jīng)典秘要,亦復如是,為無限施、聞、戒、定、慧度知見器,以故名曰菩薩篋藏。(11)
可見,藏為“器”義,即容受所應知之一切教法之意。藏也有“攝”義,即總攝一切所應知之意。無著在所造《大乘莊嚴經(jīng)論》中說:
云何名藏?答:由攝故。謂攝一切所應知義。(12)
三藏有多種意思,一般指經(jīng)藏、律藏、論藏,是印度佛教圣典的三種分類。唐/宗密在《盂蘭盆經(jīng)疏》卷上解釋說:
三藏者,一修多羅,此云契經(jīng)。契者,契理、契機。經(jīng)者,《佛地論》云:貫攝為義。謂貫穿所應知義,攝持所化生故。此教於三學中詮於定學。二毗奈耶,此云調(diào)伏。調(diào)謂調(diào)練三業(yè),伏謂制伏過非。此教詮於戒學。三阿毗達磨,此云對法。法謂涅槃、四諦,對謂對向、對觀。其能對者,即是妙慧。此教詮於慧學。(13)
所謂經(jīng)藏,音譯素怛纜藏、修多羅藏,意譯契經(jīng)藏。佛所說之經(jīng)典,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所以稱為契經(jīng)。佛陀所說法要,皆屬於經(jīng)部類。所謂律藏,音譯毗奈耶藏、毗尼藏,意譯調(diào)伏藏。佛所制定之律儀,能斷除眾生之惡行,調(diào)伏眾生之心性,故稱毗尼。佛所制定的教團生活軌則,皆屬於律部類。所謂論藏,音譯阿毗達磨藏、阿毗曇藏,意譯作對法藏。對為對觀、對向之義,法為四諦、涅槃等法。以無漏圣道之智慧,對觀四諦之理,對向於涅槃之果,故名對法。佛弟子對佛典經(jīng)義,以殊勝之智慧,決擇諸法性相,加以組織化、體系化的論議解釋著作,皆屬於論部類。論藏又稱論部,與摩呾理迦(或作摩得勒伽,意譯作本母、論母)、優(yōu)波提舍(意譯作論議)具有密切關系。
凡是以經(jīng)立宗者,如華嚴宗、凈土宗、密宗等,皆稱為經(jīng)宗;以律立宗者稱為律宗,如道宣創(chuàng)立的南山律宗;以論立宗者稱為論宗,如俱舍宗、成實宗、三論宗等。同時,把精通三藏之各藏者,分別稱為經(jīng)師、律師或論師。造論弘揚佛教者,稱為論主或論師。精通三藏之法師稱為三藏法師、三藏比丘、三藏圣師等。
在中國,也把從事佛典翻譯的翻譯家尊稱為“譯經(jīng)三藏”或“三藏法師”,簡稱為“三藏”,如鳩摩羅什、真諦、義凈、善無畏、不空(14)等人都有此稱。
三、唐代的“三藏法師”
從現(xiàn)存資料來看,“大唐三藏”一詞首見於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648)為玄奘所撰寫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唐/慧立、彥悰著(15)《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六云:
二十二年春,駕幸玉華宮。夏五月甲午,翻《瑜伽師地論》訖,凡一百卷。六月庚辰,敕追法師赴宮。比發(fā)在途,屢有使至,令緩進,無得勞損。既至,見於玉華殿,甚歡。。。。。。。帝先許作新經(jīng)序,機務繁劇,未及措意。至此,法師重啟,方為染翰。少頃而成(16),名《大唐三藏圣教序》,凡七百八十一字。神筆自寫,敕貫眾經(jīng)之首。帝居慶福殿,百官侍衛(wèi),命法師坐。使弘文館學士上官儀,以所制序?qū)θ哄夹x,霞煥錦舒,極褒揚之致。(17)
這篇《大唐三藏圣教序》不僅是“圣教序”的濫觴,也是“圣教序”中最為著名之文。在序中,唐太宗對玄奘的德行、操守、事業(yè),極盡推崇贊嘆,直稱其為“法門之領袖也”,并贊嘆他“松風水月,未足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潤。故以智通無累,神測未形。超六塵而迥出,雙千古而無對。”(18)可以稱得上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彥悰也感嘆說:“自二圣序文(19)出后,王公、百辟,法、俗黎庶,手舞足蹈,歡詠德音,內(nèi)外揄揚,未浹辰而周六合。慈云再蔭,慧日重明。歸依之徒,波回霧委。所謂上之化下,猶風靡草,其斯之謂乎!如來所以法付國王,良為此也。”(20)而從內(nèi)容來看,此序與其說是新譯經(jīng)典的“圣教序”,還不如說是玄奘的“表彰序”。正因為如此,“大唐三藏”遂成為玄奘的一個代名詞。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唐代的“圣教序”并不止此一篇,所贈的對象也并非玄奘一人。武則天曾為義凈等作《大周新翻三藏圣教序》,(21)并且,她為地婆訶羅(即日照)等作的序,敦煌卷子P。2155號即稱為《大唐新譯三藏圣教序》。(22)唐中宗則於神龍元年(705)為義凈作《大唐中興三藏圣教序》。(23)唐中宗在序中對義凈的贊嘆,不亞於唐太宗(24)。從現(xiàn)存的敦煌卷子來看,唐太宗的《圣教序》敦煌抄本有五本,Sv。343號(25)、P。2323號(26) 、P。2780號(27)、P。3127號(28)、B。8409號(29)。唐中宗的《圣教序》敦煌抄本也存有五本,如原卷題作《大唐中興三藏圣教序》的有S。462號(30)、P。3154號(31)、B。8408號(32),原卷題作《大唐后三藏圣教序》的有P。2261號(33)。題作《三藏圣教序》的有P。3831號(34)。義凈的影響,在當時同樣不小,如果說“大唐三藏”指義凈,并非空言無據(jù)。
而且,從唐/智昇《開元釋教錄》、唐/圓照《貞元新定釋教目錄》來看,在唐代,被稱為“大唐三藏某某”或“大唐三藏法師某某”的人為數(shù)甚多。對這一問題,徐俊有一個誤會。他說:
案“大唐”在今人看來是時代概念,但在當時卻是地域、國屬概念!端胃呱畟鳌分辛骰驍⒓暗纳,有“三藏”之稱的其實并不多,且多非唐人,如善無畏、金剛智、菩提流志、菩提嚩日羅、蓮花精進、不空等,多來自五印度或西域諸國(請參看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補編》分論一第九章《玄奘傳的做法》),時人不可能用“大唐三藏”這個國屬觀念極強的概念來稱呼他們。(35)
首先,僧人“有‘三藏\’之稱的其實并不多”一點也不奇怪,因為從東晉至唐,一般只有譯場中主持譯經(jīng)的“譯主”才能稱為“三藏”,這是我國不同於印度、西域的地方。唐代被稱為“三藏”的法師絕大部分都是這種情況,唯一的例外是唐洛陽罔極寺的慧日,他沒有作譯主,而是被皇帝敕封為“三藏”;廴帐具足戒后,因仰慕玄奘、義凈的西行求法事業(yè),也用了三年時間從海上到達印度,學習十三年后歸國,“計行七十馀國,總一十八年,開元七年方達長安。進帝佛真容梵夾等,開悟帝心,賜號曰慈愍三藏!(36)中國僧人能懂梵文(或者西域文字)的雖然不少,但能作譯主的實在不多,結果當然是“且多非唐人”了。
其次,“大唐”確實既是一個時間概念也是一個地域、國屬概念。但就算從地域、國屬概念來看,也不能這么機械地認定“大唐三藏”只能指是“大唐(中國)的三藏法師”;蛘甙选按筇迫亍崩斫獬伞霸诖筇(中國)的三藏法師”,更能符合當時的本意。與“時人不可能用‘大唐三藏\’這個國屬觀念極強的概念來稱呼他們”的推定相反,唐代文獻告訴我們,除玄奘、義凈、慈愍等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外,外國來唐的法師,同樣也被稱為“大唐三藏某某”,例如菩提流志(37)、寶思惟(38)、實叉難陀(39)、那提(40)、地婆訶羅(41)、輸波迦羅(42)、金剛智(43)、般刺蜜帝(44)、不空(45)等等。
正因為有“大唐三藏”這一榮銜的法師在唐代并非只有玄奘、義凈數(shù)人,故而要證明“大唐三藏”特稱玄奘,還要進行更充分地論證。
四、從敦煌文獻看“大唐三藏”
在敦煌遺書中,我們注意到P。2680號(46)(題為“大唐三藏贊”)、P。4597號(47)和Sv。6631號(48)(題為“唐三藏贊”)三個卷子,正好可以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依據(jù)。Sv。6631號卷子抄寫工整,而且字跡清晰,故據(jù)此卷錄文於下:
《唐(49)三藏贊》釋利濟(50)
嵩山秀氣,河水英靈。捷(51)特瑰傳(52),脫履(53)塵榮(54)。鄉(xiāng)園東望,竺國西傾。心存寶偈,志切金經(jīng)。戒賢忍死,邪賊逃形。彌勒期契(55),觀音(56)愿成。辯論無當(57),慈悲有情。一生激節(jié),萬代流名。(58)
從這篇署名“利濟”所作的贊的內(nèi)容來看,“大唐三藏”或者“唐三藏”指的就是玄奘。為說明情況,我們對這篇贊中的關鍵內(nèi)容略作箋釋:
“嵩山秀氣,河水英靈!
今案:玄奘的籍貫,據(jù)史料記載為“洛州緱氏”。唐/冥詳《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師行狀》:“法師諱袆,字玄奘。俗姓陳,漢太(今案:原作大,據(jù)其校注改)丘長仲弓之后。本居穎川,后徙河南,子孫因之為緱氏人焉!(59)
又,唐/道宣《續(xù)高僧傳》卷第四:“釋玄奘,本名袆,姓陳氏,漢太丘仲弓后也。子孫徙於河南,故又為洛州緱氏人焉。”(60)
唐/慧立、彥悰著《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一:“法師諱玄奘,俗姓陳,陳留人也,漢太丘長仲弓之后。曾祖欽,后魏上黨太守。祖康,以學優(yōu)仕齊,任國子博士,食邑周南。子孫因家,又為緱氏人也……親廣平宋氏隨洛州長史欽之女!(61)
“漢太丘長仲弓”,指的是東漢時的陳寔。陳寔字仲弓,東漢穎川許人。曾入太學受業(yè),后除太丘長,于任中“修德清靜,百姓以安”,故稱“太丘長仲弓”。曾遭黨錮之禍,黨禁解后,“時三公每缺,議者歸之,累見征命,遂不起,閉門懸車,棲遲養(yǎng)老!(62)及死,海內(nèi)有三萬馀人赴吊。穎川之許后屬陳留,即今許昌東。所以《傳》中稱玄奘為陳留人,這是依祖籍而言。玄奘近祖后遷居“洛州緱氏”,即洛州緱氏縣,今屬河南偃師。故贊中以最能代表中原的“嵩山”和“(黃)河”代指地處中原的河南。
“戒賢忍死”
今案:戒賢是當時印度那難陀寺最著名的論師,玄奘到印度見到他時,已經(jīng)一百六十歲。三年前,戒賢因病,有不欲住世之念,夢見文殊菩薩,為他說得病因緣,令他懺悔。告訴他三年后有中國僧人來向他學習經(jīng)論,并會弘揚光大,讓他留命以待,故稱“忍死”。唐/冥詳《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師行狀》:
“眾相見訖,差二十人有德行者,將法師參‘正法藏\’,即戒賢法師也。其人博聞強識,佛法及外道經(jīng)書,一切通達。又最耆宿,時年一百六十歲。眾所共尊,不敢片其名,故號為‘正法藏\’。法師隨入謁,方牽師資,務盡其敬。頂禮贊嘆訖,正法藏命法師及諸僧坐,問:‘從何處來?’報:‘從支那國來,欲於師處,學《瑜伽》等經(jīng)論。’聞已啼泣,喚弟子覺賢,令說三年已前病惱因緣。覺賢曰:和上去今三年已前有患,四支拘急,如火燒刀判之病。意厭此身,欲不食取盡。於夜中,夢天人黃金色,謂和上曰:‘汝勿厭此身。身是法器,修習難得。汝過去會作國王,多惱眾生,故招此苦。當自悔責,禮誦行道,廣通正法,業(yè)累可除。直欲不食舍之,終不得了。死已受身,還得受苦。猶如井輪,回轉無息。復三年馀,有支那國僧,欲來於此,學諸經(jīng)論,已發(fā)在路,汝可待之,為演說付授。彼人得已,當轉流通,以功德汝罪自滅。我是曼殊室利,憐愍汝故來相告,當依我語。今日已后,所患亦當漸除。’語已而滅。從爾來,和上漸則安隱。正法藏又問:‘汝在路經(jīng)今幾時?’報曰:‘過三年向欲四年。\’既與昔夢狀同,深相慰喻。法師親承斯記,悲喜不能自勝,更起禮謝。”(63)
“邪賊逃形”
今案:玄奘一路多次遭賊,但終於無恙,多有為其德行感化者。如唐/慧立、彥悰著《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二載:
“行數(shù)里,有五賊人拔刃而至。法師即去帽,現(xiàn)其法服。賊云:師欲何去?答:欲禮拜佛影。賊云:師不聞此有賊耶?答云:賊者,人也。今為禮佛,雖猛獸盈衢,奘猶不懼,況檀越之輩是人乎!賊遂發(fā)心,隨往禮拜!(64)
又,唐/道宣《續(xù)高僧傳》卷四:
“又東南行二千馀里,經(jīng)於四國。順殑伽河側,忽被秋賊須人祭天,同舟八十許人悉被執(zhí)縛。唯選奘公,堪充天食。因結壇河上,置奘壇中。初便生饗,將加鼎鑊。當斯時也,取救無緣。注想慈尊彌勒如來,及東夏住持三寶,私發(fā)誓曰:馀運未絕,會蒙放免,必其無遇命也如何。同舟一時悲啼號哭,忽惡風四起,賊船而覆沒,飛沙折木,咸懷恐怖。諸人又告賊曰:此人可愍,不辭危難,專心為法,利益邊陲。君若殺之,罪莫大也。寧殺我等,不得損他。眾賊聞之,投刃禮愧,受戒悔失,放隨所往!(65)
“彌勒期契”
今案:這是說玄奘所發(fā)死后往生兜率內(nèi)院、親近彌勒菩薩的大愿最終得以實現(xiàn)。唐/冥詳《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師行狀》:
“法師從少以來,常愿生彌勒佛所。及游西方,又聞無著菩薩兄弟,亦愿生睹史多天宮,奉事彌勒,并得如愿,俱有證驗,益增克勵。自至玉花,每因翻譯,及禮懺之際,恒發(fā)愿上生睹史多天,見彌勒佛。除翻經(jīng)時以外,若晝?nèi)粢?心心相續(xù),無暫休廢!(66)
又,唐/道宣《續(xù)高僧傳》卷四:
“對寺僧門人辭訣,并遺表訖,便默念彌勒,令傍人稱曰:南謨彌勒如來應正等覺,愿與含識速奉慈顏。南謨彌勒如來所居內(nèi)眾,愿捨命已必生其中。至二月四日,左脅累足,右手支頭,左手髀上,鏗然不動。有問何相,報曰:勿問,妨吾正念。至五日中夜,弟子問曰:和上定生彌勒前不?答曰:決定得生!言已氣絕。迄今兩月,色貌如常!(67)
“觀音愿成”
今案:玄奘在印度曾向孤山的觀自在菩薩像祈愿,一愿學成平安回國,二愿往生兜率內(nèi)院,三愿菩薩證知自己是有佛性能修行成佛者。最終此三愿均得成就,故贊中說“觀音愿成”。唐/慧立、彥悰著《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三:
“從此復往伊爛拏缽伐多國,在路至迦布德伽藍。伽藍南二三里有孤山,巖巘崇崒,灌木蕭森。泉沼澄鮮,花卉芬馥。既為勝地,靈廟實繁。感變之奇,神異多種。最中精舍,有刻檀觀自在菩薩像,威神特尊。常有數(shù)十人,或七日、二七日,絕粒斷漿,請祈諸愿。心殷至者,即見菩薩具相莊嚴,威光朗曜,從檀像中出,慰喻其人,與其所愿。如是感見,數(shù)數(shù)有人,以故歸者逾眾。其供養(yǎng)人恐諸來者坌污尊儀,去像四面各七步許,豎木構欄。人來禮拜,皆於欄外,不得近像。所奉香花,亦并遙散。其得花住菩薩手及掛臂者,以為吉祥,以為得愿。法師欲往求請,乃買種種花,穿之為鬘,將到像所。至誠禮贊訖,向菩薩跪發(fā)三愿:一者於此學已,還歸本國得平安無難者,愿花住尊手。二者所修福慧,愿生睹史多宮事慈氏菩薩。若如意者,愿花貫掛尊兩臂。三者圣教稱眾生界中有一分無佛性者,玄奘今自疑不知有不。若有佛性,修行可成佛者,愿花貫掛尊頸項。語訖,以花遙散,咸得如言。既滿所求,歡喜無量。其傍同禮及守精舍人,見已彈指嗚足,言未曾有也。當來若成道者,愿憶今日因緣,先相度耳。”(68)
“辯論無當”
今案:“當”是“抵抗”的意思!队衿贰疤锊俊:“當,敵也!边@里是說玄奘會通中觀、瑜伽著《會宗論》及為破《破大乘論》著《制惡見論》,并於曲女城以二論標宗,征求答破,十八日中,無人能應答的事情。唐/道宣《續(xù)高僧傳》卷四:
“(戒日王)乃延入行宮,陳諸供養(yǎng)。乃述《制惡見論》,顧謂門師曰:日光既出,熒燭奪明。師所寶者,他皆破訖,試救取看。小乘諸僧無敢言者。王曰:此論雖好,然未廣聞。欲於曲女城大會,命五印度能言之士,對眾顯之,使邪從正,舍小就大,不亦可乎?是日發(fā)敕,普告天下,總集沙門、婆羅門,一切異道,會曲女城。自冬初溯流,臘月方到。爾時四方翕集,乃有萬數(shù)。能論義者數(shù)千人,各擅雄辯,咸稱克敵。先立行殿,各容千人,安像陳供,香花音樂,請奘升座,即標舉論宗,命眾征核。竟十八日,無敢問者。王大嗟賞,施銀錢三萬,金錢一萬,上氎一百具。仍令大臣執(zhí)奘袈裟,巡眾唱言:支那法師論勝,十八日來無敢問者,并宜知之。於時僧眾大悅,曰:佛法重興,乃令邊人權智若此!(69)
從上面的論述可以看出,這篇“大唐三藏贊”(“唐三藏”)所贊的對象確是玄奘。說“大唐三藏”是玄奘的特稱,是有文獻依據(jù)的。作為對這一論點的支持,另有幾個資料值得一提。
第一,抄錄“(大)唐三藏贊”的三個卷子前面,都抄錄了“(大唐)義凈三藏贊”。在抄錄“唐三藏贊”的Sv。6631號卷子前面,題名“義凈三藏贊”,P。4597號同此卷。P。2608號則題為“大唐義凈三藏贊”。今據(jù)Sv。6631號卷子錄文於下:
《義凈三藏贊》釋門副教授□□(70)
卓哉大士,道跡隨機。應物懷念,濟世含悲。飛錫西邁,白馬東歸。語窮五印(71),行盡四維。譯經(jīng)九部,定教三時;噬贤(72),群下承規(guī)。該通內(nèi)外,郁為國師。
可見,在玄奘和義凈并舉之時,對玄奘的稱呼是“大唐三藏”或“唐三藏”,而對義凈則加其名諱,以示區(qū)別。
第二,B。8348號卷子《西方阿彌陀佛禮文》后,抄錄了一篇《三藏法師禮文》。(73)這篇“禮文”,記載的是某月某日向某方禮拜若干,可以除滅若干劫罪。限於篇幅,略錄如下:
正月一日向東方禮四拜除罪一百劫 二月九日丑時向東方禮四拜除罪一百劫
三月十日亥時向西方禮四拜除罪一百劫 四月八日子時向北方禮四拜除罪四百劫
五月六日戌時向南方禮四拜除罪五百劫 六月三日午時向東方禮九拜除罪一百劫
……
在此文后,抄有“十齋日”的內(nèi)容,是說每日都有一個相應的天神下降人間,若能持齋,可以避免墮某種地獄:
一日童子下 若能此日持齋不墮劍拊地獄
八日太子下 若能此日持齋不墮梨舌地獄
十四日伺命下 若能此日持齋不墮鑊湯地獄
十五日五道將軍下 若能此日持齋不墮鋸解地獄
……
從“禮文”的內(nèi)容看,并不是正統(tǒng)的佛教信仰,當然是托名“三藏法師”的偽作。值得注意的是這個被大家默認而不需要標名的“三藏法師”指的是誰?與B。8348號所抄內(nèi)容大體相似的P。3809號卷子,起首抄錄的是“玄奘法師禮佛十齋日” (74):
玄奘法師禮拜逐月有十齋日十 一日善惡童子下界念定光佛 八日齋太子下界念藥師琉璃光佛 十四日司命下界念賢劫千佛 十五日齋五道將軍念阿彌陀佛……
后面的內(nèi)容也與“三藏法師禮文”相似:
西京龍興寺玄奘法師於西國來大唐國來,有十二月禮佛日,每月只在一日。 正月一日平明時向東方禮佛四拜除罪二百三十劫 二月八日雞明(75)平時向東(76)方禮佛四拜除罪一百二十(77) 三月七日向西方禮佛四拜除罪一百四十劫 四月八日(78)向北方禮佛四拜除罪一百二十劫 五月五日黃昏時向東方禮佛四拜除罪一千八百劫 六月六日黃昏時向東方禮佛四拜除罪一千八百劫……
通過比較可以看出,兩個卷子具體內(nèi)容雖然有一定出入,但結構和說法大致相同。這是因為文中所述,原本就是民間編造的,在流傳的過程中自然會被不斷地修改,所以并沒有一個固定的版本。尤其是P。3809號卷子中“西京龍興寺玄奘法師”一句,更能證明“十齋日”等的偽托。從現(xiàn)存史料來看,玄奘從沒有在某個“龍興寺”生活過的記載。而且,龍興寺的創(chuàng)建,是在唐中宗復國之后。神龍元年(705),唐中宗即位,稱天下中興,乃敕令於諸州置大唐中興寺、觀。圖史及制誥均加“中興”字樣。后因右補闕張景源上疏,請改“中興”為“龍興”,唐中宗從之,遂於景龍元年(707)將“大唐中興寺”改為“龍興寺”。(79)開元二十六年(738),唐玄宗復敕於諸郡設開元、龍興二寺。國祭大典時,即於龍興寺舉行宗教儀式。所以唐中宗為義凈作的《大唐中興三藏圣教序》也稱《大唐龍興三藏圣教序》。(80)但是,盡管這兩個卷子的內(nèi)容是偽托的,從上面的兩個卷子仍可以看出,以“三藏法師”代指玄奘是當時的習慣用法。
五、從唐人著作看“大唐三藏”
從唐代文獻來看,這種用“大唐三藏”或者“唐三藏”代指玄奘的例子(僅稱“大唐三藏”而不加“玄奘”二字名諱者)實在不少。不僅有玄奘門下的弟子,也有與玄奘同時代的大德,還有晚於玄奘的后輩,我們從以下二個方面類舉比較有代表性的例子加以說明:
(一)“大唐三藏”
1、窺基《阿彌陀經(jīng)通贊疏序》:
此經(jīng)前后有其四譯:一秦弘始四年二月八日羅什譯,名《小無量壽經(jīng)》;二宋元嘉年中求那跋陀羅譯,四紙;三永徽元年(今案:原作“六”,據(jù)《大正藏》校注改)大唐三藏於慈恩寺譯,名《稱贊凈土佛攝受經(jīng)》,十紙;四后秦又譯出《阿彌陀經(jīng)偈頌》一紙而失譯主。今此所解者,即是秦羅什法師所譯。(81)
今案:智昇《開元釋教錄》卷第八:“《稱贊凈土佛攝受經(jīng)》一卷見《內(nèi)典錄》第三出,與羅什《阿彌陀經(jīng)》等同本。永徽元年正月一日於大慈恩寺翻經(jīng)院譯,沙門大乘光筆受!(82)
2、圓測《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贊》:
今大唐三藏曰:阿之言無,耨多羅名上,三名正,藐名等,三又言正,菩提云覺。無法可過,故言無上;理事遍知,故云正等;離妄照真,復云正覺。即是無上正等正覺。(83)
今案:圓測和窺基都是玄奘弟子,故其文中稱“‘今\’大唐三藏”。圓測696年即已去世,而義凈證圣元年(695)方歸洛陽,久視元年(700)以后,他才組織譯場,自主譯事。所以圓測所謂“今大唐三藏”絕對不是指義凈。窺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幽贊》卷下:“阿云無,耨多羅云上,三云正,藐云等,三又云正,菩提云覺,末伽名道,此不名也。無法可過,故名無上;理事遍知,故名正等;離妄照真,復云正覺。即是無上正等正覺。”(84)
3、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隨疏演義》卷五:
引世親《攝論》者。然《攝大乘論》,本論即無著菩薩所造,釋有多家,此方有二本,即世親、無性二菩薩也。大唐三藏俱譯二本,各有十卷。梁朝真諦譯世親《釋論》,有十五卷,今稱梁《攝論》。是釋義大同小異,疏家隨便引之?譃E三本故,各以異名揀之。然依古德多引梁論,若今自取多引無性、世親。(85)
今案:智昇《開元釋教錄》卷八:“《攝大乘論世親釋》十卷見《內(nèi)典錄》,第三出,與陳真諦、隋笈多出者同本。貞觀二十二年十二月八日,於北闕弘法院譯,至二十三年六月十七日慈恩寺畢。大乘巍等筆受。
《攝大乘論無性釋》十卷見《內(nèi)典錄》,貞觀二十一年三月一日於弘福寺翻經(jīng)院譯,至二十三年六月十七日於大慈恩寺翻經(jīng)院譯畢。沙門大乘巍、大乘林等筆受!(86)
玄奘所譯世親《攝大乘論釋》十卷見《大正藏》31冊1597號。所譯無性《攝大乘論釋》十卷見《大正藏》31冊1598號。除此之外,唐代別無《攝大乘論釋》的翻譯。
4、法崇《佛頂尊勝陀羅尼經(jīng)教跡義記》卷下:
大唐三藏云:多舉殑河諭者,有其五義。一者由砂多。二者由世人共為福水,入中洗浴,滅罪生天。三者雖經(jīng)劫不壞,名字常在。四者佛常近其側,宣說妙法。五者眾人共委知。是故經(jīng)中多引為諭。(87)
今案:法崇乃不空的弟子,在不空譯場中曾任要職(88)。其引“大唐三藏”所說的“五義”,見玄奘《大唐西域記》卷四:“閻牟那河東行八百馀里至殑伽河河源,廣三四里,東南流入海處廣十馀里。水色滄浪,波流浩汗。靈怪雖多,不為物害。其味甘美,細沙隨流。彼俗書記謂之福水,罪咎雖積,沐浴便除。輕命自沉,生天受福。死而投骸,不墮惡趣。揚波激流,亡魂獲濟。”(89)
又,窺基《阿彌陀經(jīng)通贊疏》卷下:“恒河數(shù)者,梵云殑伽,訛略云恒河……經(jīng)中說河沙為喻,無熱惱池出四大河,此河即一也。由具五義、一由沙多;二由世人共為福水,入洗罪滅,投死生天;三雖經(jīng)劫壞,名字常在;四佛多近此,宣說妙法;五眾人共委,故多為喻!(90)
5、圓暉《俱舍論頌疏論本》卷一:
第四明翻譯不同者,此論翻譯,總有兩時。初即陳朝,后居唐代。陳朝三藏真諦法師,有於嶺南,譯成二十二卷。大唐三藏,永徽年中,於慈恩寺,譯成三十卷。翻譯不同,非無所以。由前譯主未善方言,致使論文義在差舛。至如無為是因果,前譯言非;現(xiàn)法無非得,昔翻云有。大唐三藏音善兩方,譯義無差,綴文不謬。由使懷疑之客,得白玉於青山;佇決之賓,獲玄珠於赤水。由是此論,譯有兩時。(91)
今案:圓照《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十一:“《阿毗達磨俱舍論》三十卷見《內(nèi)典錄》,世親造。第二譯,與真諦出者同本。永徽二年五月十日,於大慈恩寺翻經(jīng)院譯,至五年七月二十七日畢,沙門元瑜筆受”(92)
6、智昇《開元釋教錄》卷八:
沙門釋靖邁,簡州人也,以博學馳譽。大唐三藏翻譯眾經(jīng),召充綴文大德。后大慈恩寺翻經(jīng)堂中,壁畫古來傳譯緇素,靖邁於是緝維其事,撰成《圖紀》題之於壁。(93)
又,智昇《續(xù)古今譯經(jīng)圖紀》:
譯經(jīng)圖紀者,本起於大慈恩寺翻經(jīng)院之堂也。此堂圖畫古今傳譯緇素,首自迦葉摩騰,終於大唐三藏,邁公因撰題之於壁。(94)
今案:靖邁《古今譯經(jīng)圖紀》卷一即“沙門迦葉摩騰”,見《大正藏》55/2151/348中。卷四之最末即“沙門玄奘”,見《大正藏》55/2151/366下。
(二)“唐三藏”
1、湛然《法華文句記》卷第一上:
一《集異門足》,一萬八千偈,舍利弗造。二《法蘊足》,有六千偈,大目連造此二論唐三藏譯。三《施設足》,一萬八千偈,迦多演尼子造,唐三藏將來未譯。此三論佛在世造。(95)
又,法寶《俱舍論疏》卷第一:
言六足者,舍利子造《集異門足論》,一萬二千頌,略本八千頌舍利此云百舌鳥,子是唐言也。大目健連造《法蘊足論》,六千頌目健連此云采菽氏,大是唐言。故《法蘊足論》云大采菽氏。大迦多衍那造《施設足論》,一萬八千頌迦多此云剪剃,衍此云種,那是男聲,婆羅門中第一姓也。已上三論,佛在世時造。佛涅槃后一百年中,提婆設摩造《識身足論》,七千頌此云賢寂。至三百年初,伐蘇密多羅造《品類足論》,六千頌即是舊《眾事分阿毗曇》也。又造《界身足論》,廣本六千頌,略本七百頌伐蘇密多羅,此云世友也。至三百年末,迦多衍尼子造《發(fā)智論》,二萬五千頌。后代誦者廣略不同,一本一萬八千頌,一本一萬六千頌。此本即是唐三藏所翻。前之六論義門稍小,《發(fā)智》一論法門最廣,故后代論師,說六為足,發(fā)智為身。此上七論是諸論根本也。唐三藏唯《施設足論》未翻,馀之六論皆翻訖。(96)
今案:玄奘所譯六論收錄在《大正藏》26冊“毗曇部一”。智昇《開元釋教錄》卷八:
“《阿毗達磨發(fā)智論》二十卷見《內(nèi)典錄》,迦多衍尼子造。第二出,與舊《八揵度論》同本。顯慶二年正月二十六日,於西京大內(nèi)順賢閣譯,至五年五月七日,於玉華寺畢。沙門玄則等筆受。
《阿毗達磨法蘊足論》十二卷見《內(nèi)典錄》,大采菽氏造。顯慶四年七月二十七日,於大慈恩寺翻經(jīng)院譯,至九月十四日畢。沙門大乘光等筆受。
《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二十卷見《內(nèi)典錄》,舍利子說。顯慶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於玉華寺明月殿譯,至龍朔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畢。沙門弘彥、譯詮等筆受。
《阿毗達磨識身足論》十六卷見《內(nèi)典錄》,提婆設摩造。貞觀二十三年正月十五日,於北闕弘法院譯,至八月八日於慈恩寺畢。沙門大乘光等筆受。
《阿毗達磨品類足論》十八卷見《內(nèi)典錄》,筏蘇蜜多羅造。第二出,與《眾事分阿阿曇》同本。顯慶五年九月一日,於玉華寺云光殿譯,至十月二十三日畢。大乘光等筆受。
《阿毗達磨界身足論》三卷見《翻經(jīng)圖》,筏蘇蜜多羅造。龍朔三年六月四日,於玉華寺八桂亭譯畢。沙門大乘基筆受”(97)
2、湛然《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三之一:
真諦三藏云:阿陀那七識,此云執(zhí)我識。此即惑性,體是緣因。阿賴耶八識,此名藏識,以能盛持智種不失,體是無沒無明。無明之性,性是了因。庵摩羅九識,名清凈識,即是正因。唐三藏不許此釋,云:第九乃是第八異名。故新譯《攝論》不存第九,《地論》文中亦無第九。(98)
今案:圓測《仁王經(jīng)疏》卷中本“教化品第三”:“言眾生識者,總標諸識,自有兩釋。一真諦三藏,總立九識。一阿摩羅識,真如本覺為性,在纏名如來藏,出纏名法身。阿摩羅識,此云無垢識,如《九識章》。馀之八識,大同諸師。二慈恩三藏,但立八識,無第九識。而言阿摩羅者,第八識中凈分第八。”(99)
3、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疏》卷第二:
第二,敘西域者,即今性相二宗,元出彼方,故名西域。謂那爛陀寺同時有二大德,一名戒賢,二名智光。戒賢遠承彌勒、無著,近踵護法、難陀,依《深密》等經(jīng),《瑜伽》等論,立三種教,以法相大乘而為了義,即唐三藏之所宗師。(100)
今案:《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第十:“(玄奘)以貞觀三年秋八月立誓裝束,拂衣而去。到中天竺那爛陀寺,逢大法師名尸羅跋陀,此曰戒賢。其人體二居宗,神鑒奧遠。博閑三藏,善四《韋陀》。於《十七地論》最為精熟,以此論該冠眾經(jīng),亦偏常宣講。元是彌勒菩薩所造,即《攝大乘》之根系,是法師發(fā)軔之所祈者。十六大國靡不歸宗,稟義學徒恒有萬許。法師既往修造,一面盡歡,以為相遇之晚。於是伏膺聽受,兼咨決所疑,一遍便覆,無所遺忘。譬蒙汜之納群流,若孟諸(今案:一作潴)之吞云夢。彼師嗟怪,嘆未曾有,云:若斯人者聞名尚難,豈謂此時共談玄耳!法師從是聲振蔥西,名流八國!(101)
4、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隨疏演義鈔》卷第六十五:
言《二十唯識》者,亦名《唯識二十論》,有二十偈故。世親菩薩造,唐三藏釋(今案:“釋”疑當作“譯”)。最初即云:安立大乘三界唯心。以契經(jīng)說,三界唯心,心意識了別,名之差別。此中說心,意兼心所。唯遮外境,不遣相應。內(nèi)識生時,似外境現(xiàn)。如眼有翳,見發(fā)蠅等,於中都無少分實義。(102)
今案:智昇《開元釋教錄》卷八:“《唯識二十論》一卷見《翻經(jīng)圖》,世親菩薩造。第三出,與元魏智希、陳真諦出者同本。龍朔元年六月一日,於玉華寺慶福殿譯。沙門大乘基筆受!(103)
又,玄奘譯《唯識二十論》:“安立大乘,三界唯識。以契經(jīng)說,三界唯心。心意識了,名之差別。此中說心,意兼心所。唯遮外境,不遣相應。內(nèi)識生時,似外境現(xiàn),如有眩瞖,見發(fā)蠅等,此中都無少分實義!104
六、一點思索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肯定,在唐代,“大唐三藏”或者“唐三藏”乃是對玄奘的特稱。不管真?zhèn)稳绾?在S。373號卷子所錄“大唐三藏題西天捨眼塔”詩的作者,在當時抄寫者的心目中,就是玄奘。盡管五首詩是玄奘所作的可能性遠遠小於他人偽托的可能性,但是在不能提出更多的證偽材料之前,這五首詩不妨暫且歸諸玄奘名下。
用“大唐三藏”或“唐三藏”代指玄奘的習慣,在唐代以后被繼承下來。宋/延一《廣清涼傳》、宋/延壽《宗鏡錄》等書中均有此種例子。限於篇幅,茲不具述。而且在宋代,“玄奘西天取經(jīng)”故事逐漸成型,三卷本的《大唐三藏取經(jīng)詩話》(又稱《大唐三藏法師取經(jīng)記》)問世,使“大唐三藏”更成為玄奘的專稱。(105)明代吳承恩曾取材《大唐三藏取經(jīng)詩話》撰寫的長篇白話小說《西游記》問世后,所謂率領弟子孫悟空、豬八戒及沙悟凈,前往天竺取經(jīng)的小說人物“唐僧”、“唐三藏”,在普通民眾之中取代了作為歷史人物的“大唐三藏法師玄奘”,甚至連“唐僧”的本名玄奘,也漸漸不大為一般群眾所知了。
縱觀中國歷史,這種從廟堂至江湖,普遍推崇一位佛教大師的特殊情況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出現(xiàn)這一情況并非偶然,唐太宗晚年對佛教的態(tài)度雖有轉變,但并不是佞佛。他對玄奘的褒揚,看重的不是作為佛教大師的玄奘所具有的堅定不移地宗教情感、百折不撓的求真態(tài)度、鞠躬盡瘁的獻身精神,而是玄奘那足以“欣動人君”的學問、事功、令譽、風儀。整個大唐,都為玄奘的人格魅力所傾倒。佛教文化也通過玄奘及其周圍的菁英人物作為中介,得到了世俗文化前所未有的熱情回應。“大唐三藏”這個特稱,可以說是唐代佛教與政治社會關系的一個見證。明清以降,佛教界缺少的不僅僅是有修有證的大德,同樣缺少能代表佛教文化與世俗文化溝通、對話的“義學沙門”。佛教的衰頹,最顯著的標志就是義學的凋敝。從“大唐三藏”成為玄奘特稱這一特殊文化現(xiàn)象來看,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反思那種脫離當前社會背景、脫離社會實際情況,不分對象地片面反對學習經(jīng)論、反對義理研究,以“泛修行論”取代佛教多聞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的現(xiàn)象,已成為當務之急!
2000年12月5日改定於蘇州
西園戒幢佛學研究所無盡燈樓
附錄:
在查檢資料的時候,我們僅發(fā)現(xiàn)用“大唐三藏”(不加名諱)代指義凈的一個例子。盡管這一證據(jù)不足以否定前面的結論,但作為一個特例,值得提出來共大家研究。
唐/湛然《法華玄義釋簽》卷第二十:
后有大唐三藏,證圣元年來至,與于闐實叉難陀此云喜覺,於愛敬寺譯,八十卷成。(106)今案:這里所說,是義凈同實叉難陀共同翻譯《華嚴經(jīng)》的事情。智昇《開元釋教錄》卷九“沙門實叉難陀”條記載:
“以天后證圣元年乙未,於東都大內(nèi)大遍空寺譯《華嚴經(jīng)》。天后親臨法座,煥發(fā)序文。自運仙毫,首題名品。南印度沙門菩提流志、沙門義凈同宣梵本。后付沙門復禮、法藏等,於佛授記寺譯,至圣歷二年己亥功畢!(107)
同書“沙門釋義凈”條亦云:
“初,共于闐三藏實叉難陀翻《華嚴經(jīng)》,久視已后方自翻譯。”(108)
注釋:
01、、見黃永武主編《敦煌寶藏》3冊第269頁下。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84年6月印行。
02、《敦煌寶藏》3冊第270頁上。
03、《大唐三藏題西天捨眼塔》:“帝釋傾心崇二塔,為憐捨眼滿千生。不因行苦過人表,豈得光流法界明!
04、《題尼蓮河七言》:“尼蓮河水正東流,曾浴金人體得柔。自此更誰登彼岸,西看佛樹幾千秋!
05、《題半偈捨身山》:“忽聞八字超詩境,不借(惜)丹軀捨此山。偈句篇留方石上,樂音時奏半空間!
06、《題童子寺五言》:“西登童子寺,東望晉陽城。金川千點淥,汾水一條清!
07、《題中岳山七言》:“孤峰絕頂萬馀嶒,策仗攀蘿漸漸登。行到月邊天上寺,白云相伴兩三僧!
08、《全唐詩續(xù)拾》卷三“玄奘”,見《全唐詩》(簡體字增訂重印本)第十四冊10931頁。中華書局1999年1月印行。
09、據(jù)徐俊篡輯《敦煌詩集殘卷輯考》卷下“英藏俄藏部分”之“斯三七三、諸山圣跡題詠詩叢鈔詩一○首”注一轉引,第493頁。中華書局2000年6月印行。
10、見《敦煌詩集殘卷輯考》卷下“英藏俄藏部分”、之“斯三七三、諸山圣跡題詠詩叢鈔詩一○首”,第489頁。
11、見西晉/竺法護譯《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經(jīng)》卷中“三藏品第七”,《大正藏》15/627/417下。
12、見唐/波羅頗蜜多羅譯《大乘莊嚴經(jīng)論》卷第四“述求品第十二之一”,《大正藏》31/1604/609下。
13、見《大正藏》39/1792/506上。
14、如唐/李華撰《玄宗朝翻經(jīng)三藏善無畏贈鴻臚卿行狀》,《大正藏》50/2055/290上。唐/逍遷撰《大唐故大德贈司空大辨正廣智不空三藏行狀》,《大正藏》、50/2056/292中。
15、一般作慧立“本”,彥悰“箋”。、
16、按:“少頃而成”四字,唐/冥詳《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師行狀》作“至其年八月四日制序訖”,見《大正藏》50/2052/218上。
17、見《大正藏》50/2053/255上 ̄256上。
18、見《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六,《大正藏》50/2053/256中。
19、按:當時的皇太子李治也作一文,稱為《述三藏圣教記》,見《全唐文》卷十五第三頁。又,《大正藏》之《昭和法寶總目錄》第三冊內(nèi),有《御制大藏經(jīng)序跋集》一書,內(nèi)收唐、宋、明、清諸帝及日本圣武天皇等人之序文三十馀篇,為歷代圣教序之總匯。唐高宗此文,見《大正藏》“別卷”《昭和法寶總目錄三》1421頁上欄。唐高宗另有《三藏圣教后序》,見《大正藏》“別卷”《昭和法寶總目錄三》1420頁中。本文所引《全唐文》用中華書局印行之影印本。
20、見《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七,《大正藏》50/2053/257下。
21、見義凈譯《入定不定印經(jīng)》前附文,《大正藏》15/646/706上。又見《全唐文》卷九十七、《大正藏》“別卷”《昭和法寶總目錄三》之《御制大藏經(jīng)序跋集》,1425頁中。敦煌卷子S。6139號存有很不完整的八行,見《敦煌寶藏》45冊52頁。
22、見《敦煌寶藏》115冊515頁。今案,此序又見於《大正藏》“別卷”《昭和法寶總目錄三》之《御制大藏經(jīng)序跋集》1424頁中,題為《方廣大莊嚴經(jīng)序》?计鋬(nèi)容,乃是為地婆訶羅等人所譯的十部經(jīng)作的總序,并非專為《方廣大莊嚴經(jīng)》而作,《御制大藏經(jīng)序跋集》擬題失當,敦煌抄本保存的應該是原貌。智昇《開元釋教錄》卷第九“沙門釋義凈”篇中,有“天后制《新翻圣教序》令標經(jīng)首”一語可證。見《大正藏》50/2154/568下。
23、見《全唐文》卷十七。又見於《大正藏》“別卷”《昭和法寶總目錄三》之《御制大藏經(jīng)序跋集》1421頁中。
24、如序中稱贊義凈譯經(jīng)的水平:“又古來翻譯之著,莫不先出梵文,后資漢譯。摭詞方憑於學者,詮義別稟於僧徒。今茲法師,不如是矣。既閑五天竺語,又詳二諦幽宗。譯義綴文,咸由於己;措詞定理,匪假於旁求。超漢代之摩騰,跨秦年之羅什!(《全唐文》卷十七,第二十頁)
25、見《敦煌寶藏》3冊183頁下。今案:此卷內(nèi)容多且雜。新近出版的敦煌研究院編《敦煌遺書總目索引新編》(中華書局2000年7月印行)之“一、斯坦因劫經(jīng)錄”云:“S。343vg大唐皇帝述圣記(尾題)”(第11頁)。然從“蓋聞二義(當作儀)有像”開始,至“與乾坤而永太(當作大)”止(《敦煌寶藏》3冊183頁下至184頁上),為唐太宗《大唐三藏圣教序》!疤弊趾缶o接“大唐皇帝述圣記”6字,并有小注“在春宮日制”。但是,后面并沒有抄“述圣記”,而是僅僅只有一個題目,故而編目者誤為尾題。
26、見《敦煌寶藏》119冊233頁。
27、見《敦煌寶藏》124冊84頁。
28、見《敦煌寶藏》126冊347頁。
29、見《敦煌寶藏》110冊228頁。按:此卷僅存末尾二十二行,缺首題,后接唐高宗《大唐皇帝述圣記》。但自從編目者誤為《大唐中興三藏圣教序》后,各家目錄均失察而照錄。《敦煌遺書總目索引新編》“三、北京圖書館藏敦煌遺書簡目”仍承其誤(見第465頁“玉092”條),并加注“原題”二字,殊不可解。據(jù)此書《凡例》稱:“凡寫卷本身有標題,我們又據(jù)以定名者,名稱之后給出‘首題\’字樣,并括以小括弧,如‘(首題)’。。。。。。。原題與首題其實是一樣的!钡,原卷既缺前段,代表“本身的標題”的“原題”從何而來?如不糾正,將會對無法復檢原卷者產(chǎn)生誤導。
30、見《敦煌寶藏》4冊6頁。
31、見《敦煌寶藏》126冊423頁。
32、見《敦煌寶藏》110冊226頁。
33、見《敦煌寶藏》118冊210頁。
34、見《敦煌寶藏》131冊192頁。按:原件首尾俱殘,題為后人所擬。
35、見《敦煌詩集殘卷輯考》卷下“英藏俄藏部分”之“斯三七三、諸山圣跡題詠詩叢鈔詩一○首”注七,第495頁。
36、見宋/贊寧《宋高僧傳》卷二十九“唐洛陽罔極寺慧日傳”,《大正藏》50/2061/890中。
37、“大寶積部一百二十卷。。。。。。。第一,‘三律儀會\’三卷,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第二譯!币姟敦懺露ㄡ尳棠夸洝肪矶,《大正藏》55/2157/912中。
38、“《觀世音菩薩如意摩尼陀羅尼經(jīng)》一卷,大唐三藏寶思惟譯。新編入錄,第二譯!币姟敦懺露ㄡ尳棠夸洝肪矶,《大正藏》55/2157/928下。
39、“《文殊師利授記經(jīng)》三卷,大唐三藏實叉難陀譯。在第十五會。”見《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二十七,《大正藏》55/2157/1003中。
40、“《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jīng)》一卷,大唐三藏那提譯。”見《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二十七,《大正藏》55/2157/1005下。
41、“《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jīng)》一卷,大唐三藏地婆訶羅譯!币姟敦懺露ㄡ尳棠夸洝肪矶,《大正藏》55/2157/1005下。
42、“《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jīng)》七卷,大唐三藏輸波迦羅譯!卑:“輸波迦羅”即“善無畏”。、見《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二十七,《大正藏》55/2157/1009下。
43、“《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法》四卷,大唐三藏金剛智譯!币姟敦懺露ㄡ尳棠夸洝肪矶,《大正藏》55/2157/1010上。
44、“《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十卷,大唐三藏般刺蜜帝譯!币姟敦懺露ㄡ尳棠夸洝肪矶,《大正藏》55/2157/1010上。
45、“《仁王般若念誦儀軌》一卷,大唐三藏大廣智不空譯!币姟敦懺露ㄡ尳棠夸洝肪矶,《大正藏》55/2157/1010中。
46、見《敦煌寶藏》123冊281頁。
47、見《敦煌寶藏》133冊583頁。今案:釋禪叡編著《遺書索引》於此卷失檢,根據(jù)“大”字(31頁)和“唐”字(242頁)兩個字頭僅能檢索到兩個卷子。此卷所錄“義凈三藏贊”亦同。《遺書索引》釋禪叡編著,臺灣法鼓文化事業(yè)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9月印行。
48、見《敦煌寶藏》49冊512頁。
49、今案:P。2680號“唐”作“大唐”。
50、今案:P。2680號無署名。P。4597號同此卷,署名“釋利濟”。利濟其人待考。
51、今案:P。2680號和P。4597號均作“挺”,是。
52、今案:P。2680號“傳”作“瑋”,P。4597號“傳”作“儔”。作“瑰瑋”是。徐俊錄作“挺持魂傳”,見其書495頁,辨識有誤。
53、今案:P。2680號“履”作“屣”。、P。4597號同。
54、今案:P。2680號“榮”作“縈”。、P。4597號同。
55、今案:P。2680號“契”作“啟”。、P。4597號同此卷。
56、今案:P。4597“觀音”作“觀意”,當是筆誤。
57、今案:P。2680號作“辯無論當”。、P。4597號同此卷作“辯論無當”。
58、見《敦煌寶藏》133冊582頁。
59、見《大正藏》50/2052/214上。
60、見《大正藏》50/2060/446下。
61、見《大正藏》50/2053/221中。
62、見《后漢書》卷六十二《陳寔傳》,1395頁至1397頁。中華書局簡體字本,2000年1月印行。
63、見《大正藏》50/2052/216上。
64、見《大正藏》50/2053/229下。
65、見《大正藏》50/2060/449下。
66、見《大正藏》50/2052/219上。
67、見《大正藏》50/2060/458上。
68、見《大正藏》50/2053/239下。
69、見《大正藏》50/2060/453中。
70、今案:此二字不可辨。P。4597作“釋門副教授金□”,后一字模糊不清,略似“髟”字。
71、今案:P。2608號“五印”作“五蘊”,是抄者筆誤。
72、今案:P。2608號“同輩”作“同輦”,是。P。4597號同。
73、見《敦煌寶藏》110冊55頁。
74、見《敦煌寶藏》131冊47頁。原卷無標題,此題為編目者擬。
75、今案:“明”當為“鳴”之誤寫。
76、今案:“東”字旁抄者添一“西”字。
77、今案:原文脫一“劫”字。
78、今案:“八日”旁抄者添“子時”二字。
79、事見《唐會要》卷四八第6頁“龍興寺”條。張景源在《疏》中說:“夫言中興者,中有阻間,不承統(tǒng)歷。既奉成周之業(yè),實揚先圣之資。君親臨之,厚莫之重。中興立號,未益前規(guī)。以臣愚見,所置大唐中興寺、觀,及圖史并出制誥,咸請除中興之字,直以龍興為名。庶望前后君親,俱承正統(tǒng);周唐寶歷,共葉神聰。”《唐會要》卷四十八記載的西京兩個龍興寺,一在頒政坊,原名并光寺,一在寧仁坊,原名眾香寺,都是在神龍元年改為中興寺的。《唐會要》據(jù)清光緒甲申江蘇書局刻本。
80、見智昇《開元釋教錄》卷九“沙門釋義凈”條,《大正藏》50/2154/568下。
81、見《大正藏》37/1758/330上。
82、見《大正藏》55/2154/555下。
83、見《大正藏》33/1711/550上。此文中另有一例,見《大正藏》33/1711/549上,茲不具引。
84、見《大正藏》33/1710/541下。
85、見《大正藏》36/1736/34下。
86、見《大正藏》55/2154/556中。
87、見《大正藏》39/1803/1034上。
88、唐/圓照《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第十五:“恩旨頒下,令譯斯經(jīng)(今案:指《仁王經(jīng)》)。爰集京城義學大德應制翻譯。一十七人,三藏大興善寺沙門三藏不空譯梵本,大圣千福法花寺沙門法崇證梵本義,翻經(jīng)大德青龍寺主沙門良賁筆受兼潤文,大安國寺沙門子鄰潤文,大安國寺兼西明寺上座沙門懷感證義,。。。。。!币姟洞笳亍55/2157/884下。
89、見《大正藏》51/2087/891中。
90、見《大正藏》37/1758/344中。
91、見《大正藏》41/1823/815中。
92、見《大正藏》55/2157/857上。
93、見《大正藏》55/2154/562中。
94、見《大正藏》55/2152/367下。
95、見《大正藏》34/1719/153上。
96、見《大正藏》41/1822/466中。
97、見《大正藏》55/2154/557上。
98、見《大正藏》46/1912/221下。
99、見《大正藏》33/1708/400中。
100、見《大正藏》35/1735/510中。
101、見《大正藏》50/2053/278下 ̄279上。
102、見《大正藏》36/1736/526上。
103、見《大正藏》55/2154/556下。
104、見《大正藏》31/1590/74中。
105、案:小說《西游記》出現(xiàn)前,描寫玄奘西天取經(jīng)故事的文學作品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大唐三藏取經(jīng)詩話》、《西游記》雜劇、《西游記平話》,而出現(xiàn)時間最早的是《大唐三藏取經(jīng)詩話》。李時人、蔡鏡浩從《取經(jīng)詩話》的體制和表現(xiàn)形式、具體內(nèi)容和思想傾向以及語言現(xiàn)象三個方面分析研究后,認為:“雖然唐代寺院‘俗講\’什么時候開始講唱三藏取經(jīng)故事還不能確定,但是傳世《取經(jīng)詩話》的最后寫定時間不會晚於晚唐、五代。”(見《大唐三藏取經(jīng)詩話校注》附錄二“大唐三藏取經(jīng)詩話成書時代考辨”,第84頁。中華書局1997年12月一版一次印刷)在《取經(jīng)詩話》中,僅在“入大梵天王宮第三”中出現(xiàn)過5次“玄奘”,其他都是用都是“法師”、“三藏法師”。對於“三藏法師”這一稱呼的來歷,《取經(jīng)詩話》中說:“皇帝宣謝:三年往西天取經(jīng)一藏回歸,法師三度受經(jīng),封為‘三藏法師\’。”(第49頁)
106、見《大正藏》33/1717/956下。
107、見《大正藏》55/2154/566上。
108、見《大正藏》55/2154/568中。
- 上一篇:湛然《授菩薩戒儀》初探
- 下一篇:敦煌卷子S.343v號佛教文獻考
- 智隨法師:戒律來自于哪里?戒律是諸宗行人通學的
- 宗舜法師:清凈大海眾菩薩中的“滿分二嚴身”怎么理解?
- 宗舜法師:耳熟能詳?shù)摹吧词强,空即是色”是什么意思?/a>
- 宗舜法師:墮胎罪業(yè)重,該讀什么佛號,哪個咒,哪部經(jīng)?
- 宗舜法師:是否可以通過修行改變財運呢?還有如何增長姻緣?
- 宗舜法師:如何正確理解戒律?如何能持好戒律?
- 宗舜法師: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真正皈依?
- 宗舜法師:為什么學佛的人互相稱呼“師兄”,不能叫“師姐”嗎?
- 宗舜法師:佛教法器哪個歷害?佛教法器有什么作用?
- 宗舜法師:有相布施比無相布施功德少嗎?有相布施是攀緣嗎?
- 宗舜法師:信佛學佛了以后,不可以化妝,抹香水嗎?
- 宗舜法師:觀音菩薩為什么能夠大慈大悲有求必應?
- 宗舜法師:家里老人身體不好,很多醫(yī)院不愿意積極治療,怎么辦?
- 宗舜法師:學佛學得有點消沉了,該怎么辦?
- 宗舜法師:生氣的時候怎樣控制情緒呢?
- 宗舜法師:不可思議的事物是否存在?
- 宗舜法師:總要抱著讓大家生歡喜心的態(tài)度來做人做事嗎?
- 宗舜法師:身為一名佛子 應當保持正念
- 宗舜法師:什么是愛?佛教中關于“愛”的特殊定義
- 宗舜法師:出家人叫師父還是師傅?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靜波法師:先告訴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別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任
- 清凈法師:供奉韋馱菩薩和伽藍菩薩消除障緣
- 仁禪法師:五種適合絕大多數(shù)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本源法師: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與人生]妨礙善行,損耗錢財?shù)牧N過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漢傳人物問答]學佛最終只是讓自己和眾生解脫嗎?
- [佛化家庭]世間的孝有幾種,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間最圓滿的孝道?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佛與人生]放下過去,期待明天,對未來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學常識]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說四圣諦的目的
- [人物故事]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禪宗文化]靈隱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剎靈隱寺介紹
- [黑茶]認識黑茶,黑茶的分類與營養(yǎng)功效
- [禪宗思想]禪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宗門故事]無上大法難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紅茶
- [佛理禪機]知足不是得少為足
- [生活故事]因為有禪,所以有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