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讀書會現(xiàn)場實錄 第14講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讀書會現(xiàn)場實錄(14)
現(xiàn) 場 實 錄
上宗下性大和尚主講
第 14 講時間:公歷2009年12月12日,星期六下午
地點:成都市文殊院后客堂
學習內(nèi)容:
上次已經(jīng)說到投胎的問題了,實際上跟這個內(nèi)容差不多的還有一部《佛說入胎經(jīng)》。但是那個上面沒有介紹的那么詳細。這個上面更詳細一點。并且《瑜伽師地論》比它那個多出來的就是死的那部分!斗鹫f入胎經(jīng)》里面沒有談到死的這部分。并且你要注意,所以我為什么說我上次把那個十二因緣大概的給大家梳理過一遍,實際上你看我們《瑜伽師地論》講到這個地方的時候,它基本上按照十二因緣的路數(shù)來的。所以我歷來很強調(diào)法相這一塊,但過去在支那內(nèi)學院有過討論,關于法相和唯識的關系,當然這個東西我們今天不當裁判,不作評判。但是至少我覺得學佛法,基本的法相還是要懂,這就是我一再強調(diào)的什么三皈五戒,四攝六度,四諦十二因緣,三十七道品,佛法實際上沒有離開這個綱領,這是我一再反復強調(diào)的。我們現(xiàn)在談到的《瑜伽師地論》的內(nèi)容里頭跟十二因緣是銜接起來的。只是說呢,前面講的死的這部分,可以把它看作是,我們上次不是把十二因緣給大家介紹過,三世兩重因果。前面講的死的這部分可以到前世和今生的過度期,那現(xiàn)在這講投生是我們新的生命的開始。我們往后面介紹,它會介紹到不僅僅是生命結束,整個世界壞了的時候,怎么壞的?佛法里面都有很相當?shù)拿枋觥5沁@里,我講到這個地方給大家補充說一點,就是在佛法里,你掌握一個總綱。不管是你生命的形成還是世界的形成,它最終都有它的規(guī)律,包括所有的生命體,佛教都講它有生、老、病、死。這是個必然的規(guī)律。佛法還告訴你,生、老、病、死只是個緣起法。緣起的決定因素就是各自的業(yè)力。業(yè)力是第一推手。與此同時,包括這個世界要壞,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地球要壞,外面世界壞,它叫成、住、壞、空。兩個系統(tǒng),有生命的系統(tǒng)叫生、老、病、死。沒有生命的系統(tǒng)叫成、住、壞、空。就是天臺里頭把一個叫有情世間,一個叫器世間。佛法都是通的。有情世間就叫有生命的系統(tǒng),器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器皿的器,就是所有生命要依靠的環(huán)境,那么統(tǒng)稱一個名字叫器世間。器世間就是今天哲學上講的外面物質(zhì)的。它有成、住、壞、空的規(guī)律。所以它這兩個是并行線。我剛才講了,我們有情這部分它都有生、老、病、死的規(guī)律,這是個自然規(guī)律。那么生、老、病、死的相,它雖然是個規(guī)律,但它一定是有這么個相的存在。那么生、老、病、死的相是怎么來推動它的?怎么樣形成的?你比如每個人都有生、老、病、死,你也有生、老、病、死,我也有生、老、病、死,人也有生、老、病、死,動物也有生、老、病、死。每個個體的生、老、病、死是不同的。那么這個東西是靠什么來決定?那就是業(yè)力。那么生、老、病、死這個死里,我們前面談過,由業(yè)力決定,有幾種嘛,壽盡、福盡、非時,它很多東西都是和業(yè)力有關系的。你包括正常死亡也是和業(yè)力有關系。為什么呢?就是按正常死亡,你這個身體,按佛法講是業(yè)報感得的,業(yè)報感得的這個身體,就是按我們今天的話講,它保質(zhì)期只有六十年,它就一定要壞,它實際上也是靠業(yè)力決定,我們總的印象就是這個世間里頭,有情這個系統(tǒng)有生、老、病、死是業(yè)力在牽引它,包括器世間這部分,成、住、壞、空還是業(yè)力在牽引它。最近外面人給我推薦一部碟子,我到今天也沒有看,他們很多人給我描述過,我也沒有看,包括最近很多人來也問我,就是最近放的電影《2012》,你們很多人都看過吧,反正我沒有看過,我告訴你,不用看。佛法里頭早就給你講了,我們今天的口頭禪,我們今天的老百姓都知道,“要無災無難”,實際上這個話是從佛教里出來的,要按版權的話,應該是佛教發(fā)明的?墒俏覀冞@些祖師沒有版權意識,他都不知道保護。老實講,他要有版權意識他就當不了祖師爺了,為什么?有版權意識就有“我”嘛。這個東西是我發(fā)明的,祖師爺是無我的,你要說版權可能釋迦牟尼佛最多了,耶穌也不少,但耶穌就一本,但信的人多。全世界的基督徒很多的。釋迦牟尼佛的書最多了,最多版權。如果他今天來鬧,那完了,佛就不是佛了。有“我”就不是佛。所以,《2012》,我說不用看,佛早就講了,其實就是佛教說的“三災八難”,可能我們今天學佛很久的人,都不知道什么是“三災八難”。我們普通的老太太來廟里燒香,“哎呀,菩薩保佑我免災免難”她的免災免難就是從來不摔跤,少蓋被子不感冒,她的免災免難就是這些東西。佛法講的災難可不是這個。佛法講的三災八難,這個八難我們以前提過的,音啞盲聾,佛前佛后,我們都有的。你沒有逢到正法時代,過去祖師講的,佛出時的時候你不知道跑哪去了,你來了,佛又沒有了。用今天的話講,你老是抓不住機遇。這都屬于八難之一的。但你我這些人還好點,耳朵還聽得見,眼睛還看得見,你還沒有生到長壽天,還沒有生到北俱盧洲,所以佛法講的八難是這個,前提都是你聽聞佛法為前提的。你都夠聞到法,才是真正的遠離難。所以過去叫發(fā)愿要生中國。你要知道中國不是我們這個中國。有些人說,“哎呀,我就在中國嘛!”中國人信佛的并不多的。人家講的生逢中國不是這個中國,中國按佛教講是中心的意思。大概按佛經(jīng)講就是摩竭陀國。中國的條件是什么的?生活環(huán)境好,人文環(huán)境好,有佛出世,大家有福報,要生到那個地方。你看,我們都沒有福報,生到成都來了。你今天來成都還好一點,你還能聽聞佛法,你在老山區(qū)里更沒法。所以大家要珍惜這個福報。所以八難的前提是指的你能不能聽聞到佛法。三災,按佛法里講有大三災有小三災。小三災第一個叫“饑饉”。第二個叫“瘟疫”,第三個叫“刀兵”。小三災第一個開始就是你就沒有吃的了。剛才講了,這個地球有成、住、壞、空,是在住劫里頭,這個地球還不會壞,只是出現(xiàn)了危機了,第一個危機就是缺吃的,饑饉嘛,第二個是瘟疫,今天流感還不算,到時候瘟疫來了你帶口罩你也躲不掉,,第三個是刀兵劫,現(xiàn)在不用刀兵了,打仗不用刀槍了,發(fā)射導彈,一下把你搞掉了,但佛教講了,隨便拿個草就把你殺掉了,草就是刀了。可怕這個速度比導彈還快哦。你就在身邊,我拿給草一下就沒有了,一秒鐘完成。所以按佛法講這個是小三災,這個不算恐怖的,可能到那時侯生命體就要開始消失。到哪兒去了呢?實際上不用那么多人研究到月球,到時候自然就去了。大家共業(yè)所感自然就跑去了,F(xiàn)在你看,費了半天勁,研究了這么多年,還投了這么多錢進去。你把那個錢那去給農(nóng)民多好。這個話是反動的哈。我講這個意思,按佛法的立場。再一個到大三災的時候這個世界就要壞了。就是火災、水災、風災。你說這些經(jīng)常都有嘛,那個時候的火災、水災、風災不一樣了。第一個就是火燒初禪,已經(jīng)超過這個地球以外了。水淹二禪、風吹三禪。最后這個世界徹底壞掉;馃醵U是什么?就是或者是火山爆發(fā)也好,或者是什么也好,這幾天不是哪在開氣候大會嘛,就是在研究開會不要把地球搞得溫度高了,這個是個趨勢,將來肯定要高的,不會越來越低的。很明顯嘛,地球溫度一高,水就跟到來了嘛,為什么?冰山、雪山、雪就化了。你看佛教是不是科學,人家兩千多年前就告訴你這個規(guī)律了。你到今天還討論我們搞遭了,把溫度搞高了,水也來了,佛幾千年前就告訴你了。第一個就是火災,溫度開始高,這個溫度不是你燒火的溫度哦,恐怕比你煉鋼鐵的溫度還高。就把這個世間的物質(zhì)燒它一遍。燒七遍,水再淹一遍,水淹七遍就等于燒四十九遍,最后風吹三禪,最后世界整個壞掉。我不知道跟你們《2012》差不差得多,還要兇些。所以可見那個拍電影的沒有看到這個,看到這個他可能思路更寬一點。所以,現(xiàn)在好多人看了那東西好恐怖哦,遭了《2012》還有兩年,怎么辦呢?我說你擔心什么?他說那我們不是完了。我說我高興啊。他說你這和尚怎么幸災樂禍呢?你把你的錢拿來我?guī)湍阌寐?我不怕的。為什么呢?我知道2012我肯定不得死的。你相信嗎?但是這個電影出來很多人嚇得睡不著覺了。市上有個領導問,你們佛教怎么看世界末日?我說好象還不知道哪一天來的。后來我想,可能他也看了這個電影了。嚇得當官的都開始不安穩(wěn)了,也想趕快轉(zhuǎn)移了。你移到哪都沒有用。月球上都把你打下來。那我們這些人就沒有救了?那這些生命到哪兒去?那剛才講成、住、壞、空也好,小三災大三災也好,哪兒來?共業(yè)所感。現(xiàn)在就是共業(yè)所感嘛,全球為什么溫度越來越高?大家都圖方便嘛,開汽車、開空調(diào)這樣那樣。大家生活都很方便,可是這些東西一用就派了什么二氧化碳就破壞了臭氧層。太陽的紫外線就越來越高了。大家造的,最后要大家來承擔。但是這個有點不公平,你們把溫度搞高了,農(nóng)村的連空調(diào)是什么樣子的都沒有看到過。他不是冤枉嘛。冤不冤哦?也不冤。為什么,你就生在這個時代,還是你的業(yè)力。我上回去視察參觀,人家豬都是吹的空調(diào)。我說你那個東西好浪費哦。養(yǎng)豬場開空調(diào)養(yǎng)豬,我說農(nóng)村你把這個給他,他高興死了,打鑼鼓的感謝你。所以我講的意思就是世間的東西,不管是有情世間還是器世間,所有的這些東西幕后推手是業(yè)力。包括我們前面談到的,死的問題。正常死亡,非正常死亡,什么壽盡、福盡這些都是業(yè)力決定的。你比如非正常死亡那肯定是惡業(yè)極重的人,正常死亡就是壽盡和福盡,福盡的很明顯就是業(yè)力造成的。壽盡就是你的身體就是產(chǎn)品,保質(zhì)期就那么長,過了就一定要壞,沒有不壞的。不壞的是妖怪。決定要壞的。前面就是談死的問題,就是說你要有總的去貫穿它,這些東西都是業(yè)力決定的。但是你說這個東西跟你講唯識有什么關系呢?不要忘了,我們現(xiàn)在在講意地。意地是包括了六、七、八識的,下面我們就要談到這些都是第八阿賴耶一切種子識在決定它。后面還要談到,你一切這些種子,阿賴耶識都幫你保管,也不會丟,也不會掉,所以我們說天下最安穩(wěn)的就是阿賴耶識。人都要貪污的,看到好的東西就在想要不要呢?不要覺得好可惜哦,最后還是要好。人都是這樣子的。因為你要煩惱,你克制不住,你智慧不夠?墒沁@個阿賴耶識它不會說這個種子來了我不要,那個種子來了我要要。阿賴耶識是沒有這些的。阿賴耶識它接受種子是很被動的。就是你什么東西來了都要接受。所以阿賴耶識一定是無記性的。《八識規(guī)矩頌》談到:“性唯無覆五遍行”。它一定是無記性的,為什么是無記性的?如果它有選擇那就完了,天下就完蛋了。那我們把阿賴耶識賄賂賄賂,好的給我記上,不好的給我抹了,那怎么可能?不可能的。所以我常常講,那天有個人給發(fā)短信,很晚了,說這個地方也不公平,那個地方也不公平,我給她說了兩個字,我說天下因果是最公正的。你說今天美國人是公正的?他都是看人來的。只要是人干的事情它都是有感情色彩的,只是強和重而已?墒欠鸱ɡ镱^,因果二字,不是說你聰明點,因果給你特別點,沒有的。為什么呢?阿賴耶識就是公平的嘛。所以我們剛才講你講這些與唯識有什么關系?這關系大呢。那么這些東西歸根結底在哪個地方?你阿賴耶識里儲存的。那么只要你阿賴耶識里儲存業(yè)力的種子,那是絲毫不爽的。下面都會談到。包括我們談到的“云何宿業(yè)過患”這些都是講過的了。就是用業(yè)里,在投胎的時候,你不是想投胎就投胎的,上次我們都談到過,如果你父母緣不具備,或母親有病,父親有病,或者本身沒有子女緣,或者中隱身沒有父母緣,你也投不了胎的,你只有等,等到父母緣成熟才可以投胎。所以為什么有孤魂野鬼,就這么來的。所以大家要好好發(fā)愿。不要得罪人。你得罪人多了將來投胎都不叫你去。所以你要發(fā)愿。那些修凈土的說我蓮花化生。那最好。菩薩他是乘緣來的,他自由自在的不用等,但你普通人必須遵循這個規(guī)律,所以我老說,這個上講的是普遍規(guī)律。普遍以外有特殊的。那么上次談到生的問題,已經(jīng)說到有投胎的條件,為什么有這些條件?這些條件怎么決定的?業(yè)力決定的。
即此名為羯羅藍位。
已經(jīng)投好胎了。投胎最早的位就名羯羅藍位,上次我都講過了。羯羅藍位是個什么樣子呢?你我都經(jīng)歷過?墒悄憔褪歉阃浟。這個羯羅藍位我上次講過,就有點像你喝的奶酪,比較硬一點的那個狀態(tài)。但是你要知道,這個地方要差不多七天才變化。佛法太科學了,你們有學生物的吧?佛法下面會談到你什么時候開始長眼睛。什么時候開始長耳朵,這個佛早就給你說了。你別看,你什么時候長的你都不知道的。人最早長什么?脊柱。眼睛、鼻子、耳朵都是后來長的。還有你長的時候我看你展開了說,到了羯羅藍位投胎以后,七天一變化,最早,按《入胎經(jīng)》講,它說有個風動。風一轉(zhuǎn),精細胞卵細胞一結合就是羯羅藍。多大嘛,書上會講。不像今天,長多少厘米,寬多少厘米,規(guī)則還是不規(guī)則位。但他也講到風一轉(zhuǎn),我看今天生物學也講到了,業(yè)風一動啊,細胞開始鼓動,就要張大,你看,開始也是風,最后要壞了的時候也是風。但這個風不是吹的風哦,不是臺風,我把它擋一下就行了。這個不是這個風。它就是一股力量,也不是呼吸的風,都不是,這個東西是個先天的東西。這個道家要開息閉息不是你這個東西,它要找到那個,就是那個風。也不是刮的風也不是呼吸的風。他們把它叫先天的真氣。但是這些跟解脫的關系都不大。但是可能今天外面一些人他不懂佛法他就老是去重視這個,搞去搞來還是個守尸鬼,沒有用。解脫不了,風在里面轉(zhuǎn)動以后,就開始細胞、組織發(fā)育,擴張,慢慢就像蚯蚓。慢慢就開始長脊柱,慢慢就開始長。
與滅同時至羯羅藍位者:中有滅時,即識生時,故言同時。以彼中有染愛精血,方為阿賴耶識所依托故。于爾所時,由彼識中功能差別因增上力,有五色根及彼大種和合而生。此五色根但有功能,非已與果,故名微細。此與大種,體非即識,故名為余。復由彼識托精血力,有余身根與彼精血和合摶生。聚集生義是摶生義。如是精血與彼身根種類相似,故言同分。然為顯此身根能為余眼等根之所依止,故言有根。即于此時,說識已住結生相續(xù)。能和合苦,名為結故。如有尋有伺地說。(陵本八卷六頁563)結即煩惱異名,或具、不具。從彼彼有情聚沒,往彼彼有情聚諸蘊續(xù)生,顛倒妄見俱時轉(zhuǎn)故。從是以后,諸根大種相續(xù)得生,由是說言結生相續(xù)。識入胎已,住胎藏中有八位別。其最初位名羯羅藍,謂已結凝,箭內(nèi)仍稀故。如下自釋。(陵本二卷三頁117)
地二、名色生
此羯羅藍中,有諸根大種唯與身根及根所依處大種俱生。
此羯羅藍至大種俱生者:前說大種和合而生,而未顯示何等大種;又說有余有根與彼精血和合摶生,亦未顯示云何有根;故于此中更復宣說。謂彼大種有二差別,一、諸根大種,二、根所依處大種。此二大種與彼身根俱有而生,此即釋前所未說義。然復當知,根所依處大種,唯約身根依處為論。羯羅藍中唯有此故,是即羯羅藍色為識之所依托,除此更無余法可得,故于中間置有唯言。
什么意思呢?羯羅藍中就是到了羯羅藍位,精細胞卵細胞一結合成了受精卵以后,這七天當中,“有諸根大種”,注意這個地方我要給大家說一下,這個大種的概念。這個大種,實際上佛法里頭是指一種潛在的能量。給他命個名字叫大種,這就是我們平常講的四大和四大種的關系。四大種是能量狀態(tài),四大一定是現(xiàn)象狀態(tài)。就是已經(jīng)看得見了,再講明白一點,四大就是顯形狀態(tài)。四大種是隱性狀態(tài),看不見,但是它確實存在。他就是一種能量,我舉個簡單的例子,我老講這個電燈。你看這個電燈好亮,亮是顯性的,但是這個電燈為什么亮呢?因為有電。電是什么?能量。看得見嗎?摸得著嗎?那肯定摸得著。但是你看不見,他就是個隱性的東西。所以四大和四大種的關系就是這樣子的。四大:顯性的,能都看得見的。地水火風。這個是佛教的一個基本的世界觀。佛常常用歸納的辦法,有些時候用演繹的辦法,但是少。什么是歸納的辦法呢?就是世間千差萬別,森羅萬象。他善于歸納,有規(guī)律,給你一歸納,你就明白了。歸納和演繹的辦法是世間上常用的哦。今天特別是講哲學的人。我曾經(jīng)給他們講過什么叫歸納法,什么叫演繹法。我給我們佛學院的學生也講,就是把你搞不懂的問題,讓你搞得懂。復雜問題簡單化。很復雜,歸納成一句話,你搞懂了,復雜問題簡單化。搞不懂的問題,讓你搞得懂叫歸納。什么是演繹法?我給它一個,把你搞得懂的問題,搞不懂。簡單問題復雜化,我們今天這樣的人最多了。本來都搞得懂的,他東弄西弄就搞不懂了。我舉簡單的,陳景潤搞的哥德巴赫的猜想,1+1=2.老太婆都知道一個蘋果再拿一個蘋果,兩個蘋果。他們搞了幾大本書,搞到今天還在搞,老太婆說這個東西多簡單。老太婆都懂。弄得來全國人民都搞不懂了。這個我是怎么明白這個問題的呢,北大的學生去看章太炎,章太炎到了晚年的時候身體就不能動了,就在家里種種花,學生就很好奇,就去問他,說你這輩子搞了什么給我們介紹介紹,老頭子就兩句話,我們這輩子就搞了兩件事,一件事情就是把你搞不懂的事情讓你搞懂,二件事情是把你搞懂的事情讓你搞不懂。后來我一聽,是典型的歸納法和演繹法。釋迦牟尼佛最擅長的就是這兩個。所以說學哲學的說佛教的哲學太高深了,佛教哪里講哲學嘛?他用了你這個辦法而已。就像醫(yī)生一樣,天天拿藥,他又不是病人,他只是用這個藥給別人。佛也是一樣。他也用今天哲學上的詞,他是用這個方法去助人。所以我為什么講這個呢?你比如世間千差萬別,山啊,水啊,田啊,土啊,海洋啊,釋迦牟尼佛一下概括了地水火風,你離不開這個。山地,水,風、火你離不開嘛。你隨便舉哪一樣,他都用這四個給你框得起來。你人也是一樣的,還是這四個框框給你框進來了,所以我講四大和四大種是釋迦牟尼佛對這個世間,宇宙人生基本元素的歸納。他有解釋了,什么叫地大?堅硬性,不是我們看得石頭硬的叫地大,凡是堅硬性的,我們都給他按個名字叫地大。什么叫水大?安個名字,流動的,濕潤的,都按個名字叫水大,管你什么水。什么礦泉水,自來水,還有廁所里臭水,反正都是水。都是這個性質(zhì)。火,凡是帶溫度的,溫暖性的都按個名字叫火。風,凡是流動性的都按個名字叫風,可是你看這個世間所有東西你那這四個框去裝,所以說按世間調(diào)皮的話就是地水火風四個框,什么都往里面裝。人的身體也是這樣的,骨骼,肌肉地大。血液,汗水,眼流水這些都是水,水大。因為這些是看得見的;鸫,有溫度,風大,你還要呼吸,人也是,就是有生命的和沒有生命的都離不開這四個元素。這就概括起來了,叫四大。那么四大是哪兒來的呢?就是四大種。佛講阿賴耶識里有四種潛能,能量,他顯現(xiàn)的時候就是四大,我們都能看見的,所以我常講阿賴耶識就是能量儲備庫。那你說有好大?其大無邊。好細,細得可以入微。但是他力量無窮。就是這么一個概念。所以這個地方講諸根大種,要講諸根與大種的關系,我就順便把四大和四大種和大家說一說。所以你能把四大和四大種理解明白了,這個你就容易懂了,那么這個地方講的諸根大種,這個根你要記住,佛法講根,因為佛教對世界的判斷,它又有個歸納,根境識三類,它又在另一個角度歸納了,全世界所有東西離不開這三個框。一個是根,眼睛耳朵鼻子,一個是識,就是認識的功能,還有個就是境,就是外面所有的世界。都是這三個,產(chǎn)生了這個世界的認識活動。離不開這三方面,少一方你這個認識活動都不可能產(chǎn)生,必須三個具足,所以十二處十八界就是這么出來的。那么關于這個根,和我們現(xiàn)在生理學上不同,現(xiàn)在生理學上實際上按佛法講它還是根的概念,沒有談到識的概念,因為現(xiàn)在生理學上說我們的認識功能是哪兒?大腦,神經(jīng)中樞。但是佛法就說了神經(jīng)中樞指揮一切,你人死了東西還在,它怎么不活動了,你說因為細胞死了所以它不活動了,但是我又問你了,你睡覺的時候細胞沒有死,它怎么也不活動了?所以這些都有諸多的問題,唯識佛法就是和你探討這些東西。唯識佛法說除了神經(jīng)中樞以外,物質(zhì)的東西以外,還有個認識的功能,獨立的功能存在,這個今天西方心理學也談到,有視覺神經(jīng)、聽覺神經(jīng)、味覺神經(jīng)……,今天它已經(jīng)談到潛意識,或者是夢意識,但是他離佛法講八識還差得很遠。佛法明確提到八識。那你說將來有沒有人發(fā)明九識十識。下回再論,只能八個。多了也不可以,少了也不行。那么佛法里講離開神經(jīng)中樞以外還有個認識的功能,把那個叫識。它具有認識能力。你所謂的神經(jīng)中樞、大腦就是腦袋里裝的豆花,還有你身上的線線就叫神經(jīng)嘛,還有外面的眼睛耳朵鼻子,佛法給它個名字叫什么?根。這些都叫根。再加上識,認識的功能,再加上認識的對象,就構成整個認識活動。那么這個就和生物學上不同。生物學上講神經(jīng)系統(tǒng),神經(jīng)中樞和認識的對象,就構成整個認識活動。不一樣。唯識佛法比它要更明白一點。就是說你這個神經(jīng)系統(tǒng)也好,包括神經(jīng)中樞也好,都是一個統(tǒng)稱的名字叫什么?根。但是根里面又分了兩個,露在外頭的,眼珠子,耳朵,鼻子,嘴巴,舌頭都看得見,還有皮膚組織,我們今天講的皮膚組織。注意啊,只能說相當于佛教講的身根,身根的作用就是感覺、觸覺。這些露在外頭的,佛法給它一個名字叫“扶塵根”,在外頭,一看就看得見得。還有一種叫“凈色根”。凈色根就是看不見的部分,腦花你看得見嗎?你體內(nèi)的血管你看得見嗎?你體內(nèi)的神經(jīng)你看得到嗎?看得到,你打坐的人就看得到,打坐一靜,就看到血管多少根、血往哪兒流、穴位在哪兒,都看得到。但是普通的視覺 ,是看不見的,所以佛法稱它為凈色根。不管是凈色根也好、扶塵根也好,統(tǒng)稱一個名字叫根。為什么呢?它是物質(zhì)性的,不是精神性的。所以這個地方講“諸根大種”,“諸根”,眼耳鼻舌身都包含在內(nèi),叫五根。什么叫“大種”?就是它們在能量狀態(tài),還沒有生起來,還沒有長成眼睛耳朵鼻子的狀態(tài)。在這幾個根里頭,“唯與身根及根所依處大種俱生”也就是說,人投胎以后,第一個七天的變化,先從哪個地方開始完備?身根。所以在顯微鏡下看,人最初在胎中就像個茄子,它還沒眼睛,并沒有這個地方還長個喉嚨啊、脖子啊。有人說沒有脖子的人氣大,我說亂說,那個剛投胎的就沒有脖子,它什么脾氣也沒有,它哪有脾氣啊,開始哪有什么脾氣啊。最開始腳啊、手啊這些都沒分、還沒分叉,就像那個黃瓜,坤筒筒的,為什么?就是這個地方講的么,先是身根。我剛才講,相當于我們今天講的皮膚組織!凹案捞帯蹦氵@個身根總要長個什么地方哦,就像剛才說的圓筒狀像茄子一樣,不是像今天那個溜長溜長的黃瓜哈,是過去我們在鄉(xiāng)下看到的那個粗粗壯壯的黃瓜,當然今天的茄子也不太像,現(xiàn)在的茄子像手桿那么長。但是外面那一層,皮啊,就是身根。皮長在哪兒呢?你里面慢慢要有肌肉啊,肌肉里面慢慢要長骨頭啊,這個就是它所依靠的。所以先要把這個完備了,才能在兩頭,在上面冒出一個腦袋,在下面長出腿,橫著還要長出手,這樣人才是成形的。下面會談到,腦袋什么時候冒出來的,腳什么時候伸出來的,什么時候長指甲它都要說,這個佛太偉大了。所以只有佛是明白人,你我這些都是稀里糊涂的跑了一圈,最后怎么生的,什么時候長的眼睛耳朵都沒搞清楚,還用了一輩子。你看,用了幾十年你都不知道它是怎么來的,你說多可憐啊。只有佛才是明白人,你我這些都是糊涂蛋、可憐蟲。所以佛法里講了生死,什么叫了生死?就是活要活得明白,死要死得明白,這個是不容易的。你活沒搞明白過,死也沒搞明白過,突然說哎呀要死了,慌了。所以為什么那些人死得痛苦呢?他是慌的,當然哦。佛法就不這樣的,佛法就明白的來、明白的去,得解脫自在,不然什么叫自在呢?是不是?你對這些東西生也好、死也好一無所知,你還能自在么?自在不了。所以這個地方講,最初就是這個身根和身根所依的條件先長。你看,跟現(xiàn)在生理學上講的一模一樣。
我曾經(jīng)寫過一篇文,在空林佛教上發(fā)過,就是把佛教里面講的投胎的經(jīng)歷和現(xiàn)在生理學上講的投胎的經(jīng)歷做個比較。因為佛法上也講七天七天一個變化,現(xiàn)在生理學上也講七天七天一個變化。要多少個七天?一般是三十八周,基本上整個人的生命在母胎里就成熟了,這個時候跑出來就是正常的。早了要早產(chǎn)不保險,晚了也不保險。所以早跑晚跑都不行,要跑到恰到好處。所以我曾經(jīng)有一個表,佛教講這三十八個七天里面,哪個七天干什么,哪個七天長什么,哪個七天在長什么,因此,《佛說入胎經(jīng)》里有,這里面也有,這里面有個輪廓。現(xiàn)代生理學上也講了三十八個七天,每個七天干什么,每個七天在長什么,有個對照表。你看這里面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惟獨佛法有個不同的,我比較過,佛法講,所有東西唯其先業(yè)所感,這個今天科學上都是講不到的,為什么?業(yè)力在顯微鏡下是看不到的,顯微鏡下看得到那好方便哦,說動個手術,把業(yè)力集中的地方割一刀,沒有啊。業(yè)力是一定要自作自受的,直到它產(chǎn)生果報,它不可能消失的,消失了阿賴耶識就失職了,它一定要收藏它,不會消失。不然這個世間就不公平了。那三十八個周我過去有個比較表,下面要談到。這兒,這跟生物學上是一致的,惟獨佛法講的“先業(yè)所感”。過去中國人講一娘生九子、九子九個樣兒,你說今天這些人都是父母決定的,不見得的,什么基因,我看那個東西也靠不住,基因都差不多,甚至我看做實驗,用一樣的基因、用一樣的條件來培育,現(xiàn)在不是有試管嬰兒嗎,取一樣的,一樣的溫度恒溫,營養(yǎng)也容易,他吃三顆氨基酸,另一個也吃三顆氨基酸,就那么搞,你看最后一不一樣。能不能一樣?肯定不一樣,那還用問嗎?那答案早就定了。為什么?有個先業(yè)在里頭,生命個體的業(yè)力不同,最后就會造成各級的分化和變化,所以各自的生命體都是不一樣的,下面都會談到的,為什么?同樣是人,人與人不同?那也是業(yè)力決定的。這一段主要是講這個。
即由此身根俱生諸根大種力故,眼等諸根次第當生。
眼等諸根次第當生者:此顯清凈色根生起次第。舉初眼根,等取耳、鼻、舌根,是名諸根。身根已生,故不應說。今此位中,但顯有彼諸根大種能為依因,此為依故,彼方得生,由是說言次第當生。
就是你那個身根先具備了。注意了,身根是由哪個大種生起來的?地大。你的身體是不是硬的哦?你的骨頭是不是硬的哦,得了軟骨病就麻煩了,你站不起來,豆腐人,也有那個樣子的。先是身根,“眼等諸根次第當生”,往后,這兒掛兩個眼睛、這兒掛兩個耳朵,還不能亂掛哦,把眼睛掛到后頭了,完了,那就麻煩了,這人出來就該槍斃,別人看了就不喜歡,有些畸形的。這個順序是不能亂的,是定了的!把鄣戎T根”,“等”的是什么,就是耳鼻舌,這些就開始慢慢的次第而生,所以身根以后,接著就是眼睛,就開始長眼睛,死的時候也是先閉眼睛的。這個就不多說了。
又由此身根俱生根所依處大種力故,諸根依處次第當生。
諸根依處次第當生者:此說諸根依處皆依身根依處大種而生,由是當知,諸根依處,唯眼等四是此所說。身為依故,余漸次起,由是復言次第當生
什么叫“諸根依處”呢?我剛才講了,根分兩部分,一部分屬于我們內(nèi)在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這一部分,再一部分是露在外頭的這一部分,所以這個依附包括兩部分,一個是眼睛耳朵鼻子,是長在身體上,身體是眼耳鼻舌身的依靠;還有一個,凈色根的神經(jīng)最后要跟外面的扶塵根連接通,這個線不要搭錯了,搭錯了也就麻煩了。比如聽覺神經(jīng)搭到眼睛里去了,那就玩完了。這個要對上,它們也是互相依靠的,眼睛的扶塵根和眼睛的凈色根,這兩個東西是相對的、依靠的,這兩個不能亂。所以這個地方講的“次第當生”就包括這兩個部分,是這樣生起來的。
由彼諸根及所依處具足生故,名得圓滿依止成就。
名得圓滿依止成就者:根具足生,是名根位;彼依處生,是名形位。如下自說。(陵本二卷三頁119)根形圓滿,心心所法依之而生,是故說名圓滿依止。恒現(xiàn)前轉(zhuǎn),得成就名。于胎藏中八位差別,最后形位,有情自體方得圓滿,齊爾所時,名之為得。
就是外面的眼耳鼻舌身長齊了,外面的扶塵根長齊了,里面的凈色根長齊了,就基本上是一個健康的生命了。這是一個總的描述,下面還有具體的描述。繼續(xù)往下。
又此羯羅藍色,與心心法安危共同,故名依托。
由心心法依托力故,色不爛壞;色損益故,彼亦損益;是故說彼安危共同。
羯羅藍色者:羯羅藍中,諸根大種及與身根皆色攝故,名之為色。
什么意思呢?“羯羅藍”就是最初生命形成的時候。“色,與心心法”中間的逗號其實可以不要!吧c心心法安危共同,故名依托”這個地方就是十二因緣里講的什么,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在這個階段!吧c心心法”的色就等于是名色里頭的色,“心心法”就等于十二因緣里的名。物質(zhì)活動和精神活動共同稱之為。為什么叫“安危”,看下面,“由心心法依托力故,色不爛壞”因為有精神活動、有阿賴耶識的執(zhí)持,你的身體的東西才不會壞、物質(zhì)的東西才不會壞。人死了爛不爛?要爛。因為阿賴耶識已經(jīng)離體了,它就要變壞。所以阿賴耶識和我們的整個身體是同安危的。你壞,我也壞;你死,我也死,都跑了,這叫同安危。但是投胎以后識要先進來,無明緣行,接著就是行緣識,有了這個東西為“依托力故”,所以心心法雖然統(tǒng)稱精神活動,嚴格意義上來講,最大的功能就是阿賴耶識在這里面發(fā)揮主導作用,其它的死還要次要一些,主要是阿賴耶識在支持它。人活著的時候,你剪了頭發(fā)它要長,剪了指甲它要長,是因為阿賴耶識在提供支撐,可是死了以后阿賴耶識已經(jīng)離體了。剪了頭發(fā)還長不長?不長了;身上那個地方被割了口子也不長了,阿賴耶識已經(jīng)離體了,沒有提供支撐的了。所以它們兩個的關系就是叫“安危共同”。
又此羯羅藍識最初托處,即名肉心。
羯羅藍識者:羯羅藍中阿賴耶識托色而生。今唯說彼名之為識,最初得故。
這個地方就是講開始投胎的時候,今天生理學上講,最初是從心臟部位凝結,往后慢慢從這個地方開始擴散了。所以有功夫的人最后是可以燒得心臟不壞的,這個原理是因為它是最初形成的。
如是識于此處最初托,即從此處最后舍。
即從此處最后舍者:如前已說,將命終時,識于所依分分漸舍,乃至心處,名最后舍。
所以我們說從上往下、從下往上,最后在心窩這兒......
- 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 節(jié)日與團聚是聯(lián)結親情的紐帶,是家庭的維系
- 明白“人生四大要務”,做自己命運的主人
- 心到底在哪里?七處征心的故事
- 用歡喜心降伏你的自卑與嫉妒
- 如何看待僧俗之間的關系?
- 躍入從未感知的禪境
- 真正信仰的落實是怎樣的?消除自我,融入大眾
- 活在當下,該干嘛就干嘛!
- 布施的時候,是給還是不給?
- 教化“壞人”的方法
- 如理布施,讓眾生圍繞在你的身邊
- 佛法沒有秘密、專利,誰都可以學
- 現(xiàn)代人為什么活得那么累?
- 不要走入學佛的誤區(qū)
- 歸命三寶,生命才有真正的依靠
- 佛弟子如何做一個有擔當?shù)娜耍?/a>
- 表面風光的人,不一定真正快樂
- 當對生活感到絕望時,不如再努力一下
- 瑜伽師地論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