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精神 第40節(jié):第六章 無須畏懼貌似強大的對手(4)
從高昌到阿耆尼,再到龜茲,不論國家大小、實力強弱、立場如何、信奉何種佛教,西域各國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對過境的高僧非常重視和尊重,幾乎是傾全國之力相待,足見佛教在當(dāng)時西域的地位。
龜茲國濃郁的異域風(fēng)情不但表現(xiàn)在音樂上,還表現(xiàn)在對玄奘的歡迎儀式上:
龜茲國王首先命人在王城東門外搭起一座巨大的帳篷,然后搬來佛像,奏起音樂,所有人都手捧鮮花坐在大道兩旁。等玄奘到達以后,數(shù)千人依次起立,向玄奘獻花。在中原地區(qū),不管是歡迎還是送別,敬酒獻茶比較多,但是在印度,人們則是以獻花為禮;另外,中原寺院很少把佛像搬出來示人,而是讓它們呆在廟里接受香火供奉。所以說,龜茲的風(fēng)俗禮儀幾乎就是當(dāng)時印度的翻版。
玄奘可能在高昌逗留期間聽麹文泰介紹過一些印度的習(xí)俗,所以每收下一盆鮮花,就會端著盆子恭恭敬敬地走到佛像前面去散花,表示入鄉(xiāng)隨俗和對佛祖的尊重。歡迎儀式結(jié)束后,玄奘就與龜茲國的王公大臣高僧們一起入座。但是與之前幾個國家的待遇不同,這一次,玄奘沒有被奉為上座,而是被安排在了高僧木叉毱多下首。這個細微的變化自然沒有逃過玄奘的眼睛,可見木叉毱多在龜茲的地位和佛學(xué)造詣。
不過玄奘并沒有因為屈居次座而耿耿于懷,因為他從來都是一個心胸開闊淡泊謙遜之人。然而四目交錯,玄奘卻從木叉毱多倨傲淡漠的神情中看到了不屑與挑釁,也就是從這一刻起,他意識到這位坐在上首的西域胡僧,很可能將成為自己在龜茲國的最大對手。
在一系列盛大的接待儀式后,玄奘在眾人的陪伴下進入王城。當(dāng)時在王城東南還有一座寺廟,里面的僧人都是高昌人,當(dāng)他們聽說高昌王的"御弟"來到后,就希望玄奘能夠先去他們那兒居住一晚。玄奘當(dāng)即答應(yīng)了他們的請求,在他看來,對故人(麹文泰)的情義遠比奢華的招待來得重要。
第二天,龜茲國王在王宮里為玄奘舉行了盛大的宴會。席間,一件讓人尷尬的事情發(fā)生了:由于龜茲信奉小乘佛教,所以那里的僧人可以吃肉,在這樣盛大的宴會上,肉肯定是最主要的食物;而玄奘信奉的是大乘佛教,肉食一律不吃,所以就讓龜茲國王覺得有些不快。在向國王進行了一番解釋后,玄奘才吃了一些別的食物。由此可見,同樣是佛教國家,高昌跟龜茲在風(fēng)俗上大相徑庭,玄奘也沒有因為對方的權(quán)勢和地位而輕易改變必須堅持的戒律。
與國王"會餐"結(jié)束后,玄奘便前往位于王城西北一座名叫阿奢理兒的寺廟內(nèi)拜會當(dāng)?shù)氐姆鸾填I(lǐng)袖,西域著名高僧木叉毱多。"阿奢理兒"是龜茲語,意為"奇特"。
龜茲語屬于印歐語系中Centum語組的吐火羅語方言B,用印度的婆羅米文字(Brahmi)書寫。在語言學(xué)分類學(xué)上,吐火羅語與其近鄰--印歐語的主要東方分支Satem語組的印度-伊朗語(Indo-Iranian)的距離較遠,反而與分布于歐洲的Centum語組的拉丁-凱爾特語與日爾曼語關(guān)系較近,所以它在印歐語分類學(xué)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龜茲也因此成為古印歐語在東方分布最遠點的標(biāo)志地名之一。
關(guān)于這座阿奢理兒廟也有一個傳說,相傳曾經(jīng)有個信奉佛教的龜茲國王按慣例離開王城出巡佛跡,國王在離開之前把他的親弟弟叫到跟前,請他代理國政。王弟沒有拒絕,卻在國王臨行前交給他一個黃金匣子,并且叮囑他一定要等禮佛歸來后才能打開。國王收下匣子就上路了,誰知等他回來后,朝中一些大臣就來告密,說王弟在監(jiān)國期間行為不檢、穢亂后宮。國王暴怒,立刻派人將王弟抓來要論罪懲處。誰知王弟一點都不覺得意外和害怕,只是讓自己的哥哥把那個黃金匣子打開看看。國王打開匣子后,發(fā)現(xiàn)里面有一樣?xùn)|西,仔細一看,頓時什么都明白了。原來,王弟早就預(yù)料到國中有居心叵測之人會借著國王出巡的機會來挑撥兄弟關(guān)系,讓國家陷入內(nèi)亂,進而篡奪王位。就在國王離開的前一天,王弟咬牙將自己的生殖器割了下來,封在一只黃金匣子里讓國王帶走,這才用行動化解了一場陰謀。
- 玄奘精神
- 玄奘精神 第1節(jié):前言
- 玄奘精神 第2節(jié):第一章 進退由心,大德之境(1)
- 玄奘精神 第3節(jié):第一章 進退由心,大德之境(2)
- 玄奘精神 第4節(jié):第一章 進退由心,大德之境(3)
- 玄奘精神 第5節(jié):第一章 進退由心,大德之境(4)
- 玄奘精神 第6節(jié):第一章 進退由心,大德之境(5)
- 玄奘精神 第7節(jié):第一章 進退由心,大德之境(6)
- 玄奘精神 第8節(jié):第二章 隨機而變,智慧勝于機巧(1)
- 玄奘精神 第9節(jié):第二章 隨機而變,智慧勝于機巧(2)
- 玄奘精神 第10節(jié):第二章 隨機而變,智慧勝于機巧(3)
- 玄奘精神 第11節(jié):第二章 隨機而變,智慧勝于機巧(4)
- 玄奘精神 第12節(jié):第二章 隨機而變,智慧勝于機巧(5)
- 玄奘精神 第13節(jié):第二章 隨機而變,智慧勝于機巧(6)
- 玄奘精神 第14節(jié):第二章 隨機而變,智慧勝于機巧(7)
- 玄奘精神 第15節(jié):第三章 無權(quán)無勢,也能成為命運的強者(1)
- 玄奘精神 第16節(jié):第三章 無權(quán)無勢,也能成為命運的強者(2)
- 玄奘精神 第17節(jié):第三章 無權(quán)無勢,也能成為命運的強者(3)
- 玄奘精神 第18節(jié):第三章 無權(quán)無勢,也能成為命運的強者(4)
- 玄奘精神 第19節(jié):第三章 無權(quán)無勢,也能成為命運的強者(5)
- 第一節(jié) 愚人食鹽喻
- 第一回 拜眾童子
- 1.為步行而行
- 第二節(jié) 愚人集牛乳喻
- 第二回 拜文殊師利
- 第三節(jié) 以梨打破頭喻
- 第三回 拜德云比丘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一)
- 第一回 溯源流書生說法 警癡頑菩薩化身
- 第五節(jié) 渴見水喻
- 第四節(jié) 婦詐稱死喻
- 第四回 拜海云比丘
- 第五回 拜善住比丘
- 第一節(jié) 千金小姐!萬金和尚!
- 第一卷:法戒錄 總勸
- 前言
- 第八節(jié) 山羌偷官庫衣喻
- 第六節(jié) 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 第六回 拜彌伽
- 第九回 拜休舍優(yōu)婆夷
- 第七回 拜解脫長者
- 第七節(jié) 認人為兄喻
- 第八回 拜海幢比丘
- 第五十三回 拜普賢菩薩
- 摩登伽女與阿難(二)
- 第十節(jié) 三重樓喻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三)
- 第十回 拜毗目瞿沙
- 第一節(jié) 序說
- 第十一回 拜勝熱婆羅門
- 第十五節(jié) 醫(yī)與王女藥令卒長大喻
- 第十二回 拜慈航童女
- 第九節(jié) 嘆父德行喻
- 第一章 我的生命被顛覆了
- 第三章 一兩個鐘頭走完一生(2)
- 第十五回 拜具足優(yōu)婆夷
- 2.牧牛
- 第十三回 拜善見比丘
- 第十四回 拜自在主童子
- 哲理故事300篇(1-5)
- 以「慈悲觀」離「瞋念」
- 一串佛珠 無限祝福
- 曹溪一覺 了知生死不相干
- 云居簡和尚的故事
- 菩薩的化身
- 算命與改運的故事
- 一個奇怪的老人
- 想做什么就抓緊去做吧!
- 鸚鵡婆羅門的白狗
- 不生病的人
- 善不等于被傷害
- 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濟公和尚重建凈慈寺的神話傳說
- 缺點的功德
- 菩薩與鳥窩
- 偽善世界不可信
- 惡婦害婆終害己
- 同樣供養(yǎng)跛腳修行人,善人得金銀,惡人得毒蛇
- 文殊菩薩仗劍刺佛的故事
- 《慈悲三昧水懺》的神奇來歷
- 愚人集牛乳喻的原文、譯文、寓意
- 鴿王自救,貪欲是人性中致命的弱點
- 道信大師倒插柏的傳說
- 武則天、獻明肅皇后和玉泉寺的故事
- 施者的放下
- 遇事不加分析,妄下判斷,只會犯下可笑的錯誤
- 持蓮觀音是什么菩薩?持蓮觀音的故事
- 三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齡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鹽的原文和譯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惡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氣和 自度度人
- 馬需調(diào)教,樹要修剪,人需約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實際行動展現(xiàn)自己的魅力、體現(xiàn)自己價值
- 從來不丟東西的婦人,只因她前世做了這件事
- 世俗王子從圣人走向神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簡介
- 盲人摸象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來對待
- 借花獻佛的由來,釋迦牟尼前身以花供養(yǎng)燃燈佛
- 因果報應(yīng)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佛學(xué)故事
- 百喻經(jīng)故事全集譯注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民間故事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jīng)故事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智慧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地藏經(jīng)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楞嚴經(jīng)故事
- 觀世音菩薩傳
- 480位禪宗大德悟道因緣
- 感恩的小故事
- 玉琳國師
- 禪理故事
- 《欲;乜瘛钒自捊
- 動物寓言故事
- 因果日記
- 百業(yè)經(jīng)故事集
- 改變命運的方法
- 禪宗開悟
- 放下就是快樂
- 禪宗小故事
- 南傳法句經(jīng)故事集
- 孝親尊師故事
- 佛典寓言
- 殺生故事
- 摩登伽女與阿難的故事
- 名人勵志故事
- 紀曉嵐寫的因果故事
- 邪淫惡報感應(yīng)錄
- 世間百態(tài)
- 星云大師故事
- 玄奘精神 第35節(jié):第五章 不拋棄,不放棄!(6)
- 玄奘精神 第36節(jié):第五章 不拋棄,不放棄!(7)
- 玄奘精神 第37節(jié):第六章 無須畏懼貌似強大的對手(1)
- 玄奘精神 第38節(jié):第六章 無須畏懼貌似強大的對手(2)
- 玄奘精神 第39節(jié):第六章 無須畏懼貌似強大的對手(3)
- 玄奘精神 第40節(jié):第六章 無須畏懼貌似強大的對手(4)
- 玄奘精神 第41節(jié):第六章 無須畏懼貌似強大的對手(5)
- 玄奘精神 第42節(jié):第六章 無須畏懼貌似強大的對手(6)
- 玄奘精神 第43節(jié):第六章 無須畏懼貌似強大的對手(7)
- 玄奘精神 第44節(jié):第七章 因勢利導(dǎo),謀事成事皆在人(1)
- 玄奘精神 第45節(jié):第七章 因勢利導(dǎo),謀事成事皆在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