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論

《大乘起信論》(梵文 Mahāyāna ?raddhotpada ?āstra),大乘佛教重要論書,相傳為古印度馬鳴著,南朝梁真諦譯,一卷;唐代實叉難陀重譯,作2卷;以真諦譯本較流行。 又略稱《起信論》,是大乘佛教的概論之作,全文篇幅不長,只有一萬一千字左右,但它結構嚴謹、析理清晰,是對隋唐佛教影響最大...[詳情]

大乘起信論講記 第二十一卷

  大乘起信論講記 第二十一卷

  《大乘起信論》,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ò浲臃穑。┱埓蠹掖蜷_《講義》第四十二頁,「壬二、顯示大乘體相用」。

  這一大科是「解釋分」,就是解釋生命的真實相。從大乘佛法的角度來說,我們對生命的觀照,主要就是回光返照,觀照我們一念的心性。觀照心性的方法,本論分成二個部分:第一個是真如門,第二個是生滅門。這二門最大的一個差異點:真如門是平等的,離諸對待的;生滅門是對待的,有覺悟的對待、染凈的對待、增減的對待,各種的對待。我們前面一大科是講到整個內心生滅的因緣相,這個生滅因緣相整個修學的重點有二個主題,我們可以作一個總結。我們剛開始的修學,依止的是一個對待的法門,所謂的生滅門。生滅門第一個是業(yè)力的修學。就是說我們剛開始是依止內心的信心,我們深信三寶功德,依止這一念信心開始懺悔業(yè)障、積集資糧。我們透過對三寶的禮拜、贊嘆、觀想,這個身口意的歸依,來滅除我們的罪障。一方面我們靠著持戒、修福,乃至于聽聞正法、如理思惟,來增長我們內心廣大福德跟智慧的二種資糧。所以剛開始是從一種身口意的造作、一種業(yè)力的修學,從這個地方去斷惡、修善,使令我們生命從痛苦而趨向于安樂。這樣的一個修學,智者大師說:叫做有相行。依止信心來懺悔業(yè)障、積集資糧,這都是在有相的三寶境界活動,所以叫有相行。第二個是心念的修學。就是說我們應該要閑居靜處、息諸緣務,去觀察無常、無我的道理。就是說我們在凈罪集資的剩余時間,應該要靜坐,觀察整個生命的現(xiàn)象,它是生滅變異、虛偽無主的,整個生命的果報是不斷不斷地變化,而整個變化當中,我們是不能主宰的。所以從無常、無我當中,我們悟入到空性的真理。這樣的一個觀察,智者大師說是無相行。他能夠透過無常、無我的觀照,使令我們內心當中,調伏愛取的煩惱,從有相的境界趨向于無相的真理。不管是業(yè)力的修學,或者是心念的修學,因為這樣的一個修學──有相行、無相行,它的過程都有生滅的對立、染凈的對立、增減的對立,所以都叫做生滅門,這是我們非常重要的道次第基礎,就是剛開始一定從生滅門的斷惡修善、觀察無我來作一個基礎。當我們已經具足了這樣的資糧,就是我們開始仰仗三寶的功德斷惡修善,依止無常、無我的智慧來調伏愛取,從有相、無相雙面的修學,我們接下來干什么呢?「顯示大乘體相用」,我們開始從生滅門正式的趣向真如門。真如的趣向方法有三個內涵,就是從體大、相大、用大趣入。

  壬二、顯示大乘體相用癸一、顯示體相子一、正顯示

  「顯示大乘體相用」當中分二科,第一科先「顯示體大」,這當中又分二科:「子一」先「正」式的「顯示」,第二段再解釋疑惑。先看「子一、正顯示」:

  復次,真如自體相者。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菩薩諸佛,無有增減。非前際生,非后際滅,畢竟常恒。

  我們講到一心「真如」的「自體相」,什么叫做體大呢?我們剛開始從「凡夫」,或者二乘人,或者「菩薩諸佛」,在因地的時候,我們剛開始修學,就是懺悔業(yè)障、積集資糧,內心是有增減。比如說:你今天跟昨天的生命有所增減。怎么說呢?你內心的煩惱罪業(yè)減少了,你的福德智慧的功能增長,所以你的心跟昨天的心是有增減。但是我們從體大來說,它是「無有增減」的。就是我們要看到沒有增減的那個內心的相貌,它從空間上來說是沒有增減的,說是「在凡不減、在圣不增」,它沒有增減相,這第一個相貌。第二個從時間上來說,是「非前際生,非后際滅」,這個地方講到它是無始無終。蕅益大師說:這段的意思是無始無終。無始無終就是等于不生,也是不滅,這個是約時間上來說。以下作一個總結,「畢竟常恒」。我們剛開始在調伏內心的時候,是用對立的,以善來破惡,以空來破有,這是非常的正常,剛開始都是對治觀法。但是我們慢慢地要從對治當中,去體驗我們一念心性的本性是「畢竟常恒」,這個「!咕褪菑臅r間上來說,它是不生也不滅的;這個「恒」是從空間上來說,是不增也不減,當然也包括了不垢也不凈。這個是講到真如體大悟入的方法。這個一心三大當中,我們前面也說過「這個體大是最重要」,你體大沒辦法悟入,相大、用大都不可能成就,所以剛開始你就是要去找到體大的相貌,就是「無有增減」、沒有生滅、「畢竟常恒」的一個內心的狀態(tài)。這是告訴我們悟入的一個觀照方法。看第二段相大:

  從本已來,自性滿足一切功德。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遍照法界義故,真實識知義故,自性清凈心義故,常樂我凈義故,清涼不變自在義故。

  前面是講到體大,是講到如實空,「真如平等無增減故」;這個地方是講如實不空,講「如來藏具足無漏性功德故」。前面只是簡略的說明,我們「自性」是「滿足一切」無漏的「功德」;這以下說明什么叫「無漏」的「功德」呢?以下開出了六種的功德。六種功德前面的三種是般若德,第四個是解脫德,第五個是法身德,就是般若、解脫、法身,第六個等于作一個總結。我們先看第一個。我們這一念清凈平等的「自體」當中,第一個「有大智慧光明義故」。這個「大智慧」古德解釋說:它有破滅無明煩惱的功能,所以叫大智慧光明義故,它有破除無明煩惱的功能。第二個「遍照法界義故」,它能夠普遍照了十法界諸法的差別相,這個叫遍照法界義故。前面是約著滅惡;這個是生善,它有觀照十法界差別的智慧。第三個「真實識知義故」,前面是觀照諸法的別相;這段是觀照諸法的總相,它能夠如實了知生命的總相,總相是我空、法空的真理。我們凡夫往往都是隨順生滅門,依止內心的名言生起遍計執(zhí);事實上我們內心的本性,它是不顛倒的,它有真實識知義故。這三個是屬于般若德,破除我們的煩惱障。第四個「自性心清凈義故」,這個自性心清凈,就是沒有罪業(yè)的雜染,這個是約著解脫德來說,解脫它沒有罪業(yè)的障礙。第五個「常樂我凈義故」,這個是約法身德。我們凡夫的業(yè)報身是一個苦惱的境界,但是我們一念清凈平等的心性,它本身有常樂我凈四種功德。四種功德,古德在開顯的時候,他是以這個「樂」來作一個總說,我們先解釋「樂」。其實我們內心的本來面目,它的相貌是寂靜法喜,它沒有老病死的干擾,本來是沒有的,寂靜法喜叫做樂。這種快樂的感受是「常」,它是「三世不改」,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不改變的,三世不改謂之常。這個「我」就是自在解脫,它有自在力。第四個就是「凈」,它是清凈無染,這種安樂的果報,它不夾帶煩惱罪業(yè)的,這叫法身德。就是我們內心當中,有般若德、解脫德跟法身德。這以下把這三種功德作一個總結,簡而言之就是「清涼、不變、自在義故」。這個「清涼」就是般若德,它沒有煩惱的干擾叫做清涼;「不變」是法身德,它沒有報障,它沒有老病死的變化;「自在」是解脫德,它沒有罪業(yè)。我們凡夫有罪業(yè),有時候我們要去面對我們不喜歡面對的人事,這個就是業(yè)力的牽引,使令我們的生命不自在。總而言之,我們內心當中,我們一念清凈平等的心性,當我們把無始劫來所熏習的業(yè)力都撥開的時候,事實上我們內心的本來面目是「大智慧光明義故、遍照法界義故、真實識知義故、自性清凈心義故、常樂我凈義故」,簡單的說就是「清涼、不變、自在義故」。

  具足如是過于恒沙,不離、不斷、不異,不思議佛法,乃至滿足無有所少義故,名為如來藏;亦名如來法身。

  我們把這個功德作一個總結。在整個相大來說,我們有前面的六種功德,這六種功德它是「不離」,它是不離開真如的;「不斷」,它是相續(xù)不斷,它過去、現(xiàn)在、未來都是相續(xù)存在,不管我們顛倒、不管我們覺悟,它是永遠存在的;第三個「不異」,它跟真如的法性是平等一味而沒有差別。廣泛的來說,就是一切「佛法」的功德,「乃至」是完全的「滿足」而「無有」欠缺。這種相大的功德,在因地上,我們安立做「如來藏」,如來之功德是凡夫在因地的時候就具足的,所以叫做「如來藏」;在果地上,我們安立做「如來法身」,大功德法之所莊嚴故名法身。這個是相大。后面會講到這六種功德主要的開顯方法,是以平等來作一個基礎。

  大師在《竹窗隨筆》,把自己的修行作一個心得報告,這當中有一段說:蓮池大師有一個信徒,有一天來見大師,信徒就說:大師!在你的山下有一間小廟,這小廟有一個在家人,看樣子是持道教的咒,相當的感應。任何人有障礙,他為他持咒,他那個障礙就破除,有這種力量。這個在家居士感到很疑惑,請大師去鑒定鑒定,他為什么會產生這么大滅惡生善的力量。有一天,蓮池大師就順便散步到那間小廟去,就在旁邊看他怎么做。后來大師發(fā)覺:這個人有一點不可思議,他在為別人加持的時候,你不管供養(yǎng)他什么東西,你供養(yǎng)他錢也好、紅包也好,這個東西他一概不看,他要你直接丟到供養(yǎng)箱去供養(yǎng)常住。后來蓮池大師在《竹窗隨筆》說:我們姑且不論他用什么法門,他這一念的平等心,就有滅惡生善的功能。就是說我們內心當中有六種功德,「大智慧光明義故、遍照法界義故,乃至于常樂我凈義故」,但是這個功德要開顯,你要能夠掌控它的密碼,你要知道掌握它的因緣。這個人他可能有學佛,也有可能沒有學佛;但是他內心當中一念的平等心,他就隨順于真如,當然就產生這么大的加持力。就是說我們因為不平等,在有相跟無相的法門產生執(zhí)取,所以使令我們內心當中,那種廣大的力量沒辦法發(fā)揮出來,就是在這個有所得的因緣當中產生了障礙。所以這個地方是說,相大的開顯是由體大來作基礎的。

  子二、釋疑

  前面講真如的體大、相大,這以下解「釋疑」惑:

  問曰:上說真如,其體平等,離一切相。云何復說:體有如是種種功德?

  我們凡夫的心是一個生滅門,一個對立的思考,所以用對立的思考來質疑真如門:說是前面講到一心「真如,其體」性是「平等」的、「離一切」的對立;怎么說在相大的相里面有「種種」的「功德」呢?我們想功德當然是對立的,有功德當然就有過失,這不是對立法嗎?提出這樣一個問難?瘩R鳴菩薩怎么回答:

  答曰:雖實有此諸功德義,而無差別之相。等同一味,唯一真如。此義云何?以無分別,離分別相,是故無二。

  其實我們在學習一心真如的時候,這六種功德你要有一個觀念:一心真如雖然具足了這六種無漏的性「功德」,但事實上這六種功德是沒有「差別」對立「之相」的,它跟真如是「等同一味」,法界一心,「唯一真如」。什么叫做「等同一味」呢?簡單的說,它是「以無分別,離分別相,是故無二」,它沒有凡夫虛妄分別的心念。這個地方很重要。就是說我們前面講到本覺,本覺理體的內涵它是離念的心體,也就是說它沒有這種妄念,你動一個念頭,這個就不是真如了,那是一個無明的對立因緣。當然這個動一個念頭,你可能是覺悟、或者不覺,也可能是各式各樣的因緣。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前面談到真如的功 德,那是一個離念的心體,它是一個不二的,沒有對立思 考的,所以才有這種功德的相貌。其實所有的修學、無量 的法門,都是在開顯我們內心的相貌;離開了心,那就沒 有所謂的斷惡修善、轉凡成圣這件事情。心念的觀照,天 臺宗智者大師把整個大乘止觀分成二類:第一個是次第止觀,第二個是摩訶止觀。這個次第止觀,智者大師認為屬于對待的觀法。我們剛開始觀照,思惟業(yè)果,我們造善招感安樂的果報,生起惡念會招感痛苦的果報,依止這個有相的觀照生起慚愧心,來調伏惡念、增長善念。這當然是對治的觀法,這也是非常重要。剛開始我們從無量的煩惱當中,就是這樣子修學。慢慢慢慢地煩惱淡薄以后,我們開始修無相觀,就修四念處──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以這個不凈、苦、無常、無我的智慧 ,調伏我們愛見煩惱(貪愛的煩惱跟我見的顛倒),這個 是無相觀。這種都是屬于對治觀法,叫次第止觀。但是智者大師說:其實在大乘的成佛之道當中,它的重點在摩訶止觀,就是你在對治觀法以后,最后一定要入不二法門, 就是入無所得相應的平等觀,這個是成佛的關鍵。否則你只能夠在這種差別的果報──或者聲聞、或者菩薩里面去得果報。

  過去有一個禪師,他在茅蓬里面修習一段很長的時間以后,他把修行的心得求善知識的印證。禪宗強調「不立文字,教外別傳」,我們教門的都是以教觀心,但是禪宗不立文字,當然就只好是以心來印心,以善知識的心來相互的印證。他就把他修行的經驗,請法眼文益禪師印證。他說:「朗月當空時如何?」我這幾年修行的相貌,就是萬里晴空、一輪明月,如何?這個修行人相當的用功,就是他在一片的烏云當中,他能夠建立一輪明月、萬里晴空,內心的烏云障礙,慢慢慢慢地經過他的懺悔業(yè)障、積集資糧以后,慢慢變輕薄了。他就請善知識看:這樣子,你老人家覺得怎么樣?法眼禪師說:「猶是階下漢!」你這樣的修學,在整個成佛之道當中,還沒有完全相應。真正的修行人,他是非常的謙卑無我,他以真理為依歸,所以他馬上跪下去,就是請善知識開示:「請師接上階。」我應該怎樣突破這樣的相貌呢?法眼禪師說:「月落后來相見!巩斎弧赶嘁姟共皇钦f我跟你相見,就是說你的心要跟真如相見,你要能夠消滅這種對立,入不二法門。就是說我們修學,剛開始是一定要依止對立的法門,就是以幻化的法門來對治幻化的煩惱,以善來破惡、以空來破有,依止有相、無相行,來調伏心中的顛倒跟罪業(yè)。但是如果你想要成就佛道,你要開顯「大智慧光明義故、遍照法界義故、常樂我凈義故」,你到最后一定要入無念的平等觀。這個是講到我們從生滅門悟入真如門的一個關鍵,就是不二法門。

  復以何義得說差別?

  前面講到無差別,就是如實空跟如實不空這二個是沒有差別、沒有對立的心念。那么凡夫的「差別」是怎么來的呢?

  以依業(yè)識,生滅相示。

  凡夫的差別是「依」止我們的「業(yè)識」,這個「業(yè)識

  」是阿賴耶識,就是我們從一個「真如平等無差別故」的心念,突然間一念的妄動,妄動以后產生一種自他的對立。這個動當然不是動一次,就不斷地展轉熏習,產生業(yè)力,這個業(yè)力就叫做業(yè)識、阿賴耶識,那就產生很多很多九法界差別的果報。換句話說,這種差別是我們凡夫違背了本性,就是本性不應該是這樣的,但是我們顛倒了,違背本性,所以就產生很多虛妄的差別。前面已經說過,這個地方,把這個差別相生起的因緣,再作一個回顧。

  此云何示?以一切法,本來唯心,實無于念。而有妄心,不覺念起,見諸境界,故說無明。

  阿賴耶識這個業(yè)識是怎么產生呢?就是「一切法,本來」一心真如,本來是法界一心,離諸對立的,本來是沒有所謂的妄念可得。但是當我們一念妄動以后,這一念的妄動,慢慢地就產生妄心了,這個妄心就是第六意識,「一念不覺生三細」,再跟境界一接觸的時候,「境界為緣長六粗」,所以這個差別簡單的說是「不覺念起,見諸境界」,就是因為這個愚癡心念的生起,才出現(xiàn)了九法界的差別果報。這個差別我們也可以作一個分判:假設這種對立的思考是依止增上的惡心,你根本就是邪知邪見,不信因果,這樣的心念的活動,他就很容易出現(xiàn)三惡道刀山油鍋的果報;如果你這個心念的活動是依止增善的善心,你能夠深信因果而生起慚愧來調伏自己,這樣是一個人天的果報;你心念的活動是出離心,觀察我空求出輪回,這樣的因緣它所現(xiàn)出的境界是二乘的涅槃;如果你心念的活動是依止菩提心,所謂的悲智雙運、上求下化,這樣子是趣向于大乘的功德莊嚴?傊,因為這種心念的活動都是一種對立的、有所得相應的,所以都是屬于無明所收攝的,這個無明就是一種對立的思考,一種有所得的心。因為我們在有所得當中,還有四種的差別,就有九法界差別的果報。這個地方是說,由一心真如一念的妄動所出現(xiàn)的差別。那應該怎么辦呢?這以下講到由這個差別的果報,如何返妄歸真,這以下是由細到粗來說明,先講最細。

  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義故。

  第一個,在六種功德當中最難開顯的就是「大智慧光明」。這個大智慧光明,它若是依止「不起」,「起」就是起心動念,就是我們剛開始的一種有所得的心念,不管是對有相境界的得,或者無相境界的得,剛開始那種迷惑心都叫做「起」。這個「大智慧光明義故」,我們解釋一下。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當中講到念佛法門,他提到念佛法門有二個差別的內容:一個叫事持,一個叫理持。事持是屬于一種自他對立的思考。什么叫事持?就是我思考:我是業(yè)障凡夫,阿彌陀佛是萬德莊嚴,我們二個是差別的個體,你跟我不一樣,我跟你也不一樣。但是沒關系,我相信你可以救拔我,我對你一心歸命,通身靠倒。這樣當然也不錯,這個叫做念他佛,專念他佛,祈求佛力的加被。因為這樣子的修行,你產生滅惡生善的功能就有限了,你這種對立的念佛法門,叫做他力法門,念他佛。第二個是理持,就是念自他不二。就是說你在念佛之前,你就研究過大乘的不二法門,你念佛之前你就相信:「我雖業(yè)障深重,是彌陀心內的眾生;彌陀雖萬德莊嚴,是我心內之佛。既然心性不二,自然感應道交!咕褪钦f我們在念佛之前,我們先把這些差別的果報撥開來,我是業(yè)障深重,但這些是因緣所生法是后來有的,那是一念妄動才有 的;諸佛菩薩的功德莊嚴,他也是因緣所生法,也把它撥 開來,我們看到我們的心是「如」,阿彌陀佛的心也是「 如」。依止一如無二如的心、平等心來念佛,蕅益大師說 :這樣念佛法門,「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 自他不二」,這個時候念念開展我們內心本具的「智慧光 明義故」,這樣的修學是念自跟他。自他不二的角度,就 不是完全向外攀緣,它的思考是說:「托彼依正,顯我自 性!刮覀円膊环穸ò㈦W陀佛的功德,但是「托彼依正, 顯我自性,自他不二」。同樣的念佛,他能夠以無所得的 心來念佛,這個時候念念所成就的功德那就不同了,產生 感應道交的力量也就不同。所以我們要成就「大智慧光明 義故」的方法,就是「心性不起」,不起一種自他的對立 。這是我們在開顯六種功德的第一個方法。第二個:

  心若起見,則有不見之相。心性離見,即是遍照法界義故。

  前面是「不迷」,對自他的因緣不迷;這個地方是「不取著」,不取著各式各樣的知見。「則有不見之相」,什么叫取著?就是凡夫取著有相,二乘人取著無相的空性,所以都有所欠缺,都有他所不見的相貌,你取著一個,你就有所欠缺。那怎么辦呢?「心性離見,則是遍照法界義故」。就是說我們內心的這個功德,要遍前面「大智慧光明」,當然是非常殊勝;但是你要「遍照法界」,要使令功德遍滿,你應該要遠離取相的執(zhí)著。這個「見」我們解釋一下,我們也說過,我們剛開始從生滅門修行,不是每一個人剛開始就進入真如門,所以智者大師說:你在修不二法門,一定先修對治止觀,再修圓頓止觀。我們出家來到僧團,剛開始是分別善惡,這個是對的、這個是錯的,這個是功德相、這個是過失相,你剛開始一定是從這樣的對立思考來建立你修行的基礎,剛開始是分別善惡。但慢慢慢慢地,如果你還想要突破,你祈求生命再增上,那怎么辦呢?你要從分別善惡,進入到包容善惡;你知道,但是不要執(zhí)取,因為眾生各有各的因緣。這個時候你會從一種對立的思考,而到一種平等的思考。當然這個平等的思考,不是說你搞不清楚狀況,你很清楚什么是善、什么是惡;但是你內心當中包容,你做你該做的事情,但是隨順眾生的因緣。這個地方你的心就是「遍照法界義故」,你的功德會更加的普遍廣大,這個是開顯「遍照法界義」的方法。每一個功德的開顯都有一個方法,你把這個方法掌控了,這個功德就出現(xiàn),世間上就是因緣所生法,就是這么一回事。第三:

  若心有動,非真識知無有自性。非常非樂,非我非凈,熱惱衰變,則不自在。乃至具有過恒沙等妄染之義。

  我們剛開始內「心」當然是「動」,剛開始是迷,迷了以后產生取,取著,第三個就是妄動,這個「動」當然是一種身口意的造作。由這個造作,身口意向外的攀緣造作,就不能了知一切法的真實相,包括總相、別相都不了知,這個時候就招感了很多很多痛苦的果報。這些果報有哪些呢?第一個「熱惱」,第二個「衰變」。「熱惱」就是業(yè)障,你造了罪業(yè),這個罪業(yè)使令你內心不安穩(wěn);由這個罪業(yè),慢慢就招感果報,這個果報就有老病死「衰變」

  的障礙;老病死的障礙,使令我們的生命就開始「不自在」,有罪障跟報障。廣泛來說,因為我們的妄動,就有種種虛妄雜染的過失產生,那怎么辦呢?

  對此義故,心性無動,則有過恒沙等,諸凈功德相義示現(xiàn)。

  所以我們要能夠開顯常樂我凈的功德,就是不動,以不動來開顯「自性清凈義故」,乃至于「常樂我凈義故」?醋詈笠欢,作一個總結:

  若心有起,更見前法可念者,則有所少。如是凈法無量功德,即是一心,更無所念。是故滿足,名為法身,如來之藏。

  我們內「心」當中「有」所「起」動,這個地方的起動,包括前面的迷、或者是取、或者是動,有所迷惑、有所取著、有所妄動,都叫做有所「起」。這個時候我們內心陷入一種對立的思考,認為有真實的「法可念」,有真實的法可修,這樣子我們自性的功德就有所欠缺,因為我們不能入平等法界。從本性來說,其實我們的功德沒有真正的開顯。事實上我們本性的功德「是凈法無量功德」,是我們一心真如本來具足的,不須要我們去向外攀緣的。這些「一心滿足」的功德,在果地上稱為「法身」,在因地上稱為「如來藏」。

  這個地方等于是把六種功德的開顯因緣,會歸到不迷、不取、不動。從修學的次第上,剛開始先不動,先從業(yè)力,就是我們不要在五欲的境界妄動,先不動;不動以后就不取;最后再消滅對立的不迷:不迷、不取、不動,這樣子我們開始隨順我們的真如,就能夠開顯六種的功德。這個地方我想大家會有一個心得,就是「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不管你今天用什么法門來修學,總之你的修行一定是法法銷歸自性,你可以用你內心的狀態(tài),來檢查你的內心是不斷地進步或退步。就是說你內心當中,出家的時間,你的心慢慢的趨向于不迷、不取、不動,你的功德就慢慢的成就。假設你的修學是跟這個違背,就表示我們可能要作調整。這個地方是把隨順真如的相貌,以不迷、不取、不動來作說明。好我們先休息十分鐘!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