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課、讀經錄要(一)雜阿含經(1)
第八課 讀經錄要(一)雜阿含經(1)
一、在家之人,修于四法,能令后世安樂:一者,信俱足。于正法建立信本,生敬心,非余可壞。二者、戒具足。謂不殺盜淫妄飲酒。三者、施具足。謂離慳妒心,樂修行舍,常自手與,等心行施。四者、慧具足。謂如實如 (2) 苦集滅道四圣諦。
二、佛言譬如群眾習于畫事,或但能畫手足,或但能畫身,或但能畫面目,或但能設法。如是諸人,為王畫像,若有一畫師,因事未到,則像不成。佛法行者:亦復如是,若有一行不成就者,不名具足如來正法,是故要當具足諸行,名為成就無上菩提。
三、有尊者名二十億耳,精勤修法,未盡諸漏 (3),心悔欲歸。佛告之曰:汝彈琴時,弦若甚急,能得和雅音否?答言:不也。弦若甚緩,能得和雅音否?答言:不也。弦若不急不緩,然后能得和雅音否?答言:是也,佛言:修道亦爾,精進太急,增其掉悔,精進太緩,令人懈怠。是故汝當平等修習攝受,莫著,莫放逸,莫取相。尊者聞已,思維修習,乃至漏盡,心得解脫,成阿羅漢。
四、六根若不調伏,不關閉,不守護,不執(zhí)持,不修習,趣向不律儀,住世間貪憂惡不善法,以漏其心 (4),于未來世,必受苦報。若眼見色不取,任其眼根之所趣向,常住律儀,世間貪憂不善法,不漏其心,耳鼻舌身意根,亦復如是。是名六根善調伏,善關閉,善守護,善執(zhí)持,善修習,于未來世,必受樂報。
五、行者當如實知:緣眼色生眼識,如是境界,如力士彈指, 頃刻即滅;無論可意不可意,皆當舍離,慚恥厭惡。耳鼻舌身意,所緣聲香味觸法,亦復如是。無論可意不可意,皆當舍離,慚恥厭惡,是名賢圣法律,無上修諸根。
六、上座比丘,告質多羅長者:非眼系色,非色系眼,乃至非意系法,非法系意,于其中間,欲貪是其系也。
七、佛言:龜見獸來,即便藏六 (5),獸不得便,舍之而去。行者善護六根,勿使惡魔得便,亦當如是。
【注釋】
(1) 阿含為小乘經的總名,譯為法歸,系萬法歸趣于此而無漏之義,又譯無比法。分類為四部。雜阿含系其中之一,以混集前三部故,名之為雜,計五十卷,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2) 如實是真如實相之義,如實知者,如實相而知也。
(3) 漏即煩惱的異名,三乘行人,以圣智斷盡此煩惱,謂之漏盡,聲聞人盡諸漏即成阿羅漢。
(4) 煩惱現行,使心連注流散而絕,故曰漏其心。
(5) 龜縮藏頭尾及四足,名為藏六,以喻行者遇可意六塵時,當守護六根,勿為所迷,亦當如是。
【習題】
(一) 在家人修那四法,能令后世安樂?
(二) 尊者二十億耳,未盡諸漏,心悔欲歸,佛對他說什么?
(三) 怎么樣于未來世,必受苦報?怎么樣于未來世,必受樂報?
(四) 眼與色,乃至意與法,中間是什么東西,做它們的聯系?
(五) 佛說龜藏六,是何用意?
【經文語譯】
一、在家的人,修四種法,能使后世得安樂:第一、信心完全充足。這是在正法方面,建立信的根本,生起恭敬心,不是他法所能破壞。第二、戒律完全充足。就是說: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第三、布施完全充足。就是說:離鄙吝嫉忌的心,歡喜行施舍的事,并且還常常親手給與,用平等的心,而行布施。第四、智慧完全充足。就是說:實在知道,苦集滅道這四種圣人的真理。
二、佛說:譬如許多人學繪畫,有的人但能畫手足,有的人但能畫身體,有的人但能畫面目,有的人但能夠設計。這許多人,替國王畫像,假如有一位畫師,因事未到,那,像就畫不成了。修行佛法的人,也是如此,假如有一種的行為,沒有完成的話,就不能算是完全滿足如來的正法,所以應當完全滿足了許多的行為,才能名為成就無上正覺。
三、有一位尊者,名二十億耳,他精進勤勉修習佛法,然而許多煩惱,并未能斷盡,心中懊悔,想要回去。佛告訴他說:你彈琴時,琴弦若是拉得極其緊急時,彈起來能夠得到和雅的音調嗎?他答覆說:不能。佛又問:琴弦若拉得極其松緩時,能夠得到和雅的音調嗎?他答覆說:不能。佛再問說:是不是要把弦拉得也不急,也不緩,然后才能得到和雅的音調呢?他答覆說:是的。 佛說:佛道也是這樣,精進得太急了,結果會增加失望,精進得太緩了,會使人懈怠。所以你應當用平等心,修習攝受所學的法,不要太著意,不要松懈,也不要執(zhí)取法相。他聽了之后,照這樣的法則,思想修習,一直到煩惱都盡,心得到解脫,成了阿羅漢。
四、六根若是不加以調伏,不加以關閉,不加以守護,不加以執(zhí)持,不加以修習,只是趨向于不合戒律威儀,住在世間貪欲、憂愁、罪惡不善法中,以煩惱其心,這樣在未來世,一定會受苦報。 若是眼見可愛的色,不去取著,隨眼根所趣向的地方,都常住在戒律威儀中,世間貪欲、憂愁、不善之法,不煩惱其心、耳、鼻、舌、身、意各根,也是如此。這就名為對于六根極會調伏,極會關閉,極會守護,極會執(zhí)持,極會修習,這樣在未來世,一定會受樂報。
五、修道的人,應當實在知道:由眼緣色,生起眼識,這樣的境界,像力士彈指一般,頃刻就消滅了;不管適意不適意,都應當舍棄離開,生起慚愧厭惡的心。耳、鼻、舌、身、意、所緣的聲、香、味、觸、法、也是這樣。不管適意不適意。都應當舍棄離開,生起慚愧厭惡心, 這就叫做賢圣的法律,最上修護諸根。
六、上座比丘,告訴質多羅長者說:并不是眼纏縛了色,也不是色纏縛了眼,乃至于并不是意纏縛了境,也不是境纏縛了意,這中間,都是欲貪的心,在那里纏縛一切。
七、佛說:龜見獸來,就把頭尾和四足藏起來,獸沒辦法奈何它,只得舍棄它走了。修道的人,妥善護持六根,不使惡魔得到機會,也應當這樣。
- 上一篇:第九課、讀經錄要(二)雜阿含經(2)
- 下一篇:第七課、經咒懺贊頌偈
- 第三十二課、俱舍宗(一)
- 第三十三課、俱舍宗(二)
- 第三十四課、成實宗(一)
- 第十八課、大眾部的一再分派
- 第六課、十八界
- 第卅七、卅八課、綜合指要
- 第三十八課、讀經錄要(三) 大般若波羅密多經(1)
- 第三十七課、讀經錄要(二) 大般若波羅密多經(1)
- 第卅四、卅五、卅六課、綜合指要
- 第三十六課、讀經錄要(一) 大般若波羅密多經(1)
- 第三十五課、成實宗(二)
- 第卅一、卅二、卅三課、綜合指要
- 第三十一課、佛門分宗的理由
- 第廿八、廿九、卅課、綜合指要
- 第三十課、三武一宗的滅佛(二)
- 第二十九課、三武一宗的滅佛(一)
- 第二十八課、諸家的判教(二)
- 第廿五、廿六、廿七課、綜合指要
- 第二十七課、諸家的判教(一)
- 第二十六課、讀經錄要(二)
- 第一課、佛
- 第一課、佛的意義
- 第一篇 法身、報身、應身
- 第一冊、自序
- 三十七道品 序文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一節(jié) 何謂佛
- 第一課、佛教的真理
- 第二課、如來十號
- 第二課、釋迦牟尼佛 (一)
- 圣典篇 大念處經
- 大架構篇 二、五根、五力
- 第三課、佛身
- 第一課、律宗(一)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二節(jié) 釋迎牟尼佛
- 第九課、中國四大名山 (一)
- 第一課、修觀對治淫欲
- 第一、二、三課、綜合指要
- 十三、懺法
- 1:佛學是怎么一回事?
- 第四課、藥師佛
- 編者序言 作者序言
- 練習1 有意識的呼吸 一 正念觀身
- 第三課、釋迦牟尼佛(二)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三節(jié) 何謂法
- 十五、焰口
- 上座部佛教修學入門 目錄
-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三節(jié)、佛教的實質
- 第十五課、四攝法 四無量心 四弘誓愿
- 第二篇 受持五戒、八關齋戒、菩薩戒
- 第三十課、焰口召請文(宋·蘇軾)
- 第八課、四圣諦
- 一一念不生
- 第七課、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
- 第十四課、菩薩十地
- 第十八課、聲聞四果
- 第四課、轉輪圣王
- 第十課、修學佛法的次第
- 第二十六課、悟道詩
- 第九課、十二因緣
-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二節(jié)、佛陀教導的是什么
- 什么是文字禪?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腳踏實地的付出才會有收獲,所有的付出都不會白費
- 佛教戒律是怎樣產生的?戒律的由來
- 忉利天主是誰?
- 授記有幾種方式?授記的四種類型
- 人不要想太多,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 佛經中的世尊指的是誰?
- 釋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覺性是永恒的、沒煩惱、證佛國
- 皈依后做事還是不順,對佛法心灰意冷,該怎么辦?
- 佛教的經變是什么意思?
- 阿彌陀佛圣誕是哪一天?農歷十一月十七恭迎彌陀圣誕
- 剛念經時聲音響亮且快,后來就沒有了,為什么?
- 以佛心來凈化自己內在的妄心
- 嘴笨不會安慰人怎么辦?
- 馬鳴菩薩是誰?馬鳴菩薩的簡介與故事
- 為什么在世間行善的功德勝于極樂百倍?
- 學會順其自然,在晴天時愛晴,在雨天時愛雨
- 念經時可以控制妄念嗎?
- 什么是“五蓋”?菩薩沒有厭怠心
- 趙州和尚是哪個朝代的,哪里人?趙州和尚的簡單介紹
- 什么是莊嚴國土?
- 在家居士怎樣才能讓現在和將來的生活具足幸福安樂?
- 八正道是為人處世乃至成佛的八種正確方法和途徑
- 阿逸多菩薩是誰,是彌勒菩薩嗎?
- 佛教說的隨緣是什么意思?隨緣的含義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論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幾種?佛教六種神通的簡單介紹
- 求神不如求己,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經時犯困,打盹后又從頭開始念,該怎么辦?
- 人幫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錢的七種結緣方式
- 殺生、妄語、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無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對親人的病,家里的經濟條件,心很亂,該怎么辦?
- 什么是信心不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