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我 空到達解脫 上篇 無我的研究

  上篇無我的研究

  第一章 引言

  人,究竟有沒有「我」呢?佛經(jīng)中是說「無我」的。佛陀不可能妄語,人無我應該是不會錯的。

  可是,擺在眼前的現(xiàn)象,卻不免令人產(chǎn)生懷疑。試問:如果人無我,人怎么能說話、吃飯,以及有一切的活動?這是誰——什么東西在主使?我,就是主宰者,如果人無我,身心等器官便沒有主使者,人就應該像枯木或石頭才對。但是,事實卻不然,我們是活生生的人,生時如此,死后也不能安息,尚有輪回報應。如果人無我,那么,人死應該就如燈滅,一了百了,又會有誰去受輪回報應?可見,人應該是有我?

  這是站在凡夫的立場,所觀察到的人生,認為人是有我的。如此,究竟是凡人所觀察到的正確,還是佛陀所說的正確呢?現(xiàn)在,我們就來研究:人,是否有「我」?

  第二章 我的定義

  首先,必須明白「我」的意含——也就是我的定義是什么?然后,才能正確的研究出:人是否有我。

  我,是什么呢?《成唯識論》說:「我謂主宰!耿僦髟缀袃煞N意義:主是自己能夠作主,具有自由和自在的能力;宰是宰割,表示能夠支配和統(tǒng)治屬于自己的一切。這就是「主宰」兩字的內(nèi)容。

  如果再進一步推究下去,就會發(fā)現(xiàn):能有主宰作用的東西,它本身必須是常住、永恒不變的,否則,如果本身是無常,隨時都在變化,它又如何作得了主?作不了主,又如何能有自由和自在呢?而主宰者本身也必須是獨立的個體。因為,如果不是獨立的,必然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和牽連,因而受其左右,如此,又怎么能夠作主?能夠發(fā)揮主宰的作用呢?

  所以,能夠被稱為我的,就必須具有「常一之體,主宰之用」②,而這,也就是「我」的定義了。

 、僖姟洞笳亍啡粌砸豁撋。

  ②見《佛學大辭典》卷下二一五六頁,新文豐公司版。

  第三章 人是什么?

  明白了「我」的定義,還要再來了解人是什么?也就是說:人,究竟是包括了什么?然后,才能探究出,在「人」之中是否有我?

  人,是什么?包括了那些東西呢?首先,我們可以看到的是:每個人都有一個身體,這個身體是由物質(zhì)所組成,物質(zhì)在佛學的專用名詞上,就叫做「色」。

  人,除了有物質(zhì)的身體之外,還有什么呢?為什么我們會知道有此身體?因為身體是有形色的,眼睛能夠看到的緣故。但是,只有眼睛看到,內(nèi)心沒有感覺,或者說:內(nèi)心不接受眼睛所看到的,我們也沒有辦法知道有身體呀?所以,從此又可以推究出:人,除了身體之外,還有感受,這「感受」在佛學上就簡稱之為「受」。

  雖然,人有感受,才能夠知道有身體,但,感受只是使我們止于知道有身體而已?墒,我們不只知道人有身體,還知道我的身體高、你的身體矮;是胖、是瘦;是黃顏色、白顏色,無不清楚了然,為什么會知道的如此清楚呢?原來,是我們的頭腦會思想呀。當我們眼睛看到身體,內(nèi)心跟著感受之后,頭腦便開始對所看到、所感受到的加以思考,難怪我們會知道的如此清楚。這「思想」在佛學上簡稱為「想」。

  那么,我們?yōu)槭裁磿肽?原來是頭腦(或稱為心)會產(chǎn)生活動的作用,頭腦本身是物質(zhì),表面上看來,是靜止的,但內(nèi)里的作用卻是活動的,隨時皆變化不停,所以能思考慮想。這頭腦產(chǎn)生的「活動」作用,佛學上就叫做「行」。

  因為有行,所以才能想,由想而能知道所感受到的色身。但是,這樣還不可以的,必須還有個「知道」行、想、受、色的東西,否則的話,色受想行有也等于無了,在人的主觀上是不可能存在的。這個「知道」色、受、想、行的東西,一般人就叫作心,在佛教里被稱為「識」,和前面的色、受、想、行合起來就是「五蘊」,又叫五陰

  蘊是積集的意思,乃表示色、受、想、行、識,個個都由各種因素聚集會合在一起才有的;陰則是蔭覆,表示色、受、想、行、識能蔭覆人的本性或真理。所謂人,就是由色、受、想、行、識等五蘊組合而成;分開而言,人也就是色、受、想、行、識了。

  第四章 無我——肯定人無我

  從前面的分析中,大概已經(jīng)可以知道,在「人」之中不可能有我。因為我是主宰,必須具有常一之體才行;然而,人卻是由色、受、想、行、識等五蘊所組成,已不是獨立之體了。五蘊中個個又都是依靠各種因緣和合才有的,因緣和合而有,必然會受到因緣的左右,隨著因緣而生,隨著因緣而滅,五蘊都不可能是常住、永恒不變的。

  同時,人由五蘊所組成,如果硬要說:人有我,那么,是五蘊中的那一蘊是我?色是我呢?受是我呢?還是想、行、識是我呢?而色中是否有我?受、想、行、識當中是否有我呢?為了能更加了解五蘊當中無我,現(xiàn)在就將五蘊各別加以分析。

  第一節(jié) 色不是我

  為什么說:色——人的身體不是我呢?因為——

  一、我們都知道,人的身體是由母親所生,出生以后,不斷的長大,從嬰兒、童年、壯年以至老年,身體隨時都在變遷,它是無常的。為什么會無常呢?《雜阿含經(jīng)》說:「色無我,無我者則無常!耿偎,無常的必然是無我;反之,無我的才能無常,如果有我,應當是恒常不變了。這是從身體的無常變化,推知身體不是我。

  二、每個人的身體,最后都免不了一死。如果身體是我,我是主宰,相信任何人都不想死,那么,我就可以主使這個身體,要它不生病也不死,永遠的活著;可是,卻做不到,為什么做不到呢?因為身體不是我,「色非是我,若色是我者,不應于色病苦生,亦不應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無我故,于色有病、有苦生,亦得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②可見身體不可能是我。

  三、從表面上看來,身體是單一的個體,但在實際上,卻非如此,它是由四種元素:堅固的物質(zhì)(地)、濕性的物質(zhì)(水)、熱性的物質(zhì)(火)、流動的物質(zhì)(風)所組成,合之為一身體,分解后便成四種元素。如果身體是我,我是常一的,何必由四種元素來組成呢?反之,由地、水、火、風四種元素所組成的身體,也就不可能是常一的我了。

  四、不但可以從內(nèi)在組合方面,將身體分成四種元素,還可以從外在方面,將身體分成多樣。譬如:把頭砍下來,將兩只手割下,兩條腿也切開,如此,身體便成了一個頭、兩只手、兩條腿和一個胸肚,如果身體是我,試問:頭是我呢?手是我呢?或腿、胸肚是我呢?而我是恒常獨立的,又怎能被如此的分割?可見身體不是我。

  五、再說:如果身體是我,只要身體完完整整的存在著,應該就能活動自如?墒,為什么當人死了,身體仍然完好,和活著時一樣,卻何以不能活動呢?因此,身體不可能是我。

  六、最后要說的是:身體的存在,只是暫時的,最久百年,人終必死,死后身體便腐爛,化為塵土了。如此,身體怎么有可能是恒常不變的我呢?所以,可以肯定的說:身體絕對不是我。

  從上述六項的分析,身體不是我,應該不會再有懷疑了。

  第二節(jié) 受不是我

  那么,受呢?受是不是我?

  只要稍微觀察一下,我們就可以發(fā)現(xiàn):感受必須借著媒介和對象才能產(chǎn)生,亦即以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為媒介,六境(色、聲、香、味、觸、法)為對象,當六根接觸到六境時,生起了六識的了別,在識的了知分別之下,從而產(chǎn)生苦、樂和介于苦樂之間的平庸現(xiàn)象,《雜阿含經(jīng)》說:「譬如兩手和合相對作聲,如是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③

  所以,受是在根、境、識三事和合接觸時才產(chǎn)生的,如果根、境、識不接觸,又那里有受呢?就是在有了受之后,受又能存在多久呢?一旦根、境、識分開,受也就消失了,隨因緣生的,終必隨因緣而滅,如此短暫的存在的受,怎么可能是常住、獨一的我呢?

  所以,受不是我。

  第三節(jié) 想不是我

  思想最容易讓人感覺到我的存在,因此,西洋哲學家笛卡兒有「我思,故我在」之言,以人的能思想來肯定人的存在。

  那么,思想是不是我呢?無疑的,思想是隨著感受而有的,「……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褂懈惺苋缓蟛庞兴枷,如果離開了能感受的六根,和所感受的六境,試問:又如何有想呢?或者,沒有想的對象——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境,縱有腦筋,又從何想起呢?就是有可想的對象,如果沒有能想的腦筋,思想也沒有辦法產(chǎn)生。由此可見想也是因緣和合才有的,如果因緣不和合,思想根本不存在,自然也就不必問,思想是不是我了!

  第四節(jié) 行不是我

  行,就是指由心(頭腦)所生出來的行為,也就是心的造作,所以《俱舍論》說:「行名造作!耿芊鸾(jīng)中常談到「業(yè)」,行便是業(yè)的造作者,由行而有業(yè),因此,行也可以說就是業(yè),《俱舍光記》說:「造作名業(yè)!耿莶煌氖:業(yè)有身業(yè)、口業(yè)、意業(yè),行則專指意業(yè),同時是正在造作,有流動相可感覺到的。如果造作完了,可以確定為善惡的,則已屬于業(yè)的范圍,不在行之中了。

  那么,行是不是我呢?從根本上來看,行是不存在的。行的產(chǎn)生,也是當六根接觸了六境,產(chǎn)生了六識,根境識和合而有感受,再由感受起想,從想而有行。也就是說:依想才產(chǎn)生心的造作,如果沒有想,行就不可能產(chǎn)生。

  總之,行是以六根、六境、六識、感受,思想為因緣,因緣和合才有行的生起。而不同的因緣,便行(形)成了不同的果實,就像唯識學所說:凡人心中,會生起十一個善的行為,二十六個煩惱(惡)的行為,和四個不定善惡的行為⑥。這些心念行為都是從不同的因緣而生起的,如果離去了使行產(chǎn)生的因緣,那里還會有這些行為呢?所以,行也和受、想一樣,隨因緣和合而生,隨因緣離散而滅,行不可能是我。

  第五節(jié) 識不是我

  經(jīng)過前面的分析,否定了色、受、想、行是我的可能性,如今,只剩下識了。在「人是什么」一節(jié)中,曾經(jīng)分析過,人是由色、受、想、行、識這五蘊所組成,色、受、想、行皆不能離識而存在,如果沒有識,色、受、想、行這四蘊根本不能存在,佛法中亦以識為人的主持者。因此,有時候,識便被稱為「心」,或者加上「意」,稱為意識⑦,全稱則是心意識⑧。

  其實,心、意、識各有它不同的地方,都各有所司、各負責著不同的工作。而識本身又分為六個部份: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六識的工作又各有不同:眼識是以眼根為所依而產(chǎn)生的,主要的功能是當眼睛看到色境時,加以了別色的形狀和顏色,以及好壞等等,《三藏法數(shù)》說:「眼根由對色塵,即生其識,此識生時,但能見色,是名眼識!耿岫R則是當耳根接觸聲境時,生起以了別各種聲音,鼻識了別香境,舌識了別味境,身識了別觸境,意識了別法境。這是六識所司的各別不同的工作,其中相同的是:六識都不離六根,《成唯識論》說:「眼識乃至意識,隨根立名。」⑩同時,其性質(zhì)也都是一樣的,都以「了境為自性!耿

  在六識當中,又以意識為主,前五識必須經(jīng)過意識的作意,才能發(fā)生作用。舉個例子來說:前五識如樹的枝葉,第六識則是樹身,沒有樹身,就不可能有枝葉,可見第六意識在五識當中的重要性。意識也就是意根接觸到法塵時所產(chǎn)生的識。那么,「意」是什么呢?是眾生心的功用之一,《俱舍論》說:「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別故名識;心、意、識三名,所詮義雖異,而體是一如。」⑿這表示心意識都是同體的,因為一體而有三個不同的功用,才將之區(qū)分為三。

  意的功用便是「思量」,也就是對六識所了別的法,產(chǎn)生念慮,而判定法的優(yōu)劣、善惡,或?qū)ξ矣幸、無益等等,從而生出見解,主張某些法該排斥,某些法該接受,進而指使本身——意和身口造作出善的行為或惡的行為,并因此導致自己感受快樂、高興或煩惱、痛苦。總之,意具有思考、辨別、判斷、分析、指揮等作用;識雖能了解一切,但只限于了解明白,了解明白之后,要如何,便不是它的職責,這工作就落在「意」了。意恰如指揮官,人的身心一切都是在它指揮之下而活動,沒有意,人雖然仍能活動,但將會漫無秩序,不能有所作為。

  在此,識不是我,已經(jīng)很清楚了。因為,識共有六部份,我是常住獨一的,怎么有可能被分為六部份呢?而且,六識皆各有所生:眼識是眼根接觸到色境時所生,耳識是耳根接觸聲境時所生,鼻識是鼻根接觸香境時所生,舌識是舌根接觸味境時所生,身識是身根接觸觸境時所生,意識是意根接觸法境時所生,《大乘義章》說:「六根者,對色名眼,乃至第六對法名意,此之六能生六識,故名為根。」⒀

  可見識也是和行、想、受、色一樣,同是根、境、觸三事和合所產(chǎn)生的,如果根境觸不和合,識根本就不存在。如此,識怎么有可能是我呢?

  第六節(jié) 意不是我

  那么,「意」應該是我了?我們來研究看看,意能不能是我?

  意的特性便是思量,「思量故名意」⒁,也就是說:思量者本身便是意,離開了思量,也就沒有意的存在。

  為什么會有思量呢?仔細的觀察起來,就會發(fā)現(xiàn),思量的產(chǎn)生,必須有個對象,不然,要思量什么呢?思量的產(chǎn)生,乃是當有個東西闖入了我們心中,而我們不知道如何是好,所以心中才念想著那物,對之思考、辨別、判斷。闖入我們心中的東西,也就是六境之影,當它們經(jīng)過六根門頭時,因為六根猶如全天候開放的自動攝影機,所以六境便攝入了心中,經(jīng)六識的了別成為法塵(又稱落謝影子)。因為識只是在于了解和分別法,卻不知那法對我的身心是有害或有益,而凡人都是有我執(zhí)的,不是執(zhí)著身心是我,也會認為身心是我的。身心是我或我的,自然要加以好好保護了,所以對闖入了我們心中的東西,就要加以思量,如果是對我有益的,就接受它;對我無益有害的,就要驅(qū)除它,這就是思量——意產(chǎn)生的緣由。

  如此,意豈不是也和識、行、想、受、色一樣,也是因緣和合才產(chǎn)生的?如果沒有六境、六根、六識,也就沒有法塵,沒有法塵在心中,作為思量的對象,意不就沒有了嗎?

  所以,意根本上是不存在的,隨因緣而生,隨因緣而滅的意,自然不可能是具有常一之體的我了。

  第七節(jié) 心不是我

  看來,似乎只有「心」才是我了。心,是不是我呢?我們再來研究看看。

  我們?yōu)槭裁粗烙行牡拇嬖?不可否認的,乃是靠著我們的感覺(受)、思想(想)、內(nèi)在的行動(行)、了知(識)和思量的作用(意),才知道我們有個心。無疑的,這只是一種假定,實際上,我們是否有個心呢?還是大有問題的。

  就一般人來說,你如果問他:心在那里?什么是心?他會指著心臟說:心臟是心。不然,就是以頭腦為心,再不然,便是以他的能感受、能思想、有感情、能知道一切、能思考一切的是心。但是,在我們的學佛的人或研究過佛法的人,就知道那不過只是五蘊,而五蘊都是隨因緣和合才有的,因緣離散便消失了,怎么有可能是心呢?

  反過來說,我們所以認為我們有個心,便是靠著五蘊的作用才知道的,而五蘊所認識的是否可靠呢?因為五蘊本身并不是實在的,它們只是一種虛幻、暫時的存在。因果是不異的,如是因必得如是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是宇宙間不變的規(guī)律;以虛幻的五蘊所認識到的心,有可能是「實在」的嗎?這就如凡夫以五蘊來認識,而以為五蘊就是心,但是我們學佛的人,用智慧分析之下,就知道五蘊是虛幻的,不可能是心。

  然而,我們學佛的人,往往又會以為:離開了五蘊,別有心的存在。其實,這有可能嗎?以為五蘊是心的,是我們五蘊的感覺,等到發(fā)現(xiàn)五蘊不是心,而以為五蘊之外,別有心的存在的,還是五蘊的感覺。

  由此可見,心是不離五蘊范圍的,是由五蘊所假定出來的。只是一個假定而已。然而,我們往往不知道「心」只是一個假定的存在,因為我們還未發(fā)覺我們的認識有問題,總以為自己的認識都是對的。所以,必須經(jīng)過分析、研究與論證,真相才能顯現(xiàn)出來。

  總之,五蘊——色、受、想、行、識(意)既然都不是心,那么,離開了五蘊,五蘊之外也就沒有心的存在了。因為,認為五蘊之外別有心的存在,只是五蘊認識上的錯覺;如果沒有五蘊的感覺與認識,我們?nèi)绾沃烙行牡拇嬖谀?

  因此,所謂的心,是不離五蘊的。五蘊既然是虛幻不實的,心當然也是虛幻不實的,只是個假名,離開了色、受、行、識、意,便空空無所有——什么也沒有了,那里有個心呢?所以,《正法經(jīng)》說:「是心如幻,如水月陽焰。」⒂《華手經(jīng)》說:「心空如幻,念念生滅!耿浴抖仁榔方(jīng)》說:「心無所有,而不可見!耿湛芍,根本上就沒有「心」的存在,又如何來說心是我呢?

 、僖姟洞笳亍返诙䞍允彭撓隆

 、谝姟洞笳亍返诙䞍云唔撓。

 、垡姟洞笳亍范䞍云呤撓。

 、芤姟洞笳亍范艃运捻撋。

 、菀姟洞笳亍匪氖粌远00頁中。

  ⑥即心所法中十一善法,二十六煩惱法和四不定法,見《大乘百法明門論》,《大正藏》一冊八五五頁中。

  ⑦《增一阿含》二九卷有:「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是謂比丘,此名六識身!挂姟洞笳亍范䞍云咭0頁中。

  ⑧《雜阿含》三九卷有:「我已離彼欲,心意識亦滅!挂姟洞笳亍范䞍远宋屙撋;《中阿含》卷三有:「彼心意識,當為信所熏!挂姟洞笳亍芬粌运乃0頁下,其他尚有多種經(jīng)談及心意識,不例舉了。

  ⑨見該書廿一。

 、庖姟洞笳亍啡粌远撋。

 、弦姟洞笳亍啡粌远撝:「識以了境為自性故!

 、幸姟洞笳亍范艃远豁撓。

 、岩姟洞笳亍匪氖膬晕逦屙撝。

  ⒁見《俱舍論》,《大正藏》二十九冊二十一頁下。

 、右姟洞笳亍肥粌园艘蝗撝。

 、砸姟洞笳亍肥鶅砸凰囊豁撋。

 、找姟洞笳亍肥畠粤囊豁撋。

  第五章 業(yè)力與因緣

  經(jīng)過了前面幾節(jié)的分析,在五蘊:色、受、想、行、意識、心當中,都找不到我的存在,人無我,已經(jīng)獲得了肯定。

  佛經(jīng)中雖然也說到我,像每部經(jīng)開頭,皆冠上「如是我聞」,但那不過是一種方便言說,并非表示人真有我,《大智度論》說:「佛弟子輩雖知無我,隨俗法說,我非實我也。」①因此,佛經(jīng)中所談到的我,以及五蘊、眾生、心……等等,都是為了度化眾生,隨順世俗的方便言說,并不是真有其物,《大智度論》三十八卷說:「佛法中有二諦:一者世諦,二者第一義諦,為世諦故說有眾生,為第一義諦故說眾生無所有。」②

  可是,既然人無我,身心便無主宰者,為什么人會活動呢?仔細觀察起來,原來是「業(yè)力」和「因緣」在作用。人雖然無我,但是在因緣會合,業(yè)力所推之下,身心卻能夠有一切的活動。

  那么,因緣與業(yè)力是什么呢?世間是有條件的,任何一個東西的存在,都必須具足它存在的條件。主要的條件就是因,次要的就叫做緣了。《止觀輔行》說:「親生為因,疏助為緣!耿垡患虑榈耐瓿,除了要有因之外,還要有多種的緣來助成,所以,「緣」有四緣之說,而「因」也有六因之說④。

  只是,這樣的解釋,似乎還不能了解因緣是什么,尤其是,因緣為什么會和合,使我們身心產(chǎn)生活動?我們已經(jīng)知道,世間一切法皆因緣所生,是無自性、虛幻而不實在的;那么,因緣呢?同樣也是無自性、虛幻的,《雜阿含經(jīng)》說:「色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色者,彼亦無常。」⑤由于因和緣都是無常、沒有自性的,才能會合以產(chǎn)生諸法,如果因和緣是有自性、常住不變的,就不可能有所活動,也就不能會合以產(chǎn)生諸法。無自性的便是根本上不存在的;無常的便是表示自己不能作主。

  如此,本來不存在——沒有的因緣,怎么會有呢?有了之后,又是什么在推動著它呢?原來,是一種無形的業(yè)力。業(yè),就是造作,在造作之下,就會產(chǎn)生一股力量,以推動因緣的產(chǎn)生會合和離散,正如火車頭水蒸氣的蒸發(fā),可以產(chǎn)生力量,能夠拉動一列列的車廂。

  那么,業(yè)力又是怎么產(chǎn)生的呢?乃是靠著心中的「意」生起思量,由思起想,便有了行(造作),也就有了意業(yè),然后再由意業(yè)發(fā)動身口的活動。但是,眾生心中的意,又為什么會生起思量呢?前面曾經(jīng)談過,思量必須有對象為所緣,否則思量沒有辦法產(chǎn)生的。思量的對象便是「法」和「念」。法是從五根門頭所攝入的五種外境之影,念則是從但有假名,實際上是空空——無所有的心中浮現(xiàn)出來的;人心雖然是空,卻不時會有念頭從中浮出。因為,人們五根不時的接觸到五境,五境便不時的被攝入,心中時常有法的存在;同時,也時常有念頭的浮出,人們心中隨時都有法和念,也就有思量的對象。所以,意常起思量,由思起行——造作,而有業(yè)力,于是,業(yè)力便推動著五蘊。

  因此,人雖然無我,卻會有一切的活動,正如一臺機器,有各種零件、齒輪、馬達,只要插上電源,機器便活動起來,照著我們的意思,去做著工作。這機器當中并沒有「我」的存在;人也是一樣,由于業(yè)力與因緣的關系,而有一切的活動,其中并沒有我的存在。

  或許,有人會說:身心既然不是我,那么,身心是我的——我所有的,應該不會錯吧?其實,這也是不對的。因為,既然已無我,我尚無有,怎能還有我的——我所有的呢?舉個例子來說:我如燈,我所有的如燈之光,或燈光所照到的東西,沒有我,就是沒有燈了;沒有燈,那里還有燈光或燈光所照到的東西呢?所以《雜阿含經(jīng)》說:「無有吾我,亦復無我所;我既非當有,我所何由生?」⑥《中論·觀法品》也說:「若無有我者,何得有我所?」⑦

  如果一定要問:人的身心是誰的?只能說是業(yè)和因緣的;從業(yè)力所生,由因緣形成。

 、僖姟洞笳亍范鍍粤捻撋稀

 、谝姟洞笳亍芬皇鍍匀撝小

 、垡姟洞笳亍匪氖鶅砸涣撝。

 、芩木壖匆蚓、次第緣、所緣緣、增上緣;六因即:能作因、俱有因、同類因、相應因、遍行因、異熟因。見《俱舍論》卷六,《大正藏》二十九冊三十頁上。

 、菀姟洞笳亍范䞍允豁撋。

  ⑥見《大正藏》二冊十六頁下。

 、咭姟洞笳亍啡畠远撓。

  第六章 誰受輪回與報應

  可是,人的三世輪回,因果報應,又如何解釋呢?既然已經(jīng)證明了人無我,同時,身體和精神也非我所有的,那么,卻是誰——什么去受輪回報應?原來,去受輪回的,只是精神和身體,《那先比丘經(jīng)》說:「王問那先:『人死后,誰于后世生者?』那先言:『名與色于后世生!弧耿

  為什么會如此呢?乃是因為凡夫不知無我,執(zhí)著五蘊為我,于是為我而造作了種種善惡業(yè);更以心靈的無明,不知業(yè)是虛妄不實的,而把業(yè)當作實在,于是執(zhí)著而堆藏在心里,當因緣會合之下,業(yè)和無明便又推動創(chuàng)造了精神和身體。

  所以,只要有業(yè),人的生命就會繼續(xù)下去,一期業(yè)報盡了,就是死。但死的是前生的業(yè)報所報應來的身體,前生的業(yè)或許在此身中已消完,但此身卻又去造作了許多業(yè),所以此身雖死而業(yè)卻存在,于是業(yè)便又去感生了名與色。業(yè)便是十二因緣當中的「識」,識就是由業(yè)所形成,所以稱為「業(yè)識」。因此,由業(yè)而有名色,由名色而六入、觸、受、愛、取、有——一期的生命就又生出來了。善業(yè)造成善良的環(huán)境,讓自己生存其中;惡業(yè)造成惡劣的環(huán)境,自己也生存其中。因為,由業(yè)所造的,也就被業(yè)所支配,這就是無我而仍然有輪回的道理。

  有人以為:無我應該就沒有輪回報應才對。然而,事實剛好相反,正因為無我,我們才會去受輪回報應。如果有我,我就能主宰自己,不去受輪回報應;而且,我是常住的,《成唯識論》說:「實我既無變易,猶如虛空,如何可能造業(yè)受果?……實我既無生滅,如何可說生死輪回?」②雖然無我,「然諸有情心心所法因緣力故,相續(xù)無斷,造業(yè)受果!星轭惿硇南嗬m(xù),煩惱業(yè)力,輪回諸趣。」③這業(yè)報的道理是很深的,所以,《大智度論》說:「有業(yè)亦有果,無作業(yè)果者,此第一(義)甚深,是法佛能見!耿堋吨姓摗芬舱f:「雖空亦不斷,相續(xù)亦不常,罪福亦不失,如是法佛說!耿

 、僖姟洞笳亍啡䞍云0頁中。

  ②見《大正藏》三十一冊十一頁中。

 、叟c前同。

 、芤姟洞笳亍范鍍粤捻撓。

 、菀姟洞笳亍啡畠远撓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