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我 空到達(dá)解脫 序言

  從無我 空到達(dá)解脫

  序言

  佛法的終極目標(biāo),乃是在于求得人生煩惱痛苦的解脫,而要達(dá)到這個目標(biāo),就必須修行了;因為人生的煩惱與痛苦,是由自己錯誤的行為造成的。所以只要能夠修正自己錯誤的行為,并將導(dǎo)致我們產(chǎn)生這種錯誤行為的原因消除掉,我們就能得到解脫。

  解脫,乃是我們在活著時來達(dá)成,是此生此世的事。這已由教主釋迦佛陀的身教、言教,告訴了我們?墒,在目前的佛教界,能夠接受這種想法,敢于說要在現(xiàn)世達(dá)到解脫的,似乎不多。

  這是什么原因呢?十多年來,筆者常常在想這個問題,發(fā)現(xiàn)之所以會如此,實在是牽涉了很多因素,包括佛教的演變、環(huán)境的影響,以及修行方法的不合適……。

  對臺灣當(dāng)前佛教有所了解的人,就會知道,一些佛教徒,幾乎已不知道要如何修行,只得人云亦云的趨向于念佛;少數(shù)的人從事參禪。顯教的修行,除了這兩項之外,已沒有了。但念佛、參禪而有成就的,又有幾個呢?似乎少得可憐。為什么會如此?是否修行方法有問題?一般佛教徒大多將之歸罪于:如今是末法時代,眾生根性低劣,業(yè)障深重——這在凈土宗信徒是特別強(qiáng)調(diào)的。事實上,是否如此呢?其實,末法乃是人為的,并非佛陀涅槃之后幾千年,就一定是末法時代,修行便不能成就。因為在當(dāng)前,修行有成就,當(dāng)世就如佛陀般證得解脫的,在這世界上,仍然有,只是比較少而已。雖然比較少,卻已足以證明,在當(dāng)前,修行還是可以有所成就的。那么,修不成的原因,是什么呢?大致上來說,是:

  一、修行的人求證心不夠堅強(qiáng)。

  多數(shù)認(rèn)為既有凈土宗的念佛,可以帶業(yè)往生凈土,那么,自然可以在凈土中,慢慢的修成,何必急于一時呢?如此,就不會有如佛陀和原始佛教中的佛弟子,以及我國禪宗里,必須求證解脫于現(xiàn)世的堅強(qiáng)意志了。

  二、是環(huán)境的不適合修行用功。

  佛陀在世時,出家比丘大多行必頭陀,住必阿蘭若,無牽無掛,自然容易專心修持,而今天的出家人,居住則以寺院為主。寺院是地區(qū)信徒信仰之處,自然會有一些雜務(wù),也不太可能安靜;修行要達(dá)到超凡入圣,解脫現(xiàn)有的妄想、煩惱、執(zhí)著,實在不是小事,沒有時間專修,沒有安靜的環(huán)境配合,怎么有可能?

  三、最主要的,可能是修行的方法了。

  世間無常的,佛法存在世間,佛法也便是無常的,所以會隨著時代、環(huán)境、弘揚者而有所變化。因此,中國的佛教,在某些方面會不同于印度佛教;而韓國、日本的佛教,又會不同于中國、印度的佛教。經(jīng)過了兩千五百多年的演變,當(dāng)前的佛法,有些地方,已大異于佛陀在世時所說者,修行方法亦然,目前的念佛、參禪等方法,皆是歷代的祖師所說,而非釋迦牟尼佛住世時所說,這可以從《雜阿含經(jīng)》(佛陀在世所說的修行方法,大致在此經(jīng)內(nèi)),以及印、中佛教史中得到證明。

  所以,為什么佛陀在世,乃至佛滅后一百余年間的原始佛教期中,佛弟子修行容易成就,如今的我們,久修卻難得有成呢?問題乃在于方法。并不是說,如今的修行方法:參禪、念佛完全不正確,而是這些方法過于死板,缺乏應(yīng)變,不知如何轉(zhuǎn)換。

  以禪宗來說,是最可能呈現(xiàn)佛陀降生娑婆世界成佛的本懷的;禪宗的參禪,在原則上也符合了佛陀的修行。參禪亦即對問題的思惟、參究,這和佛陀成道前的思惟十二因緣,原則上是一樣的?催^釋迦牟尼佛傳記的人,都知道釋迦太子所以能成道,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不在于他從外道仙人的修習(xí)禪定,也不在于他的六年苦行,而是當(dāng)他覺知了外道禪定、苦行都非究竟,便舍棄了它們,獨自于內(nèi)心的潛思參究,終于讓他發(fā)現(xiàn)導(dǎo)致人生生死由來的十二因緣,于是將此十二因緣還滅,生死便當(dāng)下解脫,成就了佛果。試想,釋迦太子出家以后,如果只是一味的坐禪、苦行,內(nèi)心不知針對問題潛思參究,恐怕修到老,也不可能成道的。所以,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乃是修行的關(guān)鍵處,可以說,修行是不能離開參究的。這在禪宗,卻是最能把握,因此,禪宗的修行者,都必須參禪。

  但是,禪宗的參禪,從元、明以來,內(nèi)容已和佛陀未成道前的潛思研究,大大的不同,參禪變成了參究古人的公案,不再像佛陀那樣,參究與自己有切身關(guān)系的生、老、病、死、苦等問題。例如:有人問趙州禪師:「狗子有佛性否?」趙州答:「無!」就參究這個「無」;又有人問:「如何是佛?」有答「麻三斤」、「干矢橛」、「庭前柏樹子」的,這些都是參究的對象?傊,參禪就是參究古代禪師和學(xué)人問答之中,難以用常識理解的言語,以便啟發(fā)參禪者的疑情。

  清朝以后,禪宗衰敗,凈土宗勃興,幾乎所有的佛教徒,不管起初修什么,最后都是念佛求生凈土,于是又變?yōu)閰?「念佛是誰?」雖然參究的對象有所不同,但皆強(qiáng)調(diào)要「離心意識」參,對公案不可用意識去思惟,凡用意識思惟所得到的答案,都是不對的,這和佛陀未成道前,多次的思惟參究十二因緣,其間的差別,真是太大了。當(dāng)然,也不是說,禪宗的離心意識參不對。如果要從參究中獲得開悟,以至明心見性,都必須離了心意識才有可能。因此,離心意識,可以說是參禪的目標(biāo)之一。問題是:長城不是一日就能造成的,陳義太高,接受得下的,有幾人?沒有方便,能直入究竟,畢竟是太少太少了。

  所以,很多有志于禪宗的修行者,在這種情況下,參而不能入,又找不到其他進(jìn)入禪的方法,只得退而修持念佛,寄希望于茫茫不可知的來世?芍U宗這種參禪法,無形中,趕走了多少英才!

  與禪宗對比之下,再來看《雜阿含經(jīng)》所記載的佛陀住世時所開示的修行方法,將會覺得多么親切。經(jīng)中對于如何解脫煩惱痛苦,如何才能證得果位,以及佛陀本身如何修行,才證得正覺,皆作了說明;因此,都有理路可尋,讓人覺得,要得到解脫,要證得果位,并不是很困難的事。經(jīng)中并記載:「有很多佛弟子,聽了佛陀開示之后,依著修行,不久就很自然的證得初果,乃至四果;解脫了三界束縛,生死自在,成為阿羅漢!苟U宗的參禪,則往往在理路不明之下,死沖硬闖,最后不得其門而入。兩相比較,優(yōu)劣可見,畢竟佛陀的智慧與善巧,不是祖師所比得上的。

  為什么佛陀在世時,佛弟子修行容易成就呢?根據(jù)《雜阿含經(jīng)》的提示,修行者必須先明理,所以要先思惟參究。這思惟參究的對象,是和我們有切身關(guān)系的,例如《雜阿含經(jīng)》開頭,佛陀告訴比丘:「要觀察色、受、想、行、識等五蘊,是無常、苦、空、非我的。」因此,對五蘊要生起厭離心,不可貪愛執(zhí)著;能夠?qū)ξ逄N不生貪愛,心就獲得了解脫,可以證得果位。相反的,如果不知道五蘊是無常、苦空非我,心里就會對之貪愛執(zhí)著,如此就會有苦惱,不能解脫。人,就是五蘊的組合,由五蘊的組合而有我,但佛陀卻要我們觀察五蘊非我,豈不引起我們的驚訝與興趣?自然會加以思惟參究。而禪宗的參公案,參究一些古代禪師的語言,與自己并無切身關(guān)系,這如何能引起參禪者的興趣呢?而且,佛陀要人參究的,是有理路,允許意識思惟的運作,不像禪宗的離心意識參。離心意識,如何參呢?真是高高在上,無門可入,無路可走,實在不是一般普通人接受得下的。

  本書的寫作,便是有感于此,希望能將修行的理路解說清楚,讓有志于追隨佛陀的本懷,求解脫于現(xiàn)世的人,有所依循。

  文中從「無我」的研究開始,因為無我乃是解脫的入門,修行如果不能達(dá)到無我,而要獲得解脫,那是不可能的,這在《雜阿含經(jīng)》里已經(jīng)說得很清楚。何以「無我」呢?不但理上要了解,事上也要能達(dá)到。所以,無我的道理已經(jīng)了解了,還必須從事于事上的修行,以去除對我的執(zhí)著。等到事與理脗合,理事皆「無我」了,也就是「空」;空,便是解脫。但解脫有事解脫和理解脫,事解脫并不究竟,必須達(dá)到理解脫——「明心見性」才行。如何明心見性?文中皆有說明。從思想方面來說,本文的思想,包含了原始佛教、大乘佛教般若、唯識、如來藏等,并旁及禪學(xué)。

  七十四年五月于六龜

  本書定稿時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