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把這兩個字參透了,就有資格開始修行了!

\

  佛陀在前面的經(jīng)文當中,說我們的身心世界,是同時存在二種的情況:第一種是五蘊所成就五濁的相狀,這個是一種表層的心識;第二是它內(nèi)在的體性,也同時存在一個不生不滅的本性,這二個是同時存在的。

  那么我們面對一個生滅的五濁相,跟不生滅的本性,應(yīng)該怎么辦呢?

  佛陀說:要依不生滅圓湛性成。

  就是你剛開始在修學的那一念心,你的依止點是依止不生滅心,剛開始就是先找到你生命的依止處,接下來再以湛旋其虛妄滅生,復(fù)還元體,然后再用不生滅的本性起觀,用空假中三觀來旋轉(zhuǎn)這虛妄性,來慢慢的恢復(fù)本來面目。

  這段經(jīng)文就講到我們內(nèi)心當中,整個《首楞嚴王三昧》的二大宗旨,一個依、一個旋。首先我們要找到內(nèi)心的安住,我們講云何應(yīng)住,就是你要把身心世界當中,找到那個生滅性,把它安住下來。古人在開悟以后他說:哎呀!我終于找到我的歇腳處。像那趙州禪師八十歲,趙州八十猶行腳為什么呢?只為心頭未悄然。趙州禪師去行腳的時候,有一個禪師就訶責他說:老老大大云何尚無住處。你年紀這么大了,你還沒找到一個地方安住下來,還在那地方跑。

  他的住處,不是說外面我住一個小茅棚,那不是住處,是你內(nèi)心當中怎么還找不到家呢?老老大大云何尚無住處。

  《楞嚴經(jīng)》就是說,在整個生滅的流轉(zhuǎn)當中,你找到一個安全的家,然后你住下來,依止不生滅心為本修因。住下來不是大事已辦了,你還有很多很多這些虛妄的力量要去消滅它,所以要旋,就是云何降伏其心,用空假中三觀來旋轉(zhuǎn)這虛妄的力量。所以你要掌握一個依、掌握一個旋這二個字你就知道怎么修行了,你就有資格閉關(guān)了。

  古人說:在閉關(guān)當中,觀行提起來的時候,古德講四句偈誦說: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塵;遍觀諸法性,無假亦無真。

  閉關(guān)的人他內(nèi)心當中,他不管是經(jīng)行、拜佛、吃飯、睡覺,他的心是回光返照的,照了他的清凈本性,先安住下來。安住不是沒有事,心心息幻塵,用空假中三觀對治自己過去的習氣。遍觀諸法性,無假亦無真,世間上沒有所謂的對錯、沒有好壞,真實功夫提起的人他沒有是非。

  回光返照是這樣子,我們回光返照才能夠看到生命的全貌,問題在這里。

  有一個大學教授他教美術(shù)的,新生進來進到美術(shù)系以后,這老教授第一堂課:

  他說:我們今天學畫畫,首先要知道一個觀念。他拿了一張很大的白紙,老教授在上面點了一個點,問所有學生:你們看到什么?

  所有學生都說:我們看到一個黑點。

  教授說:這一張紙有百分之九十九是空白的,你們只看到黑的那一點,你們這樣子不可能做一個好的美術(shù)藝術(shù)學者。

  這意思是說:我們往往失去生命絕大部分的心性,而只是追求生命當中某一個點。這是個問題,你追求這個黑點,結(jié)果你不能掌握大局。

  我相信很多人有閉關(guān)經(jīng)驗,我們平常在日常生活也不覺得五蘊身心的可怕,但是你一開始攝心的時候,五蘊開始反彈,一定開始反彈。后面那五十陰魔,色蘊有十種陰魔,受蘊有十種陰魔,乃至于受想行識,各有十種陰魔,構(gòu)成五十陰魔。

  我要告訴大家一個事情,你開始對治它的時候,它就開始抗拒你。所以你看,你越對治,煩惱越重。你平常拜一百拜的時候,你不覺得,你要是一天開始拜一千拜的時候,你一到拜佛時間的時候,你就非常的討厭,有時候會不想拜佛,有時候不想念佛,甚至于想說干脆出去就好!

  那表示你真正開始用功了。問題是你怎么辦呢?

  只有一句話:不要跟著你的感覺走,你該做什么還做什么,就是不管它。

  我們的感覺、我們的想法開始用功的時候,它會變得更強烈,如果你說修行好像都沒有什么特別感覺,那表示你都沒有在修行,你就是過去的老樣子,你以前是怎么樣,你現(xiàn)在還是怎么樣,只是你這一段時間多了一點善業(yè)的力量,積集一點善業(yè),你根本對五蘊的五濁力量沒有對治。一個人要對治,他一定先有煩惱的反彈。

  所以你看打佛七的人,越打煩惱越重,這個都是有在用功,因為他把煩惱逼出來。問題是你逼出來以后,你怎么辦?

  第一個、你要怎么安住你的心,煩惱一直在干擾你,它告訴你很多事情,它給你很多訊息,你要怎么辦?云何應(yīng)住,云何降伏其心?所以這一句話很好: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塵,遍觀諸法性,無假亦無真。第一個、依止不生滅心,不要跟著你的感覺走,不能拜要他拜,然后你觀想這個是虛妄的,開始對治它、破壞它。這就是我們整個《楞嚴經(jīng)》第一個依、第二個旋,這二個字你把它參透了,你大概就有資格開始修行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