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戒修學(xué)法要》講記 第二卷

  《菩薩戒修學(xué)法要》講記

  凈界法師主講

  第二卷

  好,我們請打開講義第4面。我們上一堂課講到持戒的意義。這一科主要的重點就講到我們一個人,我們在受戒之前跟受戒之后到底有什么樣的改變呢?

  我們在受戒之前,我們的生命就活在一個根塵識的內(nèi)涵當(dāng)中。就是這個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去攀緣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的時候,就產(chǎn)生一種感覺?赡苁且环N快樂的感覺,也可能是一種痛苦的感覺,產(chǎn)生一個受。根塵接觸產(chǎn)生一個感受,這個感受會產(chǎn)生一種情緒、一種思想。大概我們一般在受戒之前的人,大概你的生命、你的行為就跟著這個感覺在活動了。所以我們以前的生命是受外在影響。你接觸一個好的環(huán)境,你就變得更好;你接觸一個不好的環(huán)境,你就變得更糟糕。所以我們一般在受戒之前,你的生命你是做不了主的,由外境來引導(dǎo)我們,因為我們深受感覺的影響。

  受了戒以后,我們的生命產(chǎn)生了變化。我們拒絕去遵從我們的感覺,我們開始從內(nèi)心深處發(fā)起一種愿望:我不管生命的環(huán)境怎么變化,我也改變不了外在的環(huán)境,但是我要控制我的內(nèi)心。我從今以后,我的生命要往三個方向走,第一個誓斷一切惡,第二個誓修一切善,第三個誓度一切眾生。你的生命不再跟著感覺走了,是跟著你的愿望而走。所以生命的改變來自于你一種愿望的設(shè)定。

  我們講一個實際的公案來作一個說明。在臺灣的高雄有一家百貨公司叫大同百貨公司。當(dāng)時,差不多在二十年前,它是整個東南亞最大的百貨公司,有十二層樓。這個百貨公司的建立是有一段因緣的。當(dāng)時有一個年輕的高中生。這個高中生家里很貧窮,他的爸爸是做臨時工的,打工的,他的媽媽是給人家洗衣服,因為他們子女很多,這個學(xué)費很貴。這個高中生他也很孝順,除了努力用功,他把平常的壓歲錢就存下來。一天,他媽媽生日快到了,他想說,他媽媽每天去洗衣服,很辛苦,生日的時候,他想買一個好一點的鏡子來送給他媽媽,表示他對他母親的孝順。他想說,這個生日也不能隨便到百貨公司買,他就跑到一個當(dāng)時高雄最大的百貨公司叫大興百貨公司去買。

  那么他一個貧窮人衣服都穿得比較寒酸,到了百貨公司,大興百貨公司當(dāng)時是十層樓,很大,當(dāng)時是最大的。那么他到大興百貨公司的時候,就去看那個鏡子。但是,那個店員看到他穿得這么破舊,就看不起他。說誒,這個你不要亂動啊!打破了你可要培不起啊!那么這個時候,這個高中生不小心,就把一個鏡子差一點打翻。這個店員很生氣,就推了他一下。這一推對這個高中生的自尊心產(chǎn)生一個很嚴重的打擊,說我這個人這么貧窮,連一個店員都看不起我,我買一個鏡子都買不好。他回去以后許下一個誓愿,我今生一定要蓋一個比大興百貨公司更大的百貨公司。

  一個人心中有愿望以后,他的生命就有無量的潛能。他可以減少睡眠,他可以犧牲他放假的時間,為什么?他有愿望。他不再跟著生命的感覺走。他犧牲睡眠,犧牲他放松的時間,好好地讀書。他本來是讀理工科的,轉(zhuǎn)成商科。果然他就在一個基層干起,最后他創(chuàng)建了一個大同百貨公司,白手起家。

  后來,當(dāng)然有很多記者去采訪他,哇!你怎么一個貧窮人蓋一個十二層樓的百貨公司呢?他說,我要感謝大興百貨公司那個店員。他推了我一把,使令我整個生命醒過來。原來生命是可以改變的,我們可以從過去當(dāng)中跳出來。

  我們大部分人是活在過去,這個等流習(xí)慣。你大概昨天是怎么樣,今天大概就怎么樣。今天怎么樣,明天就怎么樣。而一個生命要能夠從過去跳脫出來,那就是立定誓愿。所以佛陀深深地知道這個道理,他設(shè)定了戒法,讓你自己去緣境發(fā)心,你自己要求改變:從今天開始,我不再做眾生了,我要向佛陀學(xué)習(xí)。那么這個就是整個受戒的意思,就是你心中許下了一種堅定的誓愿。那么這是持戒跟修善最大的差別。

  好,我們把戒體的觀念,身為一個菩薩道的中心思想到底是什么?我們再作一個明確的說明,看第二段的戒體相狀。前面講到持戒跟修善的差別,這個地方就把整個大乘的根本思想,這當(dāng)中有兩段,第一個別明大乘二種根本。我們大乘佛法在修學(xué)的范圍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當(dāng)你持戒的時候,其實是一個廣大的六波羅蜜。但是你內(nèi)心當(dāng)中所依止的中心思想只有兩個,第一個就是菩提心,一種所謂的誓愿力,一個是空正見,就是所謂的觀照力,這是根本。所以菩薩的戒體就包括了菩提心,也包括了空正見。我們加以說明,先看菩提心。

  菩提心當(dāng)中有兩段,第一段是明發(fā)心為趨入大乘之門。先說明菩提心的重要,因為它是成就大乘功德的一個入門。我們先把這段念一遍!稄V論》云:“此中佛說二種大乘,謂波羅蜜多大乘與密咒大乘,除此更無所余大乘。于此二乘隨趣何門,然能入門唯菩提心!

  先到這個地方是一個總標。那么在佛陀的大乘教法當(dāng)中,其實是分成兩種大乘的。第一個叫作波羅蜜多的顯教大乘,一個是屬于密宗的叫作密教大乘或者叫密咒大乘。我們要悟入中道的實相有兩種選擇:第一個從文字上的聞思修,也就是所謂的修習(xí)止觀。從文字上的思維,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從文字上的思維去悟入心中的道。第二個是透過持咒,口業(yè)的持咒,身業(yè)的結(jié)手印,意業(yè)的觀想,所謂的三密相應(yīng)而悟入中道實相。那么這兩種都可以做你個人的選擇。但是當(dāng)你要成就大乘功德的時候,不管你選擇什么法門,能夠進入大乘功德的門就是菩提心。

  也就是說,我們的生命由于過去的業(yè)力創(chuàng)造一個五蘊的身心,可能你是一個男人的身心,或者女人的身心。但是我們對這個身心世界會產(chǎn)生愛著,產(chǎn)生一種自私的心態(tài),我們愿意保護自己,所以我們的心發(fā)不起來,就造成我們生命很難改變。雖然你拜很多佛,你做很多慈善事業(yè),但是因為你胸量狹小,你永遠創(chuàng)造不出廣大的功德。所以我們再講一次,所有的大乘修學(xué)一定是由內(nèi)而外。你心里那個心量發(fā)不起來,你是成就不了大功德的。所以他這個地方說,能夠進入大乘功德之門的,唯獨就是你要發(fā)起廣大的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提心。這個也是大乘戒體的基礎(chǔ),其實大乘的戒體就是菩提心。你看,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是成就自利的功德,誓度一切眾生成就利他功德。這個地方就說明整個大乘的根本。

  我們再看第二段:“若于相續(xù),何時生此未生余德,亦得安立為大乘人;何時離此,縱有通達空性等德,然亦墮在聲聞等地,退失大乘。大乘教典多所宣說,即以正理,亦善成立。”

  為什么菩提心這么重要呢?他就作一個說明,說在我們一期的生命當(dāng)中,你什么時候生起菩提心,即便你沒有種種的布施、持戒的功德,你只是發(fā)心而已,你也可以身為一個大乘人。反過來,你忘掉了菩提心,你忘失了菩提心,你再也不想成佛,再也不想度眾生了。這個時候,即使你有很多很多布施的功德、持戒的功德,乃至于成就我空的功德,你頂多只是一個自私自利的、胸量狹小的聲聞人而已,而退失大乘的功德。所以身為大乘的功德,首先你必須跟佛陀有同樣一個愿望,就是所謂的成就大乘種姓。這是一個判定的標準。大乘教典多所宣說,在整個大乘的經(jīng)典當(dāng)中,佛陀對這個道理是經(jīng)常宣說。即便我們不以圣言量來做判斷,我們從大乘的義理也可以知道,這個觀念是可以成立的。因為大乘的理論就是因緣法,你在因地當(dāng)中有如是的因,就會產(chǎn)生如是的果。

  所以我們看第三段的總結(jié):“故于最初入大乘數(shù),亦以唯發(fā)此心安立;后出大乘,亦以唯離此心安立!彼晕覀円卸ㄒ粋人他是不是開始成就大乘的功德,是以他是不是發(fā)起這樣廣大的心愿來安立。那么我們要判定這個人是不是已經(jīng)失掉了大乘的功德,也是以離開此菩提心來安立的。所以我們的修學(xué),你的行動可以緩慢,你可以暫時不采取利他的行動,但是你的心量是一定要早一點發(fā)起。在蕅益大師的《靈峰宗論》講到一句話說,諸法無性,盡隨心轉(zhuǎn)。心為名利,一切法趨名利;心為菩提,一切法趨菩提。這句話大意就是說,當(dāng)我們?nèi)ピ煲粋法的時候,你去做布施,這個布施到底會對你產(chǎn)生一個什么樣的影響不決定,到底是一個很大的功德還是一個很微小的功德,不一定。那么誰做決定呢?盡隨心轉(zhuǎn),就看你當(dāng)時在布施的時候你的動機是怎么樣。你為了你的名利,為了你的私心而去布施,這個是一種雜染的果報。你真正為了要成佛,為利他的心去布施,那么成就的是一個大乘的菩提的功德。

  有關(guān)這一點,印光大師在《文鈔》當(dāng)中講出一個譬喻,他說佛陀跟魔王的差別。他說為什么佛陀在因地的時候做很多的布施的善業(yè),結(jié)果他變成一個萬德莊嚴的佛陀?魔王在因地的時候,他也供養(yǎng)一個寺廟,他也做了很多很多的無遮的供僧大會,也做了很多護持三寶的善業(yè),為什么這個善業(yè)跑到魔王的心里面變成一個雜染的魔王的果報?同樣一個善業(yè)跑到佛陀的心中變成萬德莊嚴,跑到魔王心中變成了一種雜染的五欲的果報?為什么呢?印光大師說,這就好像牛跟蛇的譬喻。牛跑去喝水,結(jié)果它因為一種慈善的心,這個水跑到牛里面變成牛奶。蛇也跑去喝水,但是蛇有一種嗔恨的害他之心,所以水跑到蛇的腸胃轉(zhuǎn)成毒液。那么為什么同樣的水,在牛當(dāng)中變成牛奶,而在蛇當(dāng)中變成毒液呢?因為心態(tài)不同。所以這個地方就說明這個發(fā)菩提心是非常重要的。他影響到你所修的善法可能會變成一種五欲的雜染果報,或者變成一個大乘的莊嚴功德。這是因緣的一個根本。

  我們再看下一段,那么菩提心應(yīng)該怎么做呢?我們這個地方指示菩提心生起的修學(xué)方法。一般來說我們菩提心的生起有兩種差別,第一個是悲增上的菩薩跟智增上的菩薩的差別。菩提心的內(nèi)涵是包括悲智的雙運,但是在生起的過程是有所偏重。有些人他過去生在佛法的修學(xué),他的悲心是比較重,他是一個比較感性的菩薩。那么感性的菩薩,他要生起菩提心,基本上從《瑜伽師地論》來說,他生起的因緣是悲眾生苦跟哀圣教衰。第一個,他心中所緣的是一個苦惱的眾生,他看到眾生墮落到一種卑賤的果報,而他也不知道為什么他會這樣子,他活在顛倒當(dāng)中,他不知道如何讓自己的生命來離苦得樂、來趨吉避兇。這個時候菩薩想念到眾生跟自己是一個母子的關(guān)系。就是說,菩薩思維在過去生有無量的生命,而每一個生命都必須有一個母親,所以每一個眾生都做過我的母親。因為這樣子我應(yīng)該對我過去的母親、她對我的生育、養(yǎng)育之恩產(chǎn)生一種報答的心情。所以他就對過去的母親產(chǎn)生悲愍的心情,那我應(yīng)該怎么辦呢?我要趕快成佛,我才有這樣的一種資糧力、方便力來救拔這些顛倒眾生。所以他為什么會成佛呢?他是因為眾生的緣故而成佛。所以這種人一般來說,他的四宏誓愿是以眾生無邊誓愿度來作引導(dǎo)。因為要眾生無邊誓愿度,所以我只好佛道無上誓愿成。這個是屬于悲增上菩薩的思想模式。

  第二個哀圣教衰,這一般是出家眾,他想到正法的衰微,到了末法時代,邪知邪見的眾生福報都很大,正知正見的人都沒什么福報,所以整個正法慢慢地衰微了。所以為了護持正法的原因,開始發(fā)起菩提心。他要好好地用功,他要讓自己趕快增上,才能夠護持正法。那么你所緣的是眾生,或者所緣的是正法,所產(chǎn)生的效果,我們叫作悲增上菩薩,這種人是大悲心比較重的。

  第二種人是比較理性的,他的修學(xué)是以自利為主的。那么他的菩提心是怎么生起呢?也有兩種情況,第一個是見佛功德。他讀誦大乘經(jīng)典的時候,看到佛陀產(chǎn)生很多的神通三昧、依報正報的莊嚴,他就這樣想,佛陀的本性是清凈的,我的本性也是清凈的。為什么他能生起這個功德,我卻生不起來?所以他自己對佛的功德產(chǎn)生好樂的心,所以他應(yīng)該努力地修學(xué)種種的善法。所以看到佛的功德而生起好樂,由好樂當(dāng)中產(chǎn)生愿望而開始努力用功,而發(fā)起菩提心。所以一般來說,智增上的菩薩在發(fā)四宏誓愿的時候,他第一個目標是要佛道無上誓愿成。他為了要成佛,所以他不得已只好去度眾生,因為他必須要有眾生才能夠成就資糧,但是他的動機是以佛道無上誓愿成來當(dāng)作他的起發(fā)點。

  第四個是聞法歡喜,他聽聞大乘佛法,前面是看到佛,看到一個人,這個是看到法。他從大乘佛法當(dāng)中了解到,達妄本空,知真本有,我們的內(nèi)心是真妄的和合體。但是妄想是一個生滅的因緣,它是后來才有的,我們最初的本來面目是清凈的本性。所以他對這樣的一種何其自性本自清凈,原來所有的惡法是可以斷除的,所有的善法是可以成就的,他產(chǎn)生一種強烈的歡喜、強烈的信心,而產(chǎn)生菩提心,因為他從法義的體會而產(chǎn)生一種歡喜好樂的心,然后要求自己不斷地增上。那么一般來說,看到佛的功德,聽聞佛法產(chǎn)生法喜而發(fā)心的,我們叫作智增上菩薩。

  理論上來說,我們在行菩薩道,都必須有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愿望,是缺一不可的。但是實際上來說,當(dāng)我們每一個人受了菩薩戒,你產(chǎn)生的行動是不一樣的。有些人受了菩薩戒,他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自己用功,在充實自己。這種人多分來說是屬于智增上菩薩,他會先成就自己的功德,然后才去幫助別人。這個沒有對錯,我們只是把每一個人的成佛因緣講出來。第二種人,他會花很多的時間去幫助別人,可能自己做功課的時間很少,他覺得利他是比較重要,他從利他當(dāng)中覺得自己不足,然后才會去充實自己。

  那么這個就構(gòu)成了有些人在菩薩道是先完成上求佛道,再完成下化眾生。有些人是先完成下化眾生,然后再完成上求佛道。也就是有些人會先成就圣道,再成就福報;有些人是福報很大,但是還是生死凡夫,先成就福報,再成就圣道。就構(gòu)成了成佛之道有兩種因緣。但是,你采取什么行動不重要,但是你的愿望兩個都要具足。即便你是一個智增上菩薩,你暫時沒有采取行動,但是你心中不能有一種拒絕眾生、放棄眾生的愿望,因為你一放棄你就完了。所以我們要知道,心中的愿望跟外表的行動不一定要劃等號的。因為人生短暫,你覺得你應(yīng)該先充實自己,但是你是先充實自己,你再來度化眾生這是可以的。所以我們在菩提心的生起是有兩種選擇的,但這兩個都要具足,你可以有所偏重,但是不能夠放棄其中一個。放棄一個你就不是菩薩了。那么這是我們生起菩提心的兩種方法,一個是以大悲來啟動大智,一個是以大智來啟動大悲,都可以。

  那么菩提心是不夠的,因為你大乘的根本還有一個空正見。為什么發(fā)了菩提心還要有空正見呢?西藏的上師說,因為你沒有空正見,你就不能保護你的菩提心,你的菩提心會受到傷害,乃至于消失掉。所以空正見是在保護菩提心的。那么為什么它可以保護菩提心呢?我們看下面的說明。身為空正見就是他在觀察生命的時候,是把生命分成三塊,三種體性。第一個依他起性,第二個遍計所執(zhí)性,第三個圓成實性,他面對生命的時候分成三塊,我們加以說明。

  什么叫依他起性呢?“從自熏習(xí)種子所生,依他緣起故,名依他起性!币浪鹦跃褪沁@個法的生起是從自類的種子熏習(xí)所生的,色法有色法的種子,心法有心法的種子。也就是說,它整個生起的過程是依托“他”,這個“他”就是眾多的因緣而生起的。那么依他起性簡單地講就是由業(yè)力所變現(xiàn)的諸法,由業(yè)力。比如說這個講堂是眾生的共業(yè)所變現(xiàn)出來,你看到這個桌子也是依他起性,跟你的想法沒有關(guān)系。你喜歡這個講堂,它也存在;你不喜歡這個講堂,它還是存在。就是沒有牽涉我們個人的感覺,沒有牽涉我們的喜好,完全是從業(yè)力變現(xiàn)出來的因緣法,這個叫依他起性。這一部分要保留,要保留。

  第二個遍計所執(zhí)性,就是我們心中的妄想,它是“無量行相意識遍計,顛倒生相故,名遍計所執(zhí)性!蹦敲词裁唇斜橛嬎鶊(zhí)性呢?它是依止無量無邊的第六意識的一種普遍計度,從我們一種錯誤的顛倒的內(nèi)心當(dāng)中產(chǎn)生一種相似的狀態(tài),這個叫作遍計所執(zhí)性。比方說一個榴蓮,榴蓮的產(chǎn)生,這個是依他起性,榴蓮沒有錯,它是業(yè)力。我們過去有這樣的善業(yè),所以變現(xiàn)這個水果讓我們受用。你說我把榴蓮拿去丟掉!你丟掉它干什么?它沒有錯嘛!錯在于當(dāng)我們的心跟榴蓮接觸的時候,我們產(chǎn)生一種對立的思考。遍計執(zhí)在唯識學(xué)就是一種對立的思考。有些人認為榴蓮的味道很香美,有些人認為榴蓮的味道很臭穢,這個想法就是遍計所執(zhí)。因為榴蓮沒有所謂的香,也沒有所謂的臭,它那樣就是那樣,它只是如實地把它的本質(zhì)表達出來。那么我們給它安立這是很香、這是很臭,就產(chǎn)生不同的想法,對我們生命產(chǎn)生錯誤的引導(dǎo)。那么當(dāng)這種對立的思考產(chǎn)生的時候,我們叫作遍計所執(zhí)性。就是我們一種錯誤的想法,妄想。這個是對我們的菩提心會產(chǎn)生傷害的。

  第三個是圓成實性,前面的依他起性是顯現(xiàn)諸法的差別相,你看桌子、椅子、車子、房子等等。那么這些圓成實性是表示諸法的總相,每一個差別的法都是“由清凈所緣性故,一切善法最勝性故,由最勝義,名圓成實性!币浪鹦允潜憩F(xiàn)在外面的差別跟作用,圓成實性是它內(nèi)在的本質(zhì),是一種我空法空的真理,是一種清凈的智慧所攀緣的一種清凈的體性,它是一切善法當(dāng)中最殊勝的,因為只有你悟到圓成實性,才能夠產(chǎn)生解脫。所以它是最殊勝的義理,叫作圓滿成就真實的體性。

  基本上我們在培養(yǎng)空正見的時候,我們所要破壞的是心中的妄想,而不是破壞外在的因緣。你看有些人他這個手喜歡偷人家東西,這個手沒有錯,因為它是依他起性。你把手砍斷了,你現(xiàn)在把右手砍斷了,他用左手去偷;你把左手砍斷,他用腳去偷。所以我們今天要知道問題出在哪里,不是因緣法有錯。你說,我從現(xiàn)在開始我眼睛不看東西了,耳朵也不聽東西了。眼睛也沒有錯,耳朵也沒有錯,外境也沒有錯。我們常講一句話,世間上不是風(fēng)在動,也不是幡在動,只有一個東西在動,是仁者心動,就是我們的妄想在動。我們一個人要行菩薩道,你最好不要有太多感覺,不要有太多感覺。因為它會誤導(dǎo)你,一個情緒太強烈的人,你的菩提心很容易受傷,你說誒,我不行菩薩道啦!因為你很容挫折嘛!所以我們在修空觀,很多人修空觀,什么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好像把所有的東西都拒絕掉了。你錯了,空是空掉你心中的妄想,不是空掉外境,你空掉外境就是斷滅見。你空掉外境干什么?外境沒有錯嘛!不是風(fēng)在動,也不是幡在動,所以你身為一個菩薩,你要知道問題出在哪里,問題在哪里,你才不會挫損菩提。所以空正見,我們再講一次,空掉遍計執(zhí),保留依他起。

  我們再看丁二的大乘空觀。所以我們除了一種菩提心的愿望以外,你要能夠如實地觀察生命。什么叫生命?遍計本空,依他如幻。就是說,我們要知道,妄想的本質(zhì)是空的,因緣法的果報是如夢如幻地存在,這個我們不能忽略的。我們必須要借假修真,這樣才能夠悟入中道的圓成實性,達到真空妙有。

  遍計本空這一段我們講一下。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有兩種狀態(tài),一個叫作生滅心,一個叫作不生滅心。什么叫生滅心?就是你這種感覺是外境給你的,外境的刺激,你才產(chǎn)生這樣的想法。你說誒,你這樣子講我我很高興,這個就是生滅心,是你要破壞的,遍計執(zhí)嘛!只要這個想法是外面給你的,你都要拒絕,都要空掉。這個想法是發(fā)自你內(nèi)心的愿望,你一定要這樣做,跟外境沒關(guān)系,你要保留的,你要依止的。所以我們在《楞嚴經(jīng)》,一個菩薩在修學(xué)的時候,第一個你要知道什么是主人,什么只是一時的客人,你要先分別真妄。所以《楞嚴經(jīng)》佛陀說,當(dāng)你產(chǎn)生一個想法,到底這個想法我要遵循它,還是我要拒絕它?你要先把這個想法的真妄分別出來。那么怎么分別呢?你要問它一句話,你從什么地方來?你說誒,我這個想法是因為他跟我講這個話,他給我一個臉色看,所以我才產(chǎn)生這個想法。這個想法你不要跟著它走,跟著它走你會被誤導(dǎo)。你的菩提心,好不容易緣境發(fā)心的菩提心會受傷。一個菩薩往往會一時的情緒而破壞你之前的努力。不要被一時的感覺來破壞你長遠的菩提心。所以當(dāng)你一個念頭起來的時候,你一定要很認真地問它,你從什么地方來?它從外面而來的,你這個念頭要舍掉。這個想法是發(fā)自你內(nèi)心的愿望,它從內(nèi)心而來,這個念頭你要好好地保存,繼續(xù)地奉行下去。所以你一個菩薩,你在觀察你內(nèi)心的時候,你要具足判斷誰是你的主人,誰是賊,你要把這個賊跟主人的相貌判斷出來。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問它一句話,你從什么地方來?它那個原形就畢露出來。所以你一個念頭起來,你不要馬上跟它走,先誒,我為什么會有這個念頭?你從什么地方來?找它的源頭,找到最后是外面來的,這個想法你要舍掉。找到最后這個念頭是從內(nèi)心生起的,這個就對了,你的愿望生起的。

  所以我們在修空觀的時候,你要知道,因緣法、因緣果報是沒有錯的,外境沒有錯。因為你要假借外境你才能夠修學(xué),要借假修真。但是你要破壞的是你心中的妄想。這個就是空觀,空觀是要空掉心中的妄想,不是空掉外在的環(huán)境。那么這個就說明了整個大乘中道的思想是包括了菩提心,也包括了空正見,這兩個。

  好,我們作一個總結(jié)。菩薩道的中心思想,也就是所謂菩薩的戒體,總而言之有八個字,就是菩薩要以“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這種空有無礙的中道來當(dāng)作整個生命的根本思想。理論上來說,我們是要生其心,一個人要有愿望,就生起一種菩提的愿望,生起一種斷惡修善度眾生的愿望。但是這個愿望是很脆弱的,你的情緒會去傷害你的愿望,所以你必須要修無住來保護你的愿望。菩薩道是活在未來的,所以你必須把一時的得失成敗要把它放下,無住,就是對于這個結(jié)果,你做這件事情,它的結(jié)果是成功是失敗,對你是得或者失,你要把它放下。你做你應(yīng)該做的事。建立一個中道的思想是整個菩薩道的根本,兩大根本,菩提心跟空正見。

  我們可以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其實所有的法門都有一個中心思想。你要我們中國的古老文化兩個法門,一個是孔孟之道,一個是老莊的思想。孔孟之道是強調(diào)有所為,就是我們講生其心,它是主動積極地面對人生,所以它強調(diào)克己復(fù)禮。它強調(diào)一個人要克制欲望,來遵守禮節(jié),來創(chuàng)造你的人生。那么當(dāng)然這個克己復(fù)禮就講到定位的問題。所以你看孔孟之道它第一個,它認為人生是有差別的,你看他做董事長,你做總經(jīng)理,這個人做工程師,生命是不平等的。但是沒關(guān)系,每一個人都能夠找到自己的定位,做自己該做的事。雖然不平等,也不妨礙建立一個和諧的社會。所以儒家思想強調(diào)定位,你要找到你的位置,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的位置。你在家里面你是站在什么位置。你出了社會到了公司你有你的位置。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站錯了位置你就弄得天下大亂。所以儒家的思想是有所為的,從有所為當(dāng)中建立一個和諧的安樂社會。

  老莊的思想剛好相反,老莊的思想是強調(diào)自然之道。他覺得我們?nèi)水a(chǎn)生很多不必要的想法,結(jié)果破壞了自然,搞得自己很痛苦。我們?nèi)肆?xí)慣性給自己產(chǎn)生得失的概念、成敗的概念,產(chǎn)生太多的對立的概念,忽略了整個生命順其自然的道理,所以我們弄得自己很痛苦。

  比方說,有一天這個楚國的國君派了兩個使者要請莊子去做官。那個時候莊子在釣魚。兩個使者就跟莊子說,我們國君要請您老人家到我們國家來做官。莊子就說,你們國君之前抓了一只三千年的烏龜。你們國君把它當(dāng)寶貝,給它穿上美好的綢絲,給他美好的飲食,把它關(guān)在籠子里面,整天供養(yǎng)它、祭拜它,把它當(dāng)神龜一樣。莊子就問兩個使者說,你們兩個覺得,身為一個烏龜,是愿被養(yǎng)得肥肥胖胖的被關(guān)起來好,還是夾著尾巴在泥巴里面打滾比較好?當(dāng)然是夾著尾巴在泥土里面打滾好。莊子說,我就是準備在泥巴里面打滾的那只烏龜。這個時候他就拒絕做官。當(dāng)然莊子他的人生觀是認為無住,他認為人生最可貴的就是自由,自由是最可貴的。當(dāng)你一個人落入得失的概念的時候,你已經(jīng)失去了自由,因為你被得失所限制住了,被得失所束縛。

  其實老莊的思想跟孔孟的思想大乘佛法是把它結(jié)合在一起,就是我們一方面要放下生命的結(jié)果,但是又要做你該做的事情。所以大乘佛法的人生觀是重視過程。

  在春秋戰(zhàn)國,有一個做樂器的工匠。他做了一個非常完美的樂器出來。這個樂器彈奏出來簡直是出神入化,那個音樂太美妙了。那么很多的同行就問他說,你怎么能做出這么好的樂器?我們的技術(shù)也不比你差,為什么我們做不出來?這個工匠說,我在做樂器的時候,我就不管這個結(jié)果怎么樣。我不管這個樂器做出來以后,別人喜歡它還是不喜歡它,它會給我產(chǎn)生什么樣的影響,我把這樣得失的概念全部放下,我就是專注地做樂器,完全是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安住在當(dāng)下,所以我就把這個樂器做得很好。

  當(dāng)然這個地方就說明整個菩薩道的精神,就是你要放下你的感覺,放下你的情緒,但是你又要去實踐你的理想。這個就是菩薩道的一個中道的思想。你不管做什么事,你只能夠求盡心盡力,不能求它的結(jié)果。也就是說,菩薩道其實它重視過程。當(dāng)然他能夠重視過程是因為菩薩他未來有一個愿景,他為了未來而活,所以他把今生一時的成敗能夠看得比較淡,他追求的是千秋,他不爭一時。這個就是我們在行菩薩道的時候的一個根本思想就是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其實整個菩薩戒也都是以這個中心思想來做引導(dǎo)的。因為你必須無住,才能夠保護你的生心,這兩個是有因果關(guān)系的。你沒有培養(yǎng)一種成敗得失放下的概念,你的菩提心就沒辦法堅固,就很容易被破壞。這個就是我們在講到戒相之前把整個大乘的戒體它的一個心地法門先作一個說明。

  好,我們今天的進度就先到這個地方。明天開始我們就把菩薩的行動,我們今天講根本的愿望跟觀照,菩提心跟空正見這兩個根本思想,明天開始我們就講到菩薩怎么去付諸行動,怎么付諸行動。好,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

精彩推薦